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处理可再利用元件的再循环系统和方法

文档序号:6442911阅读:11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用于处理可再利用元件的再循环系统和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根据包括在成像装置中的部件的特点来有效利用在成像装置中的可再循环/可再利用部件的系统。
背景技术
日本专利公开No.2002-31988公开了“一种用来传送消耗品或再循环消耗品的消耗品提供系统,再循环消耗品被再循环大约与所述消耗品相同的次数”。
然而,与上述公布中公开相似的已知系统只能应用于再循环处理盒,并不能共同地处理包括在成像装置中的多种可再循环部件。具体来说,虽然典型成像装置包括具有各自具体特点的各种单元,但是,还没有提出能够根据这些单元的特点来有效利用可再循环/可再利用品的系统。
此外,虽然成像装置用于各种用途,但是还没有提出能够在满足基于这些成像装置使用需要的同时来有效处理这些可再循环/再利用品的系统。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涉及一种克服上述缺点的信息处理器、信息处理方法和程序。具体来说,本发明涉及一种共同管理用于成像装置的可再循环部件的系统,该成像装置包括具有各自具体特点的单元。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在满足基于成像装置用途的需要的同时能够有效利用可再循环/可再使用品的系统,该成像装置的用途依用户而改变。此外,本发明还涉及一种用于共同管理可再循环/可再利用部件的系统,以便使包括在成像装置中的部件(元件)的剩余寿命在这些具有各自具体特点的单元被替换时能够统一。
因此,本发明是作为对上述现有技术缺点的响应来构思的。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再循环系统,包括用于识别单元种类的识别器,和基于由识别器识别的单元的种类以及该单元所用于的成像装置的用途选择具有预定再利用级别的单元的确定器。
由于识别出了单元的种类并且基于单元的种类提供了具有预定再利用级别的单元,因此,可以有效利用可再循环/可再利用品。
从下面结合附图的描述中,本发明的其它特点和优点将显而易见,其中在所有附图中相同的参考符号指代相同或相似的部件。


图1是显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整体系统的图。
图2是显示成像装置的整体结构的框图。
图3是显示包括在成像装置中的扫描器单元的图。
图4是显示包括在成像装置中的打印机单元的图。
图5是定购在用户环境中MFP设备的可再循环部件的过程的流程图。
图6A和6B是显示可再循环部件定购列表的表格。
图7A是由安装在再循环工厂的管理服务器执行的处理的流程图,图7B是有关从MFP设备传输到管理服务器的定购请求信息的例子。
图8是根据本发明的可再循环部件提供器的框图。
图9是显示管理每个可再循环部件信息的系统的示意图。
图10是计算再利用级别的处理流程图。
图11是显示再循环值Lt和再利用级别L之间关系的表格。
图12是根据本发明使部件的剩余寿命统一的处理流程图。
图13是显示存储在数据库中的可再循环部件信息的表格。
图14是显示根据本发明的再循环系统的框图。
图15是显示再循环部件的再利用级别L和寿命K之间关系的表格。
图16是显示按标准偏差的可再循环部件的寿命和数量之间的关系的图表。
图17是显示按时间序列的再循环部件寿命和统一终止时间的图。
图18是显示按时间序列的再循环部件寿命和统一终止时间的另一图。
图19是显示按时间序列的再循环部件寿命和统一终止时间的另一图。
图20是显示按时间序列的再循环部件寿命和统一终止时间的另一图。
图21是显示按时间序列的再循环部件寿命和统一终止时间的另一图。
图22是显示按时间序列的再循环部件寿命和统一终止时间的另一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现在将参考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典型实施例。应当注意,在这些实施例中所阐述部件的相对布置、数字表示和数值并不限制本发明的范围,除非特别说明。
第一实施例参考图1,多功能外围(MFP)设备1-1是执行单色扫描/打印或低分辨率或二进制彩色扫描/打印的成像装置。本发明将参考MFP设备1-1来描述。然而,本发明也可以应用于任何成像装置中,例如不具有扫描功能的单功能打印机,如喷墨打印机,等。此外,MFP设备1-1也可以是执行高分辨率、高等级、全彩色扫描/打印的全彩色设备。然而,单色MFP设备和彩色MFP设备之间的区别在于是以全彩色还是以单色执行扫描/打印,并且全彩色设备除了执行色彩处理的单元之外,通常还包括单色设备的结构。因此,下面将主要描述全彩色设备,并在必要的时候增添有关单色设备的解释。
1、MFP设备1-1的内部结构如图2所示,MFP设备1-1包括读取图像的扫描器单元201,处理由扫描器单元201获得的图像数据的扫描器IP单元202,经过网络传输图像数据、有关设备的信息、设备的各种状态等的网络接口卡(NIC)204,和与MFP设备1-1交换信息的专用接口(I/F)单元205。核心单元206暂时存储图像数据或基于MFP设备1-1的用途确定其路径。
图像数据从核心单元206输出,并被提供给打印机单元209,打印机单元经过打印机IP单元207和脉冲宽度调制(PWM)单元208形成(记录)图像。打印机单元209在记录介质上打印图像,并将记录介质传递到执行记录介质的分类、修正等等的结束器单元210。
MFP设备1-1进一步包括用作控制MFP设备1-1整体操作的控制单元的中央处理单元(CPU)47,显示器(操作屏幕)(没有示出),通过它用户输入操作MFP设备1-1的信息并显示各种信息,和显示控制器(没有示出)。CPU47基于由用户通过操作屏输入的信息控制MFP设备1-1的诸如上面提到单元的元件。
2、扫描器单元201的结构下面将参考图3描述扫描器单元201的结构。要扫描的原文档302被放置在文档桌玻璃301上并由照明灯303照亮。原文档302反射的光由反射镜304、305、和306引导通过透镜307以在电荷耦合器件(CCD)308上成像。第一反射镜单元310包括反射镜304和照明灯303并以速度V移动。第二反射镜单元包括反射镜305和306并以1/2V的速度移动,以便可以扫描到原文档的整个表面。第一反射镜单元310和第二反射镜单元311由马达309驱动。
3、打印机单元209的结构(在彩色MFP设备中)图4显示了执行彩色打印的打印机单元209的示意图。多角镜913接收从四个相应的半导体激光器发射的四条激光束用来通过反射镜914、915和916扫描感光鼓917的第一激光束;用来通过反射镜918、919和920扫描感光鼓921的第二激光束;用来经过反射镜922、923和924扫描感光鼓925的第三激光束;和用来经过反射镜926、927和928扫描感光鼓929的第四激光束。
显影器930根据第一激光束提供在感光鼓917上形成黄色调色剂图像的黄色(Y)调色剂。显影器931根据第二激光束提供在感光鼓921上形成品红色调色剂图像的品红(M)调色剂。显影器932根据第三激光束提供在感光鼓925上形成青色调色剂图像的青色(C)调色剂。显影器933根据第四激光束提供在感光鼓929上形成黑色调色剂图像的黑色(K)调色剂。四种色彩(Y、M、C和K)的调色剂图像被转印到记录介质上,从而在记录介质上形成全彩图像。
记录介质从记录介质盒934和935之一或从手工输入盘936中送入,接着在电阻器滚筒937之间进行传送,并被附着到传送带938上,该传送带承载有记录介质。四种颜色的调色剂图像与记录介质馈送的时间同步地形成于感光鼓917、921、925和929上,并在承载记录介质时被连续转印到记录介质上。在其上转印有四种颜色调色剂图像的记录介质被从传送带分离出来并由运送带939运送到定影单元940,在此,调色剂被固定在记录介质上。当记录介质退出定影单元940时,其由压板950向下引导,接着向上拉,并在记录介质的后端移动到压板950的下面后卸下。因此,记录介质以印刷面向下输出,从而可以正确的顺序打印具有多页的文档。
四个感光鼓917、921、925和929按相互之间间隔固定距离d进行放置,并且记录介质被运送带990以固定速度V来运送。四个半导体激光器与运送记录介质同步地被驱动,从而图像被记录在预定的记录介质,例如一张纸、一张高射投影仪(OHP)页等等之上。
4、可再利用(可再循环)部件管理系统图1是显示可再利用部件管理系统的示意图。用户环境包括连接MFP设备1-1和信息处理器(此后称之为PC1-2)的通信链路(此后称之为网络1-3)。在用户环境中,为了防止有关包括在MFP设备1-1中的各种元件的信息泄漏,PC1-2充当阻断来自外部侵扰的防火墙服务器。在用户环境中的网络1-3还直接被连接到因特网。在任何情况下,与包括在MFP设备1-1中的部件,尤其是可消耗和可再循环部件有关的信息可以通过因特网或是其它的通信手段,例如,调制解调器来传送。
再循环工厂环境也被连接到因特网,并具有管理与可再循环部件相关的信息的信息处理器(此后称之为管理服务器1-6)和数据库1-7,数据库1-7存储所述的信息,并且用户的PC1-2和其它外部设备可以访问该数据库。此外,在再循环工厂1-5中收集并拆卸废弃MFP设备1-4,并且各部件被存储在可再循环和不可再循环组中。然后,使用下面描述的方法为每个可再循环部件确定一个再利用级别,并在数据库1-7中存储有关可再循环部件的信息。MFP设备1-4被从用户环境中收集,并包括其信息在数据库1-7中经常地通过下述过程来更新的设备。因此,在再循环工厂1-5收集MFP设备1-4之前,数据库1-7存储一些MFP设备1-4及其部件的信息,并且在数据库1-7中新记录的其它MFP设备1-4的信息被另外存储在数据库1-7中。
服务公司环境也连接到因特网并配备有PC1-8。在已知系统中,通过因特网监视在用户环境中使用的消耗品的状态。当剩余消耗品的量变小时,服务公司访问在用户环境中的MFP设备1-1、管理服务器(没有示出),或存储有MFP设备1-1的信息的PC1-2。可选地,服务公司中的管理服务器(没有示出)或PC1-8自动定购这些消耗品。
本发明的特征在于,通过因特网不但监视消耗品的状态,而且监视可再循环部件的状态。更具体来说,除了如在已知系统中那样监视消耗品的消耗级别,还监视可再循环部件的再利用级别。当存在可以被替换的可再循环部件时,与消耗品类似,对可再循环部件进行自动定购。包括在用户环境中的MFP设备1-1内的可再循环部件的信息由再循环工厂中的管理服务器1-6记录并管理。包括在用户环境中的MFP设备1-1内的可再循环部件的信息也可被服务公司中的PC1-8管理。为了简化起见,考虑再循环工厂中的管理服务器1-6管理包括在用户环境中的MFP1-1内的可再循环部件的信息的情况。由于管理服务器1-6管理有关MFP设备1-1的信息,如果MFP设备1-1是出租或租借的,那么就可以识别将在再循环工厂收集它的日期。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用户环境、再循环工厂环境、服务公司环境通过因特网相互传输有关可再循环部件的信息,从而有效地分配这些部件。
虽然只显示了一个管理服务器1-6,但是可再利用(可再循环)部件管理系统可以包括多个信息处理器,如果它们可以逻辑上提供如下所述的管理服务器功能。此外,虽然在服务公司中的PC1-8独立于管理服务器1-6,但是可再利用(可再循环)部件管理系统可以只包括一个信息处理器。此外,虽然MFP设备1-1和PC1-2是独立的设备,但是,它们也可以组合成单个设备。
5、可再循环部件级别的确定虽然已知各种级别确定方法,但是下面将描述确定例如调色剂处理盒和风扇马达的再利用级别的方法。
参考图10,由包括在MFP设备1-1中的CPU47通过存储在诸如系统存储器中的存储器中的程序(即,计算机可执行处理步骤)来执行步骤S17-3到S17-11。由安装在再循环工厂中的管理单元(例如,诸如管理服务器1-6的计算机)执行步骤S17-1、S17-2和S17-12到S17-16。
如图10所示,在步骤S17-1,对于调色剂处理盒的情况,在附着在该处理盒上的射频标识(RFID)标签(非易失性存储器)中,再循环次数R的初始值设置为1(R=1)。这就意味着该处理盒是新的,并且从来没被再循环过,并且由于是第一次使用而输入“1”。当在再循环工厂再循环该部件时,再循环次数R就递增。
在步骤S17-2,在1到10的数值范围内确定再利用级别L,并将L设置为初始值0(L=0)。此外,用于暂时存储计算结果来确定再利用级别的再循环值Lt被设置为初始值0(Lt=0)。使用调色剂处理盒打印的记录介质的累积次数C和破坏调色剂处理盒的堵塞次数J都被设置为0作为初始值(C=0和J=0)。
接着,在步骤S17-3,从附在调色剂处理盒上的非易失性存储器中读取所打印的记录介质的当前累积数。即使该处理盒被再循环,也不初始化该值,并且持续计数记录介质总的打印次数。接着,在步骤S17-4,确定是否发出了打印命令。如果没有发出打印命令,那么处理返回到步骤S17-3。如果发出了打印命令,就使用调色剂处理盒,从而在步骤17-5中,打印页的累积数递增1(C=C+1)。
接着,在步骤S17-6,检查是否在某位置发生了堵塞以致破坏调色剂处理盒。如果确定没有发生这样的堵塞,那么流程转到步骤S17-8。如果确定发生了这样的堵塞,流程就转到步骤S17-7,在此,堵塞次数J增加1(J=J+1)。堵塞次数J代表从再循环时或,如果该调色剂处理盒是新的,从开始使用起发生这样的堵塞的次数。
在步骤S17-8,作为用来确定再利用级别的中间值的再循环值Lt按如下来计算再循环值Lt=[(累积页数)+(再使用之后的堵塞次数)×3]×(再使用次数)...(1)考虑各种因素获得上述方程,因此,该方程是从试验和经验中得出的。有必要也通过考虑调色剂处理盒的寿命从整体观点确定可再循环部件的级别,调色剂处理盒的寿命取决于该调色剂处理盒的树脂容器的退化而变化。为简化起见,假设上述方程是从试验和经验中得出的。
如上所述,当在步骤S17-6确定某位置没有出现堵塞以致破坏调色剂处理盒时,从在步骤S17-8中使用的方程计算再循环值Lt,不增加堵塞次数。接着,在步骤S17-9,参考如图11所示的显示了所计算的再循环值Lt与从试验和经验中获得的值之间关系的表格,该表格被存储在包括在成像装置中的存储器中。该表格可以是固定的或者是可以根据反馈来改变的。再利用级别L是通过比较再循环值Lt和包括在该表格中的预定门限来确定的。再使用级别L和再循环值Lt之间的关系也可以从试验和经验中得出。
在图11所示的表格中,随着再利用级别L的增加,退化度降低。例如,当再循环值从方程(1)中确定为Lt=2500时,再利用级别L为10(L=10),这意味着可再循环部件的退化度低。相似地,当再循环值确定为Lt=102000时,再利用级别为2,这意味着可再循环部件的退化度高。在步骤S17-9,再利用级别L从图11所示的表格中确定并被存储在非易失性存储器中。
在步骤S17-9之后,在步骤S17-10,检查调色剂处理盒是否已经从成像装置中移除。如果调色剂处理盒还未移除,那么在步骤S17-11,处理返回到步骤S17-3。此外,当调色剂处理盒在暂时移除之后又放回到成像装置时,处理也返回到步骤S17-3。
当调色剂处理盒被移除并且没有放回成像装置时,在步骤S17-12,确定调色剂处理盒是否将在再循环工厂1-5内被再循环。如果从再利用级别L确定调色剂处理盒不被再循环,流程转到步骤S17-4,在此,废弃该调色剂处理盒。如果确定再循环该调色剂处理盒,流程转到步骤S17-13,当调色剂处理盒在再循环工厂中被再循环之后,递增存储在非易失性存储器中的再利用次数R。接着,在步骤S17-15,再利用级别L与再循环部件的识别号一起被存储在再循环工厂的数据库1-7中。此外,在再循环工厂中,存储在附着于再循环部件上的非易失存储器中的数据项重新设置为0,除再利用次数R之外。在步骤S17-16,流程接着返回到步骤S17-12。
图10的流程图还用于风扇马达,可以通过不仅考虑堵塞的次数而且考虑风扇马达的旋转速度来增加确定再利用级别的精确度,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作为确定再利用级别的因素的风扇马达的寿命、累积工作时间和安装位置。由于当马达轴接触调色剂或其用于诸如高温高湿的恶劣环境时,马达轴的润滑剂容易退化,因此要考虑安装位置。用于成像装置的部件具有不同的各自的特点,并且必须根据每一部件的特点确定再利用级别。所以,使用分别针对每个部件从试验和经验中得出的门限来确定这些部件的再利用级别。
6、使用MFP设备中的CPU对再循环部件进行的中央管理图9是显示使用CPU47管理包括在成像装置中的每个可再循环部件的信息的系统的示意图。CPU47包括在MFP设备1-1中,通过无线芯片48a和48b从IC芯片46中读取数据来根据风扇的信息确定风扇45的再利用级别(风扇是在MFP设备1-1中的一个可再循环部件),并将所获得的数据存储在存储器49b中。虽然风扇45的信息也可以被经过有线传输到CPU47,但是由于可以减少在例如测量可再循环部件的寿命处理中的任务,因此在本发明中将应用无线通信,这将在下面描述。
IC芯片46的信息包括当部件被安装在成像装置中时事先存储在存储器49a中的数据。更具体来说,存储器49a例如在地址0001存储使用的装置的名称、在地址0002存储部件的名称、和在地址0003存储部件的型号。此外,由于工作时间可以充当确定风扇寿命的一个因素,因此,自从风扇被安装在装置开始的累积工作时间被存储在地址0004。由于风扇的寿命根据风扇安装位置而改变,因此包括温度和湿度的信息被作为风扇的环境信息存储在地址0005。由于风扇的寿命根据风扇旋转速度相对于最大旋转速度的百分比而改变,因此,代表风扇旋转速度的信息被存储在地址0006。初始被设置为0并且每次风扇被再循环都递增的再循环次数被存储在地址0007。存储在地址0001到0007的信息被作为风扇信息经由无线芯片48a和48b复制到存储器49b(在该情况下是地址0001到0007),并且CPU47使用上述再利用级别计算方法基于存储在地址0001到0007的信息来计算再利用级别。所计算的再利用级别被存储在地址0008。
在存储在存储器49b中地址0008的值被复制到存储器49a中存储器49a的地址0008。从而,风扇的信息被存储在成像装置的主体部分中。再利用级别也可以通过CPU47和存储器49a之间传输信息来获得,并被存储在存储器49a的地址0008。然而,在这种情况下,一旦风扇被从成像装置中拿出,风扇的信息就不能在MFP设备1-1中获得。因此,MFP设备1-1的主体在存储器49b中存储有关每个可再循环部件的信息。
具有无线通信功能和存储器功能(IC芯片)的RFID标签被事先附着于每一个可再循环部件上。RFID阅读器发射微波(电荷波)到RFID标签,该标签包括小的环形天线以及包括存储器和通信电路的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CMOS)芯片,从而提供响应其所需的能量。RFID标签基于电磁感应原理接收电功率并传输数据。在阅读器发射无线电波之后,阅读器的状态改变为接收状态,以便阅读器可以从RFID标签接收数据并将其发射给主机或将数据写到RFID标签上。
如上所述,存储在例如存储器49a中的信息被经过网络从PC 1-2作为包括在用户环境中的MFP设备1-1中的部件的再循环信息发射,或者被收集并存储在服务公司或再循环工厂以便确定MFP设备1-1的状态。因此,服务公司可以在MFP设备1-1发生故障之前,通过使用上面的信息替换必需的部件而防止发生问题。此外,当MFP设备1-1被一个新的替换时,再循环工厂可以通过因特网获得该可再循环部件的信息并在MFP设备1-1于再循环工厂中被拆卸之前将其存储在数据库1-7中。因此,可以避免对不包含可再循环部件的成像装置进行耗时间的拆卸的情况,从而减少了再循环的任务。此外,当拆卸没有连接到网络的单机的MFP设备时,包括在该装置中的部件的再循环信息可从与存储器49a相似的存储器中读出并显示在操作单元上,以避免不必要的拆卸。而且在这种情况下,在单机的MFP设备中的每个部件的信息可以传输并记录到数据库1-7。因此,数据库1-7在收集这些单元之前将这些单元的信息存储起来。
7、向数据库记录接着,下面参考图8描述用来在再循环部件数据库1-7中记录再循环部件信息的系统。表1在下面示出了信息记录的方式。图8显示的系统包括用来识别单元种类的识别器和用来基于由识别器所识别的单元种类和该单元所用于的成像装置的用途来为单元提供预定再利用级别的提供器。
在再循环工厂中充当管理服务器1-6的计算机执行在图8中示出的每一个功能。当确定包括在再循环工厂所拆卸的成像装置中的可再利用部件的级别时,首先,单元识别器15-1从附着于部件上的RFID标签中读取每个可再利用部件的信息。接着,再利用级别确定器15-2通过上述的再利用级别确定方法确定每个可再利用部件的再利用级别。根据需要,在连接于再循环工厂的管理服务器1-6的数据库1-7中记录每个可再利用部件的种类和再利用级别。从而,数据库1-7存储有关每个单元种类和与其相应的再使用级别的数据。
接着,可再利用部件提供器15-5检查由用户事先设置的对成像装置的需求。基于这些需求,可再利用部件提供器15-5从包括与图像质量相关的部件的第一组15-3或从包括与图像质量无关的部件的第二组15-4中进行选择。例如,当用户定义的需求强调图像质量时,可再利用部件提供器15-5选择第一组15-3。由于在该例中,用户强度图像质量,因此,为属于第一组15-3的部件选择具有高再利用级别的再循环部件,并且,如果没有这样的部件可用,就提供新的部件。更具体来说,可再利用部件提供器15-5检查将要被替换单元的种类和用途,如果该单元属于第一组15-3,就提供相同种类的新单元,如果该单元属于第二组15-4,就提供相同种类的可再利用单元。
此外,在该例子中,虽然用户强调图像质量,但是重点不放在不是图像质量的因素上。从而,当被替换的单元与图像质量无关时,可再利用部件提供器15-5提供具有低再利用级别的部件。因此,通过提示用户输入并确认对成像装置的需求,可以提供成本和质量之间的令人满意的平衡。从而,只为与用户强调的图像质量相关的部件选择昂贵的具有高的再利用级别的新部件或再循环部件,并且为与图像质量无关的部件选择便宜的具有低再利用级别的再循环部件。第一组的部件包括但不局限于扫描器、处理盒、定影设备等等,并且第二组的部件包括但不局限于风扇马达、磁带盒等等。当然,也可以通过相似的流程来选择替换它们的部件。
8、可再利用部件的供应接着,下面将参考图5到7描述用来自动将再循环部件传送到用户环境的系统。
8-1、为MFP设备定购再循环部件图5是定购用于安装在用户环境中的MFP设备1-1的再循环部件的处理流程图。在图中,由包括在MFP设备1-1中的CPU47通过执行存储在例如系统存储器中的程序来执行步骤S12-1到S12-7。因此,MFP设备1-1配备有包括估计单元和订购单元的信息处理器,该估计单元用于估计在MFP设备1-1中是否存在再利用级别降低到低于预定级别的单元,所述预定级别相应于MFP1-1的用途,该订购单元用来基于由估计单元执行的确定结果执行定购处理。
回到图5,在步骤S12-1,用户在MFP设备1-1的整个操作屏上输入安装在用户环境中的MFP设备1-1所需的项目。根据本发明,该项目是从例如图像质量、性能、成本等中选择的。可以选择一个以上项目。用户选择的项目代表了在使用再循环部件的MFP设备1-1中用户所强调的因素。例如,当选择图像质量时,这典型地意味着在MFP设备1-1用户需要高图像质量。因此,当与图像质量相关的部件被替换时,定购新部件或具有高级别的再循环部件。相似地,当用户选择性能时,意味着用户需要高的性能。因此,当替换与产生速度相关的部件时,定购新部件或具有高级别的再循环部件。当用户选择成本时,意味着用户希望保持包括运行和维护成本的总成本为低。因此,不考虑它们的级别而定购便宜的再循环部件。从而,MFP设备1-1包括用户用来输入MFP设备1-1用途的输入单元,以及包括上述提供器,该提供器提供具有基于通过输入单元输入的MFP设备1-1的用途和将要被替换的单元的种类而确定的再利用级别的单元。
接着,在步骤S12-2,包括每个部件再利用级别的MFP设备1-1的可再循环部件的信息被更新并存储在MFP设备1-1中。
当信息在步骤S12-2被更新时,该信息也通过网络传输到服务公司的PC1-8和再循环工厂的管理服务器1-6。服务公司的PC1-8和再循环工厂的管理服务器1-6通过网络通信接收有关每个单元(部件)种类的信息。
图6A示出了所提供信息的一个例子。该信息包括在步骤S12-1输入的用途信息602,用于识别用户的用户ID602,和成像装置ID603,其例如是成像装置(即,MFP设备1-1)的MAC地址。设置相应于成像装置或用户的用途以便强调图像质量和性能。图6A所示信息通过管理服务器1-6被存储在数据库1-7中。
当用户希望改变成像装置的用途时,通过将改变标志604设置为1来将改变用途信息的请求传输到管理服务器1-6。当管理服务器1-6接收到改变用途信息的请求时,其基于所接收的请求,根据用户或成像装置来更新存储在数据库1-7的用途信息。至于相应于在步骤12-2提供的信息的用户和成像装置,由于该用途信息被根据用户ID和成像装置ID存储在数据库1-7中,因此,要更新的用途信息可以通过分析图6A所示的用户ID602和成像装置ID来确定。
由于包括每个部件的再利用级别的信息在步骤S12-2被传输,所以用户和管理器共享该信息。此外,作为响应,MFP设备1-1从管理服务器1-6或PC1-8接收包括每个部件再利用级别的如图6B所示的信息,并将所获得的信息存储在MFP设备1-1所提供的存储器单元中。作为由管理服务器1-6或PC1-8执行计算的结果,获得从管理服务器1-6或PC1-8提供的信息。特别地,通过参考表示根据信息种类和信息用途的再利用级别的表格来获得相应于特定用途的再利用级别。都可以在任何时刻执行步骤S12-2。例如,在MFP设备1-1被接通时,或者当它被周期性地调度时。
接着,在步骤S12-3,MFP设备1-1基于在步骤S12-2获得的信息检查这些部件,并确定是否有任何部件需要替换。该确定是通过检查每个可再循环部件并基于在步骤S12-1输入的信息确认对MFP设备1-1的需求是否得到满足来完成的。例如,当在步骤S12-1要求图像质量时,确定与图像质量相关的可再循环部件的再利用级别是否等于或大于它们各自所需的级别。当与图像质量相关的可再循环部件的再利用级别小于所需再利用级别时,就确定该部件需要替换。当与图像质量相关的可再循环部件的再利用级别等于或大于所需再利用级别时,就确定该部件不需要替换。
如果在步骤S12-3,没有可再循环部件需要替换,那么处理返回到步骤S12-2并将当前有关再利用级别的信息存储在存储器中。如果在步骤S12-3,确定存在于步骤S12-3强调了图像质量的需要替换的部件,那么流程转到步骤S12-4,在此,参考再循环工厂中的数据库1-7并获得图6B表格中的信息。由于参考图6B所示信息,因此,可以防止双重定购。
图6B显示了在强调图像质量和性能的MFP设备1-1中设置的再循环部件请求表格。根据图6B,为了满足用户对图像质量的需求,处理盒、滚筒、鼓和扫描器的再利用级别必须分别是7、3、6、和9,或者更大。此外,为了满足用户对性能的需求,滚筒和风扇的再利用级别必须分别是8和5,或更大。在设置多种用途的情况下,所需再利用级别必须被设置为在为每种用途分别设置的再利用级别中的最高级别。图6B所示表格相应于处理盒、鼓和风扇已经被定购,并且鼓被送到服务公司的状态,但是它们都还没有被安装到MFP设备1-1中。
返回到图5,在步骤S12-5,确定匹配所述需求的部件是否可用。该部件的可用性是基于从服务公司获得的信息来确定的,该信息表明相应于在步骤S12-3中确定要替换的单元并具有针对用途的足够高的再利用级别的部件在管理环境中是否有存货。来自服务公司的信息相应于图7步骤S14-11中完成的确定结果,在下面对此进行描述。在步骤S12-5执行的确定还可以在具有如图6B所示的信息的服务公司(PC1-8)中来执行。在这种情况下,由服务公司定购该部件。
如果在步骤S12-5,没有满足用于保证图像质量所需再利用级别的再循环部件,那么在步骤S12-6,通过因特网在服务公司的PC1-8上自动定购新的部件。然而,如果存在匹配所述需求的再循环部件,那么在步骤S12-7,通过因特网请求从再循环工厂自动传送再循环部件到MFP设备1-1的维护服务公司。下面描述相应于在图7的步骤S14-11中执行的确认的步骤S12-7。也可以直接在服务公司的PC1-8上进行定购,而无需使用再循环工厂的PC1-6。
接着,在步骤S12-8,服务人员将再循环部件带到用户环境并替换这些部件。
图5的步骤可以由服务公司的PC1-8或管理服务器1-6,而不是由MFP设备1-1或用户环境中的PC1-2来执行。在这种情况下,用于步骤S12-1和S12-3的信息被传输到PC1-8,PC1-8用作为提取MFP设备1-1部件中的部件信息的服务器,或者所述信息被传输到管理服务器1-6,该服务器具有可再循环部件的再利用级别信息。
8-2、连接于再循环工厂中服务器的数据库的内容图6B显示了连接于再循环工厂中管理服务器的数据库1-7的内容。下面将描述使用数据库1-7的内容选择包括在MFP设备1-1中的再循环部件的方式。所述表格相应于用户强调图像质量和性能两者的情况。
在图6B中,“#”栏代表部件的序列号,“部件名称”栏代表部件的名称,“型号”栏代表部件的型号,“再利用级别”栏代表部件的当前再利用级别。
在“所需级别(图像质量)”和“所需级别(性能)”的栏中,当强调图像质量和性能时,将符号“O”附着于由可再利用部件提供器15-5选择的物件(可再利用部件)上。“所需级别(图像质量)”栏显示的处理盒、滚筒、鼓、扫描器的再利用级别必须分别是7、3、6、和9,或更多,以保证图像质量。在自动传送再循环部件之前,可再利用部件提供器15-5比较在表格中选择和设置的每个部件的再利用级别与图6B所示的部件的所需级别。如果存在再利用级别高于所需级别的部件,那么就选择并传送该部件。再利用级别低于预定所需级别的部件不使用于强调图像质量的MFP设备1-1中,而是定购新的部件。
类似地,当强调性能时,选择滚筒和风扇,并且不使用再利用级别低于预定所需级别的部件。图6B显示了用户强调图像质量和性能两者的情况,并且为每个部件设置不同的所需级别。在用户强调图像质量和性能两者并为图像质量和性能选择某一部件的情况中,较高再利用级别被设置为所需再利用级别。例如,关于滚筒(#000002),保证图像质量所需的再利用级别是3以及保证性能的再利用级别是8。因此,可再利用部件提供器15-5将滚筒的所需再利用级别设置为8。
图6B所示表格包括有关是否已经向服务公司定购了每个部件、可再利用部件是否已经传送到服务公司、以及该部件是否已经安装在成像装置(例如,MFP设备1-1)中的数据,并且,该数据被用来管理诸部件。从而,具有高级别的部件被提供给与用户强调的项目相关的部件,以及再循环部件被提供给与该项目无关的部件,从而降低成本。
8-3、再循环工厂中服务器的操作图7A是在再循环工厂中提供的再循环部件数据库1-7中存储信息,在用户环境中的MFP设备1-1定购一个再循环部件,并将该部件安装到MFP设备1-1中的处理流程图。相应于图7A所示控制步骤的程序被存储在包括于用作服务器的计算机的存储器,例如系统存储器中。在图7A的每个步骤由基于程序运行的CPU执行。
首先,在数据库1-7中记录可再循环部件的子处理中,在步骤S14-1,由单元识别器15-1开始从被拆卸的MFP设备1-1中识别可再循环部件。接着,在步骤S14-2,单元识别器15-1识别该部件的种类,并基于预先在数据库1-7中记录的表格确定该部件是否相应于诸如图像质量、性能等项目。接着,在步骤S14-3,由再利用级别确定器15-2确定在步骤S14-2识别的可再循环部件的再利用级别,以及在步骤S14-4,在数据库1-7中记录有关可再循环部件的信息。
在步骤S14-5,确定是否定购了相同种类的再循环部件。该定购可由在用户环境中的MFP设备1-1、由监视MFP设备1-1的服务公司中的管理服务器1-6、或从监视MFP设备1-1的再循环工厂自动进行。
图7B显示了从MFP设备1-1向管理服务器1-6发送有关定购请求信息的例子。图7B所示信息包括用户ID和成像装置ID,它们用来确定从其发送定购请求的用户和成像装置,以及包括被请求部件的名称(ID)。
为与由用户ID和/或成像装置ID识别的成像装置一致的每个部件在数据库1-7中记录(存储)其定购请求被发送的部件的用途信息,并可以从与图7B所示的相同定购请求中识别出该用途信息。因此,用途信息没有必要包括在图7B所示的表格中。
返回到图7A,当在步骤S14-5中没有定购时,处理返回到步骤S14-1。当在步骤S14-5中定购了再循环部件时,基于从MFP设备1-1或PC1-8经由因特网输入的种类信息(例如,图7B)以及根据进行定购的用户和MFP设备1-1在数据库1-7中记录(存储)的用途信息,确定将要提供的单元的再利用级别。所述再利用级别例如是通过参考表示单元种类、用途和再利用级别之间的关系的表格、并读取相应于单元种类和用途的再利用级别来确定的。
具体来说,再利用部件提供器15-5确定在步骤S14-6是否在属于用户的MFP设备1-1中强调了图像质量。当强调图像质量时,在步骤S14-7,在图6B所示表格中检查与图像质量相关的可再利用部件,并在图6B所示表格中的每个部件的“所需级别(图像质量)”栏中输入符号“O”和所需级别。当没有强调图像质量时,流程转到步骤S14-8,在此,确定是否强调性能。
当强调性能时,在步骤S14-9,在图6B所示的表格中检查与性能有关的可再利用部件,并在图6B所示表格中的“所需级别(性能)”栏中输入符号“O”和所需级别。当没有强调性能时,处理转到步骤S14-10。
在图6B中附着有符号“O”的部件是用户请求的可再利用部件,并为每个部件设置所需级别。从而,在步骤S14-10,在数据库1-7中搜索这些部件,并通过搜索数据库1-7确定与将要被替换的部件种类相同并具有所需再利用级别的单元是否可用。
表1显示了根据在数据库1-7中的再利用级别存储可再利用部件的库存数据的方式。在该表格中,根据用于识别每个部件的ID和再利用级别记录库存部件的数量。每个部件所属的上述组也被设置在表格中。此外,虽然在表格中没有示出,但是代表每个部件剩余寿命的寿命信息也被记录。下面在第二实施例中将具体描述计算寿命的方法。基于记录在数据库1-7中的信息确定是否存在具有所需再利用级别的单元。
表1

具体来说,例如,当在用户环境中的MFP设备1-1只请求一个可再循环部件,例如滚筒时,就搜索再利用级别为3或更大的滚筒。由搜索器执行步骤S14-10,该搜索器搜索具有根据被请求的可再利用部件(单元)的种类确定的再利用级别的单元。
返回到步骤7A,如果在步骤S14-11,在数据库1-7中发现满足上述需求的可再利用部件,那么在从用户环境中的MFP设备1-1接收到确认之后,在步骤S14-13自动在服务公司定购该可再利用部件。如果在数据库1-7中没有发现满足上述需求的可再利用部件,那么就必须定购新的部件。
在定购之前,管理服务器1-6在步骤S14-12请求用户允许定购昂贵的新部件。具体来说,通过因特网发送e-mail到用户或传输消息到属于该用户的MFP设备1-1并显示在MFP设备1-1的操作屏(没有示出)上。用户通过e-mail或通过操作MFP设备1-1发送指示是否可定购的回复,MFP设备1-1通过因特网传输该回复。
当获得用户的允许时,在步骤S14-13就在服务公司定购新的部件。如果用户决定不定购新的部件,那么在步骤S14-11再次搜索可再循环部件。当服务公司接收到该订单时,在步骤S14-14,服务人员将该部件带到用户环境以安装它。接着,在步骤S14-15,自动地或者由服务人员更新数据库1-7的信息。由可再利用部件提供器15-5执行步骤S14-6到S14-15,并且这些步骤相应于基于由识别器识别的种类来提供具有所需再利用级别的单元的子处理。
根据目前的实施例,根据其类别,为每个可再循环部件确定表明包括在MFP设备1-1各种部件中的可再循环部件的状态的再利用级别。从而,基于所确定的再利用级别有效管理可再循环/可再利用部件。例如,当用户强调图像质量时,将与图像质量相关的部件的再利用级别设置为高,以便在成像装置中使用保证图像质量的部件。类似地,当用户强调性能时,对于那些与性能相关的部件用途具有高再利用级别的部件,以便在成像装置中保证性能。
此外,当如图6A中所示的请求被传送到管理服务器1-6或由其获得时,管理服务器1-6从存储器读出相应于用户或MEP设备1-1的用途信息并确定被提供的指定类别的单元的再利用级别。因此,例如,一个操作者可在显示器等上视觉地检查所确定的再利用级别、搜索数据库1-7以看是否库存有具有确定的再利用级别的单元、并回复来自用户的请求。
此外,根据目前实施例,包括在用户环境的MFP设备1-1中的部件的状态通过网络进行传输,并且使用存储在再循环工厂的数据库1-7中的再循环部件的信息自动定购用户环境中所需的再循环部件。因此,减少了在MFP设备1-1处于不好的条件下使用其的时间或者不可以使用MFP设备1-1的时间。此外,再循环部件的使用不但有利于环境,而且也降低了用户的运行成本。
第二实施例根据第二实施例的系统的硬件结构和其基本操作的一部分与第一实施例相似,因此下面只描述第二实施例的主要特点。
9、获取再循环部件寿命的方法首先,将描述确定再循环部件寿命的方法。图13显示了存储在数据库1-7中的再循环部件的信息。在图13中设置的部件的寿命是很容易根据各自的再利用级别得出的。图11是显示在再循环值Lt和再利用级别L之间的关系的表格,而图15是显示每个再循环部件的再利用级别L和寿命K之间的关系的表格。图15所示表格例如可以从图11所示表格中获得。图11和15所示表格都是从试验和经验中通过为每个部件设置门限得出的,并被存储于包括在MFP设备1-1的存储器中。
部件的寿命经过因特网从MFP设备1-1传输到再循环工厂的管理服务器1-6。此外,由于与部件寿命有关的信息被存储在MFP设备1-1中,所以,用户和服务人员可以检查该信息并根据需要定购这些部件。
10、在MFP设备中对可再循环部件的中央控制如上在第一实施例中所述的,图9是显示由CPU47管理包括在MFP设备1-1中的每个可再循环部件的信息的系统的示意图。由于工作时间可以作为确定风扇寿命的因素,因此从风扇被安装在该装置中起的累积工作时间被存储在地址0004。因为风扇寿命依据风扇安装的位置变化,所以代表安装位置的信息被存储在地址0005。此外,由于每个风扇的最大旋转速度不同并且风扇的寿命依据风扇旋转速度相对于最大旋转速度的百分比而变化,因此代表风扇旋转速度的信息被存储在地址0006。
11、再循环系统的示意结构图14是显示根据目前实施例的再循环系统的示意框图。该系统包括信息处理器,其用来选择要提供的部件,以便使用计算器来使得包括在MFP设备1-1中的可再利用部件的剩余寿命统一,计算器用来计算可再利用部件寿命。
用户环境中的MFP设备1-1包括用于识别包括在MFP设备1-1的单元种类的单元识别器15-1u。具体来说,每个部件的种类是通过在图9所示的存储器49a中分别读取存储在地址0001的设备名称和存储在地址0002或0003的部件的名称或型号而获得的。此外,在用户环境中提供的再利用级别确定器15-2u提取由上述再利用级别确定方法计算并存储在包括于MFP设备1-1中的存储器中的再利用级别。单元识别器15-1u和再利用级别确定器15-2u的功能是由包括在MFP设备1-1中的CPU47通过执行存储在例如系统存储器的存储器中的程序来完成的。
所获得的信息通过因特网被传输并记录在再循环工厂中的再循环信息寄存器15-3f中。此外,在再循环工厂中,当部件被带到再循环工厂时,单元识别器15-1f和再利用级别确定器15-2f使用下述三种方法中的任何一个获取有关可再循环部件的信息。在第一种方法中,包括部件种类的部件信息是从附着于每个部件的RFID标签获得的。当RFID标签附着于每个可再循环部件时,即使当部件被从MFP设备1-1中取出时也可以单独从每个部件获得再循环信息。这种方法在MFP设备1-1的存储器由于MFP设备1-1的故障等而不能被访问的情况中是有效的。
当MFP设备1-1是没有连接到因特网的单机装置时,使用第二种方法。在这种情况中,每个部件的信息是从存储在MFP设备1-1的存储器中的信息获得的,因此,可以获得每个单元的种类和再利用级别。当MFP设备1-1连接到因特网时使用第三种方法。在这种情况下,MFP设备1-1的识别号和包括在MFP设备1-1中的每个部件的识别号是例如从包括在MFP设备1-1中的存储器(例如,图9的存储器49b)通过因特网或其它手段获得的。因此,包括再利用级别、寿命、用途等的每个部件的信息是通过参考再循环工厂中的管理服务器1-6(再循环信息寄存器15-3f)而获得的。在目前实施例中,由于安装在用户环境中的MFP设备1-1连接到因特网,因此使用第三种方法,通过因特网获得每个部件的信息并将其记录在数据库1-7中。
再循环工厂还包括使用自动部件选择方法来选择部件的部件识别器15-4f,以使得部件的剩余寿命统一。再循环工厂还包括部件定购处理器15-5f,当包括于在用户环境中使用的MFP设备1-1中的部件由于其剩余寿命短而需要替换时,其用来自动定购一个再循环部件。因此,部件选择器15-4f自动选择一个最佳可再循环部件,并且部件定购处理器15-5f自动定购该可再循环部件。单元识别器15-1f、再利用级别确定器15-2f、再循环信息寄存器15-3f、部件识别器15-4f和部件定购处理器15-5f的功能是由包括于再循环工厂中的管理服务器106的计算机通过执行存储于例如系统存储器的存储器中的程序来完成的。
接着,下面将参考图12和17描述再循环工厂中的部件选择器15-4f。图12是根据本发明使得再循环部件的剩余寿命统一的处理流程图。图17是显示在时间上使用再循环部件的方式的图。
回到图17,水平轴表示部件的寿命,纵轴表示每个部件的种类。在该例中,再循环部件从上到下的顺序依次是鼓、调色剂处理盒以及盒。存储有用于MFP设备1-1的记录介质的盒由于不是消耗部件所以具有相对长的寿命(t)。从图17可以看出,在时间t期间,鼓需要替换一次,而调色剂处理盒需要替换两次。每个部件的寿命依据不同因素而改变,因此,可以使用新部件的时间并不总是固定的。然而,为了简单起见,假设新部件具有预定的固定寿命并以固定的速率磨损。
在该情况下,初始安装在MFP设备1-1中的第一鼓(新的)的寿命在时间t2终止,并且具有寿命(t-t2)的再循环鼓用作第二鼓。此外,初始安装在MFP设备1-1中的第一调色剂处理盒(新的)寿命在时间t1终止,并且第二调色剂处理盒(新的)的寿命在时间t3终止。于是,具有寿命(t-t3)的再循环调色剂处理盒被用作第三调色剂处理盒。
根据本发明,时间t被设置作为使得在MFP设备1-1中的部件的剩余寿命一致的参考时间。具体来说,选择各部件以便其寿命在时间t终止,从而减少了替换部件的服务人员的任务。时间t是可改变的,并且此后将称之为统一终止时间。统一终止时间t可以通过提供不同效果的各种方法确定。这些方法的例子是使用最长寿命的方法;使用最短寿命的方法;使用参考部件寿命的方法;使用相互靠近部件的寿命的方法;使用平均寿命的方法;和使用寿命分布的方法。
下面描述由上面提到的方法提供的效果。
使用最长寿命的方法图17显示了将统一终止时间设置为包括在MFP设备1-1中的部件的寿命中的最长寿命的方法。虽然这些部件的剩余寿命不能立即统一,但是它们可以通过适当地组合使用新部件和再循环部件而逐渐变得统一。由于统一终止时间被设置为最长寿命,因此,为一些部件重复提供新的部件,例如图17所示的调色剂处理盒。在保持MFP设备1-1的运行质量的同时,使得部件的剩余寿命统一。
使用最短寿命的方法图18显示了将统一终止时间设置为包括在MFP设备1-1中的部件的寿命中的最短寿命的方法。这样,不是使用象可以使用很长时间的盒那样的部件的寿命t,而是基于具有最短时间的部件如图18所示的调色剂处理盒的寿命将统一终止时间设置为时间(t1×2)。当诸如鼓的部件的寿命终止时,同时第二调色剂处理盒正被使用时,选择具有与第二调色剂处理盒相同剩余寿命的鼓作为第二个鼓。因此,例如,当MFP设备1-1被出租或租借时,至少具有相对短的寿命的部件的剩余寿命被统一。由于当MFP设备1-1被收集并再循环时这些部件被替换,因此减少了再循环任务。
使用参考部件寿命的方法图19显示了统一终止时间被设置为参考部件的寿命,并统一与参考部件相关的部件的剩余寿命的方法,可以随机选择参考部件,或者首先被用坏的部件被设置为参考部件。在图19中,参考部件是调色剂处理盒。由于调色剂处理盒与鼓相关而与盒无关,因此,调整鼓的寿命到统一终止时间(t1×2)终止,该统一终止时间基于调色剂处理盒的寿命设置。通常,相互相关的部件影响例如图像质量的某一因素,并且不能简单地通过只替换一个部件就可以纠正的故障经常是通过一起替换相关的部件来纠正。因此,例如,当在统一终止时间之后,MFP设备1-1由另一个用户使用时,调色剂处理盒和鼓被用新的替换从而提高图像质量。当第一个用户与图像质量相比更重视性能而下一个用户需要高的图像质量时,该方法尤其有利。
使用相互靠近部件的寿命的方法图20显示其中设置统一终止时间以便统一相互靠近设置的部件的剩余寿命的方法。根据该方法,当服务人员对用户环境中的MFP设备1-1进行维护时,由于多个部件可以在一次检查中被替换,因此,减少了例如旋开MFP设备1-1螺钉的任务。例如,在图20中,调色剂处理盒、充电设备和鼓被设置于相互靠近的位置。因此,选择充电设备作为参考设备并将统一终止时间设置为充电设备的寿命t。所以,当充电设备被替换时,鼓和调色剂处理盒也同时被替换,从而减少了服务人员的任务。
使用平均寿命的方法图21显示了将统一终止时间t设置为包括在MFP设备1-1中的所有可再循环部件的平均寿命的方法。在这种情况中,在相对统一各部件的剩余寿命之后,可以被同时替换的部件的数量进一步增加,并进一步减少服务人员的检查次数。
使用寿命分布的方法图22显示了统一寿命t被设置为包括在MFP设备1-1的所有可再循环部件的寿命的概率分布的方法。在该情况中,在相对统一各部件的剩余寿命之后,可以同时替换的部件数量进一步增加,并且服务人员检查的次数进一步减少。此外,当如上述那样使用平均寿命时,如果某些部件具有象盒一样极其长的寿命,则统一终止时间很容易增加。图16是显示以标准偏差形式的每个可再循环部件的寿命和部件的数量之间的关系的曲线图。当使用如图16所示概率分布(标准偏差)时,降低了具有象盒一样极其长寿命部件的影响并获得相对短的平均寿命。
12、再循环工厂中的服务器的操作下面,将参考图12和17描述用于调整部件的寿命在统一终止时间终止的方法。图12所示步骤S18-1到S18-5和S18-7到S18-9是由作为再循环工厂中的管理服务器1-6的计算机通过执行存储在例如系统存储器的存储器中的程序来完成的。下面将描述统一终止时间被设置为盒的寿命t并调整鼓的寿命在该时间终止的例子。
首先,在步骤S18-1检查包括在成像装置中的各部件的寿命。如上述的那样,在MFP设备1-1中,部件的寿命被经常地确定并将每个部件的寿命信息存储在连接于再循环工厂中的管理服务器1-6的数据库1-7中。接着,在步骤S18-2,确定是否在用户环境中的MFP设备1-1的任何部件需要替换。如果任何一个可再循环部件都不需要替换,那么处理返回到步骤S18-1。
如果有部件需要替换,那么流程转到步骤S18-3,在此,确定是否满足t1≤(t-t1)。该表达式用来确定直到统一终止时间的时间是否长于新部件的寿命。换句话说,确定是否可以使用新部件。
当上面计算的时间长于新部件的寿命时,接着在步骤S18-4,部件选择器15-4f选择一个新的部件,在步骤S18-5,部件定购处理器15-5f从服务公司定购该新部件。然而,如果在步骤S18-3,上面计算的时间短于新部件的寿命,流程转到步骤S18-7,在此,管理服务器1-6搜索具有寿命(t-t2)的部件以便寿命在统一终止时间t终止。
接着,在步骤S18-8,确定具有寿命(t-t2)的部件在再循环工厂中是否有库存。如果在再循环工厂中有库存的部件,那么流程转到步骤S18-9,在此,该部件被发送到服务公司,并在步骤S18-6,该部件被服务人员安装到MFP设备1-1中。如果在步骤S18-8中没有发现匹配需求的部件,那么在步骤S18-5就自动定购一个新的部件。然后在步骤S18-6,由服务人员将所定购的新部件安装到MFP设备1-1中。
13、再循环工厂的服务器中的数据库下面,将参考图13描述自动传送再循环部件到用户环境的部件定购处理器15-5f。
图13显示了与存储在连接于再循环工厂中的管理服务器1-6的数据库1-7中的再循环部件相关的信息。在图中,“#”栏代表部件的序列号“设备ID号”栏代表部件的识别号,“部件名称”栏包含部件名称,“型号”栏包括部件的型号,“位置”栏代表在MFP设备1-1中的部件的位置。“再利用级别”和“寿命”信息也包括在该表格中。
“定购状态”栏显示了再循环工厂是否响应于来自用户的请求进行了定购,这里,符号“O”表示该部件已经定购。“运送状态”栏显示了该部件是否已经被传送到服务公司,“安装”栏显示该部件是否已经被安装在用户环境中的MFP设备1-1中。
数据库1-7不但存储有关由再循环工厂的管理服务器1-6管理的再循环部件的库存的信息,而且存储在由管理服务器1-6执行的定购管理中使用的信息。例如,SO211i是作为部件No.000001的“设备ID号”记录的,并从该信息中可以确定设备名称。此外,B-078是作为“型号”记录的,并且“处理盒”被作为部件No.00001的“部件名称”记录。
在上述选择参考部件并调整相关部件的寿命的方法中,选择那些在“型号”中代码设置为彼此相似的部件作为互为相关的部件。例如,为与处理盒相关的部件设置象“B-XXX”的型号,并且这些部件被确定为互为相关。在另一更具体例子中,C320-B2是作为部件No.000001(处理盒)的“位置”来记录的。由于鼓(部件No.00003)具有与处理盒相同的型号,因此,确定鼓相对靠近处理盒。因此,在上述调整相互靠近部件的寿命的方法中,可以认为在“位置”中的代码设置为互相类似的部件是相互靠近的。关于安装位置,相对地彼此靠近的位置用相同数字表示。
根据本实施例,当包括在MFP设备1-1中的可再循环部件被替换时,通过考虑其寿命来选择要提供的部件,以便统一包括在MFP设备1-1中的部件的剩余寿命。从而,在MFP设备1-1中的可再循环部件的寿命在相同时间终止,并可以同时替换这些部件。因此,减少了用户环境中MFP设备1-1的停工期和服务人员的任务。此外,当在再循环工厂拆卸MFP设备1-1来获得可再循环/可再利用部件时,当其剩余部件的寿命相同时,可以同时替换或取出多个部件。这样,也减少了再循环的任务。
此外,根据本实施例,统一要替换部件的剩余寿命和靠近它的部件的剩余寿命,以便减少服务人员的任务和再循环的任务。
此外,根据本实施例,可以通过网络获得安装于用户环境中的MFP设备1-1的状态,并且当在再循环工厂拆卸MFP设备1-1时,统一每个单元的剩余寿命。因而,无需将每个单元都拆卸成更小的元件,并可以很快确定是丢弃还是再循环一个单元。这样,减少了再循环的任务。此外,当统一包括在MFP设备1-1中的所有部件的剩余寿命时,可以事先确定是丢弃整个装置还是从该装置中取出部件以进行再循环。因此,可以避免拆卸装置而只取出单个可再循环部件的情况。
最近,制造业已经被要求主动进行再循环行为,上述再循环任务的减少促进了这种再循环行为。此外,由于减少了不能使用MFP设备1-1的停工期,因此对用户来说也是有利的。而且,通过使用再循环部件可以减少维护成本,并且这也激励用户使用再循环部件。
在第二实施例中,如果用户允许使用再循环部件,那么还可以选择再循环部件以便其再利用级别等于或高于根据项目,例如用户强调的图像质量和性能所设定的所需级别。这与第一实施例相似。
如在上面实施例中所述的那样,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整体管理用于包括具有各自具体特点单元的MFP设备1-1中的可再循环部件的系统。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基于MFP设备1-1的用途在满足需求的同时有效利用可再循环/可再利用物品的系统,所述用途取决于用户而改变。此外,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用于整体管理可再循环/可再利用部件,以便当具有各自具体特点的单元被替换时统一包括在MFP设备1-1中的部件(元件)的剩余寿命的系统。
虽然本发明参考目前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应该明白,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所公开的实施例。相反,本发明旨在覆盖包括在所附权利要求内的各种修改和等同配置。下面权利要求的范围与最宽泛的解释一致以便包括所有这样的修改、等同结构和功能。
权利要求
1.一种管理用在包括各单元的成像装置中的可再利用单元的再循环系统,该再循环系统包括用来输入单元种类信息的输入装置,从成像装置外部地传输所述种类信息;用来存储相应于成像装置或成像装置的用户的用途信息的存储装置;和用来基于从输入装置输入的种类信息和存储在存储装置中的用途信息来确定所要提供的可再利用单元的再利用级别的确定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的再循环系统,进一步包括用来接收改变用途信息的请求并基于该请求更新存储装置中的用途信息的更新装置。
3.根据权利要求1的再循环系统,进一步包括用于根据再利用级别存储可再利用单元的库存信息的数据库;和用来搜索数据库以确定是否存在具有由确定装置确定的再利用级别的可再利用单元的搜索装置。
4.根据权利要求1的再循环系统,进一步包括用来估计成像装置中是否存在再利用级别降低到低于预定级别的单元的估计装置,所述预定级别相应于成像装置的用途;和用来基于估计装置执行的估计的结果执行定购处理的定购装置。
5.根据权利要求1的再循环系统,进一步包括用来从成像装置接收请求数据的接收装置,所述请求数据包括用来标识成像装置或者用户的识别符以及单元的种类,其中,所述确定装置基于相应于识别符的用途以及包括在所接收数据中的单元的种类来确定将要提供给成像装置的可再利用单元的再利用级别。
6.根据权利要求1的再循环系统,进一步包括用来计算包括在成像装置中的单元的寿命的寿命计算装置;和用来选择将要提供的可再利用单元,以便该可再利用单元的寿命在与包括在成像装置中的一个单元的寿命相同的时间终止的选择装置。
7.一种管理用在包括各单元的成像装置中的可再利用单元的方法,该方法包括步骤输入单元的种类信息,从成像装置外部地传输所述种类信息;将相应于成像装置或成像装置的用户的用途信息存储于存储装置中;和基于从输入装置输入的种类信息和存储在存储装置的用途信息来确定将要提供的可再利用单元的再利用级别。
8.根据权利要求7的方法,进一步包括接收改变用途信息的请求并基于该请求更新存储装置中的用途信息的步骤。
9.根据权利要求7的方法,进一步包括根据再利用级别搜索存储有可再利用单元的库存信息的数据库并确定是否存在具有在确定步骤确定的再利用级别的可再利用单元的步骤。
10.根据权利要求7的方法,进一步包括步骤估计在成像装置中是否存在再利用级别降低到低于预定级别的单元,所述预定级别相应于成像装置的用途;和基于估计步骤执行的估计的结果来执行定购处理。
11.根据权利要求7的方法,进一步包括从成像装置接收请求数据的步骤,所述请求数据包括用来识别成像装置或者用户的识别符以及单元的种类,其中,将要提供给成像装置的可再利用单元的再利用级别是基于相应于识别符的种类和包括在确定步骤中所接收的数据中的单元的种类来确定的。
12.根据权利要求7的方法,进一步包括步骤计算包括在成像装置中的单元的寿命;和选择将要提供的可再利用单元以便该可再利用单元的寿命在与包括在成像装置中的一个单元的寿命相同的时间终止。
全文摘要
一种管理用于包括单元的成像装置(例如,MFP设备)的可再利用单元的再循环系统,该系统包括输入单元的种类信息,存储相应于成像装置的用途信息、和基于种类信息和用途信息确定要提供的可再利用单元的再利用级别。
文档编号G06Q50/00GK1624603SQ20041009799
公开日2005年6月8日 申请日期2004年12月1日 优先权日2003年12月1日
发明者木村浩之, 林雅夫, 宝木洋一, 斋藤健太郎, 芜木浩, 关泽登史和, 伊藤秋生 申请人:佳能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