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触式发光结构以及包括其的投影简报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342778阅读:16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接触式发光结构以及包括其的投影简报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发光结构,尤其涉及一种应用在投影技术上、利用光感应在 投影面上书写的接触式发光结构。
背景技术
已知技术如中国台湾第479190号专利,该案揭露了一种可移动发光装置,其形状 制作成笔形,利用一与计算机装置联机的摄影机撷取拍摄该可移动发光装置所发出的亮 光,并且通过判别该亮光的位置,转换成XY坐标的数据,供该计算机装置进行指针输入功 能。然而,该可移动装置以弹簧及一轴向间隙作为发光源的开关控制,只有当弹簧受 到一外力而压缩形变,使两电性接触点接触导通后才会让发光源发光,而弹簧需要一较大 的外力推移才能压缩形变,使开关导通,另一方面,若两电性接触点之间的距离较近,即弹 簧较短,较短的弹簧无法具备足够的弹力分离两电性接触点,容易让两电性接触点接触导 通,而造成不必要的电力耗损,而弹簧也容易发生弹性疲乏的问题,再者,该开关容易因为 不小心的震动或者掉落而损坏,造成弹簧与电性接点的故障,通过以上数点说明,确实具有 改进的必要。而中国台湾第M322028号专利案,揭露了一种具有磁性感应的发光笔,用以取代 上述专利案的弹簧结构,该发光笔利用两磁铁维持分开的状态,只有在受到外力推压时才 会靠近,而使两电性接触点相互碰触而导通,让该发光笔上的发光元件发光,解决了上述机 械式结构如弹簧所容易引发的弹性疲乏问题以及两电性接触点太近而无法使用弹簧的弹 力达成开关的目的。但是,此案所揭露的发光笔较适合使用在垂直于书写面的情况,对于实际用笔书 写时,因为自然握笔的方式,通常笔头与书写面会有一倾角的习惯,而仅有轴向的间隙对此 侧向力的反应较不灵敏,使用者必须将笔杆垂直于书写面以避免受到倾斜外力推移时,该 倾斜外力无法集中于轴向,并且倾斜的力造成磁铁与笔壳内表面容易因卡住而不好滑移, 或者因为卡住造成无法通过磁力分开两电性接点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解决已知技术中发光笔倾角书写时灵敏度不足 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解决发光笔必须使用较大的力道在书写面上碰触书 写,以使该发光笔内的两电性接触点相接触而导通发光的问题。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接触式发光结构,该接触式发光结构包括一 第一接触模块、一外盖、一第二接触模块、一模块定位座及一壳体,该第一接触模块具有一 发光元件、一与该发光元件连接的第一导电部以及一与该第一导电部连接的第一固接部, 该第一固接部具有一抵止部;该外盖覆盖于该发光元件上,该外盖受一外力推动使该第一接触模块做相对位移;该第二接触模块具有一第二导电部,以及一第二固接部;该模块定 位座承接该第一接触模块与该第二接触模块,且该模块定位座具有一供该第一固接部滑 动位移的滑槽,以及一供该第一接触模块内的抵止部定位的定位部,该定位部上具有一倒 角(chamfer)以避免与第一接触模块倾斜时的干涉;该壳体与该模块定位座连接,其具有 一提供该发光元件的电力来源的电池部,且该第二接触模块容置于该壳体内。由上述说明可知,本实用新型利用该第一接触模块与该第二接触模块于该模块定 位座内滑移,使第一接触模块与该第二接触模块内的该第一导电部与该第二导电部相互接 触导通,以供该电池部将电力传送至该发光元件供该发光元件发光,相较于已知技术,本实 用新型具有下列特点一、利用该模块定位座承接该第一接触模块与该第二接触模块,供该第一接触模 块在其内的滑槽上滑移。二、提供侧向倾斜的支点,并利用支点的位置设计增加倾角书写时的灵敏度。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剖面分解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未发光状态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发光状态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另一较佳实施例的组合剖面示意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图6是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投影简报系统(投影演示文稿系统)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有关本实用新型的详细说明及技术内容,现就配合附图说明如下参照图1,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剖面分解示意图。在本实施例 中,其是利用一磁性结构来加以实施,本实用新型的接触式发光结构1包含有一第一接触 模块10、一与该第一接触模块10连接的外盖20、一第二接触模块30、一承接该第一接触模 块10与该第二接触模块30的模块定位座40,以及一与该模块定位座40连接的壳体50。该第一接触模块10具有一发光元件11、一与该发光元件11连接的第一导电部 12、一与该第一导电部12连接的第一磁铁13,以及一用以固定连接该第一磁铁13与该第一 导电部12的第一固接部14,其中该第一固接部14具有一沿端缘凸伸的抵止部141,该发光 元件11在本实施例中为一发光二极管,可发出一特定波长的光,本实施例中该特定波长的 光为红外线光,且其波长为940纳米。该第二接触模块30具有一第二磁铁31、一与该第二 磁铁31连接的第二导电部32以及一用以固定连接该第二磁铁31与该第二导电部32的第 二固接部33,该第二磁铁31与该第一磁铁13相对的面为同极性,使该第一磁铁13与该第 二磁铁31在接近时产生彼此互相排斥的力,利用磁性相斥力与使用者出力相互作用,作为 导电开关的结构。该模块定位座40具有一供该第一固接部14滑动位移的滑槽41以及一供该抵止 部141定位的定位部42,该壳体50具有一电池部51,且该第二接触模块30容置在该壳体 50内,该电池部51与该第二导电部32电性连接,并且该第二固接部33与该壳体50固定连接,在本实施例中,该定位部42使该第一接触模块10分为一光源侧及一接触侧,该光源侧 的长度大于接触侧的长度,但是此长度比例可根据所设计的接触力大小调整。此外,在本实施例中,该第一磁铁13与该第二磁铁31分别具有一贯穿孔131、311, 该贯穿孔131、311用以供该第一导电部12与该第二导电部32穿过,使其分别与该第一磁 铁13与该第二磁铁31连接,并且该第一导电部12与该第二导电部32更因穿过该贯穿孔 131、311而接触形成电性连接。除了本实施例的实施方式之外,该第一导电部12与该第二 导电部32可以分别包覆该第一磁铁13与该第二磁铁31,使该第一磁铁13与该第二磁铁 31藏于该第一导电部12与该第二导电部32之内。参照图2所示,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未发光状态示意图,如图所示 该第一接触模块10受到该第一磁铁13与该第二磁铁31磁性相斥的影响而保持该抵止部 141抵止在该定位部42上;参照图3所示,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发光状态示 意图,该外盖20受一外力60推动,使该第一接触模块10往该第二接触模块30方向位移, 进而使抵止部141离开该定位部42,并且通过该第一导电部12与该第二导电部32的碰触 而产生电性连接,使该发光元件11电性连接到该电池部51而发光。需特别说明的是,该外盖20覆盖在该发光元件11上,该外盖20制作成圆弧外型, 使该壳体50受该外力60推动时能够均勻的将倾斜角度的力适度的转换成一供该第一接触 模块10位移的力。另一方面,参照图4所示,其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较佳实施例的组合剖面示意图, 在此实施例中,其是利用一弹性结构来加以实施,本实施例中的接触式发光结构1包含有 一第一接触模块10、一外盖20、一第二接触模块30、一模块定位座40及一壳体50,该第一 接触模块10具有一发光元件11、一与该发光元件11连接的第一导电部12以及一与该第 一导电部12连接的第一固接部14 ;该外盖20覆盖于该发光元件11上;该第二接触模块30 具有一第二导电部32以及一第二固接部33 ;该模块定位座40承接该第一接触模块10与该 第二接触模块30,且该模块定位座40具有一供该第一固接部14滑动位移的滑槽41,以及 一供该第一接触模块10内的抵止部141定位的定位部42,该定位部42上具有一避免与该 第一接触模块10干涉的倒角(chamfer) 43 ;该壳体50与该模块定位座40连接,其具有一 提供该发光元件11的电力来源的电池部51,且该第二接触模块30容置于该壳体50内。需特别说明的是,该第一接触模块10与该第二接触模块30之间设置有一弹性体 44,利用该弹性体44使该第一接触模块10与该第二接触模块30产生一排斥力,利用该弹 性体44的排斥力及外力60相互作用,作为导电开关的结构,此外,该弹性体44为一导电材 质所制成,供该第一导电部12电性导通该第二导电部32。参照图5所示,其是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使用者使用自 然的握笔方式因而使得整体与该书写面具有一倾斜角度,如图所示,同时参照图3,该第一 接触模块10与该模块定位座40之间具有一间隙70,并且该模块定位模块40上的定位部 42具有一倒角43,使得该外盖20受到侧向力61影响时能跟着进行倾斜变化,避免因该侧 向力61产生位移的干涉,进而影响该第一接触模块10的滑移与倾斜。此外,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投影简报系统,参照图6,该投影简报系统包含有一产 生一影像内容的计算机80、一与该计算机80电性连接的投影装置81、一影像撷取装置83 及该接触式发光结构1,该投影装置81用以将该计算机80产生的影像内容投影至一屏幕
682 ;该影像撷取装置83用以撷取该屏幕82上的投影内容,并且该影像撷取装置83固定设 置在该投影装置81上,且与该计算机80电性连接。该影像撷取装置83固定设置在该投影装置81上,因此该简报投影系统利用该投 影装置81投影至该屏幕82上,且简报者(演示文稿者)利用该接触式发光结构1接触该 屏幕82,使该接触式发光结构1发光时,该影像撷取装置83无需经过调整撷取的位置,可直 接撷取该屏幕82上的影像内容及该接触式发光结构1的发光位置,将所得的内容传送回该 计算机80,供该计算机80做进一步对应处理。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接触式发光结构1利用该模块定位座40承接该第一接触 模块10与该第二接触模块30,供该第一接触模块10在其内的滑槽41上滑移,并且该模块 定位座40与该第一接触模块10之间具有一间隙70,使得该外盖20受到侧向力61影响时, 能有一弹性空间作适度的倾斜变化,除此之外,该定位部42上还具有一倒角43用以在该第 一接触模块10倾斜时顺势导向该第一接触模块10的位移,以避免该侧向力61造成干涉, 使用者可使用自然的握笔方式倾斜于书写面使用而不会有摩擦力过大造成卡住的状况。不 论使用磁感应结构或者弹性体的结构,都可利用磁铁间的排斥力或者弹性体的弹力相对于 外力60互相作用,作为导电连通的开关。以上已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然而以上所述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 实施例而已,不能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即凡根据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作的均等 变化与修饰等,都应仍属本实用新型的专利涵盖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接触式发光结构(1),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式发光结构 包括一第一接触模块(10),其具有一发光元件(11)、一与所述发光元件(11)连接的第一导 电部(12)以及一与所述第一导电部(12)连接的第一固接部(14),所述第一固接部(14)的 端缘具有一抵止部(141);一覆盖所述发光元件(11)的外盖(20),所述外盖(20)受一外力(60)推动使所述第一 接触模块(10)做相对位移;一第二接触模块(30),其具有一第二导电部(32),以及一第二固接部(33); 一承接所述第一接触模块(10)与所述第二接触模块(30)的模块定位座(40),所述模 块定位座(40)具有一供所述第一固接部(14)滑动位移的滑槽(41),以及一供所述抵止部 (141)定位的定位部(42),所述定位部(42)上具有一倒角(43);以及一与所述模块定位座(40)连接的壳体(50),所述壳体(50)内具有一电池部(51),所 述第二接触模块(30)容置于所述壳体(50)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触式发光结构(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触模块(10) 与所述第二接触模块(30)分别具有一第一磁铁(13)及一第二磁铁(31),所述第一磁铁 (13)与所述第一导电部(12)连接,所述第二磁铁(31)与所述第二导电部(32)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接触式发光结构(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磁铁(13)与所 述第二磁铁(31)相对的面具有互斥的极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触式发光结构(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触模块(10) 与所述第二接触模块(30)之间设置有一弹性体(44)。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触式发光结构(1),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部(42)将所述 第一接触模块(10)分为光源侧及接触侧,且所述光源侧的长度大于所述接触侧的长度。
6.一种投影简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投影简报系统包括 一产生影像内容的计算机(80);一与所述计算机(80)电性连接的投影装置(81),所述投影装置(81)用于将所述影像 内容投影至一屏幕(82);一撷取所述屏幕(82)上的投影内容的影像撷取装置(83),所述影像撷取装置(83)固 定设置在所述投影装置(81)上,并且与所述计算机(80)电性连接;及一接触式发光结构(1),所述接触式发光结构(1)包括一第一接触模块(10)、一外盖 (20)、一第二接触模块(30)、一模块定位座(40)及一壳体(50),所述第一接触模块(10)具 有一发光元件(11)、一与所述发光元件(11)连接的第一导电部(12)以及一与所述第一导 电部(12)连接的第一固接部(14),所述第一固接部(14)的端缘具有一抵止部(141);所述 外盖(20)覆盖于所述发光元件(11)上,所述外盖(20)受一外力(60)推动使所述第一接 触模块(10)做相对位移;所述第二接触模块(30)具有一第二导电部(32),以及一第二固 接部(33);所述模块定位座(40)承接所述第一接触模块(10)与所述第二接触模块(30), 且所述模块定位座(40)具有一供所述第一固接部(14)滑动位移的滑槽(41),以及一供所 述抵止部(141)定位的定位部(42),所述定位部(42)上具有一避免在所述第一接触模块 (10)倾斜时与所述第一接触模块发生干涉的倒角(43);所述壳体(50)与所述模块定位座 (40)连接,所述壳体(50)具有一提供所述发光元件(11)的电力来源的电池部(51),且所述第二接触模块(30)容置于所述壳体(50)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投影简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触模块(10)与所述 第二接触模块(30)分别具有一第一磁铁(13)及一第二磁铁(31),而所述第一磁铁(13)与 所述第一导电部(12)连接,所述第二磁铁(31)与所述第二导电部(32)连接,且所述第一 磁铁(13)与所述第二磁铁(31)相对的面具有互斥的极性。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投影简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触模块(10)与所述 第二接触模块(30)之间设置有一弹性体(44)。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投影简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部(42)将所述第一接 触模块(10)分为光源侧及接触侧,且所述光源侧的长度大于所述接触侧的长度。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接触式发光结构以及包括其的投影简报系统,该接触式发光结构应用在投影技术上,该接触式发光结构可发出一光源,通过一光感应装置感测该接触式发光结构的移动,因而使投影面上出现对应于该接触式发光结构书写的标示或文字,以供使用者清楚表达并且加强解释投影面上的内容意义,该接触式发光结构通过一适当间隙及一物理相斥力结构相互作用,该接触式发光结构的两导电部受一外力挤压而使彼此接近并接触,由此导通连接,使一发光元件发光,该接触式发光结构具有触发力道较小的优点,并且通过一模块定位座改善书写时侧向力不良的问题。
文档编号G06F3/033GK201780557SQ201020160988
公开日2011年3月30日 申请日期2010年4月7日 优先权日2010年4月7日
发明者马健峰 申请人:光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