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扣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565586阅读:15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卡扣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卡扣装置。
背景技术
适配卡是计算机主板与接口设备沟通的桥梁,由于可携式电子装置不断追求体积上的薄型化,适配卡也不断的朝小型化发展。目前,以广泛应用于笔记本计算机的Mini PCI规格的适配卡为例,即采用横插式设计,让适配卡插接于连接器后呈平贴于机板的底面,以大幅缩小占用的高度。除了提高连接器本身提供的加持力外,通常主机板上也另外提供适配卡辅助性的卡扣装置,以避免适配卡因外力碰撞或摇晃即轻易发生与连接器的松脱,但目前所见设计的卡扣装置如中国专利第200410001481.4号所示,由金属冲压后经过多次弯折成型,结构相当复杂,制造困难,成本较高,且在频频使用后用于扣合待扣物的卡扣部容易变形,而不能有效扣持待扣物。
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新型的卡扣装置,以克服上述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且可有效卡扣待扣物的卡扣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卡扣装置,包括主体部及使第一组件卡合在主体部上的至少一卡扣部,该卡扣部一侧设有可导引第一组件扣合在该卡扣部上的导引柱。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卡扣装置设有导引柱,使第一组件方便的扣合在主体部上,有利于方便的将本实用新型安装在第一组件上。


图1是本实用新型卡扣装置的立体分解图;图2是图1所示卡扣装置的立体组合图;图3是图1所示卡扣装置的剖视图;图4是图1所示卡扣装置的主体部的立体图;图5是图1所示卡扣装置与适配卡、电连接器及电路板的组合示意图;图6是图5所示组合示意图的局部剖视图;图7是本实用新型卡扣装置的第二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图8是图7所示卡扣装置的立体组合图;图9是图8所示卡扣装置的另一角度的示意图;图10是图7所示卡扣装置与适配卡、电连接器及电路板的组合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作进一步说明。
请参阅图1至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卡扣装置100用于扣合第一组件(在本实施例中为适配卡10,当然,也可为其它对接组件,如电路板等),其也固定在第二组件(在本实施例中为电路板20)上,与安装于电路板20上的电连接器30一起使用,适配卡10的第一端11与电连接器30相连接,卡扣装置100卡合于适配卡10上与第一端11相对的第二端12。
所述卡扣装置100包括长形基部110,由该基部110两端一体延伸有两本体部120及与该本体部120相配合的两插销130(当然也可只在一端延伸出一个本体部,这时对应的也只设有一个插销),所述基部110、两本体部120及两插销130是由绝缘材料一体冲压而成。所述每一本体部120开设有一贯穿孔121及与该贯穿孔121连通的一凹槽122,在该凹槽122内延伸幷容置有一抵止部123。请参阅图3,在所述贯穿孔121内还凸设有一斜向倒勾124。
所述插销130由所述本体部120的贯穿孔121向两侧延伸而成,每一插销130包括具有弹性且形状基本相同的三个弧形部131,其中两个弧形部131由弧部134、大柱部135及小柱部136组成,而另一弧形部131只由弧部134及大柱部135组成,其中弧部134及大柱部135位于主体部120的下方,而两个小柱部136凸设在主体部120的上方,且所述大柱部135的高度与所述电路板20的厚度相同,所述弧部134用以卡合电路板20。
所述卡扣装置100还包括与所述本体部120相配合且容置于主体部120的贯穿孔121内的两卡扣部140(当上述本体部只设有一个时,该卡扣部也只设有一个),该卡扣部140可使所述适配卡10卡合在所述主体部120上。该卡扣部140包括连接在一起且平行的第一柱部141和第二柱部142,其中第一柱部141的高度比第二柱部142的高。由所述第一柱部141的末端弯折设有一勾部143,该勾部143可卡合在适配卡10上。请参阅图3所示,在所述第一柱部141向外凸设有与所述斜向倒勾124相配合的反斜向倒勾144,当所述卡扣部140与主体部120做微量上下运动时,所述斜向倒勾124于反斜向倒勾144会重迭密合,使所述卡扣部140不容易从所述主体部120上脱离。所述第二柱部142向水平方向延伸出一平板部145,该平板部145的端部向下延伸出一凸出部146,该平板部145可容置于所述主体部120的凹槽122中,以将所述卡扣部140固定在所述主体部120内,且所述凸出部146可抵靠在所述主体部120的抵止部123旁,以防止所述卡扣部140相对所述主体部120左右移动。由所述平板部145向上一体延伸出一导引柱150,该导引柱150由所述卡扣部140弯折形成且其高度与适配卡10的厚度相同,且该导引柱150可适当向所述第一柱体141方向扳动。通过该导引柱150导引,可将适配卡10更方便的卡合在所述卡扣部140的勾部143上。
装配时,首先将本实用新型卡扣装置100安装到电路板20上,再卡合固定适配卡10。先将电连接器30焊接固定在电路板20的第一端21,再将卡扣部140从本体部120的贯穿孔121内取出,然后将插销130的弧部134按压在电路板20的孔洞23内,此时插销130的大柱部135刚好穿过电路板20的孔洞23,接着向内扳动导引柱150,以将卡扣部140啮合在本体部120的贯穿孔121内,再接着将适配卡10扣合在卡扣装置100中。
安装适配卡10时,先将适配卡10的第一端11插入电连接器30中,再将适配卡10上的孔洞13的边缘与导引柱150相对,然后,用力将适配卡10的第二端12向下压,顺着导引柱150,可将适配卡10的孔洞13扣合在卡扣部140的勾部143上,若要取出适配卡10,只需用力将导引柱150向勾部143方向扳动,适配卡10即可弹出。因适配卡10固定在卡扣装置100上时,既可使卡扣部140定位,又使适配卡10扣合在勾部143上,可很好的固定适配卡10,保证适配卡10与电连接器30的正常使用。同时,因卡扣装置100设置在适配卡10的底部,能有效节省空间。
图7至图10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卡扣装置200的第二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不同的是本实施例的卡扣部230及导引柱240都是由主体部220一体向上延伸出的,幷且本实施例没有设置插销,而是设有扣合在主体部220上的焊接片250。本实施例卡扣装置200也是用于扣合适配卡10,而且也固定在电路板20上,幷与安装于电路板20上的电连接器30一起使用,具体结构如下所述。
本实用新型卡扣装置200包括长形的基部210,由该基部210两端一体延伸有两本体部220(当然也可只在一端延伸出一个本体部)。在所述每一本体部220内分别凹设有一支撑部221,由该支撑部221一体延伸设有所述卡扣部230,在卡扣部230的末端弯折设有勾部231。所述导引柱240设于所述卡扣部230的一侧幷由所述本体部220一体延伸出,该导引柱240的高度与适配卡10的厚度相同。通过该导引柱240导引,可将适配卡10更方便的卡合在所述卡扣部230的勾部231上。
所述本体部220与所述支撑部221的两侧设有容置空间222,所述焊接片250通过该容置空间222而卡合在所述本体部220的支撑部221上。该焊接片250包括连接在一起的上端面251和下端面252,且下端面252与所述主体部220的底部齐平。由所述上端面251向上延伸有一弹片253,该弹片253可抵靠在所述卡扣部230上。所述焊接片250的下端面252设有可焊接固定在电路板20的焊接孔254。
装配时,也是首先将本实用新型卡扣装置200安装到电路板20上,再卡合固定适配卡10。先将电连接器30焊接固定在电路板20的第一端21,再通过将焊接片250的焊接孔254将焊接片250焊接固定在电路板20的第二端22上,然后将焊接片250穿设在本体部220的支撑部221上,以此将卡扣装置200固定在电路板20上,再接着将适配卡10扣合在卡扣装置200中。
安装适配卡10时,先将适配卡10的第一端11插入电连接器30中,再将适配卡10上的孔洞13的边缘与导引柱240相对,然后,用力将适配卡10的第二端12向下压,顺着导引柱150,可将适配卡10的孔洞13扣合在卡扣部230的勾部231上,若要取出适配卡10,只需用力将导引柱240向勾部231方向扳动,适配卡10即可弹出。因适配卡10固定在卡扣装置200上时,既可使卡扣部230定位,又使适配卡10扣合在勾部231上,可很好的固定适配卡10,保证适配卡10与电连接器30的正常使用。同时,因卡扣装置200设置在适配卡10的底部,能有效节省空间。
权利要求1.一种卡扣装置,包括主体部及可使第一组件卡合在主体部上的至少一卡扣部,其特征在于该卡扣部一侧设有可导引第一组件扣合在该卡扣部上的导引柱。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扣部的末端设有一勾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引柱的高度与所述第一组件的厚度相同。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部上设有斜向倒勾,卡扣部上设有与其配合的反斜向倒勾,当所述卡扣部与主体部做微量上下移动时,所述斜向倒勾与反斜向倒勾会重迭密合。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引柱由所述卡扣部弯折形成。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扣装置还设有可固定第二组件的至少一插销。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引柱由所述主体部一体延伸出。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扣部由所述主体部一体延伸出。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扣装置还设有扣合在主体部上的至少一焊接片。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卡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焊接片的下端面设有焊接孔。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卡扣装置,包括主体部及使第一组件卡合在主体部上的至少一卡扣部,该卡扣部一侧设有可导引第一组件扣合在该卡扣部上的导引柱。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卡扣装置设有导引柱,使第一组件方便的扣合在主体部上,有利于方便的将本实用新型安装在第一组件上。
文档编号G06F1/18GK2891059SQ20062005479
公开日2007年4月18日 申请日期2006年2月7日 优先权日2006年2月7日
发明者郭世家 申请人:番禺得意精密电子工业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