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交换盒及数据交换方法

文档序号:6470041阅读:17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数据交换盒及数据交换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数据交换盒及数据交换方法,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用于 存储卡的数据交换盒及数据交换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工业的发展,各式电子商品已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市面上。其中, 有关于利用存储卡储存数据的电子商品,例如是数码相机,更是越来越普及。各家 厂商的存储卡的规格大多不相同。虽然卡片阅读机可读取多种存储卡的格式,然透 过卡片阅读机,当需将一存储卡的数据传递至另一存储卡时,仍需要通过个人计算 机方得以执行。由于,个人计算机并非易于随身携带,因此相当地不便。
虽然市面上出现可以将存储卡的数据传递至一随身硬盘的装置。然而,此装 置仅可接收各存储卡的数据,无法于多张存储卡之间执行数据交换。另外,此装置 因具有硬盘往往非常耗电,而非常不实用。因此,研究一种便于在各存储卡之间做 数据交换的装置及方法,乃业界需研究的方向之一。

发明内容
本发明有关于一种数据交换盒及数据交换方法,用于在各存储卡间做数据交 换,其是将一存储卡的数据传递至相同规格或不同规格的存储卡中。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提出一种数据交换盒包括一第一卡槽、 一第二卡槽、 一存储器及一处理单元。第一卡槽用以与一第一存储卡或一第二存储卡电性连结。 第一存储卡具有一第一数据。第二卡槽用以与一第三存储卡电性连结。第一卡槽及 第二卡槽的规格不同。存储器具有一中继区及一暂存区。处理单元用以将第一数据 透过第一卡槽传递至中继区,并将储存于中继区的第一数据透过第二卡槽传递至第 三存储卡。处理单元还用以将第一数据透过第一卡槽传递至暂存区,并将储存于暂 存区的第一数据透过第一卡槽传递至第二存储卡。其中,处理单元主动定义第一或第三存储卡其中容量较小者为一来源端,再由一外部指令确定第一存储卡为来源端。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出一种数据交换盒包括一第一卡槽、 一第二卡槽、一存储器及一处理单元。第一卡槽用以与一第一存储卡或一第二存储卡电性连结。其中,第一存储卡具有一第一数据。第二卡槽用以与一第三存储卡电性连结,且第一卡槽及第二卡槽的规格不同。存储器具有一中继区及一暂存区,该第一数据被传递至该中继区或该暂存区。其中,处理单元主动定义第一或第三存储卡其中容量较小者为一来源端,再由一外部指令确定第一存储卡为来源端。另外,处理单元还用以将第一数据透过第一卡槽传递至中继区或暂存区,当第一数据的数据量大于暂存区的容量时,处理单元还将第一数据切割为数据量小于或等于暂存区的容量的多个子第一数据。再者,处理单元还用以于第二存储卡或第三存储卡中新增一图片文件夹、 一普通文件夹,并新增一时间文件夹于图片文件夹及普通文件夹中,时间文件夹的名称与新增时间文件夹的时间相关。处理单元还判断第一数据是否为图片数据,若是,则处理单元将第一数据传递至图片文件夹的时间文件夹中,若否,处理单元将第一数据传递至普通文件夹的时间文件夹中。另外,处理单元将储存于中继区的第一数据,透过第二卡槽传递至第三存储卡,或处理单元将储存于暂存区的第一数据透过第一卡槽传递至第二存储卡,或处理单元分次将各个子第一数据传递至第二存储卡。
根据本发明的再一方面,提出一种数据交换方法,用以于一数据交换盒中,将一第一存储卡的一第一数据传递至至少一外部装置,外部装置是一第二存储卡或一第三存储卡,交换方法包括下述步骤。步骤(a)检测是否除了第一存储卡外,还包括外部装置连接数据交换盒。若是,则执行步骤(b)。若否,则执行步骤(c)。步骤(b)主动定义第一或第三存储卡其中容量较小者为一来源端,而后确定第一存储卡为来源端,第三存储卡为一目的端,其中第三存储卡为步骤(a)检测到的外部装置。步骤(c)主动定义第一存储卡为来源端,并主动定义数据交换盒的一存储器为目的端。步骤(d)将第一数据传递至目的端。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方面,提出一种数据交换方法,用以于一数据交换盒中,将一第一存储卡的一第一数据传递至至少一外部装置,外部装置是一第二存储卡或一第三存储卡,交换方法包括下述步骤。步骤(a)检测是否除了第一存储卡外,还包括外部装置连接数据交换盒。若是,则执行步骤(b)。若否,则执行步骤(c)。
步骤(b)主动定义第一或第三存储卡其中容量较小者为一来源端,而后确定第一
存储卡为来源端,第三存储卡为一目的端,其中第三存储卡系为步骤(a)检测到之外部装置。步骤(c)主动定义第一存储卡为来源端,并主动定义数据交换盒的一存储器的一中继区为目的端。步骤(d)判断第一数据是否为一图片数据。若是,则执行步骤(e)。若否,则执行步骤(f)。步骤(e)新增一图片文件夹于目的端,再新增一时间文件夹于目的端的图片文件夹中,时间文件夹的名称与新增时间文件夹的时间相关。步骤(f)新增一普通文件夹于目的端,再新增另一时间文件夹于目的端的普通文件夹中,此另一时间文件夹的名称与新增此另一时间文件夹的时间相关。步骤(g)判断第一数据的数据量是否大于存储器的一暂存区的容量。若是,则执行步骤(h)。若否,则执行步骤(i)。步骤(h)将第一数据切割为多个子第一数据,各个子第一数据的数据量小于或等于暂存区的容量。步骤(i)将第一数据传递至目的端,或将子第一数据其一传递至目的端。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内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图1A绘示依照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数据交换盒的示意图。
图1B绘示依照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数据交换盒的方块图。
图2A至图2C绘式依照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数据交换方法的流程图。
图3绘式图2A的步骤S112详细的流程图。
图4绘示图2B的步骤S115详细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以下实施例将说明根据本发明的数据交换盒及数据交换方法的具体实施方式
,然实施例所提出的内容,仅为本发明举例说明之用,并非作为限縮本发明保护范围之用,本发明所保护的范围以权利要求为准。再者,实施例的图标亦省略不必要的组件,以利清楚显示本发明的技术特点。
请参照图1A及图1B,图1A绘示依照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数据交换盒的示意图,图1B绘示依照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数据交换盒的方块图。数据交换盒100包括一第一卡槽lll、 一第二卡槽113、 一第三卡槽115、 一存储器120、 一显示器130、 一处理单元140、 一电源模块150、 一通用串行总线连接端口 (Universal Serial Bus port,USB port) 117、 一检测单元170及一操控模块1卯。
第一卡槽111用以与一第一存储卡10或一第二存储卡20电性连结。第二卡槽113用以与一第三存储卡30电性连结。第三卡槽115用以与一第四存储卡40电性连结。通用串行总线连接端口117用以与一随身盘50或一个人计算机60电性连结。第一卡槽lll、第二卡槽113及第三卡槽115的规格不同。其中,第一存储卡10具有一第一数据DIO、第二存储卡20具有一第二数据D20,第三存储卡30具有一第三数据D30,随身盘50具有一盘内数据D50,及个人计算机60具有一硬盘数据D60。具体来说,第一卡槽lll、第二卡槽113、第三卡槽115及通用串行总线连接端口117用以使数据交换盒100读写第一数据D10、第二数据D20、第三数据D30、盘内数据D50或硬盘数据D60。检测单元170连接第一卡槽111、第二卡槽113、第三卡槽115及通用串行总线连接端口 117,检测单元170用以检测上述外部装置是否透过对应的卡槽l 11、113、 U5及连接端口117电性连结至数据交换盒100。外部装置为第一存储卡IO、第二存储卡20、第三存储卡30、第四存储卡40、随身盘50及个人硬盘60。其中,处理单元140主动定义第一存储卡10或第三存储卡30其中容量较小者为来源端,再由一外部指令确定第一存储卡10为来源端。
其中,第一存储卡10及第二存储卡20具有相同规格,且与第三存储卡30及第四存储卡40的规格不同。这些存储卡IO、 20、 30及40例如包括一压縮快闪(CompactFlash, CF)存储卡、 一安全数字(Secured Digital, SD)存储卡、 一高容量安全数字(Secured Digital High Capacity, SDHC)存储卡、 一存储器条(Memory Stick, MS)存储卡、一尖端数字(extremeDigital, XD)存储卡、一智能媒体(SmartMedia,SM)存储卡、 一迷你快闪(TransFlash,T-Flash)存储卡、 一多媒体存储卡(MultiMedia Card, MMC)及一迷你光盘(Mini Disc, MD)。
再者,本发明实施例的数据交换盒100包括电源模块150。电源模块150例如是一电源线连接端口连接至一插座,或一随身充电电池,亦可以是同时包括前述两种组件。电源模块150用以提供一电力至数据交换盒100的处理单元140、显示器130、操控模块190、检测单元170及存储器120等。当电源模块150为随身充电电池时,其可让使用者随身携带数据交换盒IOO,相当地方便。
另外,存储器120具有一中继区121及一暂存区123。第一存储卡10的第一数据D10可透过第一卡槽lll选择地被传递至中继区121或暂存区123。操控模块190连接至显示器130及处理单元140。显示器130用以显示多个操控选项C11、 C13、 C15及C21,操控模块190提供这些操控选项C11、 C13、 C15及C21,并用以检测这些操控选项Cll、 C13、 C15及C21是否被触发。操控模块190至少包括一确定键191 (绘示于图1A)及一组选择键193及195 (绘示于第图1A),选择键193及195被控制用以向左或向右移动以选择操控选项Cll、 C13、 C15或C21,确认键191用以使选定的操控选项Cll、 C13、 C15或C21被触发。当操控选项Cll、 C13、 C15或C21被触发后,操控模块190传送对应的信号M21、 M23或M25至处理单元140。
以下,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存储卡的数据交换方法。数据交换方法用以于数据交换盒中,将第一存储卡的第一数据传递至至少一外部装置。其中,在各步骤中提及的组件,用以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并非用以限制本发明的数据交换方法的范围
请同时参照图1B及图2A至图2C,图2A至图2C绘式依照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数据交换方法的流程图。
在步骤S101中,数据交换盒100检测是否除了第一存储卡10外,还包括其它外部装置连接至数据交换盒IOO。换句话说,数据交换盒100检测是否除了第一卡槽外111,还包括其它卡槽l 13及115或通用串行总线连接端口 117是否有对应的其它外部装置电性连结。若是,则执行步骤S112,若否,则执行步骤S122。
其中,当第一存储卡10或第二存储卡20与第一卡槽111电性连结时,第一卡槽111传送对应的信号M11或M12至检测单元170。当第三存储卡30与第二卡槽113电性连结时,第二卡槽113传送一信号M13至检测单元170。当第四存储卡40与第三卡槽115电性连结时,第三卡槽115传送一信号M14至检测单元170。当随身盘50与通用串行总线连接端口 117电性连结时,通用串行总线连接端口 117传送一信号M15至检测单元170。当个人计算机60与通用串行总线连接端口117电性连结时,通用串行总线连接端口 117传送一信号M16至检测单元170。
因此,在步骤S101中,检测单元170判断除了信号M11以外,是否接收到信号M13、 M14、 M15及M16其中之一。若是,则执行步骤S112。在本实施例中先以检测单元170接收到信号M13作说明。
之后,在步骤S112中,处理单元140主动定义第一存储卡10或第三存储卡30其 中容量较小者为来源端,而后确定第一存储卡10为来源端,第三存储卡30为一目的 端,其中第三存储卡30为该步骤(a)检测到电性连接至第二卡槽113的外部装置。
请参照图3,其绘式图2A的步骤S112详细的流程图。
在步骤S112a中,处理单元140先检测第一存储卡10及第三存储卡30的容量大 小,并主动定义容量较小的存储卡为来源端。在本实施例中以第一存储卡10的容量 小于第三存储卡30的容量作说明。因此在步骤S112a中,处理单元140将第一存储卡 IO主动定义为来源端。
在步骤S112接续的子步骤中,使用者可通过输入外部指令确定第一存储卡IO 为来源端。关于使用者确定第一存储卡10为来源端的方式,本发明并不对此加以限 制,以下提供一种实施方式具体说明使用者确定第一存储卡10为来源端的方式。
在步骤S112b中,显示器130系显示至少二操控选项,操控选项对应至第一存 储卡10及第三存储卡30。操控选项用以让使用者确定来源端为第一存储卡10或第三 存储卡30,操控选项的数目取决于检测单元170检测到多少卡槽及连接端口与外部 装置电性连结的数目。在本实施例中,显示器130显示操控选项C11及C13。操控选 项Cll对应至与第一卡槽lll电性连结的第一存储卡lO,操控选项C13则对应至与第 二卡槽113电性连结的第三存储卡30。
之后步骤S112c,操控模块190判断对应至第一存储卡10的操控选项C11是否被 触发。若是,则执行步骤S112d。若否,则重复执行步骤S112c,直至对应的操控 选项被触发。
其中,使用者可透过操作选择键193及195及确定键191选择操控选项C11或操 控选项C13被触发。当操控选项C11被触发时,操控模块190传送一信号M21至处理 单元140。在步骤S112d中,处理单元140将与第一卡槽111电性连结的第一存储卡 IO设定为来源端。
在步骤S112e中,显示器130显示至少一操控选项,操控选项对应至第三存储 卡30。于此步骤的操控选项用以让使用者确定目的端,操控选项的数目取决于除了 目的端外,检测单元170检测到多少卡槽及连接端口与外部装置连接的数目。本实 施例除了第一卡槽111对应的第一存储卡10以外,还包括第二卡槽113对应的第三存储卡30电性连结数据交换盒100。显示器130显示操控选项C15。操控选项C15对应 至第三存储卡30。
之后步骤S112f,操控模块190判断与第二卡槽113电性连结的第三存储卡30对 应的操控选项C15是否被触发。若是,则执行步骤S112g。若否,则重复执行步骤 S112f,直至对应的操控选项被触发。当操控选项C15被触发时,操控模块190传送 一信号M23至处理单元140。
在步骤S112g中,处理单元140将与第二卡槽113电性连结的第三存储卡30设定 为目的端。接着,结束步骤S112,执行步骤S113。
步骤S113是关于使用者于第一存储卡10中,选定欲传递的数据的方式。在步 骤S113中,显示器130显示至少一操控选项,操控选项于此步骤中对应至第一存储 卡10的数据。操控选项用以让使用者确认第一数据卡欲传递的数据。操控选项的数 目取决于第一存储卡10的数据的总数。在本实施例中,操控选项C21对应至第一存 储卡IO的第一数据DIO。
之后在步骤S114中,操控模块190判断对应至第一数据D10的操控选项C21是 否被触发。若是,则执行步骤S115。若否,则重复执行步骤S114,直至对应的操 控选项被触发。当操控选项C21被触发时,操控模块190传送一信号M25至处理单 元140。
接着步骤S115,处理单元140透过第一卡槽111,将第一数据D10传递至存储器 120的中继区121。
再来于步骤S116中,处理单元140自存储器120的中继区121,将第一数据DIO 透过第二卡槽113传递至第三存储卡30。
请参照图4,其绘示图2B的步骤S116详细的流程图。
在步骤S116a中,处理单元140判断第一数据D10是否为图片数据。若是,则执 行步骤S116b。若否,则执行步骤S116c。
步骤S116b,若第一数据D10为图片数据,则处理单元140于目的端新增一图片 文件夹31,也就是处理单元140透过第二卡槽113于第三存储卡30中新增图片文件夹 31,图片文件夹31将用以储存第一数据D10。
步骤S116b执行完后接续执行步骤Sl 16d,处理单元140还透过第二卡槽113, 新增一时间文件夹31a于目的端。换句话说,处理单元140于第三存储卡30的图片文件夹31中新增时间文件夹31a,时间文件夹31a用以储存第一数据D10。时间文件夹 31a的名称与新增时间文件夹31a的时间相关。其中,时间文件夹31a为图片文件夹 31的子文件夹。
关于时间文件夹31a的名称,举例来说,若时间文件夹31a是于八月十日八点 三十分新增,则时间文件夹31a的名称例如为08100830。
接着在步骤S116e中,处理单元140透过存储器120及第二卡槽113,将第一数 据D10自中继区121传递至时间文件夹31a中。
另外,步骤S116c,若第一数据D10非图片数据,则处理单元140透过第二卡槽 113,于目的端第三存储卡30新增一普通文件夹33,普通文件夹33将用以储存第一 数据DIO。
步骤S116c执行完后接续执行步骤S116f,处理单元140还透过第二卡槽113, 新增一时间文件33a夹于目的端第三存储卡30的普通文件夹33中,时间文件夹33a 用以储存第一数据DIO,时间文件夹33a的名称与新增时间文件夹33a的时间相关。 其中,时间文件夹33a为普通文件夹33的子文件夹。
接着在步骤S116g中,处理单元140透过存储器120及第二卡槽113,将第一数 据DIO自中继区121传递至时间文件夹33a中。
关于步骤S116处理单元140传递第一数据D10至第三存储卡30的步骤中,当第 一数据D10传递至第三存储卡30后,第三存储卡30之第三数据D30仍然得以保留。
另外,在步骤S101中,若检测单元170除了接收到信号M13以外,更接收到信 号M14。则步骤S112还可将第四存储卡40设定为目的端。而在步骤S116中,处理单 元140再将第一数据D10自中继区121同时地透过对应的第二卡槽113及第三卡槽 115,传递至第三存储卡30及第四存储卡40中。换句话说,在步骤S112中,除了来 源端的第一卡槽111的第一存储卡10以外,其它卡槽对应电性连结的外部装置,皆 可被设定为目的端,也就是说目的端的数目可包括一个以上。
在步骤S101中,若除了第一卡槽lll外,并没有任何其它卡槽113与115及通用 串行总线连接端口117连接对应的其它外部装置,则执行步骤S122。在步骤S122中 ,处理单元140主动定义第一存储卡10为来源端,并主动定义数据交换盒100的存储 器120的暂存区123为目的端。
步骤S123类似步骤S113,显示器130显示至少一操控选项,操控选项其中之一对应至第一数据DIO。各操控选项对应至第一卡槽111的第一存储卡10的各数据。 在本实施例中,操控选项C21对应至第一数据D10。
之后步骤S124类似于步骤S114,操控模块190透过第一卡槽111,判断对应至 第一数据D10的操控选项C21是否被触发。若是,则执行步骤S125。若否,则重复 执行S124,直至对应的操控选项被触发。
在步骤S125中,处理单元140还透过第一卡槽111,判断第一数据D10的数据量 是否大于暂存区123的容量。若是,则执行步骤S126,若否,则执行步骤S127。
在步骤S127中,处理单元140将第一数据D10透过第一卡槽111,传递至暂存区
123。
之后在步骤S128中,检测单元170确认第二存储卡20取代第一存储卡10连接数 据交换盒IOO。换句话说,检测单元170检测第二存储卡20是否与第一卡槽111电性 连结。若是,则执行步骤S129。若否,则重复执行步骤S128,直至第二存储卡20 取代第一存储卡10与第一卡槽111电性连结。当第二存储卡20取代第一存储卡10与 第一卡槽lll电性连结时,检测单元170传送信号M13至处理单元140。
步骤S129,处理单元140将储存于暂存区123的第一数据D10,透过第一卡槽in 传递至第二存储卡20。
其中关于步骤S129,处理单元140将第一数据D10传递至第二存储卡20的详细 步骤,亦可与步骤S116相似地在第二存储卡20中建立一图片文件夹、 一普通文件 夹或一时间文件夹。相关地详细步骤已于图4中说明,于此不再赘述。此外,当第 一数据D10传递至第二存储卡20后,第二存储卡30的第二数据D30仍然得以保留。
另外于步骤S125中,若第一数据D10的数据量大于暂存区123的容量时,接续 的步骤S126,处理单元140将第一数据D10切割为多个子第一数据,各子第一数据 的数据量小于或等于暂存区的容量。本实施例中以第一数据D10被切割为两个子第 一数据Dll、 D13做说明。
之后在步骤S130中,处理单元140将子第一数据D11自第一存储卡10传递至暂 存区123。
接着步骤S131类似步骤S128,检测单元170检测第二存储卡20是否取代第一存 储卡IO连接数据交换盒IOO。若是,则执行步骤S132。若否,则重复执行步骤S131 ,直至第二存储卡20取代第一存储卡10与第一卡槽111电性连结。步骤S132,处理单元140将储存于暂存区123的子第一数据D11,透过第一卡槽 111传递至第二存储卡20中。
之后,在步骤S133中,处理单元140判断第一数据D10的所有子第一数据D11 及D13是否皆传递至第二存储卡20。若否,则执行步骤S134。若是,则结束此数据 交换方法。在本实施例中,由于子第一数据D13仍未传递至第二存储卡20,因此接 续执行步骤S134。
步骤S134类似于步骤S128及步骤S131,检测单元170检测第一存储卡10是否取 代第二存储卡20连接数据交换盒100。若是,则执行步骤S130。将第一数据D10的 子第一数据Dll、 D13其中仍未传送的子第一数据D13传递至存储器120的暂存区 123,并执行步骤S131。若否,则重复执行步骤S134,直至第一存储卡10取代第二 存储卡20与第一卡槽111电性连结。
由步骤S130至步骤S134的循环,本发明实施例的数据交换盒100得以将第一存 储卡10的第一数据D10批次完整地传递至相同规格的第二存储卡20中。
另外,本发明实施例的数据交换盒100具有通用串行总线连接端口117。因此 ,数据交换盒117可用以与随身盘50或个人计算机60电性连结。当数据交换盒IOO 连接到随身盘50或个人计算机60后,处理单元140将第一数据D10透过第一卡槽111 传递至中继区121,并将储存于中继区121的第一数据D10透过通用串行总线连接端 口117传递至随身盘50或个人计算机60。另外,处理单元140亦可将随身盘50或个人 计算机60对应的盘内数据D50或硬盘数据D60透过通用串行总线接端口 1117传递至 中继区121,并将储存于中继区121的盘内数据D50或硬盘数据D60透过第一卡槽111 传递至第一存储卡IO。
虽然本发明上述实施例揭露的数据交换盒, 一卡槽是以与一存储卡电性连结 做说明。然本发明技术领域具有通常知识者可知, 一卡槽可与不同规格的存储卡电 性连结。例如,第一卡槽lll可与压縮快闪(CompactFlash, CF)存储卡及迷你光 盘(Mini Disc, MD)兼容,或与尖端数字(extreme Digital, XD)存储卡及智能媒 体(SmartMedia, SM)存储卡兼容,也可与安全数字(Secured Digital, SD)存储 卡及多媒体存储卡(Multi Media Card, MMC)兼容,皆属于本发明的范畴。
相较于传统的一随身硬盘,本发明所揭露的数据交换盒的组件中不包括硬盘 (hard disk)。由于硬盘需要一定的大电压方得以驱动,在随身硬盘中,当充电电池没电或根本没有充电电池时,无法只使用通用串行总线连接端口驱动随身硬盘。 随身硬盘使用时一定要透过电源线连接端口。而本实施例的数据交换盒100上述的 组件,仅需要小电压即可驱动,在充电电池没电或根本没有充电电池时,可以只透
过通用串行总线连接端口,即可使本实施例的数据交换盒100作动。
本发明上述实施例所揭露的数据交换盒及数据交换方法。当同时有第一存储
卡10及规格相异的第三存储卡30 (或随身盘50、个人计算机60)与对应的卡槽(或 通用串行总线连接端口)电性连结时,第一存储卡10通过存储器120的中继区121 将第一数据D10传递至第三存储卡30。当第一数据D10欲传递至与第一存储卡10相 同规格的第二存储卡20时,本实施例的数据交换盒100将第一数据D10先传递至存 储器120的暂存区123。待第二存储卡20取代第一存储卡10与第一卡槽111电性连结 后,数据交换盒100再将暂存区123的第一数据D10传递至第二存储卡20。本实施例 的数据交换盒100的处理单元140执行功能简单,因此其较个人计算机的处理模块简 化许多。另外,由于本实施例的数据交换盒100没有硬盘,且存储器包含批次数据 交换的功能,因此,本实施例的数据交换盒100相当地省电。本发明实施例的数据 交换盒100还包括电源模块150而得以便于携带。因此,数据交换盒100可在不需要 额外的硬盘之下,可擦写各存储卡之间的数据,相当地实用且方便。
综上所述,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 。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 作各种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以权利要求所界定的为准。
权利要求
1.一种数据交换盒,包括一第一卡槽,用以与一第一存储卡或一第二存储卡电性连结,该第一存储卡具有一第一数据;一第二卡槽,用以与一第三存储卡电性连结,该第一卡槽及该第二卡槽的规格不同;一存储器,具有一中继区及一暂存区;以及一处理单元;其中,该处理单元用以将该第一数据透过该第一卡槽传递至该中继区,并将储存于该中继区的该第一数据透过该第二卡槽传递至该第三存储卡;该处理单元还用以将该第一数据透过该第一卡槽传递至该暂存区,并将储存于该暂存区的该第一数据透过该第一卡槽传递至该第二存储卡;其中,该处理单元主动定义该第一或第三存储卡其中容量较小者为一来源端,再由一外部指令确定该第一存储卡为该来源端。
2.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数据交换盒,其特征在于,当该第一数据的数据量大于 该暂存区的容量时,该处理单元还将该第一数据切割为多个子第一数据,各该些子 第一数据的数据量小于或等于该暂存区的容量,该处理单元分次将各该些子第一数 据透过该第一卡槽传递至该第二存储卡。
3.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数据交换盒,其特征在于,该处理单元还判断该第一数 据是否为图片数据;若该第一数据为图片数据,则该处理单元新增一图片文件夹于该第二存储卡 或该第三存储卡,该图片文件夹用以储存该第一数据;及若该第一数据非图片数据,则该处理单元新增一普通文件夹于该第二存储卡 或该第三存储卡,该普通文件夹用以储存该第一数据。
4.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数据交换盒,其特征在于,该处理单元还新增一时间文 件夹于该第二存储卡或该第三存储卡,该时间文件夹用以储存该第一数据,该时间 文件夹的名称与新增该时间文件夹的时间相关。
5.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数据交换盒,其特征在于,该第二存储卡具有一第二数据,该第三存储卡具有一第三数据;当该第一数据透过该第一卡槽传递至该第二存储卡后,该第二数据仍然保留;及当该第一数据透过该第二卡槽传递至该第三存储卡后,该第三数据仍然保留
6.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数据交换盒,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第三卡槽,用以与 一第四存储卡电性连结,该第一卡槽、该第二卡槽及该第三卡槽的规格不同;其中,该处理单元用以将该第一数据透过该第一卡槽传递至该中继区,并将 储存于该中继区的该第一数据同时透过该第二卡槽及该第三卡槽分别传递至该第 三存储卡及该第四存储卡。
7.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数据交换盒,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通用串行总线连接 端口,用以与一随身盘电性连结,该随身盘具有一盘内数据;其中,该处理单元用以将该第一数据透过该第一卡槽传递至该中继区,并将 储存于该中继区的该第一数据透过该通用串行总线连接端口传递至该随身盘;该处理单元还用以将该盘内数据透过该通用串行总线连接端口传递至该中继 区,并将储存于该中继区的该盘内数据透过该第一卡槽传递至该第一存储卡。
8. —种数据交换方法,用以于一数据交换盒中,将一第一存储卡的一第一数 据传递至至少一外部装置,该外部装置是一第二存储卡或一第三存储卡,该交换方 法包括(a) 检测是否除了该第一存储卡外,还包括该外部装置连接该数据交换盒; 若是,则执行步骤(b);若否,则执行步骤(c);(b) 主动定义该第一或第三存储卡其中容量较小者为一来源端,而后确定该 第一存储卡为该来源端,该第三存储卡为一目的端,其中该第三存储卡为该步骤( a)检测到的该外部装置;(c) 主动定义该第一存储卡为该来源端,并主动定义该数据交换盒的一存储 器为该目的端;以及(d) 将该第一数据传递至该目的端。
9. 一种数据交换盒,包括一第一卡槽,用以与一第一存储卡或一第二存储卡电性连结,该第一存储卡具有一第一数据;一第二卡槽,用以与一第三存储卡电性连结,该第一卡槽及该第二卡槽的规格不同;一存储器,具有一中继区及一暂存区;以及一处理单元;其中,该处理单元主动定义该第一或第三存储卡其中容量较小者为一来源端 ,再由一外部指令确定该第一存储卡为该来源端;该处理单元还用以将该第一数据透过该第一卡槽传递至该中继区或该暂存区 ,当该第一数据的数据量大于该暂存区的容量时,该处理单元还将该第一数据切割 为数据量小于或等于该暂存区的容量的多个子第一数据;该处理单元还用以于该第二存储卡或该第三存储卡中新增一图片文件夹、一普通文件夹,并新增一时间文件夹于该图片文件夹及该普通文件夹,该时间文件夹 的名称与新增该时间文件夹的时间相关,该处理单元还判断该第一数据是否为图片数据,若是,该处理单元将该第一数据传递至该图片文件夹的该时间文件夹,若否 ,该处理单元将该第一数据传递至该普通文件夹的该时间文件夹;该处理单元将储存于该中继区的该第一数据,透过该第二卡槽传递至该第三 存储卡,或该处理单元将储存于该暂存区的该第一数据透过该第一卡槽传递至该第 二存储卡,或该处理单元分次将各该些子第一数据传递至该第二存储卡。
10. —种数据交换方法,用以于一数据交换盒中,将一第一存储卡的一第一数 据传递至至少一外部装置,该外部装置是一第二存储卡或一第三存储卡,该交换方 法包括(a) 检测是否除了该第一存储卡外,还包括该外部装置连接该数据交换盒; 若是,则执行步骤(b);若否,则执行步骤(c);(b) 主动定义该第一或第三存储卡其中容量较小者为一来源端,而后确定该 第一存储卡为该来源端,该第三存储卡为一目的端,其中该第三存储卡为该步骤( a)检测到的该外部装置;(c) 主动定义该第一存储卡为该来源端,并主动定义该数据交换盒的一存储 器的一中继区为该目的端;(d) 判断该第一数据是否为一图片数据;若是,则执行步骤(e);若否,则执行步骤(f);(e) 新增一图片文件夹于该目的端,再新增一时间文件夹于该目的端的该图 片文件夹中,该时间文件夹的名称与新增该时间文件夹的时间相关;(f) 新增一普通文件夹于该目的端,再新增另一时间文件夹于该目的端的该 普通文件夹中,该另一时间文件夹的名称与新增该另一时间文件夹的时间相关;(g) 判断该第一数据的数据量是否大于该存储器的一暂存区的容量;若是, 则执行步骤(h);若否,则执行步骤(i);(h) 将该第一数据切割为多个子第一数据,各该些子第一数据的数据量小于 或等于该暂存区的容量;以及(i) 将该第一数据传递至该目的端,或将该些子第一数据其一传递至该目的端。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数据交换盒及数据交换方法。数据交换盒包括一第一卡槽、一第二卡槽、一存储器及一处理单元。第一卡槽用以与一第一存储卡或一第二存储卡电性连结。第一存储卡具有一第一数据。第二卡槽用以与一第三存储卡电性连结。第一卡槽及第二卡槽的规格不同。存储器具有一中继区及一暂存区。处理单元用以将第一数据透过第一卡槽传递至中继区或暂存区,再将第一数据透过第二卡槽传递至第三存储卡,或将第一数据透过第一卡槽传递至第二存储卡。其中容量较小的存储卡被主动定义为一来源端,之后再确定第一存储卡为来源端。
文档编号G06F3/08GK101655777SQ200810213628
公开日2010年2月24日 申请日期2008年8月21日 优先权日2008年8月21日
发明者黄建智 申请人: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