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干扰单片式电容触摸屏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386761阅读:23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抗干扰单片式电容触摸屏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触摸屏,尤其涉及一种抗干扰单片式电容触摸屏。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信息 技术、无线移动通讯和信息家电的快速发展与应用,人们对电子产品的依赖性与日俱增。为了达到更方便使用、体积更轻巧化以及更具人性化的目的,许多电子产品已采用触摸屏作为输入装置代替传统的键盘或鼠标。现有的触摸屏大致可分为电容式、电阻式、感光式等类型。电容触摸屏已经广泛应用到各类电子产品,如手机、平板电脑中。电容触摸屏的特点是透过率高,并且触摸施压不必用力,可以抵御恶劣的外界环境,例如水、温度变化、潮湿等,故使用寿命长,工作时还可以实现多个触摸点的同时探测,操作使用更为人性化。一般的电容触摸屏都设置有感应板和覆盖板,为满足电子产品的轻薄化发展要求,出现了单基板的电容触摸屏,即单片式电容触摸屏。单片式电容触摸屏一般包括一基板,基板的内侧面设有感应区域和遮掩区域,感应区域上设有感测电极层,遮掩区域上设有遮掩层和周边线路。感测电极层包括多个沿着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一感测电极以及多个沿着第二方向延伸的第二感测电极,第一感测电极与第二感测电极相互交错形成感应阵列。在第一感测电极与第二感测电极的交叉处还设置有跳线结构,使得第一感测电极、第二感测电极可以在各自的方向上导通,并且相互之间不会发生短路。当使用者以手指接触触摸屏时,接触点处的第一感测电极、第二感测电极的电容发生变化,通过电路检测,就可以判断触摸的发生以及接触点的坐标。为了将电容触摸屏设计为透明的,上述第一感测电极、第二感测电极往往采用透明导电膜,如氧化铟锡(ITO)制作而成。然而上述这种单片式电容触摸屏的抗干扰能力不佳,来自单片式电容触摸屏内侧面的干扰严重影响这种单片式电容触摸屏触摸感应的准确性。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抗干扰单片式电容触摸屏,这种抗干扰单片式电容触摸屏能够屏蔽来自内侧面的干扰,提高单片式电容触摸屏触摸感应的准确性。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抗干扰单片式电容触摸屏,包括一基板,基板的内侧面设有感应区域和遮掩区域,感应区域上设有感测电极层,遮掩区域上设有遮掩层和周边线路,其特征是还包括隔离膜、屏蔽膜和抗反射膜,隔离膜、屏蔽膜和抗反射膜依次设置在感应电极层的内侧。上述内侧是指远离使用者的一侧,而靠近使用者的一侧为外侧。通过设置隔离膜、屏蔽膜和抗反射膜,屏蔽膜的作用为屏蔽掉来自内侧面的干扰,隔离膜的作用为将屏蔽膜与感测电极层隔开一定的距离,降低屏蔽膜与感测电极层之间的寄生电容,抗反射膜通过折射率匹配,降低感测电极层与空气之间的反射率,从而使得这种抗干扰单片式电容触摸屏能够屏蔽来自内侧面的大部分干扰,提高单片式电容触摸屏触摸感应的准确性。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其特征是所述抗反射膜为PET薄膜;所述屏蔽膜为依附在PET薄膜上的透明导电膜;抗反射膜与屏蔽膜构成第一膜体。将抗反射膜优选为PET薄膜,既作为屏蔽膜的支撑层,同时起到折射率匹配的作用,进一步满足单片式电容触摸屏的轻薄化要求,并降低制造成本。透明导电膜可为ITO等透明导电材料镀制在PET薄膜上形成,而使得抗反射膜与屏蔽膜构成一个整体,即第一膜体。抗反射膜除了采用PET薄膜外,还可以采用TAC等有机高分子薄膜,也可以采用无机挠性材料制作而成,如超薄的玻璃、玻璃纤维材料等。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优选方案,其特征是还包括第一胶层和第二胶层;第一胶层和第二胶层分别依附在隔离膜的两侧,三者构成第二膜体。第一胶层将隔离膜贴附在单片式电容触摸屏的感测电极层的内侧面,而第二胶层将上述屏蔽膜、抗反射膜所构成的第一膜体膜贴附在隔离膜内侧面,预先制作好第一膜体、第二膜体,然后依次贴附在单片 式电容触摸屏的感测电极层内侧面,只需要进行两次贴附,更加方便。作为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优选方案,其特征是所述隔离膜厚度为0. I
0.4mm。为了节省成本,进一步优选隔离膜采用TAC材料制成。隔离膜除了采用TAC材料外,还可以采用PET等有机高分子薄膜,也可以采用无机挠性材料制作而成,如超薄的玻璃、玻璃纤维材料等。 作为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优选方案,其特征是所述第一胶层和第二胶层的厚度均为10 ii m 100 ii m。将第一胶层和第二胶层的厚度均设置为10 ii m 100 ii m,既起到贴附作用,又尽量降低整个单片式电容触摸屏的整体厚度。作为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优选方案,其特征是所述第一膜体和第二膜体的边缘均延伸到遮掩区域。第一膜体和第二膜体的边缘均延伸到遮掩区域,受到遮掩层的遮掩,使得更加美观、大方。作为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优选方案,其特征是所述第二膜体上设有缺口或导通孔,屏蔽膜通过缺口或导通孔与周边线路连接。屏蔽膜通过缺口或导通孔与周边线路连接,形成接地,及时释放累积的电荷,使得屏蔽效果更好。作为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优选方案,其特征是所述第一膜体设置有突出部分,突出部分与周边线路连接。突出部分与周边线路连接,形成接地,及时释放累积的电荷,使得屏蔽效果更好。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其特征是所述屏蔽膜通过银浆或碳浆与设于基板外部的柔性电路板贴附。屏蔽膜通过银浆或碳浆与设于基板外部的柔性电路板贴附,形成接地,及时释放累积的电荷,使得屏蔽效果更好。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通过设置隔离膜、屏蔽膜和抗反射膜,从而使得这种抗干扰单片式电容触摸屏能够屏蔽来自内侧面的大部分干扰,提高单片式电容触摸屏触摸感应的准确性。

附图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做进一步的说明。如附图所示,这种抗干扰单片式电容触摸屏,包括一基板I、隔离膜2、屏蔽膜3、抗反射膜4、第一胶层5和第二胶层6 ;基板I的内侧面设有感应区域101和遮掩区域102,感应区域101上设有感测电极层7,遮掩区域102上设有遮掩层8和周边线路9 ;抗反射膜4为PET薄膜;屏蔽膜3为依附在PET薄膜(抗反射膜4)上的透明导电膜;抗反射膜4与屏蔽膜3构成第一膜体;第一胶层5和第二胶层6分别依附在隔离膜2的两侧,三者构成第二膜体;第一膜体和第二膜体的边缘均延伸到遮掩区域102 ;第一胶层5将隔离膜2贴附在单片式电容触摸屏的感测电极层7的内侧面,而第二胶层6将上述屏蔽膜3、抗反射膜4所构成的第一膜体膜贴附在隔离膜2内侧面。隔离膜2采用TAC材料制成,其厚度为0. I 0. 4mm ;第一胶层5和第二胶层6的厚度均为50 V- m。第二膜体上设有导通孔10,屏蔽膜3通过导通孔10与周边线路9连接。
·[0023]上述抗反射膜4除了采用PET薄膜外,还可以采用TAC等有机高分子薄膜,也可以采用无机挠性材料制作而成,如超薄的玻璃、玻璃纤维材料等。上述隔离膜2除了采用TAC材料外,还可以采用PET等有机高分子薄膜,也可以采用无机挠性材料制作而成,如超薄的玻璃、玻璃纤维材料等。通过设置隔离膜2、屏蔽膜3和抗反射膜4,屏蔽膜3的作用为屏蔽掉来自内侧面的干扰,隔离膜2的作用为将屏蔽膜3与感测电极层7隔开一定的距离,降低屏蔽膜3与感测电极层7之间的寄生电容,抗反射膜4通过折射率匹配,降低感测电极层7与空气之间的反射率,从而使得这种抗干扰单片式电容触摸屏能够屏蔽来自内侧面的大部分干扰,提高单片式电容触摸屏触摸感应的准确性。预先制作好第一膜体、第二膜体,然后依次贴附在单片式电容触摸屏的感测电极层7内侧面,只需要进行两次贴附,更加方便。在其它实施方式中,第二膜体设有缺口,屏蔽膜通过缺口与周边线路连接。在其它实施方式中,第一膜体设置有突出部分,突出部分与周边线路连接。在其它实施方式中,屏蔽膜通过银浆或碳浆与设于基板外部的柔性电路板贴附。
权利要求1.一种抗干扰单片式电容触摸屏,包括一基板,基板的内侧面设有感应区域和遮掩区域,感应区域上设有感测电极层,遮掩区域上设有遮掩层和周边线路,其特征是还包括隔离膜、屏蔽膜和抗反射膜,隔离膜、屏蔽膜和抗反射膜依次设置在感应电极层的内侧。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抗干扰单片式电容触摸屏,其特征是所述抗反射膜为PET薄膜;所述屏蔽膜为依附在PET薄膜上的透明导电膜;抗反射膜与屏蔽膜构成第一膜体。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抗干扰单片式电容触摸屏,其特征是还包括第一胶层和第二胶层;第一胶层和第二胶层分别依附在隔离膜的两侧,三者构成第二膜体。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抗干扰单片式电容触摸屏,其特征是所述隔离膜厚度为0.I 0. 4mm。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抗干扰单片式电容触摸屏,其特征是所述第一胶层和第二胶层的厚度均为10 ii m 100 V- m。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抗干扰单片式电容触摸屏,其特征是所述第一膜体和第二膜体的边缘均延伸到遮掩区域。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抗干扰单片式电容触摸屏,其特征是所述第二膜体上设有缺口或导通孔,屏蔽膜通过缺口或导通孔与周边线路连接。
8.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抗干扰单片式电容触摸屏,其特征是所述第一膜体设置有突出部分,突出部分与周边线路连接。
9.如权利要求I或2或3所述的抗干扰单片式电容触摸屏,其特征是所述屏蔽膜通过银浆或碳浆与设于基板外部的柔性电路板贴附。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抗干扰单片式电容触摸屏,包括一基板,基板的内侧面设有感应区域和遮掩区域,感应区域上设有感测电极层,遮掩区域上设有遮掩层和周边线路,其特征是还包括隔离膜、屏蔽膜和抗反射膜,隔离膜、屏蔽膜和抗反射膜依次设置在感应电极层的内侧。通过设置隔离膜、屏蔽膜和抗反射膜,从而使得这种抗干扰单片式电容触摸屏能够屏蔽来自内侧面的大部分干扰,提高单片式电容触摸屏触摸感应的准确性。
文档编号G06F3/044GK202433879SQ20122001014
公开日2012年9月12日 申请日期2012年1月11日 优先权日2012年1月11日
发明者刘骥, 吴少芳, 吴锡淳, 孙楹煌, 杨秋强, 林钢 申请人:汕头超声显示器(二厂)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