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与流程

文档序号:13215971阅读:133来源:国知局
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电子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和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电子设备的性能及外观得到了大力提升,其中笔记本电脑以其小巧轻便、便于携带、娱乐性强等优点正受到越来越多的人们的喜爱,成为学习和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用户利用电子设备可以做的事也越来越多,如:用户可以通过与网络服务器连接的电子设备观看视频、听音乐、玩游戏等。目前,在用户使用电子设备进行各项功能应用时,常会因为某些突发事情而暂时离开电子设备。例如用户正在使用电脑中的浏览器查看网页,突然听闻有来访者敲门,则用户需要离开电脑而去查看来访者,甚至还可能花费更长的时间,例如与来访者聊天等。而此时,电子设备仍处于屏幕点亮状态,使得电子设备的保密性较差,同时功耗消耗也较大。虽然,现在可以通过在屏幕保护程序中设置等待时长来自动控制显示屏幕的关闭,例如等待10分钟、20分钟等。但对于用户来说,采用该方式来控制电子设备的方式显得较为生硬,并且在设置的等待时长内,电子设备仍处于功耗较大、保密性较差的状态。综上可知,现有技术中存在电子设备对显示屏幕的控制效果较差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电子设备对显示屏幕的控制效果较差的技术问题,实现提高控制方式的灵活性,增强电子设备的保密性的技术效果。本发明提供一种控制方法,应用于电子设备中,所述电子设备包括图像采集单元和显示单元,该方法包括:当所述电子设备处于第一工作状态时,通过所述图像采集单元进行实时图像采集,获得第一图像;其中,在所述第一工作状态下,所述显示单元处于第一功耗的状态;判断所述第一图像是否满足预设条件;若满足,控制所述电子设备由所述第一工作状态切换至第二工作状态;其中,在所述第二工作状态下,所述显示单元处于第二功耗的状态,所述第二功耗与所述第一功耗不同。可选的,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投影模块,且所述投影模块的投影方向和所述显示单元的朝向呈第一角度,所述当所述电子设备处于第一工作状态时,通过所述图像采集单元进行实时图像采集,获得第一图像,具体为:当所述电子设备处于第一工作状态,且所述投影模块处于开启状态时,通过所述图像采集单元通过实时图像采集获得第一图像。可选的,所述判断所述第一图像是否满足预设条件,具体包括:解析所述第一图像,获得与所述第一图像对应的第一人脸信息;判断与所述第一人脸信息对应的第一人脸与所述显示单元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是否满足预设条件。可选的,所述判断与所述第一人脸信息对应的第一人脸与所述显示单元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是否满足预设条件,具体包括:根据所述第一人脸信息中的至少一个人脸特征信息,确定所述第一人脸信息对应的第一人脸相对于所述显示单元的第一人脸角度;判断所述第一人脸信息对应的第一人脸角度是否处于第一预设角度范围内;其中,所述第一预设角度范围的最大角度小于所述第一角度;若不处于,则确定所述第一人脸与所述显示单元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满足所述预设条件。可选的,所述判断与所述第一人脸信息对应的第一人脸与所述显示单元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是否满足预设条件,具体包括:确定所述第一人脸信息对应的第一人脸的人脸图像在所述第一图像中所占的第一图像比例;根据图像比例与相对距离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第一人脸相对于所述显示单元的第一相对距离;判断所述第一相对距离是否处于预设距离范围内;若处于,则确定所述第一人脸与所述显示单元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满足所述预设条件。可选的,在判断所述第一图像是否满足预设条件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若不满足,控制所述电子设备处于所述第一工作状态。可选的,所述当所述电子设备处于第一工作状态时,通过所述图像采集单元进行实时图像采集,获得第一图像,具体包括:当所述电子设备处于第一工作状态时,获得通过所述图像采集单元实时采集的第一采集图像;对所述第一采集图像进行人脸识别,确定与第一采集图像对应的至少一个人脸信息;将所述至少一个人脸信息与预设人脸信息进行匹配;若匹配成功,将所述第一采集图像确定为所述第一图像。另一方面,本发明公开一种所述电子设备包括图像采集单元和显示单元,所述电子设备包括:获取单元,用于当所述电子设备处于第一工作状态时,通过所述图像采集单元进行实时图像采集,获得第一图像;其中,在所述第一工作状态下,所述显示单元处于第一功耗的状态;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所述第一图像是否满足预设条件;处理单元,用于若所述第一图像满足预设条件,控制所述电子设备由所述第一工作状态切换至第二工作状态;其中,在所述第二工作状态下,所述显示单元处于第二功耗的状态,所述第二功耗与所述第一功耗不同。可选的,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投影模块,且所述投影模块的投影方向和所述显示单元的朝向呈第一角度,所述获取单元具体用于:当所述电子设备处于第一工作状态,且所述投影模块处于开启状态时,通过所述图像采集单元通过实时图像采集获得第一图像。可选的,所述判断单元具体用于:解析所述第一图像,获得与所述第一图像对应的第一人脸信息;判断与所述第一人脸信息对应的第一人脸与所述显示单元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是否满足预设条件。可选的,所述判断单元具体用于:根据所述第一人脸信息中的至少一个人脸特征信息,确定所述第一人脸信息对应的第一人脸相对于所述显示单元的第一人脸角度;判断所述第一人脸信息对应的第一人脸角度是否处于第一预设角度范围内;其中,所述第一预设角度范围的最大角度小于所述第一角度;若不处于,则确定所述第一人脸与所述显示单元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满足所述预设条件。可选的,所述判断单元具体用于:确定所述第一人脸信息对应的第一人脸的人脸图像在所述第一图像中所占的第一图像比例;根据图像比例与相对距离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第一人脸相对于所述显示单元的第一相对距离;判断所述第一相对距离是否处于预设距离范围内;若不处于,则确定所述第一人脸与所述显示单元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满足所述预设条件。可选的,所述处理单元具体还用于:若所述第一图像不满足所述预设条件,控制所述电子设备处于所述第一工作状态。可选的,所述获取单元具体用于:当所述电子设备处于第一工作状态时,获得通过所述图像采集单元实时采集的第一采集图像;对所述第一采集图像进行人脸识别,确定与第一采集图像对应的至少一个人脸信息;将所述至少一个人脸信息与预设人脸信息进行匹配;若匹配成功,将所述第一采集图像确定为所述第一图像。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上述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一种或多种技术效果:本发明实施例中,由于当电子设备处于第一工作状态时,可以通过图像采集单元实时地进行图像采集,并获得第一图像,此时,显示单元可以是处于点亮状态,即具有第一功耗,进一步,通过对第一图像分析处理,可以判断其是否满足于预设条件,若满足,则可以控制电子设备进行工作状态的切换,即切换至显示单元处于第二功耗的第二工作状态,第二功耗小于第一功耗,故在第一图像满足预设条件时,例如,第一图像中不存在用户的人脸图像或人脸部朝向显示单元,则电子子设备可以通过切换工作状态来控制显示单元的点亮或熄灭,提高控制方式的灵活性,降低了电子设备的功能消耗,同时增强了电子设备的保密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控制方法的主要流程图;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电子设备使用投影功能的示意图;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电子设备的主要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电子设备对显示屏幕的控制效果较差的技术问题,实现提高控制方式的灵活性,增强电子设备的保密性的技术效果。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总体思路如下: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一种控制方法,应用于电子设备中,所述电子设备包括图像采集单元和显示单元,所述方法包括:当所述电子设备处于第一工作状态时,通过所述图像采集单元进行实时图像采集,获得第一图像;其中,在所述第一工作状态下,所述显示单元处于第一功耗的状态;判断所述第一图像是否满足预设条件;若满足,控制所述电子设备由所述第一工作状态切换至第二工作状态;其中,在所述第二工作状态下,所述显示单元处于第二功耗的状态,所述第二功耗与所述第一功耗不同。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电子设备可以是笔记本电脑、PAD(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等电子设备,本发明对此不作限制。另外,本文中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优选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请参见图1,本发明提供一种控制方法,应用于电子设备中,该电子设备包括图像采集单元和显示单元,所述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1:当所述电子设备处于第一工作状态时,通过所述图像采集单元进行实时图像采集,获得第一图像;其中,在所述第一工作状态下,所述显示单元处于第一功耗的状态。本发明实施例中,该图像采集单元可以是电子设备内置或外置的摄像头,该摄像头可以实时地对该电子设备当前的用户状态进行图像采集,并获得第一图像。可选的,该第一图像可以是包含电子设备的当前用户的人脸图像的图像,例如,对当前使用该电子设备的用户的人脸状态进行采集,如正对显示单元或侧对显示单元等等。实际中,在通过图像采集单元获得第一图像时,具体可以包括以下步骤:a、当所述电子设备处于第一工作状态时,获得通过所述图像采集单元实时采集的第一采集图像;b、对所述第一采集图像进行人脸识别,确定与第一采集图像对应的至少一个人脸信息;c、将所述至少一个人脸信息与预设人脸信息进行匹配;d、若匹配成功,将所述第一采集图像确定为所述第一图像。其中,至少一个人脸信息可以是第一图像中包含的至少一个人脸图像对应的人脸信息。即此时,电子设备的摄像头采集到的图像中包含多个人脸图像,而该多个人脸图像中可以包含该电子设备的唯一用户的人脸图像。因此,在步骤c中,可通过人脸信息匹配确定第一图像中是否包含与预设人脸信息匹配成功的人脸信息,该预设人脸信息可以是在电子设备中设置的与其使用者或拥有者对应的人脸信息。例如,用户A可提前在电脑中以自己的头像设置为预存的人脸图像,进而在使用过程中,通过摄像头的图像采集、识别及人脸匹配,可以确定当前用户是否为用户A。若匹配成功,则可以确定当前的使用用户为预设使用用户,进而可以控制电子设备响应其相应的操作。当然,实际中,电子设备设置的预设人脸信息可以是一个或多个,若为多个时,只要存在任意一个匹配成功的人脸信息,即可认为该第一采集图像为第一图像,从而防止他人随意使用或控制该电子设备,提高了电子设备的安全性。在第一工作状态下,电子设备还可以运行有多个应用模块,例如采集模块、图像处理单元、通讯模块等等。可选的,本发明实施例中,若该电子设备包括投影模块,则步骤11具体可以是:当所述电子设备处于第一工作状态,且所述投影模块处于开启状态时,通过所述图像采集单元通过实时图像采集获得第一图像。具体来说,该投影模块可以是电子设备在使用投影功能时需要使用到的功能模块。当启动该投影模块时,电子设备通过该投影模块对应的投影方向和其显示单元的朝向可以呈第一角度,该第一角度可以是根据电子设备中投影模块对应的投影方向与显示单元所朝方向而确定的。例如,当投影模块对应的投影口在电子设备的侧面时,则对应的投影方向与显示单元的朝向所形成的第一角度可以为90°。请参见图2,其为包含投影模块的电子设备在进行投影时的系统结构示意图,其中数字1代表电子设备开启投影模块进行投影时所对应的投影口,数字2代表显示单元,数字3代表与投影口对应的投影画面,箭头a代表显示屏幕的朝向,即垂直于该显示屏幕的方向箭头,箭头b代表电子设备的投影方向,此时,箭头a和箭头b所形成的第一夹角可以为90°。步骤12:判断所述第一图像是否满足预设条件。本发明实施例中,在获得第一图像后,可以对第一图像进行处理,以便判断该图像是否满足预设条件。具体的,该判断过程可以是:首先,解析所述第一图像,获得与所述第一图像对应的第一人脸信息,然后判断与所述第一人脸信息对应的第一人脸与所述显示单元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是否满足预设条件。其中,在解析第一图像时,可以是对第一图像进行人脸识别,以便确定其中存在的人脸图像及对应的第一人脸信息。例如,检测到图像中与第一用户对应的第一人脸信息,而第一人脸可以是与预设人脸信息匹配成功的人脸信息对应的人脸图像。该相对位置关系可以是指与第一人脸信息对应的第一人脸与电子设备的显示屏幕之间存在的位置关系。例如,第一图像中的第一人脸所在平面与显示屏幕平行,可以认为与第一人脸对应的第一用户此时正面面对显示屏幕,即处于使用电子设备的状态。本发明实施例中,预设条件可以指确定用户未关注设备的显示屏幕的条件。具体的,在判断与所述第一人脸信息对应的第一人脸与所述显示单元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是否满足预设条件,可以包括但不仅限于以下两种方式。方式一:通过判断第一人脸与显示单元之间夹角来确定第一图像是否满足预设条件。该方式具体包括以下步骤:a、根据所述第一人脸信息中的至少一个人脸特征信息,确定所述第一人脸信息对应的第一人脸相对于所述显示单元的第一人脸角度;b、判断所述第一人脸信息对应的第一人脸角度是否处于第一预设角度范围内;其中,所述第一预设角度范围的最大角度小于所述第一角度;c、若不处于,则确定所述第一人脸与所述显示单元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满足所述预设条件。其中,与第一人脸信息对应的至少一个人脸特征信息可以是指面部特征,例如眼睛、鼻子、嘴巴、耳朵等。则根据目前对人脸角度的计算算法可以获得第一人脸与显示单元之间的第一人脸角度。例如可以根据与第一图像的图像深度信息,建立与第一人脸对应的人脸3D模型,进而将面部作为对应的人脸平面,进而将检测的该人脸平面与显示单元之间的角度作为第一人脸角度。第一预设角度范围可以是指根据投影方向与显示单元的朝向之间的第一角度所确定的用户的可用角度范围。通常来说,该角度范围的最大值小于第一角度,以使得用户的人脸在该角度范围内活动时,能够保证观察到显示单元。例如,若第一预设角度范围为0-40°,若用户在第一次转动头部时,转动弧度较小,如转动后测得第一人脸角度为30°,处于该第一预设角度范围内,则可以认为用户仍在关注显示单元以及使用电子设备;若用户第二次转动头部时转动的弧度较大,且测得的第一人脸角度为60°,故超过第一预设角度范围,此时可以认为第一图像中第一人脸与显示单元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满足预设条件,即用户此时可能并未观察显示单元,而在观看处于另一角度方向的投影画面。方式二:通过检测第一人脸与显示单元之间的位置来确定第一图像是否满足预设条件。该方式具体包括以下步骤:a、确定所述第一人脸信息对应的第一人脸的人脸图像在所述第一图像中所占的第一图像比例;b、根据图像比例与相对距离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第一人脸相对于所述显示单元的第一相对距离;c、判断所述第一相对距离是否处于预设距离范围内;d、若不处于,则确定所述第一人脸与所述显示单元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满足所述预设条件。其中,图像比例与相对距离的对应关系可以是预先在该电子设备设置的,例如,采集用户在第一距离为50cm时使用电子设备的第一参考图像,百年检测参考图像中该用户的人脸图像与第一图像的第一图像比例,例如1:3,则可建立第一图像比例与第一距离之间的关联关系。同理,若第二距离为65cm时,关联的第二图像比例为1:4等等。故在确定出第一人脸在第一图像中的第一图像比例后,可以确定出相应的第一相对距离。进而可以判断该相对距离是否处于预设距离范围内,该预设距离范围可以是用户根据使用习惯手动设置的,或者,该预设距离范围也可以是电子设备根据用户的使用习惯自动设置的,本发明对此不作具体限制。例如,若用户在使用电脑时,习惯与显示屏幕保持45cm-50cm的距离,而则设置的预设距离范围可以是0-55cm、0-60cm等包含该习惯距离的距离范围。而在方式二中的步骤c中,若判断结果表明第一相对距离处于该预设距离范围内,则第一图像中第一人脸与显示单元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不满足预设条件。此时,可以认为用户正在查看该显示屏幕中的内容,而未查看位于显示屏幕侧面的投影内容,故需要保证显示屏幕处于点亮状态,即维持第一工作状态。若超过该预设距离范围内,则当前的相对位置关系满足预设条件,即可以认为当前用户处于远离显示单元的状态,例如用户暂时远离电脑。实际中,在判断第一图像中第一人脸与第一图像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是否满足预设条件时,可将以上方式及其技术特征进行组合使用。例如,当电子设备处于第一工作状态时,分别确定第一人脸相对于显示单元的角度参数及距离参数,若均满足各自对应的条件,则确定相对位置关系满足预设条件,即此时用户并未关注显示屏幕。步骤13:若满足,控制所述电子设备由所述第一工作状态切换至第二工作状态;其中,在所述第二工作状态下,所述显示单元处于第二功耗的状态,所述第二功耗与所述第一功耗不同。本发明实施例中,在第二工作状态下,显示单元可以是处于熄灭状态,故第二功耗小于第一功耗。而电子设备中的至少一个应用模块可以是仍处于运行状态,例如采集模块仍在进行实时的图像采集、投影模块仍处于投影状态等等,故通过切换电子设备的工作状态,可以控制显示单元的点亮或熄灭,进而控制实现对显示单元功耗的控制。例如,电脑处于开启投影,且显示单元处于点亮的第一工作状态,在用户A转动头部后,摄像头采集到包含用户人脸图像的第一图像,若检测用户的人脸部分相对于显示单元的相对角度超过了预设角度范围,和/或用户的人脸部分相对于显示屏幕的相对距离大于预设距离范围,即用户人脸与显示屏幕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满足预设条件,即用户A当前并未查看显示屏幕上的内容,而有正在查看投影画面上的投影,故电子设备可通过切换至第二工作状体,例如待机等工作状态,以便降低显示屏幕的功耗,使其处于熄灭状态。此外,若第一人脸信息对应的第一人脸与显示单元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不满足预设条件,控制该电子设备仍处于第一工作状态。进一步,本发明实施例中,在控制所述电子设备由所述第一工作状态切换至第二工作状态之后,若检测到用户的第一人脸与显示单元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不满足预设条件时,例如用户的人脸部分相对于显示单元的相对角度处于预设角度范围内,和/或用户的人脸部分相对于显示屏幕的相对距离小于预设距离范围时,则还可以控制电子设备由第二工作状态切换至第一工作状态,以点亮显示单元。例如,用户正在使用电脑进行投影,若用户转头看投影画面,则用户人脸相对于显示单元的偏离角度也较大,距离可能较远,此时可控制电脑的显示屏幕处于熄灭状态,功耗较低;而后,若用户转回头来看显示屏幕,则用户人脸相对于显示屏幕的偏离显示屏幕的角度很小,距离可能较近,故可相应地控制显示屏幕由熄灭状态切换为点亮状态,以便于用户查看显示内容。当然,在控制显示单元是否重新点亮时,还可对采集图像中的人脸进行识别,若存在与预设人脸图像相同的人脸图像,控制点亮显示屏幕,从而防止他人查看该电子设备的显示屏幕中的内容,增强电子设备的安全性。本发明实施例中,由于在用户使用电子设备时,通过检测用户人脸与显示单元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并在其满足预设条件时,确定用户并未查看显示单元,通过控制电子设备的工作状态的切换,使显示单元处于熄灭状态,从而降低电子设备的功耗。并且由于图像采集单元的实施采集,及对图像的实时处理故使得电子设备的实时性较强,能够根据用户动作进行实时控制,故提高了控制方式的灵活性。请参见图3,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包括图像采集单元和显示单元,该电子设备可以包括获取单元301、判断单元302和处理单元303。获取单元301可以用于当所述电子设备处于第一工作状态时,通过所述图像采集单元进行实时图像采集,获得第一图像;其中,在所述第一工作状态下,所述显示单元处于第一功耗的状态。判断单元302可以用于判断所述第一图像是否满足预设条件。处理单元303可以用于若所述第一图像满足预设条件,控制所述电子设备由所述第一工作状态切换至第二工作状态;其中,在所述第二工作状态下,所述显示单元处于第二功耗的状态,所述第二功耗与所述第一功耗不同。可选的,若该电子设备包括投影模块,且所述投影模块的投影方向和所述显示单元的朝向呈第一角度,则所述获取单元具体用于:当所述电子设备处于第一工作状态,且所述投影模块处于开启状态时,通过所述图像采集单元通过实时图像采集获得第一图像。可选的,所述判断单元302具体可以用于:解析所述第一图像,获得与所述第一图像对应的第一人脸信息;判断与所述第一人脸信息对应的第一人脸与所述显示单元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是否满足预设条件。具体的,在判断单元302用于判断与所述第一人脸信息对应的第一人脸与所述显示单元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是否满足预设条件时,具体可以用于以下两种判断方式。方式一:根据所述第一人脸信息中的至少一个人脸特征信息,确定所述第一人脸信息对应的第一人脸相对于所述显示单元的第一人脸角度;判断所述第一人脸信息对应的第一人脸角度是否处于第一预设角度范围内;其中,所述第一预设角度范围的最大角度小于所述第一角度;若不处于,则确定所述第一人脸与所述显示单元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满足所述预设条件。方式二:确定所述第一人脸信息对应的第一人脸的人脸图像在所述第一图像中所占的第一图像比例;根据图像比例与相对距离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第一人脸相对于所述显示单元的第一相对距离;判断所述第一相对距离是否处于预设距离范围内;若不处于,则确定所述第一人脸与所述显示单元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满足所述预设条件。可选的,所述处理单元303具体还可以用于:若所述第一图像不满足所述预设条件,控制所述电子设备处于所述第一工作状态。可选的,所述获取单元301具体还可以用于:当所述电子设备处于第一工作状态时,获得通过所述图像采集单元实时采集的第一采集图像;对所述第一采集图像进行人脸识别,确定与第一采集图像对应的至少一个人脸信息;将所述至少一个人脸信息与预设人脸信息进行匹配;若匹配成功,将所述第一采集图像确定为所述第一图像。本发明实施例中,由于当电子设备处于第一工作状态时,可以通过图像采集单元实时地进行图像采集,并获得第一图像,此时,显示单元可以是处于点亮状态,即具有第一功耗,进一步,通过对第一图像分析处理,可以判断其是否满足于预设条件,若满足,则可以控制电子设备进行工作状态的切换,即切换至显示单元处于第二功耗的第二工作状态,第二功耗小于第一功耗,故在第一图像满足预设条件时,例如,第一图像中不存在用户的人脸图像或人脸部朝向显示单元,则电子子设备可以通过切换工作状态来控制显示单元的点亮或熄灭,提高控制方式的灵活性,降低了电子设备的功能消耗,同时增强了电子设备的保密性。具体来讲,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频率调整方法对应的计算机程序指令可以被存储在光盘,硬盘,U盘等存储介质上,当存储介质中的与控制方法对应的计算机程序指令被电子设备读取或被执行时,包括如下步骤:当所述电子设备处于第一工作状态时,通过所述图像采集单元进行实时图像采集,获得第一图像;其中,在所述第一工作状态下,所述显示单元处于第一功耗的状态;判断所述第一图像是否满足预设条件;若满足,控制所述电子设备由所述第一工作状态切换至第二工作状态;其中,在所述第二工作状态下,所述显示单元处于第二功耗的状态,所述第二功耗与所述第一功耗不同。可选的,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投影模块,且所述投影模块的投影方向和所述显示单元的朝向呈第一角度,所述存储介质中存储的与步骤在:当所述电子设备处于第一工作状态时,通过所述图像采集单元进行实时图像采集,获得第一图像,对应的计算机指令在被执行过程中,具体还包括如下步骤:当所述电子设备处于第一工作状态,且所述投影模块处于开启状态时,通过所述图像采集单元通过实时图像采集获得第一图像。可选的,所述存储介质中存储的与步骤在:判断所述第一图像是否满足预设条件对应的计算机指令在被执行过程中,具体还包括如下步骤:解析所述第一图像,获得与所述第一图像对应的第一人脸信息;判断与所述第一人脸信息对应的第一人脸与所述显示单元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是否满足预设条件。可选的,所述存储介质中存储的与步骤在:判断与所述第一人脸信息对应的第一人脸与所述显示单元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是否满足预设条件对应的计算机指令在被执行过程中,具体还包括如下步骤:根据所述第一人脸信息中的至少一个人脸特征信息,确定所述第一人脸信息对应的第一人脸相对于所述显示单元的第一人脸角度;判断所述第一人脸信息对应的第一人脸角度是否处于第一预设角度范围内;其中,所述第一预设角度范围的最大角度小于所述第一角度;若不处于,则确定所述第一人脸与所述显示单元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满足所述预设条件。可选的,所述存储介质中存储的与步骤在:判断与所述第一人脸信息对应的第一人脸与所述显示单元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是否满足预设条件对应的计算机指令在被执行过程中,具体还包括如下步骤:确定所述第一人脸信息对应的第一人脸的人脸图像在所述第一图像中所占的第一图像比例;根据图像比例与相对距离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第一人脸相对于所述显示单元的第一相对距离;判断所述第一相对距离是否处于预设距离范围内;若不处于,则确定所述第一人脸与所述显示单元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满足所述预设条件。可选的,所述存储介质中还存储有另外一些计算机指令,这些计算机指令在与步骤:判断所述第一图像是否满足预设条件对应的指令执行之后被执行,在被执行时包括如下步骤:若不满足,控制所述电子设备处于所述第一工作状态。可选的,所述存储介质中存储的与步骤在:当所述电子设备处于第一工作状态时,通过所述图像采集单元进行实时图像采集,获得第一图像,对应的计算机指令在被执行过程中,具体还包括如下步骤:当所述电子设备处于第一工作状态时,获得通过所述图像采集单元实时采集的第一采集图像;对所述第一采集图像进行人脸识别,确定与第一采集图像对应的至少一个人脸信息;将所述至少一个人脸信息与预设人脸信息进行匹配;若匹配成功,将所述第一采集图像确定为所述第一图像。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