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rfid进行数据传递的防逃报警管控系统及方法

文档序号:6554924阅读:18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利用rfid进行数据传递的防逃报警管控系统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系统涉及一种RFID监管系统,特别是涉及一种利用RFID(射频识别)实现对看守所、监狱工作人员、犯罪嫌疑人(人犯)进行管控的防逃、制逃等多功能管理系统。
背景技术
长期以来,对看守所内犯罪嫌疑人或监狱内的人犯进行有效管控以防其脱逃,一直是武警部队、监狱工作人员看押看守任务的重点难点问题。传统的管控手段是人工监管,实行24小时不间断监控。随着技术的进步,虽然在人工监管的基础上结合了视频监控,从而使监控手段有了很大的改进,效率也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现有监狱、看守所的上述监控手段还是存在着不少的漏洞,譬如存在视频盲区、人员疏忽、气候影响、人为改变监控记录等问题。
随着RFID技术的问世,为人员管控也提供了发展的空间。利用RFID技术及自身的特性,即通过射频信号自动识别目标对象并获取相关数据、识别工作无须人工干预、可工作于各种恶劣环境、可识别高速运动物体并可同时识别多个标签、对人体无伤害等特点,将看押看守任务中人犯的被动监控化为越界主动报警,为监狱、看守所日常工作提供客观、科学的记录,使监狱、看守所管控工作更为人文化、科学化。

发明内容
本发明正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利用RFID进行数据传递的防逃报警管控系统及方法,能够通过REID卡分别对公安人员、武警人员以及犯人信息进行管理和保存,并且提供包括电子地图在内的实时监控流程、和系统对标签的采集和认证功能,从而实现了电子化的人员监管系统。
本发明所提出的第一个技术方案是一种利用RFID进行数据传递的防逃报警管控系统,它包括标签激活装置10、标签20、以及标签采集装置30,还包括后台数据库管理40。其中,标签激活装置10用于激活系统中被监控对象所使用的标签;标签20用于存储被监控对象的识别信息等,标签采集装置30与用于利用标签收集收集腕带断开提示信号、正常工作提示信号或者脱离监区提示信号,这些系统监控的状况。后台数据库管理40用于在系统监控软件的控制下,进行实时信息保存以及信息跟踪更新。
本发明所提出第二个技术方案是首先,进行系统登录,步骤201;进行用户身份验证,步骤202;用户身份验证不成功,则操作结束,步骤230;如果用户身份验证不成功,则当前用户登录成功,步骤203;接下来,进行用户权限认证,步骤204;如果用户权限认证未通过,则程序结束,步骤230;如果用户权限认证通过,则该流程执行人员信息管控,步骤205、电子地图等的实时监控,步骤206以及进行系统管理,步骤207;人员信息管控,步骤205包括公安人员管理,步骤208;武警人员管理,步骤209;犯人管理,步骤210;公安人员管理包括公安人员实时信息,步骤211,武警人员管理包括武警人员实时信息,步骤212;犯人管理包括犯人实时活动信息,步骤213。
实时监控,步骤206;包括实时信息监控,步骤221;历史信息追踪,步骤222;及电子地图与监控系统的信息交互处理,步骤223。
系统管理,步骤207;包括系统用户管理,步骤224;标签采集装置管理,步骤225;标签设置管理,步骤226;标签设置管理步骤还包括对标签状态的判断,步骤227;如果标签状态正常,则标签处于工作状态,步骤229;如果标签状态未正常,则需要由系统管理将标签激活,步骤228。
犯人实时活动信息管理,步骤213首先,判断犯人是否出现异常状况,步骤214;如果未出现异常状况,则正确显示当前监控信息,步骤219;并对实时数据进行保存,步骤220;如果犯人发生异常状况,则需要进一步判断异常的具体状况,包括腕带是否完好,步骤215;活动是否超范围,步骤216;针对上述,异常的情况,如有异常,比如腕带未完好、活动超范围等,需进行报警处理,步骤217;并将信息实时进行数据保存,步骤220;否则,只需正确显示当前监控信息,步骤219;并对实时数据进行保存,步骤220。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体现在以下这些方面1.能够自动识别监控对象并同步获取相关数据,无需人工干预;2.能够适应全天候、全空间工作于各种恶劣环境;3.能够识别高速运动对象并可同时识别多个对象;4.对人体无伤害;5.能够在监控对象超越权限范围时即时自动报警,将看押看守任务中对人犯的被动监控方式变为主动报警方式;6.能够为监狱、看守所日常工作提供客观、科学的记录,使监狱、看守所管控工作更为人文化、科学化。
7.由于标签耗电小,一次更换电池(微型扭扣电池)可使用2年以上,成本低,安全可靠,无误报率,系统安装后直观快捷,易于操作。


图1为本发明所提出的利用RFID进行数据传递的防逃报警管控系统结构图。
图2为本发明的所提出的利用RFID进行数据传递的防逃报警管控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本监控系统可以实现对现有监狱、看守所工作人员及犯罪嫌疑人(人犯)在监区内活动状况的有效监控。
下面分别结合附图,具体说明本发明的系统结构和监控处理流程。
如图1所示,为本发明所提出的利用RFID进行数据传递的防逃报警管控系统结构图。它包括标签激活装置10、标签20、以及标签采集装置30,还包括后台数据库管理40。其中,标签激活装置10用于激活系统中被监控对象所使用的标签;标签20用于存储被监控对象的识别信息等,标签采集装置30与用于利用标签收集收集腕带断开提示信号、正常工作提示信号或者脱离监区提示信号,这些系统监控的状况。
本监控系统基于局域网运行,它由VAS-JY-02A标签激活器、VAS-02L-2WB(或VE-TAI-1)标签、VAS-01L-4D/E1E(VE-FASI-A)标签采集器、后台数据处理平台组成。标签自主发送信号,在标签采集器可接收范围内(433M)进行数据交换。系统运行时,标签供被管控人员佩带,被管控人员佩带标签进入监控区域后,标签采集器自动收集标签数据并将识别结果通过局域网传输至后台数据处理平台,数据处理平台收到标签采集器采集的数据后,即时处理被管控人员的身份识别、当前状态、活动范围定位、活动权限、活动路线等基本信息,如果被管控人员超越允许的活动范围,数据处理平台即时报警。标签在本实用新型中分为胸卡式、腕带式两种,胸卡式供工作人员佩带,腕带式供犯罪嫌疑人(人犯)佩带,腕带式具有离体报警功能。系统运行时,同步实现对上述两种人员进行管控,并自动对工作人员的值班登记、值班报表、值班记事、值班日志、值班轨迹及犯罪嫌疑人(人犯)的入监登记、活动区域、内部医疗、内部提审、脱离监区、外来人员、调整监室、转监、出狱等信息进行记录存档备查。
如上所述的一种利用RFID(射频识别)技术对看守所、监狱工作人员、犯罪嫌疑人(人犯)的管控系统,其特征在于看守所、监狱人员管控;一组RFID标签、一组RFID标签采集器、一套操作系统软件。
该软件的流程如图2所示,为本发明的所提出的利用RFID进行数据传递的防逃报警管控方法流程图,该监控流程包括以下步骤首先,进行系统登录,步骤201;进行用户身份验证,步骤202;用户身份验证不成功,则操作结束,步骤230;如果用户身份验证不成功,则当前用户登录成功,步骤203;接下来,进行用户权限认证,步骤204;如果用户权限认证未通过,则程序结束,步骤230;如果用户权限认证通过,则该流程执行人员信息管控,步骤205、电子地图等的实时监控,步骤206以及进行系统管理,步骤207;
人员信息管控,步骤205包括公安人员管理,步骤208;武警人员管理,步骤209;犯人管理,步骤210;公安人员管理包括公安人员实时信息,步骤211,武警人员管理包括武警人员实时信息,步骤212;犯人管理包括犯人实时活动信息,步骤213。
实时监控,步骤206;包括实时信息监控,步骤221;历史信息追踪,步骤222。
系统管理,步骤207;包括系统用户管理,步骤224;标签采集装置管理,步骤225;标签设置管理,步骤226;标签设置管理步骤还包括对标签状态的判断,步骤227;如果标签状态正常,则标签处于工作状态,步骤229;如果标签状态未正常,则需要由系统管理将标签激活,步骤228。
人员信息管控中,最重要的是犯人实时活动信息管理,步骤213首先,判断犯人是否出现异常状况,步骤214;如果未出现异常状况,则正确显示当前监控信息,步骤219;并对实时数据进行保存,步骤220;如果犯人发生异常状况,则需要进一步判断异常的具体状况,包括腕带是否完好,步骤215;活动是否超范围,步骤216;针对上述,异常的情况,如有异常,比如腕带未完好、活动超范围等,需进行报警处理,步骤217;并将信息实时进行数据保存,步骤220;否则,只需正确显示当前监控信息,步骤219;并对实时数据进行保存,步骤220。
如上所述的一种利用RFID(射频识别)技术对看守所、监狱工作人员、犯罪嫌疑人(人犯)的管控系统,其特征在于后台数据处理平台(操作系统)运行时,同步实现对监狱、看守所工作人员及犯罪嫌疑人(人犯)进行管控,具有自动对工作人员的值班登记、值班报表、值班记事、值班日志、值班轨迹及犯罪嫌疑人(人犯)的入监登记、活动区域、内部医疗、内部提审、脱离监区、外来人员、调整监室、转监、出狱等信息进行记录存档备查等功能。同时对被管控人员在超越允许的活动范围时即时报警。
其中,公安人员的信息管理操作,其内容更具体包括人员信息管理、值班管理以及值班日志。其中,值班管理还包括值班记事、值班报表以及值班轨迹查询,结合实时监控步骤的电子地图,可以设定公安人员活动范围;并可通过实时见空模块提供的实时信息、历史追踪和电子地图,实现人员实时信息的跟踪反馈,并可对受控人员的信息进行实时保存。
同理,武警人员的信息管理操作,其内容更具体包括武警人员信息管理、值班管理和值班日志,值班管理的管理内容包括当班人员查询、值班记事、值班报表以及值班轨迹查询,结合实时监控步骤的电子地图,可以设定公安人员活动范围;并可通过实时见空模块提供的实时信息、历史追踪和电子地图,实现人员实时信息的跟踪反馈,并可对受控人员的信息进行实时保存。
犯人管理信息较为复杂,它包括犯人信息管理、犯人状态管理及犯人活动日志,其中,犯人状态管理又进一步包括内部提审、内部医疗、脱离监区登记、外来人员管理、调监室操作、转监狱操作以及刑满释放人员管理。该状态管理步骤的具体实时监控及其对监控结果的具体处理,参见图2的相关处理流程。
权利要求
1.一种利用RFID进行数据传递的防逃报警管控系统,由看守所、监狱人员管控;一组RFID标签、一组RFID标签采集器、系统监控软件组成;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包括标签激活装置(10)、标签(20)、以及标签采集装置(30),还包括后台数据库管理(40);其中,标签激活装置(10)用于激活系统中被监控对象所使用的标签;标签(20)用于存储被监控对象的识别信息;标签采集装置(30)用于利用标签收集收集腕带断开提示信号、正常工作提示信号或者脱离监区提示信号,采集到系统监控状况;后台数据库管理(40)用于在系统监控软件的控制下,进行实时信息保存以及信息跟踪更新。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RFID进行数据传递的防逃报警管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标签激活装置(10)采用VAS-JY-02A标签激活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RFID进行数据传递的防逃报警管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标签(20)采用VAS-02L-2WB或VE-TAI-1标签。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RFID进行数据传递的防逃报警管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标签采集装置(30)采用VAS-01L-4D/E1E或VE-FASI-A标签采集器。
5.一种利用RFID进行数据传递的防逃报警管控方法,通过系统监控软件,对看守所、监狱人员通过一组RFID标签、一组RFID标签采集器进行信息监控,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首先,进行系统登录;进行用户身份验证;进行用户权限认证;如果用户权限认证通过,则该流程执行人员信息管控、信息实时监控以及进行系统管理,其中人员信息管控步骤包括公安人员实时信息管理、武警人员实时信息管理、犯人实时活动信息管理;实时监控步骤;包括实时信息监控处理、历史信息追踪处理以及电子地图与监控系统的信息交互处理;系统管理步骤;包括系统用户管理、标签采集装置管理、标签设置管理;标签设置管理步骤还包括对标签状态的判断如果标签状态正常,则标签处于工作状态;如果标签状态未正常,则需要由系统管理将标签激活;犯人实时活动信息管理,更进一步包括以下步骤首先,判断犯人是否出现异常状况;如果未出现异常状况,则正确显示当前监控信息,并对实时数据进行保存;如果犯人发生异常状况,则需要进一步判断异常的具体状况;对异常情况进行报警处理;并将信息实时进行数据保存;否则,显示当前正确监控信息,并对实时数据进行保存。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利用RFID进行数据传递的防逃报警管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犯人异常情况的判断步骤,更包括腕带是否完好的判断步骤以及活动是否超范围的判断步骤。
7.如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利用RFID进行数据传递的防逃报警管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公安人员的信息管理操作,其内容更具体包括人员信息管理、值班管理以及值班日志。值班管理还包括值班记事、值班报表以及值班轨迹查询,结合实时监控步骤的电子地图,可以设定公安人员活动范围;并可通过实时见空模块提供的实时信息、历史追踪和电子地图,实现人员实时信息的跟踪反馈,并可对受控人员的信息进行实时保存。
8.如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利用RFID进行数据传递的防逃报警管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武警人员的信息管理操作,还包括武警人员信息管理、值班管理和值班日志,值班管理的管理内容包括当班人员查询、值班记事、值班报表以及值班轨迹查询,结合实时监控步骤的电子地图,可以设定公安人员活动范围;并可通过实时见空模块提供的实时信息、历史追踪和电子地图,实现人员实时信息的跟踪反馈,并可对受控人员的信息进行实时保存。
9.如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利用RFID进行数据传递的防逃报警管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犯人管理信息,还包括犯人信息管理、犯人状态管理及犯人活动日志,其中,犯人状态管理又进一步包括内部提审、内部医疗、脱离监区登记、外来人员管理、调监室操作、转监狱操作以及刑满释放人员管理。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RFID进行数据传递的防逃报警管控系统及方法,由看守所、监狱人员管控;一组RFID标签、一组RFID标签采集器、系统监控软件组成;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包括标签激活装置、标签、以及标签采集装置,还包括后台数据库管理;其中,标签激活装置用于激活系统中被监控对象所使用的标签;标签用于存储被监控对象的识别信息;标签采集装置用于利用标签收集收集腕带断开提示信号、正常工作提示信号或者脱离监区提示信号;后台数据库管理用于实时信息保存以及信息跟踪更新。本发明能够自动识别监控对象,无需人工干预;适应全天候、全空间工作于各种恶劣环境;能够识别高速运动对象并可同时识别多个对象;使监狱管控工作更为人文化、科学化。
文档编号G06K17/00GK1920875SQ20061001570
公开日2007年2月28日 申请日期2006年9月19日 优先权日2006年9月19日
发明者刘晓健, 王雄康 申请人: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天津市总队, 王雄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