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记本型电脑荧幕上盖自动弹起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343676阅读:27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笔记本型电脑荧幕上盖自动弹起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计算机部件,特别是一种笔记本型电脑荧幕上盖自动弹起装置。
然而,由于桌上型电脑体积较为庞大,且受到电力供给的限制,因此无法随身携带于使用者的身边,以便使用者随时随地的藉由电脑及时地记忆及处理文书工作。为此,因笔记型电脑具备体积小及可随时提供电力的电源供应系统,已渐渐地受到消费者的青睐。
由于笔记型电脑搭配的电脑荧幕多为液晶荧幕,且其与主体成盖合状结构;并在荧幕与主体的盖合端设置有卡掣机构,以避免笔记型电脑在不使用时由于不慎的开启导致荧幕或键盘的损坏。但也正因为如此,笔记型电脑在使用时,首先要解除卡掣机构的卡掣状态,然后使用者方得以用手将液晶荧幕的盖体掀起。然而,由于具有液晶荧幕的盖体乃具备有一定的重量,因此使用者在掀起液晶荧幕的盖体时需要使用相当的力量方得以掀起荧幕盖体,因此,便有笔记型电脑制造业者在枢钮装置处增设有弹起装置,使得卡掣机构在解除后,荧幕盖体可以些微的向上弹起以方便使用者将其掀起使用。
然而习用的各种弹起装置零件复杂,组装不易,常令制造业者为此增加多余成本的支出,因此在制造上确有其缺点存在。
本实用新型包括锁固于主机壳体上的固定杆、锁固于主机壳体限位件、贯穿枢设于限位件且固定于荧幕上盖固定孔上的枢轴及两端分别嵌套于固定杆及枢轴上的扭转弹簧。
其中固定杆的一端为轴径较小且轴向设有嵌合槽的套设杆;限位件为一端弯折呈筒体的片体,筒体端外侧设有限位块;固设于主机壳体上限位件的筒体与固定杆位于同一中心线上,其外侧的限位块与固定杆相对;枢轴的一端贯穿限位件筒体后贯穿置入并迫紧固定于荧幕上盖固定孔中,以使枢轴可随荧幕上盖的开启盖合动作枢转;枢轴的另一端近端头处外缘凸设与限位件上限位块相对应并嵌卡藉以达成枢转限位效果的卡掣块,枢轴凸设卡掣块端为轴径与固定杆套设杆相同且轴向设有与套设杆上嵌合槽相对嵌合槽的套设杆;扭转弹簧以其两端套设于固定杆及枢轴的套设杆上,并以其两端的尾端插设固定于固定杆及枢轴套设杆上嵌合槽中。
固定杆一端为轴径较小且轴向设有嵌合槽的套设杆;限位件为一端设有穿孔的块体,穿孔端外侧设有限位块;固设于主机壳体上限位件上穿孔与固定杆位于同一中心线上,其外侧的限位块与固定杆相对;枢轴的一端贯穿限位件筒体后贯穿置入并迫紧固定于荧幕上盖固定孔中,以使枢轴可随荧幕上盖的开启盖合动作枢转;枢轴的另一端近端头处外缘凸设与限位件上限位块相对应并嵌卡藉以达成枢转限位效果的卡掣块,枢轴凸设卡掣块端为轴径与固定杆套设杆相同且轴向设有与套设杆上嵌合槽相对嵌合槽的套设杆;扭转弹簧以其两端套设于固定杆及枢轴的套设杆上,并以其两端的尾端插设固定于固定杆及枢轴套设杆上嵌合槽中。
固定杆的另一端设组装孔,固定杆藉由贯穿其上组装孔的螺栓固设于主机壳体上;限位件上设有组装孔;限位件藉由贯穿其上组装孔的螺栓固设在主机壳体上。
由于本实用新型包括锁固于主机壳体上的固定杆、锁固于主机壳体限位件、贯穿枢设于限位件且固定于荧幕上盖固定孔上的枢轴及两端分别嵌套于固定杆及枢轴上的扭转弹簧。当欲开启荧幕上盖时,解除荧幕上盖与主机壳体的开合端的卡掣状态,使用者按压荧幕上盖,一端固定于荧幕上盖上的枢轴随之旋动,使扭转弹簧嵌套于枢轴端随枢轴的旋转枢转,由于扭转弹簧的另一端系嵌套于固定状态固定杆上,因此,旋转的枢轴便会赋予扭转弹簧一扭转力,当使用者释放荧幕上盖后,荧幕上盖便会藉由扭转弹簧的回复弹力向上弹起一小段距离,达到荧幕上盖自动弹起的功效,以方便使用者用手部开启荧幕上盖;且本实用新型系将荧幕上盖弹起装置与枢轴设置为一体,因此无须增设其他零组件,可以节省制作成本;不仅可自动弹起电脑上盖,而且结构简单、组装方便、成本低,从而达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组设于笔记型电脑上结构示意立体图。
图3、为图2中A部局部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使用状态示意图(欲开启状态)。
图5、为本实用新型使用状态示意图(盖合状态)。
图6、为本实用新型使用状态示意图(开启状态)。
图7、为本实用新型分解结构示意立体图(限位件为块体)。
图8、为本实用新型组设于笔记型电脑上结构示意立体图(限位件为块体)。
固定杆11的一端设组装孔110,其另一端为轴径较小且轴向设有嵌合槽112的套设杆111。固定杆11藉由贯穿其一端组装孔110的螺栓18固设于主机壳体10上。
限位件12弯折呈筒体120端外侧设有限位块122,限位件12上设有组装孔121。限位件12藉由贯穿其上组装孔121的螺栓15固设于主机壳体10上,并令筒体120与固定杆11位于同一中心线上,其外侧的限位块122与固定杆11相对。
亦可如图7、图8所示,限位件12’为一端设有穿孔120’的块体,穿孔120’端外侧设有限位块122’,限位件12’上设有组装孔121’。限位件12’藉由贯穿其上组装孔121’的螺栓15固设在主机壳体10上,并令穿孔120’与固定杆11位于同一中心线上,其外侧的限位块122’与固定杆11相对。


图1、图2、图3所示,枢轴13的一端贯穿限位件12的筒体120后贯穿置入并迫紧固定于荧幕上盖20两侧的固定孔16中,以使枢轴13可随荧幕上盖20的开启盖合动作枢转。枢轴13的另一端近端头处外缘凸设与限位件12上限位块122相对应并嵌卡藉以达成枢转限位效果的卡掣块130,枢轴13另一端为轴径与固定杆11套设杆111相同且轴向设有与套设杆上嵌合槽112相对嵌合槽132的套设杆131。
扭转弹簧14以其两端套设于固定杆11及枢轴13的套设杆111、131上,并以其两端的尾端140插设固定于固定杆11及枢轴13套设杆111、131上嵌合槽112、132中。
当欲开启荧幕上盖20时,如图1、图4所示,当荧幕上盖20与主机壳体10的开合端解除卡掣状态后,使用者按压荧幕上盖20,一端固定于荧幕上盖20上的枢轴13的另一端嵌合槽132便会随枢轴13的旋转枢转,由于扭转弹簧14两尾端140分别嵌设于可旋转状态枢轴13的嵌合槽132及固定状态固定杆11的嵌合槽112中,因此,当枢轴13的嵌合槽132随荧幕上盖20按压旋转时,便会赋予扭转弹簧14一扭转力,当使用者释放荧幕上盖20后,荧幕上盖20便会藉由扭转弹簧14的回复弹力向上弹起一小段距离,达到荧幕上盖20自动弹起的功效,以方便使用者用手部开启荧幕上盖20。
如图5、图6所示,当荧幕上盖20呈盖合状态时,枢轴13的卡掣块130系卡掣于限位件12限位块122的下方;当荧幕上盖20呈开启状态时,枢轴13的卡掣块130则卡掣于限位件12限位块122的上方。如此,藉由限位块122的片体弧长设计便可限制枢轴13枢转的角度,同时限制荧幕上盖20开启时的角度大小。
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系将荧幕上盖弹起装置与枢轴设置为一体,因此不需要增设其他零组件,可以节省制作成本,且荧幕上盖20藉由扭转弹簧14的弹力向上弹起一小段距离后,使用者便可以轻易地将荧幕上盖20开启。
权利要求1.一种笔记本型电脑荧幕上盖自动弹起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锁固于主机壳体上的固定杆、锁固于主机壳体限位件、贯穿枢设于限位件且固定于荧幕上盖固定孔上的枢轴及两端分别嵌套于固定杆及枢轴上的扭转弹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笔记本型电脑荧幕上盖自动弹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杆的一端为轴径较小且轴向设有嵌合槽的套设杆;限位件为一端弯折呈筒体的片体,筒体端外侧设有限位块;固设于主机壳体上限位件的筒体与固定杆位于同一中心线上,其外侧的限位块与固定杆相对;枢轴的一端贯穿限位件筒体后贯穿置入并迫紧固定于荧幕上盖固定孔中,以使枢轴可随荧幕上盖的开启盖合动作枢转;枢轴的另一端近端头处外缘凸设与限位件上限位块相对应并嵌卡藉以达成枢转限位效果的卡掣块,枢轴凸设卡掣块端为轴径与固定杆套设杆相同且轴向设有与套设杆上嵌合槽相对嵌合槽的套设杆;扭转弹簧以其两端套设于固定杆及枢轴的套设杆上,并以其两端的尾端插设固定于固定杆及枢轴套设杆上嵌合槽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笔记本型电脑荧幕上盖自动弹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杆一端为轴径较小且轴向设有嵌合槽的套设杆;限位件为一端设有穿孔的块体,穿孔端外侧设有限位块;固设于主机壳体上限位件上穿孔与固定杆位于同一中心线上,其外侧的限位块与固定杆相对;枢轴的一端贯穿限位件筒体后贯穿置入并迫紧固定于荧幕上盖固定孔中,以使枢轴可随荧幕上盖的开启盖合动作枢转;枢轴的另一端近端头处外缘凸设与限位件上限位块相对应并嵌卡藉以达成枢转限位效果的卡掣块,枢轴凸设卡掣块端为轴径与固定杆套设杆相同且轴向设有与套设杆上嵌合槽相对嵌合槽的套设杆;扭转弹簧以其两端套设于固定杆及枢轴的套设杆上,并以其两端的尾端插设固定于固定杆及枢轴套设杆上嵌合槽中。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笔记本型电脑荧幕上盖自动弹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杆的另一端设组装孔,固定杆藉由贯穿其上组装孔的螺栓固设于主机壳体上;限位件上设有组装孔;限位件藉由贯穿其上组装孔的螺栓固设在主机壳体上。
专利摘要一种笔记本型电脑荧幕上盖自动弹起装置。为提供一种可自动弹起电脑上盖、结构简单、组装方便、成本低的计算机部件,提出本实用新型,它包括锁固于主机壳体上的固定杆、锁固于主机壳体限位件、贯穿枢设于限位件且固定于荧幕上盖固定孔上的枢轴及两端分别嵌套于固定杆及枢轴上的扭转弹簧。
文档编号G06F1/16GK2572452SQ0225976
公开日2003年9月10日 申请日期2002年9月28日 优先权日2002年9月28日
发明者吕胜男 申请人:新日兴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