双介面电脑外接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339005阅读:10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双介面电脑外接盒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双介面的电脑外接盒,尤其指一种兼具IDE介面或USB介面的电脑外接盒。
于是,凡熟悉本项技术的众所周知,在IDE介面系统下,无法进行热插拔和即插即用的功能,于是,若需更换IDE介面的储存装置,例如硬盘机,必须将电脑总电源关闭后,方能进行储存装置的更换,然后再将电脑重新开机后,方能检索新的IDE介面储存装置,而浪费许多时间。
而随著ASIC(特定用途集成电路)的应用,可将IDE介面讯号转成是USB、PCMCIA或,IEEE 1394(i-Link)等介面讯号。因此,在储存装置(光盘机或硬盘机)上除设有标准IDE介面的第一介面连接器外,其内建前述的ASIC于储存装置内,并设有一第二介面连接器,诸如USB介面的连接器,而使储存装置上形成双介面系统,已成为必然趋势,而目前的外接盒或抽取盒仍以IDE介面主流,故难以因应前述的双介面系统的储存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介面电脑外接盒,能改变公知外接盒仅具单一对IDE介面的不便现象。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双介面电脑外接盒,其包括一顶盖及一底盖,两者对接成一外接盒,其内容置与固定一储存装置;一控制面板,其具有一转换电路板,外侧设有一IDE介面的第一连接器、一USB介面的第二连接器、一切换开关及一电源输入端,且该等部件的线路均连接于转换电路板,以将前述各部件的讯号经转换,并于该电路板内侧分别形成一IDE介面的第三连接器、一USB介面的第四连接器及一电源输出接头;利用排线及/或USB讯号线分别枢接于储存装置的IDE介面连接器与第三连接器及/或USB介面连接器与第四连接器,且储存装置的电源输入插座供电源输出接头嵌插连结,并对切换开关进行介面切换,而选择性地令第一或第二连接器与电脑的连接口连接,以形成讯号的传输。
其中该电源输入端与转接电路板线路间得设有一电源开关。
其中该电源开关、电源输入接头与转换电路板线路间各设有一指示灯,以分别显示外部电源及储存装置的电源供应状态。
其中该控制面板得设有一散热风扇。
其中该第一连接器为MC-36连接器。
其中所述的储存装置为光盘机。
其中该光盘机为CD-ROM、DVD-ROM、CD-R、DVD-R、CD-RW或DVD-RW。
其中所述的储存装置为一抽取盒,其外框体设有一外框电路板,并具有一IDE介面连接器、一USB介面连接器及一电源输入插座,分别连接于第三、第四连接器及电源输出接头连接,以将各种讯号经转换与整合至一位于内侧的外框讯号连接器,使其具IDE介面讯号、USB介面讯号及电源供应的功能;而内匣体的内匣电路板外侧对应该外框讯号连接器则设有一内匣讯号连接器,以供两者结合与分离,而内侧则将讯号分离成一IDE介面连接器、一USB介面连接器及一电源输出接头,以选择性地与IDE介面储存装置或USB介面周边装置连接;由将切换开关调至与内匣体内的装置介面相符,并将第一或第二连接器与电脑的连接口连接,以形成讯号的传输。
其中该IDE介面储存装置为硬盘机、ZIP软盘机、MO、磁带机或快闪储存器读卡机。
其中该USB介面周边装置为集线器、乙太网路卡、TV选台器、数据机或快闪储存器读卡机。
其中所述的储存装置为一抽取盒,其外框体设有一外框电路板,并具有一IDE介面连接器、一USB介面连接器及一电源输入插座,以分别连接于第三、第四连接器及电源输出接头连接,以将各种讯号经转换与整合至一位于内侧的外框讯号连接器,使其具IDE介面讯号、USB介面讯号及电源供应的功能;而内匣体的内匣电路板外侧对应该外框讯号连接器则设有一内匣讯号连接器,以供两者的结合与分离,该电路板设有一可将IDE介面讯号转换成USB介面讯号的控制IC,另于内侧则分离出一IDE介面连接器及一电源输出接头,与IDE介面储存装置连接;IDE介面储存装置的IDE介面讯号经由控制IC转换成USB介面讯号,而切换开关则调至USB介面状态,并将第二连接器与电脑的USB接口连结,以形成讯号的传输。
其中该IDE介面储存装置为硬盘机、ZIP软盘机、MO、磁带机或快闪储存器读卡机。


图1至图3所示,基本上,本实用新型的外接盒是由一顶盖1,一底盖2,及一控制面板3所组合而成。
其中,顶盖1和底盖2为公知的盖体,两者互为对接后,即形成一外接盒,以便容置并固定规格为5.25寸、3.5寸或2.5寸的储存装置,诸如光盘机或硬盘机。如图所示,该顶盖1和底盖2侧壁各以一连接片4将两者形成锁固连结,而储存装置,诸如图3所示的光盘机7,或图4所示的抽取盒8则置于两连接片4间,并以螺丝锁固,即完成外接盒与储存装置的组装,但此俱为公知技术,在此不拟赘述。
而本实用新型的特点在于,外接盒的背面装设有一控制面板3,其内设一转接电路板31,以供后叙各部件的连接与固定。于是,该控制面板3外侧设有一IDE介面的第一连接器32,一USB介面的第二连接器33,一切换开关34,及一电源输入端35,且各部件线路均连接于转接电路板31。该转接电路板31则经由线路的转换,于内侧相对设有一标准40脚位IDE介面的第三连接器36,一USB介面的第四连接器37,及一电源输出接头38,利用公知的一排线5及一USB讯号线6,可与具双介面的储存装置,例如光盘机7的IDE介面连接器71,USB介面连接器72,及电源输入插座73相连接,并供应所需的工作电压,使光盘机7得以作动。此时,使用者则依据该第一或第二连接器(32、33)与电脑连接的态样,而对该切换开关34进行讯号切换,而选择外接盒内的储存装置与电脑间是以IDE介面或USB介面进行传输,使该外接盒内的储存装置不致有介面不相容的困扰。
其中,前述光盘机7为CD-ROM、DVD—ROM、CD-R、DVD-R、CD-RW或DVD-RW。本实用新型所示的第一连接器为MC-36连接器,其是为一种IDE介面的万用连接口,可由选用申请人所研发并命名为“Smart Cable”,亦即一端为MC-36连接器(公),而另端则为Wild SCSI介面、USB介面、PCMCIA介面、Card Bus介面或IEEE1394介面的连接器(公)的连接缆线,可快速地与电脑连结,使本实用新型于操作上非常简便。
此外,该电源输入端35与转接电路板31线路间得设有一电源开关351,以对控制外部电源的断通,以避免电源插头反覆插拔的困扰。再者,该控制面板31的外部,得至少设有两指示灯352和353,其分别连接于电源开关351、电源输出接头38与转接电路板37线路之间,以分别显示外部电源及储存装置的电源供应状况。尤其是,本实用新型的控制面板31得设有一散热风扇39,以便将储存装置所产生的热,向外界排出。
请参阅图4a,如前所述,本实用新型的外接盒亦得供一抽取盒8的组装,尤其是本实用新型申请人所拥有台湾第090215116号专利案的“具IDE介面及USB介面的电脑抽取盒”(对应于美国第09/983,374号专利,中国第0126124.7号专利),在此将该案内容以提及方式并入本实用新型,该抽取盒8的外框体81固定于外接盒内,且背面所设的外框电路板811具有一40脚位标准IDE介面连接器、一USB介面连接器及电源输入插座(因投影角度关系未示,请参考图3的相关位置),分别以排线5、USB讯号线6与第三和第四连接器(36、37)连接,并与电源输出接头38的嵌插,将各种讯号经转换与整合至其内侧的一具50脚位的外框讯号连接器815,而使外框体81同时具备IDE介面及USB介面传输及电源供应的功能。
而内匣体82的内匣电路板821之外设有一内匣讯号连接器822,其由内匣体82对外框体81的嵌插与抽离,而与该外框讯号连接器815结合或分离。而内匣体82内侧则将讯号分离成一40脚位的标准IDE介面连接器823,一USB介面连接器824及一电源输出接头825,以可选择性地连接于IDE介面的储存装置,例如硬盘机、ZIP软盘机、MO、磁带机或快闪储存器读卡机,或者USB周边装置,例如集线器(Hub)、乙太网路卡、TV选台器(TV tuner)、数据机或快闪储存器读卡机。故使用者欲使用时,端视内匣体82所容置的装置属何种介面,再对切换开关34进行切换,即可与电脑形成线路及讯号连结。于是,经由本实用新型的双介面电脑外接盒与前述的抽取盒结合,可扩大外接盒的使用范围。
此外,前述的内匣体亦得采用申请人所拥有的台湾第091204727号专利申请案“电脑抽取装置的内匣体改良”(对应于美国第10/147,876号专利案,中国第02231526.8号专利案),在此将该案内容以提及方式并入本实用新型。其中,该内匣体83的内匣电路板831设有一可将IDE介面讯号转换成USB介面讯号的控制IC(亦即前述的ASIC相同)835,于外侧设有一内匣讯号连接器832,以与前述的外框讯号连接器815结合或分离,而内侧则仅分离出一40脚位标准IDE介面连接器833及一电源输出插头834,以分别枢接于一IDE介面储存装置,例如硬盘机、ZIP软盘机、MO、磁带机或快闪储存器读卡机,使该储存装置的IDE介面讯号经由控制IC转换成USB介面讯号,并经由内匣及外框讯号连接器(832、815)和USB讯号线6,而传输至转换电路板31的第四连接器37。此时,将切换开关34调至USB介面,使讯号通过第二连接器33,而得与电脑的USB连接口连接。若对电源开关351进行电源的断/通控制,即可令该IDE介面的储存装置具有即插即用及热插拔的功能。
故经由本实用新型的实施,由本实用新型的具双介面的电脑外接盒与各种类型的储存装置,例如光盘机或抽取盒固定连结,除可因应单或双介面的储存装置外,而不致有介面不相符的情况发生。再者,本实用新型与双介面抽取盒的外框体固定连接时,则视内匣体及所容置装置的介面,而选用双介面内匣体,或选用可将IDE介面讯号转换成USB介面讯号的内匣体,进而扩大外接盒的使用范围。尤其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连接器是采用MC-36连接器,可由更换连接缆线另端不同介面的连接器而快速地与电脑连结,进而使本实用新型的操作非常便捷。
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只是较佳实施例的一种,凡局部的变更或修饰而源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思想而为熟习该项技术的人所易于推知的,俱不脱本实用新型的专利权范畴。
权利要求1.一种双介面电脑外接盒,其包括一顶盖及一底盖,两者对接成一外接盒,其内容置与固定一储存装置;一控制面板,其具有一转换电路板,外侧设有一IDE介面的第一连接器、一USB介面的第二连接器、一切换开关及一电源输入端,且该等部件的线路均连接于转换电路板,该电路板内侧分别有一IDE介面的第三连接器、一USB介面的第四连接器及一电源输出接头;用排线及/或USB讯号线分别枢接于储存装置的IDE介面连接器与第三连接器及/或USB介面连接器与第四连接器,且储存装置的电源输入插座供电源输出接头嵌插连结,及设有一切换开关。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介面电脑外接盒,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电源输入端与转接电路板线路间设有一电源开关。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介面电脑外接盒,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电源开关、电源输入接头与转换电路板线路间各设有一指示灯。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介面电脑外接盒,其特征在于,其中该控制面板设有一散热风扇。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介面电脑外接盒,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第一连接器为MC-36连接器。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介面电脑外接盒,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储存装置为光盘机。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双介面电脑外接盒,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光盘机为CD-ROM、DVD-ROM、CD-R、DVD-R、CD-RW或DVD-RW。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介面电脑外接盒,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储存装置为一抽取盒,其外框体设有一外框电路板,并具有一IDE介面连接器、一USB介面连接器及一电源输入插座,分别与第三、第四连接器及电源输出接头连接;而内匣体的内匣电路板外侧对应该外框讯号连接器则设有一内匣讯号连接器,内侧则将讯号分离成一IDE介面连接器、一USB介面连接器及一电源输出接头。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双介面电脑外接盒,其特征在于,其中该IDE介面储存装置为硬盘机、ZIP软盘机、MO、磁带机或快闪储存器读卡机。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双介面电脑外接盒,其特征在于,其中该USB介面周边装置为集线器、乙太网路卡、TV选台器、数据机或快闪储存器读卡机。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介面电脑外接盒,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储存装置为一抽取盒,其外框体设有一外框电路板,并具有一IDE介面连接器、一USB介面连接器及一电源输入插座,分别与第三、第四连接器及电源输出接头连接;内匣体的内匣电路板外侧对应该外框讯号连接器则设有一内匣讯号连接器,该电路板设有一将IDE介面讯号转换成USB介面讯号的控制IC,另于内侧则分离出一IDE介面连接器及一电源输出接头,与IDE介面储存装置连接。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双介面电脑外接盒,其特征在于,其中该IDE介面储存装置为硬盘机、ZIP软盘机、MO、磁带机或快闪储存器读卡机。
专利摘要一种双介面电脑外接盒,其包括一顶盖及一底盖,将两者对接后,即形成一外接盒,其内容置与固定一储存装置;一控制面板,其具有一转换电路板,外侧设有一IDE介面的第一连接器、一USB介面的第二连接器、一切换开关及一电源输入端,且该等部件的线路均连接于转换电路板,以将前述各部件的讯号经转换,并于该电路板内侧分别形成一IDE介面的第三连接器、一USB介面的第四连接器及一电源输出接头;以利用排线及/或USB讯号线分别枢接于储存装置的IDE介面连接器与第三连接器及/或USB介面连接器与第四连接器,且储存装置的电源输入插座供电源输出接头嵌插连结,并对切换开关进行介面切换,而选择性地令第一或第二连接器与电脑的连接端口连接,以形成讯号传输。
文档编号G06F1/18GK2562223SQ0224164
公开日2003年7月23日 申请日期2002年7月16日 优先权日2002年7月16日
发明者张成君 申请人:张成君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