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定方法及测定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550508阅读:25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测定方法及测定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测定地表等的表面形状的测定方法及测定系统。
背景技术
路线等的工事中,制作施工计划图,在考虑挖土/填土的土量的同时,确立施工计划。另外,在制作上述施工计划图时,为了获得施工计划的基准,进行施工场所现状的测量。
为了进行路线工事,进行纵断测量、横断测量。纵断测量是沿路线的中心线进行的水平测量,横断测量是沿上述中心线(路线方向)垂直的方向进行的水平测量。
以前,进行纵断测量时,在中心线上设置带编号的桩,测定设置的编号桩的桩头标高及地基的高度。通过测定桩头高可算出地基高和倾斜。另外,进行横断测量时,在与路线成直角的方向上以一定间隔设置桩,通过测定桩头标高来测定地基高度。然后,通过测定桩头高度算出地基高度,根据该测量结果制作表示了横断高度的横断面图。
纵断测量、横断测量都必须打桩。打桩的间隔由地形决定,以小间隔进行的打桩,不仅作业量多而且也不适合。从而,若以不造成作业者负担的间隔进行打桩,则在起伏剧烈的地形中,桩表示的标高不一定正确表示起伏,根据桩头表示的标高作成的横断面图只是概略的图面。另外,测量桩头并从其高度作成横断面图时,是以桩头离地面的高度一定为前提的,若不是一定则不能作成正确的横断面图。但是,不容易以一定的高度设置多个桩,且在大规模施工时需要相当长的时间,难以作成正确的横断面图。
另外,作为取得测量数据的测量机,在特开平11-337336号公报中进行了说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不需要操作者的劳力,可短时间且正确进行纵断测量、横断测量的测定系统。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测定方法,具备在地表等的表面附上线的步骤;沿该线对包含该线的预定测定范围进行测定的步骤;将包含该预定测定范围的范围的图象作为图象数据而取得的步骤;将该图象数据和测定数据叠合的步骤;根据上述图象数据中的线位置和线附近的测定数据来运算上述线的测定数据的步骤。另外,本发明的测定方法,具备运算夹持上述线的2点的测定点间的直线的方程式的步骤;通过直线的方程式运算该直线和上述线的交点的位置的步骤。另外,本发明的测定方法,具备根据上述预定测定范围的测定点来作成TIN的步骤;将该TIN和上述图象数据叠合的步骤;根据包含该图象数据中的线的TIN来运算上述线的测定数据的步骤。
另外,本发明的测定系统,具备表面上附着的线;在上述表面设置的至少2个标记;拍摄装置,将包含上述线和标记的测定范围作为图象数据而取得;测量机,测定上述标记和上述测定范围;运算部,将上述标记作为标定点来叠合上述图象数据和测定结果,根据上述线和该线对应的测定数据来运算上述线的测定数据。另外,本发明的测定系统中,上述运算部从上述测定范围作成TIN,将上述标记作为标定点,叠合上述图象数据和上述测定数据,根据包含上述线的TIN来运算上述线的测定数据。另外,本发明的测定系统,根据上述线的测定数据来运算断面的曲线。
另外,本发明的测定系统,具备要测定断面形状的测定对象上绘制的直线;数字照相机,将包含该直线上所示的2个以上的标定点的图象作为图象数据而取得;已知点上的测量机,取得上述标定点的测定数据、以规定间隔在包含有上述测定对象上绘制的直线的范围进行测定的测定数据;通过使上述标定点的测定数据和上述图象数据匹配,使以上述规定间隔测定的测定数据和上述图象数据对应,从以上述规定间隔测定的测定数据的位置关系和被该测定数据夹持的上述图象上的直线的位置算出上述绘制的直线的高度数据,求出上述测定对象的断面形状。
另外,本发明的测定系统,具备要测定断面形状的测定对象上绘制的直线;该直线上所示的2个以上的标定点;数字照相机,将包含该标定点及上述直线的图象作为图象数据而取得;已知点上的测量机,取得上述标定点的测定数据、以规定间隔在包含有上述测定对象上绘制的直线的范围以及该范围内进行测定的测定数据;通过使上述标定点的测定数据和上述图象数据匹配,使以上述规定间隔测定的测定数据和上述图象数据对应,根据以上述规定间隔测定的测定数据作成形成三角网的TIN数据,通过结构映射使该TIN数据和图象数据相关,从上述TIN数据的位置关系和上述图象上的直线的位置算出上述绘制的直线的高度数据,求出上述测定对象的断面形状。
根据本发明,由于具备在地表等的表面附上线的步骤;沿该线对包含该线的预定测定范围进行测定的步骤;将包含该预定测定范围的范围的图象作为图象数据而取得的步骤;将该图象数据和测定数据叠合的步骤;根据上述图象数据中的线位置和线附近的测定数据来运算上述线的测定数据的步骤,因而不必设置多个桩,操作量显著减少,同时测定时间也显著减少。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说明图。
图2是本发明的测定系统的概略设备结构图。
图3是本发明的测定系统的测量机的概略结构图。
图4是本发明的测定系统的数据处理装置的概略结构图。
图5是本发明的第1实施例的动作流程图。
图6是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例的拍摄装置和图象数据的关系的说明图。
图7是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例的测量机和测定数据的关系的说明图。
图8是表示将本发明的第1实施例的图象数据和测定数据叠合的状态的说明图。
图9是本发明的第1实施例获得的横断面曲线的说明图。
图10是本发明的第2实施例的拍摄图象和正视图象的关系的说明图。
图11是本发明的第2实施例的测定范围和测量机、拍摄装置的关系的说明图。
图12是本发明的第2实施例的测定数据和测量机的关系的说明图。
图13是本发明的第2实施例的TIN数据、拍摄图象、正视图象的图象处理的说明图。
图14是在土木施工数据上叠合完成数据的一例的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以下,参照图面说明实施本发明的最佳形态。
通过图1、图2说明本发明的测定系统的设备构成的概略。
测定系统主要包括测距及测量水平角、上下(垂直)角的测量机1,例如总站(TStotal station);拍摄装置2,例如数字照相机;个人电脑等的数据处理装置3;磁存储媒体、半导体存储媒体、光存储媒体等的存储媒体5;附在测定范围的地表上的测定线(纵断线6、横断线7);设置在测定范围的至少2个标记(基准桩)8(后述)。
上述测量机1进行预定范围的测距、测角的测量,测定数据记录在上述存储媒体5,该存储媒体5的测定数据输入上述数据处理装置3。另外,上述拍摄装置2拍摄测定范围或以包含测定范围的方式进行拍摄,将图象数据(数字数据)记录在上述存储媒体5。该存储媒体5对上述拍摄装置2可装卸的同时,对上述测量机1、上述数据处理装置3可装卸,通过将存储媒体5安装到该数据处理装置3,上述数据处理装置3可读入上述存储媒体5记录的图象数据。
上述数据处理装置3合成图象数据和测定数据,数据处理成带测定数据的图象数据,而且根据带测定数据的图象数据,通过运算求出纵断测定数据、横断测定数据,在显示部32(后述)显示根据带测定数据的图象数据、纵断测定数据、横断测定数据作成的纵断面图、横断面图、测量场所的等高线图等。
使用者可将图象作为立体图象显示,或取出图象中的任意的位置相关的测定数据。
以下,具体地说明构成测定系统的设备。
图3表示本发明使用的测量机1的一例。
图3中,11表示控制运算部,该控制运算部11与测距部12、垂直角测角部13、水平角测角部14、存储部15、操作输入部16、显示部17、输入输出部18电气地连接。另外,上述控制运算部11、上述存储部15构成上述测量机1的运算部。
上述测距部12具有发光部19、受光部21,测距光25从上述发光部19经由投光光学系统22向测定对象物(成为测定目标的物体)24照射,从该测定对象物24反射的测距反射光26经由受光光学系统23被上述受光部21接受,根据该受光部21发出的受光信号,测定到上述测定对象物24为止的距离。另外,至少上述发光部19、上述受光部21、上述投光光学系统22、上述受光光学系统23在水平方向及垂直方向上被可旋转地支持,水平角、垂直角分别由上述垂直角测角部13、上述水平角测角部14测定,测定结果输入上述控制运算部11。
上述存储部15具有程序存储部、数据存储部。程序存储部存储测距、测角所必要的序列程序、运算程序等。数据存储部存储测距、测角数据。从上述操作输入部16输入测距开始所必要的条件、测距开始的指令等,另外在上述显示部17显示测定条件、测定的进行状态、测定结果等。
上述输入输出部18控制与外部设备的连接、与外部设备的信号收发,例如进行对上述存储媒体5的写入数据、读出该存储媒体5记录的数据。
上述拍摄装置2具备CCD等的拍摄元件,该拍摄装置2是可将拍摄图象作为电子数据输出的例如数字照相机等,将拍摄图象数字信号化后记录到存储卡等的上述存储媒体5,并可对外部输出信号。
如图4所示,上述数据处理装置3具备输入输出部27、输入输出控制部28、运算控制部(CPU)29、硬盘等的存储部31、液晶显示器等的显示部32、键盘等的输入部33等。另外,上述输入输出控制部28、上述运算控制部29、上述存储部31构成上述数据处理装置3的运算部。
上述输入输出部27进行上述存储媒体5记录的数据的读入和对该存储媒体5的数据写入,经由上述输入输出控制部28在与上述运算控制部29之间进行数据的收发。
另外,上述存储部31存储进行图象处理的图象处理程序34、数据处理程序35、测定数据运算程序36、图象再现程序37等的程序,另外,上述存储部31具有存储来自上述输入输出控制部28的数据、由上述运算控制部29运算的运算数据等的数据的数据存储部38。
由来自上述输入部33的输入启动上述各种程序,执行运算,在上述显示部32显示处理的状况和运算结果等。
参照图5~图9,说明简易场合的实施例来作为本发明的第1实施例。另外,以下的说明中,以进行横断测定的场合为例进行说明。另外,图7中虚线表示地表的形状。
在已知点设置上述测量机1,测定该测量机1的机械高(步骤01,步骤02)。
在测定对象部分的地表上画横断线7(直线)(步骤03)。
该横断线7最好选择易于与地表表面区别的白色或黄色等的颜色。
在该横断线7上至少设置2处(最好3处以上)成为标记的基准桩8(步骤04)。
该场合,标记不限于基准桩,也可以是成为测定目标的物体。
设置该基准桩8时,令基准桩8的顶面距离地表一定的高度。另外,在该基准桩8的顶面上最好附上交差线或点等,上述基准桩8的顶面中,最好上述交差线的交点或上述点作为标定点(后述)使用。
从大致测量机的方向,通过上述拍摄装置2拍摄包含该横断线7的范围,将图象作为图象数据41记录到上述存储媒体5(步骤05)。另外,为了减少在上述存储媒体5记录时的数据量,该图象数据41也可限定在包含上述横断线7的预定宽度(包含后述测线42、43的宽度)内。上述存储媒体5安装到上述数据处理装置3的输入输出部27,上述图象数据41存储在上述数据存储部38。或,也可将上述存储媒体5安装到上述测量机1的输入输出部18进行测定。
通过上述测量机1,进行上述基准桩8a、8b、8c的测定(上述标定点的距离、水平角、高低角的测定)(步骤06)。
通过上述测量机1,在包含上述横断线7的范围内,通常在包含上述横断线7的宽度内,由程序设定测线42、43,沿该测线42、43以预定间隔进行测定点44a、44b、...,测定点45a、45b、...的自动测定,取得测定数据46(步骤07),该测定数据46记录到上述存储媒体5。该存储媒体5安装到上述数据处理装置3的上述输入输出部27,上述测定数据46存储到上述数据存储部38。
上述数据处理装置3中,启动上述图象处理程序34、上述数据处理程序35,叠合上述图象数据41和上述测定数据46,作成叠合数据49。上述图象数据41和上述测定数据46的叠合是,以上述基准桩8a、8b、8c作为标定点,使上述图象数据41中的上述基准桩8a、8b、8c和上述测定数据46中的基准桩8a、8b、8c吻合,使图象叠合到测定点形成的网格。
启动上述测定数据运算程序36,以横断线7是直线作为前提,从夹持该横断线7的上述测定点44a、44b、测定点45a、45b的上述测定数据46来运算连接夹持上述横断线7的22点的直线47a、47b、47c的方程式。该直线47a、47b、47c和上述横断线7的交点48a、48b、48c通过上述叠合数据49求出,上述交点48a、48b、48c的测定数据根据上述直线47a、47b、47c的方程式进行运算。另外,上述交点被作为上述横断线7的宽度的预定位置,例如该横断线7的宽度中心,宽度中心从上述图象数据41求出。
同样,运算连接夹持上述横断线7并相对的上述测定点44a、44b...、测定点45a、45b...的2点间的直线的方程式,而且,通过运算求出与上述横断线7的交点的测定数据(步骤09)。
交点的测定数据中,根据高度数据运算横断面曲线50,由上述图象处理程序34根据该横断面曲线50作成横断图40(步骤10)。该横断图40表示横断线7的断面形状。
该横断图40通过上述图象再现程序37在上述显示部32显示。测定者通过该显示部32显示的横断图40,可了解横断线7的断面形状。而且,通过求出多个横断线7的横断图40并在同一画面上显示该横断图40,可视觉地认识横断面的变化的状态。
另外,在图象数据41中,通过求出多个上述横断线7和预定位置的上述纵断线6的交点,并从上述横断面曲线50求出上述横断线7上的交点的测定数据,可求出沿预定位置的上述纵断线6的纵断图。而且,在个别求出纵断面时,对于上述纵断线6,设定夹持该纵断线6的测线,通过进行与横断线7的情况同样的测定、运算,可求出横断线7、纵断面。
另外,取代在地表上绘制上述纵断线6、上述横断线7,也可在地表上直线地放置柔软的绳索、纽带等。
图1~图5、图10~图13说明进行高精度测定的第2实施例。
上述数据处理装置3的上述存储部31存储图象处理程序34、数据处理程序35、测定数据运算程序36、图象再现程序37等。图象处理程序34将TIN数据57和拍摄图象叠合,进行将叠合了TIN数据的拍摄图象51(一点透视图象)(参照图10)变换成正投影图象52(正视图象),或从正视图象变换成一点透视图象等的图象处理。数据处理程序35进行将图象数据结构映射到测定数据等的数据处理。测定数据运算程序36从上述图象数据和测定数据的合成数据通过网格数据的内插求出图象上的任意点的测定数据。图象再现程序37运算从任意的方向观察的图象。另外,存储部31具有数据存储部38,存储来自输入输出控制部28的数据、由运算控制部29运算的运算数据等的数据。
由上述输入部33的输入启动上述各种程序,进行运算的执行,例如在上述显示部32显示,将图象数据结构映射到测定数据后的图象。另外,图象中若指示任意点,则启动上述测定数据运算程序36,运算并显示指示点的位置数据、标高、倾斜等的数据。
以下,说明动作。
首先,在已知点设置测量机1,测定测量机1的机械高(步骤01,步骤02)。
在测定对象部分的地表上画横断线7(直线)(步骤03)。
该横断线7为了易于与地表表面区别,最好选择白色或黄色等的颜色。
在该横断线7上设置至少2处(最好3处以上)成为标记的基准桩8a、8b、8c(步骤04)。
设置该基准桩8a、8b、8c时,令基准桩8a、8b、8c的顶面距离地表一定的高度。另外,在该基准桩8a、8b、8c的顶面最好附上交差线或点等,在上述基准桩8a、8b、8c的顶面上,最好将上述交差线的交点或上述点作为标定点(后述)使用。
从相对于上述横断线7倾斜的方向,用上述拍摄装置2拍摄包含该横断线7的范围,将图象作为图象数据41记录到上述存储媒体5(步骤05)。
通过上述测量机1将包含上述横断线7的范围设定成测定范围55,进行上述基准桩8a、8b、8c的测定,而且,在上述测定范围55内以规定间隔自动计测测定点(参照图12、图13(A),图中交点全部表示测定点)(步骤07,步骤11)。
测定点的数据、测距、水平角、垂直角的数据经由上述输入输出部18记录到上述存储媒体5,测定数据46可经由该存储媒体5输入上述数据处理装置3。
通过从上述测量机1取出上述存储媒体5并将上述存储媒体5安装到上述数据处理装置3的上述输入输出部27,读入上述存储媒体5的测定数据46,并作为施工数据存储到上述数据存储部38。
启动上述数据处理程序35,上述测定数据46变换成TIN(TIN不定形三角网)化的TIN数据57,即以上述测定点为顶点连结而成的3角形平面的集合体(参照图13(A))(步骤12)。这里,由上述测量机1测定的测定点在座标上图示时,测定点表示的位置与正投影图象中显示的位置等价。
另外,上述各测定点具有平面位置和高度的3维数据,表示以3点的测定点为顶点的3角形平面的座标运算式可根据3点的测定点的3维数据进行运算,该3角形平面内的任意位置的3维数据可从上述座标运算式运算。该座标运算式例如在特开2004-163292中进行了说明。
然后,通过求出TIN化的全部3角形平面的座标运算式,可通过内插求出上述测定范围55内的任意点的3维数据。
上述TIN数据57及表示3角形平面(以下称网格)的座标运算式与上述测定数据46一起作为施工数据存储到上述数据存储部38。
上述拍摄图象51作为数字图象数据41输出,该图象数据41记录到上述存储媒体5。该存储媒体5从上述拍摄装置2取出并安装到上述数据处理装置3。经由上述存储媒体5,上述图象数据41输入到上述数据处理装置3。
通过安装上述存储媒体5到上述数据处理装置3的上述输入输出部27,读入上述存储媒体5的图象数据41并存储到上述数据存储部38。
启动上述图象处理程序35,使上述测量机1测定的基准点(标定点)和上述拍摄图象51上的标定点对应,并根据这些对各线(三角网)对应的图象进行结构映射,作成叠合了图象的叠合测定数据(步骤14)。
根据结构映射的叠合测定数据展开成正视图象58(步骤15)。此时图象随着TIN的扩大、缩小而扩大、缩小。另外,变换的上述拍摄图象51成为与上述TIN数据57的图内的点一一对应(参照图13)。
若指定上述正视图象58内的任意点,则任意点所属的网格被特定,可通过该网格的座标运算式运算从任意的位置见的3维数据。即,上述正视图象58成为包含3维数据的图象。
另外,上述数据存储部38中,上述TIN数据57和上述拍摄图象51可逐个测定范围或逐个测定范围内的网格地进行链接。作为链接的方法,可将TIN数据57和拍摄图象51在其他存储区域存储,由管理数据进行链接,或者,可以逐个网格地区别存储区域,在区别的存储区域分别存储TIN数据57的一个网格相关的数据和与拍摄图象51的一个网格对应的图象数据。
启动上述测定数据运算程序36,选择包含上述横断线7的正视图象58中的TIN,根据该TIN的座标运算式运算上述横断线7的测定数据。通过对包含上述横断线7的全部TIN运算该横断线7的测定数据,获得贯穿上述横断线7的全长的测定数据(步骤16)。另外,横断线7的TIN中的测定点处于该横断线7的宽度的预定位置,例如该横断线7的宽度中心。
该横断线7的测定数据内,根据高度数据来运算横断面曲线50,根据该横断面曲线50,通过图象处理程序34来作成横断图40(参照图9)(步骤17)。
该横断图40通过上述图象再现程序37在上述显示部32显示。而且,通过求出多个横断线7的横断图40并将该横断图40在同一画面上显示,可视觉地认识横断面的变化的状态。
另外,图象数据41上,通过求出多个上述横断线7和预定位置的上述纵断线6的交点,并从上述横断面曲线50求出上述横断线7上的交点的测定数据,可求出沿预定位置的上述纵断线6的纵断图。
另外,通过将相关的数据(施工数据)写入上述存储媒体5,可将上述存储媒体5作为电子施工数据使用。
另外,若在上述测量机1的上述存储部15存储图象处理程序34、测定数据运算程序36、图象再现程序37,则通过将记录了施工数据的上述存储媒体5安装到上述输入输出部18,可在上述测量机1的显示部17显示上述正视图象58。另外,通过在上述测量机1的存储部15存储与上述存储部31的程序同样的程序,可在测量机1本身作成施工数据。
接着,参照图14说明根据通过TIN化求出的TIN数据(3维数据,即测定数据)或在测定数据46上合成了图象数据41的施工数据进行土木工事等的施工的情况。
伴随土木工事的进行,逐次记录、存储实施工事所获得的工事实施数据,取得完成数据。
比较土木工事的完成数据施工数据,将比较结果在上述显示部32显示。图14表示了显示有比较结果的不良施工部分、未施工部分的施工工事图象59。通过完成数据和施工数据的比较运算,可判别不良施工部分、未施工部分的修正操作是挖掘操作还是填土操作,操作者可将是挖掘操作还是填土操作的操作类别或操作范围作为图象进行认知。
作为施工数据的显示的方法,可在显示施工范围的同时配合显示施工范围是挖掘操作还是填土操作。例如将挖掘范围61和填土范围62用颜色区分显示等,以便可以视觉地认知。
另外,上述测量机1、上述拍摄装置2、上述数据处理装置3间的数据收发经由上述存储媒体5进行,但是也可用电缆连接,经由电缆进行数据的收发,或通过无线LAN等的通信手段进行数据的收发。而且,处理大量的数据时,可取代存储媒体5,采用具备HDD等大容量的存储装置的数据收集器。
另外,上述实施例中,说明了伴随路线工事的表面形状的测定,但是作为测定对象,当然不限于地表,只要是可附上线的倾斜面等面就可进行测定。
而且,在线上设置的标记,只要是可测定且在照片上可识别就可以,不限于基准桩8。另外,该基准桩8只要成为叠合图象数据41和测定数据46的基准就可以,因而也可设置在横断线7以外的位置。
权利要求
1.一种测定方法,具备在地表等的表面附上线的步骤;沿该线对包含该线的预定测定范围进行测定的步骤;将包含该预定测定范围的范围的图象作为图象数据而取得的步骤;将该图象数据和测定数据叠合的步骤;根据上述图象数据中的线位置和线附近的测定数据来运算上述线的测定数据的步骤。
2.权利要求1的测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具备运算夹持上述线的2点的测定点间的直线的方程式的步骤;通过直线的方程式运算该直线和上述线的交点的位置的步骤。
3.权利要求1的测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具备根据上述预定测定范围的测定点来作成TIN的步骤;将该TIN和上述图象数据叠合的步骤;根据包含该图象数据中的线的TIN来运算上述线的测定数据的步骤。
4.一种测定系统,具备表面上附着的线;在上述表面设置的至少2个标记;拍摄装置,将包含上述线和标记的测定范围作为图象数据而取得;测量机,测定上述标记和上述测定范围;运算部,将上述标记作为标定点来叠合上述图象数据和测定结果,根据上述线和该线对应的测定数据来运算上述线的测定数据。
5.权利要求4的测定系统,其特征在于,上述运算部,从上述测定范围作成TIN,将上述标记作为标定点,叠合上述图象数据和上述测定数据,根据包含上述线的TIN来运算上述线的测定数据。
6.权利要求4或权利要求5任一项所述的测定系统,其特征在于,根据上述线的测定数据来运算断面的曲线。
7.一种测定系统,具备要测定断面形状的测定对象上绘制的直线;数字照相机,将包含该直线上所示的2个以上的标定点的图象作为图象数据而取得;已知点上的测量机,取得上述标定点的测定数据、以规定间隔在包含有上述测定对象上绘制的直线的范围进行测定的测定数据;通过使上述标定点的测定数据和上述图象数据匹配,使以上述规定间隔测定的测定数据和上述图象数据对应,从以上述规定间隔测定的测定数据的位置关系和被该测定数据夹持的上述图象上的直线的位置算出上述绘制的直线的高度数据,求出上述测定对象的断面形状。
8.一种测定系统,具备要测定断面形状的测定对象上绘制的直线;该直线上所示的2个以上的标定点;数字照相机,将包含该标定点及上述直线的图象作为图象数据而取得;已知点上的测量机,取得上述标定点的测定数据、以规定间隔在包含有上述测定对象上绘制的直线的范围以及该范围内进行测定的测定数据;通过使上述标定点的测定数据和上述图象数据匹配,使以上述规定间隔测定的测定数据和上述图象数据对应,根据以上述规定间隔测定的测定数据作成形成三角网的TIN数据,通过结构映射使该TIN数据和图象数据相关,从上述TIN数据的位置关系和上述图象上的直线的位置算出上述绘制的直线的高度数据,求出上述测定对象的断面形状。
全文摘要
本发明的测定方法,具备在地表等的表面附上线的步骤;沿该线对包含该线的预定测定范围进行测定的步骤;将包含该预定测定范围的范围的图象作为图象数据而取得的步骤;将该图象数据和测定数据叠合的步骤;根据上述图象数据中的线位置和线附近的测定数据来运算上述线的测定数据的步骤。
文档编号G06T3/00GK1693850SQ20051007014
公开日2005年11月9日 申请日期2005年4月30日 优先权日2004年4月30日
发明者大友文夫, 大谷仁志 申请人:株式会社拓普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