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流动方向的确定方法及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480853阅读:16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标签流动方向的确定方法及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标签流动方向的确定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射频识别(Radio Frequency Identif ication,简称为RFID)技术是一种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技术。基于RFID的系统主要包括阅读器和电子标签(以下简称为标签),其 中,阅读器对标签的识别是通过阅读器和标签的交互来完成的。具体的识别操作为阅读器 通过射频信号向标签发送命令,相应地,标签通过射频信号响应阅读器的命令,以此实现阅 读器对标签的识别。目前,在基于RFID的系统中,判断标签的流动方向有很重要的应用意义。例如,对 于公司来说,通过门禁(该门禁与阅读器连接)获知人员(该人员可以看作是标签)的进出 (即,标签的流动),这对于公司的有效管理有很重要的作用。由于目前只能通过专门的感 应设备,或者通过人为操作来判断标签的流动,这增加了不必要的费用,浪费了人力物力。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需要通过专门的感应设备或者通过人为操作来判断标签的流动方向而 导致的浪费资源的问题,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改进的标签流动方向的确定方案,以解决上 述问题至少之一。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标签流动方向的确定方法, 应用于包括一个或多个阅读器、标签、第一天线和第二天线的射频识别系统,其中,第一天 线和第二天线分别连接至一个或多个阅读器。根据本发明的标签流动方向的确定方法包括获取标签进入第一天线的覆盖区域 的第一进入时刻和离开第一天线的覆盖区域的第一离开时刻;判断是否保存了标签进入第 二天线的覆盖区域的第二进入时刻和离开第二天线的覆盖区域的第二离开时刻;如果判断 结果为是,则根据第一进入时刻和第二离开时刻来确定标签的流动方向。上述根据第一进入时刻和第二离开时刻确定标签的流动方向包括计算第一进入 时刻与第二离开时刻之间的时间差;如果时间差小于预设值,则确定标签的流动方向为从 第二天线向第一天线。如果时间差大于或等于预设值,则放弃确定标签的流动方向。另外,如果不能在预定时间内成功获取到第一离开时刻,则放弃确定标签的流动 方向。上述获取标签进入第一天线的第一进入时刻的操作包括获取并保存标签当前进 入第一天线的覆盖区域的第一进入时刻,并删除原有的第一进入时刻和第一离开时刻。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标签流动方向的确定装置。根据本发明的标签流动方向的确定装置包括存储器,用于存储标签进入天线的 覆盖区域的进入时刻和离开天线的覆盖区域的离开时刻;读取器,用于从存储器中读取进入时刻和离开时刻;判决器,用于根据读取器读取的进入时刻和离开时刻确定标签的流动方向。其中,存储器包括第一存储部,用于存储与第一天线对应的进入时刻和离开时 亥IJ;第二存储部,用于存储与第二天线对应的进入时刻和离开时刻。另外,标签流动方向的确定装置还包括调度器,用于在读取器从第二存储部读取 到与第二天线对应的进入时刻和离开时刻时,对判决器进行调度。上述判决器还包括运算器,用于计算读取器读取的与第一天线对应的进入时刻 和与第二天线对应的离开时刻之间的时间差;比较器,用于对时间差和第一预设值进行比 较;判决单元,用于根据比较器的比较结果,确定标签的流动方向,其中,如果比较结果为时 间差小于第一预设值,则确定标签的流动方向为从第二天线向第一天线。上述调度器还用于在比较器的比较结果为时间差大于或等于预设值时,除能对判 决单元的调度。以及,上述存储器还包括第三存储部,用于分别存储与第一天线和第二天线相关 的消息发送时刻;运算器还用于计算与第一天线相关的消息发送时刻和与第二天线相关的 消息发送时刻之间的差值;比较器还用于将差值与第二预设值进行比较;调度器还用于在 比较器的比较结果为差值大于第二预设值时,除能对判决单元的调度。借助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至少之一,通过根据标签分别进出两个天线的时间差来判 断标签的流动方向,克服了现有技术中需要通过专门的感应设备或者通过人为操作来判断 标签的流动方向的问题,节省了资源,填补了 RFID领域的一项技术空白。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发 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是根据本发明方法实施例的标签流动方向的确定方法的流程图;图2是应用本发明实施例的场景示意图;图3是应用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场景示意图;图4是根据本发明装置实施例的标签流动方向的确定装置的框图;图5是根据本发明装置实施例的标签流动方向的确定装置的优选结构框图;图6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标签流动方向的确定装置的另一优选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功能概述由于现有技术中的判断标签的流动方向需要专门的感应设备,或者由人为操作来 实现,因此,判断标签流动方向需要的一定的物力、财力和人力,浪费了较多的资源。基于 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标签流动方向的确定方案,应用于包括阅读器、标签、天线的RFID系 统中,其中,天线与阅读器连接。本发明实施例以两个天线为例,这两个天线相互对应,分别连接至阅读器。本发明 实施例根据标签分别进出两个天线的时间差来判断标签的流动方向,即,保存标签进入第 一天线的覆盖区域(以下可以将第一天线的覆盖区域简称为第一天线)的第一进入时刻和离开第一天线的第一离开时刻,在保存了该第一离开时刻时,第一天线触发判断操作,首先 判断是否保存了第二天线的覆盖区域(以下可以将第二天线的覆盖区域简称为第二天线) 的第二进入时刻和离开第二天线的第二离开时刻,如果保存了,则根据第一进入时刻与第 二离开时刻的时间差来判断标签的流动方向,具体地,在时间差小于系统预设的预设值时, 确定标签的流动方向为从第二天线向第一天线。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判断标签流动 方向的方案不需要专门的感应设备,也不需要由人为操作来完成,节省了资源。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需要说明的是,如果不冲突, 本申请中的实施例以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实施例一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标签流动方向的确定方法,应用于RFID系统,该 RFID系统包括一个或多个阅读器、标签、第一天线和与该第一天线相应的第二天线,其中, 第一天线和第二天线分别连接至阅读器。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标签流动方向的确定 方法的流程图,以下以标签从第二天线向第一天线流动为例进行说明,例如,标签在从第二 天线的覆盖区域离开,进入第一天线的覆盖区域后,进行如图1所示的以下操作(步骤102 至步骤106)。
步骤102,获取标签进入第一天线的第一进入时刻和离开第一天线的第一离开时 亥IJ。即,当标签进入到第一天线的覆盖范围时,通过阅读器与标签的交互,记录标签进入第 一天线的第一进入时刻;类似地,当标签离开第一天线时,记录标签离开第一天线的第一离 开时刻,此时,第一天线触发步骤104所示的操作。也就是说,在标签离开某个天线(例如, 第一天线)时,当标签上报离开时刻时,该天线(即,第一天线)就触发步骤104所示的操 作。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标签通过响应阅读器的命令,上报标签进出天线的时间,该 上报的进出天线的时间可以保存在系统侧,例如,保存在一预定内存中。具体的保存操作包 括当标签上报进入第一天线的第一进入时刻时,系统清除原有关于该标签进入第一天线 的第一进入时刻和离开第一天线的第一离开时刻,也就是说,内存中保存的是标签当前进 入第一天线的最新的时刻,或保存的是标签当前进入第一天线的最新的时刻和离开第一天 线的最新的时刻。这样,通过实时的覆盖和更新,用于保存标签进出天线的时刻的信息就可 以占用较少的内存资源。对于标签进出第二天线的情况,与上述标签进出第一天线的情况是相同的。因此, 在系统侧保存的第一进入时刻、第一离开时刻、第二进入时刻、第二离开时刻,都是当前最 新的记录。上述步骤102,由于标签当前上报的是离开第一天线的时刻,也就是离开第一天线 的覆盖区域,因此,由第一天线触发步骤104所描述的如下操作。步骤104,触发第一判断操作,其中,第一判断操作用于判断是否保存了标签进入 第二天线的第二进入时刻和离开第二天线的第二离开时刻。如果第一判断操作的判断结果 为保存了第二进入时刻和第二离开时刻,则说明标签已经离开了第一天线和第二天线的覆 盖范围,进行到步骤106,否则,说明该标签还在第一天线和第二天线的覆盖范围内继续流 动,暂时还无法判断其流动方向,则结束判断流程。步骤106,执行第二判断操作,其中,第二判断操作用于根据第一进入时刻和第二离开时刻来判断标签的流动方向,具体地计算第一进入时刻与第二离开时刻的时间差 (指时间差绝对值);如果该时间差小于预设值,则确定标签的流动方向为从第二天线向第 一天线流动。如果上述时间差大于或等于预设值,则系统侧放弃确定标签的流动方向的操 作。这里的预设值是系统根据标签的流动速度预先设置的。例如,系统根据标签的 流动速度设置的预设值为10s,如果第一进入时刻与第二离开时刻的时间差的绝对值小于 10s,则表示标签的流动方向为从第二天线向第一天线流动。以上描述的是第一天线的操作,实际上,在标签流动出第二天线的覆盖范围时, 第二天线也有进行流动方向的确定。此时,对于第二天线而言,其进行的第一判断操作如 下判断是否保存了标签进入第一天线的第一进入时刻和离开第一天线的第一离开时刻, 此时,在上述的假设前提下(即,标签从第二天线向第一天线流动),此时,标签离开第二天 线,进入第一天线,但是还没有离开第一天线,即,还没有第一离开时刻,因此,判断结果将 是否,则暂时无法进行流动方向的判断,结束判断过程。这与第一天线在判断没有保存第二 进入时刻和第二离开时刻时的操作是类似的。由以上描述可以看出,通过在系统侧预设一个内存,用于保存标签进出天线的时 间,通过这些时间差来判断标签的流动方向,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实施例不需要专门的 感应设备、以及不需要人为操作,节省了资源。实施例二
在该实施例中,提供了 一种优选的实现方式。对于上述的第一天线进行流动方向确定的过程而言,如果不能在一定时间内成功 获取到第一离开时刻,则说明标签在第一天线中出现了滞留情况,此时,可以放弃确定标签 的流动方向。类似地,对于上述的第二天线而言,在进行流动方向判断时,如果不能在一定时间 内成功获取到第二离开时刻,则说明标签在第二天线中出现了滞留情况。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应用场景的示意图,如图2所示,在RFID系统中,两个相邻的 天线(即,上述的第一天线和第二天线,用天线A、天线B来表示)放置在一直线上,这两个 天线互为一对,分别连接至同一阅读器,或不同的阅读器。如图2所示,两个天线的覆盖范 围(即,覆盖的区域)可以有交叉区域(如图2中阴影部分所示)。以下结合图2来详细描 述本发明实施例。标签在经过两个天线的过程中,阅读器通过射频信号识别标签,标签向阅读器 的上报进出天线的时刻消息,这里的时间消息为标签进入天线和离开天线的时刻,分别 将标签进入天线的时间消息记作addtion (标识进入时刻),离开天线的时间消息记作 deletion (标识离开时刻),并将这些时间消息保存在预设内存(该预设内存可以位于两个 天线之外)中,记为驻留消息M。例如,对于天线A,驻留消息记作M1,M1包含标签进入天线A覆盖范围的进入时刻 (即addtionl)和离开天线A覆盖范围的离开时刻(即deletionl);对于天线B,驻留消息 记作M2,M2包含标签进入天线B覆盖范围的进入时刻(即addti0n2)和离开天线B覆盖范 围的离开时刻(即deleti0n2)。如果标签将deletionl上报至Ml (对应与上述的步骤102), 则天线A触发判断操作,判断M2中是否有addtion2和deletion2 (即,标签进入天线B的时间和离开天线B的时间)(对应于上述的步骤104),如果有addtion2和deletion〗,则系 统可以根据Ml和M2来判断标签的流动方向(对应于上述的步骤106)。S卩,根据addtionl 与deletion〗的时间差,与预设值(例如,IOs)相比较,如果时间差小于预设值,则可以判断 标签的流动方向为天线B到天线A,如果时间差大于或等于预设值,则系统放弃确定标签的 流动方向。基于图2,以下给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标签流动方向的确定方法的详细流程。由 于天线A和天线B分别连接至同一阅读器或不同的阅读器,因此,阅读器与标签的交互可以 看作是天线与标签的交互,即,标签向阅读器的响应消息可以被天线获知。
步骤1,天线A和天线B互成一对,在预设内存(可以命名为HashMap. hm,键值为 epc码)中定义一个对应于这两个天线的结构体T。每个标签对应一个T,在标签上报时间消息时,预设内存中会临时生成T,并将T以 epc码保存到hm中,T用于保存标签进出天线的时间消息,包含属性ma、mb、IatestTime,其 中,ma用于保存标签上报的与天线A相关的时间消息,mb用于保存标签上报的与天线B相 关的时间消息,ma、mb中分别包含addtion(进入天线的时间)和deletion(离开天线的时 间);IatestTime用于保存两个天线最新上报时间消息的时刻,也就是用于判断标签是否 在天线中有滞留情况。步骤2,天线A接收到标签进入本天线覆盖范围的时刻,即addtion,将addtion保 存到T. ma中,如果T. ma中原有有值,则用当前接收的addtion更新原有的所有值,即,删除 原有的所有值,包括清除T. ma中的deletion的时间数据。步骤3,天线A接收到标签离开本天线覆盖范围的时间,即deletion Jfdeletion 保存到Τ. ma中,并触发方向判断器,该方向判断器可以位于预设内存中,或系统侧的其 他地方,用于判断标签的流动方向。方向判断器首先判断T.mb中是否存在addtion和 deletion两个消息,如果不存在这两个消息或只存在其中一个消息,则停止方向判断器,进 行到步骤4 ;如果存在addtion和deletion两个消息,则判断T. mb中deletion的时间与 T. ma中addtion的时间差是否小于预设值(例如10秒),如果小于,则判断标签的流动方 向为天线B向天线A,此次判断过程完成,将T实例从hm中释放。步骤4,该步骤4与上述步骤2中的操作类似,天线B接收到标签进入本天线覆盖 范围的时间,即addtion,将addtion保存到T. mb中,如果T. mb中原来有值,则用当前的接 收的addtion将所有值都覆盖,包括清除T.mb中deletion的时间数据,然后,进行到步骤 5。步骤5,天线B接收到标签离开本天线覆盖范围的时间,即deletion Jfdeletion 保存到T. mb中,并触发方向判断器(可以是步骤3中的方向判断器)。方向判断器首先 判断T. ma中是否存在addtion和deletion两个消息,如果不存在这两个消息或只存在其 中一个消息,则停止方向判断器;如果存在addtion和deletion两个消息,则判断Τ. ma中 deletion的时间与T. mb中addtion的时间差是否小于预设值(例如10秒),如果小于,贝丨J 判断标签的流动方向为天线A到天线B,此次判断过程完成,将T实例从hm中释放。另外,在预设内存中可以设置垃圾消息清理器,用于清除以下两种情况下对应的 T,使得方向判断器不执行确定标签的流向的操作。情况一,标签在一个天线的覆盖范围内出现,但是没有再向前移动。此时结构体T是不成对的,例如,T中只有ma有值或只有mb有值,如果IatestTime中记录的上报时间消 息到ma的最新时间为A,如果在系统预设的第一安全时间(例如,第一安全时间30s)内没 有上报时间消息到mb,此时,垃圾消息清理器清除该不成对的T。情况二 标签在天线A或天线B或AB的区域中滞留时间过长,此时结构体T是成 对的,即,T中的ma和mb中都有值,如果IatestTime中记录的上报时间消息到ma的最新 时间为A,记录的上报时间消息到mb的最新时间为B,如果A和B之间的时间差大于系统预 设的第二安全时间(例如,第二安全时间60秒),则表明标签在天线A和天线B的覆盖区域 内出现了滞留情况,此时,垃圾消息清理器清除该T。以下结合图2以及上述描述的步骤给出一个实施例,进一步详细描述本发明。(1)标签(Tagl),从图2中左侧向右侧流动,进入天线A的覆盖区域;(2)天线A接收到标签的进入时刻,系统生成T,并将Tagl的addtion消息保存在 T. ma 中;(3)Tagl流动到区域AB时,天线B接收到Tagl的进入时刻,则在T. mb中保存 addtion 消息;
(4) Tagl进入B区域,天线A接收到deletion消息,天线A触发方向判断器,如果此 时T. mb中的消息完全(即包含addtion消息和deletion消息),并且,如果T. ma. addtion 与T. mb. deletion的绝对差值小于预设值,例如10s,则标签的流动方向为天线B到天线A, 但是,此时T. mb中的消息还不完整(只有上述(3)中的addtion消息),因此,标签的流动 方向无法判断;(5) Tagl离开天线B的覆盖范围,天线B接收到deletion消息,天线B触发方向 判断器,此时,判断T. ma中消息是否完全,根据上述步骤,此时的T. ma消息是完全的,并且, T. mb. addtion与T. ma. deletion的绝对差值小于预设值(即上述(4)中的10s),则,可以 判断出标签的流动方向为天线A到天线B。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还有异常情况出现。例如,上述情况一,Tagl在区域A中没有 继续往B方向流动,而是又沿反方向回去,这时只有T. ma中有信息,垃圾消息清理器则会将 在30s (即第一安全时间)后清除掉T。又例如,Tagl沿天线A到天线B区域后,没有继续向前流动,而是又返回到天线A 的区域(以图2所示的场景为例),这时的判断过程为(一 )标签首先进入天线A的区域,上报进入天线A区域的时间消息即addtionl 到系统,系统临时生成T,addtionl保存到T. ma中;( 二 )标签进入天线B的区域(即图2所示的阴影部分),上报进入天线B区域的 时间消息即addtion2到系统,addtion2保存到T. mb中;(三)标签离开天线A的区域,上报离开天线A区域的时间消息即deletionl到 T. ma中,天线A触发方向判断器,由于此时T. mb中只有addtion2,因此,无法判断标签流 向;(四)标签在天线B区域内流动一段时间后又返回到天线A的区域,上报离开天线 B的时间消息即deletion〗至T. mb中,此时,天线B触发方向判断器,同时,T. ma中保存了 标签再次进入天线A的时间消息即addtionl 1,并清除了 T. ma中的addtionl和deletionl, 由于此时的T. ma中只有addtionll,因此,还是无法判断标签的流向;
(五)在标签离开天线A的区域后,T. ma中保存了标签离开天线A的时间消息即 deletionll,此时,天线A触发方向判断器,由于此时T. mb中包含addtion2和deletion2, 因此,如果addtionll与deleti0n2的时间差小于预设值时,可以判断标签的流动方向为从 天线B向天线A,符合Tagl的去向。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应用于四个天线的场景示意图,即,在A和B对面各增加一个 天线a、b的场景,该场景用于克服图2中所示的区域C(即盲区,在天线A和天线B的覆盖 区域之外),在该场景中,天线Aa或天线Bb上报的时间消息可以作为一个时间消息,即,天 线A和天线a的覆盖区域都是区域A,天线B和天线b的覆盖区域都是区域B。在该场景中 的判断标签流向的操作可以参考上述图2场景中的操作。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在上述以步骤的形式示出并描述了本发明的方法 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在上述中所描述的步骤可以在诸如一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计算机系 统中执行。虽然在上述描述的过程中示出了逻辑顺序,但是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以不同于此 处的顺序执行所示出或描述的步骤。装置实施例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标签流动方向的确定装置,应用于RFID系统该标 签流动方向的确定装置可以用于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中提供的方法。
图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标签流动方向的确定装置的框图,如图4所示,该标签 流动方向的确定装置包括存储器1、读取器2、判决器3。以下对各模块进行详细的描述。存储器1,用于存储标签进入天线的覆盖区域(以下可以将天线的覆盖区域简称 为天线)的进入时刻和离开天线的覆盖区域的离开时刻。该存储器1可以是上述步骤102 描述的预设内存,具体地保存操作可以参考上述步骤102中的描述。读取器2,连接至存储器1,用于从存储器1中读取标签进入天线的进入时刻和离 开天线的离开时刻。判决器3,连接至读取器2,在读取器2读取的天线的时间消息是成对的情况下,根 据读取器2读取的进入时刻和离开时刻确定标签的流动方向,该判决器3的具体操作过程 可以参考上述方法实施例中步骤106的描述。由以上描述可以看出,通过根据存储器保存的标签,可以根据进出天线的时间来 判断标签的流向。图5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标签流动方向的确定装置的优选结构框图,优选地用 于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中图2所示或图3所示的场景,如图5所示,除了包含图4所示的模 块之外,该装置还包括调度器4,其中,存储器1包括第一存储部10和第二存储部12,判决 器3包括运算器30、比较器32、和判决单元34,以下对各子模块进行详细的描述。第一存储部10,用于存储与第一天线对应的进入时刻和离开时刻;第二存储部 12,用于存储与第二天线对应的进入时刻和离开时刻。具体地存储操作可以是根据标签进 入第一天线的第一进入时刻更新第一存储部10中原有的标签关于第一天线的第一进入时 刻和第一离开时刻,相应地,根据标签进入第二天线的第二进入时刻更新第二存储部12中 原有的标签关于第二天线的第二进入时刻和第二离开时刻。也就是说,存储的第一进入时 亥IJ、第一离开时刻、第二进入时刻和第二离开时刻都是当前最新的时间信息。运算器30,用于计算读取器2读取的与第一天线对应的进入时刻和与第二天线对应的离开时刻之间的时间差。即,在第一存储部10存储第一离开时刻时,计算第一存储部 10中的第一进入时刻和第二存储部12中的第二离开时刻的时间差;或者在第二存储部12 存储第二离开时刻时,计算第二存储部12中的第二进入时刻和第一存储部10中的第一离 开时刻的时间差。比较器32,连接至运算器30,用于对时间差和第一预设值进行比较,该第一预设 值可以是系统根据标签的流动速度预先设置的,例如,第一预设值可以为10s。这里的第一 预设值可以是上述方法实施例中所描述的预设值。判决单元34,连接至比较器32,用于根据比较器32的比较结果,确 定标签的流动 方向,其中,如果比较结果为时间差小于第一预设值,则确定标签的流动方向为从第二天线 向第一天线。具体地运算器30、比较器32和判决单元34的操作过程,可以参考上述方法实施例 中的步骤106的第二判断操作,这里不再赘述。调度器4,分别连接读取器2和判决器3,用于在读取器2从第二存储部12读取到 与第二天线对应的进入时刻和离开时刻时,对判决器3进行调度;以及在比较器32的比较 结果为时间差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值时,除能对判决器3的调度,即,不调度判决器3,使得 判决器3也不进行标签的流动方向的判断。具体地,是否执行判断标签的流向的操作可以 参考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描述,这里不再赘述。图6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标签流动方向的确定装置的另一优选结构的框图,可 以用于实现对应于上述方法实施例的执行垃圾消息清理器后,方向判断器不执行确定标签 的流向的操作,即,不执行判决单元34的确定标签流向的功能。如图6所示,在图5所示的 结构的基础上,存储器1和判决器3相连接,以及存储器1还可以包括第三存储部14,连接 至第一存储部10和第二存储部12,用于分别存储与第一天线和第二天线相关的消息发送 时刻。这里的与第一天线和第二天线相关的消息发送时刻,是指第一存储部10最新存储与 第一天线对应的进入时刻(或离开时刻)的时刻,以及第二存储部12最新存储与第二天线 对应的进入时刻(或离开时刻)的时刻。该第三存储部14可以用于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 中的IatestTime的功能。判决器3中的运算器30还用于计算与第一天线相关的消息发送时刻和与第二天 线相关的消息发送时刻之间的差值,比较器32还用于将差值与第二预设值进行比较,调度 器4还用于在比较器32的比较结果为差值大于第二预设值时,除能对判决单元34的调度。 这里的第二预设值包括两种情况,分别对应于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情况一的第一安全时 间,以及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情况二的第二安全时间,即,在情况一下,该第二预设值对应 于第一安全时间,在情况二下,该第二预设值对应于第二安全时间。该优选的方案,可以实现在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两种情况下,不执行判决单元34 的确定标签流向的功能。上述第三存储部14、运算器30、比较器32、判决单元34的具体操 作,可以参考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描述,这里不再赘述。综上所述,本发明不需要专门的感应设备,不需要人为操作,就可以在现有设备的 基础上,根据标签进出天线的时间来判断标签的流向,本发明可以节省较多的资源,填补了 RFID领域的一项技术空白。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上述的本发明的各模块或各步骤可以用通用的计算装置来实现,它们可以集中在单个的计算装置上,或者分布在多个计算装置所组成 的网络上,可选地,它们可以用计算装置可执行的程序代码来实现,从而,可以将它们存储 在存储装置中由计算装置来执行,或者将它们分别制作成各个集成电路模块,或者将它们 中的多个模块或步骤制作成单个集成电路模块来实现。这样,本发明不限制于任何特定的 硬件和软件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 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 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一种标签流动方向的确定方法,应用于包括一个或多个阅读器、标签、第一天线和第二天线的射频识别系统即RFID系统,其中,所述第一天线和第二天线分别连接至一个或多个阅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获取所述标签进入所述第一天线的覆盖区域的第一进入时刻和离开所述第一天线的覆盖区域的第一离开时刻;判断是否保存了所述标签进入所述第二天线的覆盖区域的第二进入时刻和离开所述第二天线的覆盖区域的第二离开时刻;如果判断结果为是,则根据所述第一进入时刻和所述第二离开时刻来确定所述标签的流动方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第一进入时刻和所述第二离开 时刻确定所述标签的流动方向包括计算所述第一进入时刻与所述第二离开时刻之间的时间差;如果所述时间差小于预设值,则确定所述标签的流动方向为从所述第二天线向所述第一天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如果所述时间差大于或等于所述预设值, 则放弃确定所述标签的流动方向。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如果不能在预定时间内成功获取到所述第一离开时刻,则放弃确定所述标签的流动方向。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标签进入第一天线 的第一进入时刻的操作包括 获取并保存所述标签当前进入所述第一天线的覆盖区域的所述第一进入时刻,并删除 原有的第一进入时刻和第一离开时刻。
6.一种标签流动方向的确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存储器,用于存储标签进入天线的覆盖区域的进入时刻和离开天线的覆盖区域的离开 时刻;读取器,用于从所述存储器中读取所述进入时刻和所述离开时刻; 判决器,用于根据所述读取器读取的所述进入时刻和所述离开时刻确定所述标签的流 动方向。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器包括 第一存储部,用于存储与第一天线对应的进入时刻和离开时刻; 第二存储部,用于存储与第二天线对应的进入时刻和离开时刻。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调度器,用于在所述读取器从所述第二存储部读取到与所述第二天线对应的进入时刻 和离开时刻时,对所述判决器进行调度。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判决器还包括运算器,用于计算所述读取器读取的与所述第一天线对应的进入时刻和与所述第二天 线对应的离开时刻之间的时间差;比较器,用于对所述时间差和第一预设值进行比较;判决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比较器的比较结果,确定所述标签的流动方向,其中,如果所 述比较结果为所述时间差小于所述第一预设值,则确定所述标签的流动方向为从所述第二 天线向所述第一天线。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度器还用于在所述比较器的比较 结果为所述时间差大于或等于所述预设值时,除能对所述判决单元的调度。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器还包括第三存储部,用于分别存储与第一天线和第二天线相关的消息发送时刻; 所述运算器还用于计算与第一天线相关的消息发送时刻和与第二天线相关的消息发 送时刻之间的差值;所述比较器还用于将所述差值与第二预设值进行比较;所述调度器还用于在所述比较器的比较结果为所述差值大于所述第二预设值时,除能 对所述判决单元的调度。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标签流动方向的确定方法及装置,应用于包括一个或多个阅读器、标签、第一天线和第二天线的射频识别系统,其中,第一天线和第二天线分别连接至一个或多个阅读器,其中,标签流动方向的确定方法包括获取标签进入第一天线的覆盖区域的第一进入时刻和离开第一天线的覆盖区域的第一离开时刻;判断是否保存了标签进入第二天线的覆盖区域的第二进入时刻和离开第二天线的覆盖区域的第二离开时刻;如果判断结果为是,则根据第一进入时刻和第二离开时刻来确定标签的流动方向。通过本发明,克服了现有技术中需要通过专门的感应设备或者通过人为操作来判断标签的流动方向的问题,节省了资源,填补了RFID领域的一项技术空白。
文档编号G06K7/00GK101826144SQ200910008098
公开日2010年9月8日 申请日期2009年3月2日 优先权日2009年3月2日
发明者赵景喜 申请人: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