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安全驾驶机制的车用计算机系统及其操作方法

文档序号:6603853阅读:14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具有安全驾驶机制的车用计算机系统及其操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用计算机系统,尤指一种具有安全驾驶机制的车用计算机系统及其操作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由于智能型车辆的发展趋势,各种车用电子产品与技术亦随之蓬勃发展, 例如无线上网、卫星导航、实时通讯…等诸多功能,通过车用计算机系统及触控式屏幕可将上述功能整合,以提供给使用者更便捷的操作接口。就以行车计算机可实现无线上网为例,最广为人知的是德国BMW已可达到完全支持上网,在所有提供车载上网功能的新型BMW 车款中,必须安装iDrive信息娱乐系统才能用这种方式上网,而它的使用,基本只限于驾驶员和副驾驶座的乘客。但是只有当汽车停止行驶时,前排的乘客才能上网。然而,于此亦凸显出使用者于驾驶过程中分心操控的潜在危险。较简单地说,当车用计算机功能日益强大,操作越来越便利后,将会增加驾驶员在行车过程中的使用率,而造成危险驾驶的问题。目前所见机制,在行车过程中大部分采用全面开放,仅在屏幕上显示 “行车过程中禁止使用”等宣导式用语。而若加入禁止手段,又采用(如上述BMW车款)全面禁止操控的方式,如此一来,反而限制了没有危险驾驶问题的副驾驶的使用,导致降低了系统整体的实用性。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可同时兼顾安全驾驶与实用性的车用计算机系统,以提高智能型车辆的安全性与实用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与缺陷,提出一种具有安全驾驶机制的车用计算机系统及其操作方法,其可具有各种身份辨识技术,能在车辆行驶过程中避免驾驶员因分心操控触控屏幕而发生的危险,同时亦能开放触控屏幕操控功能予助手座或其它乘客使用,能达到兼顾安全驾驶与实用性的目的与功效,更能符合智能型车辆的未来发展趋势。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安全驾驶机制的车用计算机系统,包括一触控屏幕、一身份辨识器、以及一处理器。触控屏幕设置于车辆驾驶座与助手座之间的控制面板上,并可供触压以控制车用计算机的操作;身份辨识器用以辨识触压触控屏幕的使用者的身份;处理器与触控屏幕及身份辨识器电性连接。其中,当在车辆的行驶状态下, 处理器判断触压触控屏幕的使用者为驾驶员时,处理器禁用(disable)触控屏幕,使触控屏幕为不可操作状态,而当处理器判断触压触控屏幕的使用者不是驾驶员时,处理器使能 (enable)触控屏幕,使触控屏幕为可操作状态。因此,本发明具有安全驾驶机制的车用计算机系统,能在车辆行驶过程中避免驾驶员因分心操控触控屏幕而发生的危险,同时亦能开放触控屏幕操控功能予助手座或其它乘客使用。其中,身份辨识器为一生物辨识器,生物辨识器包括一第一指纹辨识器及一第二指纹辨识器,第一指纹辨识器设置于驾驶侧门把、方向盘或引擎启动钮之上,而第二指纹辨识器设置于邻近触控屏幕处以方便操作并与触控屏幕电性连接,第一指纹辨识器用以预先提取驾驶员的指纹,第二指纹辨识器用以提取触压触控屏幕的使用者的指纹,由处理器比对第一指纹辨识器与第二指纹辨识器所提取的指纹相符时,即判断触压触控屏幕的使用者为驾驶员,若比对指纹不符时,即判断触压触控屏幕的使用者不是驾驶员。当然,第二指纹辨识器可直接整合在触控屏幕。另外,生物辨识器亦可只包括一指纹辨识器,可设置并电性连接于触控屏幕上,指纹辨识器用以预先提取驾驶员的指纹,以及提取触压触控屏幕的使用者的指纹,再通过处理器比对使用者的指纹与预先提取驾驶员的指纹,若指纹比对结果相符时,即判断触压触控屏幕的使用者为驾驶员,反之,即判断触压触控屏幕的使用者不是驾驶员。本发明具有安全驾驶机制的车用计算机系统的另一实施例,其身份辨识器为一影像辨识器,可设置于驾驶员前方或后方,用以预先提取驾驶员的生理特征影像,亦可设置于触控屏幕的上方,用以提取触压触控屏幕的使用者的生理特征影像,生理特征影像较佳采用脸部影像、坐姿影像、手势影像等,再经由处理器比对触压触控屏幕的使用者与驾驶员的生理特征影像,处理器可包括一图形处理模块(DSPmodule),当触压触控屏幕的使用者的生理特征影像与驾驶员的生理特征影像相符时,即判断触压该触控屏幕的使用者为驾驶员, 若比对生理特征影像不符时,即判断触压该触控屏幕的使用者不是驾驶员。本发明具有安全驾驶机制的车用计算机系统的又一实施例,其身份辨识器为一光学辨识器,光学辨识器包括一第一光学遮断器及一第二光学遮断器,第一光学遮断器可设置于触控屏幕邻近驾驶员的一侧,第二光学遮断器可设置于触控屏幕远离驾驶员的一侧, 当第一光学遮断器所发出的光线被遮蔽时,处理器即判断触压触控屏幕的使用者为驾驶员,若第二光学遮断器所发出的光线被遮蔽时,即判断触压触控屏幕的使用者不是驾驶员, 上述光学遮断器可采用不可见光、激光、红外线等遮断器,并可采用单点投射或动态扫瞄。本发明具有安全驾驶机制的车用计算机系统的再一实施例,其中身份辨识器为一光学辨识器,光学辨识器包括一光学遮断器,光学遮断器可设置于触控屏幕邻近驾驶员的一侧,当光学遮断器所发出的光线被遮蔽时,处理器即判断触压触控屏幕的使用者为驾驶员,若光学遮断器所发出的光线未被遮蔽、且触控屏幕有被触压时,即判断触压触控屏幕的使用者不是驾驶员。本发明具有安全驾驶机制的车用计算机系统的再另一实施例,其中身份辨识器为一开关辨识器,较佳可设置在驾驶员无法触压的位置处,例如车内仪表板的手套箱外侧缘、 助手座椅的外缘或其下方…等,若开关辨识器没被触压,处理器即判断触压触控屏幕的使用者为驾驶员,若是开关辨识器有被触压,处理器即判断触压触控屏幕的使用者不是驾驶
员O本发明另提供一种具有安全驾驶机制的车用计算机系统的操作方法,车用计算机系统包括一处理器以及一触控屏幕,触控屏幕设置于车辆驾驶座与助手座之间的控制面板上,并可供触压以控制车用计算机的操作;其中,操作方法包括a)在车辆的行驶状态下, 启动一安全驾驶机制;b)通过一身份辨识技术,以辨识触压触控屏幕的使用者的身份;C) 处理器判断触压触控屏幕的使用者的身份若为驾驶员时,即禁用(disable)触控屏幕,使触控屏幕为不可操作状态;而处理器判断触压触控屏幕的使用者的身份若不是驾驶员时,即使能(enable)触控屏幕,使触控屏幕为可操作状态;以及d)在车辆静止状态下,解除安全驾驶机制。 其中,于步骤c) d)之间亦可包括当处理器使能(enable)触控屏幕并于历经一预定时间未有操作,则自动转换为不可操作状态的步骤,步骤b)中的身份辨识技术可为一生物辨识技术、一影像辨识技术、一光学辨识技术或一开关辨识技术。此外,上述的生物辨识技术可为指纹辨识、虹膜辨识、手指静脉血管辨识或语音辨识。


图1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车用计算机系统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具指纹辨识器的车用计算机系统的示意3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具指纹辨识器的车用计算机系统的示意4为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具影像辨识器的车用计算机系统的示意5为本发明第五实施例的具光学辨识器的车用计算机系统的示意6为本发明第六实施例的具光学辨识器的车用计算机系统的示意7系本发明第七实施例的具开关辨识器的车用计算机系统的示意8为本发明具有安全驾驶机制的车用计算机系统的操作方法的流程中符号说明
10,20,30,40触控屏幕11 身份辨识器
12,22,32,42处理器111 第一指纹辨识器
112第二指纹辨识器 113 第三指纹辨识器
211,212影像辨识器31 光学辨识器
311第一光学遮断器 312 第二光学遮断器
313光学遮断器41 开关辨识器
具体实施例方式请参阅图1,图1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车用计算机系统的示意图,图中显示有一种具有安全驾驶机制的车用计算机系统,包括一触控屏幕10、一身份辨识器11、及一处理器12。触控屏幕10是设置于车辆驾驶座与助手座之间的控制面板上,并可供触压以控制车用计算机的操作。然而,控制面板可设置于车内仪表板(instrument panel)的前面板上、 或置物箱(floor console)、或顶上箱(roof console)上。此外,身份辨识器11与触控屏幕10电性连接,用以辨识触压触控屏幕10的使用者的身份;处理器12与触控屏幕10及身份辨识器11电性连接,用以判断触压触控屏幕10的使用者为驾驶员或其它人员。其中,当在车辆的行驶状态下,如车辆排档杆的档位位于停车档(P檔)以外的档位时,处理器12判断触压触控屏幕10的使用者为驾驶员时,处理器12禁用(disable)触控屏幕10,使触控屏幕10为不可操作状态。而当处理器12判断触压触控屏幕10的使用者不是驾驶员,例如为助手座的乘客时,处理器12使能(enable)触控屏幕10,使触控屏幕10为可操作状态。于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中,身份辨识器11为一生物辨识器,其包括一第一指纹辨识器111及一第二指纹辨识器112。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第一指纹辨识器111设置于方向盘上,当然不以此为限亦可设置于驾驶侧门把、引擎启动钮上、或其它适当位置处。另外,本实施例的第二指纹辨识器112设置于邻近触控屏幕10处以方便操作并与触控屏幕10电性连接。当使用者握住方向盘准备驾驶车辆时,第一指纹辨识器111便能够预先提取驾驶员的指纹。而当使用者触压触控屏幕10欲使用系统的功能时,先按压第二指纹辨识器112, 第二指纹辨识器112便能提取触压触控屏幕10的使用者的指纹。当处理器12比对第一指纹辨识器111与第二指纹辨识器112所提取的指纹相符时,即判断触压触控屏幕10的使用者为驾驶员,若比对指纹不符时,即判断触压触控屏幕10的使用者不是驾驶员。据此,本发明的车用计算机系统通过上述身份辨识技术,便能在车辆行驶过程中避免驾驶员分心操作触控屏幕,大幅地降低潜在的危险性,然而同时亦能开放触控屏幕的操控功能予助手座乘客、或其它乘客使用,与现有的安全驾驶机制相较,本发明的车用计算机系统的安全驾驶机制更为人性化。请参阅图2,图2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具指纹辨识器的车用计算机系统的示意图,其与前述第一实施例大致相同,主要差异在于本实施例的第一指纹辨识器111是设置于驾驶侧门把,而第二指纹辨识器112是整合内建于触控屏幕10中,亦即触控屏幕10本身即具有指纹扫瞄、及辨识功能。请参阅图3,图3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具指纹辨识器的车用计算机系统的示意图,本实施例与前述实施例最主要的差异在于,其身份辨识器11仅位于一处,如图3所示, 身份辨识器11为一第三指纹辨识器113,其仅设置并电性连接于触控屏幕10上,当使用者启动车辆时,车用计算机系统发出讯息指示驾驶员于触控屏幕10上按压,以让第三指纹辨识器113预先提取驾驶员的指纹。而后,当车辆行驶中,若使用者欲使用触控屏幕10再次按压时,第三指纹辨识器113再次提取到使用者的指纹,处理器12比对使用者的指纹与预先提取驾驶员的指纹相符,即判断触压触控屏幕10的使用者为驾驶员,处理器便发出讯息禁用(disable)触控屏幕10,使驾驶员无法操作触控屏幕10,反之,若比对指纹与驾驶员的指纹不符时,即判断触压触控屏幕10的使用者不是驾驶员,处理器12便使能(enable)触控屏幕10,使触控屏幕10为可操作状态。请参阅图4,图4为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具影像辨识器的车用计算机系统的示意图,图中显示有一种具有影像辨识器211,212的车用计算机系统,包括一触控屏幕20、二影像辨识器211,212、及一处理器22。触控屏幕20设置于车辆驾驶座与助手座之间的控制面板上,并可供触压以控制车用计算机的操作。影像辨识器211,212与触控屏幕20电性连接, 用以辨识触压触控屏幕20的使用者的身份;处理器22与触控屏幕20及影像辨识器211, 212电性连接,用以判断触压触控屏幕20的使用者为驾驶员或其它人员。于本实施例中,影像辨识器211,212分别设置于驾驶员前方的仪表板上、及触控屏幕20上方,当驾驶员启动车辆时,影像辨识器211预先提取驾驶员的生理特征影像。本实施例中,生理特征影像较佳的是采用脸部影像、坐姿影像、手势影像…等,车辆于行驶过程中,触控屏幕20上方的影像辨识器212提取触压触控屏幕20的使用者的生理特征影像,再通过处理器22比对触压触控屏幕20的使用者与驾驶员的生理特征影像。简单地说,通过影像辨识器211,212所提取的生理特征影像的比对,判断是否同为驾驶者的影像,若不同,表示触压触控屏幕20的使用者不是驾驶员,处理器12便使能(enable)触控屏幕20,使触控屏幕20为可操作状态,反之,若相同,则禁用(disable)触控屏幕20。此外,本实施例的处理器22可包括有一图形处理模块(DSPmodule)(图中未示),用以强化图形处理效能。当然,上述影像辨识技术,亦可仅使用单一影像辨识器211提取驾驶员的影像,通过影像叠置率是否低于一预设范围,来判断驾驶员身体是否有右移去操作触控屏幕20。于此,再特别以手势影像为例,说明本实施例的安全驾驶机制,当驾驶员启动车辆时,车用计算机系统发出讯息指示驾驶员操作触控屏幕20,以让触控屏幕20上方的影像辨识器212预先提取驾驶员触压触控屏幕20的手势影像。而后,当车辆行驶中,若有使用者欲使用触控屏幕20时,影像辨识器212再次提取触压触控屏幕20的使用者的手势影像,经由处理器22比对触压触控屏幕20的使用者与驾驶员的手势影像,若比对相符,即判断触压触控屏幕20的使用者为驾驶员,处理器便发出讯息禁用(disable)触控屏幕20,使驾驶员无法操作触控屏幕20,反之,即判断触压触控屏幕20的使用者不是驾驶员,处理器22便使能(enable)触控屏幕20,使触控屏幕20为可操作状态。请参阅图5,图5为本发明第五实施例的具光学辨识器的车用计算机系统的示意图,图中显示有一种具有光学辨识器31的车用计算机系统,包括一触控屏幕30、二光学辨识器31、及一处理器32。触控屏幕30设置于车辆驾驶座与助手座之间的控制面板上,并可供触压以控制车用计算机的操作。光学辨识器31与触控屏幕30电性连接,用以辨识触压触控屏幕30的使用者的身份;处理器32与触控屏幕30及光学辨识器31电性连接,用以判断触压触控屏幕30的使用者为驾驶员或其它人员。于本实施例中,光学辨识器31包括有一第一光学遮断器311及一第二光学遮断器312,光学遮断器可采用不可见光、激光、红外线等遮断器,并可采用单点投射或动态扫瞄。第一光学遮断器311设置于触控屏幕30邻近驾驶员的一侧,第二光学遮断器312设置于触控屏幕30远离驾驶员的一侧,当驾驶员伸出手欲操作触控屏幕时,第一光学遮断器311所发出的光线会被遮蔽,处理器32即判断触压触控屏幕30的使用者为驾驶员,处理器32便发出讯息禁用触控屏幕20,使驾驶员无法操作触控屏幕30,反之,若是第二光学遮断器312所发出的光线被遮蔽时,即判断触压触控屏幕 30的使用者不是驾驶员,处理器32便使能触控屏幕30,使触控屏幕30为可操作状态。请参阅图6,图6为本发明第六实施例的具光学辨识器的车用计算机系统的示意图,其与前述第五实施例大致相同,最主要的差异在于本实施例仅具有一光学遮断器313, 如图6所示,光学遮断器313设置于触控屏幕30邻近驾驶员的一侧,若光学遮断器313所发出的光线被遮蔽时,处理器32即判断触压触控屏幕30的使用者为驾驶员,若光学遮断器 311所发出的光线未被遮蔽、且触控屏幕30有被触压时,即判断触压触控屏幕30的使用者不是驾驶员。请参阅图7,图7为本发明第七实施例的具开关辨识器的车用计算机系统的示意图,图中显示有一种具有开关辨识器41的车用计算机系统,包括一触控屏幕40、一开关辨识器41、及一处理器42。触控屏幕40设置于车辆驾驶座与助手座之间的控制面板上,并可供触压以控制车用计算机的操作;开关辨识器41与触控屏幕40电性连接,用以辨识触压触控屏幕40的使用者的身份;处理器42与触控屏幕40及开关辨识器41电性连接,用以判断触压触控屏幕40的使用者为驾驶员或其它人员。于本实施例中,开关辨识器411设置在远离驾驶员令其无法触压的位置处,越远离驾驶员的位置越佳,例如车内仪表板的手套箱外侧缘、助手座椅的外缘或其下方…等,当开关辨识器41没被触压时,处理器42即判断触压触控屏幕40的使用者为驾驶员,若是开关辨识器41有被触压,处理器即判断触压触控屏幕 40的使用者不是驾驶员。
请参阅图8,图8为本发明具有安全驾驶机制的车用计算机系统的操作方法的流程图,图中显示一种具有安全驾驶机制的车用计算机系统的操作方法,车用计算机系统包括一处理器12以及一触控屏幕10,触控屏幕10设置于车辆驾驶座与助手座之间的控制面板上,并可供触压以控制车用计算机的操作。操作方法如后所述,首先,驾驶员启动车辆后, 立即启动一安全驾驶机制(Si);通过一身份辨识技术,例如生物辨识技术、影像辨识技术、光学辨识技术或开关辨识技术,以辨识触压触控屏幕10的使用者的身份(S》;处理器 12判断触压触控屏幕10的使用者的身份若为驾驶员时,即禁用触控屏幕,使触控屏幕为不可操作状态(S3);反之,若处理器12判断触压触控屏幕10的使用者的身份不是驾驶员时, 即使能触控屏幕10,使触控屏幕10为可操作状态(S4);当处理器12使能(enable)触控屏幕10并于历经一预定时间未有操作,则自动转换为不可操作状态的步骤(S6);而当车辆停止行驶时,处理器12则解除安全驾驶机制(S5)。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安全驾驶机制的车用计算机系统,其身份辨识技术并不以前述为限,亦可以是虹膜辨识、手指静脉血管辨识或语音辨识等技术,据此,本发明安全驾驶机制的车用计算机系统的车辆可具有各种身份辨识技术,能达到兼顾安全驾驶与实用性的目的与功效,更能符合智能型车辆的未来发展趋势。上述实施例仅为了方便说明而举例,本发明所主张的权利范围自应以权利要求书的范围所述为准,而非仅限于上述实施例。
权利要求
1.一种具有安全驾驶机制的车用计算机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一触控屏幕,设置于车辆驾驶座与助手座之间的控制面板上,并可供触压以控制车用计算机的操作;一身份辨识器,用以辨识触压该触控屏幕的使用者的身份;以及一处理器,与该触控屏幕及该身份辨识器电性连接;其中,当在车辆的行驶状态下,该处理器判断触压该触控屏幕的使用者为驾驶员时,该处理器禁用该触控屏幕,使该触控屏幕为不可操作状态,而当该处理器判断触压该触控屏幕的使用者不是驾驶员时,该处理器使能该触控屏幕,使该触控屏幕为可操作状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安全驾驶机制的车用计算机系统,其中,该身份辨识器为一生物辨识器,该生物辨识器包括一第一指纹辨识器及一第二指纹辨识器,该第一指纹辨识器设置于驾驶侧门把、方向盘或引擎启动钮之上,而该第二指纹辨识器设置并电性连接于该触控屏幕上,该第一指纹辨识器用以预先提取驾驶员的指纹,该第二指纹辨识器用以提取触压该触控屏幕的使用者的指纹,由该处理器比对该第一指纹辨识器与该第二指纹辨识器所提取的指纹相符时,即判断触压该触控屏幕的使用者为驾驶员,若比对指纹不符时, 即判断触压该触控屏幕的使用者不是驾驶员。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安全驾驶机制的车用计算机系统,其中,该身份辨识器为一生物辨识器,该生物辨识器包括一第一指纹辨识器及一第二指纹辨识器,该第一指纹辨识器设置于驾驶侧门把、方向盘或引擎启动钮之上,而该第二指纹辨识器设置于邻近该触控屏幕处,该第一指纹辨识器用以预先提取驾驶员的指纹,该第二指纹辨识器用以预先提取即将触压该触控屏幕的使用者的指纹,由该处理器比对该第一指纹辨识器与该第二指纹辨识器所提取的指纹相符时,即判断触压该触控屏幕的使用者为驾驶员,若比对指纹不符时,即判断触压该触控屏幕的使用者不是驾驶员。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安全驾驶机制的车用计算机系统,其中,该身份辨识器为一生物辨识器,该生物辨识器包括一指纹辨识器,设置并电性连接于该触控屏幕上,该指纹辨识器用以预先提取驾驶员的指纹,以及提取触压该触控屏幕的使用者的指纹,由该处理器比对使用者的指纹与预先提取驾驶员的指纹相符时,即判断触压该触控屏幕的使用者为驾驶员,若比对指纹不符时,即判断触压该触控屏幕的使用者不是驾驶员。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安全驾驶机制的车用计算机系统,其中,该身份辨识器为一影像辨识器,用以预先提取驾驶员的生理特征影像,以及提取触压该触控屏幕的使用者的生理特征影像,由该处理器比对触压该触控屏幕的使用者与驾驶员的生理特征影像相符时,即判断触压该触控屏幕的使用者为驾驶员,若比对生理特征影像不符时,即判断触压该触控屏幕的使用者不是驾驶员。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具有安全驾驶机制的车用计算机系统,其中,该处理器包括一图形处理模块。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安全驾驶机制的车用计算机系统,其中,该身份辨识器为一光学辨识器,该光学辨识器包括一第一光学遮断器及一第二光学遮断器,该第一光学遮断器设置于该触控屏幕邻近驾驶员的一侧,该第二光学遮断器设置于该触控屏幕远离驾驶员的一侧,由该处理器依据该第一光学遮断器所发出的光线被遮蔽时,即判断触压该触控屏幕的使用者为驾驶员,若该第二光学遮断器所发出的光线被遮蔽时,即判断触压该触控屏幕的使用者不是驾驶员。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安全驾驶机制的车用计算机系统,其中,该身份辨识器为一光学辨识器,该光学辨识器包括一光学遮断器,该光学遮断器设置于该触控屏幕邻近驾驶员的一侧,由该处理器依据该光学遮断器所发出的光线被遮蔽时,即判断触压该触控屏幕的使用者为驾驶员,若该光学遮断器所发出的光线未被遮蔽、且该触控屏幕有被触压时, 即判断触压该触控屏幕的使用者不是驾驶员。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安全驾驶机制的车用计算机系统,其中,该身份辨识器为一开关辨识器,设置在远离驾驶员令其无法触压的位置处,由该处理器依据该开关辨识器没被触压,即判断触压该触控屏幕的使用者为驾驶员,若是该开关辨识器有被触压,该处理器即判断触压该触控屏幕的使用者不是驾驶员。
10.一种具有安全驾驶机制的车用计算机系统的操作方法,该车用计算机系统包括一处理器以及一触控屏幕,该触控屏幕设置于车辆驾驶座与助手座之间的控制面板上,并可供触压以控制车用计算机的操作;其特征在于,该操作方法包括a)在车辆的行驶状态下,启动一安全驾驶机制;b)通过一身份辨识技术,以辨识触压该触控屏幕的使用者的身份;c)该处理器判断触压该触控屏幕的使用者的身份若为驾驶员时,即禁用该触控屏幕, 使该触控屏幕为不可操作状态;而该处理器判断触压该触控屏幕的使用者的身份若不是驾驶员时,即使能该触控屏幕,使该触控屏幕为可操作状态;以及d)在车辆静止状态下,解除该安全驾驶机制。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具有安全驾驶机制的车用计算机系统的操作方法,其中,在步骤c) d)之间还包括当该处理器使能该触控屏幕并于历经一预定时间未有操作,则自动转换为不可操作状态的步骤。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具有安全驾驶机制的车用计算机系统的操作方法,其中,该步骤b)的身份辨识技术为一生物辨识技术、一影像辨识技术、一光学辨识技术或一开关辨识技术。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具有安全驾驶机制的车用计算机系统的操作方法,其中,该身份辨识技术为该生物辨识技术,该生物辨识技术是指指纹辨识、虹膜辨识、手指静脉血管辨识或语音辨识。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安全驾驶机制的车用计算机系统及其操作方法,包括一触控屏幕、一身份辨识器及一处理器。触控屏幕设置于车辆驾驶座与助手座之间的控制面板上,可供触压以控制车用计算机的操作;身份辨识器用以辨识触压触控屏幕的使用者身份;处理器与触控屏幕及身份辨识器电性连接。车辆于行驶状态时,处理器判断触压触控屏幕的使用者为驾驶员时,使触控屏幕为不可操作状态,而当处理器判断触压触控屏幕的使用者不是驾驶员时,使触控屏幕为可操作状态。因此,本车用计算机系统能在车辆行驶时避免驾驶员操作触控屏幕而发生危险,同时亦能开放操控功能予助手座使用。
文档编号G06K9/00GK102262720SQ20101019493
公开日2011年11月30日 申请日期2010年5月31日 优先权日2010年5月31日
发明者吴岳宪 申请人:华创车电技术中心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