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cim的自动建模的方法

文档序号:6523419阅读:1370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cim的自动建模的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电力管理系统,特指一种基于CIM的自动建模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终端侧编辑和终端相连的设备的模型数据生成模型数据文档;S2:终端将模型数据文档发送至服务器;S3:服务器接收模型数据文档;S4:服务器根据模型数据文档建立设备节点、设备节点间的拓扑关系及计量点;S5:服务器挂接设备并测试实际数据;S6:如果步骤S5测试通过,服务器保存设备节点、设备节点间的拓扑关系和计量点参数。采用上述方法后,简化了施工管理流程。
【专利说明】—种基于CIM的自动建模的方法
[0001]
【技术领域】
[0002]本发明涉及电力管理系统,特指一种基于CM的自动建模的方法。
[0003]
【背景技术】
[0004]CIM,即公用信息模型,是现代电网监控系统的基础架构。公用信息模型类似于配置数据库,保存了电网监控系统的设备节点以及设备信息、计量点、地理拓扑等等大量的配置信息。电网监控系统基于公用信息模型收集电网监控网络中设备传送过来的实时数据,并保存,然后根据这些实时数据分析电网运营情况。因此CIM中的数据是电网监控系统的实时数据接收基础,存储的基础和数据二次分析的基础。
[0005]现有技术下,电网监控系统的CM,一般通过在主站上通过专用的CM模型编辑装置直接编辑CIM模型数据库实现。在这种建模的方法下,存在以下四个问题:
1、当设备变更时,需要及时维护变更主站上的CIM模型数据
库,而实际的情形是,这种变更是常态的,也就是经常需要变更,从而每一次变更设备时,主站的CIM模型数据库经常需要维护,工作量很大。
[0006]2、当设备变更后,或者主站CIM模型数据库变更时,往往存在 主站和实际设备不一致的问题,CIM模型数据的一致性检查工作量大。
[0007]3、当设备变更后,需要通过主站编辑实施变更,主站变更往往 滞后,设备变更不能及时反映至主站,实时性差。
[0008]4、当设备变更后,需要经过管理流程实现主站数据的变更,从 而产生了复杂的施工管理流程问题,施工流程管理复杂。
[0009]本发明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是:
1、解决主站CIM模型数据与实际设备一致性问题;
2、解决主站维护CIM模型数据工作量大的问题;
3、解决设备变更后,主站CIM模型数据变更不及时的问题;
4、解决电网维护施工中设备变更时产生的施工流程管理复杂的问 题。
[0010]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人对此做进一步研究,研发出一种基于CM的自动建模的方法,本案由此产生。
[0011]

【发明内容】

[001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基于CIM的自动建模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终端侧编辑和终端相连的设备的模型数据生成模型数据文档;
52:终端将模型数据文档发送至服务器;
53:服务器接收模型数据文档;
54:服务器根据模型数据文档建立设备节点、设备节点间的拓扑关系及计量点;
55:服务器挂接设备并测试实际数据;
56:如果步骤S5测试通过,服务器保存设备节点、设备节点间的拓扑关系和计量点参数。
[0013]采用上述方案后,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将原来由主站维护CIM模型数据的工作转移至终端上,有终端侧操作实现最终的CIM模型数据的变更。从而免除了主站(服务器)的CIM模型数据维护的工作。由于终端安装在设备端,因此设备变更后,可以直接通过终端将变更的设备内容上传至主站,从而实现了现场变更的目的,简化了施工管理流程,同时也避免了主站CM模型数据变更不及时以及主站CIM模型数据和实际设备不一致的问题。
[0014]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本发明涉及的系统结构示意图
主站110,前置机120,监控设备130,以太网112,数据线123。
[0016]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0018]本发明的系统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主站110、前置机120和监控设备130。其中主站110即为本发明所指的服务器,前置机120即为本发明所指的终端,监控设备130即为本发明所指的设备。主站110通过以太网与前置机120相连,前置机120通过数据线123与监控设备130。前置机120与监控设备130之间的的连接可以通过RS485或以太网甚至无线网实现。前置机120与监控设备130距离相近。比如,监控设备130为某一变电站上的监控设备,比如电压表、功率表、智能电容器、电抗器等等。而前置机120即放在该变电站的某一控制机箱内。该变电站的各个监控设备通过前置机120连接主站110。本发明基于CIM的自动建模方法如下:
51:前置机120上编辑与前置机120相连的监控设备的模型数据生成模型数据文档;
52:前置机120将模型数据文档发送至主站110 ;
53:主站110接收模型数据文档;
54:主站110根据模型数据文档建立设备节点、设备节点间的拓扑关系及计量点;
55:主站110挂接监控设备并测试实际数据;
56:如果步骤S5测试通过,主站110保存设备节点、设备节点间的拓扑关系和计量点等参数。
[0019]前置机120上编辑与前置机120相连的监控设备130的模型数据通过前置机120上设备编辑应用程序实现。施工人员完成设备安装或维护后,通过操作前置机120上的设备编辑应用程序将安装或维护的设备的设备信息输入至该应用程序。设备信息包括:设备ID、设备名称、设备厂家、型号、设备计量点、设备通信规约以及设备安装的位置信息等。前置机120上的设备编辑应用程序接收施工人员(或操作人员)的输入的设备信息后,将设备信息生成一模型数据文档。该模型数据文档通常为XML文件格式。下述为一模型数据文档的实施例:
【权利要求】
1.一种基于CIM的自动建模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终端侧编辑和终端相连的设备的模型数据生成模型数据文档; 52:终端将模型数据文档发送至服务器; 53:服务器接收模型数据文档; 54:服务器根据模型数据文档建立设备节点、设备节点间的拓扑关系及计量点; 55:服务器挂接设备并测试实际数据;56:如果步骤S5测试通过,服务器保存设备节点、设备节点间的拓扑关系和计量点参数。
【文档编号】G06Q50/06GK103745411SQ201310676881
【公开日】2014年4月23日 申请日期:2013年12月12日 优先权日:2013年12月12日
【发明者】丁梁, 杨才明, 章立宗, 陈俊长, 张 杰, 张锋明, 吴凌燕, 张心心, 谢栋, 刘永新 申请人:国家电网公司, 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 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绍兴供电公司, 南京华瑞杰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