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px平台上背板拓扑结构的修改方法及vpx平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332205阅读:24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Vpx平台上背板拓扑结构的修改方法及vpx平台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计算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VPX平台上背板拓扑结构的修改方法及 VPX平台。
背景技术
多协议交换(Versatile Protocol Switch,VPX)是由 VITA(VMEbusInternational Trade Association)组织制定的用以满足恶劣环境下高可靠性,高带宽要求的下一代高级计算平台标准,已经被 ANSI (American National StandardsInstitute)所采用。VITA相关规范定义多种背板拓扑结构,不同拓扑结构连接方式也各不相同。现有技术提供的VPX平台上背板拓扑结构的修改方法为,预设在板卡的EEPROM内配置好默认的配置参数(一般为最常用的拓扑结构对应的配置参数),当需要改变背板的拓扑结构时,需要重新烧录EEPROM以将EEPROM的配置参数更换成新拓扑结构对应的配置参数。此方法实现复杂,效率低,不便于维护。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VPX平台上背板拓扑结构的修改方法法,旨在解决现有技术的方法在背板的拓扑结构改变时,需要重新烧录EEPR0M,导致该方法实现复杂,效率低,不便于维护的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本发明提供一种VPX平台上背板拓扑结构的修改方法,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配置智能平台管理接口 IPMI命令;VPX平台上的板卡基于IPMI命令中携带的用户所需的拓扑方式、板卡对应的槽位号和预先存储的配置参数实现VPX平台上背板拓扑结构的修改。本发明提供一种VPX平台,所述平台包括配置于VPX平台内的智能平台管理接口 IPMI命令;位于VPX平台上的板卡,用于基于IPMI命令中携带的用户所需的拓扑方式、板卡对应的槽位号和预先存储的配置参数实现VPX平台上背板拓扑结构的修改。本发明实施例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在配置的IPMI 命令后,通过该命令携带的用户所需的拓扑方式、槽位号以及预先存储的配置参数来修改 VPX平台上背板的拓扑结构,由于该方法通过IPMI命令就可以修改背板的拓扑结构,所以该方法具有实现简单,效果高,维护简单的优点。


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VPX平台的结构图;图2是本实施例一提供的VPX平台上背板拓扑结构的修改方法的流程图;图3是本实施例二提供的VPX平台上背板拓扑结构的修改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本发明提供一种VPX平台上背板拓扑结构的修改方法,该方法通过自定义的智能平台管理接口(Intelligent Platform Management Interface, IPMI)命令来更换板卡 EEPROM内的配置参数,以此改变背板的拓扑结构。由于该方法能通过IPMI命令就能修改背板的拓扑结构,所以该方法具有实现简单,效果高,便于维护的优点。为了方便描述,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
提供了 VPX平台的结构,该结构如图1所示。在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
中,VPX平台涉及4个模块,VPX管理控制器11(VPX Manager Controller, VMC)、交换芯片 Data Planel2、EEPR0M13 和机架管理控制器 14(Chassis Manager Controller,ChMC)。其中,ChMC14对整个VPX平台的所有板卡的管理,提供系统管理器与VMC之间的通信接口,当然在实际情况中,系统管理器与VMC控制器之间的通信接口也可以通过将CLI 内嵌在ChMC内实现。如图1所示,ChMC14通过双冗余IPMB(IPMB_A、IPMB_B)总线与各板卡的VMCll相连;VMCll负责各板卡的管理与监测,可以通过IPMI命令与ChMC14进行通信;各板卡之间通过板卡内的交换芯片12实现数据通道的拓扑互联,用户可以配置交换芯片12的相关寄存器改变背板的拓扑互联方式(例如读取EEPR0M13内的配置参数来初始化交换芯片的相关寄存器来改变背板的拓扑互联方式);EEPR0M13存储交换芯片12的默认配置参数。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
提供一种VPX平台上背板拓扑结构的修改方法,该方法具体包括配置智能平台管理接口 IPMI命令;VPX平台上的板卡基于IPMI命令中携带的用户所需的拓扑方式、板卡对应的槽位号和预先存储的配置参数实现VPX平台上背板拓扑结构的修改。其中,预先存储的配置参数可以包含,不同拓扑方式以及不同槽位号匹配的配置参数,配置参数的具体表现形式可以参见VITA规范中的相关说明,该方法在配置IPMI命令后,通过该命令携带的用户所需的拓扑方式、槽位号以及预先存储的配置参数来修改VPX 平台上背板的拓扑结构,由于该方法通过IPMI命令就可以修改背板的拓扑结构,所以该方法具有实现简单,效果高,维护简单的优点。实施例一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VPX平台上背板拓扑结构的修改方法,该方法如图2所示,具体包括如下步骤S21、配置 IPMI 命令;具体实现方法可以为在ChMC 14上配置了 IPMI命令,该IPMI命令中携带了用户所需的拓扑方式,S22、在用户需要更换背板的拓扑结构时,ChMC 14向各板卡内的VMC 11发送IPMI 命令;其中,发送IPMI命令的方式可以为多种,例如用户通过CLI或系统管理器(System Manager, SM)等用户管理接口发送IPMI命令。
S23、各板卡内的VMC 11接收到该IPMI命令后,解析该IPMI命令获取该命令携带的拓扑方式,获取板卡对应的槽位号,S24、各板卡内的VMC 11从预先存储的的配置参数中查询出与上述拓扑方式和板卡槽位号匹配的配置参数;其中,上述预先存储的配置参数可以预先存储在VMC内的Flash、EEPR0M等非易失存储空间或存储于内存中。不同拓扑方式以及不同槽位号对应的配置参数可以参见VITA 相关规范中的相关定义或者根据用户需求的自行定义。S25、各板卡的VMC 11用匹配的配置参数替换EEPR0M13内存储的配置参数;S26、重新启动VPX平台的主控卡,VMC 11根据匹配的配置参数初始化相应的寄存器实现VPX背板拓扑结构的修改。需要说明的是,重新启动VPX平台的主控卡可以通过ChMC14来完成,也可以通过 IPMI命令完成,当然也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来完成VPX平台的重新启动。可选的,在S22之前还可以包括VPX平台启动时,VMC获取卡板在VPX平台的拓扑方式和槽位号;在获取的拓扑方式与默认拓扑方式相同,但获取的槽位号与默认槽位号不相同时,从预先存储的配置参数中查询出默认拓扑方式以及获取的槽位号对应的配置参数,并用对应的配置参数覆盖EEPROM内存储的默认配置参数。通过上述方法可以避免用户插错槽位号板卡无法运行的情况发生,提高了 VPX平台运行的可靠性。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法通过自行设定的IPMI命令中携带的用户所需的拓扑方式、 板卡槽位号、预先存储的配置参数来配置板卡的配置参数。由于该方法通过IPMI命令即可配置板卡的配置参数,从而修改VPX背板的拓扑结构,所以其能够灵活的修改VPX背板拓扑结构的优点,并且其还具有实现简单,效果高,便于维护的优点。实施例二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VPX平台上背板拓扑结构的配置方法,该方法如图3所示,具体包括如下步骤S31、配置 IPMI 命令;S32、板卡内的VMC 11接收用户通过手动方式发送的IPMI命令;该IPMI命令内有槽位号以及拓扑方式;其中,手动方式的具体可以包括通过嵌入式软件向VMC 11发送IPMI命令。S33、VMC 11将槽位号和拓扑方式保存在非易失存储空间NVROM (位于VMCll内, 图1未画出);当然在实际情况中也可以存储在其它的非易失设备内,例如Flash.。S34、VPX平台启动时,VMCll获取本卡板在VPX平台的拓扑方式和槽位号,将获取的拓方式和槽位号与保存的槽位号和拓扑方式进行比对,如不同,则进行S35,如相同则进行 S36 ;S35、VMC11从预先存储的配置参数查询出与保存的槽位号以及拓扑方式匹配的配置参数,将该配置参数覆盖EEPR0M13内的默认配置参数,重新启动VPX平台的主控卡,VMC 11根据匹配的配置参数初始化相应的寄存器实现VPX背板拓扑结构的修改;S36、VMCll根据EEPR0M13内的默认配置参数初始化相应的寄存器。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法通过接收用户发送的自定义的IPMI命令中携带的用户所需的拓扑结构和槽位号修改EEPROM内的配置参数,并重新启动VPX平台的主控卡以实现VPX 平台中背板拓扑结构的修改,该方法可以通过IPMI命令来更换VPX平台中背板拓扑结构, 所以其能够灵活的修改VPX平台中背板拓扑结构的优点,并且其还具有实现简单,效果高, 便于维护的优点。实施例三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VPX平台,该平台包括配置于VPX平台内的智能平台管理接口 IPMI命令;位于VPX平台上的板卡,基于IPMI命令中携带的用户所需的拓扑方式、板卡对应的槽位号和预先存储的配置参数实现VPX平台上背板拓扑结构的修改。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板卡还可以包括位于板卡内的VMC,接收用户通过VPX平台的机架管理控制器ChMC发送的IPMI命令;VMC还解析该IPMI命令,得到该IPMI命令携带的用户所需的拓扑方式;VMC还获取板卡对应的VPX平台槽位号,根据获取的槽位号和用户所需的拓扑方式从预先存储的配置参数中查询出与获取的槽位号以及用户所需的拓扑方式匹配的配置参数;VMC还用匹配的配置参数覆盖EEPROM内的默认配置参数,重新启动VPX平台,VMC根据匹配的配置参数初始化相应的寄存器,实现VPX平台上背板拓扑结构的修改。需要说明的是,VPX平台启动时,位于板卡内的VMC还获取卡板在VPX平台的拓扑方式和槽位号;在获取的拓扑方式与默认拓扑方式相同,但获取的槽位号与默认槽位号不相同时,从预先存储的配置参数中查询出默认拓扑方式以及获取的槽位号对应的配置参数,并用对应的配置参数覆盖EEPROM内存储的默认配置参数。上述板卡还可以包括位于板卡内的VMC,接收用户发送的IPMI命令;VMC还解析该IPMI命令,得到该IPMI命令携带的用户所需的拓扑方式和槽位号, 并保存用户所需的拓扑方式和槽位号;当VPX平台启动时,VMC还获取卡板在VPX平台的拓扑方式和槽位号,将获取的拓方式和槽位号与保存的槽位号和拓扑方式比对,如不同,VMC从预先存储的配置参数中查询出与保存的槽位号以及拓扑方式匹配的配置参数,用该配置参数覆盖EEPROM内的默认配置参数;;重新启动VPX平台,VMC根据匹配的配置参数初始化相应的寄存器,实现VPX平台上背板拓扑结构的修改。本实施例提供的VPX平台在配置的IPMI命令后,通过该命令携带的用户所需的拓扑方式、槽位号以及预先存储的配置参数来修改VPX平台上背板的拓扑结构,由于该VPX平台通过IPMI命令就可以修改背板的拓扑结构,所以其具有实现简单,效果高,维护简单的优点。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具有实现简单,效果高,维护简单的优点。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VPX平台上背板拓扑结构的修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配置智能平台管理接口 IPMI命令;VPX平台上的板卡基于IPMI命令中携带的用户所需的拓扑方式、板卡对应的槽位号和预先存储的配置参数实现VPX平台上背板拓扑结构的修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VPX平台上的板卡基于IPMI命令中携带的用户所需的拓扑方式、板卡对应的槽位号和预先存储的配置参数实现VPX平台上背板拓扑结构的修改的步骤具体包括板卡内的VPX管理控制器VMC接收用户通过VPX平台的机架管理控制器ChMC发送的 IPMI命令;VMC解析该IPMI命令,得到该IPMI命令携带的用户所需的拓扑方式;VMC获取板卡对应的VPX平台槽位号,根据获取的槽位号和用户所需的拓扑方式从预先存储的配置参数中查询出与获取的槽位号以及用户所需的拓扑方式匹配的配置参数;VMC用匹配的配置参数覆盖EEPROM内的默认配置参数;重新启动VPX平台,VMC根据匹配的配置参数初始化相应的寄存器,实现VPX平台上背板拓扑结构的修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在VMC接收用户通过VPX平台的 ChMC发送的IPMI命令的步骤之前还包括VPX平台启动时,VMC获取板卡在VPX平台的拓扑方式和槽位号;在获取的拓扑方式与默认拓扑方式相同,但获取的槽位号与默认槽位号不相同时,从预先存储的配置参数中查询出默认拓扑方式以及获取的槽位号对应的配置参数,并用对应的配置参数覆盖EEPROM 内存储的默认配置参数。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VPX平台上的板卡基于IPMI命令中携带的用户所需的拓扑方式、板卡对应的槽位号和预先存储的配置参数实现VPX平台上背板拓扑结构的修改的步骤具体包括板卡内的VPX管理控制器VMC接收用户发送的IPMI命令;VMC解析该IPMI命令,得到该IPMI命令携带的用户所需的拓扑方式和槽位号,并保存用户所需的拓扑方式和槽位号;VPX平台启动时,VMC获取板卡在VPX平台的拓扑方式和槽位号,将获取的拓方式和槽位号与保存的槽位号和拓扑方式比对,如不同,VMC从预先存储的配置参数中查询出与保存的槽位号以及拓扑方式匹配的配置参数,用该配置参数覆盖EEPROM内的默认配置参数;重新启动VPX平台,VMC根据匹配的配置参数初始化相应的寄存器,实现VPX平台上背板拓扑结构的修改。
5.一种VPX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平台包括配置于VPX平台内的智能平台管理接口 IPMI命令;位于VPX平台上的板卡,用于基于IPMI命令中携带的用户所需的拓扑方式、板卡对应的槽位号和预先存储的配置参数实现VPX平台上背板拓扑结构的修改。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板卡还包括位于板卡内的VPX管理控制器VMC,用于接收用户通过VPX平台的机架管理控制器 ChMC发送的IPMI命令;VMC还用于解析该IPMI命令,得到该IPMI命令携带的用户所需的拓扑方式;VMC还用于获取板卡对应的VPX平台槽位号,根据获取的槽位号和用户所需的拓扑方式从预先存储的配置参数中查询出与获取的槽位号以及用户所需的拓扑方式匹配的配置参数;VMC还用于用匹配的配置参数覆盖EEPROM内的默认配置参数;重新启动VPX平台,VMC根据匹配的配置参数初始化相应的寄存器,实现VPX平台上背板拓扑结构的修改。。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平台,其特征在于,VPX平台启动时,位于板卡内的VMC还用于获取卡板在VPX平台的拓扑方式和槽位号;在获取的拓扑方式与默认拓扑方式相同,但获取的槽位号与默认槽位号不相同时,从预先存储的配置参数中查询出默认拓扑方式以及获取的槽位号对应的配置参数,并用对应的配置参数覆盖EEPROM内存储的默认配置参数。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板卡还包括位于板卡内的VPX管理控制器VMC,用于接收用户发送的IPMI命令;VMC还用于解析该IPMI命令,得到该IPMI命令携带的用户所需的拓扑方式和槽位号, 并保存用户所需的拓扑方式和槽位号;VPX平台启动时,VMC还用于获取板卡在VPX平台的拓扑方式和槽位号,将获取的拓扑方式和槽位号与保存的槽位号和拓扑方式比对,如不同,VMC从预先存储的配置参数中查询出与保存的槽位号以及拓扑方式匹配的配置参数,将该配置参数覆盖EEPROM内的默认配置参数;重新启动VPX平台,VMC根据匹配的配置参数初始化相应的寄存器,实现VPX平台上背板拓扑结构的修改。
全文摘要
本发明适用于计算机领域,本发明提供了一种VPX平台上背板拓扑结构的修改方法及VPX平台,该方法包括配置智能平台管理接口IPMI命令;VPX平台上的板卡基于IPMI命令中携带的用户所需的拓扑方式、板卡对应的槽位号和预先存储的配置参数实现VPX平台上背板拓扑结构的修改。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
具有实现简单,效果高,维护简单的优点。
文档编号G06F9/445GK102402439SQ20101028474
公开日2012年4月4日 申请日期2010年9月17日 优先权日2010年9月17日
发明者贺才望, 陈志列, 陈超 申请人:研祥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