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345346阅读:22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位置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通过静电电容方式进行位置检测的位置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一直以来,公知将静电电容方式的第一检测部和电磁感应方式的第二检测部重叠 配置而构成的输入部嵌入到壳体的开口部而形成的位置检测装置(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该位置检测装置中,通过第一检测部检测出使用人体(手指)指示的位置。此外,通过第二 检测部检测出使用内置有由线圈和电容器构成的共振电路的笔型的位置指示器所指示的 位置。专利文献1 日本特开2009-162538号公报(第4-8页、图1-11)但是,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位置检测装置中,构成将检测部嵌入到壳体的开口部 的结构,因此,靠近表面的第一检测部成为在开口部的整个面上露出的状态。第一检测部 中,包括用于检测使用人体指示的位置的检测区域,但将从该检测区域引出的布线形成于 与检测区域相邻的范围时,在人体靠近该布线时静电电容也发生变化,因此导致通过静电 电容方式进行位置检测时精度降低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鉴于上述问题而作出,其目的是,提供一种位置检测装置,能够防止与 检测区域相邻地形成有布线部时位置检测精度降低。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位置检测装置,检测由人体指示的位置,包 括感测基板,具有形成有多个检测电极的检测区域和形成有从检测电极引出的布线的布 线区域;和框体,容纳感测基板。此外,该感测基板在与布线区域相对的位置具有连接于固 定电位的导体。在与形成有检测电极的检测区域相邻的布线区域所相对的位置上,配置有 连接于固定电位的导体,因此即使在人体接近布线区域所包含的布线部分时,布线部分的 静电电容也不变化,能够防止位置检测精度降低。特别是通过将上述固定电位设定为接地 电位,能够可靠地防止人体接近弓I起静电电容变化。此外,通过用挠性基板构成上述感测基板,能够将感测基板配置在框体的表面而 容易实现厚度薄的位置检测装置,并且能够防止将感测基板配置在框体的表面而引起的上 述弊端(布线部分引起静电电容变化)。此外,在还包括磁通量检测基板时,能够将容纳于框体的感测基板的表面整体用 作位置指示器的使用区域,上述磁通量检测基板被配置于与上述感测基板相对的位置且人 体指示位置一侧的相反侧,形成有检测位置指示器中所设置的线圈所产生的磁通量的一个 以上的环路线圈。此外,上述导体具有减少表面上产生涡电流的形状,优选具有从外边缘朝向内侧 延伸的狭缝的形状。由此,能够防止因磁通量检测基板、位置指示器产生的磁场而在导体的 表面产生涡电流,能够防止电磁感应方式的位置检测的精度降低。


图1是一个实施方式的位置检测装置的俯视图。图2是图1的II-II线放大剖视图。图3是用于说明位置检测装置的动作的图。图4是表示感测基板的整体的俯视图。图5是将感测基板的局部放大的局部俯视图。图6是表示在与相邻布线区域对应的位置上所设置的导体的图。图7是表示贯通孔的具体情况的框体的俯视图。图8是说明使用磁通量检测基板进行的位置检测动作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应用了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的位置检测装置进行说明。图1是一个实施方式的位置检测装置的俯视图。此外,图2是图1的II-II线放大 剖视图。这些图中所示的本实施方式的位置检测装置100用于检测通过人体的局部(例如 指尖)或位置指示器(图3)指示的位置,包括作为用于使用静电电容方式进行位置检测 的第一检测部的感测基板110 ;作为使用电磁感应方式进行位置检测的第二检测部的磁通 量检测基板120 ;覆盖感测基板110的表面的薄片部件130 ;具有容纳感测基板110、磁通量 检测基板120、薄片部件130的容纳部144的框体140 ;以及位置检测所需的各种电路(图 3)。该位置检测装置100与个人电脑、PDA (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 个人数字助理) 等外部装置(未图示)连接,用于外部装置的输入装置。通过用指尖或位置指示器指示薄 片部件130的表面,该指示的位置的坐标数据从位置检测装置100向外部装置输出。另外, 在图2所示的例子中,为了易于理解,在薄片部件130、感测基板110、容纳部144之间设置 间隙,实际上它们之间通过粘接材料相互粘接,确保均勻密封的状态。图3是用于说明位置检测装置100的动作的图。如图3所示,位置检测装置100 具有静电电容测定部150、电磁感应检测部152、处理电路154作为进行位置检测的各种电 路。静电电容测定部150是用于测定设于感测基板110上的检测电极的静电电容的变 化的电路,连接于感测基板110和处理电路154。电磁感应检测部152是用于通过电磁感应 方式检测位置指示器200指示的点的位置的电路,与磁通量检测基板120和处理电路154 连接。处理电路154是计算使用感测基板110或磁通量检测基板120检测出的通过指尖或 位置指示器200指示的点的坐标数据的电路。通过处理电路154计算的坐标数据被发送到 外部装置。接着,对感测基板110的具体情况进行说明。图4是表示感测基板110的整体的 俯视图。图5是将感测基板110的局部放大的局部俯视图。感测基板110是具有柔软性的薄膜基板即挠性基板,本实施方式中使用 PET (Polyethylene Ter印hthalate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基板。另外,也可以使用PET 基板以外的薄膜基板、例如聚酰亚胺基板等。该感测基板110包括形成有多个检测电极 112AU12B的检测区域112 ;配置有从检测电极112AU12B引出的布线的布线区域114 ;在与布线区域114相对的位置上配置的导体116 (如后所述)。各检测电极112A大致具有正方形形状,以一条对角线沿着X方向(设沿具有长方 形形状的检测区域112的长边的方向为X方向、沿短边的方向为Y方向)的方式,在检测区 域112的整 个面上有规律地配置。此外,沿X方向相邻的各检测电极112A之间相互经由辅 助线112C电连接,这种沿X方向连接成一列的多个检测电极112A所构成的检测电极组沿
着Y方向配置有多组。同样地,各检测电极112B与检测电极112A —样具有大致正方形形状,以一条对角 线沿着Y方向的方式,在检测区域112的整个面上有规律地配置。此外,沿Y方向相邻的各 检测电极112B之间相互经由辅助线112D电连接,这种沿Y方向连接成一列的多个检测电 极112B所构成的检测电极组沿着X方向配置有多组。此外,上述的检测电极112A和检测电极112B以填满相互的间隙的方式在检测区 域112内有规律地配置。使用者的指尖接触薄片部件130的表面时,指尖的接触面与检测 电极112A和检测电极112B双方同时相对。另外,辅助线112C、112D虽然交叉,但它们之 间是电绝缘的。例如通过使用具有2层或3层以上的金属层的感测基板110,实现辅助线 112C、112D之间的电绝缘。此外,检测电极112A、112B中,在沿另一条对角线的位置上,形成 有用于降低因磁通量检测基板120或位置指示器200产生的磁通量而产生的涡电流的狭缝 112E。图5所示的狭缝112E的形状是一例,可适宜变更形状、根数。静电电容测定部150以组单位检测由多个检测电极112A构成的X方向的检测电 极组的静电电容的变化,并且以组单位检测由多个检测电极112B构成的Y方向的检测电极 组的静电电容的变化。处理电路154确定因指尖靠近而静电电容变大的X方向和Y方向的 检测电极组,计算通过指尖指示的位置。此外,上述布线区域114包括与检测区域112的周围相邻并包含与检测电极 112A、112B连接的布线的相邻布线区域114A、该相邻布线区域所包含的布线和处理电路 154侧(静电电容测定部150)的连接中所使用的引出布线区域114B。图4中,对布线区域 114施加了阴影线,相邻布线区域114A和引出布线区域114B上阴影线的朝向不同。本实施方式中,在感测基板110上,在与相邻布线区域114A相对的位置且在表面 侧(薄片部件130侧),设有连接于固定电位的导体116。图6是表示在与相邻布线区域 114A对应的位置上设置的导体116的图。如图6所示,导体116覆盖相邻布线区域114A的 整体。上述静电电容测定部150进行的检测以检测区域112为对象进行,但即使在使用 者用指尖指示相邻布线区域114A时,相邻布线区域114A所包含的布线部分的静电电容也 发生变化,因此可能会出现静电电容测定部150的误检测。导体116是为了防止该误检测 而设置的,利用连接于固定电位的导体116覆盖相邻布线区域114A内的布线,由此,即使使 用者的指尖接近相邻布线区域114A,布线部分的静电电容也不发生变化。导体116所连接 的固定电位最优选的是接地电位,但原理上也可以是除此以外的电位。与固定电位的连接, 例如经由引出布线区域114B所包含的布线进行。此外,上述导体116具有减少表面(导体116自身的表面)上的涡电流的发生的 形状。具体而言,导体116中,为了减少因磁通量检测基板120或位置指示器200产生的磁 通量而产生的涡电流,形成从外边缘向内侧延伸的多条狭缝116A。另外,只要是能够减少涡电流的发生的形状,则也可以是图6所示的狭缝116A以外的形状。例如,也可以在导体 116上形成多个贯通孔,或在导体116的表面形成多个槽(凹凸)。但是,上述检测区域112和相邻布线区域连接的区域具有矩形形状,引出布线区 域114B从该矩形形状的周边的一个或多个部位(图4所示的例中为3个部位)向外侧延 伸。此外,在各相邻布线区域114A的外周且与引出布线区域114B相邻的2个部位设有凹 形状的切口部114C。感测基板110和静电电容测定部150之间的连接使用引出布线区域114B进行。 具体而言,将布线区域114的局部(引出布线区域114B的根部分)弯折,使引出布线区域 114B变形(弯折)而围绕框体140内,由此进行感测基板110和静电电容测定部150之间 的电连接。因此,框体140中,在与围绕引出布线区域114B的位置对应的3个部位形成有贯 通孔142。图7是表示贯通孔的具体情况的框体140的俯视图。框体140在与感测基板110 和薄片部件130对应的位置上具有由矩形形状的凹部构成的容纳部144。如图2所示,以在 容纳部144内容纳感测基板110和薄片部件130时薄片部件130的表面位置与容纳部144 周边的框体140的表面大致为相同高度的方式,设定容纳部144的深度。在容纳部144的 底面且在周边附近(侧壁的附近),形成3个部位的贯通孔142。各贯通孔142相比容纳部 144的侧壁在内 侧。通过在该位置形成贯通孔142,能够通过薄片部件130遮盖贯通孔142 整体。引出布线区域114B从根部分弯折,弯折的部分通过贯通孔142 (参照图2),引出布 线区域114B的端部与静电电容测定部150连接。接着,对使用磁通量检测基板120所进行的位置检测进行说明。图8是说明使用 磁通量检测基板120的位置检测动作的框图。磁通量检测基板120设在框体140的表面或 背面且与感测基板110相对的位置。图2所示的例中,磁通量检测基板120配置在框体140 的背面侧,但也可以配置在框体140的表面侧且由框体140和感测基板110夹持的区域。磁通量检测基板120分别在X方向和Y方向(该X方向等与图4所示的感测基板 110上的X方向等相同)上具备多个(例如分别具备40个)环路线圈。此外,电磁感应检测部152包括选择电路300、收发切换电路302、放大器304、检 波电路306、LPF(低通滤波器)308、采样保持电路(S/H) 310、模拟-数字转换器(A/D)312、 CPU314、振荡器316、驱动器318。选择电路300从磁通量检测基板120具备的多个环路线 圈中选择一个连接于收发切换电路302。在收发切换电路302被切换到发送侧(T)的状态 下,处于由选择电路300选择的环路线圈和驱动器318连接的状态,若从振荡器316输出预 定频率的交流信号,则驱动器318向连接的环路线圈流过电流,通过该环路线圈产生磁场。位置指示器200中内置有将线圈和电容器并联连接的共振电路,在通过环路线圈 产生磁通量的状态下位置指示器200接近位置检测装置100的表面时,位置指示器200内 的线圈上感应产生的电压施加于电容器而蓄积电荷。然后,收发切换电路302切换到接收 侧(R)时,停止产生由环路线圈引起的磁场,并且在此之前蓄积于电容器的电荷放电而从 位置指示器200向线圈流过电流,通过该线圈产生磁场。该状态下通过选择电路300切换 选择的环路线圈,由此检测从各环路线圈输出的信号的强度,从而确定位置指示器200的 位置。具体而言,该信号强度的检测通过下述处理进行对于被放大器304放大的信号,由检波电路306进行检波处理(例如AM检波处理),进而使用采样保持电路310、模拟-数字转换器312将通过LPF308后的信号转换为数字数据,由CPU314进行处理。这样,本实施方式的位置检测装置100中,在与感测基板110的布线区域114相对 的位置具有连接于固定电位的导体116,因此,即使在人体靠近布线区域114所包含的布线 部分时,布线部分的静电电容也不会变化,能够防止位置检测精度降低。特别是通过将上述 固定电位设为接地电位,能够可靠地防止人体接近弓I起静电电容变化。此外,通过用挠性基板构成感测基板110,能够将感测基板110配置在框体的表面 而容易地实现厚度薄的位置检测装置100,并且能够防止将感测基板110配置在框体的表 面而引起上述弊端(布线部分引起的静电电容变化)。此外,在将感测基板110和磁通量检 测基板120组合使用时,能够将容纳于框体140的感测基板110的表面整体用作位置指示 器200的使用区域。此外,通过将导体116设定为降低表面上产生涡电流的形状、优选具有从外边缘 朝向内侧延伸的狭缝116A的形状,能够防止因磁通量检测基板120、位置指示器200产生的 磁场而在导体116的表面产生涡电流,能够防止电磁感应方式的位置检测的精度降低。另外,本实用新型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的主旨的范围内能够实 施各种变形。例如,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将感测基板110和磁通量检测基板120组合使用, 但在仅具备静电电容方式的感测基板110的位置检测装置中也能够应用本实用新型。此外,上述实施方式中,以具有柔软性的薄膜基板(挠性基板)构成感测基板110 整体,但也可以改变感测基板110中由检测区域112和相邻布线区域114A构成的主体部分 和引出布线区域114B的材料,仅将引出布线区域114B用具有柔软性的材料形成。此外,在 用没有柔软性的材料形成感测基板110整体的情况下也能够应用本实用新型。根据本实用新型,在与形成有检测电极112A、112B的检测区域112相邻的布线区 域114所相对的位置上,配置连接于固定电位的导体116,因此,即使在人体接近布线区域 114所包含的布线部分的情况下,布线部分的静电电容也不变化,能够防止位置检测精度降 低。
权利要求一种位置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感测基板,具有形成有多个检测电极的检测区域和形成有从所述检测电极引出的布线的布线区域;和框体,容纳所述感测基板,所述感测基板在与所述布线区域相对的位置具有连接于固定电位的导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位置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固定电位是接地电位。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位置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磁通量检测基板,被配置在与所述感测基板相对的位置且与位置指示侧相反的 一侧,形成有检测位置指示器中所设置的线圈所产生的磁通量的环路线圈。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位置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体具有减少表面上产生涡电流的形状。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位置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减少产生所述涡电流的形状是具有从外边缘朝向内侧延伸的狭缝的形状。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位置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感测基板是挠性基板。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位置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磁通量检测基板,被配置在与所述感测基板相对的位置且与位置指示侧相反的 一侧,形成有检测位置指示器中所设置的线圈所产生的磁通量的一个以上的环路线圈。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位置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体具有减少表面上产生涡电流的形状。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位置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减少产生所述涡电流的形状是具有从外边缘朝向内侧延伸的狭缝的形状。
专利摘要提供一种位置检测装置,能够减少在靠近表面的检测部布线的工时并简化布线周围的结构。位置检测装置(100)检测由人体指示的位置,包括感测基板(110),具有形成有多个检测电极的检测区域(112)和形成有从检测电极引出的布线的布线区域(114);和框体(140),容纳感测基板(110)。感测基板(110)在与布线区域(114)相对的位置具有连接于固定电位的导体(116)。
文档编号G06F3/044GK201765581SQ201020521170
公开日2011年3月16日 申请日期2010年9月7日 优先权日2009年9月21日
发明者宗像博史, 横田贤 申请人:株式会社和冠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