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发卡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6645034阅读:101来源:国知局
收发卡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收发卡装置,包括机架、安装在所述机架一侧的读卡器、插接在所述机架上方的发卡箱、以及插接在所述机架下方的回收卡箱,所述读卡器内部设有连通所述读卡器的第一卡口和第二卡口的卡片进出轨道,所述卡片进出轨道上设有驱动卡片进出的第一走卡轮组;所述收发卡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机架内的接收来自所述卡片进出轨道的回收卡片的中转机构、以及将所述回收卡片自所述卡片进出轨道的第二卡口导向至所述中转机构的第一导向机构;所述中转机构和所述第二卡口及所述回收卡箱的回收卡口之间形成连通所述卡片进出轨道的回收卡轨道。本实用新型的收发卡装置,回收卡箱插拔简单,维护方便。
【专利说明】收发卡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金融设备,尤其涉及一种收发卡装置。

【背景技术】
[0002]现在市面上的很多旧卡大都是采用人工回收的方式,以旧换新,也有采用带回收功能的收发卡器。现有所公开的带回收功能的收发卡器中,发卡箱插接在收发卡器的主机上方,回收卡箱插接在主机的下方。发卡时,卡片从发卡箱底部进入收发卡器的主机,通过走轮组向一方向转动将卡片送至卡口 ;而回收卡片时,旧卡从卡口进入收发卡器的主机,通过走轮组向相反方向转动将丨日卡送至回收卡箱内。
[0003]上述的带回收功能的收发卡器中,出卡和回收卡都是通过同一组走轮组传送,只是传送时的转动方向相反,且通过一导向板将旧卡导向回收卡箱内。其中,走轮组一般与发卡箱的出卡口在水平上平行,以顺利传送出卡。为了配合走轮组的传送已将旧卡顺利回收至回收卡箱内,回收卡箱以具有回收卡口的上端插接在收发卡器的主机内的部分较多,以较为接近走轮组,然而这样使得回收卡箱在主机上的插拔较为麻烦,也给维护工作带来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相关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维护方便的收发卡装置。
[0005]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收发卡装置,包括机架、安装在所述机架一侧的读卡器、插接在所述机架上方的发卡箱、以及插接在所述机架下方的回收卡箱,所述读卡器内部设有连通所述读卡器的第一卡口和第二卡口的卡片进出轨道,所述卡片进出轨道上设有驱动卡片进出的第一走卡轮组;
[0006]所述收发卡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机架内的接收来自所述卡片进出轨道的回收卡片的中转机构、以及将所述回收卡片自所述卡片进出轨道的第二卡口导向至所述中转机构的第一导向机构;所述中转机构和所述第二卡口及所述回收卡箱的回收卡口之间形成连通所述卡片进出轨道的回收卡轨道;
[0007]回收卡片时,回收卡片自所述第一卡口进入所述卡片进出轨道,在所述卡片进出轨道中通过所述第一走卡轮组传送至所述第一导向机构,在所述第一导向机构导向下进入所述中转机构,所述中转机构转动接收所述回收卡片后,反向转动将所述回收卡片送至所述回收卡箱。
[0008]优选地,所述中转机构位于所述第二卡口所在水平面的下方;所述中转机构包括第二走卡轮组、同步带、通过所述同步带与所述第二走卡轮组连接并驱动所述第二走卡轮组转动的驱动轮组;所述第一导向机构可转动地倾斜安装在所述第二卡口和所述第二走卡轮组之间。
[0009]优选地,所述中转机构还包括用于感应所述回收卡片位置的卡片传感器,所述卡片传感器于所述回收卡片的行进方向上设置在所述第二走卡轮组一侧,并与所述驱动轮组电连接。
[0010]优选地,所述第一导向机构包括第一导向板;所述第一导向板以靠近所述第二走卡轮组的第一端铰接在所述机架内,且在所述第一导向板和所述机架的铰接位置设有驱动所述第一导向板复位的复位件;所述第一导向板相对的第二端向上倾斜朝向所述第二卡口,且在所述第二卡口所在水平面的上方和下方之间可来回转动;
[0011]所述第二走卡轮组包括至少一对上下相对间隔设置的第二走卡轮,两个所述第二走卡轮之间的间隔形成供所述回收卡片通过的通道;所述同步带绕覆在位于下方的所述第二走卡轮和所述驱动轮组上。
[0012]优选地,所述第一导向板具有相对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第二表面朝向所述回收卡箱,且所述第二表面平行所述回收卡片行进方向的相对两侧设有对所述回收卡片定位导向的第一导向部。
[0013]优选地,所述机架内还设有将所述中转机构传送的回收卡片导向至所述回收卡箱的第二导向机构;
[0014]所述第二导向机构包括第二导向板,所述第二导向板以第一端远离所述第二走卡轮组铰接在所述机架内,且在所述第二导向板和所述机架的铰接位置设有驱动所述第二导向板复位的复位件;所述第二导向板相对的第二端向上倾斜朝向所述第二走卡轮组,且在所述同步带所在水平面的上方和下方之间可来回转动。
[0015]优选地,所述第二导向板具有相对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第二表面朝向所述回收卡箱,且所述第二表面平行所述回收卡片行进方向的相对两侧设有对所述回收卡片定位导向的第二导向部。
[0016]优选地,所述收发卡装置还包括将所述发卡箱内的卡片带出并传送至所述第二卡口的出卡机构,所述出卡机构与所述发卡箱的发卡口位置对应设置,所述出卡机构和所述第二卡口之间形成连通所述卡片进出轨道的出卡轨道;
[0017]发卡时,所述出卡机构将所述发卡箱内的卡片带出,经过所述出卡轨道传送至所述第二卡口,并在所述卡片进出轨道中通过所述第一走卡轮组传送至所述第一卡口。
[0018]优选地,所述出卡机构包括通过转动将所述卡片自所述发卡箱内勾出的卡勾、以及将勾出的所述卡片传送至所述第二卡口的搬卡轮组,所述卡勾设置在所述搬卡轮组之间。
[0019]优选地,所述出卡机构和所述第二卡口之间还设有将所述出卡机构上的卡片导向至所述第二卡口的导向轨道。
[0020]本实用新型的收发卡装置,通过设置中转机构增加回收卡在机架内的回收路径,回收卡在机架内经中转机构的接收后再传至回收卡箱内,可减小回收卡箱插接到机架内的部分,插拔简单,维护方便,且确保回收卡准确回收至回收卡箱内。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1]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0022]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收发卡装置(显示回收卡轨道)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3]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收发卡装置(显示发卡轨道)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4]图3是图1所示收发卡装置中第一导向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4是图1所示收发卡装置中第二导向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为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0027]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收发卡装置,包括机架1、读卡器2、发卡箱
3、回收卡箱4、中转机构5以及第一导向机构6 ;读卡器2安装在机架I 一侧,发卡箱3插接在机架I上方,回收卡箱4插接在机架I下方,读卡器2用于对卡片(包括发出的卡片101及回收卡片102)信息进行读取并将卡片发出或回收,在读卡器2内部设有连通读卡器2的第一^^口 21和第二卡口 22的卡片进出轨道20。
[0028]在收发卡装置中,读卡器2以第一卡口 21朝向用户,按照指令对用户发卡或将用户的卡进行回收;发卡箱3在机架I上位于读卡器2的第二卡口 22 —侧,中转机构5及第一导向机构6也位于读卡器2的第二卡口 22 —侧。卡片进出轨道20上设有驱动卡片(包括发出的卡片101及回收卡片102)进出的第一走卡轮组23,通过第一走卡轮组23的正反转动将卡片自卡片进出轨道20发出或回收。第一走卡轮组23可包括数对间隔设置的第一走卡轮,用于驱动卡片在卡片进出轨道20上来回移动;相邻两对第一走卡轮之间的距离不大于卡片的长度。
[0029]参考图1,中转机构5及第一导向机构6均设置在机架I内。其中,中转机构5在机架I内接收来自卡片进出轨道20的回收卡片102、第一导向机构6将回收卡片102自卡片进出轨道20的第二卡口 22导向至中转机构5 ;中转机构5和第二卡口 22及回收卡箱4的回收卡口之间形成连通卡片进出轨道20的回收卡轨道(图1中箭头走向的路线)。如图1所示,回收卡片时,回收卡片102自第一卡口 21进入卡片进出轨道20,在卡片进出轨道20中通过第一走卡轮组23传送至第一导向机构6,在第一导向机构6导向下进入中转机构5 ;中转机构5转动接收回收卡片102后,反向转动将回收卡片102送至回收卡箱4。通过中转机构5和第一导向机构6的设置,增加了回收卡片102在机架I内的回收路径,大致可呈“之”字形,从而减小回收卡箱4插接在机架I内的部分,不需为较接近第二卡口 22而插接得深,插拔简单,维护方便,且确保回收卡片102准确回收至回收卡箱4内。
[0030]中转机构5位于第二卡口 22所在水平面的下方。具体地,中转机构5包括第二走卡轮组51、同步带52、通过同步带52与第二走卡轮组51连接并驱动第二走卡轮组51转动的驱动轮组53。第一导向机构6可转动地倾斜安装在第二卡口 22和第二走卡轮组51之间,在回收卡片自卡片进出轨道20通过第二卡口 22时,在第一导向机构6的导向下将回收卡片导向至第二走卡轮组51。
[0031]第二走卡轮组51可包括至少一对上下相对间隔设置的第二走卡轮,两个第二走卡轮之间的间隔形成供回收卡片102通过的通道;同步带52绕覆在位于下方的第二走卡轮和驱动轮组53上。驱动轮组53包括至少一个驱动轮,驱动轮组53在机架I内位于第二走卡轮组51远离第一导向机构6的一侧,回收卡片102被第二走卡轮组51接收后可容纳在第二走卡轮组51和驱动轮组53之间。在第二走卡轮组51接收回收卡片102后再反转,将回收卡片102送出至回收卡箱4。回收卡片102从第二走卡轮组51传出后可通过重力作用从回收卡箱4的回收卡口落至其回收卡箱4内。
[0032]如图1、3所不,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导向机构6包括第一导向板61。第一导向板61以靠近第二走卡轮组51的第一端611铰接在机架I内,且在第一导向板61和机架I的铰接位置设有驱动第一导向板61复位的复位件(未图示);该复位件可为扭簧等弹性复位件。第一导向板61相对的第二端612向上倾斜朝向第二卡口 22,且在第二卡口 22所在水平面的上方和下方之间可来回转动。第一导向板61的第二端612在发卡箱3发卡时,可受卡片101 (图2中所示)经过时的下压而绕第一端611转动至第二卡口 22所在水平面的下方,使得卡片101顺利自第二卡口 22进入卡片进出轨道20 ;在卡片101进入卡片进出轨道20后,第一导向板61的第二端612受复位件的回复力作用转动至原来位置(第二卡口 22所在水平面的上方),这样可供回收卡片102回收时通过、或在下一次卡片101发出时受卡片下压再向下转动。
[0033]其中,第一导向板61具有相对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第二表面朝向回收卡箱4,回收卡片102回收时通过该第一导向板61的第二表面传送至中转机构5。为了实现将回收卡片102准确导向至中转机构5,在第一导向板61的第二表面平行回收卡片102行进方向的相对两侧设有第一导向部62,用于对回收卡片102定位导向。回收卡片102回收时,通过第二卡口 22后,回收卡片102从两第一导向部62中间穿入,并沿两第一导向部62的长度方向行进,以至中转机构5。第一导向部62可为在第一导向板61上弯折延伸设置的弯折部。
[0034]又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为了使得回收卡片102更为准确落入回收卡箱4内,在机架I内还可设有将中转机构5传送的回收卡片102导向至回收卡箱4的第二导向机构7。
[0035]参考图1、4,第二导向机构7包括第二导向板71,第二导向板71以第一端711远离第二走卡轮组51铰接在机架I内,且在第二导向板71和机架I的铰接位置设有驱动第二导向板71复位的复位件(未图示);该复位件可为扭簧等弹性复位件。第二导向板71相对的第二端712向上倾斜朝向第二走卡轮组51,且在同步带52所在水平面的上方和下方之间可来回转动。当回收卡片102自第一导向机构6进入中转机构5时,第二导向板71的第二端712受回收卡片102经过时下压而向下转动,以位于同步带52所在水平面的下方并露出两第二走卡轮之间的间隔供回收卡片102进入;在回收卡片102进入中转机构5后,第二导向板71的第二端712受复位件的回复力作用而向上转动至原来位置(同步带52所在水平面的上方),在第二走卡轮组51反转将回收卡片102送出时,回收卡片102沿着第二导向板71而落到回收卡箱4内。
[0036]第二导向板71具有相对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第二表面朝向回收卡箱4,回收卡片102回收时通过该第二导向板71的第二表面落入回收卡箱4内。为了实现将回收卡片102准确落入回收卡箱4内,在第二导向板71的第二表面平行回收卡片102行进方向的相对两侧设有第二导向部72,用于对回收卡片102定位导向。回收卡片102从中转机构5出来后,从两第二导向部72中间穿入,并沿两二导向部72的长度方向行进,以至落入回收卡箱4。第二导向部72可为在第二导向板71上弯折延伸设置的弯折部。
[0037]当回收卡片102自第一导向板61导向通过第二走卡轮组51时,第二导向板71的第一表面可与回收卡片102接触并受回收卡片102经过时下压而向下转动。为了减小回收卡片102在行进中与第二导向板71的第一表面之间的摩擦力,第一表面上可凸设有数条间隔的肋条73,使得回收卡片102接触第二导向板71时,实际与肋条73接触,从而接触面积小,产生的摩擦力也小,避免摩擦力对回收卡片102造成损伤。
[0038]此外,中转机构5还可包括用于感应回收卡片位置的卡片传感器54,卡片传感器54于回收卡片102的行进方向上设置在第二走卡轮组51 —侧,并与驱动轮组53电连接。当卡片传感器54感应到回收卡片102被中转机构5接收进去后,驱动轮组53反方向转动,将回收卡片102转出以送至回收卡箱4。卡片传感器54可采用光电传感器实现。
[0039]又如图1、2所示,在收发卡装置中,还包括出卡机构8,设置在机架I内,用于将发卡箱3内的卡片101带出并传送至第二卡口 22。出卡机构8与发卡箱3的发卡口位置对应设置,出卡机构8和第二卡口 22之间形成连通卡片进出轨道20的出卡轨道(图2中箭头走向的路线)。发卡时,出卡机构8将发卡箱3内的卡片101带出,经过出卡轨道传送至第二卡口 22,并在卡片进出轨道20中通过第一走卡轮组23传送至第一^^口 21。
[0040]作为一种选择性实施方式,出卡机构8可包括通过转动将卡片101自发卡箱3内勾出的卡勾81、以及将勾出的卡片101传送至第二卡口 22的搬卡轮组82,卡勾81设置在搬卡轮组82之间,使得卡片101被勾出后即可通过搬卡轮组82传送至第二卡口 22。出卡机构8还可包括设置在机架I内的驱动轮83,驱动轮83与卡勾81连接以驱动卡勾81转动。可以理解地,出卡机构8中,卡勾81也可为其他方式实现,如卡夹,卡夹工作将卡片自发卡箱3内夹出放置搬卡轮组82上。
[0041]结合图1、2,在本实施例中,出卡轨道位于回收卡轨道上方,当卡片101行至第二卡口 22时,卡片可接触到第一导向板61的第一表面,第一导向板61可受卡片101的下压而向下转动,从而卡片101可顺利进入第二卡口 22。另外,为了减小卡片101在行进中与第一导向板61的第一表面之间的摩擦力,第一表面上可凸设有数条间隔的肋条63 (如图3所示),使得卡片101接触第一导向板61时,实际与肋条63接触,从而接触面积小,产生的摩擦力也小,避免摩擦力对卡片101造成损伤。
[0042]进一步地,在出卡机构8和第二卡口 22之间还设有导向轨道11,将出卡机构8上的卡片101导向至第二卡口 22。在出卡机构8传送卡片101时,卡片101先通过导向轨道11后再到第二卡口 22,这样可防止卡片101在传送过程中出现弯折、倾斜对不准第二卡口22等状况。当然,当出卡机构8和第二卡口 22之间的距离小于卡片101的长度时,导向轨道11也可省略。
[0043]此外,机架I内还包括有控制组件(未标示),包括电路板等,与中转机构5、出卡机构8及读卡器2电连接。当读卡器2接收到用户取卡的指令后,通过控制组件控制出卡机构8工作,将卡片101从发卡箱3内带出,通过出卡轨道传送到卡片进出轨道20 ;通过卡片进出轨道20中第一走卡轮组23转动,将卡片101在卡片进出轨道20中传送并送至第一卡口 21。通过对读卡器2的设置,使得卡片101在第一卡口 21超过预设时间未被用户取走,卡片被回收,以避免被不法分子取走。
[0044]当将回收卡片102插在第一卡口 21上时,读卡器2读取回收卡片102信息后,通过第一走卡轮组23相对发卡时反转将回收卡片102收入卡片进出轨道20内,并传至第二卡口 22 ;通过控制组件控制中转机构5工作,回收卡片102通过第二卡口 22后在第一导向机构6的导向下传至中转机构5,中转机构5接收后再经第二导向机构7导向落入回收卡箱4内,完成回收。在中转机构5中,通过控制组件控制驱动轮组53工作驱动第二走卡轮组51转动以接收回收卡片102,同时卡片传感器54感应回收卡片102的位置,卡片传感器54感应到回收卡片102完全被中转机构5接收后,通过控制组件控制驱动轮组53反方向转动,将回收卡片102转出以送至回收卡箱4。
[0045]如图1、2所示,进一步地,收发卡装置还可包括卡片叠置机构9,其设置在回收卡箱4内。卡片叠置机构9包括用于放置回收卡片102的可上下移动的支撑台91、以及支撑在支撑台91下方的弹性支撑件92 ;支撑台91位于回收卡箱4的回收卡口下方,通过弹性支撑台92支撑在回收卡箱4内一定高度。弹性支撑件92随着支撑台91及其上放置的回收卡片102重量增加而压缩,使得支撑台91与回收卡口之间的距离始终小于回收卡片102竖立的高度,减少回收卡片102掉落过程中的自由落体行程,避免回收卡片102出现竖立情况,进而使得回收卡片102平铺叠置在支撑台上,增加回收卡箱4的容卡量。
[0046]其中,弹性支撑件92连接在支撑台91与回收卡箱4内底面之间。为固定弹性支撑件92于回收卡箱4内,在支撑台91的底部设有第一卡固部911,回收卡箱4的内底面设有第二卡固部912,弹性支撑件92的上端与第一卡固部911配合而连接支撑台91,弹性支撑件92的下端与第二卡固部912配合而连接回收卡箱4内底面上。第—^固部911、第二卡固部912均可为向外凸设的钩状结构,或为向内凹设的凹槽。弹性支撑件92可采用塔簧实现;塔簧的塔型结构可以保证塔簧完全压缩时变成一个高度只有其弹簧丝直径大小的饼状,占据极小的空间,不影响回收卡箱4的卡容量。然不限于此,在其他实施例中,弹性支撑件92也可为其他类型的弹簧等。
[0047]该卡片叠置机构9还包括定位柱93,垂直支撑台91的移动方向设置在回收卡箱4内。支撑台91可上下移动穿置在定位柱93上,该定位柱93为支撑台91提供滑动轨道,支撑台91可在定位柱93上沿着定位柱93上下移动,弹性支撑件92随着支撑台91上下移动而压缩或伸开。支撑台91与定位柱93配合的侧端面与定位柱93光滑接触,能保证支撑台91平缓上下移动。
[0048]当第一张回收卡片102落入回收卡箱4内后,其平铺在支撑台91上,而一张回收卡片102重量约为4.9-5.4g,回收卡片102掉落到支撑台91上后支撑台91受重而下移,位于支撑台91下方的弹性支撑件92压缩1.2mm左右,保证支撑台91维持在一定高度上,避免支撑台91与回收卡口的距离增大而影响后续回收卡片102进入方式。后续每一张回收卡片102进入回收卡箱4内时,都能正常整齐堆叠在支撑台91上,支撑台91每承受一张回收卡片102都会下移,弹性支撑件92压缩,始终保持支撑台91于回收卡箱4内的一定高度。由于回收卡片102整齐堆叠在回收卡箱4内,因此,较于不设卡片叠置机构9的回收卡箱4,该实施例中的回收卡箱4能容纳更多的回收卡片102。
[0049]本实用新型的收发卡装置的收发卡方法,包括收卡方法和发卡方法,参考图1-4,其中收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50]S1、回收卡片102自读卡器2的第一^^口 21进入卡片进出轨道20,并在第一走卡轮组23转动驱动下沿卡片进出轨道20行进至第二卡口 22。其中,回收卡片102插入第一卡口 21时,读卡器2对回收卡片102的信息进行读取,并发出回收指令,第一走卡轮组23向接收回收卡片102的方向转动,以将回收卡片102传至第二卡口 22。
[0051]S2、第一导向机构6将通过第二卡口 22的回收卡片102导向至中转机构5。其中,回收卡片102通过第二卡口 22时,沿着第一导向机构6的第一导向板61的第二表面行进至中转机构5。
[0052]S3、中转机构5转动接收回收卡片102后,反向转动将回收卡片102传送至回收卡箱4内。其中,回收卡片102从中转机构5传至回收卡箱4的过程中,还可通过第二导向机构7的导向,进一步将回收卡片102准确导入回收卡箱4内。
[0053]上述的收卡方法中,第一导向机构6、中转机构5及第二导向机构7等各机构的具体工作过程可参考上述各机构的对应段落中所述。
[0054]发卡方法可包括以下步骤:
[0055]Tl、出卡机构8将发卡箱3内的卡片101带出,并传送至第二卡口 22。其中,用户取卡时,通过按压读卡器2上对应取卡按键,读卡器2发出出卡指令,使得出卡机构8工作从发卡箱3内带出卡片101。卡片101从出卡机构8行进至第二卡口 22过程中,沿导向轨道11的导向准确到达第二卡口 22。
[0056]T2、卡片101从第二卡口 22进入卡片进出轨道20,并在第一走卡轮组23转动驱动下沿卡片进出轨道20行进至第一卡口 21,从而用户可从第一卡口 21取走卡片101。其中,第一走卡轮组23向传送出卡片101的方向转动(与回收卡方向相反),以将卡片101传至第一^^口 21。
[0057]上述出卡机构8及第一走卡轮组23等机构的具体工作过程可参照上述各机构相应段落中所述。
[0058]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个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收发卡装置,包括机架(I)、安装在所述机架(I) 一侧的读卡器(2)、插接在所述机架(I)上方的发卡箱(3)、以及插接在所述机架(I)下方的回收卡箱(4),所述读卡器(2)内部设有连通所述读卡器(2)的第一卡口(21)和第二卡口(22)的卡片进出轨道(20),所述卡片进出轨道(20)上设有驱动卡片进出的第一走卡轮组(23);其特征在于, 所述收发卡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机架(I)内的接收来自所述卡片进出轨道(20)的回收卡片(102)的中转机构(5)、以及将所述回收卡片(102)自所述卡片进出轨道(20)的第二卡口(22)导向至所述中转机构(5)的第一导向机构(6);所述中转机构(5)和所述第二卡口(22)及所述回收卡箱(4)的回收卡口之间形成连通所述卡片进出轨道(20)的回收卡轨道; 回收卡片时,回收卡片(102)自所述第一卡口(21)进入所述卡片进出轨道(20),在所述卡片进出轨道(20)中通过所述第一走卡轮组(23)传送至所述第一导向机构¢),在所述第一导向机构(6)导向下进入所述中转机构(5),所述中转机构(5)转动接收所述回收卡片(102)后,反向转动将所述回收卡片(102)送至所述回收卡箱(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收发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转机构(5)位于所述第二卡口(22)所在水平面的下方;所述中转机构(5)包括第二走卡轮组(51)、同步带(52)、通过所述同步带(52)与所述第二走卡轮组(51)连接并驱动所述第二走卡轮组(51)转动的驱动轮组(53);所述第一导向机构(6)可转动地倾斜安装在所述第二卡口(22)和所述第二走卡轮组(51)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收发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转机构(5)还包括用于感应所述回收卡片(102)位置的卡片传感器(54),所述卡片传感器(54)于所述回收卡片(102)的行进方向上设置在所述第二走卡轮组(51) —侧,并与所述驱动轮组(53)电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收发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向机构(6)包括第一导向板¢1);所述第一导向板¢1)以靠近所述第二走卡轮组(51)的第一端(611)铰接在所述机架(I)内,且在所述第一导向板¢1)和所述机架(I)的铰接位置设有驱动所述第一导向板¢1)复位的复位件;所述第一导向板¢1)相对的第二端¢12)向上倾斜朝向所述第二卡口(22),且在所述第二卡口(22)所在水平面的上方和下方之间可来回转动; 所述第二走卡轮组(51)包括至少一对上下相对间隔设置的第二走卡轮,两个所述第二走卡轮之间的间隔形成供所述回收卡片(102)通过的通道;所述同步带(52)绕覆在位于下方的所述第二走卡轮和所述驱动轮组(53)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收发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向板¢1)具有相对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第二表面朝向所述回收卡箱(4),且所述第二表面平行所述回收卡片(102)行进方向的相对两侧设有对所述回收卡片(102)定位导向的第一导向部(63)。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收发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I)内还设有将所述中转机构(5)传送的回收卡片(102)导向至所述回收卡箱⑷的第二导向机构(7); 所述第二导向机构(7)包括第二导向板(71),所述第二导向板(71)以第一端(711)远离所述第二走卡轮组(51)铰接在所述机架(I)内,且在所述第二导向板(71)和所述机架(I)的铰接位置设有驱动所述第二导向板(71)复位的复位件;所述第二导向板(71)相对的第二端(712)向上倾斜朝向所述第二走卡轮组(51),且在所述同步带(52)所在水平面的上方和下方之间可来回转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收发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向板(71)具有相对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第二表面朝向所述回收卡箱(4),且所述第二表面平行所述回收卡片(102)行进方向的相对两侧设有对所述回收卡片(102)定位导向的第二导向部(73)。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收发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发卡装置还包括将所述发卡箱(3)内的卡片(101)带出并传送至所述第二卡口(22)的出卡机构(8),所述出卡机构(8)与所述发卡箱(3)的发卡口位置对应设置,所述出卡机构(8)和所述第二卡口(22)之间形成连通所述卡片进出轨道(20)的出卡轨道; 发卡时,所述出卡机构(8)将所述发卡箱(3)内的卡片(101)带出,经过所述出卡轨道传送至所述第二卡口(22),并在所述卡片进出轨道(20)中通过所述第一走卡轮组(23)传送至所述第一卡口(21)。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收发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卡机构(8)包括通过转动将所述卡片(101)自所述发卡箱(3)内勾出的卡勾(81)、以及将勾出的所述卡片(101)传送至所述第二卡口(22)的搬卡轮组(82),所述卡勾(81)设置在所述搬卡轮组(82)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收发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卡机构(8)和所述第二卡口(22)之间还设有将所述出卡机构(8)上的卡片(101)导向至所述第二卡口(22)的导向轨道(11)。
【文档编号】G06K13/08GK204009959SQ201420358360
【公开日】2014年12月10日 申请日期:2014年6月30日 优先权日:2014年6月30日
【发明者】肖清, 范志伟 申请人:深圳市中成汇实业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