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通信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文档序号:6469791阅读:15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无线通信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利用电波与可以实现数据的写入以及读出的无线 标签进行无线通信的无线通信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存在构成为包括天线,且用于进行无线通信 的无线通信装置,该无线通信利用了存在于该天线的通讯区域内的 无线标签和电波。这种无线通信装置可以/人无线标签中所安装的存 储器中读出数据,或者将数据写入上述存储器。
在各无线标签的存储器中存储有固有的ID作为标签(tag)识 别信息。无线ii/f言装置可以通过读取无线标签的ID, 乂人而分别指定 无线标签。这才羊的无线标签例如称为RFID ( Radio Fr叫uency Identification:射频识别)。无线通信装置^皮称为无线标签读写器或 者RFID读写器。
在使用这种无线通信装置将数据写入无线标签时,首先,无线 通信装置在不指定无线标签的情况下发送询问电波。这样,接收了该询问电波的无线标签返回应答电波。应答电波通过无线标签的存
储器中所存储的ID被调制。在无线通信装置中接收来自于无线标 签的应答电波。无线通信装置对接收的应答电波进行解调并识别无 线标签的ID。在识别了 ID之后,无线通信装置和包括该ID的无 线标签进行一对一的无线通信,并以不接触的方式进行数据的读取 和写入。
例如,在日本特开2006-338179号公才艮中,公开有使用了这种 无线通信装置的无线标签标牌(tag label)发行装置。该装置主要 构成为包括标牌提供单元、无线通信装置、印字单元以及控制单元。 标牌^是供单元用于,人前端陆续方文出巻成辊状的标牌用纸。陆续力文出 的标牌用纸^a是供至无线通信装置的天线通i凡区域内,并进一步#皮 4是供至印字单元的印字头和印字压板(platen)之间。
在标牌用纸上,以相等间隔将多个无线标签标牌粘贴成一列。 无线通信装置与^皮l是供至天线通讯区域内的无线标签标牌的无线 标签进行无线通信,在该无线标签的存储器中写入需要的信息。印
表面上印字需要的信息。控制单元控制标签提供单元、无线通信装 置以及印字单元,以^更可以确保在一张无线标签标牌的无线标签中 写入的信息和该标牌的表面上所印字的信息的一致性。
对于无线通信装置利用无线通信在无线标签中写入数据,需要 一定程度的发送电力。因此,无线通信装置的天线通讯区i或变得比 所需要的更宽。
乂人而,提出了以下无线通信装置通过标牌提供单元向上述天 线通讯区域内依次提供作为目标的无线标签,并在该无线标签中写 入需要的数据。在这样的无线通信装置中,根据标牌的提供间隔, 并不一定限定于只有4立于天线的最近4立置的目标无线标签对乂人该天线力文射的询问电波进4于应答。也存在位于其前后的目标以外的无 线标签首先应答的可能性。
但是,现有的无线通信装置无法判断首先应答了询问电波的无 线标签是目标无线标签还是目标以外的无线标签。因此,在目标以 外的无线标签首先进行应答时,对该无线标签写入数据。其结果是,
存在恐怕发行了以下无线标签标牌该无线标签标牌未取得写入无 线标签中的信息和标牌表面上印刷的信息的 一致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鉴于上述问题,其目的在于提供可以高精度地筛选作为 处理对象的无线标签和对象以外的无线标签的无线通信装置及其 控制方法。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无线通信装置,其利用无线通 信,对多个无线标签进4亍标签识别信息的询问,并对应答了上述标 签识别信息的无线标签进行规定的处理,上述无线通信装置的特征 在于,包括接收灵敏度检测部,构成为检测接收由上述无线标签 进行应答的标签识别信息时的接收灵敏度;比较部,构成为将在上 述接收灵敏度检测部中检测出的接收灵敏度与规定的阈值进行比 较;以及处理部,构成为〗又对如下的无线标签进行规定的处理该 无线标签是在上述比较部中的比较的结果是^皮判断为接收灵每丈度 大于等于上述阈^1的最初的无线标签。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无线通信装置的控制方法,其 中,上述无线通信装置利用无线通信,对多个无线标签进行标签识 别信息的询问,并对应答了上述标签识别信息的无线标签进行规定 的处理,上述无线通信装置的控制方法的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检测接收标签识别信息时的接收灵敏度,上述标签识别信息是由上述无线标签进行应答的标签识别信息;将检测出的接收灵敏度和规 定的阈值进行比较;以及仅对比较的结果是被判断为接收灵敏度大 于等于上述阈值的最初的无线标签进行定的处理。
其中,检测由无线标签进行应答的标签识别信息接收时的接收
将判断为标签识别信息接收时的接收灵敏度大于等于阈值的无线 标签i殳定为有岁丈,并进4于身见定的处理。
本发明的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并且部分地将从该描述 中变得显而易见,或可以通过实施本发明而了解。本发明的优点可 以通过下文中具体指出的手l殳及其组合来实现并获得。


结合于说明书中并构成i兌明书一部分的附图示出了本发明的 实施例,并且与以上给出的概括性描述和以下给出的对实施例的详 细描述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的原理。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所使用的无线标签标牌用 纸的主要部分构成的才莫式图2是图1中的A-A方向截面图3是表示无线标签标牌发行装置的主要部分构成的框图4是表示无线标签标牌发行装置所包括的无线标签读写器的 主要部分构成的框图5是示出了无线标签读写器的存储部中所形成的主要的存储 区i或的8图6是表示无线标签读写器的控制部所执行的处理顺序的一个 周期结束前为止的流程图7是表示无线标签读写器的控制部所执行的处理顺序的一个 周期结束后的流禾呈图;以及
图8是示出了阈值表中所设定的数据的一个例子的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用于实施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进刊 说明。
此外,该实施方式是将本发明适用于无线标签标牌发行装置的 无线标签读写器时的实施方式。无线标签标牌发行装置用于发^f亍作 为物品管理用标纟皁而粘贴在各种物品上的无线标签标片皁。
首先,采用图1至图2对本实施方式中所使用的无线标签标牌 用纸l进行说明。如图l所示,无线标签标牌用纸l构成为包括带 状的衬纸2以及多张无线标签标牌3。各无线标签标牌3以剥离自 如地方式粘贴在坤t纸2的表面上,并沿用纸lt送方向C排列为 一列。
图2扩大示出了图1的A-A方向截面。如图2所示,各无线标 签标牌3分别构成为在衬纸2上通过粘^接剂9粘贴无线标签7, 该无线标签7隔着粘4妄剂8 #1标牌片(label sheet) 4所覆盖。粘4妻 剂8与粘4妄剂9相比其粘着力非常强。因此,标牌片4和无线标签 7可以成为一体地乂人衬纸2上剥离。标牌片4的表面成为信息的印 刷面。
无线标签7是将IC芯片5和天线6内置于薄月莫内的无线标签。 这种无线标签一般称为RFID入口 ( inlet )。无线标签7的IC芯片5包4舌电源生成部、解调部、调制部、 存储部以及用于控制这些部分的控制部。电源生成部用于进4亍通过 天线6 4妄收的电波的整流和稳定化。所生成的电源4皮4是供给IC芯 片5的各部。解调部用于解调通过天线6^妻J]欠的电波。解调后的凄丈 据被发送给控制部。调制部为了使从天线6方文射电波,将从控制部 发送的ft据调制为电波。
控制部将由解调部解调的数据写入存储部。此外,控制部从存 储部读出数据并向调制部发送。存储部构成为包括i殳定区i或,以 无法改写的方式存^^f呆持凄t据;以及用户区i或,可以写入4壬意的数 据。在i殳定区域中写入有预先固有的标签识别信息、即ID。
下面,参照图3,对l吏用了上述无线标签标牌用纸1的无线标 签标牌发4亍装置10进4亍说明。
无线标签标牌发行装置10包括标牌固定座(holder )(未图示)。 在标牌固定座上,无线标签标牌用纸l被i殳置为巻绕(巻含回卞) 成專昆状的状态。乂人标牌固定座陆续i文出的无线标签标牌用纸1的前 端沿着规定的输送路径#:引导至剥离辊11。然后,通过该剥离辊ll 仅巻绕衬纸2,并剥离无线标签3。通过剥离辊ll被剥离的无线标 签标牌3 乂人标牌发4亍口 (未图示)排出。巻绕在剥离辊11上的村 纸2由巻取辊(未图示)巻耳又。
在从标牌固定座至剥离辊11的输送路径上,从无线标签标牌 用纸1的输送方向B的上游侧、即标牌固定座侧朝向下游侧、即剥 离辊11侧,依次i殳置有标牌传感器12、无线标签读写器13的天线 14以及印屌'J头15。
10标片皁传感器12用于冲企测/人标牌固定座陆续方文出的无线才示签标 牌用纸1的无线标签标牌3。例如,通过光学地;险测无线标签标牌 3的后端边纟彖,,人而4企测无线标签标牌3。
天线14基于无线标签读写器13的控制而放射电波。此外,接 收/人无线标签标牌3的无线标签7放射的电波。无线标签读写器13 可以以不接触的方式从无线标签标牌3的无线标签7读耳又存4诸数 据,该无线标签7存在于/人天线14》文射的电波可以到达的电波到 达区i或内。此外,可以以不^妄触的方式将凝^居写入该无线标签7的 存储器(memory)部中。
印刷头15由头驱动部16进4亍驱动。 一皮马区动的印刷头15在标 签标牌4的印刷面上印刷各种信息,该标签标牌4的印刷面作为无 线标签标牌3的表面。作为这种印刷头15例如可以采用热,敏头。
无线标签标牌发行装置10还包括操作面板17、通信接口 18、 输送系统驱动部19、存储部20、主体控制部21等。在操作面一反17 上设置有各种键和显示部等。通信接口 18上连接有个人计算^L等 主机设备。
车命送系统驱动部19控制无线标签标片牟用纸1的l命送4几构和巻 取辊的驱动机构。输送机构将设置在标牌固定座上的无线标签标牌 用纸1向其长边方向的一个方向以及其相反方向llT送。
存储部20中存储有通过通信接口 18输入的标牌写入数据或标 牌印字凄t据。主体控制部21用于控制输送系统驱动部19、无线标 签读写器13以及头驱动部16。基于该控制发行无线标签标牌3, 其中,该无线标签标牌3是在无线标签7中写入了标牌写入数据、 且在印刷面上印刷了标牌印字数据的无线标签标牌。图4是表示无线标签读写器13的主要部分构成的框图。无线 标签读写器13构成为包括接口 (I/F: Interface) 31、读写器控制部 32、发送处理部33、接收处理部34、循环器(Circulator) 35以及 存储器36等。
发送处理部33包括调制器41以及》文大器42等,其中,该调 制器41通过/人控制部32豸lr出的才莫拟的发送数据信号对规定的载波 进4亍调制,该》文大器42方文大由该调制器41调制的信号。纟皮;汶大器 42》文大的信号通过循环器35 ^皮^是供至天线14,并作为电波/人天线 14放射。
循环器35将,人发送处理部33侧输入的信号输出至天线14,并 将从天线14侧输入的信号输出至接收处理部34侧。从天线14将 信号赋予循环器35,其中,该信号相当于从存在于其通讯区域内的 无线标签7接收的电波。
接收处理部34构成为包括放大器43、解调器44、低通滤波器 (LPF: Low Pass Filter )45以及自动增益4空制(AGC: Automatic Gain Control)电路46等。放大器43用于放大通过循环器35输入的信 号。解调器44从纟皮放大器43放大的信号中除去规定的载波成分, 并对模拟的接收数据信号进行解调。LPF 45使解调器44所解调的 接收数据信号中的规定的低频带的信号通过。AGC电路46调整增 益(放大率),以使通过了 LPF45的接收数据信号的强度电平变为 固定的适当电平。由AGC电路46调整为适当电平的接收数据信号 被提供给控制部32。
接口 31控制上述主体控制部21和控制部32之间的数据通信。
控制部32具有发送功能和接收功能。发送功能是指根据来自 于通过接口 31连接的主体控制部21的指令,生成发送数据信号。
12此外,将所生成的发送数据信号提供给发送处理部33。接收功能是 指将从接收处理部34 l是供的接收数据信号在主体控制部21中转换 为可识别的数据。此外,将转换后的数据通过接口 31提供主合主体 控制部21。
此外,控制部32具有增益控制功能。该功能是指生成AGC参 数p,以使从AGC电路46输出的接收数据信号的强度电平变为适 当电平。所生成的AGC参数p被提供给AGC电路46。越是4妄收 灵敏度良好,用于使AGC电路46的增益可以变化的AGC参数p 越取大值。在本实施方式中,将该AGC参数p设定为"0" ~ "6" 的七个阶,更。
存储器36包括读出专用的ROM区域、和读出以及写入自如的 RAM区域。此外,在ROM区域中,存储有用于控制上述控制部 32的动作的程序等。此夕卜,如图5所示,在RAM区域中,形成有 开始时AGC阈值A、最小AGC阈值B、当前阈值X、标签识别时 AGC值Y、识别周期内最大AGC值M、标签检测结束标记(lag) F以及重算计数器R的各存储区域51 ~ 57。
从预先通过接口 18连接的主机设备,通过主体控制部21将上 述开始时AGC阈值A以及最小AGC阈值B设定为任意的值(其 中,6>A>B>0)。最小AGC阈值B的存储区域52构成下限值存 储单元。
例如,若从主机设备提供了无线标签标牌3的发行任务(job ), 则主体控制部21将该发行任务中包括的标牌写入数据和标牌印字 数据存储在存储部20中。接着,指令用纸输送系统驱动部19的起 动。由此,由于开始无线标签标牌用纸1的输送,因此主体控制部 21待机由标牌传感器12 4企测无线标签标牌3。此外,如果没有才全测出无线标签标牌3,则主体控制部21向无线标签读写器13指令 进行标牌写入凄t据的写入。
接收了该指令的无线标签读写器13的控制部32将标牌写入数 据暂时存储在存储部36中之后,开始图6、图7的流程图所具体示 出顺序的处理。
作为步骤ST1,控制部32读出存储区域51中所i殳定的开始时 AGC阔值A。读出后的阈值A被作为当前阈值X设置在存储区域 53中。
作为步骤ST2,控制部32使存储区域54的标签识别时AGC 值Y为"0"。此外,使存储区域57的重算计数器R复位为"0"。
作为步骤ST3,控制部32使存储区域55的识别周期内最大 AGC值M为"0"。此夕卜,使存储区域56的标签检测结束标记F复 位为"0"。
在结束了以上的初始化处理后,作为步骤ST4,控制部32将 无线标签的ID读取指令输出至发送处理部33。
在输出了 ID读取指令后,在发送处理部33中,通过ID读取 指令来调制载波,并生成调制信号。并且,放大该调制信号,并作 为ID询问电波/人天线14进行》文射。
上述ID询问电波可以-波不指定(不特定)的多凄t的无线标签 接收。接收该询问电波的无线标签7返回ID应答电波。通过无线 标签7的存储器中存4渚的ID来调制ID应答电波。ID应答电波祐L 天线14接收,并一皮发送至接收处理部34。在4妄收处理部34中i文大 相当于接收电波的信号,并进行解调。解调后的数据信号包括无线 标签7的ID。在接收处理部34中,进一步从该数据信号中提取规
14定的低频带的信号成分,将提取后的低频信号通过AGC电路46提 供给控制部32。
这时,控制部32生成AGC参数p,以使从AGC电路46 ^是供 的低频信号的强度电平变为适当电平。然后,将该AGC参数p提 供给AGC电路46。
作为步骤ST5,发送了 ID读取指令的控制部32待机经过一次 的写入处理周期(cycle)时间。然后,在该等4寺期间中,作为步骤 ST6,控制部32判断是否4全测出了无线标签7的ID。
如果在经过了一次的写入处理周期时间之前(步-骤ST5的否), 从通过AGC电路46提供的低频信号中检测出了无线标签7的ID (步骤ST6的是),则作为步骤ST7,控制部32取得当前时刻的 AGC参数p。然后,将取得的AGC参数p作为标签识别时AGC值 Y存储在存储区域54中。
作为步骤ST8,控制部32比较存储区域54内的标签识别时 AGC值Y和存储区域53内的当前阈值X。在标签识别时AGC值 Y大于等于当前阈值X的情况下,检测出无线标签7的ID时的接 收灵敏度大于等于规定电平。即,无线标签7位于天线14的最近 (直近)位置。在这种情况下,作为步骤ST9,控制部32将设定 了该ID的无线标签7作为写入处理对象的无线标签进4于识别。然 后,从存储部48中读出标牌写入数据,并将该数据的写入指令输 出至发送处理部33。
在输出了写入指令后,在发送处理部33中,通过写入指令来 调制载波,并生成调制信号。然后,》文大该调制信号,作为处理用 电波从天线14进行放射。上述写入处理用电波-f又可以祐j殳定了该ID的写入处理对象的 无线标签7 4妄收。4妄收了该写入处理用电波的无线标签7将标签写 入数据写入存储器。然后,在写入结束后,发送正常结束应答的电 波。该应答电波-故天线14接收,并,皮发送至4妾收处理部34。在接 收处理部34中,》文大相当于接收电波的信号,并进行解调。并且, 从该解调数据信号中提取规定的低频带的信号成分,将提取后的低 频信号通过AGC电路46提供给控制部32。
发送了写入指令的控制部32待机来自于无线标签7的正常结 束应答。如果接收了正常结束应答,则作为步骤STIO,通过接口 31通知主体控制部21数据写入处理的正常结束。至此,结束本次 的处理。
如果乂人无线标签读写器13接收了^t据写入处理的正常结束通 知,则主体控制部21从存储部20取得标牌印刷数据。然后,主体 控制部21与无线标签标牌3 ^皮输送至印刷头15的印刷位置同步地 将标牌印刷数据提供给头驱动部16。由此,印刷头15进行动作, 在该无线标签标牌3的印刷面上印刷标牌印刷数据。这样,通过剥 离辊11将无线标签标牌3从衬纸2上剥离下来并进行发行,该无
印刷#:据的印刷的无线标签标牌。
另一方面,在通过图6的步骤ST8中,比较标签识别时AGC 值Y和当前阈值X的结果是标签识别时AGC值Y小于当前阈值X 时,检测出无线标签7的ID时的接收灵敏度不到规定电平。即, 无线标签7不位于天线14的最近(直近)位置。在这种情况下, 作为步骤STll,控制部32将标签检测结束标记F设置为"1"。即, 存储如下的内容在本次的写入处理周期中检测出了无线标签7的 ID。此外,在已经将标签4佥测结束标记F设置为"1"的情况下, 贝。忽略(pass)该处理。作为步骤ST12,控制部32比较存储区域54的标签识别时AGC 值Y和存储区域55的识别周期内最大AGC值M。在标签识别时 AGC值Y大于识别周期内最大AGC值M时,控制部32将存储区 域54的标签识别时AGC值Y作为新的识别周期内最大AGC值M 覆盖在存储区域55中。
控制部32返回到步-骤ST5,等4寺经过一次的写入处理周期时 间。然后,在该等4寺时间中,如果才企测出了其它的无线标签7的ID (步骤ST6的是),控制部32再次执行步骤ST7及步骤ST7之后
的处理。
即,控制部32取得当前时刻的AGC参数p,并将其作为标签 识别时AGC值Y存储在存储区域54中后,比举交该标签识别时AGC ^直Y和当前阈^f直X。然后,在标签识别时AGCM直Y大于等于当前 阈值X时,控制部32将标牌写入数据的写入指令输出至写入处理 对象的无线标签。
与此相对,在标签识别时AGC值Y小于当前阈值X的情况下, 控制部32比较标签识别时AGC值Y和识别周期内最大AGC值M。 然后,在比较标签识别时AGC值Y大于识別周期内最大AGC值 M时,控制部32将标签识别时AGC值Y作为识别周期内最大AGC 值M覆盖在存储区域55中。然后,控制部32等待经过一次的写入 处理周期时间。
因此,在写入处理周期时间经过的过禾呈中,在标签识别时AGC 值Y大于等于当前阈值X的条件下检测出无线标签7的ID时,马 上对于该无线标签7^M于lt据的写入处理。并且,在写入处理后, 本次的处理结束。因此,即使在写入处理周期时间内,接着斗全测出 了标签识别时AGC值Y大于等于当前阈值X的无线标签7,也忽 略该无线标签。与此相对,在标签识别时AGC值Y大于等于当前阔值X的条 件下未检测出无线标签7的ID,且经过了写入处理周期时间的情况 下(步骤ST5的是),控制部32进入图7的步骤ST14。
在步骤ST14中,控制部32比较存储区域55的识别周期内最 大AGC值M和存储区域52的最小AGC阈值B。并且,在识别周 期内最大AGC值M大于最小AGC阈值B时,作为步骤ST15,控 制部32将识別周期内最大AGC值M覆盖在存^f诸区域53中,并更 新当前阈值X。在识别周期内最大AGC值M小于等于最小AGC 阈值B时,作为步骤ST16,控制部32将最小AGC阈值B覆盖在 存储区域53上,并更新当前阈值X。
作为步骤ST17,控制部32使重算计凄t器R ^又计数递增(count up) "1"。作为步骤ST18,控制部32判断重算计数器R是否超过 了预先i殳定的重算次凄tn (n为2以上的自然tt)。在重算计凄史器R 未超过重算次数n的情况下(步骤ST18的否),控制部32返回到 步骤ST2的处理。即,4吏识别周期内最大AGC值M为"0"。此夕卜, 使标签4企测结束标记F复位为"0"。然后,再次将无线标签的ID 读取指令输出至发送处理部33。
因此,在标签识別时AGC值Y大于等于当前阈值X的条件下 未检测出无线标签7的ID,且经过了写入处理周期时间的情况下, 当前阈值X被向下(下方)修正为之前的写入处理周期中的最大接 收灵敏度所对应的AGC值。然后,再次执行ID的询问。其结果是, 如果在标签识别时AGC值Y大于等于当前阈值X的条件下,检测 出了无线标签7的ID,则马上对该无线标签7执行数据的写入处理。 写入处J里后,本次的处J里结束。
另一方面,在标签识别时AGC值Y大于等于当前阈值X的条 件下未检测出无线标签7的ID,且重算计数器R超过了重算次数n的情况下(步骤ST18的是),作为步骤ST19,控制部32核对(check ) 标签4佥测结束标记F。在标签检测结束标记F被设置为"1"时(步 骤ST19的是),检测出无线标签7的ID的装置的接收灵敏度低。 在这种情况下,作为步骤ST20,控制部32通过4妄口 31向主体控 制部21通知标签不正常错误的异常结束。至此,本次的处理结束。
在未将标签4企测结束标记Fi殳置为"1"的情况下(步艰《ST19 的否),则完全未检测出无线标签7的ID。在这种情况下,作为步 骤ST21,控制部32通过接口 31向主体控制部21通知标签不存在 的错-i吴的异常结束。至此,本次的处理结束。
例如,以设定"5"作为开始时AGC阈值A,且设定"2"作 为最小AGC阈值B的情况为例。如上所述,接收灵敏度越是良好, AGC参数p越是取大值。即,在该例子中,在检测出无线标签7 的ID时的AGC参lt p为"5"以上时,该无线标签7位于天线14 的最近位置,并成为写入对象。
在该例子中,当乂人天线14发送ID询问电波,且在4企测出首先 应答的无线标签7的ID时的AGC参数p为"5"以上时,对于该 无线标签7执行数据写入处理。此外,之后,不管4全测出其它无线 标签的ID时的AGC参数p是否为"5"以上,对于那些无线标签 7都不执行数据写入处理。
此外,在检测出首先应答的无线标签7的ID时的AGC参数p 小于"5"时,对于该无线标签7不执行数据写入处理。并且,在 检测出后续应答的无线标签7的ID时的AGC参数p为"5"以上 时,对于该无线标签7执行数据写入处理。并且,之后,不管检测 出其它的无线标签的ID时的AGC参ttp是否为"5"以上,对于 那些无线标签7都不扭j于凄t据写入处理。
19因此,才艮据本实施方式,由于^f又是4企测出ID时的AGC参凄tp 为开始时AGC阈值A以上的无线标签7为有效,因此可以对位于 天线14的最近位置的目标无线标签可靠地写入凄t据。
但是,存在以下的情况虽然发送了 ID询问电波,^f旦是冲企测 出应答了该询问电波的无线标签7的ID时的AGC参数p均小于开 始时AGC阈值A。例如,无线标签7自身的应答灵敏度差这样的 情况。在这种情况下,将检测出无线标签7的ID时的AGC参数p 中的最大值设定为当前阈值X。然后,再次发送ID询问电波。因 为是在重算次数的范围内重复以上处理,所以即使是在使用了应答 灵每丈度差的无线标签7的情况下,也可以将离天线14最近的无线 标签7确定为写入处理对象,并写入凄t据。
此外,本发明并不^f又限于上述实施方式所说明的内容,在实施 阶段,在不脱离本发明主旨的范围内,可以变形构成要素进行具体 实施。
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无线标签读写器13的存^f诸器36 中,设置开始时AGC阈值A以及最小AGC阈值B的存储区域51、 52,以使从主机设备设定任意的值。但是,开始时AGC阈值A以 及最小AGC阈值B的设定单元并不仅限于此。
例如,如图8所示,在存储器36中存储阈值表60,该阈值表 60中设定了多个开始时AGC阈值A和最小AGC阈值B的组合形 式(pattern)。在该阈值表60中,"No"表示表编号。此外,"A" 表示开始时AGC阈值,"B"表示最小AGC阈值。"S"是选择标 记。只有与多个组合形式中的任一个形式相对应的选择标记4皮设定 为表示选纟奪状态的"1"。
20图8示出了将AGC参数p设定为"0" ~ "6"的七个阶^爻时 的阈值表60。因为开始时AGC阈值A大于等于最小AGC阈值B, 所以i殳定了 28种的组合形式。
例如,表编号"14"的组合模式是开始时AGC阈值A和最小 AGC阈值B均为"4"。在这种情况下,4又对标签识别时AGC值Y 为"4"以上的无线标签^M于lt据写入处理。
表编号"7"的组合形式是开始时AGC阈值A为"6"、最小 AGC阈值B为"0"。在这种情况下,在天线14的通讯区域内存在 的无线标签中,仅对标签识别时AGC值Y最大的无线标签执行数 净居写入处理。
用户例如通过主^L设备输入开始时AGC阈值A和最小AGC 阈值B为期望的组合形式的表编号。由此,4又将该表编号所对应的 选择标记i殳定为"1",其它的选4奪标记S均为"0"。然后,选4奪标 记S被设定为'T,的组合形式为有效,并进行处理。
这样,通过采用阈值表60,可以简单地实现开始时AGC阈值 A和最小AGC阈值B的设定作业。此外,可以使将大于开始时AGC 阈值A的值设定作为最小AGC阈值B这样的销-误防患于未然。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示出了才艮据AGC参数的值,检测 *接收由无线标签进行应答的标签识别信息时的接收灵敏度的情况。 但是,也可以基于AGC参数之外的信息来检测接收灵敏度。
此外,本发明并不仅限定于无线标签标牌发行装置的无线标签 读写器13。例如,也可以在包括整流(gate)天线、识别通过该天 线之间的无线标签的ID的系统的无线标签读取器中适用本发明。 才企测通过天线之间的无线标签的ID时的接收灵敏度极其良好。于 是,通过适用本发明,存在于天线附近的无线标签即使检测出其ID,也因为接收灵敏度差而被排除,仅可以精度良好地检测出通过整流 天线的天线之间的无线标签。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可以容易地想到其它优点和变形。 因此,在本发明更广泛的方面中,其不限于此处示出和描述的特定 细节和例示性实施例。因而,在不脱离由所附^又利要求及其等同物 限定的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前提下,可以做出各种更改。
权利要求
1. 一种无线通信装置,其利用无线通信,对多个无线标签进行标签识别信息的询问,并对应答了所述标签识别信息的无线标签进行规定的处理,所述无线通信装置的特征在于,包括接收灵敏度检测部(ST7),构成为检测接收由所述无线标签进行应答的标签识别信息时的接收灵敏度;比较部(ST8),构成为将在所述接收灵敏度检测部中检测出的接收灵敏度与规定的阈值进行比较;以及处理部(ST9),构成为仅对如下的无线标签进行规定的处理该无线标签是在所述比较部中的比较的结果是被判断为接收灵敏度大于等于所述阈值的最初的无线标签。
2. 4艮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通信装置还包括接收灵壽文度存储部(55),构成为存储在所述比较部中 被判断为接收灵敏度小于所述阈值的无线标签的接收灵敏度; 以及阈值更新部(ST16),构成为将在所述接收灵敏度存储 部中存储的接收灵敏度的最大值设定为新的阈值,其中,在判断为对于 一 次询问进行了应答的所有无线标 签的标签识别信息接收时的接收灵敏度小于所述阈值的情况 下,再次进行标签识别信息的询问,判断进行了应答的无线标 签的标签识别信息接收时的接收灵敏度是否大于等于在所述 阈4直更新部中更新的新的阈值,并^f又对判断为大于等于新的阈 值的最初的无线标签进4于所述夫见定的处理。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线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通信装置还包括下限值存储部(52),构成为存储阈值的下限值,其中,所述阈值更新部比较在所述接收灵敏度存储部中 存储的接收灵敏度的最大值和在所述下限值存储部中存储的 下限值,在所述最大值大于所述下限值时,将所述最大值作为 新的阈值,在所述最大值小于等于所述下限值时,将所述下限 值作为新的阈l直。
4. 4艮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无线通信装置,其特征在 于,所述无线通信装置还包括标签输送部(19),构成为将无线标签依次输送至规定 的无线通4言区i或内,其中,所述处理部4又对如下的无线标签进4亍将凄t据写入 所述无线标签的处理该无线标签是由所述标签输送部l命送入 所述无线通信区域内的无线标签中的、在所述比專交部中#皮判断 为接收灵敏度大于等于所述阈值的最初的无线标签。
5. —种无线通信装置的控制方法,其中,所述无线通信装置利用 无线通4言,对多个无线标签进4亍标签识别信息的询问,并对应 答了所述标签识别信息的无线标签进行失见定的处理,所述无线 通信装置的控制方法的特4i在于,包4舌以下步艰《冲企测接收标签识别信息时的接收灵敏度,所述标签识别 信息是由所述无线标签进行应答的标签识别信息;将检测出的接收灵敏度和规定的阈值进行比较;以及仅对比较的结果是被判断为接收灵敏度大于等于所述阚 值的最初的无线标签进4于夂见定的处理。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无线通信装置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 于,所述无线通信装置的控制方法还包括以下步艰《存储比较的结果是被判断为接收灵敏度小于所述阈值的 无线标签的接收灵敏度;以及将存储的接收灵敏度的最大值作为新的阈值。
7.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无线通信装置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 于,所述无线通信装置的控制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将存储的接收灵敏度的最大值与预先设定的下限值进行 比较;当比较的结果是所述最大值大于所述下限值时,将所述 最大值设定作为新的阈值;以及当比较的结果是所述最大值小于等于所述下限值时,将 所述下限值i殳定作为新的阈值。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无线通信装置及其控制方法。其中,检测由无线标签进行应答的标签识别信息接收时的接收灵敏度(ST7)。判断检测出的接收灵敏度是否大于等于预先设定的阈值(ST8)。将判断为标签识别信息接收时的接收灵敏度大于等于阈值的无线标签设定为有效,并进行规定的处理(ST9)。
文档编号G06K7/00GK101452518SQ20081021059
公开日2009年6月10日 申请日期2008年9月4日 优先权日2007年12月6日
发明者铃木茂晃 申请人:东芝泰格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