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器模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583183阅读:13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切换器模块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来连接至少二电脑主机,令使用者可通过一组终端来控制该至少二电脑主机的KVM(键盘/荧幕/鼠标)切换器,特别是涉及一种具有低制造成本以及可令使用者可通过一组终端来控制多个电脑主机的切换器模块。
背景技术
在电子产品中,存在着一种将一电脑主机与多个电脑主机连接的装置,如KVM(键盘/影像/鼠标)切换器,其可与多个电脑主机连接,并利用一组键盘、显示装置与鼠标来控制与KVM(键盘/影像/鼠标)切换器连接的所有电脑主机。因此,使用者就不需要对每一台电脑主机都添购一组对应的键盘、显示装置与鼠标,仅需要一组的键盘、显示装置与鼠标即可。当使用者对一与KVM(键盘/影像/鼠标)切换器连接的电脑主机进行存取操作时,电脑主机的影像信号会经过处理后于该显示装置上显示。 参阅图1所示,为公知KVM切换器的外观示意图。该KVM切换器10在美国专利公告第7035112号中所揭露,其主要由一本体20、一配置于该本体20内的切换电路(图未示)、与该切换电路电性耦接的一组连接埠以及与固接于该本体20上并自该本体20延伸的多个电缆线ll所组成。每一电缆线11均具有多个连接插头组30,而每一连接插头组30中的每一插头31、32、33均分别对应与另一电缆线的每一插头相同;至于切换电路则切换使该组连接埠与多个电缆线11其中之一连接。 对于上述KVM切换器10的制造成本来说,具有多个连接插头组30 (键盘插头、视频插头以及鼠标插头)的电缆线11所占的制造成本最为高昂,大约占了 KVM切换器所有制造成本中的80%,而在美国专利公告第7035112号中揭露的KVM切换器10则配置了二组具有多个连接插头组30的电缆线ll,将大幅增加其制造成本。 由此可见,上述现有的切换器模块在产品结构、制造方法与使用上,显然仍存在有不便与缺陷,而亟待加以进一步改进。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相关厂商莫不费尽心思来谋求解决之道,但长久以来一直未见适用的设计被发展完成,而一般产品及方法又没有适切的结构及方法能够解决上述问题,如何在不增加生产成本的前提下,提供一可通过一组终端来控制至少二电脑主机的KVM(键盘/荧幕/鼠标)切换器,此显然是相关业者急欲解决的问题。因此如何能创设一种新的切换器模块,实属当前重要研发课题之一,亦成为当前业界极需改进的目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的切换器模块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新的切换器模块,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使其可达到降低制造成本的功效,非常适于实用。
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依据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切换器模块,包含一第一本体;一第一切换电路,配置于该第一本体之内;一第一组连接埠,与该第一切换电路电性耦接;一第二本体;一第二切换电路,配置于该第二本体之内;一第二组连接埠,与该第二切换电路电性耦接;多个第一电缆线,固接于该第一本
体上,并自该第一本体延伸,且该各第一 电缆线均具有一 USB连接插头;以及多个第二电
缆线,固接于该第二本体上,并自该第二本体延伸,且该各第二电缆线均具有一视频连接插
头;其中,该第一切换电路与该第二切换电路分别切换使该第一组连接埠与该多个第一电
缆线其中之一连接以及使该第二组连接埠与该多个第二电缆线其中之一连接。 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实现。 前述的切换器模块,还包含一电性耦接于该第一本体与该第二本体间的第三电缆
线,以通过该第三电缆线使该第二本体内的该第二切换电路跟随该第一本体内的该第一切
换电路执行切换的操作。 前述的切换器模块,还包含一配置于该第一本体上的第一指示单元,以显示目前
该多个第一电缆线中是哪一条与该第一本体内的该第一切换电路电性耦接。 前述的切换器模块,其中,该第一指示单元为一组发光二极管或一平板显示装置。 前述的切换器模块,还包含一配置于该第二本体上的第二指示单元,以显示目前
该多个第二电缆线中是哪一条与该第二本体内的该第二切换电路电性耦接。 前述的切换器模块,其中,该第二指示单元为一组发光二极管或一平板显示装置。 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切换器模块至少具有下列优点及有益效果本发明可
达到降低制造成本的功效。 上述说明仅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发明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图1为公知KVM切换器的外观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切换器模块的一实施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切换器模块的另一实施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切换器模块的又一实施例示意图。40切换器模块41第一本体42第二本体43第一电缆线44USB连接插头45第二电缆线46视频连接插头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发明为达成预定发明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发明提出的切换器模块其具体实施方式
、结构、方法、步骤、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可令使用者利用一组键盘、荧幕与鼠标来控制附属电脑主机的
4切换器模块,而市面上已经有非常多用来将键盘信号与鼠标信号转换成USB信号的产品,本发明即利用与其相同的概念来实现。 参阅图2所示,为本发明切换器模块的一实施例示意图。本发明的切换器模块40主要由一第一本体41、一第二本体42、多个第一电缆线43以及多个第二电缆线45所组成。各第一电缆线43均具有一 USB连接插头44,各第二电缆线45均具有一视频连接插头46。各第一电缆线43固接于该第一本体41上,并自该第一本体41延伸;各第二电缆线45固接于该第二本体42上,并自该第二本体42延伸。 一第一切换电路(图未示)配置于该第一本体41之内,并与一第一组连接埠电性耦接,且可切换使该第一组连接埠与该多个第一电缆线43其中的一连接。 一第二切换电路(图未示)配置于该第二本体42之内,并与一第二组连接埠电性耦接,且可切换使该第二组连接埠与该多个第二电缆线45其中之一连接。
该第一组连接埠与外部控制装置(如键盘与鼠标等)电性连接,该第二组连接埠与外部显示装置(如液晶荧幕等)电性连接。多个具有USB连接插头44的第一电缆线43对应与多个电脑主机电性连接,多个具有视频连接插头46的第二电缆线45亦对应与多个电脑主机电性连接。因此,多个电脑主机中将会有一电脑主机经由第一本体41内的第一切换电路(图未示)以及第二本体42内的第二切换电路(图未示)与外部控制装置(如键盘与鼠标等)以及外部显示装置(如液晶荧幕等)电性连接。 由于第一组连接埠与外部控制装置(如键盘与鼠标等)电性连接,并通过第一本体41内的第一切换电路(图未示)与多个第一电缆线43其中之一电性连接,故使用者就能利用外部控制装置(如键盘与鼠标等)将控制信号通过该第一电缆线43传输至其对应的电脑主机,以对该对应的电脑主机进行存取的操作。由于外部控制装置(如键盘与鼠标等)的控制信号可通过具有USB连接插头44的一条电缆线进行传输,故第一电缆线43上USB连接插头44的数量就可以减少。虽然增加该第二本体42会增加大约10 %的制造成本,但所有电缆线仅具有一USB连接插头将会节省40X的制造成本。因此,本发明的切换器模块40将可省下约整体30%的制造成本。 同理,第二组连接埠与外部显示装置(如液晶荧幕)电性连接,并通过第二本体42内的第二切换电路(图未示)与多个第二电缆线45其中之一电性连接,故使用者就能利用外部显示装置(如液晶荧幕)通过该第二电缆线45将其对应电脑主机的视频信号显示出来。 众所周知,USB连接插头44可由其他规格的连接插头取代,如IEEE1394等,其功效均是用来平行传输键盘与鼠标的控制信号。同理,视频连接插头46亦可由其他规格的连接插头取代,如HDMI, DVI, D-SUB等等。 当使用者欲对图2中的切换器模块40近行切换时,就必须对第一本体41内的第一切换电路(图未示)与第二本体42内的第二切换电路(图未示)进行切换的动作,以将电脑主机的控制权由某一台换成另一台。 图3为本发明切换器模块的另一实施例示意图。该切换器模块40主要由一第一本体41、一第二本体42、一电性耦接于该第一本体41与该第二本体42间的第三电缆线47、多个第一电缆线43以及多个第二电缆线45所组成。各第一电缆线43均具有一 USB连接插头44,各第二电缆线45均具有一视频连接插头46。故当使用者切换第一本体41内的第一切换电路以切换电脑主机控制权时,第二本体42内的第二切换电路就会通过第三电缆线47而跟随第一本体41内的第一切换电路执行切换的操作,以自动切换输出电脑主机视频信号。因此,使用者就无需分别对第一本体41内的第一切换电路以及第二本体42内的第二切换电路进行切换操作。甚者,第三电缆线47可将第一本体41与第二本体42结合为一体,即第三电缆线可配置于第一本体41内而与第二本体42连接,亦或是配置于第二本体42内而与第一本体41连接,使其不外露,可避免遗失或脱落的状况发生。
图4为本发明切换器模块的又一实施例示意图。该切换器模块40更包含一配置于第一本体41上的第一指示单元411,以显示目前多个第一电缆线43中是哪一条与第一本体41内的第一切换电路电性耦接。同理,该切换器模块40还包含一配置于第二本体42上的第二指示单元421 ,以显示目前多个第二电缆线45中是哪一条与第二本体42内的第二切换电路电性耦接。第一指示单元411与第二指示单元421可为一组发光二极管(LEDs)或一平板显示装置(flat panel display)。因此,使用者就可通过第一指示单元411与第二指示单元421得知目前是哪一台电脑主机正在被进行控制与存取。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方法及技术内容作出些许的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
一种切换器模块,其特征在于其包含一第一本体;一第一切换电路,配置于该第一本体之内;一第一组连接埠,与该第一切换电路电性耦接;一第二本体;一第二切换电路,配置于该第二本体之内;一第二组连接埠,与该第二切换电路电性耦接;多个第一电缆线,固接于该第一本体上,并自该第一本体延伸,且该各第一电缆线均具有一USB连接插头;以及多个第二电缆线,固接于该第二本体上,并自该第二本体延伸,且该各第二电缆线均具有一视频连接插头;其中,该第一切换电路与该第二切换电路分别切换使该第一组连接埠与该多个第一电缆线其中之一连接以及使该第二组连接埠与该多个第二电缆线其中之一连接。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切换器模块,其特征在于还包含一电性耦接于该第一本体与该第二本体间的第三电缆线,以通过该第三电缆线使该第二本体内的该第二切换电路跟随该第一本体内的该第一切换电路执行切换的操作。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切换器模块,其特征在于还包含一配置于该第一本体上的第一指示单元,以显示目前该多个第一电缆线中是哪一条与该第一本体内的该第一切换电路电性耦接。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切换器模块,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第一指示单元为一组发光二极管或一平板显示装置。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切换器模块,其特征在于还包含一配置于该第二本体上的第二指示单元,以显示目前该多个第二电缆线中是哪一条与该第二本体内的该第二切换电路电性耦接。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切换器模块,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第二指示单元为一组发光二极管或一平板显示装置。
全文摘要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切换器模块,其包含一第一本体;一第一切换电路,配置于该第一本体之内;一第一组连接埠,与该第一切换电路电性耦接;一第二本体;一第二切换电路,配置于该第二本体之内;一第二组连接埠,与该第二切换电路电性耦接;多个第一电缆线,固接于该第一本体上,并自该第一本体延伸,且该各第一电缆线均具有一USB连接插头;以及多个第二电缆线,固接于该第二本体上,并自该第二本体延伸,且该各第二电缆线均具有一视频连接插头。其中,该第一切换电路与该第二切换电路分别切换使该第一组连接埠与该多个第一电缆线其中之一连接以及使该第二组连接埠与该多个第二电缆线其中之一连接。
文档编号G06F3/033GK101763233SQ20091021194
公开日2010年6月30日 申请日期2009年12月4日 优先权日2008年12月23日
发明者郑经炜 申请人:同星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