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588792阅读:16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机体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于一种机体,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具有使用便利性的机体。
背景技术
电子装置的机体内装设有许多电子组件,其中为了扩充计算机的功能性,所以会 在机体内装设外围装置连接(Peripheral Component Interconnect, PCI)卡,使电子装置 的外围扩充装置可通过连接端口与电子装置电连接,以提供功能。 然而,目前的机体多是将一顶盖锁附于一壳体的顶面以形成一封闭空间,而主板 配置在此封闭空间中,且外接卡插接于主板上。所以,当要将外接卡从机体内拆卸时,须先 利用螺丝起子将锁附于顶盖及壳体的螺丝松开,才能够将顶盖拆解下来,之后才能将外接 卡从机体内拆卸下来。对于使用者而言,这种机体的设计对于拆卸外接卡相当地不便。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在提供一种可以方便装设及拆卸板卡的机体。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机体,此机体包括一壳体、一第一盖体、一主板以及一第二盖
体。第一盖体连接于壳体并与壳体形成一封闭空间,其中第一盖体具有一开口 ,而主板配置
于封闭空间内,且主板具有一外接卡插卡区域,而至少一外接卡适于配置于外接卡插卡区
域,且外接卡插卡区域的位置对应开口 。第二盖体覆盖于第一盖体的开口 。 依照本实用新型的机体的一实施例所述,其中该第二盖体可枢接于第一盖体、紧
配于第一盖体或滑设于第一盖体。 依照本实用新型的机体的一实施例所述,其中开口的尺寸大于或等于外接卡插卡 区域的尺寸。 依照本实用新型的机体的一实施例所述,其中第一盖体具有一第一限位结构,此 第一限位结构位于开口的边缘,而第二盖体对应第一限位结构处设有一第二限位结构,且 第一限位结构及第二限位结构形状互相配合。此外,第一限位结构及第二限位结构更部分 重叠。另外,第一限位结构及第二限位结构分别具有至少一螺纹孔,且螺纹孔贯穿第一限位 结构与第二限位结构,而机体更包括至少一螺丝,且螺丝对应穿设于些螺纹孔,而第二盖体 固定于第一盖体。此外,第一限位结构及第二限位结构可分别更具有至少一螺纹孔,且螺纹 孔贯穿第一限位结构与第二限位结构,而机体更包括至少一螺丝,且螺丝对应穿设于螺纹 孔,使第二盖体固定于第一盖体。 于本实用新型的机体中,第一盖体的开口及第二盖体的设置,使得第二盖体相对 第一盖体打开时,使用者可以方便地将外接卡从开口中取出或是置入以插接于主板,所以 对于使用者而言,具有使用便利性。 为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 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机体的示意图。 图2为第二盖体枢接于第一盖体的示意图。 图3为第一盖体及第二盖体的组装示意图。 图4为第二盖体与第一盖体闭合时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机体的示意图,而图2为第二盖体枢接于第一盖体 的示意图,且第二盖体相对第一盖体打开。请同时参考图1及图2,机体100包括一壳体 110、一第一盖体140、一主板150以及一第二盖体120。第一盖体140连接于壳体110,并与 壳体110形成一封闭空间(未标示),其中第一盖体140具有一开口 142,而第二盖体120 连接于第一盖体140,并覆盖于第一盖体140的开口 142。此外,主板150配置于封闭空间 内,其中主板150具有一外接卡插卡区域150a,且至少一外接卡130可配置在此外接卡插 卡区域150a,而外接卡插卡区域150a对应于开口 142。上述的第二盖体120可相对第一盖 体140打开,以暴露出开口 142,而外接卡130可经由开口 142以置入壳体110与第一盖体 140所组成的封闭空间内,并插置于主板150上的外接卡插卡区域150a,或从外接卡插卡区 域150a中拆卸下来,并从封闭空间内取出。所以,对于使用者而言,本实用新型的机体100 具有使用便利性。 承上述,壳体110例如是由多片金属板片组装而成,或者是一体折弯成型。于图1 中,第一盖体140设置在壳体110的顶部,但第一盖体140的设置位置可以依照实际使用需 求而变化。此外,第一盖体140的开口 142的尺寸大于或等于外接卡插卡区域150a的尺寸, 以方便使用者将外接卡130穿过开口 142。 第一盖体140及壳体110的材质可以是具有刚性的金属,而第二盖体120的材质 可以为金属或塑料,其中金属材质的第二盖体120具有较好的刚性,而塑料可做出可透光 的第二盖体120,方便让使用者能够看透第二盖体120以辨识外接卡130在壳体110内的位 置。图3为第一盖体及第二盖体的组装示意图。请参考图3,本实施例的第二盖体120枢接 于第一盖体140,其例如是第一盖体140设置有枢接孔144,而第二盖体120具有枢轴122, 且枢轴122穿设枢接孔144,以使第二盖体120可以相对第一盖体140打开并暴露出开口 142。在其它的实施例中,第二盖体120可以是利用结构的互补及尺寸的设计紧配于第一盖 体140。或者,也可以是在第一盖体140上设置滑轨,使第二盖体120滑设于第一盖体140。 第二盖体120设置于第一盖体140上的方式可依照需求决定。 当使用者将外接卡130进入至壳体110与第一盖体140所形成的封闭空间内时, 使用者先用手将第二盖体120相对第一盖体140打开,以暴露出开口 142及对应位于开口 142下的外接卡插卡区域150a。然后,将外接卡130穿过开口 142并组装于主板150的外 接卡插卡区域150a中。 当使用者想要将外接卡130从主板150上拆卸下来时,也是先用手将第二盖体120 相对第一盖体140打开并暴露出开口 142,然后将手穿过开口 142进入封闭空间内,再将外 接卡130从壳体110内拆卸下来。 由上述可知,外接卡130的组装或 卸并不需要手动松开螺丝以将第一盖体140从壳体110上拆卸下来,所以相较于习知,本实施例的机体100具有使用便利性。此外,第 二盖体120的设置还具有防止异物或是灰尘进入封闭空间内的功效。 图4为第二盖体与第一盖体闭合时的示意图。请参考图4,第一盖体140更具有一 第一限位结构146,而第二盖体120对应第一限位结构146处设置有一第二限位结构124, 且第一限位结构146及第二限位结构124的形状互相配合,以使第二盖体120与第一盖体 140能够稳固地闭合。举例而言,第一限位结构146为凹槽,而第二限位结构124为凸缘。 当然,第一限位结构146及第二限位结构124的形状可以依照需求改变。此外,当第二盖体 120是以金属制成时,第一限位结构146与第二限位结构124更可部分重叠,以做为金属屏 蔽,防止电磁干扰(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EMI)现象。 附带一提的是,第一限位结构146及第二限位结构124可分别更具有至少一螺纹 孔146a、 124a,且螺纹孔146a、 124a为贯孔,而机体更包括至少一螺丝160,且螺丝160对应 穿过螺纹孔146a、124a,以使第二盖体120固定于第一盖体140。如此,可以避免在机体100 的搬运过程中,第二盖体120会相对第一盖体140开合,影响搬运。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机体因设置有第二盖体及开口 ,所以使用者可以方便地 使第二盖体相对第一盖体打开后,将外接卡穿过开口以组装于主板上或从主板上拆卸下 来。此外,第二盖体的设置还具有防止灰尘或是异物进入壳体内的功效。再者,第一盖体 及第二盖体都是以金属制作时,第一限位结构及第二限位结构的部分重叠可以防止电磁干 扰。 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 熟习此技艺者,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些许的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实 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当以权利要求所界定的为准。
权利要求一种机体,其特征在于,该机体包括一壳体;一第一盖体,连接于该壳体并与该壳体形成一封闭空间,其中该第一盖体具有一开口;一主板,配置于该封闭空间内,其中该主板具有一外接卡插卡区域,至少一外接卡适于配置于该外接卡插卡区域,且该外接卡插卡区域的位置对应于该开口;以及一第二盖体,覆盖于该第一盖体的该开口。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体,其特征在于,该第二盖体枢接于该第一盖体。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体,其特征在于,该第二盖体紧配于该第一盖体。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体,其特征在于,该第二盖体滑设于该第一盖体。
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体,其特征在于,该开口的尺寸大于或等于该外接卡插卡区 域的尺寸。
6.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体,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盖体具有一第一限位结构,位于该开 口的边缘,而该第二盖体对应该第一限位结构处设有一第二限位结构,且该第一限位结构 及该第二限位结构形状互相配合。
7.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机体,其特征在于,该第一限位结构及该第二限位结构部分重
8. 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机体,其特征在于,该第一限位结构及该第二限位结构分别具 有至少一螺纹孔,且该螺纹孔为贯孔,而该机体更包括至少一螺丝,且该螺丝对应穿设于该 些螺纹孔,而该第二盖体固定于该第一盖体。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机体,而一板卡适于配置于机体内。机体包括一机箱以及一第二盖体。机箱具有一开口,而第二盖体连接于机箱,其中第二盖体相对机箱打开时,会暴露出开口,且板卡可经由开口以置入机箱内或从机箱内取出。
文档编号G06F1/18GK201465006SQ20092007048
公开日2010年5月12日 申请日期2009年4月16日 优先权日2009年4月16日
发明者季平, 陈志丰 申请人:英业达科技有限公司;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