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容式触摸屏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393007阅读:29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电容式触摸屏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一种电容式触摸屏技术领域[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触摸屏技术,特别是涉及一种电容式触摸屏。
背景技术
[0002]触摸屏作为一种输入媒介,相比于键盘和鼠标,为使用者提供了更好的便利性。根据不同的实现原理,触摸屏可以分为电阻式、电容式、表面声波式、红外式等等。[0003]电容式触摸屏是在玻璃表面贴上一层透明的特殊金属导电物质。当手指触摸时, 会对触摸屏表面的电场产生影响,其结果相当于引起了电容的改变,系统通过对电压、电容变化的检测确定出触点的位置,进而完成操作。[0004]如图I和图2所示,现有的电容式触摸屏通常包括设置在基板10上交叉而置的驱动透明电极21和探测透明电极27,其中,驱动透明电极21的电极部23在交叉处具有间断; 在电极部23的间断处覆盖有绝缘岛24,绝缘岛24上形成有金属桥26,电极部23可在间断处通过金属桥26导电连接。[0005]在现有的电容式触摸屏中,透明电极的方阻远大于金属桥的方阻。因此,在触摸屏的生产和运输过程中,摩擦、粘撕保护膜等动作所产生的静电或接触高静电电荷物体而依附的静电极易将金属桥击穿,产生断线,最终导致产品缺陷。实用新型内容[000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容式触摸屏,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金属桥易被击穿,产生断线,从而导致产品缺陷的技术问题。[0007]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容式触摸屏,包括设置在基板上的第一电极、与第一电极交叉而置的第二电极,其中,[0008]所述第一电极包括电极部和具有桥尖角的金属桥,所述电极部在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的交叉处具有间断并在间断处通过绝缘岛绝缘搭接,所述金属桥位于绝缘岛表面并将间断的电极部连接;[0009]所述第二电极与第一电极的电极部位于同一层面上,具有在不同层面内与桥尖角相对而置的电极尖角。[0010]其中,所述相对而置的电极尖角和桥尖角至少包括两对。[0011]其中,所述金属桥正对第二电极的部分具有镂空图案。[0012]其中,所述镂空图案中实体部分呈X形。[0013]优选的,所述第一电极为驱动透明电极,所述第二电极为探测透明电极。[0014]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容式触摸屏中,由于第二电极具有电极尖角,金属桥具有与电极尖角在不同层面内相对设置的桥尖角,根据尖端放电原理,当第一电极上积聚有静电电荷时,将从桥尖角和电极尖角处把电荷释放到第二电极上,避免了由于静电击穿产生的金属桥断线,大大提高了产品合格率。


[0015][0016][0017][0018][0019][0020]的俯视图21232610171415图I为现有电容式触摸屏平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现有电容式触摸屏电极交叉处的截面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容式触摸屏电极交叉处俯视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容式触摸屏电极交叉处电极尖角和桥尖角的截面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容式触摸屏电极交叉处电极尖角和桥尖角的俯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容式触摸屏在形成第一电极的电极部和第二电极后 图7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容式触摸屏在形成绝缘岛后的俯视图。附图标记说明驱动透明电极(现有技术) 电极部(现有技术) 金属桥(现有技术)第二电极绝缘岛 (15a 15h) 桥尖,27探测透明电极(现有技术) 24绝缘岛(现有技术) 11第一电极 13 电极部 16金属桥12( 12a 12h)电极尖角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金属桥易被击穿产生断线,从而导致产品缺陷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容式触摸屏。[0025]如图3至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容式触摸屏,包括设置在基板10上的第一电极11、与第一电极11交叉而置的第二电极17,其中,[0026]所述第一电极11包括电极部13和具有桥尖角15的金属桥16,所述电极部13在第一电极11和第二电极17的交叉处具有间断并在间断处通过绝缘岛14绝缘搭接,所述金属桥16位于绝缘岛14表面并将间断的电极部13连接;[0027]所述第二电极17与第一电极11的电极部13位于同一层面上,具有在不同层面内与桥尖角15相对而置(即尖角对尖角)的电极尖角12。[0028]由于第二电极17具有电极尖角12,金属桥16具有与电极尖角12在不同层面内相对设置的桥尖角15,根据尖端放电原理(尖端放电是在强电场作用下,物体尖锐部分发生的一种放电现象),当第一电极11上积聚有静电电荷时,将从桥尖角15和电极尖角12处把电荷释放到第二电极17上,避免了由于静电击穿产生的金属桥断线,大大提高了产品合格率。[0029]第一电极11可以为驱动透明电极,则第二电极17为探测透明电极,或者,第一电极11为探测透明电极,则第二电极17为驱动透明电极,第一电极11的电极部13和第二电极17的材质通常为氧化铟锡(ΙΤ0)。如图3所示,优选的,第一电极11为驱动透明电极,第二电极17为探测透明电极,这是因为驱动透明电极的电阻往往大于探测透明电极的电阻, 金属桥16连接驱动透明电极的电极部有利于降低电阻。[0030]优选的,相对而置的电极尖角12和桥尖角15至少为两对,多处尖端放电可以更迅速的将静电电荷释放到第二电极上,并且,当其中一对电极尖角和桥尖角被击穿时,另外的几对可继续发挥作用;原则上,相对而置的电极尖角和桥尖角对数越多多好,在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相对而置的电极尖角12a 12h和桥尖角15a 15h为八对。[0031]请继续参考图3,金属桥16正对第二电极17的部分具有镂空图案。这对互电容式触摸屏是大为有利的,因为与现有技术中的板状金属桥相比,镂空图案可以减少第一电极11和第二电极17交叉处的正对面积,从而减少交叉处的正对耦合电容以及电阻电容的延时,大大提高了信噪比,增强了触控灵敏度。金属桥的材质优选为钥(Mo)。[0032]在图3中,金属桥16镂空图案的实体部分呈X形,“X”的四条金属分支的尾部分别具有有一个桥尖角15a 15d,“X”的四条金属分支的四个夹角处分别具有一个桥尖角 15e 15h,因此,共八个桥尖角,第二电极上的八个电极尖角12a 12h分别与这八个桥尖角15a 15h相对而置。由于该金属桥16具有六条金属线,可防止由于工艺缺陷引起的金属桥断线,极大限度的保证了金属桥的连接性;另外,对比于现有技术,本设计可有效改善光学匹配,使背光透过效率提高,金属桥在屏幕整体外观上也不易被直接观测到,改善了视觉效果。[003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容式触摸屏的制造方法,在形成交叉而置的第一电极11和第二电极17时,包括步骤如下[0034]如图6所示,在基板10上形成第一电极11的电极部13和第二电极17,其中,所述电极部13具有间断,所述第二电极17具有电极尖角12,且在电极部13的间断处与电极部 13交叉而置;[0035]如图7所示,在电极部13的间断处上方形成绝缘岛14,所述绝缘岛14将间断的电极部13绝缘搭接;[0036]如图3所不,在绝缘岛14表面形成第一电极11的金属桥16,所述金属桥16将间断的电极部13连接,且具有在不同层面内与电极尖角12相对而置的桥尖角16。[0037]或者包括步骤如下[0038]在基板10上形成第一电极11的金属桥16,所述金属桥16具有桥尖角15 ;[0039]在金属桥16的表面形成绝缘岛14 ;[0040]在形成绝缘岛14的基板上形成第一电极11的电极部13和第二电极17,所述电极部13在绝缘岛14处具有间断,通过绝缘岛14绝缘搭接,且可通过金属桥16导电连接;所述第二电极17在电极部13的间断处与电极部13交叉而置,且具有在不同层面内与桥尖角 15相对而置的电极尖角12。[0041]其中,第一电极11的电极部13和第二电极17采用磁控溅射的方法沉积ITO层, 然后经掩模工艺湿法刻蚀形成;同理,金属桥16采用磁控溅射的方法沉积金属层,然后经掩模工艺湿法刻蚀形成;而绝缘岛14则采用化学气相沉积的方法沉积,然后经掩模工艺干法刻蚀形成,其材质可以为二氧化硅、透明聚合有机物、氮化硅等。[0042]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实用新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权利要求1.一种电容式触摸屏,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基板上的第一电极、与第一电极交叉而置的第二电极,其中, 所述第一电极包括电极部和具有桥尖角的金属桥,所述电极部在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的交叉处具有间断并在间断处通过绝缘岛绝缘搭接,所述金属桥位于绝缘岛表面并将间断的电极部连接; 所述第二电极与第一电极的电极部位于同一层面上,具有在不同层面内与桥尖角相对而置的电极尖角。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触摸屏,其特征在于,所述相对而置的电极尖角和桥尖角至少包括两对。
3.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触摸屏,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桥正对第二电极的部分具有镂空图案。
4.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触摸屏,其特征在于,所述镂空图案中实体部分呈X形。
5.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触摸屏,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极为驱动透明电极,所述第二电极为探測透明电极。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容式触摸屏,包括设置在基板上的第一电极、与第一电极交叉而置的第二电极,其中,所述第一电极包括电极部和具有桥尖角的金属桥,所述电极部在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的交叉处具有间断并在间断处通过绝缘岛绝缘搭接,所述金属桥位于绝缘岛表面并将间断的电极部连接;所述第二电极与第一电极的电极部位于同一层面上,具有在不同层面内与桥尖角相对而置的电极尖角。根据尖端放电原理,当第一电极上积聚有静电电荷时,将从桥尖角和电极尖角处把电荷释放到第二电极上,避免了由于静电击穿产生的金属桥断线,大大提高了产品合格率。
文档编号G06F3/044GK202815800SQ20122044400
公开日2013年3月20日 申请日期2012年8月31日 优先权日2012年8月31日
发明者杨盛际, 王海生, 刘英明 申请人:北京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