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终端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6532871阅读:120来源:国知局
信息终端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装置包括第一主体、第二主体和链接机构。第一主体包括在所述第一主体的输入侧上的输入单元。第二主体包括在所述第二主体的显示侧上的显示器。链接机构被配置为链接所述第一主体和所述第二主体以使得所述第一主体和所述第二主体能够在四种不同模式之间切换。
【专利说明】信息终端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技术涉及诸如笔记本PC (个人计算机)的信息终端装置及其信息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0002]专利文献I描述了包括具有操作键的第一机壳(10)、具有显示面板的第二机壳
(20)、以及配置为将第一机壳(10)与第二机壳(20)彼此连结的连结构件(30)和(40)的移动装置。连结构件(30)分别通过设置在该连结构件(30)两端的铰接单元(50)和(60)可旋转地连接至第一机壳(10)和第二机壳(20)(同样适用于连结构件(40))(例如,参见专利文献I的说明书第
[0013]至
[0015]段以及附图2和图3)。
[0003]引证列表
[0004]专利文献
[0005][专利文献I]
[0006]日本专利申请特开N0.2010-65840


【发明内容】

[0007]技术问题
[0008]近年来,诸如上述移动装置的信息终端装置可被广泛使用。鉴于上述环境,需要满足相应的多样性要求。
[0009]期望提供一种使用多样性的信息终端装置及其信息处理方法。
[0010]所要解决的问题
[0011]一种装置包括第一主体、第二主体和链接机构。第一主体包括在所述第一主体的输入侧上的输入单元。第二主体包括在所述第二主体的显示侧上的显示器。链接机构被配置为链接所述第一主体和所述第二主体以使得所述第一主体和所述第二主体能够在四个不同模式之间切换:第一模式是其中以所述输入侧面对所述第二主体的与所述显示侧相反的那一侧而将所述第一主体和所述第二主体彼此平行布置的模式,第二模式是其中以所述输入侧面对所述显示侧而将所述第一主体和所述第二主体彼此平行布置的模式,第三模式是其中所述第二主体围绕所述第一主体的后缘旋转并且所述显示侧面对所述输入侧的模式,而第四模式是其中所述第二主体被布置在所述第一主体的所述输入侧之上以使得所述第二主体的边缘与所述第一主体的所述输入侧在所述第一主体的前缘和所述后缘之间的一部分相邻的模式。
[0012]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0013]如上所述,根据本技术的实施方式,能够提供一种使用多样性的信息终端装置及其信息处理方法。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4]图1是用作根据本技术一实施方式的信息终端装置(电子计算机)的笔记本PC (个人计算机)的透视图。
[0015]图2是在其中显示体相对于本体闭合的状态下的PC的透视图。
[0016]图3是在其中显示体的显示单元朝向外侧的状态下的PC的透视图。
[0017]图4是图2所示闭合模式下的PC的侧视图。
[0018]图5是图3所示平板模式下的PC的侧视图。
[0019]图6是在其中平行链接机构已被激活为保持其中显示体相对于水平面(或垂直轴)倾斜的姿态的状态下的PC的侧视图。
[0020]图7是从PC后侧看去的主要示出了平行链接机构的PC的透视图。
[0021]图8是从平行链接机构的内侧示出了该平行链接机构的第一臂和第二臂的肩部附近的透视图。
[0022]图9示出了蛤壳打开/闭合操作。
[0023]图10以X轴方向示出了在其中能够执行蛤壳打开/闭合操作的状态下PC的滑动轴的附近。
[0024]图1lA至图1lC示出了平板打开/闭合操作。
[0025]图12A至图12C分别示出了各自与图1lA至图1lC中的操作定时相对应的平行链接机构的动作。
[0026]图13是在图1lA所示状态下的PC的透视图。
[0027]图14是示出了 PC的电气硬件构成的框图。
[0028]图15A是从背面右上对角看去的根据本技术另一实施方式的信息终端装置(电子计算机)的透视图。图15B是从前面右上对角看去的信息终端装置的透视图,示出了其中该信息终端装置的显示体(显示单元)打开的状态。图15C是从信息终端装置背面的左下侧看去的透视图。
[0029]图16A和图16B分别是示出了其中图15所示电子计算机处于闭合(闭合模式)的状态的平视图和底视图。
[0030]图17A、图17B和图17C分别是图15所示电子计算机的前视图、后视图和左侧视图。右侧视图与左侧视图左右对称,因此未示出。
[0031]图18A和图18B分别是从图15所示电子计算机的前面右上对角看去的透视图和从其后面右上对角看去的透视图,两图都示出了其中图15所示电子计算机的显示体处于打开的状态(处于与图15B所示不同角度的姿态下的状态)。
[0032]图19A和图19B分别是其显示体都处于图18所示姿态状态下的电子计算机的平视图和顶视图。
[0033]图20A、图20B和图20C分别是其显示体都处于图18所示姿态状态下的电子计算机的前视图、后视图和左侧视图。右侧视图与左侧视图左右对称,因此未示出。
[0034]图21A和图21B分别是从图15所示电子计算机的前面右上对角看去的透视图和从其后面右上对角看去的透视图,两图中电子计算机的显示体都处于另一模式(观看者模式)。
[0035]图22A和图22B分别是其显示体都处于图21所示姿态状态下的电子计算机的平视图和顶视图。
[0036]图23A、图23B和图23C分别是其显示体都处于图21所示姿态状态下的电子计算机的前视图、后视图和左侧视图。右侧视图与左侧视图左右对称,因此未示出。
[0037]图24是从图15所示电子计算机的前面右上对角看去的透视图,其中电子计算机的显不体处于又一模式(平板模式)。

【具体实施方式】
[0038]随后将参考附图对本技术的各实施方式进行描述。
[0039](信息终端装置的构造)
[0040]图1是用作根据本技术一实施方式的信息终端装置(电子计算机)的笔记本(蛤壳)PC (个人计算机)的透视图。
[0041]PC 100包括本体(第一主体)11、显示体(第二主体)12、以及配置为将本体11和显示体12彼此连接的平行链接机构(连接构件)20。本体11和显示体12各自示出为具有平板状和矩形的平行六面体形状。平行链接机构20包括设置在PC 100两侧上的一对平行链接机构20。
[0042]典型地,本体11包括键盘13和触摸板15作为操作输入部。本体11的壳体并入了装备有诸如CPU(中央处理单元)等的电路芯片的主电路板(参见图14)。在显示体12的显示侧提供了显示单元14。显示单元14例如是触摸面板型。键盘13和触摸板15仅在图1和13中例示。
[0043]本体11和显示体12之间的通信经由线缆和柔性电路板(未示出)执行。在此情况下,这些线缆例如可被布置在覆盖链接机构的盖体(未示出)内。作为替换,本体11和显示体12例如可以通过使用本领域内的无线通信技术(诸如短距离无线通信)彼此通信。
[0044]图2是在其中显示体12相对于本体11闭合的状态下的PC 100的透视图。在下文中将图2所示的PC状态称为闭合模式。在闭合模式中,本体11和显示体12以与显示体12的显示侧相反的那一侧朝向PC 100外侧的方式彼此重叠。
[0045]图3是在其中显示体12的显示单元14朝向外部的状态下的PC100的透视图。在下文中将图3所示的PC状态称为平板模式。在平板模式中,本体11和显示体12以显示体12的显示侧朝向PC 100外侧的方式彼此重叠。
[0046]图4是图2所示闭合模式下的PC 100的侧视图。图5是图3所示平板模式下的PC 100的侧视图。
[0047]如上所述,通过相对于本体11大致180度地旋转显示体12而在闭合模式和平板模式之间切换PC 100。
[0048]在下文中出于描述简明的考虑,布置有本体11的平面被称为水平面(X-Y平面),而与该水平面垂直的轴被称为垂直轴(Z轴)。进一步地,在PC 100的本体11的Y轴方向上,触摸板15侧被称为前面(前侧),而键盘13侧被称为后面(后侧)。此外,在下文中除非需要对两个平行链接机构20做出描述,否则仅对一个平行链接机构20做出描述。
[0049]图6是在其中已使平行链接机构20动作以保持其中显示体12相对于水平面(或垂直轴)倾斜的姿态的状态下的PC 100的侧视图。图7是从PC后侧看去的主要示出了平行链接机构20的PC 100的透视图。
[0050]如图7所示,轴附接部17沿着本体11的后端部形成,并且旋转基部框架30可旋转地连接至轴附接部17。
[0051]旋转基部框架30包括作为旋转轴的铰接轴30c、设置为与铰接轴30c平行的杆部30a、以及在杆部30a两端处设置的一对平板状附接部30b。铰接轴30c在接收扭矩(受到摩擦)的同时连接至本体11的轴附接部17。如下将描述的,两个平行链接机构20的第一臂21分别连结至旋转基部框架30的附接部30b。在此情况下,旋转基部框架30用作连结构件。
[0052]平行链接机构20各自包括第一臂21、第二臂22、以及配置为将第一臂21和第二臂22彼此平行地链接的链接臂23。
[0053]如图7所示,臂部21b包括肩部21a和设为从肩部21a伸出的臂部21b。第二臂22也具有与上述第一臂21类似的形状,也就是说,包括肩部22a和臂部22b。如上所述,旋转基部框架30的附接部30b连接至第一臂21的肩部21a。由此,第一臂21能够围绕旋转基部框架30的铰接轴30c与旋转基部框架30整体地旋转。
[0054]链接臂23在其一端通过连接轴25的中介可旋转地连接至第一臂21,而在其另一端通过滑动轴26的中介可旋转地连接至第二臂22。
[0055]图8是从平行链接机构20的内侧示出了该平行链接机构20的第一臂21和第二臂22的肩部21a和22a附近的透视图。图8并未示出旋转基部框架30。如图6至图8所示,从PC 100的外侧到内侧以第一臂21的肩部21a、第二臂22的肩部22a、链接臂23和旋转基部框架30的附接部30b的次序布置。
[0056]在本体11的转角部设有固定基部40。固定基部40固定至本体11,并且包括底板40a和在底板40a的X轴方向外侧上形成的引导部40b。滑动轴26可滑动地连接至引导部40b。换句话说,引导部40b引导滑动轴26的滑动。例如,引导部40b具有例如在Y轴方向上形成的长孔40c,以使得滑动轴26在该长孔40c内可滑动地布置。
[0057]在固定基部40的底板40a的X轴方向内侧上立设有垂直板40d。上述旋转基部框架30的铰接轴30c连接至该垂直板40d(参见图7和图8)。
[0058]如图6和他7所示,第一臂21和第二臂22各自的臂部21b和22b分别通过臂部21b和22b远端的轴部中介而可旋转地连接至显示体12。例如,在显示体12的侧表面上分别存在有配置为连接臂部21b和22b的附接侧构件24。侧构件24分别以侧构件24的纵向对应于显示体12的侧表面的纵向的方式附接至显示体12。换句话说,这一附接使得链接臂23和显示体12的显示面彼此平行。
[0059]如图4所示,每个侧构件24的两个轴27和28之间的净空al与连接轴25和滑动轴26之间的净空a2被设计为大致彼此相等。换句话说,第一臂21、第二臂22、链接臂23和侧构件24形成了平行链接机构20的四边形。例如,当平行链接机构20的四边形变为矩形时,第一臂21和第二臂22的臂部21b和22b相对于水平面形成45度角。在此情况下,显示体12的显示面垂直于臂部21b和22b,并且同样b相对于水平面形成45度角。
[0060]至少第一臂21被形成为在垂直于其纵向的截面内具有大致L形,并且第二臂22被形成为在垂直于其纵向的截面内具有大致U形(或方角C形)(参见图8)。第二臂22被形成为具有小于第一臂21的横截面尺寸。于是,如图4和图5所示,在其中第一臂21、第二臂22、链接臂23和侧构件24彼此平行的状态下,第二臂22被布置在位于第二臂22外侧上的第一臂21之内。注意到第二臂22可被形成为在类似于第一臂21的截面形状的横截面中具有L形。
[0061]通过为平行链接机构20设置的四个轴(滑动轴26、连接轴25以及轴部27和28)的中介,平行链接机构20以预定扭矩(摩擦力)连接至本体11和显示体12。于是,通过这一扭矩,PC 100能够保持显示体12相对于本体11采取的任何姿态。
[0062]然而,如上所述,平行链接机构20的四个轴无需具有使得显示体12被保持在相对于本体11的任何姿态的这些扭矩。作为替换并且如下所述,可以设置诸如停止器的机构来使得显示体12能够保持如图6所示的姿态。
[0063]在图4所示的闭合模式下,滑动轴26定位在作为引导部40b的长孔40c的后端的滑动后端40f (第一滑动端)(参见图10)处。位于滑动后端40f的滑动轴26与旋转基部框架30的铰接轴30c对准。当滑动轴26如在普通PC 100中那样位于滑动后端40f处时,显示体12处于相对于本体11可打开/可闭合的状态下。在下文中,这一状态被合宜地称为“蛤壳模式”并且处于这一状态下的显示体12的打开/闭合操作被称为蛤壳打开/闭合操作。
[0064]与此同时,在图5所示的平板模式下,滑动轴26定位在作为引导部40b的长孔40c的前端的滑动前端40e (第二滑动端)处。
[0065](信息终端装置的机械操作)
[0066]接下来将对如上构造的PC 100的机械操作进行描述。作为这一 PC 100的机械操作,执行上述蛤壳打开/闭合操作和平板打开/闭合操作的两类打开/闭合操作。
[0067]<蛤壳打开/闭合操作>
[0068]闭合模式指的是其中平行链接机构20的第一臂21、第二臂22和链接臂23彼此平行且滑动轴26被定为在引导部40b的滑动后端40f处(参见图2和图4)的模式。在此状态下,PC 100能够执行上述蛤壳打开/闭合操作。
[0069]图9示出了蛤壳打开/闭合操作。同样如图10所示,显示体12、平行链接机构20和旋转基部框架30在其中第一臂21、第二臂22和链接臂23被保持在彼此平行且滑动轴26与铰接轴30c对准的状态下彼此整体移动。换句话说,同蛤壳打开/闭合操作,显示体12和平行链接机构20围绕旋转基部框架30的铰接轴30c旋转,以使得显示体12相对于本体11打开和闭合。
[0070]<平板打开/闭合操作>
[0071]图1lA至图1lC示出了平板打开/关闭操作。平板打开/闭合操作指的是使平行链接机构20动作以便相对于本体11移动显示体12的操作。在平板打开/闭合操作期间,PC 100在蛤壳模式和平板模式之间以显示体14的端部(与铰接轴30c平行的端部,具体地,上缘部和下缘部)朝向和远离铰接轴30c移动的方式进入其中显示体12位于相对于本体11移动的范围之内的状态(如下描述为观看者模式)。
[0072]图12A至图12C分别示出了各自与图1lA至图1lC中的操作定时相对应的平行链接机构20的动作。图13是在图1lA所示状态下的PC 100的透视图。
[0073]例如,如图1所示,在其中显示体12沿着Z轴方向直立的状态(90度状态)下,用户能够开始平板打开/闭合操作。进一步地,用户能够使平行链接机构20动作,由此处于如图1lC所示平板模式下的PC 100进入其中显示体12沿着Z轴方向直立的状态。
[0074]在图1所示的状态下,如上所述,滑动轴26与铰接轴30c对准。在图1所示的状态下,当平行链接机构20动作时,滑动轴26朝向引导部40b的滑动前端40e移动,并且显示体12被旋转以使得显示体12的显示单元14的显示面朝向与本体11相反的一侧,换句话说,朝向上侧。在这一操作期间的PC 100的运动在图1lA至图1lC以及相应的图12A至12C中相续示出。图1lB和图12B中示出的状态对应于图7所示的状态。
[0075]图1lC和图12C中示出的PC 100的状态都对应于于图5所示的状态。在此状态下,本体11和显示体12以与其上设有显示体12的显示单元14的显示侧相反的一侧上的表面(相反面)16面对本体11的方式彼此重叠。换句话说,显示单元14的显示面朝上,并且用户能够在此状态下将PC 100作为平板PC使用。
[0076]如上所述,根据这一实施方式,PC 100至少能够在如图9所示的铪壳模式和如图3所示的平板模式中使用。本体11和显示体12使用平行链接机构20彼此连接,并且由此显示体12能够根据平行链接机构20的移动而相对于本体11移动。换句话说,显示体12的姿态根据平行链接机构20的臂21和22的角度确定,并且由此显示体12的姿态能够得以稳定。
[0077]与此同时,在专利文献I中描述的装置内,第二机壳需要被旋转360度或以上,从而难以实现稳定姿态。
[0078]在根据这一实施方式的平行链接机构20中,链接臂23的滑动轴26沿着引导部40b滑动。由此,平行链接机构20能够在稳定显示体12相对于本体11的姿态的同时进行动作。
[0079]左右一对的平行链接机构20在固定到旋转基部框架30的同时与该旋转基部框架30整体移动。由此,左右一对的平行链接机构20的移动更容易彼此同步,并且其刚性度(两个第一臂21的刚性度)能够增强。结果进一步稳定显示体12的运动。
[0080]在此实施方式中,具有将两个平行链接机构20彼此连结功能的旋转基部框架30包括铰接轴30c,并且由此无需设置作为单独构件的旋转轴。结果,PC 100能够在增强平行链接机构20的两个第一臂21的刚性度的同时缩减尺寸。
[0081]如上所述,在此实施方式中,平行链接机构20的四个轴(滑动轴26、连接轴25和轴部27和28)的扭矩(摩擦力)高到足以维持显示体12相对于本体11的任意姿态。然而,这不应被理解为是限制性的。具体地,在用户如图6和图13所示移动显示体12之时无需仅用这四个轴的扭矩来为该PC 100保持显示体12的姿态(如图6和图13例示的姿态)。在这一情况下,PC 100可以进一步包括配置为调整显示体12和本体11的运动的调整构件(未示出),由此在PC 100的平板打开/闭合状态中的任何姿态下的显示体12和本体11的运动能够由除上述四个轴25至28的扭矩之外的其他扭矩调整。
[0082]作为调整构件,例如向显示体12的下端部和本体11的相反面(面向显示体12的表面,即,上表面)lla(参见图13)设置诸如橡胶的具有高摩擦系数的构件(或机构)。在向本体11的相反面Ila设置的时候,这一调整构件仅需被布置在其中布置了键盘13和触摸板15的区域之外的任何区域内。作为具有高摩擦系数的构件的实现,本体11的一部分或全部可被处理为具有高摩擦系数。
[0083]替换地,作为调整构件,可向显示体12的下端部和本体11的相反面I Ia设置机械或磁性停止器。
[0084]机械停止器的例子包括突出部、凹入部、切块和滑动机构。滑动机构指的是例如配置为在多个不同阶段改变显示体12的角度的机构。
[0085]磁性停止器可在如下实现中使用:例如可以在显示体12 (或本体11)的预定位置处设置永磁体以使得在本体11 (或显示体12)上的对应预定位置处提供铁磁体的情况下能够在例如图6和图13所示的位置处保持显示体12的姿态。
[0086](信息终端装置的电气硬件)
[0087]图14是示出了 PC 100的电气硬件构成的框图。
[0088]在PC 100中,CPU 101、R0M(只读存储器)102和RAM(随机存取存储器)103通过总线104彼此互联。CPU 101总地用作控制单元。
[0089]输入/输出接口 105也连接至总线104。诸如键盘13、触摸板15和显示单元14的触摸面板的输入单元107连接至输入/输出接口 105。进一步地,存储单元108、通信单元109和配置为驱动可移除介质的驱动单元110等连接至输入/输出接口 105。此外,如下描述的检测单元111连接至总线104。
[0090]在如上构造的计算机中,软件被如下激活:CPU 101将例如存储在存储单元108中的软件经由输入/输出接口 105和总线104载入到RAM 103内,并在随后执行该软件。
[0091](应用于信息终端装置的软件模式)
[0092]作为信息终端装置的PC 100基本能够在如下四种模式间切换。
[0093](I)闭合模式(第一模式)(参见图2)
[0094](2)蛤壳模式(第二模式)(参见图1和图9)
[0095](3)平板模式(第三模式)(参见图3)
[0096](4)观看者模式(第四模式)(例如参见图1lA和他13)
[0097]观看者模式指的是主要用于使得用户能够观看(浏览)显示体12的显示单元14而非执行对PC 100的操作输入的模式。观看者模式在例如用户观看在显示单元14上显示的电影、电视节目和其他图像(包括运动图像和静止图像)之时使用。
[0098]在观看者模式中,如图所示,例如在13中在Z轴方向上观察的那样,显示体12在暴露触摸板15的同时隐藏键盘13。然而,观看者模式被定义为其中在其中能够执行平板打开/闭合操作的状态下,显示体12呈现诸如其中显示体12相对于本体11形成预定角的姿态或是其中显示体12形成由用户针对本体11选择和设置的角度的姿态之类的任何姿态的模式。
[0099]当然如下所述,即便在观看者模式下,PC 100也能够至少经由触摸板15等接收来自用户的操作输入。
[0100]CPU 101可以通过检测单元111的中介检测PC 100使用上述模式(I)至(4)中的哪一个(换句话说,确认该PC 100是否正在这些模式中的至少一个模式下使用),并且根据由此检测到的PC 100的模式来激活或切换软件模块。
[0101]例如,CPU 101可以检测PC 100使用上述模式⑵至(4)中的哪一个,并且根据由此检测到的PC 100的模式来激活或切换软件模块。替换地,CPU 101可以检测PC 100使用上述模式(2)和(3)中的哪一个,并且根据由此检测到的PC 100的模式来激活或切换软件模块。另作替换地,CPU 101可以检测PC 100使用上述模式(3)和(4)中的哪一个,并且根据由此检测到的PC 100的模式来激活或切换软件模块。
[0102]“切换”在此概念性地包括软件的“激活”。“切换”不仅包括“激活”,还包括对已被激活并在随后去激活的软件进行再激活的处理,由此该CPU可以执行该软件的程序。
[0103]例如,当检测到上述四个模式中的多个模式时,足够的是存储单元108存储分别指示PC 100的上述四个模式中的多个模式的多个软件模块及与其关联的信息项。由此,PC100能够激活根据PC 100的模式选择的软件模块。
[0104]该软件可以包括OS(操作系统)以及在OS上操作的应用软件。例如,在其中以蛤壳模式使用PC 100的状态下激活第一 OS,而当用户将PC 100切换至平板模式时,则激活与第一 OS不同的第二 OS。换句话说,在双引导模式下使用PC 100。当然这一示例不应被解释为限制性的,并且PC 100可以根据模式切换三个或更多个OS。例如,可以利用以Windows (商标)作为第一 0S、Android (商标)作为第二 OS、和1S (商标)作为第三OS的组合。
[0105]替换地,PC 100可以根据模式在一个OS内切换不同的用户界面(UI)。例如,当Windows (商标)用作所述的一个OS时,PC 100可以在蛤壳模式下使用常规Π,而在平板模式下使用Metro U10
[0106]另作替换地,要被切换的软件模块不限于OS,并且可以包括应用。
[0107]例如,当从PC 100的蛤壳模式或平板模式切换至观看者模式时,PC 100可以自动激活被配置为再现运动图像的应用。
[0108]再作替换地,可以利用配置为执行操作输入在观看者模式下对于显示单元14的屏幕的部分区域或全部的分配(指定)设置的应用。该应用在观看者模式下通过显示单元14的中介在显示单元14的屏幕的部分区域或全部区域内显示用于触摸操作输入的操作屏幕。操作屏幕包括用于再现运动图像的操作屏幕。例如,操作屏幕被分成多个(例如,三个或更多个)区域:用于快进播放的右侧区域;用于再现和停止的中央区域;以及用于快速倒回的左侧区域。
[0109]作为另一个应用的例子,PC 100可以包括配置为通过显示单元14的中介在启用和禁用触摸操作输入之间切换的应用。例如,PC 100可以在该PC 100用于平板模式时启用触摸操作输入,而在该PC 100用于其他模式时禁用触摸操作输入。由此,仅当该PC 100用于平板模式时,用户能够通过显示单元14的中介执行触摸操作输入。于是,与触摸操作输入相对应的命令取决于模式。也就是说,在第一模式中,触摸操作输入对应于第一命令,而在第二模式中,相同的触摸操作输入可以对应于与第一命令不同的命令。
[0110]另作替换地,根据PC 100的模式,该PC 100不仅可以通过显示单元14的中介切换触摸操作输入的启用和禁用,还可以是通过键盘13或触摸板15等的中介切换操作输入的启用和禁用。
[0111]在此上下文中,检测单元111可被配置为例如使用磁力或电力检测PC 100的上述模式之间的差异。当检测单元111使用磁力执行检测时,足够的是分别在平行链接机构20的第一臂21和第二臂22上布置磁性传感器和永磁体。与此同时,当检测单元111使用电力执行检测时,足够的是在平行链接机构20的任何一对构件上设置导电部。
[0112]例如,可以利用其中永磁体被布置在本体11 (或显示体12的下端部)上而磁性传感器被布置在显示体12的下端部(或本体11)上的机构来检测该PC 100是在观看者模式还是在其他模式下使用。
[0113](其他实施方式)
[0114]本技术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并且可以在各种其他实施方式中执行。
[0115]除了显示体12的显示单元14之外,还可以向本体11设置另一显示单元。在此情况下,本体11没有必要包括作为硬件的键盘13,并且足够的是仅在本体11的相反面I Ia (上表面)上设置键盘13和触摸板15之一。
[0116]替换地,PC 100可被配置为在本体11的前侧上设置键盘13而在其后侧上设置触摸板15。
[0117]信息终端装置可以具有移动电话等的功能。在此情况下,信息终端装置的尺寸能被恰当改变。
[0118]在平行链接机构20中,无需被配置为将链接臂23和第二臂22彼此连接的轴连接至本体11 (对应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滑动轴26),以使得平行链接机构20能够在Z-Y平面内自由移动。
[0119]图15至图24示出了其中使用了平行链接机构且根据本技术另一实施方式的信息终端装置(电子计算机)。
[0120]在此描述的实施方式的特征中的至少两个特征可以彼此结合。
[0121]本技术可以利用如下配置。
[0122](I) 一种装置,包括:
[0123]第一主体,包括在所述第一主体的输入侧上的输入单元;
[0124]第二主体,包括在所述第二主体的显示侧上的显示器;以及
[0125]被配置为链接所述第一主体和所述第二主体以使得所述第一主体和所述第二主体能够在四个不同模式之间切换的链接机构,第一模式是其中以所述输入侧面对所述第二主体的与所述显示侧相反的那一侧而将所述第一主体和所述第二主体彼此平行布置的模式,第二模式是其中以所述输入侧面对所述显示侧而将所述第一主体和所述第二主体彼此平行布置的模式,第三模式是其中所述第二主体围绕所述第一主体的后缘旋转并且所述显示侧面对所述输入侧的模式,而第四模式是其中所述第二主体被布置在所述第一主体的所述输入侧之上以使得所述第二主体的边缘与所述第一主体的所述输入侧在所述第一主体的前缘和所述后缘之间的一部分相邻的模式。
[0126](2)如(I)所述的装置,还包括:
[0127]被配置为检测所述装置是处于所述第一模式、所述第二模式、所述第三模式还是所述第四模式下的检测单元。
[0128](3)如⑵所述的装置,还包括:
[0129]被配置为根据由所述检测单元检测到的模式激活或切换软件模块的处理器。
[0130](4)如(3)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软件模块包括操作系统以及由所述操作系统操作的应用软件。
[0131](5)如(I)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装置在所述第二模式下激活第一操作系统,并且所述装置在所述模式被改变为所述第三模式时激活与第一操作系统不同的第二操作系统。
[0132](6)如(3)所述的装置,其中处理器在所述模式被改变时切换用户界面,同时维持相同的操作系统。
[0133](7)如(3)所述的装置,其中处理器激活视窗操作系统,所述处理器在所述第二模式下使用常规用户界面,并且所述处理器在所述第三模式下使用Metro用户界面。
[0134](8)如(I)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装置在所述装置从所述第二模式或所述第三模式改变为所述第四模式时激活被配置为再现运动图像的应用。
[0135](9)如(I)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装置在所述第四模式下分配所述显示单元的部分区域或整个区域以接收触摸操作输入。
[0136](10)如(9)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装置在所述第四模式下分配所述显示单元的第一部分区域以接收快进触摸操作输入、分配所述显示单元的第二部分区域以开始和停止触摸操作输入、以及分配所述显示单元的第三部分区域以接收倒带触摸操作输入。
[0137](11)如(3)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处理器基于由所述检测单元检测到的所述模式在启用和禁用通过所述显示单元接收到的触摸操作输入之间切换。
[0138](12)如(3)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处理器基于由所述检测单元检测到的所述模式执行与通过所述显示单元接收到的触摸操作输入相对应的命令。
[0139](13)如(12)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处理器在所述第一模式下执行与通过所述显示单元接收到的触摸操作输入相对应的第一命令,并且所述处理器在所述第二模式下执行与接收到的触摸操作输入相对应的第二命令,所述第二命令与所述第一命令不同。
[0140](14)如(3)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处理器基于由所述检测单元检测到的所述模式在启用和禁用通过所述输入单元接收到的操作输入之间切换。
[0141](15)如(14)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输入单元包括键盘和触摸板,并且所述处理器基于由所述检测单元检测到的所述模式在启用和禁用通过所述键盘和所述触摸板接收到的操作输入之间切换。
[0142](16)如(I)至(15)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链接机构包括位于所述装置的第一侧上的第一链接机构以及位于所述装置的与所述第一链接机构相反的那一侧上的第二链接机构。
[0143](17)如(I)至(16)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链接机构包括第一臂、第二臂、以及被配置为彼此平行地链接所述第一臂和所述第二臂的链接臂。
[0144](18)如(16)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链接臂的第一端使用第一连接轴能够旋转地连接至所述第一臂的第一端,并且所述链接臂的第二端使用第二连接轴能够旋转地连接至所述第二臂的第一端。
[0145](19)如(18)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第二连接轴延伸到所述第一主体中的槽内,并且所述第二连接轴在所述装置在模式之间改变时沿着所述槽滑动。
[0146](20)如(18)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第一臂的第二端使用第三连接轴能够旋转地连接至所述第二主体,所述第二臂的第二端使用第四连接轴能够旋转地连接至所述第二主体。
[0147](21) 一种信息终端装置,包括:
[0148]第一主体;
[0149]具有显示侧和与所述显示侧相反的那一侧的第二主体;
[0150]配置为将所述第一主体和所述第二主体能够旋转地彼此连接的铰接轴;以及
[0151]配置为将所述第一主体和所述第二主体彼此连接以使得所述信息终端装置在所述第一主体和所述第二主体的相对姿态模式的各种模式中使用的连接机构,所述模式包括:
[0152]其中以所相反的那一侧朝向所述信息终端装置的外侧的方式而将所述第一主体和所述第二主体彼此重叠的第一模式,
[0153]作为所述信息终端装置的一个模式的第二模式,其中所述第二主体从所述第一模式相对于所述第一主体处于通过围绕所述铰接轴的旋转而移动的范围内,
[0154]其中以所述显示侧朝向所述信息终端装置的外侧的方式而将所述第一主体和所述第二主体彼此重叠的第三模式,以及
[0155]作为所述信息终端装置的一个模式的第四模式,其中所述第二主体在所述第二模式和所述第三模式之间相对于所述第一主体处于以所述第二主体的端部朝向和远离铰接轴的方式移动的范围内。
[0156](22)如(21)所述的信息终端装置,还包括配置为检测所述第一模式、所述第二模式、所述第三模式和所述第四模式中的至少一个的检测单元。
[0157](23)如(22)所述的信息终端装置,还包括:
[0158]配置为存储软件的存储单元;以及
[0159]配置为根据由所述检测单元检测到的所述第一模式、所述第二模式、所述第三模式和所述第四模式中的至少一个激活在所述存储单元中存储的所述软件的控制单元。
[0160](24)如(22)所述的信息终端装置,其中所述检测单元检测所述第一模式、所述第二模式、所述第三模式和所述第四模式中的多个模式。
[0161](25)如(24)所述的信息终端装置,还包括:
[0162]存储单元,配置为存储
[0163]多个软件模块,以及
[0164]与所述多个软件模块相关联的信息项,所述信息项分别指示所述信息终端装置的所述多个模式;以及
[0165]配置为在所述多个软件模块中激活与指示所述信息终端装置的所述多个模式中已被所述检测单元检测到的的所述至少一个模式的信息项相对应的软件模块。
[0166](25)如(21)至(25)中任一项所述的信息终端装置,其中所述连接构件包括平行链接机构,所述平行链接机构具有
[0167]能够与所述铰接轴3整体地旋转并且能够旋转连接至所述第二主体的第一臂,
[0168]能够旋转地连接至所述第二主体的第二臂,以及
[0169]配置为彼此平行地链接所述第一臂和所述第二臂的链接臂。
[0170](27)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包括:
[0171]检测信息终端装置的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的相对姿态模式中的至少一个模式;以及
[0172]激活与检测到的至少一个所述描述相对应的软件模块,所述信息终端装置包括
[0173]所述第一主体,
[0174]具有显示侧和与所述显示侧相反的那一侧的所述第二主体,
[0175]配置为将所述第一主体和所述第二主体可旋转地彼此连接的铰接轴,以及
[0176]配置将所述第一主体和所述第二主体彼此连接的连接构件,所述模式包括
[0177]其中以所相反的那一侧朝向所述信息终端装置的外侧的方式而将所述第一主体和所述第二主体彼此重叠的第一模式,
[0178]作为所述信息终端装置的一个模式的第二模式,其中所述第一模式下的所述第二主体相对于所述第一主体处于通过围绕所述铰接轴的旋转而移动的范围内,
[0179]其中以所述显示侧朝向所述信息终端装置的外侧的方式而将所述第一主体和所述第二主体彼此重叠的第三模式,以及
[0180]作为所述信息终端装置的一个模式的第四模式,其中所述第二模式和所述第三模式之间的所述第二主体相对于所述第一主体处于以所述第二主体的端部朝向和远离铰接轴的方式移动的范围内。
[0181]本申请包含与在2012年2月3日向日本专利局提交的日本优先权专利申请JP2012-022540中所公开的主题,其中该专利申请的全部内容通过引用合并在此。
[0182]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的是,取决于设计要求和其他因素,会出现各种修改、组合、子组合和变化,而这些修改、组合、子组合和变化仍将位于所附权利要求或其等效方案的范围内。
[0183]参考标记列表
[0184]11 本体
[0185]12显示体
[0186]14显示单元
[0187]20平行链接机构
[0188]21 第一臂
[0189]22 第二臂
[0190]23链接臂
[0191]30c铰接轴
[0192]100 PC (信息终端装置)
[0193]101 CPU
[0194]108存储单元
【权利要求】
1.一种装置,包括: 第一主体,包括在所述第一主体的输入侧上的输入单元; 第二主体,包括在所述第二主体的显示侧上的显示器;以及 被配置为链接所述第一主体和所述第二主体以使得所述第一主体和所述第二主体能够在四个不同模式之间切换的链接机构,第一模式是其中以所述输入侧面对所述第二主体的与所述显示侧相反的那一侧而将所述第一主体和所述第二主体彼此平行布置的模式,第二模式是其中以所述输入侧面对所述显示侧而将所述第一主体和所述第二主体彼此平行布置的模式,第三模式是其中所述第二主体围绕所述第一主体的后缘旋转并且所述显示侧面对所述输入侧的模式,而第四模式是其中所述第二主体被布置在所述第一主体的所述输入侧之上以使得所述第二主体的边缘与所述第一主体的所述输入侧在所述第一主体的前缘和所述后缘之间的一部分相邻的模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还包括: 被配置为检测所述装置是处于所述第一模式、所述第二模式、所述第三模式还是所述第四模式下的检测单元。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还包括: 被配置为根据由所述检测单元检测到的模式激活或切换软件模块的处理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软件模块包括操作系统以及由所述操作系统操作的应用软件。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装置在所述第二模式下激活第一操作系统,并且所述装置在所述模式被改变为所述第三模式时激活与第一操作系统不同的第二操作系统。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置,其中处理器在所述模式被改变时切换用户界面,同时维持相同的操作系统。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置,其中处理器激活视窗操作系统,所述处理器在所述第二模式下使用常规用户界面,并且所述处理器在所述第三模式下使用Metro用户界面。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装置在所述装置从所述第二模式或所述第三模式改变为所述第四模式时激活被配置为再现运动图像的应用。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装置在所述第四模式下分配所述显示单元的部分区域或整个区域以接收触摸操作输入。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装置在所述第四模式下分配所述显示单元的第一部分区域以接收快进触摸操作输入、分配所述显示单元的第二部分区域以接收开始和停止触摸操作输入、以及分配所述显示单元的第三部分区域以接收倒带触摸操作输入。
11.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处理器基于由所述检测单元检测到的所述模式在启用和禁用通过所述显示单元接收到的触摸操作输入之间切换。
12.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处理器基于由所述检测单元检测到的所述模式执行与通过所述显示单元接收到的触摸操作输入相对应的命令。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处理器在所述第一模式下执行与通过所述显示单元接收到的触摸操作输入相对应的第一命令,并且所述处理器在所述第二模式下执行与接收到的触摸操作输入相对应的第二命令,所述第二命令与所述第一命令不同。
1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处理器基于由所述检测单元检测到的所述模式在启用和禁用通过所述输入单元接收到的操作输入之间切换。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输入单元包括键盘和触摸板,并且所述处理器基于由所述检测单元检测到的所述模式在启用和禁用通过所述键盘和所述触摸板接收到的操作输入之间切换。
1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链接机构包括位于所述装置的第一侧上的第一链接机构以及位于所述装置的与所述第一链接机构相反的那一侧上的第二链接机构。
1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链接机构包括第一臂、第二臂、以及被配置为彼此平行地链接所述第一臂和所述第二臂的链接臂。
18.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链接臂的第一端使用第一连接轴能够旋转地连接至所述第一臂的第一端,并且所述链接臂的第二端使用第二连接轴能够旋转地连接至所述第二臂的第一端。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第二连接轴延伸到所述第一主体中的槽内,并且所述第二连接轴在所述装置在模式之间改变时沿着所述槽滑动。
20.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第一臂的第二端使用第三连接轴能够旋转地连接至所述第二主体 ,所述第二臂的第二端使用第四连接轴能够旋转地连接至所述第二主体。
【文档编号】G06F1/16GK104081308SQ201380006629
【公开日】2014年10月1日 申请日期:2013年1月23日 优先权日:2012年2月3日
【发明者】有马喜代邦, 森泽有人 申请人:索尼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