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端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447892阅读:13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终端设备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终端设备,尤其涉及一种设置有散热装置的终端设备。
背景技术
现有的小体积机箱,由于机箱内的空间有限,机箱内主要部件如散热器、硬盘、光驱、电源等部件摆放非常紧密,造成系统内空气流阻很大。目前,市场上类似小体积台式机系统多采用ATX架构,由于ATX架构内的空气流动不畅,风扇的效率比较低,风扇即便高转速也难以保证硬盘等部件的散热要求。而且随着各部件功耗的增加,ATX架构小机箱的系统散热设计成为小体积台式机设计的难点。避免了上述问题,可采用两个甚至两个以上的风扇去解决机箱的散热问题,例如在机箱前端设置一风扇,用于向机箱内部轴向吹冷空气,在CPU的上方设置一 CUP风扇,用于向下吹风给CUP散热。然而,采用上述方式虽然可以提高系统的散热性能,但由于安装了两个甚至两个以上的风扇,导致提高了散热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终端设备,能够有效降低散热成本。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终端设备,包括一机箱(1),包括一容置空间 (11),所述容置空间(11)包括第一区域(111)和第二区域(112);—斜面侧吹的散热装置 O),设置在所述第二区域(112),所述散热装置( 可将所述容置空间(11)外的空气从所述第一区域(111)侧吸入,并在依次经过所述第一区域(111)和所述第二区域(11 后,从所述第二区域(112)侧输送到所述容置空间(11)夕卜。所述的终端设备中,所述散热装置( 包括一风扇;—散热器(22),包括一斜面,所述风扇设置在所述斜面上。所述的终端设备中,所述散热器0 为铝挤型散热器。所述的终端设备中,所述散热装置(2)还包括一用于阻止空气回流的导风罩 (23),与所述散热器0 连接,设置在所述第二区域(112)。所述的终端设备中,所述导风罩通过卡接的方式设置在所述散热器0 上。所述的终端设备中,所述第一区域(111)设置有用于存储数据的存储模块;所述第二区域(11 设置有用于控制所述终端设备运行的微处理器,所述散热装置( 设置在所述微处理器的上方。所述的终端设备中,所述第一区域(111)还设置有光驱,所述光驱设置在所述存储模块附近;所述第二区域(11 还设置有用于向所述终端设备供电的电源模块,所述电源模块设置在所述微处理器附近。所述的终端设备中,所述机箱(1)上设置有进风口(1 和出风口(13),所述进风口(1 设置在所述第一区域(111),所述出风口(π)设置在所述第二区域(112)。所述的终端设备中,所述导风罩在分别与所述机箱(1)和所述散热器02) 接触的部位设置吸音泡棉。所述的终端设备中,所述终端设备为ATX架构的个人计算机。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通过斜面侧吹的散热装置自带的风扇向机箱里面吸冷空气,提高机箱内形成的负压,然后通过与风扇连接的导风罩, 使得风扇向下吹风,阻止气体回流,并强制热空气流出机箱,从而形成一条理想的串联散热通路。通过采用上述散热设计,可使得终端设备在采用较少的风扇时,也能保证终端设备的散热需求,能够有效降低散热成本。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终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散热装置的立体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散热装置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做进一步详细地说明。在此,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但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如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终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由图中可知,该终端设备包括一机箱1,包括一容置空间11,该容置空间11包括第一区域111和第二区域 112 ;一斜面侧吹的散热装置2,设置在该第二区域112,该散热装置2可将容置空间11 外的空气从第一区域111侧吸入,并在依次经过所述第一区域111和第二区域112后,从第二区域112侧输送到容置空间11外。参见图1,上述第一区域111和第二区域112用于安装终端设备的各部件,例如 在第一区域111内设置存储模块、光驱等,在第二区域112内设置微处理器、电源等。在本实施例中并不限定第一区域111和第二区域112的划分方式。在终端设备工作时,由于斜面侧吹的散热装置2可向机箱1内抽风,使得机箱1内形成负压,机箱1外的冷空气可经机箱1上的进风口(例如机箱1右侧面板上的进风口 12) 进入机箱1,使得冷空气直接吹向第一区域111,然后继续流向第二区域112,至此,机箱1中第一区域111和第二区域112内的各部件均可保证在较低的工作温度。在本实施例中,采用斜面侧吹的散热装置2,一方面可有效降低散热装置2的整体高度,从而将该散热装置2应用在小体积的机箱中,另一方面可提高向机箱1内抽冷空气的性能,从而满足终端设备的散热需求,有效降低散热成本。参见图2 3,在本实施例中,散热装置2包括一风扇 21 ;一散热器22,包括一斜面,所述风扇21设置在所述斜面上。[0030]在本实施例中,该风扇21可采用现有的风扇结构,例如包括外框和设置在外框中的可旋转的风扇本体。如图3中,该散热器22包括一斜面,例如该散热器22的形状可以设计成直角梯形,在该斜面上设置有安装风扇21的定位结构,例如通过螺钉或卡扣将风扇21固定在该斜面上。当然在本实施例中并不限定该风扇21固定在该斜面上的具体方式。在本实施例中,散热器22为铝挤型散热器。当然,在本实施例中并不限定该散热器22的材料,该散热器22还可以是钢制散热器、或铜制散热器。继续参见图2,该散热装置2还包括一用于阻止空气回流的导风罩23,与散热器 22连接,设置在第二区域112。当机箱1的第二区域112内还设置有电源风扇(该电源风扇用于对电源吹冷空气)时,会在机箱1的第二区域112内形成两条并联的散热通路,散热装置2形成一条散热通路,电源风扇形成另一条散热通路。为了避免在第二区域112内造成空气回流,可在散热装置2中增加一导风罩23,该导风罩23与风扇21连接,使得散热装置2形成的散热通路不会对电源风扇形成的另一条散热通路造成干扰,有利于各个区域自身的散热,而且通过设置导风罩23可有效降低机箱1内的散热阻抗,加大了进入机箱1内空气的流量。在本实施例中,该导风罩23为为三面封闭结构(如图2所示),这种设计可以保证来自于散热装置2的风扇21的冷空气可直接到达散热装置2所冷却的发热部件(例如微处理器)上,同时,从发热部件流出的热空气,由于导风罩23的作用,会被强制排除机箱 1夕卜,而不会在机箱1内形成空气回流,而对其他部件的散热造成干扰。在本实施例中,导风罩23可通过卡接的方式设置在该散热器22上。例如在散热器22上增加定位结构,使得导风罩23的安装可以一次性到位,从而减少组装时间。在本实施例中,在导风罩23的顶部和尾部上可设置吸音泡棉,也就是,导风罩23 在分别与机箱1和散热器22接触的部位设置吸音泡棉,可起到降低噪音和减震作用。参见图1,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区域111可设置有用于存储数据的存储模块;第二区域112设置有用于控制终端设备运行的微处理器,该散热装置2设置在微处理器的上方。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区域111还设置有光驱,该光驱设置在存储模块附近;第二区域112还设置有用于向终端设备供电的电源模块,电源模块设置在微处理器附近。如图1,在第一区域111内可设置硬盘和光驱,在第二区域112内可设置有微处理器(CPU)、散热装置2,主板及电源模块;当终端设备工作时,由于散热装置2和电源模块的风扇向内抽风,机箱1内形成负压,外部冷空气经第一区域111侧进入机箱1,冷空气可直接吹向硬盘,而且还可通过其他导风通道将冷空气吹向硬盘附近的光驱,至此,第一区域111 内各部件均可保证在较低的工作温度。通过散热装置2的作用,冷空气可继续流向第二区域112,并吹向散热装置2下方的微处理器,由于散热装置2的导风罩23的作用,可将冷空气直接吹向微处理器,同时,将微处理器流出的热空气强制排除机箱1外,而不会在机箱1内形成空气回流。继续参见图1,该机箱1上设置有进风口 12和出风口 13,该进风口 12设置在第一区域111,出风口 13设置在第二区域112。在本实施例中,该终端设备可以是ATX架构的个人计算机。[0045]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通过斜面侧吹的散热装置自带的风扇向机箱里面吸冷空气,提高机箱内形成的负压,然后通过与风扇连接的导风罩, 使得风扇向下吹风,阻止气体回流,并强制热空气流出机箱,从而形成一条理想的串联散热通路。通过采用上述散热设计,可使得终端设备在采用较少的风扇时,也能保证终端设备的散热需求,能够有效降低散热成本。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机箱(1),包括一容置空间(11),所述容置空间(11)包括第一区域(111)和第二区域(112);一斜面侧吹的散热装置O),设置在所述第二区域(112),所述散热装置( 可将所述容置空间(11)外的空气从所述第一区域(111)侧吸入,并在依次经过所述第一区域(111) 和所述第二区域(11 后,从所述第二区域(11 侧输送到所述容置空间(11)外。
2.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装置( 包括一风扇;一散热器(22),包括一斜面,所述风扇设置在所述斜面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器0 为铝挤型散热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装置( 还包括一用于阻止空气回流的导风罩(23),与所述散热器02)连接,设置在所述第二区域 (11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罩通过卡接的方式设置在所述散热器0 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区域(111)设置有用于存储数据的存储模块;所述第二区域(11 设置有用于控制所述终端设备运行的微处理器,所述散热装置 (2)设置在所述微处理器的上方。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区域(111)还设置有光驱, 所述光驱设置在所述存储模块附近;所述第二区域(11 还设置有用于向所述终端设备供电的电源模块,所述电源模块设置在所述微处理器附近。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机箱(1)上设置有进风口(12) 和出风口(13),所述进风口(12)设置在所述第一区域(111),所述出风口(1 设置在所述第二区域(112)。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罩03)在分别与所述机箱 (1)和所述散热器0 接触的部位设置吸音泡棉。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设备为ATX架构的个人计算机。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终端设备,包括一机箱(1),包括一容置空间(11),所述容置空间(11)包括第一区域(111)和第二区域(112);一斜面侧吹的散热装置(2),设置在所述第二区域(112),所述散热装置(2)可将所述容置空间(11)外的空气从所述第一区域(111)侧吸入,并在依次经过所述第一区域(111)和所述第二区域(112)后,从所述第二区域(112)侧输送到所述容置空间(11)外,能够有效降低散热成本。
文档编号G06F1/16GK202189298SQ20112016894
公开日2012年4月11日 申请日期2011年5月24日 优先权日2011年5月24日
发明者赵杰 申请人: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