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设备及摄像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357480阅读:12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子设备及摄像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摄像装置和图像再现装置等的电子设备,还涉及数码相机等的摄像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具有触摸面板功能的数码相机已被实用化,这有助于操作性的提高。例如,在第1现有方法中,对触摸面板的按压位置进行检测,然后以按压位置为基准在其周边显示快门按钮、放大(zoom up)按钮及缩小(zoom down)按钮等的操作按钮。这些操作按钮被叠加显示在摄影图像上。根据第1现有方法,可通过对触摸面板的按压操作来执行静止图像的摄影指示等,故可期望操作性的提高。可是,在第1现有方法中,操作按钮的显示位置只是根据触摸面板的按压位置改变,故被显示的操作按钮的内容始终固定。只要能够在用户手指触摸的位置包含表示用户意图的信息,且利用该信息显示遵从用户意图的操作按钮等,就可进一步提高便捷性。虽然说明了与数码相机等的摄像装置相关的现有技术,但可以说即便在不被归类为摄像装置的其他电子设备(图像再现装置等)中也与上述同样。例如,在手指触摸显示画面时,关注于配置在触摸面板的按压位置处的被摄体进行聚焦控制及曝光控制的第2现有方法已被实用化。又例如,在手指触摸显示画面时,以触摸面板的按压位置为基准在其周边显示快门按钮、放大按钮及缩小按钮等的操作按钮的第3现有方法也已经被提出。这些操作按钮叠加在摄影图像上进行显示。通过按下在显示画面上显示的快门按钮来进行对象图像的摄影。在第2现有方法中,在进行了聚焦控制及曝光控制之后,为了实际获取期望的对象图像,需要另行执行按下快门按钮的操作。也就是说,为了获取期望的对象图像需要进行触摸面板操作和按钮操作,故比较费事。如第3现有方法所示,如果在显示画面上设置快门按钮,则通过触摸显示画面上的快门按钮就能够完成对象图像的摄影指示。也就是说,仅仅执行触摸面板操作(对显示画面的按钮操作)就能够完成对象图像的摄影指示。然而,由于通过按下显示画面上的快门按钮会导致数码相机摇动,故刚按下显示画面上的快门按钮立刻得到的对象图像中混入摇晃的情况较多。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涉及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具备显示部,具有显示输入图像的显示画面;指定受理部,接受所述输入图像上的指定位置的输入;物体种类检测部,基于所述输入图像的图像数据,来检测所述指定位置上的物体的种类;和显示菜单制作部,制作显示在所述显示画面上的显示菜单,所述显示菜单制作部根据由所述物体种类检测部检测出的物体的种类,来改变所述显示菜单的内容。本发明所涉及的摄像装置具备有触摸面板的显示部,其特征在于,当操作体接触到所述显示部的显示画面之后所述操作体离开所述显示画面时,或者当所述操作体接触到所述显示画面之后保持所述显示画面和所述操作体之间的接触状态的情况下所述操作体在所述显示画面上移动时,进行对象图像的摄影。本发明的意义及效果通过以下所示的实施方式的说明变得更加明了。但是,以下的实施方式只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本发明及各构成要件的术语的意义并不限于以下实施方式记载的内容。


图1是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摄像装置的概略整体框图。图2是图1的摄像部的内部构成图。图3(a)是图1的摄像装置的外观俯视图,图3(b)是用于说明设置在图1的摄像装置上的十字键的构成的图。图4是图1的显示部所具备的触摸面板的示意分解图。图5(a)及(b)分别是表示显示画面和XY坐标面之间的关系、及二维图像和XY坐标面之间的关系的图。图6是与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动作特别相关的摄像装置的一部分框图。图7是表示由图1的图像处理部根据原图像生成对象图像的情况的图。图8 (a)及(b)分别是表示以风景模式拍摄到的对象图像及以肖像(portrait)拍摄到的对象图像的图。图9涉及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是表示显示画面的例子的图。图10涉及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是表示用户进行对象图像的摄影时的显示画面的情况、以及所得到的对象图像的例子的图。图11涉及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是表示对输入图像设定了判定区域的情况的图。图12(a)、(b)及(c)涉及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分别是表示成为显示菜单的基础的基本图标(icon)的图、表示显示菜单的例子的图、及用于说明基本图标的构成的图。图13(a) (e)是用于说明项目选择操作的方法的图。图14涉及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是表示对输入图像设定了其他判定区域的情况的图。图15涉及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是表示显示菜单的其他例子的图。图16是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摄像装置的动作流程图。图17涉及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是表示显示菜单的变形例的图。图18是与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动作特别相关的摄像装置的一部分框图。图19涉及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是表示图像文件的构造的图。
图20涉及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是表示在图像文件的头部区域所存储的附加数据的内容的图。图21涉及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是表示在任意的静止图像内设定了 6个分割块的情况的图。图22涉及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是表示从记录介质读出的基准图像的例子的图。图23涉及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是表示显示画面变化的情况的图。图24涉及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是表示对基准图像设定了判定区域的情况的图。图25涉及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是表示显示菜单的例子的图。图26(a)及(b)涉及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是表示显示菜单的其他例子的图。 图27是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摄像装置的动作流程图。图28涉及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是表示显示菜单的变形例的图。图29是本发明的第4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摄像装置的一部分框图。图30是表示本发明的第4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显示画面的例子的图。图31涉及本发明的第4实施方式中的摄影动作例J1,是表示用户进行对象图像的摄影时的显示画面的情况、以及与此同时得到的对象图像的例子的图。图32涉及本发明的第4实施方式中的摄影动作例J2,是表示用户进行对象图像的摄影时的显示画面的情况、及与此同时得到的对象图像的例子的图。图33(a)及(b)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第4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触摸位置移动操作的图。图34涉及本发明的第4实施方式中的摄影动作例J2,是表示用户指示对象图像的摄影之前的显示画面的情况的图。图35(a)及(b)涉及本发明的第5实施方式,分别是表示对输入图像设定AF评价区域及AE评价区域的情况的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几个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在所参照的各图中,对同一部分赋予同一符号,原则上省略关于同一部分重复的说明。第1实施方式下面,说明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图1是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摄像装置1的概略整体框图。摄像装置1是可拍摄及记录静止图像的数码静态相机、或者是可拍摄及记录静止图像及运动图像的数码摄像机。摄像装置1具备由符号11 22参照的各部位。对于从摄像装置1内的1个构成要素输出的信息(信号或数据等),摄像装置1内的其他构成要素能够自由地参照。图2示出摄像部1的内部构成图。摄像部11具有光学系统35、光圈32、由 CCD (Charge Coupled Device) gJc CMOS (Complementary 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图i"象传感器等构成的摄像元件33、以及用于驱动控制光学系统35和光圈32的驱动器34。光学系统35由包括变焦透镜30及聚焦透镜31的多枚透镜形成。变焦透镜30及聚焦透镜31可在光轴方向移动。驱动器3 4基于来自主控制部19的控制信号对变焦透镜30及聚焦透镜31的各位置、以及光圈32的开度进行驱动控制,由此来控制摄像部11的焦点距离(视角)和焦点位置、以及向摄像元件33入射的入射光量(换言之,为光圈值)。摄像元件33对经由光学系统35及光圈32入射来的表示被摄体的光学像进行光电变换,并将通过该光电变换得到的电信号输出至AFE12。更具体而言,摄像元件33包括被二维排列成矩阵状的多个受光像素,在各摄影中,各受光像素蓄积与曝光时间相应的电荷量的信号电荷。来自各受光像素的模拟信号根据在摄像装置1内生成的驱动脉冲被依次输出至AFE12,其中,各受光像素具有与所蓄积的信号电荷的电荷量成比例的大小。AFE12对从摄像部11 (摄像元件33)输出的模拟信号进行放大,并将放大后的模拟信号变换成数字信号。AFE12将该数字信号作为RAW数据输出。RAW数据是被摄体图像的图像数据的一种。AFE12中的信号放大的放大度由主控制部19控制。内部存储器 13 由 SDRAM (Synchronous 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等形成, 临时记录摄像装置1内利用的各种数字数据。图像处理部14对内部存储器13或记录介质 15中所记录的图像的图像数据实施必要的图像处理。记录介质15是由磁盘或半导体存储器等构成的非易失性存储器。能将由图像处理部14图像处理后的图像数据和上述RAW数据记录到记录介质15中。记录控制部16为了使记录介质15记录各种数据进行必要的记录控制。显示部17显示由摄像部11拍摄得到的图像、记录介质15所记录的图像等。在本说明书中,在只提到显示及显示画面的情况下,是指显示部17中的显示及显示画面。操作部18是用户用于对摄像装置1进行各种操作的部位。图3(a)示出从正对于显示部17的显示画面的方向观看到的摄像装置1的外观俯视图。图3(a)示出作为被摄体的人物显示于显示部17的状态。操作部18具备用于指示静止图像的摄影的快门按钮41、 用于指示摄像部11的摄影中的视角的增大或减小的变焦杆(zoom lever) 42、由1个或2个以上的按钮组成的设定按钮43、以及十字键(4方向键)44。如图3 (b)所示,十字键44由从十字键44的中心看去位于右侧、上侧、左侧及下侧的4个键44[1]、44[2]、44[3]及44[4] 组成。此外,在摄像装置1是数码摄像机的情况下,也能使快门按钮41作为指示运动图像的摄影开始及摄影终止的按钮发挥作用。将用户对快门按钮41、变焦杆42、设定按钮43 及十字键44的操作总称为“按钮操作”。另外,将表示按钮操作内容的信息称为“按钮操作 fn息 ο主控制部19既能遵从按钮操作的内容及后述的触摸面板操作的内容等,又能综合控制摄像装置1内的各部位的动作。显示控制部20控制显示部17的显示内容。时间戳(time stamp)生成部21利用内置于摄像装置1的计时器等,制作表示静止图像或运动图像的摄影时刻的时间戳信息。GPS信息获取部22通过接收GPS(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卫星传送来的GPS信号,来识别摄像装置1的当前地。摄像装置1的动作模式包括可拍摄及记录图像(静止图像或运动图像)的第1 动作模式、和由显示部17或外部的显示装置再现显示记录介质15所记录的图像(静止图像或运动图像)的第2动作模式。根据按钮操作实施各动作模式之间的转换。在第1动作模式中,以规定的帧周期周期性进行被摄体的摄影,并基于摄像部11 的输出得到表示被摄体的摄影图像序列的图像数据。摄影图像序列所代表的图像序列是指按时间序列排列的图像的集合。由一个帧周期的图像数据来表现1枚的图像。显示部17具备触摸面板。图4是触摸面板的示意分解图。在显示部17中的触摸面板上,设置有由液晶显示器等构成的显示画面51、和检测操作体在显示画面5上触摸的位置(施加压力的位置)的触摸检测部52。操作体是手指或笔等,但在以下的说明中假设操作体是手指。本说明书中所谓的手指是摄像装置1的用户的手指。如图5(a)所示,显示画面51上的位置被定义为二维XY坐标面上的位置。又如图5(b)所示,在摄像装置1中任意的二维图像也作为XY坐标面上的图像对待。在图5(b) 中,带有符号300的矩形框表示二维图像的外形框。XY坐标面作为坐标轴具有沿着显示画面51及二维图像300的水平方向延伸的X轴、和沿着显示画面51及二维图像300的垂直方向延伸的Y轴。在本说明书中叙述的图像除特别记述之外,都是二维图像。由(x,y)表示显示画面51及二维图像300上的某一关注点的位置。χ表示该关注点的X轴坐标值,表示该关注点在显示画面51及二维图像300上的水平位置。y表示该关注点的Y轴坐标值, 且表示该关注点在显示画面51及二维图像300上的垂直位置。在显示画面51及二维图像300中,随着关注点的X轴坐标值即χ的值的增加,该关注点的位置向X轴的正侧即右侧(XY坐标面中的右侧)移动,随着关注点的Y轴坐标值即y的值的增加,该关注点的位置向Y轴的正侧即下侧(XY坐标面中的下侧)移动。因此, 在显示画面51及二维图像300中,随着关注点的X轴坐标值即χ的值的减少,该关注点的位置向左侧(XY坐标面中的左侧)移动,随着关注点的Y轴坐标值即y的值的减少,该关注点的位置向上侧(XY坐标面中的上侧)移动。在显示画面51上显示二维图像300时(使用显示画面51整体显示二维图像300 时),二维图像300上的位置(x,y)处的图像被显示在显示画面51上的位置(x,y)。图4的触摸检测部52在操作体触摸显示画面51时,实时输出表示其触摸的位置 (x,y)的触摸操作信息。以下,将由操作体触摸显示画面51的操作称为“触摸面板操作”。在第1实施方式中,下面说明可拍摄静止图像或运动图像的第1动作模式下的摄像装置1的动作。图6是与第1实施方式的动作特别相关的摄像装置1的一部分框图。场景(scene)判定部60及被摄体检测部61设置于图像处理部14中。显示菜单制作部62及摄影控制部63设置于主控制部19中。显示菜单制作部62也可设置于显示控制部20中。向图像处理部14及显示控制部20提供输入图像的图像数据。所谓输入图像是指由1帧周期的RAW数据表示的1枚静止图像、或者对该静止图像实施规定的图像处理(马赛克处理、噪声去除处理等)所得到的静止图像。在第1动作模式中,以规定的帧周期依次得到输入图像(即、得到输入图像序列)。显示控制部20能够在显示画面51上将输入图像序列作为运动图像显示。被摄体检测部61基于输入图像的图像数据,执行对输入图像中含有的被摄体进行检测的被摄体检测处理。通过被摄体检测处理检测输入图像上的被摄体的种类。被摄体检测处理中包括对输入图像中的脸部进行检测的脸部检测处理。在脸部检测处理中,基于输入图像的图像数据从输入图像的图像区域中检测并提取包括人物的脸部部分在内的区域即脸部区域。脸部识别处理也可包括在被摄体检测处理中。在脸部识别处理中,识别具有通过脸部检测处理从输入图像中提取出的脸部的人物是预先设定的1个或多个登记人物内的哪个人物。作为脸部检测处理及脸部识别处理的方法公知有多种方法,被摄体检测部61可以通过包括公知方法的任意方法来执行脸部检测处理及脸部识别处理。通过被摄体检测处理应该检测的被摄体的种类不只是脸部及人物。例如,也能通过被摄体检测处理检测输入图像上的、车、山、树、花、海、雪、天空等。这些检测可利用亮度信息分析、色调 信息分析、边缘检测、轮廓检测、图像匹配、图案识别等的各种图像处理,可利用包括公知方法的任意方法。例如,在应该检测的被摄体是车的情况下,通过基于输入图像的图像数据检测输入图像上的轮胎、或者通过使用输入图像的图像数据和预先准备的车图像的图像数据进行图像匹配,能够检测输入图像上的车。场景判定部60基于输入图像的图像数据,判定输入图像的摄影场景。将进行该判定的处理称为“场景判定处理”。多个登记场景预先设定在场景判定部60中。多个登记场景中例如包括关注人物的摄影场景即肖像场景、关注风景的摄影场景即风景场景、关注动物(狗、猫等)的摄影场景即动物场景、关注海的摄影场景即海滨场景、关注雪景色的摄影场景即雪场景、表示白天的摄影状态的白天场景、表示夜景的摄影状态的夜景场景等。本说明书中的动物是指除了人以外的动物。场景判定部60通过从所关注的输入图像的图像数据中提取有益于场景判定处理的图像特征量,从上述多个登记场景中选择该受关注的输入图像的摄影场景,由此判定受关注的输入图像的摄影场景。将通过场景判定部60判定出的摄影场景称为“判定场景”。 能够使用被摄体检测部61进行的被摄体检测处理的结果来执行场景判定处理。以下,特别说明使用被摄体检测处理的结果执行场景判定处理时的动作。显示菜单制作部62基于上述的被摄体检测处理的结果及场景判定处理的结果, 制作显示菜单。在由显示菜单制作部62制作了显示菜单的情况下,显示控制部20使显示画面51与输入图像同时显示显示菜单。例如,使显示画面51显示在输入图像上叠加了显示菜单的图像。显示控制部20为了决定显示菜单的显示位置,利用触摸操作信息。摄影控制部63基于触摸操作信息及按钮操作信息,监视有无用户给出的快门指示,当确认出形成了快门指示时,由自身决定出的摄影模式进行对象图像的摄影。更具体而言,使用摄像部11及图像处理部14生成对象图像的图像数据。所谓对象图像是基于快门指示之后立刻得到的输入图像的静止图像(参照图7)。按下快门按钮41的按钮操作是快门指示之一。另外,虽然后面详细叙述,但通过特定的触摸面板操作也可生成快门指示。在摄影控制部63固有的摄影模式表格(未图示)中存储了第1 第N摄影模式。 在这里,N为2以上的整数(例如,N = 10)。摄影模式表格所存储的第1 第N的摄影模式中包括肖像模式、风景模式、高速快门模式、海滨模式、雪模式、白天模式、夜景模式等。摄影控制部63基于被摄体检测处理的结果、场景判定处理的结果、触摸操作信息及按钮操作信息的全部或一部分,从第1 第N摄影模式中选择认为作为对象图像的摄影模式最合适的一个摄影模式。以下,将在此选择出的摄影模式称为“选择摄影模式”。上述摄影模式表格中所存储的各摄影模式作为选择摄影模式的候补即候补摄影模式发挥作用, 各摄影模式规定对象图像的摄影条件。对象图像的摄影条件(换言之,通过选择摄影模式既定的摄影条件)中包括拍摄成为对象图像源的输入图像时的快门速度(即、用于从摄像元件33获取输入图像的图像数据的、摄像元件33的曝光时间的长短)、拍摄成为对象图像源的输入图像时的光圈值、拍摄成为对象图像源的输入图像时的ISO灵敏度、为了在图像处理部14中生成对象图像而对输入图像应该执行的图像处理(以下,称为“特定图像处理”)的内容等。ISO灵敏度是指由 ISO(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规定的灵敏度,且能够通过调节ISO灵敏度来调节输入图像的明亮度(亮度等级)。而实际上,根据ISO灵敏度决定 AFE12中的信号放大的放大度。摄影控制部63按照以由选择摄影模式规定的摄影条件获取输入图像及对象图像的图像数据的方式,控制摄像部11、AFE12及图像处理部14。
如图7所示,图像处理部14通过对快门指示之后得到的输入图像(以下,称为“原图像”)进行特定图像处理,来生成对象图像。有时根据选择摄影模式而不进行任何特定图像处理,此时对象图像就是原图像本身。关于上述的第1 第N摄影模式,由第i摄影模式规定的摄影条件和由第j摄影模式规定的摄影条件互不相同。虽然通常这针对互不相同的任意整数i及j是成立的(其中,i < N且j < N),但是第1 第N摄影模式中中包含的Na个摄影模式的摄影条件也有可能彼此相同(Na为小于N的整数)。例如,在N= 10时,与第1 第9摄影模式相应的摄影条件互不相同,但与第9及第10摄影模式相应的摄影条件彼此相同这样的情况也是存在的(此时,Na = 2)。具体而言,例如,摄影控制部63通过在肖像模式和风景模式之间改变光圈值,使得以肖像模式拍摄到的对象图像的景深比以风景模式拍摄到的对象图像的景深浅。图8(a) 的图像310表示以风景模式拍摄到的对象图像,图8(b)的图像320表示以肖像模式拍摄到的对象图像。虽然对象图像310及320拍摄到相同的被摄体,但是基于景深的差异,在对象图像310中人物、风景都鲜明地表现出来,而另一方面在对象图像320中虽然人物是鲜明的但是风景却是模糊的。在图8(b)中,通过加粗山的轮廓线来表现模糊(关于后述的图10 等中示出的对象图像410也是同样的)。摄影控制部63也可通过在肖像模式和风景模式之间预先使光圈值相同,而另一方面在肖像模式和风景模式之间使特定图像处理不同,从而使得肖像模式下的景深比风景模式下的景深浅。也就是说,例如在针对对象图像的摄影模式是风景模式的情况下,对原图像的特定图像处理中不包括背景模糊处理,另一方面,在针对对象图像的摄影模式是肖像模式的情况下,对原图像的特定图像处理包括背景模糊处理。背景模糊处理是在原图像中使存在人物图像数据的图像区域以外的图像区域模糊的处理(使用了高斯滤波器的空间滤波等)。由于这样的基于有无背景模糊处理进行特定图像处理的差异,也能使在肖像模式下的对象图像和风景模式下的对象图像之间景深实质上不同。另外,例如也可在针对对象图像的摄影模式是风景模式的情况下,对原图像的特定图像处理中不包括肤色修正,而另一方面在针对对象图像的摄影模式是肖像模式的情况下,对原图像的特定图像处理中包括肤色修正。肤色修正是在人物的脸部的图像部分之内对归类为肤色的部分的颜色进行修正的处理。另外,例如在高速快门模式中快门速度比肖像模式等快(即、用于从摄像元件33 中获取对象图像的图像数据的、摄像元件33的曝光时间的长短较短)。另外,例如在海滨模式中特定图像处理包括如下处理,即对原图像上具有海的色调的图像部分的颜色进行修正。除此之外,也可以从各种观点出发预先设定每个摄影模式的摄影条件,还可以在每个摄影模式的摄影条件的设定中利用公知的任意设定方法。
[第1摄影动作例] 其次,参照图9及图10说明摄像装置1的第1摄影动作例。在第1摄影动作例中, 假定状态在摄像部11的摄影范围内包括作为第1被摄体的人物SUB1、作为第2被摄体的狗SUB2、位于人物SUB1及狗SUB2W后方侧的山。为了方便起见,将该假定称为“假定α”。 图9示出该假定α下的显示画面51。图10示出在该假定α下用户进行对象图像的摄影时的显示画面51的情况、以及所得到的对象图像的例子。时刻tAi+1是时刻tAi以后的时刻。 i为整数。在图10中,附带符号H AND的手的图画表示用户的手。手HAND是用户的实际的手,并不是在显示画面51上显示的像。在时刻tA1,用户触摸显示画面51上的位置?4(假设在时刻tA1以前,未用任何手指触摸显示画面51)。所谓触摸是用手指碰触显示画面51上的特定部分的操作。在触摸该位置Pa的时间比较短的情况下,判断出以时刻tA1为起点的触摸是短触摸,在触摸该位置Pa 的时间比较长的情况下,判断出以时刻tA1为起点的触摸是长触摸。更具体而言,在以时刻tA1为起点的触摸在时刻(tA1+At)之前被解除的情况下,判断出以时刻tA1为起点的触摸是短触摸,在以时刻tA1为起点的触摸持续到时刻(tA1+At)的情况下,判断出以时刻tA1为起点的触摸是长触摸。At是以时间为单位的规定值(其中, At > 0)。时刻(tA1+At)是指自时刻tA1起经过了时间At的时亥lj。主控制部19基于触摸操作信息能够判断显示画面51上进行的触摸是短触摸和长触摸的哪种。另一方面,当进行位置Pa的触摸时,被摄体检测部61将位置Pa设定为基准位置, 并基于当前时刻的输入图像的图像数据执行被摄体检测处理,该被摄体检测处理用于检测基准位置的被摄体的种类及基准位置的周辺被摄体的种类。所谓基准位置的被摄体是指在基准位置具有图像数据的被摄体,所谓基准位置的周辺被摄体是指位于基准位置的被摄体的周边的被摄体。例如,如图11所示,被摄体检测部61通过在输入图像400上设定以基准位置Pa为中心的判定区域401,并基于判定区域401内的图像数据对判定区域401内存在的被摄体的种类进行检测,从而检测基准位置的被摄体及周辺被摄体的种类。此外,检测基准位置的周辺被摄体的种类并不是必须的,有时也不检测基准位置的周辺被摄体。输入图像400是在时刻tA1拍摄到的输入图像或在时刻tA1之后拍摄到的输入图像。判定区域401 是输入图像400的整体图像区域的一部分(关于后述的其他判定区域也一样)。判定区域 400所代表的任意的判定区域的形状虽然可以是矩形以外的形状,但在此假设它为矩形。在第1摄影动作例中,如图10所示,在位置Pa存在着人物SUB1的图像数据。因此,判断出基准位置的被摄体的种类是人物。另外,判断出基准位置的周辺被摄体的种类是山。在以时刻tA1为起点的触摸是短触摸的情况下,在时刻tA1以后且时刻(tA1+At)以前的时刻,手指离开显示画面51。当摄影控制部63基于触摸操作信息确认手指离开时,与场景判定部60互相协调地当即进行摄影模式的自动选择以进行对象图像的摄影(这种情况下,将触摸到显示画面51的手指从显示画面51离开的操作作为快门指示发挥作用)。在摄影模式的自动选择中,基于基准位置的被摄体的种类执行场景判定处理,根据该场景判定处理的结果决定了选择摄影模式之后,以该选择摄影模式使摄像部11及图像处理部14进行对象图像的摄影(生成对象图像的图像数据)。在基准位置的被摄体的种类是人物的情况下,通过摄影模式的自动选择,判定场景成为肖像场景且选择摄影模式被设定为肖像模式。结果,得到了在肖像模式下拍摄到的对象图像410。虽然与图10所对应的第1摄影动作例不同,但假设在基准位置的被摄体的种类是狗的情况下,通过摄影模式的自动选择,判定场景成为动物场景且选择摄影模式被设定为高速快门模式。结果,得到了在高速快门模式下拍摄到的对象图像。在 以时刻tA1为起点的触摸是长触摸的情况下,通过场景判定部60决定第1及第 2候补判定场景,并在时刻(tA1+At)以后的时刻tA2,显示菜单Ma与当前时刻的输入图像一起显示在显示画面51上(第1及第2候补判定场景后面叙述)。显示菜单Ma被显示在以基准位置Pa为中心的位置。例如,如图10所示,将显示菜单Ma叠加在当前时刻的输入图像上进行显示。此时,也可按照透过输入图像内的叠加有显示菜单Ma的部分的图像进行观看的方式,利用α混合等进行显示菜单Ma的叠加。显示菜单Ma由图6的显示菜单制作部62制作。图12(a)中示出显示菜单Ma的构成要素即基本图标Mbase。图12(b)中示出作为在时刻tA2实际被显示的显示菜单Ma的显示菜单MA1。图12(c)是用于表示基本图标Mbase的构成的图。基本图标礼_具有结合了区域ARc及AR1 AR4的外形,它们分别呈长方形的形状。以区域ARc*中心,在区域ARc的右侧、上侧、左侧及下侧分别结合区域ARp AR2、AR3及 AR40区域ARc的中心配置于基准位置PA。通过在基本图标Mbase中的区域AR1 AR4的每一个上叠加表示被选择项目的文字、图形或它们的组合,由此形成显示菜单Ma。为了说明的具体化,现在假定由文字表示被选择项目。表示被选择项目的文字是基于使用了上述被摄体检测处理的结果的场景判定处理的结果决定的。将根据以基准位置为基准的判定区域内的图像数据所决定的判定场景特别称为 “候补判定场景”。并且决定多个候补判定场景。在图10所对应的第1摄影动作例中,由于判断出基准位置的被摄体的种类是人物,故在场景判定部60中决定第1候补判定场景是与人物对应的肖像场景。另外,由于判断出基准位置的周辺被摄体的种类是山,故在场景判定部60中决定第2候补判定场景是与山对应的风景场景。显示菜单制作部62基于这些决定内容,将在显示菜单Mai的区域AR1及AR2应该显示的文字分别设为“肖像”及“风景”。也就是说,使第1及第2候补判定场景分别对应于区域AR1及AR2,并将第1及第2候补判定场景所对应的文字显示在区域AR1 &AR2。另一方面,在显示菜单Mai的区域AR3及AR4I示的文字分别设为“自动”及“摄影”。区域AR1 AR4分别是显示第1 第4被选择项目的区域。在图10的例子中,实际上图12(b)的显示菜单Mai显示在时刻tA2的显示画面51 上,但是为了防止图示复杂,而在图10中代替显示菜单Mai仅示出基本图标Mbase。另外,实际上在时刻tA2手指应该正在触摸显示画面51,但是为了图示的方便,在图10中省略了在显示画面51上手指正在触摸的情况的图示。显示菜单Mai的显示一直持续到后述的项目选择操作完成为止。在时刻tA2以后的时刻tA3,用户完成项目选择操作。项目选择操作是选择显示菜单(本例为Mai)中的第1 第4被选择项目的任一个的操作(换言之,选择区域AR1 AR4 的任一个的操作)。摄影控制部63或主控制部19基于触摸操作信息确认有无项目选择操作。选择第i被选择项目的项目选择操作是如下的操作,分别是如图13(a)所示,一直维持着手指和显示画面51的接触且以基准位置Pa为起点使手指移动至区域ARi的操作;或者如图13(b)所示,一直维持着手指和显示画面51的接触且以基准位置PaS 起点使手指移动至区域ARi,然后手指从显示画面51离开的操作;或者如图13(c)所示,一直维持着手指和显示画面51的接触且以基准位置Pa为起点使手指移动至区域ARi,进而沿着从基准位置Pa至区域ARi的方向使手指移动至区域ARi 的外侧的操作。或者,如图13(d)所示,在时刻tA2触摸显示画面51的手指 暂时从显示画面51离开之后,触摸区域ARi的操作也可以是选择第i被选择项目的项目选择操作。又或者,如图 13 (e)所示,在时刻tA2触摸显示画面51的手指暂时从显示画面51离开之后,触摸区域ARi, 随后手指从显示画面51离开的操作可以是选择第i被选择项目的项目选择操作。再或者,也可将对十字键44的按钮操作作为项目选择操作发挥作用(参照图3 (a) 及(b))。也就是说,在显示着显示菜单Mai的状态下,按压键44[i]的操作也可以是选择第 i被选择项目的项目选择操作。将在项目选择操作中选择出的被选择项目称为“选择项目”。由于第1 第4被选择项目分别是与显示菜单Mai的区域AR1 AR4对应的被选择项目,故当第i被选择项目成为选择项目时,以与区域ARi对应的摄影模式进行对象图像的摄影。也就是说,当摄影控制部63确认出在时刻tA3进行了项目选择操作时,以与选择项目相应的摄影模式使摄像部 11及图像处理部14进行对象图像的摄影(生成对象图像的图像数据)。例如,在显示着图 12 (b)的显示菜单Mai的状态下,当第1被选择项目成为选择项目时,以与作为第1候补判定场景的肖像场景对应的摄影模式、即肖像模式,进行对象图像的摄影;当第2被选择项目成为选择项目时,以与作为第2候补判定场景的风景场景对应的摄影模式、即风景模式,进行对象图像的摄影。图10例示了与区域AR2对应的第2被选择项目成为选择项目的情况, 作为第2被选择项目成为选择项目的结果,得到以风景模式拍摄到的对象图像420。另一方面,当第3被选择项目成为选择项目时,摄影控制部63通过摄影模式的自动选择进行对象图像的摄影(结果,得到了与短触摸情况同样的对象图像)。另外,当第4被选择项目成为选择项目时,摄影控制部63将基于整体图像场景判定结果的摄影模式作为选择摄影模式来使用,进行对象图像的摄影。所谓整体图像场景判定结果是指使用输入图像整体的图像数据进行的场景判定处理的结果。因此,在基于整体图像场景判定结果的判定场景是肖像场景的情况下,当第4被选择项目成为选择项目时, 摄影控制部63以与肖像场景对应的肖像模式进行对象图像的摄影。[第2摄影动作例]说明第1摄影动作例变形后的第2摄影动作例。在第2摄影动作例中,在时刻tA1 触摸存在狗SUB2的图像数据的位置P/而不是位置PA,其结果,位置P/被设定为基准位置。 这种情况下,如图14所示,被摄体检测部61在输入图像400上设定以基准位置P/为中心的判定区域402,基于判定区域402内的图像数据对判定区域402内存在的被摄体的种类进行检测,由此检测基准位置P/的被摄体及周辺被摄体的种类。位置P/存在着狗SUB2的图像数据。因此,判断出基准位置P/的被摄体的种类是狗。另外,判断出基准位置的周辺被摄体的种类是山。于是,在以时刻tA1为起点的触摸是长触摸的情况下,在时刻tA2及其以后,取代图12(b)的显示菜单Mai而制作图15的显示菜单Ma2进行显示。
在第2摄影动作例中,由于判断出基准位置P/的被摄体的种类是狗,故在场景判定部60中决定出第1候补判定场景是动物场景。另外,由于判断出基准位置的周辺被摄体的种类是山,故在场景判定部60中决定出第2候补判定场景是风景场景。基于这些决定内容,显示菜单制作部62将在显示菜单Ma2的区域AR1及AR2应该显示的文字分别设为“高速” 及“风景”。也就是说,使第1及第2候补判定场景分别对应于区域AR1及AR2,并将与第1 及第2候补判定场景对应的文字显示在区域AR1及AR2。另一方面,在显示菜单Ma2的区域 AR3及AR4显示的文字分别设为“自动”及“摄影”。在显示着图15的显示菜单Ma2的状态下,当第1被选择项目成为选择项目时,以与作为第1候补判定场景的动物场景对应的摄影模式、即高速快门模式进行对象图像的摄影,当第2被选择项目成为选择项目时,以与作为第2候补判定场景的风景场景对应的摄影模式、即风景模式进行对象图像的摄影。第3或第4被选择项目成为选择项目时的动作与第1摄影动作例相同。[动作流程图]接下来,参照图16说明取得1枚对象图像的动作的顺序。图16是表示该动作顺序的流程图。在可拍摄静止图像的第1动作模式中以规定的帧周期依次得到输入图像,在步骤 Sll中输入图像序列作为运动图像显示。将输入图像序列作为运动图像显示的处理持续到步骤S18或S19中对象图像的摄影完成为止,步骤S18或S19中进行的对象图像的摄影之后返回到步骤Sll。在步骤Sll后续的步骤S12中,主控制部19基于触摸操作信息确认是否触摸了显示画面51 (即、手指是否触摸了显示画面51)。在触摸了显示画面51的情况下,从步骤S12 转移至步骤S13,但是在未触摸显示画面51的情况下,重复进行步骤S12的确认处理。在步骤S13中,图像处理部14及主控制部19将触摸到的位置设定为基准位置。另夕卜,在步骤S13中,通过被摄体检测部61进行用于检测基准位置的被摄体的种类及基准位置的周辺被摄体的种类的被摄体检测处理,进而通过场景判定部60进行使用了该被摄体检测处理的结果的场景判定处理,从而决定上述的第1及第2候补判定场景。在步骤S13的处理之后或者与步骤S13的处理并行地执行步骤S14的处理。在步骤S14中,主控制部19基于触摸操作信息判断对显示画面51进行的触摸是否是长触摸,并在该触摸是长触摸的情况下从步骤S14转移至步骤S15,另一方面在该触摸是短触摸的情况下从步骤S14转移至步骤S19。在步骤S15中,显示菜单制作部62基于步骤S13中的场景判定处理的结果制作显示菜单Ma,并在后续的步骤S16中在显示控制部20的控制下将该显示菜单Ma显示在显示画面51上。如上述,显示菜单Ma与当前时刻的输入图像一起显示,且显示菜单Ma的显示持续到项目选择操作完成为止。在步骤S17中,摄影控制部63 (或主控制部19)基于触摸操作信息确认有无项目选择操作,仅在确认进行了项目选择操作的情况下从步骤S17转移至步骤S18。在步骤S18 中,摄影控制部63以与选择项目对应的摄影模式使摄像部11及图像处理部14进行对象图像的摄影(生成对象图像的图像数据)。因此,项目选择操作起到快门指示的功能。另一方面,在步骤S19中,由摄影控制部63执行摄影模式的自动选择,以该自动选择决定出的摄影模式即刻进行对象图像的摄影。在步骤S18或S19中得到的对象图像的图像数据被记录到记录介质15中。 认为用户的指定位置上的被摄体(用户触摸到的部分的被摄体)是用户正关注的被摄体。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检测指定位置上的被摄体的种类,并根据该检测结果适应性变更显示菜单的内容。例如,如上述,如果指定位置上的被摄体是人物则将指示基于肖像模式的摄影的被选择项目包括在显示菜单中,或者如果指定位置上的被摄体是动物则将指示基于高速快门模式的摄影的被选择项目包括在显示菜单中。如果认为指定位置上的被摄体是用户的关注被摄体,则可以说指定位置的输入操作之后接着用户选择这些被选择项目的可能性高。故可以说上述这样的菜单显示的制作及显示有助于操作性的提高。例如,在用户希望使用适合动物摄影的高速快门模式的情况下,假设如日本特开平11-164175号公报的方法那样,如果显示菜单仅包含快门按钮、放大按钮及缩小按钮等(或者,如果是没有显示菜单的显示本身),则用户需要在执行了使用于从多个登记模式中选择摄影模式的菜单进行显示的第1操作之后,执行从通过第1操作显示的菜单中选择高速快门模式的第2操作,然后执行快门指示操作。与此相对,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如果触摸作为关注被摄体的动物的话就经由被摄体检测处理自动地显示图15 的显示菜单Ma2,所以随后只要进行使手指在高速快门模式所对应的显示位置滑动等的简便操作,就能完成基于高速快门模式的摄影指示。另外,因为也可以通过缩短显示画面51和手指之间的接触时间,用户来指示对象图像的即刻摄影,所以不会错过按下快门的时机。虽然也可将手指触摸到显示画面51作为触发使用来进行对象图像的摄影,但是接触的瞬间或者接触后的某一期间,摄像装置1的框体会摇动而容易受到手抖动的影响。与此相对,在本实施方式中,以短触摸进行快门指示时,将手指离开显示画面51作为触发使用来进行对象图像的摄影(在检测出手指离开了显示画面51之后,开始成为对象图像源的输入图像的曝光)。由此,抑制了对象图像的手抖动。基于图13(b)及(e)的项目选择操作的快门指示也同样。另外,手指在显示画面51 上滑动时产生的手抖动的量,通常比手指接触显示画面51的瞬间产生的手抖动的量小。因此,对于基于图13(a)或(c)的项目选择操作的快门指示,也期待着对象图像的手抖动抑制效果。此外,在上述例子中,虽然仅在手指对显示画面51的接触时间比较长的情况制作并显示显示菜单,但也可与该接触时间无关地制作并显示显示菜单。也就是说,也可在图16 的步骤S13处理之后无视步骤S14的分支处理,而始终转移至步骤S15。另外,在上述例子中,虽然使第1及第2被选择项目所对应的第1及第2候补判定场景分别对应于区域AR1及AR2,使文字“自动”及“摄影”所对应的第3及第4被选择项目分别对应于区域AR3及AR4,但是第1 第4被选择项目和区域AR1 AR4之间的对应关系并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基于用户进行的项目选择的历史记录来改变这些对应关系。也就是说, 例如假定在第1及第2候补判定场景分别是“肖像场景”及“风景场景”且显示了显示菜单 Mai时,与“风景”对应的选择区域AR2的项目选择操作以较高的频率进行。另外,如果考虑摄像装置1的框体的形状等,则假定选择区域AR1的项目选择操作比选择区域AR2的项目选择操作更容易进行。主控制部19将这些项目选择操作的历史记录预先保存在摄像装置1内的历史记录存储器 (未图示)中。在该历史记录保存之后,接着判断出第1及第2候补判定场景分别是“肖像场景”及“风景场景”的情况下,如图17所示,也可将显示画面51显示的显示菜单Ma从显示菜单Mai变更为显示菜单Mai’。在显示菜单Mai’中,与第1候补判定场景对应的“肖像”的文字在区域AR2示出,与第2候补判定场景对应的“风景”的文字在区域AR1示出(对于其他的点,显示菜单Mai及Mai’相同)。在进行显示菜单Mai’的显示时, 如果进行选择第1被选择项目的项目选择操作的话则以风景模式进行对象图像的摄影,如果进行选择第2被选择项目的项目选择操作的话则以肖像模式进行对象图像的摄影。另外,在上述的例子中,在进行了长触摸时,由场景判定部60基于判定区域内的图像数据决定第1及第2候补判定场景,将与第1及第2候补判定场景对应的2个被选择项目包括在显示菜单Ma中,但是基于判定区域内的图像数据所决定的候补判定场景个数既可以是1个又可以是3个以上。在其个数为1个的时候,与第1候补判定场景对应的1个被选择项目包括在显示菜单Ma中,在其个数为3个的时候,与第1 第3候补判定场景对应的3个被选择项目包括在显示菜单Ma中(其个数在4个以上的情况也同样)。第2实施方式下面说明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摄像装置与第1实施方式同样,是摄像装置1。关于在第2实施方式中没有特别叙述的事项,第1实施方式的记载也适用于第2实施方式。图18是与第2实施方式的动作特别相关的摄像装置1的一部分框图。被摄体检测部61及显示菜单制作部62与图6所示的相同。在第2实施方式中,由于图像处理部14内的图像检索部64发挥有意义的作用,故在图18中示出图像检索部64。在第2实施方式中,假定记录介质15中记录有P枚静止图像的图像数据。P为2 以上的整数。另外,将记录介质15中记录的各静止图像也称为“记录图像”。从记录介质15 向图像处理部14及显示控制部20提供任意的记录图像的图像数据。在第2实施方式中, 记录图像作为输入图像发挥作用。图19示出1个图像文件的构造。图1的记录控制部16能够针对1个静止图像或运动图像,在记录介质15内制作1个图像文件。能够使图像文件的构造依照任意规格。图像文件由主体区域和头部区域组成,其中主体区域应该存储静止图像或运动图像的图像数据本身或者其压缩数据,头部区域应该存储附加数据。如图20所示,针对某一静止图像的附加数据中可以包括表示该静止图像的特征向量的特征向量信息、表示该静止图像含有的被摄体的种类的被摄体信息、表示该静止图像的摄影时刻(换言之,由摄影生成静止图像的生成时刻)的时间戳信息(time stamp information)、以及表示该静止图像的摄影地点(换言之,通过摄影生成静止图像的地点) 的摄影地点信息,在以下说明中假定针对静止图像的附加数据中包括上述所有信息。除此之外,针对某一静止图像的附加数据中还包括该静止图像的缩略图的图像数据、文件名信息、ISO灵敏度信息等。为使附加数据的说明具体化,通过符号500参照在1个图像文件中应该保存的任意的1枚静止图像。在静止图像500的附加数据中应该包括的特征向量信息是基于对静止图像500的特征向量导出处理制作的。特征向量导出处理由图像处理部14执行。图像处理部14例如图21所示,通过将静止图像500的整体图像区域进行6分割, 在静止图像500的整体图像区域内设定也应称为6个分割图像区域的6个分割块BL[1] BL[6],通过按照每个分割块执行特征向量导出处理,从而按照每个分割块导出特征向量。 但是,作为分割块的个数6只是示例,也可将该个数设为6以外的其他个数。将成为特征向量的导出对象的图像区域或分割块称为“特征评价区域”。特征向量表示特征评价区域内的图像的特征,是与特征评价区域内的物体的形状及颜色等相应的图像特征量。也可将包括公知方法的任意特征向量导出方法用于特征向量导出处理。例如,图像处理部14能使用 MPEG (Moving Picture Experts Group) 7规定的方法导出特征评价区域的特征向量。特征向量是配置在J维特征空间的J维向量(J为2以上的整数)。在静止图像500的附加数据中应该包括的被摄体信息是基于被摄体检测部61对静止图像500的被摄体检测处理而制作的。被摄体检测处理的方法与在第1实施方式中叙述的相同。例如,如果从静止图像500中检测出人物,则表示人物存在于静止图像500内的被摄体信息包括在附加数据中,如果从静止图像500中检测出狗,则表示狗存在于静止图像500内的被摄体信息包括在附加数据中,如果从静止图像500中检测出人物和狗,则表示人物和狗存在于静止图像500内的被摄体信息包括在附加数据中。此外,在被摄体检测处理包括脸部识别处理的情况下,如果从静止图像500中检测出第i登记人物,则表示第i登记人物存在于静止图像500内的被摄体信息包括在附加数据中。在静止图像500的附加数据中应该包括的时间戳信息及摄影地点信息是由图1的时间戳生成部21及GPS信息获取部22制作的。静止图像500的缩略图是将静止图像500 的图像尺寸缩小后得到的图像,一般通过间隔去除静止图像500的一部分像素而生成。上述这样的附加数据是在记录介质15内制作静止图像500的图像文件的时候生成的。在第2实施方式中,除特别记述之外,以下说明摄像装置1中的第2动作模式的动作。如上述,在第2动作模式中,能够由显示部17显示记录介质15中记录的图像(静止图像或运动图像)。在第2动作模式中,用户能够通过规定的触摸面板操作或按钮操作使P枚记录图像之一选择性显示在显示画面51上,将所显示的记录图像特别称为“基准图像(基准记录图像)”。现在假定图22所示的基准图像510被显示的情况。基准图像510中存在着作为第1及第2被摄体的人物SUB1及狗SUB2的图像数据。[第1再现动作例]参照图23说明第1再现动作例。图23示出第1再现动作例中的显示画面51变化的情况。假设时刻tBi+1是时刻tBi以后的时刻(如上述,i为整数)。在图23中,附带符号H AND的手的图画表示用户的手。手H AND是用户的实际的手,并不是在显示画面51上显示的像。在显示基准图像510的时刻tB1,假设用户触摸显示画面51上的位置Pb (在时刻tB1 以前,假设未用任何手指触摸显示画面51)。当进行位置Pb的触摸时,被摄体检测部61将位置Pb设定为基准位置,并基于基准图像510的图像数据,执行用于检测基准位置的被摄体的种类的被摄体检测处理。如上述, 所谓基准位置的被摄体是指在基准位置具有图像数据的被摄体。例如,如图24所示,被摄体检测部61通过在基准图像510上设定以基准位置Pb为中心的判定区域511,并基于判定区域511内的图像数据对判定区域511内存在的被摄体的种类进行检测,从而检测基准位置的被摄体。判定区域511是基准图像510的整体图像区域的一部分。如图23所示,在位置Pb存在着人物SUB1的图像数据。因此,判断出基准位置的被摄体的种类是人物。
在被摄体检测处理完成之后,显示菜单制作部62使用该被摄体检测处理的结果制作显示菜单Mb,在时刻tB2,显示控制部20在显示画面51上与基准图像510 —起显示显示菜单Mb。例如,如图23所示,将显示菜单Mb叠加在基准图像510上进行显示。此时,例如在以基准位置Pb为中心的位置显示显示菜单Mb。另外,也可按照透过基准图像510内的叠加有显示菜单Mb的部分的图像进行观看的方式,利用α混合等进行显示菜单Mb的叠加。 通过在图12(a)及(c)示出的基本图标Mbase的区域AR1 AR4的每一个上叠加表示被选择项目的文字、图形或它们的组合,形成了显示菜单Mb (为了说明的具体化,现在假定由文字表示被选择项目)。但是,在第1再现动作例中,基本图标Mbase的区域ARci的中心被配置于基准位置ΡΒ。图25中示出作为在时刻tB2实际显示的显示菜单Mb的显示菜单Mb1。 实际上显示菜单Mbi应该被显示在时刻tB2的显示画面51上,但是为了防止图示复杂,而在图23中代替显示菜单Mbi仅示出基本图标Mbase。显示菜单Mbi的显示一直持续到后述的项目选择操作完成为止。在显示菜单Mbi的区域AR2、AR3及AR4所显示的文字分别是“类似图像”、“日期和时间”及“场所”。在显示菜单Mbi的区域AR1所显示的文字,是基于以位置Pb为基准进行的被摄体检测处理的结果而决定的。在第1再现动作例中,由于判断出基准位置Pb的被摄体的种类是人物,故在显示菜单Mbi的AR1所显示的文字被设为“人物”。区域AR1 AR4分别是显示第1 第4被选择项目的区域。在时刻tB2以后的时刻tB3,用户进行项目选择操作。如第1实施方式叙述那样,项目选择操作是选择显示菜单(本例为Mbi)中的第1 第4被选择项目的任一个的操作。主控制部19基于触摸操作信息确认有无项目选择操作。在第1实施方式叙述的项目选择操作的方法也适用于第2实施方式。在适用的时候,只要将第1实施方式记载的“MA”、“MA1”、 “P,及 “tAi” 分别替换为 “Mb”、“Mb1”、“Pb” 及 “tBi” 即可。与第1实施方式同样地,将在项目选择操作中选择出的被选择项目称为“选择项目”。当项目选择操作完成的时候,图18的图像检索部64以与选择项目对应的检索条件执行图像检索处理。由于第1 第4被选择项目分别是与显示菜单Mbi的区域AR1 AR4对应的被选择项目,所以在第i被选择项目成为选择项目时,以与区域ARi对应的检索条件进行图像检索处理。图像检索部64从非基准图像组中检索符合检索条件的记录图像,并将检索结果输出到显示控制部20。所谓非基准图像组是指除了基准图像510以外的记录介质15 中保存的多个记录图像(因此,为(P-I)枚记录图像)。将形成非基准图像组的各个图像称为“非基准图像(非基准记录图像)”。将符合检索条件的记录图像称为“条件符合图像”。 通过图像检索处理决定条件符合图像。在与文字“人物”对应的第1被选择项目成为选择项目的情况下,图像检索部64将被摄体的种类的一致性设定为检索条件,从非基准图像组中检索如下的非基准图像作为条件符合图像,该非基准图像包括与基准图像510的位置Pb上的被摄体的种类相同的种类的被摄体。在第1再现动作例中,由于基准图像510的位置Pb上的被摄体的种类是人物,故检索将人物作为被摄体包含的非基准图像,将其作为条件符合图像。图像检索部64能够基于从各非基准图像的图像文件的头部区域中读出的被摄体信息来检索条件符合图像。在与文字“类似图像”对应的第2被选择项目成为选择项目的情况下,图像检索部 64将图像的类似性设定为检索条件,从非基准图像组中检索如下的非基准图像作为条件符合图像,该非基准图像包括以位置Pb为基准的图像区域内的图像的类似图像。更具体而言, 例如,首先预先通过特征向量导出处理求出与基准图像510的判定区域511相应的特征向量VEC511。另一方面,图像检索部64从各非基准图像的图像文件的头部区域中读出特征向量信息。由VECJi]表示由特征向量信息示出的、针对某一枚非基准图像的分割块BL[i]的特征向量。图像检索部64求出特征向量VEC511和VECc[i]之间的距离d[i]。任意的第1特征向量和任意的第2特征向量之间的距离被定义为将第1及第2特征向量的各起点配置在特征空间的原点时的、特征空间中的第1及第2特征向量的终点之间的距离(欧几里德距离)。在将1以上且6以下的各整数代入到i中之后,个别地执行求解距离d[i]的运算。由此,求出距离d[l] d[6]。图像检索部64通过对(P-I)枚非基准图像的每一个执行求解距离d[l] d[6]的运算,来求出合计(6X (P-D)个距离。然后,确定(6X (P-D) 个距离内的规定基准距离dTH以下的距离,并将与确定出的距离对应的非基准图像设定为条件符合图像。例如,在对第1非基准图像的分割块BL[1] BL[6]求出的6个距离的某一个在基准距离dTH以下的情况下,判断出第1非基准图像包含判定区域511内的图像的类似图像,并将第1非基准图像设定为条件符合图像,在对第2非基准图像的分割块BL[1] BL[6]求出的6个距离全部大于基准距离dTH的情况下,判断出第2非基准图像不包含上述类似图像,且不将第2非基准图像设定为条件符合图像。此外,也可利用图像匹配等从非基准图像组中检索包含上述类似图像的非基准图像。但是,由于利用了图像匹配等的检索需要相应的处理时间,故如上述优选利用了特征向量信息的方法。

在与文字“日期和时间”对应的第3被选择项目成为选择项目的情况下,图像检索部64将时间戳信息的类似性设定为检索条件,从非基准图像组中检索在与基准图像510的摄影时刻类似的时刻拍摄到的非基准图像,将其作为条件符合图像。更具体而言,例如,基于与P枚记录图像相应的时间戳信息,比较基准图像510的摄影时刻T51tl和各非基准图像的摄影时刻,并将具有自摄影时刻T51tl观看的时间差异在规定时间以下的摄影时刻的非基准图像设定为条件符合图像。在与文字“场所”对应的第4被选择项目成为选择项目的情况下,图像检索部64将摄影地点信息的类似性设定为检索条件,并从非基准图像组中检索在与基准图像510的摄影地点类似的地点拍摄到的非基准图像,将其作为条件符合图像。更具体而言,例如,基于与P枚记录图像相应的摄影地点信息,通过比较基准图像510的摄影地点和各非基准图像的摄影地点,来导出前者和后者之间的距离,并将该距离在规定距离以下的非基准图像设定为条件符合图像。在图像检索处理后的时刻tB4,显示在图像控制部20控制下的图像检索处理的结果。例如,在时刻tB4,一览显示条件符合图像的缩略图或条件符合图像的文件名。在图23 中,假定与文字“人物”对应的第1被选择项目成为选择项目,在时刻tB4分别一览显示包括人物的条件符合图像的缩略图。[第2再现动作例]下面,说明第2再现动作例。第2再现动作例是将第1再现动作例的一部分变形后的再现动作例,以下仅说明与第1再现动作例的不同点(后述的第3再现动作例也同样)。假定被摄体检测处理包括脸部识别处理、且基准图像510内的人物SUB1是第1登记人物。 此时,由于判断出基准位置的被摄体的种类是第1登记人物,故制作图26(a)的显示菜单 Mb2,在时刻tB2及其以后,取代图25的显示菜单Mbi而显示图26 (a)的显示菜单MB2。在显示菜单Mb2的区域AR1显示文字“第1登记人物”。也可不显示“第1登记人物”这一文字,而显示事先设定好的第1登记人物的通称(第1登记人物的姓名等)。除了区域AR1的显示文字不同之外,显示菜单Mbi及Mb2相同。 在与文字“第1登记人物”对应的第1被选择项目成为选择项目的情况下,图像检索部64将被摄体的种类的一致性设定为检索条件,从非基准图像组中检索如下的非基准图像作为条件符合图像,该非基准图像包括基准图像510的位置Pb上的被摄体的种类即第 1登记人物。图像检索部64能基于从非基准图像的图像文件的头部区域读出的被摄体信息检索条件符合图像(后述的第3再现动作例也同样)。在第2再现动作例中,第2、第3或第4被选择项目成为选择项目时的动作与第1再现动作例相同(后述的第3再现动作例也同样)。[第3再现动作例]下面,说明第3再现动作例。在时刻tB1触摸到狗SUB2的显示部分而不是人物SUB1 的显示部分的情况下,也就是在位置Pb存在狗SUB2的图像数据的情况下,判断出基准位置的被摄体的种类是狗。因此,制作图26(b)的显示菜单Mb3,在时刻tB2及其以后,取代图25 的显示菜单Mbi而显示图26(b)的显示菜单MB3。在显示菜单Mb3的区域AR1显示文字“狗”。 除了区域AR3的显示文字不同之外,显示菜单Mbi及Mb3相同。在与文字“狗”对应的第1被选择项目成为选择项目的情况下,图像检索部64将被摄体的种类的一致性设定为检索条件,从非基准图像组中检索如下的非基准图像作为条件符合图像,该非基准图像包括基准图像510的位置Pb上的被摄体的种类即狗。[动作流程图]其次,参照图27,说明利用上述的图像检索处理时的动作顺序。图27是表示该动作顺序的流程图。在步骤S31中,显示用户所指定的基准图像。在步骤S31后续的步骤S32中,主控制部19基于触摸操作信息确认是否触摸了显示画面51 ( S卩、手指是否触摸了显示画面51)。 在触摸了显示画面51的情况下,从步骤S32转移至步骤S33,依次执行步骤S33 S36的处理,在未触摸显示画面51的情况下,反复执行步骤S32的确认处理。在步骤S33中,图像处理部14及主控制部19将触摸到的位置设定为基准位置。另夕卜,在步骤S33中,由被摄体检测部61进行用于对基准位置的被摄体的种类进行检测的被摄体检测处理。在后续的步骤S34中,显示菜单制作部62使用步骤S33中的被摄体检测处理的结果制作显示菜单Mb,在步骤S35中,显示控制部20 —起显示所制作的显示菜单Mb和基准图像。其中,也可仅显示显示菜单Mb。显示菜单Mb的显示一直持续到项目选择操作完成为止。在步骤S36中,主控制部19基于触摸操作信息确认有无项目选择操作,仅在确认出进行了项目选择操作的情况下从步骤S36转移至步骤S37。在步骤S37中,图像检索部64 设定与项目选择(即、由步骤S36的项目选择操作所选择出的被选择项目)相应的检索条件,通过参照记录介质15的记录内容同时使用该检索条件执行图像检索处理,从非基准图像组中提取条件符合图像。在步骤S37后续的步骤S38中显示该图像检索的结果。例如, 如上述,一览显示条件符合图像的缩略图或条件符合图像的文件名。如果用户通过触摸面板操作或按钮操作选择被一览显示的条件符合图像的缩略图的某一个或文件名的某一个,则在显示画面51上放大显示与所选择出的缩略图或文件名对应的条件符合图像。用户也能根据需要向摄像装置1指示(向外部打印机输出的指示等)应该对被放大显示的条件符合图像进行什么处理。认为用户指定位置上的被摄体(用户触摸到的部分的被摄体)是用户关注的被摄体。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检测指定位置上的被摄体的种类,并根据该检测结果适应性变更显示菜单的内容。例如,如上述,如果指定位置上的被摄体是第1登记人物,则将指示含第1登记人物在内的图像的检索的被选择项目包括在显示菜单中,或者如果指定位置上的被摄体是狗,则将指示含有狗在内的图像的检索的被选择项目包括在显示菜单中。如果认为指定位置上的被摄体是用户的关注被摄体,则可以说这些被选择项目在指定位置的输入操作之后接着被用户选择的可能性高。故可以说上述的显示菜单的制作及显示有助于操作性的提高。例如,在用户期望检索包括第1登记人物的图像的情况下,在现有装置中首先必须进行使检索条件输入用的设定画面显示的操作。然后,用户需要在该设定画面上进行用于将第1登记人物包括在检索条件中的操作。与此相对,在本实施方式中,如果触摸作为关注被摄体的第1登记人物的话,则经由被摄体检测处理自动地显示图 26(a)的显示菜单Mb2,故随后只要进行使手指在第1登记人物所对应的显示位置上滑动等的简便操作,即可完成期望的检索指示。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可简单地指示用户的触摸部分图像的类似图像的检索。在现有装置中,为了执行与此等效的检索,需要进行使检索模式启动的操作、和图24所示的指定判定区域的位置及大小的操作。与此相对,在本实施方式中,在触摸关注被摄体之后, 只要进行使手指在文字“类似图像”的显示位置上滑动等的简便操作,即可完成期望的检索指示。此外,在上述的例子中,虽然使配置于基准位置的被摄体的种类所对应的第1被选择项目对应于区域AR1,使文字“类似图像”、“日期和时间”及“场所”所对应的第2 第4 被选择项目对应于区域AR2 AR4,但是第1 第4被选择项目和区域AR1 AR4之间的对应关系并不限定于此。例如,与第1实施方式同样地,也可基于用户进行的项目选择的历史记录改变这些对应关系。也就是说,例如假定通过触摸基准图像上的人物而显示了显示菜单Mbi时,高频率地进行选择文字“类似图像”所对应的区域AR2的项目选择操作。另外,如果考虑摄像装置1的框体的形状等,则假定选择区域AR1的项目选择操作比选择区域AR2的项目选择操作更易于进行。主控制部19将这些项目选择操作的历史记录预先保存在摄像装置1内的历史记录存储器(未图示)。在保存历史记录之后,显示包括人物的其他基准图像并触摸了基准图像上的人物的情况下,如图28所示,也可将显示画面51中显示的显示菜单Mb从显示菜单Mbi变更为显示菜单Mbi ’。在显示菜单Mbi ’中,在区域AR1示出与第2被选择项目对应着的“类似图像”的文字,在区域AR2示出与第1被选择项目对应着的“人物”的文字(关于其他点,显示菜单Mbi及Mbi ’相同)。第3实施方式
下面,说明本发明的第3实施方式。可以由与摄像装置不同的电子设备(例如,图像再现装置,未图示)实现基于记录介质15的记录数据的上述各处理(其中,摄像装置也是电子设备的一种)。例如,在摄像装置1中,通过拍摄获取多个输入图像,并将存储了各输入图像的图像数据以及上述附加数据的图像文件记录到记录介质15中。并且,将具有与图像处理部 14、显示部17、操作部18、主控制部19及显示控制部20同样功能的部位预先设置在该电子设备中,通过向该电子设备给予记录介质15的记录数据,从而在该电子设备中能实现第2 实施方式所述的处理。第4实施方式下面,说明本发明的第4实施方式。第4实施方式及后述的第5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摄像装置与第1实施方式同样地,是摄像装置1 (参照图1)。关于在第4及第5实施方式中没有特别叙述的事项而言,只要没有矛盾,第1实施方式的记载就可适用于第4及第5实施方式中。其中,也可从第4及第5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摄像装置1中省略时间戳生成部21 及GPS信息获取部22。与第1实施方式同样(参照图2),经由光学系统35及光圈32从被摄体向摄像元件33的摄像面入射的光,使得在摄像元件33的摄像面上形成了被摄体的光学像。摄像元件33对该光学像进行光电变换,并将通过该光电变换得到的电信号输出到AFE12中。此外, 某个图像的图像数据是表示该图像内容的数字信号。

在第4实施方式中,说明可拍摄静止图像或运动图像的第1动作模式下的摄像装置1的动作。图29是与第4实施方式的动作特别相关的摄像装置1的一部分框图。向图 29的图像处理部14及显示控制部20给予输入图像的图像数据。图29所示的场景判定部60、被摄体检测部61及显示控制部20与图6所示的相同。因此,场景判定部60进行场景判定处理,被摄体检测部61进行被摄体检测处理。显示控制部20能够在显示画面51上将输入图像序列作为运动图像显示。图29所示的摄影控制部63也与图6所示的相同。摄影控制部63能基于场景判定处理的结果,从第1 第N摄影模式中选择作为对象图像的摄影模式认为最合适的1个摄影模式。如果判定场景不同,则通常情况下被选择的摄影模式也不同。在此,与第1实施方式同样地,将所选择的摄影模式称为“选择摄影模式”。并通过选择摄影模式规定对象图像的摄影条件的全部或一部分。[摄影动作例J1]接下来,参照图30及图31,说明摄像装置1的摄影动作例Λ。针对摄影动作例J1, 也可适用第1实施方式所述的假定α。也就是说,在摄影动作例J1中,假定在摄像部11 的摄影范围内包括作为第1被摄体的人物SUB1、作为第2被摄体的狗SUB2和位于人物SUB1 及狗SUB2W后方侧的山的状态。图30示出该假定α下的显示画面51。图31示出在该假定α下用户进行对象图像的摄影时的显示画面51的样态及所得到的对象图像的例子。时刻t。i+1是时刻以后的时刻。i为整数。在图31中,附带符号HAND的手的图画表示用户的手(后述的图32也同样)。手HAND是用户的实际的手,并不是在显示画面51上显示的像。在时刻ta,用户触摸显示画面51上的位置PA(在时刻ta以前,假设未用任何手指触摸显示画面51)。所谓触摸是指用手指触碰显示画面51上的特定部分的操作。当进行位置Pa的触摸时,被摄体检测部61将位置Pa设定为基准位置,并基于当前时刻的输入图像的图像数据,执行用于对基准位置的被摄体的种类进行检测的被摄体检测处理。基准位置的被摄体是指在基准位置具有图像数据的被摄体。例如,如图11所示,被摄体检测部61在输入图像400上设定以基准位置Pa为中心的判定区域4 01,并基于判定区域401内的图像数据对判定区域401内存在的被摄体的种类进行检测,由此检测基准位置的被摄体的种类。输入图像400是在时刻ta拍摄到的输入图像、或在时刻ta之后拍摄到的输入图像。不过,输入图像400也可以是在时刻、以后拍摄到的输入图像、在拍摄后述的对象图像410之前拍摄到的输入图像。判定区域401是输入图像400的整体图像区域的一部分。判定区域400所代表的任意的判定区域的形状虽然可以是矩形以外的形状,但在此假定为矩形。在摄影动作例J1中,如图31所示,在位置Pa存在着人物SUB1的图像数据。因此, 判断出基准位置的被摄体的种类是人物。摄影控制部63与场景判定部60相互协调进行摄影模式选择处理。在摄影模式选择处理中,基于基准位置的被摄体的种类进行场景判定处理,并根据该场景判定处理的结果决定选择摄影模式。也可以在显示画面51上与当前时刻的输入图像一起显示表示所确定出的判定场景或选择摄影模式的文字或图标(在后述的摄影动作例J2中也同样)。在图31的例子中,由于判断出基准位置的被摄体的种类是人物,故通过摄影模式选择处理使得判定场景成为肖像场景,结果选择摄影模式被设定成肖像模式。与图31的例子不同,假设在基准位置的被摄体的种类是狗的情况下,通过摄影模式选择处理使得判定场景成为动物场景,结果选择摄影模式被设定成高速快门模式。此外,在上述的摄影模式选择处理中,利用基准位置的被摄体的种类的检测结果决定选择摄影模式,但也可不利用基准位置的被摄体的种类的检测结果来决定选择摄影模式。这种情况下,基于判定区域401内的图像数据进行场景判定处理,并利用该场景判定处理的结果决定选择摄影模式即可。后述的摄影动作例J2也同样。在时刻t。2,由用户进行触摸解除操作。所谓触摸解除操作是指将触摸显示画面51 的手指从显示画面51离开的操作。换言之,所谓触摸解除操作是指使手指正触摸显示画面 51的状态变为手指未触摸显示画面51的状态的操作。当摄影控制部63基于触摸操作信息确认出进行了触摸解除操作时,即刻使摄像部11及图像处理部14以在摄影模式选择处理中决定出的选择摄影模式进行对象图像的摄影(生成对象图像的图像数据)。因此,在摄影动作例J1中,在触摸基准位置之后进行的触摸解除操作作为快门指示发挥作用。结果,得到了以选择摄影模式(在图31的例子中为肖像模式)拍摄到的对象图像410。[摄影动作例J2]下面,参照图32,说明在上述假定α下摄像装置1的摄影动作例J2。图32示出摄影动作例J2所涉及的显示画面51的样态及所得到的对象图像的例子。时刻ta的显示画面51的样态及所得到的对象图像在图31和图32间是相同的。在时刻ta,用户触摸显示画面51上的位置PA(在时刻ta以前,假设未用任何手指触摸显示画面51)。当进行位置Pa的触摸时,被摄体检测部61将位置Pa设定为基准位置,并基于当前时刻的输入 图像的图像数据,执行用于对基准位置的被摄体的种类进行检测的被摄体检测处理。摄影控制部63利用该结果进行摄影模式选择处理。基准位置的被摄体的种类的检测方法及摄影模式选择处理的方法与摄影动作例J1相同。在摄影动作例J2中,在时刻t。2与t。3之间进行触摸位置移动操作。所谓触摸位置移动操作是指一直维持着手指和显示画面51接触的状态且手指以基准位置Pa为起点移动至与基准位置Pa不同的位置P/的操作。在摄影动作例J2中,在时刻、与、3之间,用户使手指和显示画面51的接触位置从基准位置Pa移动至位置P/。在显示画面51上,可将与基准位置间的距离在规定距离dTH1以上的任意的位置设为位置P/ (dTH1>0)。也就是说,可将图33(a)的斜线区域内的任意的位置作为位置 P/对待。这种情况下,可以说触摸位置移动操作是一直维持着手指和显示画面51接触的状态且手指以基准位置Pa为起点移动规定距离dTH1以上的操作。或者,如图33(b)所示,也可以以基准位置Pa为基准在显示画面51上设定目标区域TR,将目标区域TR内的任意的位置作为位置P/对待。在图33(b)中,斜线区域相当于目标区域TR。当然,目标区域TR内也可以不存在基准位置PA。在设定目标区域TR的情况下,如图34所示,也可在时刻ta以后在显示画面51上显示指标,该指标用于指示目标区域 TR是显示画面51上的哪个区域。在图34中,该指标作为虚线框示出。当摄影控制部63基于触摸操作信息确认出进行了触摸位置移动操作时,即刻使摄像部11及图像处理部14以在摄影模式选择处理中决定出的选择摄影模式进行对象图像的摄影(生成对象图像的图像数据)。因此,在摄影动作例J2中,在触摸基准位置之后进行的触摸位置移动操作作为快门指示发挥作用。在图32的例子中,与图31的例子同样,由于判断出基准位置的被摄体的种类是人物,故通过摄影模式选择处理使得判定场景成为肖像场景且选择摄影模式被设定成肖像模式。结果,得到了以肖像模式拍摄到的对象图像410。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以符合所触摸的位置(Pa)的被摄体的摄影条件获取对象图像。此时,通过使触摸的手指从显示画面离开这种必然要进行的操作(触摸解除操作)或者使所触摸的手指在显示画面上滑动这种简单操作(触摸位置移动操作),能够进行对象图像的快门指示。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与上述第2及第3现有方法相比,减轻了用户的操作负担。另外,由于能够在触摸之后使触摸的手指从显示画面离开或者在触摸之后使触摸的手指在显示画面上滑动这一连串的操作之中,进行摄影条件的设定指示(场景判定指示)和对象图像的摄影指示,故操作性极其优越。另外,认为因触摸解除操作或触摸位置移动操作可能产生的摄像装置1的框体的抖动比因第3现有方法的快门指示的操作(按下显示画面上的快门按钮的操作)可能产生的摄像装置1的框体的抖动要小。因此,根据本实施方式,可抑制因用于进行快门指示的操作而产生的对象图像的抖动。第5实施方式下面,说明本发明的第5实施方式。第5实施方式是将第4实施方式的一部分变形后的实施方式,关于在第5实施方式中没有特别叙述的事项,第4实施方式的记载也能适用于第5实施方式。根据第5实施方式,也能得到与第4实施方式同样的效果。首先,对摄像装置1能执行的AF控制及AE控制进行说明。在AF控制中,为使位于摄像装置1的摄影范围内的任一个被摄体对焦,在图6或图29的摄影控制部63的控制下调整聚焦透镜31 (参照图2)的位置。该调整完成之后,在聚焦透镜31的位置被固定的时刻AF控制完成。作为AF控制的方法,可利用包括公知方法的任意方法。现 在为了说明的具体化,假定采用了使用TTL(Thr0Ugh The Lens)方式的对比度检测法的AF控制。如图35(a)所示,图1的主控制部19或图像处理部14中配备的未图示的AF评价值计算部,在任意的输入图像即输入图像450内设定AF评价区域,基于AF评价区域内的图像数据,利用高通滤波器等计算具有与AF评价区域内的图像的对比度相应的值的AF评价值。在这里,AF评价区域是输入图像450的整体图像区域的一部分。在图35(a) 中,附带符号451的虚线矩形框内的区域是AF评价区域。AF评价值随着AF评价区域内的图像的对比度的增大而增大。每次使聚焦透镜31的位置偏离规定量,同时依次计算这种AF 评价值,并指定所得到的多个AF评价值内的最大的AF评价值。将与最大的AF评价值对应的聚焦透镜31的位置称为合焦透镜位置。通过将实际的聚焦透镜31的位置固定在合焦透镜位置之后,AF控制完成。在AF控制完成时,摄像装置1可进行让用户知晓该情况的通知 (输出电子音等)。在AE控制中,为使输入图像或对象图像的明亮度成为适当的明亮度,在图6或图 29的摄影控制部63的控制下,调整光圈32的开度(即、光圈值)及ISO灵敏度。如图35(b) 所示,图1的主控制部19或图像处理部14中配备的未图示的AE评价值计算部,在输入图像450内设定AE评价区域,并基于AE评价区域内的图像数据,将AE评价区域内的图像的平均亮度作为AE评价值计算。在这里,AE评价区域是输入图像450的整体图像区域的一部分。在图35(b)中,附带符号452的虚线矩形框内的区域是AE评价区域。摄影控制部63 调整光圈32的开度(S卩、光圈值)及ISO灵敏度的一方或双方,使得基于AE评价值进行AE 控制后得到的与输入图像相关的AE评价值具有期望的值(例如,规定的基准值)。其次,说明可适用于上述图31及图32所对应的摄影动作例J1及J2的技术。在时刻ta触摸位置Pa的时候,也可将在作为基准位置的位置Pa具有图像数据的被摄体作为目标被摄体来捕捉,进行用于使目标被摄体对焦的AF控制(以下,特别称为“特定AF控制”)。 除了 AF控制之外,或者还可以取代该AF控制,进行用于使目标被摄体的曝光最优化的AE 控制(以下,特别称为“特定AE控制”)。特定AF控制在时刻ta以后且直至进行对象图像410的摄影为止的期间即特定期间中执行。具体而言,例如通过在特定期间中所得到的各输入图像上设定了以位置Pa为基准的AF评价区域的状态下执行上述AF控制,来搜索合焦透镜位置,并将实际的聚焦透镜31 的位置固定在合焦透镜位置。然后,在进行触摸解除操作或触摸位置移动操作时,以将聚焦透镜31的位置配置在合焦透镜位置的状态拍摄对象图像410。以位置Pa为基准的AF评价区域,例如是具有以位置Pa为中心的矩形区域,可以与图11的判定区域401相同。通过特定AF控制,能够得到与目标被摄体对焦之后的对象图像。在特定AE控制中,以在上述特定期间中所得到的输入图像上设定了以位置Pa为基准的AE评价区域的状态,执行上述的AE控制。由此,调整光圈32的开度(S卩、光圈值) 及ISO灵敏度的一方或双方,使得成为对象图像410源的输入图像所对应的AE评价值具有期望的值(例如,规定的基准值)。以位置Pa为基准的AE评价区域,例如是具有以位置Pa 为中心的矩形区域,也可以与图11的判定区域401相同。通过特定AE控制,能够得到目标被摄体的曝光最优化之后的对象图像。基于AF控制的聚焦透镜31的位置的调整、基于AE控制的光圈32的开度(即、光圈值)的调整及基于AE控制的ISO灵敏度的调整,属于输入图像或对象图像的摄影条件的调整。在第5实施方式中,虽然上面已经叙述了关注于目标被摄体的摄影条件的调整方法, 但应该调整的摄影条件并不限定于上述内容。例如,也可进行用于使对象图像中的目标被摄体的白平衡最优化的AWB控制,可以说该AWB控制的执行也属于输入图像或对象图像的摄影条件的调整。变形等上述说明书中示出的具体数值仅仅是个例子,当然也可将它们变更成各种各样的值。作为可适用于上述实施方式的注释事项,以下记为注释1 注释6。各注释中所记载的内容只要不矛盾,就可任意组合。[注释1]在上述的各实施方式中,虽然显示菜单^4或礼)中包含的被选择项目的个数为 4,但其个数也可以是4以外的数。另外,在上述的第1实施方式中,虽然显示菜单中包含的被选择项目内的2个项目可根据以基准位置Pa为基准的被摄体检测处理的结果而变化,但根据被摄体检测处理的结果所决定的被选择项目的个数既可以是1个,也可以是3个以上。 同样地,在上述的第2实施方式中,虽然显示菜单中包含的被选择项目内的1个项目可根据以基准位置Pb为基准的被摄体检测处理的结果而变化,但根据被摄体检测处理的结果所决定的被选择项目的个数也可以是2个以上。[注释2]在上述的各实施方式中,虽然通过用户的触摸面板操作指定基准位置,但也可通过用户的按钮操作指定基准位置。[注释3]在上述的各实施方式中,虽然假定记录介质15是摄像装置1所配备的记录介质, 但记录介质15也可设置在摄像装置1之外。[注释4]摄像装置1也可搭载于任意设备(便携式电话机等的便携终端)。[注释5]能够通过硬件或者硬件和软件的组合来构成图1的摄像装置1及第3实施方式 所涉及的电子设备。在利用软件构成摄像装置1或电子设备的情况下,由软件实现的部位所对应的框图表示该部位的功能框图。也可将利用软件所实现的功能记述为程序,通过在程序执行装置(例如计算机)上执行该程序来实现其功能。[注释6]也可将被摄体改称为“物体”,将图6或图29的被摄体检测部61所代表的被摄体检测部称为“物体检测部或物体种类检测部”。
权利要求
1.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具备显示部,具有显示输入图像的显示画面; 指定受理部,接受所述输入图像上的指定位置的输入;物体种类检测部,基于所述输入图像的图像数据,检测所述指定位置处的物体的种类;和显示菜单制作部,制作显示在所述显示画面上的显示菜单,所述显示菜单制作部根据由所述物体种类检测部检测出的物体的种类,来改变所述显示菜单的内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显示菜单包括多个项目,当接受到对所述多个项目中包含的任一个项目进行选择的项目选择操作时,以与选择出的项目相应的摄影条件进行图像的摄影。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显示菜单包括多个项目,当接受到对所述多个项目中包含的任一个项目进行选择的项目选择操作时,以与选择出的项目相应的检索条件,从记录介质保存的多个记录图像中检索条件符合图像,并将检索结果显示于所述显示画面。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项目选择操作被给予到设置在所述显示部的触摸面板、或者设置在该电子设备的操作部。
5.一种摄像装置,具备有触摸面板的显示部,其特征在于,当操作体与所述显示部的显示画面接触之后所述操作体离开所述显示画面时,或者当所述操作体与所述显示画面接触之后保持所述显示画面和所述操作体之间的接触状态的情况下所述操作体在所述显示画面上移动时,进行对象图像的摄影。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具备摄像部,通过摄影输出表示被摄体的光学像的信号;和摄影控制部,对所述摄影部进行控制,所述摄影控制部,在所述操作体接触到显示基于所述摄像部的输出信号的输入图像的所述显示画面时,基于所述显示画面和所述操作体之间的接触位置处的所述输入图像的图像数据,来设定或调整摄影条件,然后,当所述操作体离开所述显示画面时、或者当保持所述显示画面和所述操作体之间的操作状态的情况下所述操作体在所述显示画面上移动时,利用所述摄像部以所设定或调整后的摄影条件拍摄所述对象图像。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及摄像装置。该电子设备具备显示部,具有显示输入图像的显示画面;指定受理部,接受所述输入图像上的指定位置的输入;物体种类检测部,基于所述输入图像的图像数据来检测所述指定位置上的物体的种类;和显示菜单制作部,制作显示在所述显示画面上的显示菜单,所述显示菜单制作部根据由所述物体种类检测部所检测出的物体的种类,来改变所述显示菜单的内容。
文档编号G06F3/041GK102215339SQ20111008305
公开日2011年10月12日 申请日期2011年3月31日 优先权日2010年4月1日
发明者山田晶彦, 锹田海平, 隈俊毅 申请人: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