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支持系统及其程序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377284阅读:18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翻译支持系统及其程序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翻译支持系统,特别涉及可表示翻译对象或校对对象的位置的翻译支持系统以及用于使该系统动作的程序。
背景技术
:翻译作业一般是由翻译原文的翻译者和对该翻译者作成的译文进行校对的校对者来进行。更详细地说,翻译通过首先翻译作为翻译对象的原文,然后校对者校对该翻译文来进行。以往,翻译和校对都是通过人工作业进行,效率低。为了解决这样的问题,期待机械翻译,但未达到实用水平。另外,作为解决现有问题的方法,使用翻译支持系统,将过去的翻译实绩(原文和翻译文)存储在存储装置,从存储装置提取与翻译对象的原文相同或类似的已翻译原文,参照提取的已翻译原文的翻译文,由此提高翻译作业的效率。通过使用这样的翻译支持系统,可高效地进行翻译。但是,即使使用翻译支持系统,由于原文中存在不能翻译或翻译不正确的部分,因此需要翻译者进行翻译和校对者进行校对。现有的翻译支持系统对翻译者或校对者来说使用不方便。这是因为,翻译支持系统输出的翻译文未区分是正确的翻译文还是仅仅是作为候选的翻译文,翻译者或校对者不能正确地掌握翻译对象位置或校对对象位置,有翻译或校对不必要的位置,或忘记翻译、忘记校对必要的位置的情况。
发明内容本发明是鉴于以上问题的发明,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翻译支持系统,可提高翻译者以及校对者的作业效率。另外,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翻译支持系统,可明确表示翻译对象位置或校对对象位置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的第一方面的一种翻译支持系统(100),经由通信网络(4)连接到翻译者用的翻译者终端(200)和校对者用的校对者终端(300),包括存储成为翻译对象的多个原文的第一存储器(101A);将各原文粗略翻译后的草稿译文与所述第一存储器中存储的多个原文对应存储的第二存储器(101B);将翻译文与所述多个原文对应存储的第三存储器(101B);将已校对翻译文与所述多个原文对应存储的第四存储器(101B);将从所述第一存储器(101A)读出的原文和从所述第二存储器(101B)读出的草稿译文经由所述通信网络输出至所述翻译者终端的草稿译文输出部件(103A);从所述翻译者终端,经由所述通信网络,接受按照翻译者的指示编辑的翻译文的翻译文接受部件(103B);将由所述翻译文接受部件接受的翻译文存储在所述第三存储器(101B)的校对对象译文存储部件(103C);将从所述第三存储器(101B)读出的翻译文经由所述通信网络输出至所述校对者终端的翻译文输出部件(103A);从所述校对者终端,经由所述通信网络,接受按照校对者的指示校对的已校对翻译文的校对文接受部件(103D);将由所述校对文接受部件接受的已校对翻译文存储在所述第四存储器(101B)的已校对译文登记部件(103E);以及从所述第四存储器读出已校对翻译文并输出的完成文输出部件(103)。所述翻译支持系统(100)还可包括解析所述原文并将其分割成多个文本元素从而存储在所述第一存储器的文本解析部件(103)。该情况下,所述翻译支持系统(100)还最好包括对存储在所述第三存储器的翻译文的文本元素数进行计数的翻译文计数部件(103F);以及将由所述翻译文计数部件计数的文本元素数输出到所述翻译者终端的输出部件(103G)。或最好包括对存储在所述第二存储器的草稿译文的文本元素数进行计数的草稿译文计数部件(103F);以及将由所述草稿译文计数部件计数的文本元素数输出到所述翻译者终端的输出部件(103G)。或最好包括对存储在所述第四存储器的已校对翻译文的文本元素数进行计数的校对文计数部件(103F);以及将由所述校对文计数部件计数的文本元素数输出到所述校对者终端的输出部件(103G)。或包括对存储在所述第三存储器的翻译文的文本元素数进行计数的翻译文计数部件(103F);以及将由所述翻译文计数部件计数的文本元素数输出到所述校对者终端的输出部件(103G)。所述翻译支持系统还可以包括粗略翻译从所述第一存储器读出的所述原文而生成草稿译文,并将草稿译文登记在所述第二存储器的草稿译文生成部件(103H)。所述翻译支持系统,所述翻译支持系统(100)还可包括存储不需要翻译或校对的草稿译文的第五存储器(103B)。所述草稿译文生成部件(103H)也可以具有对生成的草稿译文是否需要翻译和校对进行判别的部件。在该情况下,在该判别部件判别为既不需要翻译也不需要校对草稿译文时,草稿译文生成部件(103H)将该草稿译文存储在所述第五存储器较好。所述翻译支持系统中,所述翻译文输出部件(103A)还可以从所述第一存储器将翻译文和与该翻译文对应的原文一同读出,并输出到所述校对者终端。所述翻译支持系统还可包括解析所述原文并将其分割成多个文本元素从而存储在所述第一存储器的文本解析部件(103)。在该情况下,所述翻译文输出部件(103A)可以将翻译文和存储在所述第四存储器的紧接该翻译文之前和/或之后的、规定个数的文本元素的已校对翻译文一同读出,并输出到所述校对者终端。所述翻译支持系统还可包括对指定原文、临时翻译文、翻译文、已校对翻译文各自的显示颜色的颜色指定信息进行存储的颜色信息存储部件(103)。在该情况下,所述翻译文输出部件(103A)根据所述颜色信息存储部件存储的颜色指定信息,发出指示使翻译者终端和/或校对者终端输出原文、临时翻译文、翻译文、已校对翻译文的每一个较好。本发明的第二方面的翻译支持程序,使具有存储成为翻译对象的多个原文的第一存储器(101A);将各原文粗略翻译后的草稿译文与所述第一存储器中存储的多个原文对应存储的第二存储器(101B);将翻译文与所述多个原文对应存储的第三存储器(101B);以及将已校对翻译文与所述多个原文对应存储的第四存储器(101B),经由通信网络(4)连接到翻译者终端(200)和校对者终端(300)的计算机(100)作为以下部件动作将从所述第一存储器(101A)读出的原文和从所述第二存储器(101B)读出的草稿译文经由所述通信网络输出至所述翻译者终端的草稿译文输出部件(103A);从所述翻译者终端,经由所述通信网络,接受按照翻译者的指示编辑的翻译文的翻译文接受部件(103B);将由所述翻译文接受部件接受的翻译文存储在所述第三存储器(101B)的校对对象译文存储部件(103C);将从所述第三存储器(101B)读出的翻译文从所述校对者终端经由所述通信网络输出的翻译文输出部件(103A);从所述校对者终端,经由所述通信网络,接受按照校对者的指示校对的已校对翻译文的校对文接受部件(103D);将由所述校对文接受部件接受的已校对翻译文存储在所述第四存储器(101B)的已校对译文登记部件(103E);以及从所述第四存储器读出已校对翻译文并输出的完成文输出部件(103)。由此,实现上述目的。图1是表示翻译支持系统的实施方式的图。图2是表示图1的翻译支持系统的结构的方框图。图3是表示图2所示的分类别译文存储部中存储的信息的例子的图。图4是表示图2所示的过去翻译数据存储部中存储的信息的例子的图。图5是表示图2所示的片段数存储部中存储的信息的例子的图。图6是表示图1的翻译者终端的结构的方框图。图7是表示图1的校对者终端的结构的方框图。图8是表示翻译支持系统的处理,即对校对作为翻译对象的多个原文的文章进行翻译的处理(翻译支持处理)的流程图。图9是表示文章的显示画面的显示例的图。图10是表示分类别译文的显示画面的显示例的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参照作为本发明的翻译支持系统的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翻译支持系统100经由通信网络4连接到翻译者终端200和校对者终端300。通信网络4例如由基于TCP/IP(TransmissionControlProtocol/InternetProtocol)等的规定的通信协议进行通信的因特网、公共线路、专用线路等构成。翻译支持系统100例如由具有网络管理功能和数据库(DB)管理功能的信息处理装置构成。概略地说,翻译支持系统100,1)存储过去翻译的原文和译文,2)在输入翻译对象的原文时,基于存储信息来作成草稿翻译,3)将草稿翻译和表示构成该草稿翻译的各文本的翻译的正确率(‘留用率’(therateofappropriation))的信息一同发送到翻译者终端200,请求翻译。而且,翻译支持系统100,4)从翻译者终端200接收翻译者作成的译文(参照/留用草稿翻译而作成的翻译文),5)将接收的翻译文和表示对应的草稿翻译的留用率的信息发送到校对者终端300,从校对者终端300接收由校对者校对的翻译文,输出/发送并且与原文对应附加到存储信息,从而用于以后的翻译处理。用于实现这样的功能的翻译支持系统100,如图2所示,翻译支持系统100包括存储部101、通信部102、处理部103、输入输出部104。存储部101用于保持翻译支持程序和各种数据等,例如由ROM(ReadOnlyMemory)、RAM(RandomAccessMemory)、HDD(HardDiscDrive)等构成,如图2所示,包括原文存储部101A、分类别译文存储部101B、片段(Segment)数存储部101C、过去翻译数据存储部101D、程序存储部101E。原文存储部101A以文章单位存储翻译对象的原文。分类别译文存储部101B对在翻译的各作业阶段生成的翻译文根据其完成度来分类存储。在本实施方式中,分类别译文存储部101B将构成翻译对象的原文的片段(文章)和其片段的各译文分类为‘非翻译校对对象’、‘翻译对象’、‘校对对象’、以及‘已校对’的其中之一并存储。原文内的各片段(文章)的相对位置和翻译文内的对应的片段的位置由位置特定信息(例如片段号)共同指定。例如,由原文内的位置特定信息n特定的片段(第n片段)的翻译文为由翻译文内的位置特定信息n特定的片段(第n片段)。在4种类的分类中,‘非翻译校对对象’,其翻译文为最终形式,是既不需要重新翻译也不需要校对的翻译文的分类。‘翻译对象’,其翻译文是作为翻译者检查的对象的翻译文的分类,例如,相当于从过去的存储数据之中提取的阶段的翻译文。‘校对对象’是已由翻译者翻译或检查后的翻译文的分类。‘已校对’是已由校对者校对后的翻译文的分类。在图3的例子中,对于原文(この度は…。このご利用の…)的最初的片段(この度は…。),在‘翻译对象’、‘校对对象’、‘已校对’存储分类的译文,未在‘非翻译校对对象’中存储译文。而在第二片段(このご利用の…)中,仅存储‘非翻译校对对象’的译文(不需要翻译文)。分类别译文存储部101B,如果有关于各片段的文章的作业的评论(例如,翻译文的评价、向校对者的转告事项等),则存储在评论信息的区域。图2所示的片段数存储部101C,如图4所示,将分类别译文存储部101B存储的译文的片段数按原文和各分类存储。再有,片段数存储部101C还存储原文的片段数。过去翻译数据存储部101D如图5所例示的那样,将过去翻译/校对的原文和其翻译文对应存储。在过去翻译数据存储部101D中,将利用该翻译支持系统100生成的翻译文和其原文依次追加地存储。程序存储部101E存储操作系统、翻译支持程序等进行翻译支持系统100的处理动作的各种程序。通过这些各种程序的协作,处理部103动作。后面叙述处理部103执行的动作。为了按照分类以不同颜色来显示上述各文章,存储部101存储作为指定被分类成上述各分类的文章的显示颜色的信息的颜色指定信息。图2的通信部102例如由NIC(NetworkInterfaceCard)或路由器等规定的通信装置构成,翻译支持系统100和通信网络4连接,进行与翻译者终端200和校对者终端300的通信。图2的输入输出部104包括键盘、鼠标、媒体读取装置等的输入装置、显示装置、打印装置等的输出装置。图2的处理部103用于控制翻译支持系统100的整体性动作,例如,由解释执行程序存储部101E中存储的工作程序的CPU(CentralProcessingUnit)构成。处理部103功能性地包括分类别译文输出部103A、翻译文接受部103B、校对对象译文登记部103C、校对文接受部103D、已校对译文登记部103E、片段数计数部103F、片段数输出部103G、临时翻译文生成部103H。分类别译文输出部103A从通信部102接受从翻译者终端200或校对者终端300发送来的原文以及译文发送的请求。分类别译文输出部103A参照分类别译文存储部101B,将构成请求的原文的各文章和分类别的对应的译文形成对应,经由通信部102,发送到翻译者终端200或校对者终端300。发送的输出数据例如是SGML(StandardGeneralizedMarkupLanguage)形式的数据。此时,分类别译文输出部103A参照存储部101中存储的颜色指定信息,对应于各译文,使以该译文所属的分类的颜色指定信息指定的颜色将输出该译文(显示、印刷)的指示数据包含于输出数据中。翻译文接受部103B通过通信部102对应接受从翻译者终端200发送来的翻译文和其原文,传送到校对对象译文登记部103C。校对对象译文登记部103C将从翻译文接受部103B接受的翻译文和接受的原文形成对应,分类为分类别译文存储部101B的校对对象并登记。校对文接受部103D通过通信部102对应接受从校对者终端300发送来的校对文和其原文,传送到已校对译文登记部103E。已校对译文登记部103E将从校对文接受部103D接受的校对文和接受的原文形成对应,分类为分类别译文存储部101B的已校对并登记。片段数计数部103F对登记再各原文的各分类中的译文的片段数进行计数,并存储在片段数存储部101C。片段数计数部103F计数片段数的定时例如是校对对象译文登记部103C或已校对译文登记部103E在分类别译文存储部101B登记译文的时刻。片段数输出部103G通过通信部102接受从翻译者终端200或校对者终端300发送来的片段数发送的请求。从片段数存储部101C读出该请求所请求的原文的各分类中登记的译文的片段数,经由通信部102,发送到翻译者终端200或校对者终端300。。临时翻译文生成部103H基于过去翻译数据存储部101D中存储的过去翻译数据来粗略翻译翻译对象的各原文。例如,将翻译对象的原文的各片段与过去翻译数据中包含的原文中的各片段进行比较,提取一致或类似者。在存在多个一致者或类似者时,按照一定的基准,选择一致度最高者。临时翻译文生成部103H将提取的文章的翻译文作为临时翻译文。翻译者终端200是翻译者使用的终端,例如相当于个人计算机、携带电话等各终端。如图6所示,翻译者终端200包括键盘等的输入部201、计算机显示器等的显示部202、ROM等的存储部203、调制解调器等的通信部204、CPU等的处理部205。校对者终端300是翻译的校对者使用的终端,例如相当于个人计算机、携带电话等各终端。如图7所示,校对者终端300包括键盘等的输入部301、计算机显示器等的显示部302、ROM等的存储部303、调制解调器等的通信部304、CPU等的处理部305。下面,基于图8至图10说明本实施方式的动作。这里,假定翻译者或校对者翻译包含多个文章的原文的情况。再有,该原文经由输入输出部104被输入,存储在分类别译文输出部103A中。简单地说明该情况下的作业顺序。首先,1)由临时翻译文生成部103H生成草稿翻译,2)临时翻译文生成部103H对构成生成的草稿翻译的各文本进行分类并存储在分类别译文存储部101B,3)翻译者参照分类为‘翻译对象’的临时翻译文和原文并翻译相应的文本,4)校对者校对分类为校对对象的翻译文。图8是表示翻译支持系统100的处理,即对用于校对多个原文的文章进行翻译的处理(翻译支持处理)的流程图。这里,临时翻译文生成部103H将生成的临时翻译文分别预先分类为非翻译校对对象和翻译对象并存储在分类别译文存储部101B。即,(通过形态元解析等已知方法)将原文按片段单位分割,将按片段单位分割的原文和过去翻译数据存储部101D中存储的原文进行对照,提取一个一致的原文或非常一致的原文。然后,采用提取的原文的翻译文作为译文,根据上述的留用率,分类为临时翻译文或不需要翻译文,存储在分类别译文存储部101B的相应区域。以下说明图8示出的处理。首先,翻译支持系统100的分类别译文输出部103A接受来自翻译者终端200的请求。然后,参照翻译文接受部103B,将关于构成原文的各文章的临时翻译文与相应各原文形成对应,在原文和临时翻译文中附加配置指定信息,以使它们成为规定的配置,在临时翻译文中附加颜色指定信息,以使临时翻译文按规定的颜色输出。然后,发送至翻译者终端200(步骤S11)。更详细地说,分类别译文输出部103A参照翻译文接受部103B,在与其原文对应的译文之中选择某个分类的译文。该选择方法为,1)如果有分类为‘非翻译校对对象’的译文则选择之,2)如果未存储分类为‘非翻译校对对象’的译文而有分类为‘校对对象’的译文,则选择之,3)如果未存储分类为‘非翻译校对对象’以及‘校对对象’的译文而有分类为‘翻译对象’的译文,则选择之,4)如果与1)~3)的任何一个都不对应,则选择分类为‘翻译对象’的译文。这里的‘各分类’最初相当于非翻译校对对象或翻译对象。但是,随着翻译/校对的作业进展(即,重复步骤S11~S16),成为包含校对对象以及已校对的分类。图9是翻译者终端200显示的显示画面的一例(在校对者终端300上也显示同样的显示画面)。在图9的左侧显示原文,在右侧显示译文。标记61表示非翻译校对对象的译文(不需要翻译文),标记62表示翻译对象的译文(临时翻译文),标记63表示校对对象的译文(翻译文),标记64表示已校对的译文(校对文)。虽然由图不能判别,但右侧的各译文按照颜色指定信息而被赋有颜色。例如,翻译者终端200用黑色显示非反映校对对象的译文,用红色显示翻译对象的译文,用蓝色显示校对对象的译文,用品红色显示已校对的译文。这样输出到翻译者终端200的输出装置24是因为控制部210根据翻译支持系统100发送的发送数据的指示来作成显示画面。即,根据发送数据所包含的配置指示信息,配置原文以及临时翻译文等,进而,将显示数据发送到输出控制部240(输出装置24),以根据颜色指定信息在临时翻译文上附加并显示颜色。再有,在图9的显示画面,随着作业进行,译文变化,反映该变更内容的译文被发送到翻译者终端200,译文以及各译文的显示颜色变化。在本实施方式中,译文按照临时翻译文、翻译文、校对文的顺序变更,对应于此,译文的显示颜色也变更。因此,即使翻译作业进行,翻译者或校对者也可顺利地掌握翻译对象或校对对象。翻译者用鼠标等选择画面右侧的译文时,选择的译文的位置特定信息被发送到翻译支持系统100。由此,分类别译文输出部103A读出由位置特定信息指定的片段的原文和各分类的译文、还有评论信息,附加用于成为规定配置的配置指示信息以及颜色指定信息。进而,片段数输出部103G从片段数存储部101C还读出相应原文的各分类的片段数,在发送数据上附加读出的片段数和配置指示信息,以使其为规定的配置。翻译者终端200或校对者终端300进行与图9的说明同样的处理,将显示数据发送到输出控制部240。图10是显示在翻译者终端200或校对者终端300上的各译文的显示画面的一例。图10在显示画面上显示与构成文章的原文对应的译文之中各分类的译文。更具体地说,在该显示画面上显示原文的显示栏71,非翻译校对对象或翻译对象的译文的显示栏72,校对对象的译文(翻译文)的显示栏73,以及已校对的译文(校对文)的显示栏74等。由此,翻译者或校对者可掌握各分类别的译文。如果没有对应的译文,则其显示栏为空白栏。另外,图10中赋有标号75的部分表示原文的片段总数。赋有标号76的部分表示现在正要编辑的片段对应于原文的哪个片段。赋有标号77的部分表示分类为翻译对象的临时翻译文的片段总数。即,显示翻译者应翻译的临时翻译文的累计。赋有标号78的部分表示分类为校对对象的翻译文的片段总数。即,显示翻译者已翻译的临时翻译文的累计。在翻译者终端200,显示栏73被设定为可编辑(这缘于分类别译文输出部103A的指定),翻译者参照原文以及临时翻译文来输入翻译文。在输入到显示栏73后,单击发送按钮时,输入内容与其原文的文章形成对应并被发送到翻译支持系统100。返回图8,在此后的步骤S12,翻译文接受部103B从翻译者终端200将关于上述各分类中分类为翻译对象的临时翻译文的翻译文和其原文形成对应,并以片段单位接受。由此,校对对象译文登记部103C将从翻译者终端200接受的翻译文与其原文的文章形成对应,分类为‘校对对象’的区域,登记在分类别译文存储部101B(步骤S13)。再有,在图10所示的显示画面中,片段指定栏以及评论输入栏被配置成可编辑。翻译者对这些栏进行输入并单击发送按钮时,翻译支持装置据此执行处理,根据处理结果,返回结果。即,如果在片段指定栏输入数字等并按压发送按钮,则分类别译文输出部103A从分类别译文存储部101B读出对应于输入的值的片段的原文等,片段数输出部103G从片段数存储部101C读出片段数,对读出的数据施以规定的加工,再次发送图10那样的显示画面。另外,如果在评论输入栏79输入评论并按压发送按钮,则校对对象译文登记部103C将输入的内容存储在分类别译文存储部101B的评论信息。再次返回图8,翻译支持系统100接受来自校对者终端300的请求,进行与上述步骤S11同样的处理,将关于构成原文的各文章的临时翻译文与相应的各原文形成对应,进行重排以使其成为规定的配置,发送至校对者终端300(步骤S14)。校对者进行与翻译者同样的操作,调出图10的显示画面,校对翻译文。校对者终端300显示的该画面与翻译者终端200显示的显示画面不同,显示栏73设定为显示专用,但显示栏74设定为可编辑。另外,赋有标号77的部分表示分类为校对对象的翻译文的片段总数。即,显示校对者应校对的翻译文的累计。赋有标号78的部分表示分类为已校对的校对文的片段总数。即,显示校对者已校对的翻译文的累计。在图10中,校对者在显示栏74中输入校对了翻译文的结果的文章,单击发送按钮。由此,输入内容与其原文的文章形成对应并被发送到翻译支持系统100。接着,校对文接受部103D从校对者终端300将关于上述各分类中分类为校对对象的翻译文的校对文与其原文形成对应并以片段单位接受(图8,步骤S15)。由此,已校对译文登记部103E将从校对者终端300接收的校对文与其原文的文章形成对应,分类为‘已校对’的区域,并登记在分类别译文存储部101B(步骤S16)。这样,通过重复步骤S11至步骤S16的处理,翻译者和校对者可协力对由多个文章构成的原文进行翻译/校对。再有,在步骤S13以及步骤S16的处理结束后,片段数计数部103F对与该翻译文或校对文对应的译文的片段数进行计数,存储在片段数存储部101C。此后,翻译支持系统100执行规定的程序,提取分类别译文存储部101B中存储的原文的各文章和校对文(但如果是分类为‘非翻译校对对象’的译文则除外),使其形成对应并存储在过去翻译数据存储部101D。通过这样,存储翻译/校对的实绩。依据以上说明的本实施方式,在翻译支持系统100中,分类别译文输出部103A参照原文存储部101A以及分类别译文存储部101B,将关于构成文章的各原文的各译文按各分类与相应各原文形成对应,输出至翻译者终端200或校对者终端300。由此,可向翻译者或校对者提示翻译对象或校对对象的位置。该情况下,例如即使由于商品规格变更等的理由而原文变更时,也可将该部分作为新的原文追加并将其中需要翻译的部分新分类为‘翻译对象’。因此,翻译者或校对者可掌握新的翻译对象或校对对象的位置,所以可以以较短的期间来进行翻译或校对。另外,在翻译支持系统100的翻译文接受部103B每次从翻译者终端200将关于上述各分类中分类为翻译对象的临时翻译文的翻译文与其原文形成对应并接受时,校对对象译文登记部103C将相应各翻译文分类为校对对象并登记。由此,翻译者仅翻译需要的位置即可。而另一方面,校对文接受部103D从校对者终端300将关于上述各分类中分类为校对对象的翻译文的校对文与其原文形成对应并接受时,已校对译文登记部103E将相应各校对文分类为已校对并登记。由此,校对者仅校对必要的位置即可。另外,由于片段数输出部103G向翻译者终端200以及校对者终端300输出应翻译/校对的量,所以翻译者或校对者可容易掌握作业的进展。这样,由于可掌握翻译对象或校对对象的位置,因此与以往相比,可避免翻译、校对不必要的位置的不便。而且,在图10中,如果评论信息存储在分类别译文存储部101B,则在评论栏79中显示语法错误等的内容。由此,例如,校对者可评价翻译者翻译的翻译文。再有,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可以有各种变形以及应用。例如,输出的信息是HTML(HyperTextMarkupLanguage)、PDF(PortableDocumentFormat)形式等也没有关系。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说明了从日语到英语的翻译的例子,但不限于此,也可以是其他语言。另外,在图3中,翻译支持系统100为一台的装置,但也可以根据使用环境而通过多台装置协作来实现。另外,翻译支持系统100也可以不包括片段数存储部101C而103G将片段数计数部103F计数的片段数输出。上述的非翻译校对对象以及校对对象的分类方法可根据使用环境变更。例如,临时翻译文生成部103H可根据留用率的值而分类为‘校对对象’。另外,也可以不设置临时翻译文生成部103H而接受将原文粗略翻译后的译文。在该情况下,处理部103例如将接受的译文存储在‘翻译对象’的区域。而且,在翻译支持系统100向翻译者终端200或校对者终端300发送的译文中,不必发送所有的译文。例如,也可以仅向翻译者终端发送分类为原文和翻译对象的临时译文。另外,也可以仅向校对者终端发送分类为原文和校对对象的翻译文。另外,在没有要发送的译文的情况下,例如分类别译文存储部101B将该部分设为空栏。另外,也可以不向翻译者终端200或校对者终端300发送分类为非翻译校对对象的译文,也可以将在分类为非翻译校对对象的译文中、属于分类为翻译对象或校对对象的译文之前和/或之后的片段的规定片段数(例如,5片段)的译文发送。另外,在图10中,显示了翻译者翻译的译文的片段数,但也可以显示必须翻译的(剩余的)的译文的片段数。在校对者终端300也同样。在上述的步骤S16之后,翻译支持系统100也可以接受来自校对者终端300的请求,将送往翻译者所属单位(公司等)的‘评价信息’与原文对应存储在存储部101(原文存储部101A)。例如,可假定评价信息为评价翻译质量的等级(例如Poor、Fair、Good以及Excellent)、翻译合同是否继续、等内容。该情况下,例如,评价信息作为规定的文本从输入输出部104被输出,送到翻译者的所属单位。而且,也可以根据翻译者或校对者的指示来变更存储部101中存储的颜色指定信息。另外,也可以对翻译者和校对者分别设定显示的颜色指定信息。再有,用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翻译支持系统100的信息处理装置不依赖于专用的系统,可使用通常的计算机系统来实现。例如,通过在通用计算机上安装来自存储了用于执行上述任何功能的程序的介质(CD-ROM等)的相应程序,可构成执行上述处理的翻译支持系统100。在OS(OperatingSystem)分担一部分处理的情况下,或者OS构成本发明的构成要素的一部分的情况下,也可以在记录介质中存储除去了该部分的程序。该情况下也认为该记录介质上存储有用于计算机执行的各功能或执行步骤的程序。再有,也可在载波上重叠程序并经由通信网络分配。例如,可以在通信网络的公告牌(BulletinBoardSystemBBS)上公开该程序,经由网络来分配该程序。然后,启动该程序,在OS的控制下,通过与其他应用程序同样地执行,可执行上述处理。产业上的可利用性本发明可使用于进行翻译支持的计算机装置。本发明基于2002年12月18日申请的特愿2002-366312,包含其说明书、权利要求的范围、附图以及摘要。上述申请的公开全部包含于本说明书中作为参考。权利要求1.一种翻译支持系统(100),经由通信网络(4)连接到翻译者用的翻译者终端(200)和校对者用的校对者终端(300),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储成为翻译对象的多个原文的第一存储器(101A);将各原文粗略翻译后的草稿译文与所述第一存储器中存储的多个原文对应存储的第二存储器(101B);将翻译文与所述多个原文对应存储的第三存储器(101B);将已校对翻译文与所述多个原文对应存储的第四存储器(101B);将从所述第一存储器(101A)读出的原文和从所述第二存储器(101B)读出的草稿译文经由所述通信网络输出至所述翻译者终端的草稿译文输出部件(103A);从所述翻译者终端,经由所述通信网络,接受按照翻译者的指示编辑的翻译文的翻译文接受部件(103B);将由所述翻译文接受部件接受的翻译文存储在所述第三存储器(101B)的校对对象译文存储部件(103C);将从所述第三存储器(101B)读出的翻译文经由所述通信网络输出至所述校对者终端的翻译文输出部件(103A);从所述校对者终端,经由所述通信网络,接受按照校对者的指示校对的已校对翻译文的校对文接受部件(103D);将由所述校对文接受部件接受的已校对翻译文存储在所述第四存储器(101B)的已校对译文登记部件(103E);以及从所述第四存储器读出已校对翻译文并输出的完成文输出部件(103)。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翻译支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译支持系统(100)还包括解析所述原文并将其分割成多个文本元素从而存储在所述第一存储器的文本解析部件(103);对存储在所述第三存储器的翻译文的文本元素数进行计数的翻译文计数部件(103F);以及将由所述翻译文计数部件计数的文本元素数输出到所述翻译者终端的输出部件(103G)。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翻译支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译支持系统(100)还包括解析所述原文并将其分割成多个文本元素从而存储在所述第一存储器的文本解析部件(103);对存储在所述第二存储器的草稿译文的文本元素数进行计数的草稿译文计数部件(103F);以及将由所述草稿译文计数部件计数的文本元素数输出到所述翻译者终端的输出部件(103G)。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翻译支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译支持系统(100)还包括解析所述原文并将其分割成多个文本元素从而存储在所述第一存储器的文本解析部件(103);对存储在所述第四存储器的已校对翻译文的文本元素数进行计数的校对文计数部件(103F);以及将由所述校对文计数部件计数的文本元素数输出到所述校对者终端的输出部件(103G)。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翻译支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译支持系统(100)还包括解析所述原文并将其分割成多个文本元素从而存储在所述第一存储器的文本解析部件(103);对存储在所述第三存储器的翻译文的文本元素数进行计数的翻译文计数部件(103F);以及将由所述翻译文计数部件计数的文本元素数输出到所述校对者终端的输出部件(103G)。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翻译支持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粗略翻译从所述第一存储器读出的所述原文而生成草稿译文,并将草稿译文登记在所述第二存储器的草稿译文生成部件(103H)。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翻译支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译支持系统(100)还包括存储不需要翻译或校对的草稿译文的第五存储器(103B),所述草稿译文生成部件(103H)具有对生成的草稿译文是否需要翻译和校对进行判别的部件,在该判别部件判别为既不需要翻译也不需要校对草稿译文时,将该草稿译文存储在所述第五存储器。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翻译支持系统(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译文输出部件(103A)还是从所述第一存储器将翻译文和与该翻译文对应的原文一同读出,并输出到所述校对者终端的部件。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翻译支持系统(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译支持系统(100)还包括解析所述原文并将其分割成多个文本元素从而存储在所述第一存储器的文本解析部件(103),所述翻译文输出部件(103A)是将翻译文和存储在所述第四存储器的紧接该翻译文之前和/或之后的、规定个数的文本元素的已校对翻译文一同读出,并输出到所述校对者终端的部件。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翻译支持系统(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译支持系统(100)还包括对指定原文、临时翻译文、翻译文、已校对翻译文各自的显示颜色的颜色指定信息进行存储的颜色信息存储部件(103),所述翻译文输出部件(103A)根据所述颜色信息存储部件存储的颜色指定信息,发出指示使翻译者终端和/或校对者终端输出原文、临时翻译文、翻译文、已校对翻译文的每一个。11.一种翻译支持程序,其特征在于,使具有存储成为翻译对象的多个原文的第一存储器(101A);将各原文粗略翻译后的草稿译文与所述第一存储器中存储的多个原文对应存储的第二存储器(101B);将翻译文与所述多个原文对应存储的第三存储器(101B);以及将已校对翻译文与所述多个原文对应存储的第四存储器(101B),经由通信网络(4)连接到翻译者终端(200)和校对者终端(300)的计算机(100)作为以下部件动作将从所述第一存储器(101A)读出的原文和从所述第二存储器(101B)读出的草稿译文经由所述通信网络输出至所述翻译者终端的草稿译文输出部件(103A);从所述翻译者终端,经由所述通信网络,接受按照翻译者的指示编辑的翻译文的翻译文接受部件(103B);将由所述翻译文接受部件接受的翻译文存储在所述第三存储器(101B)的校对对象译文存储部件(103C);将从所述第三存储器(101B)读出的翻译文经由所述通信网络输出至所述校对者终端的翻译文输出部件(103A);从所述校对者终端,经由所述通信网络,接受按照校对者的指示校对的已校对翻译文的校对文接受部件(103D);将由所述校对文接受部件接受的已校对翻译文存储在所述第四存储器(101B)的已校对译文登记部件(103E);以及从所述第四存储器读出已校对翻译文并输出的完成文输出部件(103)。全文摘要一种翻译支持系统,包括分类别译文输出部(103A),将对于构成文章的各原文的各译文按各分类与相应各原文形成对应,输出到翻译者终端或校对者终端;校对对象译文登记部(103C),在翻译文接受部(103B)每次从翻译者终端接受对于上述各分类之中分类为翻译对象的译文的翻译文时,将相应各译文分类为分类别译文存储部(101B)的校对对象并登记;以及已校对译文登记部(103E),在校对文接受部(103D)每次从校对者终端接受对于上述各分类之中分类为校对对象的翻译文的校对文时,将相应各校对文分类为分类别译文存储部(101B)的已校对并登记。文档编号G06F17/28GK1748212SQ20038010964公开日2006年3月15日申请日期2003年12月18日优先权日2002年12月18日发明者山科幸久申请人:株式会社理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