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方法及终端设备、服务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384494阅读:26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控制方法及终端设备、服务器的制作方法
控制方法及终端设备、服务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尤其涉及控制方法及终端设备、服务器。
背景技术
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终端集成了越来越多的功能,从而使得终端的系统功能列表中包含了越来越多相应的应用程序。有些应用程序中会涉及一些控制操作,例如,一个终端在运行游戏程序的过程中,该终端可以通过功能按键触发相应的控制命令,如前进命令、后退命令、左转命令或右转命令等,控制游戏对象的移动。现有技术中,某个终端可能不便发出控制命令,以控制该终端正在运行的应用程序。在这种情况下,该终端需要通过数据线等连接方式连接到其他终端即控制终端,由控制终端采用超文本传输协议(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 HTTP),向受控终端发送控制命令,以控制受控终端正在运行的应用程序。但是,这种控制方法的控制效率和控制实时性不闻。

发明内容本发明的多个方面提供控制方法及终端设备、服务器,用以提高控制效率和控制实时性。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一种控制方法,包括第一终端设备建立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与服务器之间的第一 WebSocket连接;所述第一终端设备通过 所述第一 WebSocket连接,向所述服务器发送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重力感应信息,以使得所述服务器通过第二 WebSocket连接,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重力感应信息,以使得所述第二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重力感应信息执行与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重力感应信息对应的操作,所述第二 WebSocket连接为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建立的所述第二终端设备与所述服务器之间的连接。如上所述的方面和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进一步提供一种实现方式,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建立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与服务器之间的第一 WebSocket连接,包括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利用Web浏览器,访问预先指定的HTML页面;所述第一终端设备通过所述HTML页面,调用WebSocket接口,以建立所述第一WebSocket 连接。如上所述的方面和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进一步提供一种实现方式,所述第一终端设备通过所述第一 WebSocket连接,向所述服务器发送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重力感应信息,包括所述第一终端设备通过所述HTML页面,调用Device Orientation接口,以获得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重力感应信息;所述第一终端设备通过所述HTML页面,调用所述WebSocket接口,以通过所述第-WebSocket连接,向所述服务器发送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重力感应信息。
如上所述的方面和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进一步提供一种实现方式,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建立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与服务器之间的第一 WebSocket连接之后,还包括所述第一终端设备通过所述HTML页面,调用Canvas接口,以对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重力感应信息进行可视化显示。如上所述的方面和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进一步提供一种实现方式,所述第一终端设备通过所述第一 WebSocket连接,向所述服务器发送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重力感应信息之前,还包括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利用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中设置的重力感应器,检测出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重力感应信息。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控制方法,包括服务器建立所述服务器与第一终端设备之间的第一 WebSocket连接;所述服务器建立所述服务器与第二终端设备之间的第二 WebSocket连接;所述服务器接收所述第一终端设备通过所述第一 WebSocket连接,发送的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重力感应信息;所述服务器通过所述第二 WebSocket连接,向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发送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重力感应信息,以使得所述第二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重力感应信息执行与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重力感应信息对应的操作。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控制方法,包括

第二终端设备建立所述第二终端设备与服务器之间的第二 WebSocket连接;所述第二终端设备接收所述服务器通过所述第二 WebSocket连接,发送的第一终端设备的重力感应信息,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重力感应信息为所述服务器接收的所述第一终端设备通过所述第一 WebSocket连接发送的,所述第一 WebSocket连接为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建立的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与所述服务器之间的连接;所述第二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重力感应信息,执行与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重力感应信息对应的操作。如上所述的方面和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进一步提供一种实现方式,所述第二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重力感应信息,执行与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重力感应信息对应的操作之前,还包括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建立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重力感应信息与操作的对应关系;所述第二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重力感应信息,执行与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重力感应信息对应的操作,包括所述第二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重力感应信息以及所述对应关系,执行与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重力感应信息对应的操作。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终端设备,包括建立单元,用于建立所述终端设备与服务器之间的第一 WebSocket连接;发送单元,用于通过所述第一 WebSocket连接,向所述服务器发送所述终端设备的重力感应信息,以使得所述服务器通过第二 WebSocket连接,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所述终端设备的重力感应信息,以使得所述第二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终端设备的重力感应信息执行与所述终端设备的重力感应信息对应的操作,所述第二 WebSocket连接为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建立的所述第二终端设备与所述服务器之间的连接。如上所述的方面和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进一步提供一种实现方式,所述建立单元,具体用于利用Web浏览器,访问预先指定的HTML页面;以及通过所述HTML页面,调用WebSocket接口,以建立所述第一 WebSocket连接。如上所述的方面和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进一步提供一种实现方式,所述发送单元,具体用于通过所述HTML页面,调用Device Orientation接口,以获得所述终端设备的重力感应信息;以及通过所述HTML页面,调用所述WebSocket接口,以通过所述第一 WebSocket连接,向所述服务器发送所述终端设备的重力感应信息。如上所述的方面和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进一步提供一种实现方式,所述终端设备还包括显示单元,用于
通过所述HTML页面,调用Canvas接口,以对所述终端设备的重力感应信息进行可视化显示。如上所述的方面和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进一步提供一种实现方式,所述终端设备还包括检测单元,用于利用所述终端设备中设置的重力感应器,检测出所述终端设备的重力感应信息。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服务器,包括建立单元,用于建立所述服务器与第一终端设备之间的第一 WebSocket连接;以及建立所述服务器与第二终端设备之间的第二 WebSocket连接;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第一终端设备通过所述第一 WebSocket连接,发送的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重力感应信息;发送单元,用于通过所述第二 WebSocket连接,向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发送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重力感应信息,以使得所述第二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重力感应信息执行与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重力感应信息对应的操作。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终端设备,包括建立单元,用于建立所述终端设备与服务器之间的第二 WebSocket连接;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服务器通过所述第二 WebSocket连接,发送的第一终端设备的重力感应信息,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重力感应信息为所述服务器接收的所述第一终端设备通过所述第一 WebSocket连接发送的,所述第一 WebSocket连接为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建立的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与所述服务器之间的连接;执行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重力感应信息,执行与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重力感应信息对应的操作。如上所述的方面和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进一步提供一种实现方式,所述终端设备还包括设置单元,用于建立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重力感应信息与操作的对应关系;所述执行单元,具体用于根据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重力感应信息以及所述对应关系,执行与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重力感应信息对应的操作。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发明实施例第一终端设备通过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与服务器之间的第一 WebSocket连接,向所述服务器发送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重力感应信息,能够使得所述服务器通过所述服务器与第二终端设备之间的第二 WebSocket连接,向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发送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重力感应信息,从而实现了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代替所述第二终端设备控制所述第二终端正在运行的应用程序,由于不再采用HTTP传递控制信息,而是通过WebSocket连接传递重力感应信息,从而提高了控制效率和控制实时性。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4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终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终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终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服务器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终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终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所涉及的终端设备可以包括但不限于手机、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 PDA)、无线手持终端设备、无线上网本、个人电脑(Personal Computer, PC)、便携电脑、MP3播放器、MP4播放器等。另外,本文中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1所示。101、第一终端设备建立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与服务器之间的第一 WebSocket连接。102、所述第一终端设备通过所述第一 WebSocket连接,向所述服务器发送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重力感应信息,以使得所述服务器通过第二 WebSocket连接,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重力感应信息,以使得所述第二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重力感应信息执行与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重力感应信息对应的操作,所述第二WebSocket连接为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建立的所述第二终端设备与所述服务器之间的连接。HTTP仅能实现单向通信,通过请求与响应方法,进行服务器到客户端的单向数据传输,其效率与实时性均不高。WebSocket,顾名思义它就是一个建立在万维网(World Wide Web,Web)通道上的一个套接字(Socket),WebSocket将应用从HTTP中剥离出来,以一个单独服务的形式进行部署,这样更加灵活,而且能更好的节省服务器资源和带宽资源。WebSocket连接一旦建立成功,对端设备则可以通过这个WebSocket连接进行双向数据传输,能够实现双向实时通信,并达到实时通信,相比HTTP,其效率与实时性均有所提高。这样,第一终端设备通过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与服务器之间的第一 WebSocket连接,向所述服务器发送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重力感应信息,能够使得所述服务器通过所述服务器与第二终端设备之间的第二 WebSocket连接,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重力感应信息,从而实现了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代替所述第二终端设备控制所述第二终端正在运行的应用程序,由于不再采用HTTP传递控制信息,而是通过WebSocket连接传递重力感应信息,从而提高了控制效率和控制实时性。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所涉及的服务器可以是网络侧的普通服务器,或者还可以具有强大计算能力的云服务器。特别地,所述服务器具体可以选用节点(Node, js)引擎,由于Node, js引擎的可扩展性高、异步输入/输出(I/O)方式以及事件驱动编程等特点,使得大规模采用本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之后,能够有效节省服务器的成本,同时也能够保证海量数据交互下的稳定性和可用性。可选地,在本实施例的一个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101中,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具体可以利用Web浏览器,访问预先指定的超文本标记语言(HyperTextMarkup Language,HTML)页面;所述第一终端设备通过所述HTML页面,调用WebSocket接口,以建立所述第一WebSocket 连接。类似地,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具体可以利用Web浏览器,访问预先指定的超文本标记语言(HyperText Markup Language, HTML)页面;所述第二终端设备通过所述HTML页面,调用WebSocket接口,以建立所述第二 WebSocket连接。这样,第一终端设备与第二终端设备只需要访问预先设置的HTML页面,就能够分别建立各自与服务器之间的WebSocket连接。其中,针对不同的终端设备可能设置的HTML页面不完全相同,只要能够实现与服务器建立WebSocket连接这一目的即可。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与所述第二终端设备调用WebSocket接口,建立各自对应的WebSocket连接时,还需要进一步提供一个参数,以供服务器能够根据这个参数,将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与所述第二终端设备进行配对,从而实现了在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与所述第二终端设备之间传递对端设备的数据这一目的。可以理解的是,一个所述HTML页面可以相当于一个客户端,所述终端设备(例如,第一终端设备或第二终端设备)可以通过Web浏览器,访问一个所述HTML页面,以一个客户端发起WebSocket连接的建立;或者还可以访问多个所述HTML页面,以多个客户端分别发起WebSocket连接的建立,这样,可以通过建立的多个WebSocket连接,并行传递数据,从而能够进一步提高数据的传输效率。例如,在102中,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具体则可以通过所述HTML页面,调用设备重力感应(Device Orientation)接口,以获得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重力感应信息;以及所述第一终端设备通过所述HTML页面,调用所述WebSocket接口,以通过所述第一 WebSocket连接,向所述服务器发送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重力感应信息。例如,在101之后,所述第一终端设备还可以进一步通过所述HTML页面,调用画布(Canvas )接口,以对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重力感应信息进行可视化显示。进一步可选地,在102之前,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具体可以利用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中设置的重力感应器,检测出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重力感应信息。其中,所述重力感应器的详细描述可以参见现有技术中的相关内容,此处不再赘述。采用本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能够实现第二终端设备根据接收到的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重力感应信息执行与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重力感应信息对应的操作。具体地,所述第二终端设备需要预先建立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重力感应信息与操作的对应关系。然后,所述第二终端设备才可以根据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重力感应信息以及预先建立的所述对应关系,执行与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重力感应信息对应的操作。本实施例中,第一终端设备通过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与服务器之间的第一WebSocket连接,向所述服务器发送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重力感应信息,能够使得所述服务器通过所述服务器与第二终端设备之间的第二 WebSocket连接,向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发送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重力感应信息,从而实现了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代替所述第二终端设备控制所述第二终端正在运行的应用程序,由于不再采用HTTP传递控制信息,而是通过WebSocket连接传递重力感应信息,从而提高了控制效率和控制实时性。图2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2所示。201、服务器建立所述服务器与第一终端设备之间的第一 WebSocket连接。202、所述服务 器建立所述服务器与第二终端设备之间的第二 WebSocket连接。需要说明的是,所述服务器执行201与202没有先后顺序,本实施例对此不进行限定。203、所述服务器接收所述第一终端设备通过所述第一 WebSocket连接,发送的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重力感应信息。204、所述服务器通过所述第二 WebSocket连接,向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发送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重力感应信息,以使得所述第二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重力感应信息执行与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重力感应信息对应的操作。HTTP仅能实现单向通信,通过请求与响应方法,进行服务器到客户端的单向数据传输,其效率与实时性均不高。WebSocket,顾名思义它就是一个建立在万维网(World Wide Web,Web)通道上的一个套接字(Socket),WebSocket将应用从HTTP中剥离出来,以一个单独服务的形式进行部署,这样更加灵活,而且能更好的节省服务器资源和带宽资源。WebSocket连接一旦建立成功,对端设备则可以通过这个WebSocket连接进行双向数据传输,能够实现双向实时通信,并达到实时通信,相比HTTP,其效率与实时性均有所提高。这样,服务器通过所述服务器与第一终端设备之间的第一 WebSocket连接,接收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重力感应信息,能够使得所述服务器通过所述服务器与第二终端设备之间的第二 WebSocket连接,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重力感应信息,从而实现了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代替所述第二终端设备控制所述第二终端正在运行的应用程序,由于不再采用HTTP传递控制信息,而是通过WebSocket连接传递重力感应信息,从而提高了控制效率和控制实时性。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所涉及的服务器可以是网络侧的普通服务器,或者还可以具有强大计算能力的云服务器。特别地,所述服务器具体可以选用节点(Node, js)引擎,由于Node, js引擎的可扩展性高、异步输入/输出(I/O)方式以及事件驱动编程等特点,使得大规模采用本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之后,能够有效节省服务器的成本,同时也能够保证海量数据交互下的稳定性和可用性。可选地,在本实施例的一个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具体可以利用Web浏览器,访问预先指定的超文本标记语言(HyperText MarkupLanguage,HTML)页面;所述第一终端设备通过所述HTML页面,调用WebSocket接口,以建立所述第一 WebSocket连接。类似地,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具体可以利用Web浏览器,访问预先指定的超文本标记语言(HyperText Markup Language, HTML)页面;所述第二终端设备通过所述HTML页面,调用WebSocket接口,以建立所述第二 WebSocket连接。这样,第一终端设备与第二终端设备只需要访问预先设置的HTML页面,就能够分别建立各自与服务器之间的WebSocket连接。其中,针对不同的终端设备可能设置的HTML页面不完全相同,只要能够实现与服务器建立WebSocket连接这一目的即可。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与所述第二终端设备调用WebSocket接口,建立各自对应的WebSocket连接时,还需要进一步提供一个参数,以供服务器能够根据这个参数,将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与所述第二终端设备进行配对,从而实现了在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与所述第二终端设备之间传 递对端设备的数据这一目的。可以理解的是,一个所述HTML页面可以相当于一个客户端,所述终端设备(例如,第一终端设备或第二终端设备)可以通过Web浏览器,访问一个所述HTML页面,以一个客户端发起WebSocket连接的建立;或者还可以访问多个所述HTML页面,以多个客户端分别发起WebSocket连接的建立,这样,可以通过建立的多个WebSocket连接,并行传递数据,从而能够进一步提高数据的传输效率。其中,所述第一终端设备通过所述第一 WebSocket连接,向所述服务器发送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重力感应信息,的详细描述可以参见图1对应的实施例中的相关内容,此处不再赘述。采用本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能够实现第二终端设备根据接收到的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重力感应信息执行与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重力感应信息对应的操作。具体地,所述第二终端设备需要预先建立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重力感应信息与操作的对应关系。然后,所述第二终端设备才可以根据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重力感应信息以及预先建立的所述对应关系,执行与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重力感应信息对应的操作。本实施例中,服务器通过所述服务器与第一终端设备之间的第一 WebSocket连接,接收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重力感应信息,能够使得所述服务器通过所述服务器与第二终端设备之间的第二 WebSocket连接,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重力感应信息,从而实现了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代替所述第二终端设备控制所述第二终端正在运行的应用程序,由于不再采用HTTP传递控制信息,而是通过WebSocket连接传递重力感应信息,从而提高了控制效率和控制实时性。图3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3所示。301、第二终端设备建立所述第二终端设备与服务器之间的第二 WebSocket连接。302、所述第二终端设备接收所述服务器通过所述第二 WebSocket连接,发送的第一终端设备的重力感应信息,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重力感应信息为所述服务器接收的所述第一终端设备通过所述第一 WebSocket连接发送的,所述第一 WebSocket连接为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建立的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与所述服务器之间的连接。303、所述第二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重力感应信息,执行与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重力感应信息对应的操作。HTTP仅能实现单向通信,通过请求与响应方法,进行服务器到客户端的单向数据传输,其效率与实时性均不高。WebSocket,顾名思义它就是一个建立在万维网(World Wide Web,Web)通道上的一个套接字(Socket),WebSocket将应用从HTTP中剥离出来,以一个单独服务的形式进行部署,这样更加灵活,而且能更好的节省服务器资源和带宽资源。WebSocket连接一旦建立成功,对端设备则可以通过这个WebSocket连接进行双向数据传输,能够实现双向实时通信,并达到实时通信,相比HTTP,其效率与实时性均有所提高。

这样,服务器通过所述服务器与第一终端设备之间的第一 WebSocket连接,接收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重力感应信息,能够使得所述服务器通过所述服务器与第二终端设备之间的第二 WebSocket连接,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重力感应信息,从而实现了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代替所述第二终端设备控制所述第二终端正在运行的应用程序,由于不再采用HTTP传递控制信息,而是通过WebSocket连接传递重力感应信息,从而提高了控制效率和控制实时性。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所涉及的服务器可以是网络侧的普通服务器,或者还可以具有强大计算能力的云服务器。特别地,所述服务器具体可以选用节点(Node, js)引擎,由于Node, js引擎的可扩展性高、异步输入/输出(1/0)方式以及事件驱动编程等特点,使得大规模采用本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之后,能够有效节省服务器的成本,同时也能够保证海量数据交互下的稳定性和可用性。可选地,在本实施例的一个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具体可以利用Web浏览器,访问预先指定的超文本标记语言(HyperText MarkupLanguage,HTML)页面;所述第一终端设备通过所述HTML页面,调用WebSocket接口,以建立所述第一 WebSocket连接。类似地,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具体可以利用Web浏览器,访问预先指定的超文本标记语言(HyperText Markup Language, HTML)页面;所述第二终端设备通过所述HTML页面,调用WebSocket接口,以建立所述第二 WebSocket连接。这样,第一终端设备与第二终端设备只需要访问预先设置的HTML页面,就能够分别建立各自与服务器之间的WebSocket连接。其中,针对不同的终端设备可能设置的HTML页面不完全相同,只要能够实现与服务器建立WebSocket连接这一目的即可。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与所述第二终端设备调用WebSocket接口,建立各自对应的WebSocket连接时,还需要进一步提供一个参数,以供服务器能够根据这个参数,将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与所述第二终端设备进行配对,从而实现了在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与所述第二终端设备之间传递对端设备的数据这一目的。可以理解的是,一个所述HTML页面可以相当于一个客户端,所述终端设备(例如,第一终端设备或第二终端设备)可以通过Web浏览器,访问一个所述HTML页面,以一个客户端发起WebSocket连接的建立;或者还可以访问多个所述HTML页面,以多个客户端分别发起WebSocket连接的建立,这样,可以通过建立的多个WebSocket连接,并行传递数据,从而能够进一步提高数据的传输效率。其中,所述第一终端设备通过所述第一 WebSocket连接,向所述服务器发送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重力感应信息,的详细描述可以参见图1对应的实施例中的相关内容,此处不再赘述。采用本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能够实现第二终端设备根据接收到的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重力感应信息执行与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重力感应信息对应的操作。具体地,所述第二终端设备需要预先建立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重力感应信息与操作的对应关系。然后,所述第二终端设备才可以根据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重力感应信息以及预先建立的所述对应关系,执行与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重力感应信息对应的操作。本实施例中,服务器通过所述服务器与第一终端设备之间的第一 WebSocket连接,接收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重力感应信息,能够使得所述服务器通过所述服务器与第二终端设备之间的第二 WebSocket连接,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重力感应信息,从而实现了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代替所述第二终端设备控制所述第二终端正在运行的应用程序,由于不再采用HTTP传递控制信息,而是通过WebSocket连接传递重力感应信息,从而提高了控制效率和控制实时性。需要说明的是,对于前述的各方法实施例,为了简单描述,故将其都表述为一系列的动作组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 员应该知悉,本发明并不受所描述的动作顺序的限制,因为依据本发明,某些步骤可以采用其他顺序或者同时进行。其次,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应该知悉,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实施例均属于优选实施例,所涉及的动作和模块并不一定是本发明所必须的。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图4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终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终端设备可以包括建立单元41和发送单元42。其中,建立单元41,用于建立所述终端设备与服务器之间的第一 WebSocket连接;发送单元42,用于通过所述第一 WebSocket连接,向所述服务器发送所述终端设备的重力感应信息,以使得所述服务器通过第二 WebSocket连接,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所述终端设备的重力感应信息,以使得所述第二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终端设备的重力感应信息执行与所述终端设备的重力感应信息对应的操作,所述第二WebSocket连接为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建立的所述第二终端设备与所述服务器之间的连接。HTTP仅能实现单向通信,通过请求与响应方法,进行服务器到客户端的单向数据传输,其效率与实时性均不高。WebSocket,顾名思义它就是一个建立在万维网(World Wide Web,Web)通道上的一个套接字(Socket),WebSocket将应用从HTTP中剥离出来,以一个单独服务的形式进行部署,这样更加灵活,而且能更好的节省服务器资源和带宽资源。WebSocket连接一旦建立成功,对端设备则可以通过这个WebSocket连接进行双向数据传输,能够实现双向实时通信,并达到实时通信,相比HTTP,其效率与实时性均有所提高。这样,终端设备的发送单元42通过建立单元41建立的所述终端设备与服务器之间的第一 WebSocket连接,向所述服务器发送所述终端设备的重力感应信息,能够使得所述服务器通过所述服务器与第二终端设备之间的第二 WebSocket连接,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所述终端设备的重力感应信息,从而实现了所述终端设备代替所述第二终端设备控制所述第二终端正在运行的应用程序,由于不再采用HTTP传递控制信息,而是通过WebSocket连接传递重力感应信息,从而提高了控制效率和控制实时性。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所涉及的服务器可以是网络侧的普通服务器,或者还可以具有强大计算能力的云服务器。特别地,所述服务器具体可以选用节点(Node, js)引擎,由于Node, js引擎的可扩展性高、异步输入/输出(I/O)方式以及事件驱动编程等特点,使得大规模采用本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之后,能够有效节省服务器的成本,同时也能够保证海量数据交互下的稳定性和可用性。可选地,在本实施例的一个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建立单元41,具体可以用于利用Web浏览器,访问预先指定的HTML页面;以及通过所述HTML页面,调用WebSocket接口,以建立所述第一 WebSocket连接。类似地,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具体可以利用Web浏览器,访问预先指定的HTML页面;所述第二终端设备通过所述HTML页面,调用WebSocket接口,以建立所述第二 WebSocket连接。

这样,终端设备与第二终端设备只需要访问预先设置的HTML页面,就能够分别建立各自与服务器之间的WebSocket连接。其中,针对不同的终端设备可能设置的HTML页面不完全相同,只要能够实现与服务器建立WebSocket连接这一目的即可。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终端设备与所述第二终端设备调用WebSocket接口,建立各自对应的WebSocket连接时,还需要进一步提供一个参数,以供服务器能够根据这个参数,将所述终端设备与所述第二终端设备进行配对,从而实现了在所述终端设备与所述第二终端设备之间传递对端设备的数据这一目的。可以理解的是,一个所述HTML页面可以相当于一个客户端,所述终端设备(例如,终端设备或第二终端设备)可以通过Web浏览器,访问一个所述HTML页面,以一个客户端发起WebSocket连接的建立;或者还可以访问多个所述HTML页面,以多个客户端分别发起WebSocket连接的建立,这样,可以通过建立的多个WebSocket连接,并行传递数据,从而能够进一步提高数据的传输效率。例如,所述发送单元42,具体可以用于通过所述HTML页面,调用DeviceOrientation接口,以获得所述终端设备的重力感应信息;以及通过所述HTML页面,调用所述WebSocket接口,以通过所述第一 WebSocket连接,向所述服务器发送所述终端设备的重力感应信息。例如,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所述终端设备还可以进一步包括显示单元51,用于通过所述HTML页面,调用Canvas接口,以对所述终端设备的重力感应信息进行可视化显不。进一步可选地,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所述终端设备还可以进一步包括检测单元61,用于利用所述终端设备中设置的重力感应器,检测出所述终端设备的重力感应信息。其中,所述重力感应器的详细描述可以参见现有技术中的相关内容,此处不再赘述。采用本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能够实现第二终端设备根据接收到的所述终端设备的重力感应信息执行与所述终端设备的重力感应信息对应的操作。具体地,所述第二终端设备需要预先建立所述终端设备的重力感应信息与操作的对应关系。然后,所述第二终端设备才可以根据所述终端设备的重力感应信息以及预先建立的所述对应关系,执行与所述终端设备的重力感应信息对应的操作。本实施例中,终端设备的发送单元42通过建立单元41建立的所述终端设备与服务器之间的第一 WebSocket连接,向所述服务器发送所述终端设备的重力感应信息,能够使得所述服务器通过所述服务器与第二终端设备之间的第二 WebSocket连接,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所述终端设备的重力感应信息,从而实现了所述终端设备代替所述第二终端设备控制所述第二终端正在运行的应用程序,由于不再采用HTTP传递控制信息,而是通过WebSocket连接传递重力感应信息,从而提高了控制效率和控制实时性。图7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服务器的结构示意图,如图7所示。本实施例的服务器可以包括建立单元71、接收单元72和发送单元73。其中,建立单元71,用于建立所述服务器与第一终端设备之间的第一 WebSocket连接;以及建立所述服务器与第二终端设备之间的第二 WebSocket连接;接收单元72,用于接收所述第一终端设备通过所述第一WebSocket连接,发送的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重力感应信息;发送单元73,用于通过所述第二 WebSocket连接,向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发送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重力感应信息,以使得所述第二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重力感应信息执行与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重力感应信息对应的操作。HTTP仅能实现单向通信,通过请求与响应方法,进行服务器到客户端的单向数据传输,其效率与实时性均不高。WebSocket,顾名思义它就是一个建立在万维网(World Wide Web,Web)通道上的一个套接字(Socket),WebSocket将应用从HTTP中剥离出来,以一个单独服务的形式进行部署,这样更加灵活,而且能更好的节省服务器资源和带宽资源。WebSocket连接一旦建立成功,对端设备则可以通过这个WebSocket连接进行双向数据传输,能够实现双向实时通信,并达到实时通信,相比HTTP,其效率与实时性均有所提高。这样,服务器的接收单元72通过建立单元71建立的所述服务器与第一终端设备之间的第一 WebSocket连接,接收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重力感应信息,能够使得发送单元73通过建立单元71建立的所述服务器与第二终端设备之间的第二 WebSocket连接,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重力感应信息,从而实现了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代替所述第二终端设备控制所述第二终端正在运行的应用程序,由于不再采用HTTP传递控制信息,而是通过WebSocket连接传递重力感应信息,从而提高了控制效率和控制实时性。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所涉及的服务器可以是网络侧的普通服务器,或者还可以具有强大计算能力的云服务器。特别地,所述服务器具体可以选用节点(Node, js)引擎,由于Node, js引擎的可扩展性高、异步输入/输出(I/O)方式以及事件驱动编程等特点,使得大规模采用本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之后,能够有效节省服务器的成本,同时也能够保证海量数据交互下的稳定性和可用性。可选地,在本实施例的一个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具体可以利用Web浏览器,访问预先指定的超文本标记语言(HyperText MarkupLanguage,HTML)页面;所述第一终端设备通过所述HTML页面,调用WebSocket接口,以建立所述第一 WebSocket连接。类似地,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具体可以利用Web浏览器,访问预先指定的超文本标记语言(HyperText Markup Language, HTML)页面;所述第二终端设备通过所述HTML页面,调用WebSocket接口,以建立所述第二 WebSocket连接。这样,第一终端设备与第二终端设备只需要访问预先设置的HTML页面,就能够分别建立各自与服务器之间的WebSocket连接。其中,针对不同的终端设备可能设置的HTML页面不完全相同,只要能够实现与服务器建立WebSocket连接这一目的即可。需要说明的是,所述 第一终端设备与所述第二终端设备调用WebSocket接口,建立各自对应的WebSocket连接时,还需要进一步提供一个参数,以供服务器能够根据这个参数,将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与所述第二终端设备进行配对,从而实现了在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与所述第二终端设备之间传递对端设备的数据这一目的。可以理解的是,一个所述HTML页面可以相当于一个客户端,所述终端设备(例如,第一终端设备或第二终端设备)可以通过Web浏览器,访问一个所述HTML页面,以一个客户端发起WebSocket连接的建立;或者还可以访问多个所述HTML页面,以多个客户端分别发起WebSocket连接的建立,这样,可以通过建立的多个WebSocket连接,并行传递数据,从而能够进一步提高数据的传输效率。其中,所述第一终端设备通过所述第一 WebSocket连接,向所述服务器发送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重力感应信息,的详细描述可以参见图1对应的实施例中的相关内容,此处不再赘述。采用本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能够实现第二终端设备根据接收到的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重力感应信息执行与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重力感应信息对应的操作。具体地,所述第二终端设备需要预先建立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重力感应信息与操作的对应关系。然后,所述第二终端设备才可以根据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重力感应信息以及预先建立的所述对应关系,执行与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重力感应信息对应的操作。本实施例中,服务器的接收单元72通过建立单元71建立的所述服务器与第一终端设备之间的第一 WebSocket连接,接收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重力感应信息,能够使得发送单元73通过建立单元71建立的所述服务器与第二终端设备之间的第二 WebSocket连接,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重力感应信息,从而实现了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代替所述第二终端设备控制所述第二终端正在运行的应用程序,由于不再采用HTTP传递控制信息,而是通过WebSocket连接传递重力感应信息,从而提高了控制效率和控制实时性。图8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终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8所示。本实施例的终端设备可以包括建立单元81、接收单元82和执行单元83。其中,建立单元81,用于建立所述终端设备与服务器之间的第二 WebSocket连接;接收单元82,用于接收所述服务器通过所述第二 WebSocket连接,发送的第一终端设备的重力感应信息,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重力感应信息为所述服务器接收的所述第一终端设备通过所述第一 WebSocket连接发送的,所述第一 WebSocket连接为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建立的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与所述服务器之间的连接;执行单元83,用于根据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重力感应信息,执行与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重力感应信息对应的操作。HTTP仅能实现单向通信,通过请求与响应方法,进行服务器到客户端的单向数据传输,其效率与实时性均不高。WebSocket,顾名思义它就是一个建立在万维网(World Wide Web,Web)通道上的一个套接字(Socket),WebSocket将应用从HTTP中剥离出来,以一个单独服务的形式进行部署,这样更加灵活,而且能更好的节省服务器资源和带宽资源。WebSocket连接一旦建立成功,对端设备则可以通过这个WebSocket连接进行双向数据传输,能够实现双向实时通信,并达到实时通信,相比HTTP,其效率与实时性均有所提高。这样,服务器通过所述服务器与第一终端设备之间的第一 WebSocket连接,接收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重力感应信息,能够使得所述服务器通过所述服务器与终端设备之间的第二 WebSocket连接,向终端设备发送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重力感应信息,从而实现了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代替所述终端设备控制所述第二终端正在运行的应用程序,由于不再采用HTTP传递控制信息,而是通过WebSocket连接传递重力感应信息,从而提高了控制效率和控制实时性。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所涉及的服务器可以是网络侧的普通服务器,或者还可以具有强大计算能力的云服务器。特别地,所述服务器具体可以选用节点(Node, js)引擎,由于Node, js引擎的可扩展性高、异步输入/输出(I/O)方式以及事件驱动编程等特点,使得大规模采用本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之后,能够有效节省服务器的成本,同时也能够保证海量数据交互下的稳定性和可用性。可选地,在本实施例的一个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具体可以利用Web浏览器,访问预先指定的超文本标记语言(HyperText MarkupLanguage,HTML)页面;所述第一终端设备通过所述HTML页面,调用WebSocket接口,以建立所述第一 WebSocket连接。类似地,所述建立单元81具体可以利用Web浏览器,访问预先指定的超文本标记语言(HyperText Markup Language, HTML)页面;以及通过所述 HTML 页面,调用 WebSocket接口,以建立所述第二 WebSocket连接。这样,第一终端设备与终端设备只需要访问预先设置的HTML页面,就能够分别建立各自与服务器之间的WebSocket连接。其中,针对不同的终端设备可能设置的HTML页面不完全相同,只要能够实现与服务器建立WebSocket连接这一目的即可。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与所述终端设备调用WebSocket接口,建立各自对应的WebSocket连接时,还需要进一步提供一个参数,以供服务器能够根据这个参数,将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与所述终端设备进行配对,从而实现了在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与所述终端设备之间传递对端设备的数据这一目的。可以理解的是,一个所述HTML页面可以相当于一个客户端,所述终端设备(例如,第一终端设备或终端设备)可以通过Web浏览器,访问一个所述HTML页面,以一个客户端发起WebSocket连接的建立;或者还可以访问多个所述HTML页面,以多个客户端分别发起WebSocket连接的建立,这样,可以通过建立的多个WebSocket连接,并行传递数据,从而能够进一步提高数据的传输效率。其中,所述第一终端设备通过所述第一 WebSocket连接,向所述服务器发送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重力感应信息,的详细描述可以参见图1对应的实施例中的相关内容,此处不再赘述。采用本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能够实现终端设备根据接收到的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重力感应信息执行与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重力感应信息对应的操作。具体地,如图9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所述终端设备还可以进一步包括设置单元91,用于预先建立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重力感应信息与操作的对应关系;相应地,所述执行单元83则具体可以用于根据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重力感应信息以及所述对应关系,执行与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重力感应信息对应的操作本实施例中,服务器通过所述服务器与第一终端设备之间的第一 WebSocket连接,接收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重力感应信息,能够使得所述服务器通过所述服务器与第二终端设备之间的第二 WebSocket连接,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重力感应信息,从而实现了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代替所述第二终端设备控制所述第二终端正在运行的应用程序,由于不再采用HTTP传递控制信息,而是通过WebSocket连接传递重力感应信息,从而提高了控制效率和控制实时性。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在本发明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 ,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另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硬件加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上述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的集成的单元,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上述软件功能单元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或处理器(processor)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 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 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最后应说 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控制方法,包括 第一终端设备建立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与服务器之间的第一 WebSocket连接; 所述第一终端设备通过所述第一 WebSocket连接,向所述服务器发送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重力感应信息,以使得所述服务器通过第二 WebSocket连接,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重力感应信息,以使得所述第二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重力感应信息执行与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重力感应信息对应的操作,所述第二 WebSocket连接为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建立的所述第二终端设备与所述服务器之间的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建立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与服务器之间的第一 WebSocket连接,包括 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利用Web浏览器,访问预先指定的HTML页面; 所述第一终端设备通过所述HTML页面,调用WebSocket接口,以建立所述第一WebSocket 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终端设备通过所述第一WebSocket连接,向所述服务器发送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重力感应信息,包括 所述第一终端设备通过所述HTML页面,调用Device Orientation接口,以获得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重力感应信息; 所述第一终端设备通过所述HTML页面,调用所述WebSocket接口,以通过所述第一WebSocket连接,向所述服务器发送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重力感应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建立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与服务器之间的第一 WebSocket连接之后,还包括 所述第一终端设备通过所述HTML页面,调用Canvas接口,以对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重力感应信息进行可视化显示。
5.根据权利要求1 4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终端设备通过所述第一 WebSocket连接,向所述服务器发送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重力感应信息之前,还包括 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利用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中设置的重力感应器,检测出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重力感应信息。
6.—种控制方法,包括 服务器建立所述服务器与第一终端设备之间的第一 WebSocket连接; 所述服务器建立所述服务器与第二终端设备之间的第二 WebSocket连接; 所述服务器接收所述第一终端设备通过所述第一 WebSocket连接,发送的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重力感应信息; 所述服务器通过所述第二 WebSocket连接,向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发送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重力感应信息,以使得所述第二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重力感应信息执行与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重力感应信息对应的操作。
7.一种控制方法,包括 第二终端设备建立所述第二终端设备与服务器之间的第二 WebSocket连接; 所述第二终端设备接收所述服务器通过所述第二 WebSocket连接,发送的第一终端设备的重力感应信息,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重力感应信息为所述服务器接收的所述第一终端设备通过所述第一 WebSocket连接发送的,所述第一 WebSocket连接为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建立的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与所述服务器之间的连接; 所述第二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重力感应信息,执行与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重力感应信息对应的操作。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重力感应信息,执行与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重力感应信息对应的操作之前,还包括 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建立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重力感应信息与操作的对应关系; 所述第二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重力感应信息,执行与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重力感应信息对应的操作,包括 所述第二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重力感应信息以及所述对应关系,执行与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重力感应信息对应的操作。
9.一种终端设备,包括 建立单元,用于建立所述终端设备与服务器之间的第一 WebSocket连接; 发送单元,用于通过所述第一 WebSocket连接,向所述服务器发送所述终端设备的重力感应信息,以使得所述服务器通过第二 WebSocket连接,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所述终端设备的重力感应信息,以使得所述第二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终端设备的重力感应信息执行与所述终端设备的重力感应信息对应的操作,所述第二 WebSocket连接为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建立的所述第二终端设备与所述服务器之间的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立单元,具体用于 利用Web浏览器,访问预先指定的HTML页面;以及通过所述HTML页面,调用WebSocket接口,以建立所述第一 WebSocket连接。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单元,具体用于 通过所述HTML页面,调用Device Orientation接口,以获得所述终端设备的重力感应信息;以及通过所述HTML页面,调用所述WebSocket接口,以通过所述第一 WebSocket连接,向所述服务器发送所述终端设备的重力感应信息。
12.根据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设备还包括显示单元,用于 通过所述HTML页面,调用Canvas接口,以对所述终端设备的重力感应信息进行可视化显不。
13.根据权利要求9 12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设备还包括检测单元,用于 利用所述终端设备中设置的重力感应器,检测出所述终端设备的重力感应信息。
14.一种服务器,包括 建立单元,用于建立所述服务器与第一终端设备之间的第一 WebSocket连接;以及建立所述服务器与第二终端设备之间的第二 WebSocket连接;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第一终端设备通过所述第一 WebSocket连接,发送的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重力感应信息; 发送单元,用于通过所述第二 WebSocket连接,向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发送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重力感应信息,以使得所述第二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重力感应信息执行与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重力感应信息对应的操作。
15.—种终端设备,包括 建立单元,用于建立所述终端设备与服务器之间的第二 WebSocket连接;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服务器通过所述第二 WebSocket连接,发送的第一终端设备的重力感应信息,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重力感应信息为所述服务器接收的所述第一终端设备通过所述第一 WebSocket连接发送的,所述第一 WebSocket连接为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建立的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与所述服务器之间的连接; 执行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重力感应信息,执行与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重力感应信息对应的操作。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终端设备还包括设置单元,用于 建立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重力感应信息与操作的对应关系; 所述执行单元,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重力感应信息以及所述对应关系,执行与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重力感应信息对应的操作。
全文摘要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控制方法及终端设备、服务器。本发明实施例第一终端设备通过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与服务器之间的第一WebSocket连接,向所述服务器发送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重力感应信息,能够使得所述服务器通过所述服务器与第二终端设备之间的第二WebSocket连接,向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发送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重力感应信息,从而实现了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代替所述第二终端设备控制所述第二终端正在运行的应用程序,由于不再采用HTTP传递控制信息,而是通过WebSocket连接传递重力感应信息,从而提高了控制效率和控制实时性。
文档编号G06F3/0487GK103067458SQ20121054866
公开日2013年4月24日 申请日期2012年12月17日 优先权日2012年12月17日
发明者孙景卫, 郑亚军, 粱郁君, 杜伟, 杨微, 胡伟杰, 魏龙 申请人: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