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系统的监测方法

文档序号:6650066阅读:19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计算机系统的监测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计算机系统的监测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利用中断服务程序的监测方法,借助一常驻监看程序,可进一步得知各中断服务程序在执行时的相关信息,有利于检测及除错步骤的进行。
背景技术
在当今计算机系统中,由于系统设计者在计算机系统的设计及研发阶段,常会面临一些硬件上及软件上的难题;对此,设计者常会利用一些除错引擎来进行除错,如利用逻辑分析仪(Logical Analyzer,LA)或ICE(In-CircuitEmulator)来捕捉硬件装置或操作系统的指令流程等等。
然而,该硬件工具如逻辑分析仪及ICE的操作流程都非常复杂。例如,在以逻辑分析仪及ICE进行除错的困难点在于决定一触发条件(triggercondition),此步骤前提要求使用者必须对问题的产生有充分的了解,才能决定一个有效且正确的触发条件,而在一般的状况下使用者往往只能得知问题发生的结果而无法设定适当的触发条件,此时,就需要一个专有的人长时间去进行系统的监看,并归纳出问题产生的可能原因,此环节不仅将造成人力资源的浪费,而且还可能因为人为疏失而错过了问题发生的时问点,使得该除错及测试的过程前功尽弃。
再有,随着研发速度的加快及技术更新换代,例如,当芯片升级或中央处理器改版,将会加速该逻辑分析仪及ICE的淘汰速率,并且,该逻辑分析仪及ICE往往价格不低,相对增加了测试及除错过程所花费的成本。
因此,如何针对上述常用除错方法所存在的缺点,而设计出一种新颖的计算机系统的监测方法,以利于除错过程中数据的判断和读取,为本发明的发明重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计算机系统的监测方法,主要是借助一常驻程序的使用,产生及记录中断服务程序的进入及离开时的相关数据,借此可使使用者不用长时间对系统进行监看,不仪可减少人力资源的浪费同时还可避免监看过程中的人为疏失。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计算机系统的监测方法,其中通过该常驻程序的使用,可在不增加任何硬设备的前提下进行除错操作,有利于降低研发及测试成本。
本发明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计算机系统的监测方法,其中该常驻程序设于各中断服务程序中,外围装置升级的同时该常驻程序不需要随之进行改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系统的监测方法,该计算机系统至少包含有一中央处理器、一主控制芯片、一数据储存装置及数个外围装置,该主控制芯片内设有一中断控制器,而该监测方法主要包括有以下步骤提供至少一中断服务程序,各中断服务程序包含有一常驻监看程序;该中断控制器在接收到一中断请求信号后将会产生一中断信号,并将中断信号传送至中央处理器;中央处理器在接收到中断信号后,将依据中断信号执行一相对应的中断服务程序;及各中断服务程序开始执行时,常驻监看程序将产生一进入码,而在程序终止前产生一离开码,并将该进入码和离开码存放在该数据储存装置中,可根据数据储存装置中的进入码及离开码数据监测计算机系统的运行状况。
下面配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特征作详细说明,但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图1为计算机系统主要组件的电路连接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的监测方法流程图;图3为本发明上述实施例的进入码和离开码的储存状态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11中央处理器 13主控制芯片131中断控制器 15存储器
17外围装置 171第一外围装置173第二外围装置 175第三外围装置41进入码411记录区413状态区 43离开码431记录区 433状态区具体实施方式
首先,请参考图1,为计算机系统主要组件的电路连接示意图。如图所示,一般计算机系统的主要组件至少包含有一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Unit,CPU)11、一主控制芯片13、一存储器15及数个外围装置17。
其中,该主控制芯片13内部设置有一中断控制器131,且该主控制芯片13分别与该中央处理器11、存储器15及外围装置17电性连接,配合一常驻程序的使用可达到外围装置17、软件以及计算机系统整体除错的目的。
一般计算机系统主要以一主控制芯片13作为数个外围装置17与中央处理器11之间的连接,该主控制芯片13可以为南桥芯片、北桥芯片或南北桥组合型芯片。
其主要的连接方式如下当第一外围装置171需要中央处理器11进行一数据运算处理的操作时,该第一外围装置171将会对主控制芯片13内部的中断控制器131发出一中断请求信号(Interrupt Request,IRQ)。当该中断控制器131接收该中断请求信号后将会产生一相对应的中断信号(Interrupt),并将该中断信号传送置中央处理器11。
中央处理器11在接收该中断信号后,会将目前正在执行的工作暂停并储存。接着,该中央处理器11将会依据该中断信号,在一中断向量表(InterruptVector Table)中寻找一对应于该中断信号的中断服务程序(interruptservice routine)并执行。从而达到中央处理器11执行第一外围装置171所交付的命令的目的。而第二外围装置173、第三外围装置175或其它软件及固件都可利用相同的机制来达到命令处理的目的。
其次,请参考图2,为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的监测方法流程图,配合图1的各组件。本发明主要是在各中断服务程序增设一常驻监看程序,借助各常驻监看程序的使用,可在各中断服务程序开始执行时由该常驻监看程序产生一进入码,而在该中断服务程序终止执行前产生一离开码,并将该进入码和离开码储存在一数据储存装置内部。借此,使用者将可依据该数据储存装置内所存放的进入码和离开码的相关数据,了解中断服务程序在执行过程当中是否发生错误,达到系统测试及除错的目的。
如图所示,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的计算机系统的监测方法主要包含有下列步骤首先,需提供包含有常驻监看程序的中断服务程序;当一计算机系统中的外围装置17、一软件或固件程序需要中央处理器11进行数据运算及处理操作时,外围装置17(如第一外围装置171、第二外围装置173或第三外围装置175等)、软件或固件程序将会对主控制芯片13内的中断控制器131发出一中断请求信号(IRQ),如步骤21所示。
当主控制芯片13内部的中断控制器131接收到该外围装置17或软件、同件程序所产生的中断请求信号(IRQ)后,将会对中央处理器11发出一对应的中断信号,如步骤23所示。
中央处理器11在接收该中断控制器131所发出的中断信号后,将暂停该中央处理器11原本正在执行的操作或指令,并将相关的数据储存。然后,中央处理器11将会对一中断向量表(Interrupt Vector Table)进行搜索,并在其中找出对应于该中断信号的中断服务程序并执行,如步骤25所示。例如,该中断请求信号是由第一外围装置171所发出,则中央处理器11将可在中断向量表中找出对应于该第一外围装置171所发出的中断请求信号的中断服务程序并执行。借此来达到该中央处理器11执行该第一外围装置171所交付的操作或指令的目的。
当中央处理器11执行该中断服务程序的时候,该常驻监看程序将会在该中断服务程序执行的时候产生一相对应的进入码,并将该进入码存放在一数据储存装置中(步骤31),例如硬盘、随身碟、光学储存媒体或存储器15等,完成该进入码的记录,如步骤27所示。
最后,当中央处理器11所执行的中断服务程序即将结束时,该常驻监看程序会产生一相对应的离开码,同样将该离开码存放于该数据储存装置中(步骤31),如步骤29所示。当计算机进行一系列动作之后,即可在该储存装置中存入数个进入码和离开码。
其中,各进入码和离开码可分别包含有对应于各中断服务程序的识别码;进入码还包含有系统进入该中断服务程序的时间,而离开码则包含有系统离开该中断服务程序的时间。
借助上述的监测方法,可对各中断服务程序的开始执行或结束执行的数据进行监测及储存。使用者可借助该离开码和进入码的数据对除错及测试的过程有进一步的了解,从而有利于除错步骤的进行。例如,当该中断服务程序仅有开始执行的操作而没有结束执行的操作时,该储存装置中将只会存有对应的进入码而无离开码。借此,使用者可明确得知该中断服务程序在执行的过程中有问题产生,并依据该中断服务程序追查出与之相对应的中断信号,进一步由该中断信号判别该中断信号是由那一个外围装置、软件或固件程序所发出的中断请求信号所触发的,从而确认产生错误的外围装置、软件或固件程序为哪个。
另外,还可经由比较中央处理器11执行对应于同一外围装置、软件或固件程序的中断服务程序时所产生的进入码及离开码之间的差异,而推测出该外围装置、软件或固件程序是否有其它异常的情况发生。例如,中央处理器11在第一次执行对应于第二外围装置173的中断服务程序时,产生一第一进入码与第一离开码;而中央处理器在第二次执行对应于第二外围装置173的中断服务程序时,产生一第二进入码及第二离开码。借助比较该第一进入码、第一离开码、第二进入码与第二离开码所记录的内容的差异,便可推测出该中央处理器11在执行多次对应于第二外围装置173的中断服务程序时是否有异常的情况发生。
最后,请参考图3,为本发明上述实施例的进入码及离开码的储存状态示意图。如图所示,进入码41包括有一记录区411及一状态区413;离开码43也包括有一记录区431及一状态区433。其中,该记录区411、431分别用来储存中断服务程序开始执行及结束执行时的相关数据。例如,所执行的中断服务程序对应于哪一个外围装置17或者是外围装置的识别码,及该中断服务程序开始执行与终止执行的时间等。
状态区413、433可分别用来标示其进入或离开的状态。例如,状态区413所记录的储存信号可定义为”0”时,所记录的数据为一进入码41。反之,当该状态区433所记录的数据为”1”时,则可得知该储存的数据为一离开码43。借此可以确认所记录的数据为进入码41或离开码43。
综上所述,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计算机系统的监测方法,尤指一种利用中断服务程序的监测方法,借助一常驻监看程序的使用,可进一步得知各中断服务程序在执行时的相关信息,从而有利于检测及除错步骤地进行。
当然,本发明还可有其他多种实施例,在不背离本发明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根据本发明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发明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计算机系统的监测方法,该计算机系统至少包含有一中央处理器、一主控制芯片、一数据储存装置及数个外围装置,该主控制芯片内设有一中断控制器,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提供至少一中断服务程序,该中断服务程序包含有一常驻监看程序;该中断控制器在接收到一中断请求信号后将会产生一中断信号,并将该中断信号传送至该中央处理器;该中央处理器在接收到该中断信号后,将依据该中断信号执行一相对应的中断服务程序;以及该中断服务程序开始执行时,该常驻监看程序将产生一进入码,而在程序终止前产生一离开码,并将该进入码和该离开码存放在该数据储存装置中,可根据数据储存装置中的该进入码及该离开码数据监测计算机系统的运行状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该主控制芯片可选择为一南桥芯片、一北桥芯片或一组合型芯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储存装置可选择为一硬盘或一内存。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储存装置内部可同时存有数个进入码及离开码。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该进入码包括有对应于该中断服务程序的识别码。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该进入码还包含有进入该中断服务程序的时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离开码包含有对应于该中断服务程序识别码。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离开码还包含有离开该中断服务程序的时间。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该进入码包括有一记录区及一状态区。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离开码包括有一记录区及一状态区。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该中断请求信号可选择由其中一外围装置、一软件或一固件产生。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计算机系统的监测方法,特别指一种利用中断服务程序的监测方法,其主要是通过一常驻监看程序的使用,当中断控制器向中央处理器输出一中断信号时,中央处理器将依据中断信号而执行一相对应的中断服务程序,此时常驻程序将产生一进入码,而中断服务程序终止执行之前,常驻程序将产生一离开码,并可将离开码及进入码存放在一储存装置中,借助储存装置所储存的离开码和进入码,有利于厘清该除错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并加快测试及研发步骤的进行。
文档编号G06F11/36GK1758227SQ200510115529
公开日2006年4月12日 申请日期2005年11月4日 优先权日2005年11月4日
发明者陈俊达, 王景容, 谢正立 申请人:威盛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