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控元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602282阅读:16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触控元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触控元件,尤其涉及一种具有电极图案的触控元件。
背景技术
近年来,触控技术被广泛地应用在各种移动电子装置如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简称为 GPS)、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Assistant,简称为PDA)、移动电话等。一般来说,常见应用于触控元件上的触控技术可依其感应方式而分为电阻式(Resistive)、电容式(Capacitive)两大类,根据导电线路的配置方式不同,电阻式触控元件主要可区分为四线式、五线式、八线式等类型;而电容式的触控元件可进一步根据工作原理的不同有投射电容式(Projected Capacitive)与表面电容式(Surface Capacitive)触控面板等类型。此外,根据应用的不同,触控技术可大致区分为应用在触控面板上的透明触控应用(如触控屏幕)以及应用在触摸板上的非透明触控应用(如手提电脑上的触摸板)。电阻式的触控技术主要将上下两组氧化铟锡(ITO)导电薄膜层叠合,通过使用者施加于接触表面的压力而使上下电极导通后,经由控制器测知触控面板的电压变化并计算而得出接触点位置;投射电容式触控技术通过不同平面上但相互垂直的导线在感应区的四周形成均勻分布的电场,在发生触控行为时,各节点与导线间的电容值将发生改变而产生触控感应信号,之后再通过触控控制器来进行后续触控位置的解读。另一方面,表面电容式的触控技术则由位于触控面板的接触区域的四个角落提供电压,在接触区域的表面形成均勻的电场,一旦使用者的手指碰触在接触区域表面时,手指与电场之间的静电反应将造成电容变化,并据此而检测接触点位置。至于透明与非透明触控应用的差异则在于感测表面是否使用透光材质而异。请参见图la,其为触控装置使用五线式电阻触摸板的系统方框图。五线式电阻触摸板的内部利用氧化铟锡形成上下两层导电层111、113(IT0 Film与Glass),其间以点格片(Dot Spacer)作为阻隔,使得两导电层111、113间绝缘,一旦使用者对面板加以触控时, 上下两个导电层111、113将因为短路而产生电压变化在上部导电层111所设置的四条导线上,而设置在下部导电层113的控制线便被用来传送上部导电层111的四条导线所产生的电压。请参见图lb,其为触控装置使用表面电容式触摸板的系统方框图。表面电容式触摸板的作法是在导电的ITO玻璃的四角提供电压并形成均勻电场,并在人体接触触控面板的表面时造成耦合电容与附随电压的变化,进而由电压变化处的坐标位置判断触控的位置。由图Ia和图Ib可以得知,无论触控装置所使用的触控元件类型是电阻式触摸板 11或电容式触摸板12,都是将使用者在碰触触控点时触控面板所产生的电性变化(如电压值的变化)通过设置在触摸板外围角落的导电端点la、lb、lC、ld、le、lf、lg、lh传送控制信号至触控控制器13,触控控制器13将这些电性变化所代表的控制信号转换为数字格式并传送至主机系统14后,再经由主机系统14解读数字格式的控制信号,并将触控点所对应的光标标示于显示屏幕15上。请参见图2a,其为触控面板理想的加压等电位线分布图。根据美国第6,781,579 号专利的说明可以得知,通过在触摸板的边缘设置电极的作法可以提供触摸板在对应触控点位置时的线性度。请参见图2b,其为现有技术利用电极图案触摸板示意图。尽管这样的作法让触摸板的多数区域达到线性轨迹对应的效果,但这样的配置却仍有功能上的限制。请参见图2c,其为现有技术使用电容式触摸板的触控点位置对应的轨迹线示意图。由图2c可以发现电容式触摸板12的触控点所对应的轨迹在触控点位置为电容式触摸板12的中心位置时,触控点所对应的轨迹变化固然呈现线性关系,但用户所触控的触控点位置若是在电容式触摸板12的边缘时,触控点所对应产生的轨迹却会产生弯曲的现象。换句话说,若用户触控的位置在靠近第I、II、III、IV侧边的区域时,触控点位置在经过触控控制器13与主机系统14而呈现在显示屏幕15时的对应位置将发生扭曲的情形,而类似的问题亦存在于电阻式触摸板11上。尽管当前的触控技术可以提供使用者相当准确的触控位置检测效果,但用户实际触控的位置若在感测区域的边缘时,却往往因为触摸板在边缘的触控轨迹线并非线性的关系而让触摸板的感测效果大打折扣。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改进现有技术关于触控区域边缘的触控位置检测精准度,期能开发出较为精确的触控元件。本发明的一方面为一触控元件,将一触控点位置转换为一控制信号,该触控元件包含一基板;一导电薄膜层,设置于该基板上,其根据该触控点位置而产生一电性变化; 多个导电端点,设置于该导电薄膜层的外围角落上,其根据该电性变化而对应输出该控制信号;以及一电极图案,由多个电极条所构成并设置于该导电薄膜层上,其中位于外围的一第一电极条与一第二电极条延伸于由该多个导电端点中的两个导电端点间的一侧边上。本发明的另一方面为一触控元件,将一触控点位置转换为一控制信号,该触控元件包含一基板;一导电薄膜层,设置于该基板上,其根据该触控点位置而产生一电性变化;多个导电端点,设置于该导电薄膜层的外围角落上,其根据该电性变化而对应输出该控制信号;以及一电极图案,由多个电极条所构成并设置于该基板与该导电薄膜层间,其中位于外围的一第一电极条与一第二电极条延伸于由该多个导电端点中的两个导电端点间的一侧边上。本发明的再一方面为一触控元件,将一触控点位置转换为一控制信号,该触控元件包含一基板,具有导电特性,其根据该触控点位置而产生一电性变化;多个导电端点, 设置于该基板的外围角落上,其根据该电性变化而对应输出该控制信号;以及一电极图案, 由多个电极条所构成并设置于该基板上,其中位于外围的一第一电极条与一第二电极条延伸于由该多个导电端点中的两个导电端点间的一侧边上。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改进了现有技术关于触控区域边缘的触控位置检测精准度,提供了较为精确的触控元件。本发明的触控元件被应用至触控面板或触摸板,触控控制器在对应触控元件上的触控点位置与其对应轨迹时,即使触控点位置是位于触控元件边缘的触控区域,触控元件仍能保持其轨迹对应的线性关系。且本发明所用来改善触控元件的做法与原有触控元件的工艺兼容,因此不需要额外使用繁复的步骤便能改善既有的问题。


图la,其为触控装置使用五线式电阻触摸板的系统方框图。图lb,其为触控装置使用表面电容式触摸板的系统方框图。图2a,其为触控面板理想的加压等电位线分布图。图2b,其为现有技术利用电极图案触摸板示意图。图2c,其为现有技术使用电容式触摸板的触控点位置对应的轨迹线示意图。图3a、图3b、图3c和图3d,其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应用于触摸板上的电极图案的示意图。图4a、图4b,其为本发明的第一种类型的较佳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图5a、图5b,其为本发明的第二种类型的较佳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图6,其为本发明的第三种类型的较佳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图7a,其为将本发明的触控元件应用至矩形触控元件的示意图。图7b,其为将本发明的电极条相邻配置方式的示意图。图7c,其为将本发明的电极条与导电端点相邻配置方式的示意图。图7d,其为本发明的触摸板所对应的轨迹线图。图8,其为将本发明的触控元件应用至圆形触控元件的示意图。图9,其为将本发明的触控元件应用至三角形触控元件的示意图。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111、113 导电层la、lb、lc、ld、le、lf、lg、lh、303a、303b、303c、303d、403、503、603、731 导电端点11电阻式触摸板12电容式触摸板13触控控制器14主机系统15显示屏幕305a、305b、305c、305d 导线306a、306b、306c、306d 外接端点304、404、504、604、804、904 电极图案3041a,3041b,3042a,3042b 3043a、3043b、3044a、3044b、721、722、732 电极条300、400、500、600 触控元件401、501、601 基板402、502导电薄膜层701a、801a、901a 第一导电端点701b、801b、901b 第二导电端点
701c、801c、901c 第三导电端点701d、801d第四导电端点70矩形触控元件I第一侧边711、811、911 第一电极条712、812、912 第二电极条II第二侧边713、813、913 第三电极条714、814、914 第四电极条III第三侧边715、815、915 第五电极条716、816、916 第六电极条IV第四侧边717、817、第七电极条718、818、第八电极条72a第一电极条组相邻配置72b第二电极条组相邻配置72c第三电极条组相邻配置73a.73b.73c电极条与导电端点的相邻配置80圆形触控元件90三角形触控元件
具体实施例方式为了改进现有技术无法针对触控面板的边侧的轨迹线提供线性对应关系的问题, 本发明提出一种在触控元件(触控面板/触摸板)的外围配置电极图案的作法,通过电极图案与触控面板/触摸板的基板及导电性薄膜在触控面板四周所形成的串联及并联电阻效应,当触控面板/触摸板被施以电压检测时,便会形成均勻电位线分布。如此一来,当人体或导电物接近或碰触在触控面板/触摸板表面时,将形成电容值的变化与所伴随的电流或电压变化,在触控元件将这些电性变化转换成数字格式后,再通过触控控制器与主机系统的计算而对应出触控点的实际发生位置。请参见图3a-图3d,其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应用于触摸板上的电极图案的示意图。在图3a中,导电端点303a、303b、303c、303d通过导线305a、3(^b、305c、305d将使用者触控时,触控元件300所产生的电压/电流等电性变化被传导至触控控制器上,而电极图案304由多个电极所构成,而这些电极中,有部分的电极是以电极条3041a、3041b、3042a、 3042b,3043a,3043b,3044a,3044b 的方式被设置在两两导电端点 303a/303d、303a/303b、 303b/303c、303c/303d间所形成的侧边上。更进一步来说,在构成电极图案304的多个电极中,电极条3041a、3041b被设置在导电端点303a、303d之间的外侧边上;电极条3042a、3042b被设置在导电端点303a、30 之间的外侧边上;电极条3043a、304;3b被设置在导电端点303b、303c之间的外侧边上;而电极条3044a、3044b则被设置在导电端点303c、303d之间的外侧边上。类似图3a的作法亦被应用在图3b、图3c和图3d中,尽管各图中内侧的电极图案配置与排列方式不尽相同,但其共同点是在触控元件300的四个外侧边上均分别设置了两个长形的电极条 3041a/3041b、3042a/3042b、3043a/3043b、3044a/3044b,通过这些设置在侧边的电极条 3041a、3041b、3042a、3042b、3043a、3043b、3044a、3044b 来改善触摸板在边缘时的触控轨迹非线性的问题。需注意的是,在将各导电端点303a、303b、303c、303d的信号接出至触控控制器时,固然可以如图3a-图3d所示,利用设置于基板上的导线30fe、305b、305c、305d,将导电端点303a、303b、303c、303d所产生的信号传送至外接端点306a、306b、306c、306d上;另外一方面,亦可以直接利用外接方式的导线将导电端点303a、30;3b、303C、303d所产生的电压变化信号传送至触控控制器,亦即,利用打线拉出的方式自导电端点303a、303b、303c、303d 延伸并完成导线,而非将导线配置在触控元件300的本体上。再者,若是采用将导电端点303a、30;3b、303C、303d所产生的信号传送至外接端点 306a、306b、306c、306d上的作法时,各导线30fe、305b、305c、305d的长宽与间距尺寸可以根据触控元件的尺寸、长宽比,以及各导电端点303a、30;3b、303C、303d与导电薄膜层的阻抗系数等参数作优化设计。举例来说,由于导线30fe、305b、305c、305d的长短与宽度可能影响导电端点 303a、303b、303c、303d至外接端点306a、306b、306c、306d间的电阻值,因此在规划导线 305a、305b、305c、305d 时,各导电端点与 303a、303b、303c、303d 与各外接端点 306a,306b, 306c、306d之间的电阻值若需要一致时,便可以就导线30fe、305b、305c、305d的长宽与外型等加以变化,进而达到让各导线30fe、305b、305c、305d的电阻值能够一致的目的。以图3b与图3d为例,由图中可以看出,由距离外接端点306a、306b、306c、306d 较远的导电端点30;3b、303c所接出的导线3(^b、305c的宽度相较于由距离外接端点306a、 30mK306c、306d较近导电端点303a、303d所接出的导线30fe、305d的宽度来得宽,这是因为前者与其对应的外接端点306a、306d的距离较远,若使用相同宽度的导线30fe、305b、 305c、305d时,导线305a,305d的电阻将较导线305b,305c更低。除了根据导电端点303a、30;3b、303c、303d 与外接端点 306a、306b、306c、306d 的距离不同而对具有较短距离的导线30fe、305d使用较细的宽度,并对具有较长距离的导线 3(^b、305c使用较宽的宽度外,其他调整电阻值的方式亦可被采用。举例来说,如图3c所示的作法,以回绕的方式延长导线30fe、305d的长度而加大该等导线30fe、305d所对应的电阻值,如此一来亦可同样达到让各导电端点303a、30;3b、303C、303d与各外接端点306a、 303b,306c,306d间的各导线30fe、305b、305c、305d都能具有相同电阻值的目的。通常来说,工艺中所选用导电端点303a、303b、303c、303d与电极条3041a、3041b、 3042a,3042b,3043a,3043b,3044a,3044b 之间的间距,以及两两电极条 3041a/3041b、 3042a/3042b、3043a/3043b、3044a/3044b之间的间距约为数毫米,或者说几个毫米(例如 以一毫米或两毫米作为间距),当然,这些间距的选定可以依据触控元件的尺寸、外型及各层材质的特性而加以弹性选择。需注意的是,将电极条3041a/3041b、3042a/3042b、3043a/3043b、3044a/3044b 分别排列在四个导电端点303a、30;3b、303C、303d所形成的侧边并不代表电极条3041a/3041b、3042a/3042b、3043a/3043b、3044a/3044b 的切线必须与导电端点 303a、 303b,303c,303d 对齐,而能将电极条 3041a/3041b、3042a/3042b、3043a/3043b、 3044a/3044b的位置设置在导电端点303a、303b、303c、303d间的连线与其前后小幅度范围内调整,亦即,就整体触控元件的宏观上而言,电极条304la/304Ib、3042a/3042b、 3043a/3043b、3044a/3044b的设置位置是靠近导电端点303a、303b、303c、303d所形成的侧边。请参见图如和图4b,其为本发明的第一种类型的较佳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本发明被应用至将触控点位置转换为控制信号的触控元件400上,触控元件400包含基板 401 ;导电薄膜层402,设置于基板401上,其根据触控点位置而产生电性变化;多个导电端点403,设置于导电薄膜层402的外围角落上,其根据导电薄膜层402所产生的电性变化而对应输出控制信号;以及由多个电极条所构成并设置于导电薄膜层402上的电极图案404, 在电极图案404中,位于外围的第一电极条与第二电极条延伸于由多个导电端点403中的两个导电端点403间的侧边上。在实际应用时,只要能够让触控元件400上的电性变化具有等比例关系而能使触控点定位得以计算即可,因此如图如和图4b所示,在触控元件周边的导电薄膜层402与电极图案的配置可以搭配工艺的变化来完成相关的设计。需注意的是,图如和图4b的剖面图是指包含导电端点403的切面,因此可以看到各导电端点403同时与薄膜导电层402、基板401相连;对不含导电端点403的情形而言, 其剖面图大致与图如和图4b类似,但在导电端点的部分附图则改成导线,且导线便不会同时与薄膜导电层402、基板401相连,而是单纯的设置在基板401上而与薄膜导电层402区隔开。以图如为例,所使用的多个电极因为具有较佳的导电性,因此可搭配导电效果较差的导电薄膜层402形成等比例的间隙;至于图4b的作法可利用激光或蚀刻等方式来完成具有间隙的导电薄膜层402,利用这种方式所完成的触控元件,由于导电薄膜层连续区域的区段的导电性较佳,而导电薄膜层402中断的区域导电性较差,而能达成类似图如的效果。 综上所述,导电薄膜层402可以镀膜或蚀刻的工艺形成于基板401上方的连续或不连续区域。对触摸板等非透明的应用而言,导电薄膜层402可以是利用印刷方式所完成的碳膜,而其印刷的位置亦可根据需要而印刷在基板401上的不同区域。请参见图如和图恥,其为本发明的第二种类型的较佳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在此较佳实施例中,触控元件500同样是将触控点的发生位置转换成为控制信号,与第一种类型的较佳实施例不同的是,此类型的触控元件500在制造过程中,并非将电极图案设置在导电薄膜层的上方,而是将电极图案504设置于基板501与导电薄膜层502的中间。此类型的触控元件500包含基板501 ;导电薄膜层502,设置于基板501上,而导电薄膜层502根据触控点位置而产生电性变化;多个导电端点503,设置于导电薄膜层的外围角落上,这些导电端点503根据电性变化而对应输出控制信号至触控控制器上;以及由多个电极条所构成的电极图案504,电极图案504被设置在基板501与导电薄膜层502之间,其中位于外围的第一电极条与第二电极条延伸于由多个导电端点503中的两个导电端点间的一侧边上。如图如和图4b相类似的,图fe和图恥的导电薄膜层502亦可以印刷、蚀刻或镀
9膜的方式覆盖在设有电极图案504的基板501上,而图fe和图恥的差别是,前者利用导电薄膜层502与电极的阻抗不同而形成等比例的电压变化,而后者则利用导电薄膜层502的连续与否形成等比例的电压变化。同样的,图fe和图恥的剖面图是指包含导电端点503的切面,因此各导电端点 503同时与薄膜导电层502、基板501相连;对不含导电端点503的剖面图来说,其剖面图中的导电端点503将被替换成导线,且导线便不会同时与薄膜导电层502、基板501相连,而是单纯的设置在基板501上,并与薄膜导电层502区隔。需注意的是,所述剖面图仅代表触控元件上的一剖面的堆叠情形,但因为各层材料的配置或有间隙,因此同一触控元件的剖面图可能因为电极的配置长度与排列不同而有不同。换句话说,图如和图4b与图fe和图恥的电极图案并非以环绕触控元件的方式排列于基板或导电薄膜层上,而会以间隔方式形成于其上。请参见图6,其为本发明的第三种类型的较佳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同样的,此类型的较佳实施例亦是将触控点位置转换为控制信号的触控元件600,惟其与前两种类型的较佳实施例不同的特征是,此类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使用导电薄膜层来产生电性变化,而是利用具有导电特性的基板601来根据触控点的位置而产生对应的电性变化。本发明的第三种类型的较佳实施例所提供的触控元件600包含具有导电特性的基板601,此处的基板601因为具有导电特性而能根据触控点位置而产生电性变化;多个导电端点603,设置于基板601的外围角落上,其根据电性变化而对应输出控制信号;以及电极图案604,由多个电极条所构成并设置于基板601上,其中位于外围的第一电极条与第二电极条延伸于由多个导电端点603中的两个导电端点间的侧边上。由于第三种类型的较佳实施例所使用的基板601具有导电特性,因此在搭配具有间隙所形成的电极图案604时,同样可以提供等比例的电压压降关系,进而得出触控点的发生位置。基于工艺上的应用不同,上述的几种类型的较佳实施例中的各层构造可以搭配不同的材料来实现,以基板401、501、601为例,除了使用绝缘材质或导电材质来形成基板外, 基板401、501、601的使用亦可视应用的需要而使用非透明基板或透明基板来完成,其中前者适用于触摸板,而后者可以利用玻璃或其他材质搭配屏幕的使用,以透明的方式将触控功能附加于屏幕显示器上。再者,导电薄膜层402、502在实际应用时可选用铟锡氧化物ITO或其他透明导电物TCO等透明的导电薄膜层来完成,或是利用碳膜等非透明导电物来完成非透明的导电薄膜层。在制造过程中,导电薄膜层402、502可以利用镀膜、蚀刻或印刷的方式覆盖于绝缘基板上,且覆盖的方式亦可以选择以全面覆盖的方式覆盖于绝缘基板上,或仅覆盖在绝缘基板的内围区域。无论是上述的任何一种较佳实施例,其制作完成的触控元件还可以在其表面上涂布保护层,通过保护层强化其构造,并提供对下层的基板401、501、601与导电薄膜层402、 502等构造与外界环境的阻隔效果。综上所述,本发明所提出配置两电极条于导电端点间的侧边的作法可以直接应用至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Thin-Film Transistor Liquid-CrystalDisplay,简称为 TFT-LCD)的工艺中,因此并不会对显示元件的制造过程产生负面的影响而能轻易的被整合在原有的工艺中。再者,构成电极图案的多个电极条彼此相邻的方式可以相互存在着间距或是以相互连接的方式构成,而导电端点与电极条所使用的材料与工艺不但可以相同,且导电端点与电极条之间可以相连或分离,即,导电端点可被延伸而与电极条相连,或是各自独立设置。为了改善现有的触控面板或触摸板在边缘时的触控位置对应于轨迹线的非线性现象,本发明提出利用在触摸板外围,即,于导电端点间的侧边上设置两电极条所构成的电极图案的作法。请参见图7a,其为将本发明的触控元件应用至矩形触控元件的示意图。图7a中的矩型触控元件70由第一角落、第二角落、第三角落与第四角落所构成,在矩形触控元件70 中的各角落均设有导电端点,即,在第一角落设有第一导电端点701a、第二角落设有第二导电端点701b、第三角落设有第三导电端点701c、第四角落设有第四导电端点701d。配合图7a可以发现,本发明的作法是于第一导电端点701a与第二导电端点701b 之间的第一侧边I设置第一电极条711与第二电极条712 ;于第二导电端点701b与第三导电端点701c之间的第二侧边II设置第三电极条713与第四电极条714 ;于第三导电端点 701c与第四导电端点701d之间的第三侧边III设置第五电极条715与第六电极条716 ;于第四导电端点701d与第一导电端点701a之间的第四侧边IV设置第七电极条717与第八电极条718。根据上述延伸于各侧边的两两成对的电极条711/712、713/714、715/716、 717/718,即,延伸于第一侧边I上的第一电极条711与第二电极条712、延伸于第二侧边II 上的第三电极条713与第四电极条714、延伸于第三侧边III上的第五电极条715与第六电极条716,以及延伸于第四侧边IV上的第七电极条717与第八电极条718,则应用本发明的触控元件的轨迹图便不至于在各侧边发生扭曲的现象。当然,图7a代表本发明利用两电极条设置在各电极条位置与排列方式的构想, 即,具有上述相对位置关系的触控元件的侧边的轨迹线便不会有弯曲的现象,并不代表实际应用时,各电极条与各导电端点的位置、形状等必须与图7a完全一致。实际上,在规划触控元件上的电极条彼此之间的相邻位置配置,以及电极条与导电端点之间的相邻位置等配置时,其细部的相邻图案与排列方式均可以有不同的变化。请参见图7b,其为将本发明的电极条相邻配置方式的示意图。本发明在此提供了第一电极条组相邻配置72a、第二电极条组相邻配置72b、第三电极条组相邻配置72c等较佳实施例的电极条相邻配置,借以说明电极条的相邻方式不需要加以限定。换句话说,电极条721与电极条722之间的间距固然可以如第一电极条组相邻配置7 所示,设置在同一线上而以中断的形式存在,或如第二电极条组相邻配置72b及第三电极条组相邻配置72c所示,在两电极条721、722相邻处将其中一个电极条721、722的末端稍加变化,甚至是其他样式上的变化等,均可被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所涵盖。请参见图7c,其为将本发明的电极条与导电端点相邻配置方式的示意图。与前述电极条间的相邻配置相类似的,本发明中的电极条732与导电端点731的相邻配置可以相当多元,本发明在此仅举出三种电极条732与导电端点731的相邻配置73a、73b、73c,但实际应用时,并不需要被限定使用这些相邻配置而可被任意改变导电端点731与电极条732之间的相对位置与排列方式。请参见图7d,其为本发明的触摸板所对应的轨迹线图。由图7d可以看出触控点位置在矩形触控元件70的第一侧边I、第二侧边II、第三侧边III与第四侧边IV时,其轨迹对应并不会如图2c发生弯曲的情形。换句话说,无论矩形触控元件70被应用至触控面板或触摸板,触控控制器在对应矩形触控元件70上的触控点位置与其对应轨迹时,即使触控点位置是位于触控元件边缘的触控区域,矩形触控元件70仍能保持其轨迹对应的线性关系。需注意的是,尽管上述的轨迹线图以矩形触控元件70作为说明,但类似的作法可被应用至不同形状(如三角形、圆形或各种多边形)的触控元件上。请参见图8,其为将本发明的触控元件应用至圆形触控元件的示意图。图8的圆形触控元件80于圆形触控元件80的侧边选取导电端点而形成四等分间距,S卩,在圆形触控元件80上以等比例方式选取第一导电端点801a、第二导电端点801b、第三导电端点801c、第四导电端点801d。与前述作法相类似的,在图8的第一导电端点801a与第二导电端点801b之间的第一侧边I设置第一电极条811与第二电极条812 ;于第二导电端点801b与第三导电端点 801c之间的第二侧边II设置第三电极条813与第四电极条814 ;于第三导电端点801c与第四导电端点801d之间的第三侧边III设置第五电极条815与第六电极条816 ;于第四导电端点801d与第一导电端点801a之间的第四侧边IV设置第七电极条817与第八电极条 818,至于构成电极图案804的其他电极则散布于圆形触控元件80的外围。请参见图9,其为将本发明的触控元件应用至三角形触控面板/触摸板的示意图。 在此较佳实施例中,第一导电端点901a、第二导电端点901b与第三导电端点901c被分别配置于三角形触控元件90的三个角。除了在三角形触控元件90的三个侧边设置有电极图案904外,在第一导电端点901a与第二导电端点901b之间配置有第一电极条911与第二电极条912,而第二导电端点901b与第三导电端点901c之间,以及第三导电端点901c与第一导电端点901a之间则分别配置了第三电极条913与第四电极条914,以及第五电极条 915与第六电极条916。综上所述,本发明所用来改善触控元件的做法与原有触控元件的工艺兼容,因此不需要额外使用繁复的步骤便能改善既有的问题,可以说是相当实用的发明。虽然本发明已揭示如上述较佳实施例,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意识到在不脱离本发明所附的权利要求所揭示的本发明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所作的更动与润饰,均属本发明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触控元件,将一触控点位置转换为一控制信号,该触控元件包含一基板;一导电薄膜层,设置于该基板上,该导电薄膜层根据该触控点位置而产生一电性变化;多个导电端点,设置于该导电薄膜层的外围角落上,所述多个导电端点根据该电性变化而对应输出该控制信号;以及一电极图案,由多个电极所构成并设置于该导电薄膜层上,其中位于外围的一第一电极条与一第二电极条延伸于由所述多个导电端点中的两个导电端点间的一侧边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元件,其特征在于,该触控元件呈一矩形,构成该矩形的一第一角落及一第二角落分别设有一第一导电端点及一第二导电端点,而该第一电极条与该第二电极条延伸于该第一导电端点与该第二导电端点间的一第一侧边上,而构成该矩形的一第三角落及一第四角落分别设有一第三导电端点及一第四导电端点,且一第三电极条与一第四电极条延伸于该第二导电端点与该第三导电端点间的一第二侧边上、一第五电极条与一第六电极条延伸于该第三导电端点与该第四导电端点间的一第三侧边上、一第七电极条与一第八电极条延伸于该第四导电端点与该第一导电端点间的一第四侧边上。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元件,其特征在于,该导电薄膜层以一镀膜方式、一蚀刻方式或一印刷方式全面覆盖于该基板上或覆盖于该基板上的内部区域。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元件,其特征在于,该等导电端点与该电极图案使用相同材质。
5.一触控元件,将一触控点位置转换为一控制信号,该触控元件包含一基板;一导电薄膜层,设置于该基板上,该导电薄膜层根据该触控点位置而产生一电性变化;多个导电端点,设置于该导电薄膜层的外围角落上,所述多个导电端点根据该电性变化而对应输出该控制信号;以及一电极图案,由多个电极条所构成并设置于该基板与该导电薄膜层间,其中位于外围的一第一电极条与一第二电极条延伸于由所述多个导电端点中的两个导电端点间的一侧边上。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触控元件,其特征在于,该触控元件呈一矩形,构成该矩形的一第一角落及一第二角落分别设有一第一导电端点及一第二导电端点,而该第一电极条与该第二电极条延伸于该第一导电端点与该第二导电端点间的一第一侧边上,而构成该矩形的一第三角落及一第四角落分别设有一第三导电端点及一第四导电端点,且一第三电极条与一第四电极条延伸于该第二导电端点与该第三导电端点间的一第二侧边上、一第五电极条与一第六电极条延伸于该第三导电端点与该第四导电端点间的一第三侧边上、一第七电极条与一第八电极条延伸于该第四导电端点与该第一导电端点间的一第四侧边上。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触控元件,其特征在于,该导电薄膜层以一镀膜方式、一蚀刻方式或一印刷方式全面覆盖于该基板上或覆盖于该基板上的内部区域。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触控元件,其特征在于,该等导电端点与该电极图案使用相同材质。
9.一触控元件,将一触控点位置转换为一控制信号,该触控元件包含 一基板,具有导电特性,其根据该触控点位置而产生一电性变化;多个导电端点,设置于该基板的外围角落上,所述多个导电端点根据该电性变化而对应输出该控制信号;以及一电极图案,由多个电极条所构成并设置于该基板上,其中位于外围的一第一电极条与一第二电极条延伸于由该多个导电端点中的两个导电端点间的一侧边上。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触控元件,其特征在于,该触控元件呈一矩形,构成该矩形的一第一角落及一第二角落分别设有一第一导电端点及一第二导电端点,而该第一电极条与该第二电极条延伸于该第一导电端点与该第二导电端点间的一第一侧边上,而构成该矩形的一第三角落及一第四角落分别设有一第三导电端点及一第四导电端点,且一第三电极条与一第四电极条延伸于该第二导电端点与该第三导电端点间的一第二侧边上、一第五电极条与一第六电极条延伸于该第三导电端点与该第四导电端点间的一第三侧边上、一第七电极条与一第八电极条延伸于该第四导电端点与该第一导电端点间的一第四侧边上。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触控元件,该触控元件将一触控点位置转换为一控制信号,该触控元件包含一基板;一导电薄膜层,设置于该基板上,其根据该触控点位置而产生一电性变化;多个导电端点,设置于该导电薄膜层的外围角落上,其根据该电性变化而对应输出该控制信号;以及一电极图案,由多个电极条所构成并设置于该导电薄膜层上,其中位于外围的一第一电极条与一第二电极条延伸于由所述多个导电端点中的两个导电端点间的一侧边上。本发明提高了触控区域边缘的触控位置检测精准度。
文档编号G06F3/041GK102236457SQ20101017153
公开日2011年11月9日 申请日期2010年4月28日 优先权日2010年4月28日
发明者李三荣, 李文凯, 邱延诚, 陈世隆 申请人:友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