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携式电子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480851阅读:14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可携式电子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携式电子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可提高散热效能的可携式电子装置。
背景技术
笔记本电脑为现在非常普及的可携式电子装置,由于轻便、易于收藏与功能强大,逐渐成为商务人士、甚至是一般玩家的青睐。笔记本电脑大致上包含有彼此枢接的屏幕模 块以及主机模块,平常收藏时,屏幕模块覆盖于主机模块,一方面覆盖主机模块上的键盘、 开关,避免误触而开启电脑;另外一方面,也可以保护脆弱的液晶屏幕。而当欲使用时,将屏幕模块相对于主机模块旋转而掀开一定角度,使屏幕模块略 为直立,便于使用者目视;同时,主机模块上的键盘可供使用者按压操作电脑或是输入文 字、符号等。然而,随着笔记本电脑渐趋小型化的趋势,散热的问题更显得重要,因为笔记本 电脑内部的组成元件固定,包含有主板、中央处理器、硬盘、内存、处理芯片等,在高频运作 下,必然会产生高热,但是因为笔记本电脑整体尺寸的缩小,而无法额外容纳多余的散热元 件设计。再者,笔记本电脑操作时一般多置于譬如为桌面等平面上,而桌面大多为木质、或 是塑料等不易散热的材质所构成,整个主机模块平贴于桌面上操作,下方所能带走的热相 当有限;另一方面,主机模块上方则配置有键盘,受到键盘的阻挡,此方向的散热也不大,同 时,如果强制将热风吹拂在键盘上,使用者操作时,也会感觉相当不舒服。因此,整体空间仅有侧面可供散热,但是随着笔记本电脑薄型化,厚度不断减少, 随之能散热的能力自然也跟着降低许多,使得整体温度提高,笔记本电脑的效能自然降低, 且需要额外耗费更多能量来运作。而目前较常见的方式,是利用高转速的风扇来维持散热 量,但是风扇转速一旦提高,所需要的电力也随之增加,同时,风扇转动所产生的噪音也几 乎倍增。针对上述缺陷,本发明人对现有的电子装置结构进行深入研究,本案由此产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携式电子装置,其不仅便于操作,还可大幅增加散 热效果,使主机模块内部维持低温,减低能量损耗。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的解决方案是一种可携式电子装置,包括主机模块、屏幕模块、输入模块和拨杆;屏幕模块的底 侧枢接于主机模块;输入模块贴合于主机模块设置,并电性连接于主机模块,且其后端枢接 于主机模块;拨杆装设在屏幕模块的底侧,并在屏幕模块相对主机模块转动掀开时受到连 动而推动输入模块的前端升起,使输入模块以后端为轴转动。上述主机模块具有供输入模块装设的装设槽。上述主机模块的装设槽具有多个散热孔。
上述主机模块的背侧具有凹陷区。上述主机模块的凹陷区具有多个散热孔。上述主机模块的凹陷区中装设有散热风扇。上述主机模块的背侧为与凹陷区连通的斜面。上述主机模块具有散热槽。上述散热槽由拨杆遮蔽,并在拨杆连动时外露。上述输入模块包含有多个按键、指针输入部或二者的组合。上述输入模块的尺寸与主机模块的尺寸相同。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发明借助通过将输入模块设置为后端与主机模块枢接,并在 屏幕模块的底端设置拨杆,当屏幕模块相对于主机模块转动掀开时,连动拨杆摆动,推动输 入模块的前端,使输入模块以后端枢接处为轴,相对于主机模块转动,而使输入模块的前端 与主机模块间形成一间隙,将输入模块脱离贴合于主机模块的状态,增大散热面积,有效提 升主机模块的散热效能。另一方面,主机模块具有供输入模块设置的装设槽,装设槽内可设有多个散热孔, 配合主机模块背面具有凹陷部,凹陷部也具有多个散热孔,而可形成散热的流场,易于使气 流通过主机模块,来更进一步增加散热效果。而凹陷部上也可以增设有散热风扇,配合主机 模块背侧为连通于凹陷部的斜面,使得主机模块即便置放于桌面等平面工作时,空气依旧 能够经由斜面进入凹陷部,而吹拂于主机模块内侧,维持更佳的流场设计。


图1是本发明可携式电子装置的立体示意图;图2是本发明可携式电子装置的分解示意图;图3A C是本发明可携式电子装置的动作示意图;图4是本发明可携式电子装置中主机模块的背侧示意图;图5是本发明可携式电子装置中主机模块的背侧的另一实施例示意6是本发明可携式电子装置中拨杆的另一实施例示意图;图7是本发明可携式电子装置的另一实施形态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根据本发明所揭露的可携式电子装置,请参阅图1与图2所示,其为可携式电子装 置的示意图。本发明所揭露的可携式电子装置包含有屏幕模块10、主机模块20、输入模块30以 及拨杆40 ;主机模块20内包含有主板、中央处理器、硬盘、存储器、处理芯片等电子元件,以 进行电子资料处理;输入模块30包含有多个按键32以及一指针输入部33 ;屏幕模块10具 有一底侧11,通过底侧11枢接于主机模块20,以相对于主机模块20翻转,而掀开呈操作状 态(见图1),或是呈重叠于主机模块20上的收藏状态(见图3A)。输入模块30的后端利用枢轴31而与主机模块20枢接,且主机模块20具有对应 于输入模块30的装设槽29,可供输入模块30装设,并利用连接排线22与主机模块20电性 连接。如图2中所示,连接排线22的位置仅为示意,也可将连接排线22设计经由输入模块30后端的枢轴31连接至主机模块20,使连接排线22不外露,而不影响整体的外观。拨杆40设置于屏幕模块10的底侧11,可随着屏幕模块10的翻转而摆动,主机模块20具有对应于拨杆40的散热槽21,以供拨杆40摆动而穿越主机模块20。请参阅图3A 3C,其为本发明可携式电子装置的动作示意图。如图3A所示,在不使用的收藏状态时,屏幕模块10贴合重叠于主机模块20上,输 入模块30也贴合于主机模块20上,如此一来,不仅便于收藏,还可保护屏幕模块10以及输 入模块30上的按键32。当欲使用时,如图3B所示,使用者将屏幕模块10以相对于主机模 块20的底侧11枢接处为轴而翻转,作掀开的动作,此时,拨杆40会随着屏幕模块10的转 动而摆动,穿越主机模块20的散热槽21,而抵靠、推动输入模块30的前端;因此,随着屏幕 模块10的掀起,输入模块30的前端会受到拨杆40的推动而升起,而输入模块30的后端因 为借助枢轴31枢接于主机模块20,因此会随着拨杆40的推动,而以后端的枢轴31为转轴, 相对于主机模块20转动,使输入模块30的前端升起。继续将屏幕模块10掀起,而最后到达掀起的极限,拨杆40摆动至输入模块30的 边缘,如图3C所示,呈现使用的操作状态,此时,因为输入模块30受到屏幕模块10的带动 升起,而可在输入模块30与主机模块20之间形成间隙G。因输入模块30不再是平贴在主 机模块20上,因此,将可增加主机模块20的散热效果;在此实施例中,为了避免屏幕模块 10掀起的角度过大,拨杆40脱离输入模块30边缘而造成输入模块30掉落于主机模块20, 造成输入模块30或是主机模块20的损坏,可在输入模块30底部的边缘设计挡块以阻挡拨 杆40,或是在屏幕模块10的底侧11设计挡块以限制屏幕模块10掀起的角度,以避免上述 情况发生。另一方面,配合主机模块20的装设槽29开设有多个散热孔23,如图1与图2所 示,将可更加有效地将主机模块20内部电子元件所产生的热散逸,提高散热效果;另一方 面,因为输入模块30的前端提升一角度,因此,整个输入模块30在操作状态下呈现一斜角, 也可增加使用者打字、输入信号、操作的方便性,此间隙G的大小决定于拨杆40的长度、拨 杆40与屏幕模块10的角度、屏幕模块10可掀起的角度等条件来决定,而可依据操作角度、 或是散热效果的考虑来适当调整来控制间隙G的大小。另一方面,请参阅图4与图5所示,其为本发明可携式电子装置的背侧示意图。因为操作时,是将主机模块20的背侧27置放在桌面等平面上操作,而桌面大多采 用木质、塑料等热传导性差的材质,因此背侧27的散热效果相当差,有鉴于此,故在背侧27 上增设凹陷区25,如图4所示,凹陷区25的位置可选择为大概在主机模块20的背侧27上 相对应于装设槽29的位置,而凹陷区25上具有多个散热孔26,因此,可与装设槽29的散热 孔23(见图1)构成一空气循环路径的流场,空气可由主机模块20的背侧27的散热孔26 进入,通过主机模块20的内部,再由上方的散热孔23穿出,而能有效带走热能。另一方面,考虑到背侧27是贴合于桌面上设置,因此主机模块20的背侧27设计 有与凹陷区25连通的斜面24,而使气体易于进入凹陷区25,当然,斜面24可设计在背侧27 的任何位置上,或是改为气体通道的设计,仅需易于让空气进入凹陷区25即可。气体穿出散热孔23后,由输入模块30下方的左右两侧散逸;另一方面,主机模块 20的散热槽21除了可供拨杆40穿过外,也可作为气体流通的散热通道,在不使用的收藏状 态时,拨杆40遮蔽在散热槽21的后方(见图3A),防止灰尘、异物等由散热槽21进入主机模块20,而在使用的操作状态下(见图3C),拨杆40已经摆动离开散热槽21后方,而使得 散热槽21露出而可作为气体流通的散热通道,如图4与图5所示,增加散热效果。请参阅图5,为了更加增加散热效果,也可在凹陷区25装设至少一个散热风扇28, 来强制推动气流,而可进一步提高散热效果。同样的,散热风扇28的位置并不限定于设置 在凹陷区25,也可设置在主机模块20的内部或其它位置,且气流导引方向也可更改,在不 脱离此前提下,皆为本发明的范围。另一方面,如上述实施例所示的附图中,拨杆40为两个,分别位于屏幕模块10的 底侧11的两侧,而再请参阅图6,为本发明可携式电子装置的拨杆的另一实施例示意图,拨 杆40设计为较大,且位于屏幕模块10的底侧11的中央,因为拨杆40设计较大,故散热槽 21也较大,而可提高散热效果。
如图7所示,为本发明可携式电子装置的另一实施形态的示意图,除了上述仅将 输入模块30的按键32部分升起外,也可连同指针输入部33 —同升起,换句话说,输入模块 30与主机模块20大小相同,当输入模块30升起后,整个主机模块20上方可几乎完全露出, 而可更加有效的提高散热效果。因此,本发明所揭露的可携式电子装置,由于输入模块30可随着屏幕模块10的掀 开,而使输入模块30的前端升起,使输入模块30脱离平贴于主机模块20的状态,而可有效 增加散热效果;另一方面,也可配合凹陷区25、散热孔23、甚至散热风扇28等设计,将可更 进一步提升散热效果。前述实施例仅为本发明例示,不能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是按照本发明 提出的技术思想,在技术方案基础上所做的任何改动,均落入本发明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一种可携式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机模块、屏幕模块、输入模块和拨杆;屏幕模块的底侧枢接于主机模块;输入模块贴合于主机模块设置,并电性连接于主机模块,且其后端枢接于主机模块;拨杆装设在屏幕模块的底侧,并在屏幕模块相对主机模块转动掀开时受到连动而推动输入模块的前端升起,使输入模块以后端为轴转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携式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机模块具有供输入模块 装设的装设槽。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携式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机模块的装设槽具有多 个散热孔。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携式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机模块的背侧具有凹陷区。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携式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机模块的凹陷区具有多 个散热孔。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携式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机模块的凹陷区中装设 有散热风扇。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携式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机模块的背侧为与凹陷 区连通的斜面。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携式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机模块具有散热槽。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可携式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槽由拨杆遮蔽,并在拨 杆连动时外露。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携式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模块包含有多个按 键、指针输入部或二者的组合。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可携式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模块的尺寸与主机 模块的尺寸相同。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可携式电子装置,包括主机模块、屏幕模块、输入模块和拨杆;屏幕模块的底侧枢接于主机模块;输入模块贴合于主机模块设置,并电性连接于主机模块,且其后端枢接于主机模块;拨杆装设在屏幕模块的底侧,当屏幕模块相对主机模块转动掀开时,可带动拨杆摆动而推动输入模块的前端升起,使输入模块以后端为轴转动,脱离平贴于主机模块的状态。此结构不仅便于操作,同时可大幅增加散热效果,使主机模块内部维持在低温,减低能量损耗。
文档编号G06F1/16GK101813961SQ20091000807
公开日2010年8月25日 申请日期2009年2月20日 优先权日2009年2月20日
发明者吴坤林, 施嘉承, 阿伦克尔·丹尼尔, 陈伟杰, 陈泓翔, 雷勇丰, 黄小南, 黄振杰, 黄耀鋐 申请人:华硕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