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卡权限数据协议转换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646825阅读:157来源:国知局
Ic卡权限数据协议转换系统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IC卡权限数据协议转换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MCU、大电流驱动阵列、CAN收发器、RS485通信电路、滤波模块;MCU信号输出端连接大电流驱动阵列信号输入端,所述大电流驱动阵列信号输入端还连接滤波模块信号输出端,所述滤波模块连接电源,所述电源输出端连接CAN收发器电源输入端,所述电源输出端还连接RS485通信电路输入端,所述RS485通信电路信号输出端连接MCU信号输入端。
【专利说明】IC卡权限数据协议转换系统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动化控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IC卡权限数据协议转换系统。

【背景技术】
[0002]现有的电梯IC卡控制系统多为电梯主控系统和IC卡系统一对一绑定式结构,即不同主控系统需与不同IC卡系统配合使用,统一 IC系统不能适用于多种系统,此问题即为各大电梯厂商亟需的IC卡数据协议转换系统,将一种IC卡系统发出的呼梯权限数据暂存并按不同电梯主控系统的通信协议进行协议转换与主控系统通信,或者根据相应楼层的权限使能数据控制继电器干接点通断直接控制主令板呼梯按钮,实现呼梯权限的控制,从而实现同一 IC卡系统适用于多种电梯系统,方便电梯整体厂商统筹配置IC卡系统,上述正是相关【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特别创新地提出了一种IC卡权限数据协议转换系统。
[0004]为了实现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IC卡权限数据协议转换系统,其关键在于,包括:MCU、大电流驱动阵列、CAN收发器、RS485通信电路、滤波模块;
[0005]MCU信号输出端连接大电流驱动阵列信号输入端,所述大电流驱动阵列信号输入端还连接滤波模块信号输出端,所述滤波模块连接电源,所述电源输出端连接CAN收发器电源输入端,所述电源输出端还连接RS485通信电路输入端,所述RS485通信电路信号输出端连接MCU信号输入端。
[0006]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本系统使用RS485相应芯片,即IC卡权限数据协议转换系统按照串口通信协议,接收IC卡系统发送过来的权限数据,实现协议转换。
[0007]所述的IC卡权限数据协议转换系统,优选的,所述CAN收发器包括:保险丝、第九电阻、第十电阻、第十三电阻、第十四电阻、第十五电阻、第九二极管、第十二极管、第十四二极管、第三发光二极管、第四发光二极管、第五发光二极管、第二电感、第三电感、CAN总线控制器和控制器;
[0008]所述控制器输入端连接第九二极管负极和保险丝一端,所述第九二极管正极接地和连接第三发光二极管负极,所述第三发光二极管正极连接第九电阻一端,所述第九电阻另一端连接保险丝另一端和电源端,所述控制器CAN总线低电平端连接第二电感一端,所述第二电感另一端连接第十五电阻,所述第十五电阻另一端连接开关一端,所述第十五电阻一端还连接第十四电容一端,所述第十四电容另一端连接第十四二极管负极,所述第十四二极管正极接地,所述第十四二极管负极还连接第三电感一端,所述第三电感另一端连接控制器CAN总线高电平端,所述第十四电容一端还连接CAN总线控制器CAN总线低电平端,所述第十四电容另一端还连接CAN总线控制器CAN总线高电平端,所述第十四电阻一端连接CAN总线控制器RS端,所述第十四电阻另一端接地,所述CAN总线控制器R端连接第四发光二极管负极,所述第四发光二极管正极连接第十电阻一端所述第十电阻另一端连接电源和第十三电阻一端,所述第十三电阻另一端连接第五发光二极管正极,所述第五发光二极管负极连接CAN总线控制器D端,所述第十三电容一端连接电源和CAN总线控制器电压端。
[0009]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采用CAN总线芯片,即知道两端的通信方式及协议即可实现一个IC系统适用于不同主控系统;或者也可根据相应楼层的权限使能数据控制继电器干接点通断直接控制主令板呼梯按钮,实现呼梯权限的控制。
[0010]所述的IC卡权限数据协议转换系统,优选的,所述电源包括:降压稳压器、第三电容、第四电容、第四二极管、第一电感、第五电容、第六电容、第七电容、第八电容和低压差线性稳压器;
[0011 ] 第三电容和第四电容并联之后一端连接降压稳压器电压输入端和电源端,所述第三电容和第四电容并联之后另一端接地,所述降压稳压器反馈端连接第一电感一端,所述第一电感另一端连接第四二极管负极,所述第四二极管负极还连接降压稳压器输出端,所述第四二极管正极接地,所述第一电感一端还连接第五电容一端,所述第五电容另一端分别连接第七电容一端和接地,所述第七电容另一端连接5V电源,所述第七电容另一端还连接低压差线性稳压器输入端,所述低压差线性稳压器输出端连接第六电容和第八电容并联后一端,所述第六电容和第八电容并联后另一端接地。
[0012]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通过使用电源模块,提供稳定的输出电压,保证系统的正常工作。
[0013]所述的IC卡权限数据协议转换系统,优选的,RS485通信电路包括:SP3485通信芯片、RS485接口、第三十四电容、第二十九电阻;
[0014]所述SP3485通信芯片电压端连接3.3V电源和第三十四电容一端,所述第三十四电容另一端接地,所述SP3485通信芯片B端连接RS485接口和第二十九电阻一端,所述第二十九电阻另一端连接所述SP3485通信芯片A端,所述SP3485通信芯片RO端、RE端、DI端分别连接MCU。
[0015]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SP3485通信芯片用于实现电路之间的数据通信,保证信息传输畅通。
[0016]所述的IC卡权限数据协议转换系统,优选的,所述MCU包括:第十九电容、第二十电容、第二 i 电容、第二十四电容、第二十五电容、第二十六电容、第二十九电容、第三十电容、第三十三电容、第十八电阻、第十九电阻、第二 ^ 电阻、第二十二电阻、第二十五电阻、第二十六电阻、第三十电阻、第三十一电阻、晶体振荡器;
[0017]所述第十九电容一端接地,所述第十九电容另一端分别连接晶体振荡器一端和第十八电阻一端,所述晶体振荡器一端还连接MCU晶体振荡器输入端,所述第十八电阻另一端分别连接晶体振荡器另一端和第二十一电容一端,所述晶体振荡器另一端还连接MCU晶体振荡器输出端,所述第二十一电容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二十一电阻一端连接3.3V电源端,所述第二 i 电阻另一端连接第二十四电容一端和第二十五电容一端,所述第二十五电容一端还连接MCU的NRST端,所述第二十四电阻另一端和第二十五电阻另一端分别接地,所述第二十五电阻另一端还连接第二十六电阻一端,所述第二十六电阻另一端连接第三十电容一端,所述第三十电容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三十电容一端还连接MCU的VDD电压端,所述第三十电容另一端还连接MCU的VSS电压端,所述第三十三电容一端连接3.3V电源端,所述第三十三电容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三十三电容一端还连接MCU的VDD端,所述第三十三电容另一端还连接MCU的VSS端,所述第二十电容一端连接MCU的VDD端,所述第二十电容另一端连接MCU的VSS端,所述第二十电容另一端还连接第二十二电阻一端,所述第二十二电阻另一端连接MCU的启动端,所述第三十电阻一端连接3.3V电源,所述第三十电阻另一端连接MCU的PCll端,所述第三十一电阻连接3.3V电源,所述第三十一电阻另一端连接MCU的PClO端,所述第二十九电容一端连接MCU的VDD端,所述第二十九电容另一端连接MCU的VSS端,所述第二十五电阻一端连接CAN收发器,所述第二十五电阻另一端连接MCU的CAN总线接口,所述第二十六电阻一端连接CAN收发器,所述第二十六电阻另一端连接MCU的CAN总线接口。
[0018]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所述MCU电路使MCU运行更加稳定。
[0019]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0020]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是实现了一套固定的IC卡系统可适用于多种电梯主控系统,使得电梯IC卡系统结构固定简单,使用操作便捷,维护简单,便于系统成批量集成,量产整体运维成本降低。
[0021]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2]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0023]图1是本实用新型IC卡权限数据协议转换系统示意图;
[0024]图2是本实用新型IC卡权限数据协议转换系统CAN收发器电路示意图;
[0025]图3是本实用新型IC卡权限数据协议转换系统的电源电路示意图;
[0026]图4是本实用新型IC卡权限数据协议转换系统大电流驱动阵列示意图;
[0027]图5是本实用新型IC卡权限数据协议转换系统RS485电平转换器电路示意图;
[0028]图6是本实用新型IC卡权限数据协议转换系统MCU电路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0030]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 “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0031]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规定和限定,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也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0032]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集成CAN控制器的CAN总线应用方案,用内置CAN控制器基于C0TEX-M3内核的ARM芯片STM32F103RBT6为主控芯片,搭配一个CAN收发器TJA1050即可组成一个CAN网络节点;搭配一个SP3485电平转换器即可组成一个RS485通信节点。
[0033]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IC卡权限数据协议转换系统,其关键在于,包括:MCU、大电流驱动阵列、CAN收发器、RS485通信电路、电源和滤波模块;
[0034]MCU信号输出端连接大电流驱动阵列信号输入端,所述大电流驱动阵列信号输入端还连接滤波模块信号输出端,所述滤波模块连接电源,所述电源输出端连接CAN收发器电源输入端,所述电源输出端还连接RS485通信电路输入端,所述RS485通信电路信号输出端连接MCU信号输入端。其中MCU使用现有技术进行控制,没有使用新的程序。
[0035]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本系统使用RS485相应芯片,即IC卡权限数据协议转换系统按照串口通信协议,接收IC卡系统发送过来的权限数据,实现协议转换。
[0036]如图2所示,所述的IC卡权限数据协议转换系统,优选的,所述CAN收发器包括:保险丝、第九电阻、第十电阻、第十三电阻、第十四电阻、第十五电阻、第九二极管、第十二极管、第十四二极管、第三发光二极管、第四发光二极管、第五发光二极管、第二电感、第三电感、CAN总线控制器和控制器;
[0037]所述控制器输入端连接第九二极管负极和保险丝一端,所述第九二极管正极接地和连接第三发光二极管负极,所述第三发光二极管正极连接第九电阻一端,所述第九电阻另一端连接保险丝另一端和电源端,所述控制器CAN总线低电平端连接第二电感一端,所述第二电感另一端连接第十五电阻,所述第十五电阻另一端连接开关一端,所述第十五电阻一端还连接第十四电容一端,所述第十四电容另一端连接第十四二极管负极,所述第十四二极管正极接地,所述第十四二极管负极还连接第三电感一端,所述第三电感另一端连接控制器CAN总线高电平端,所述第十四电容一端还连接CAN总线控制器CAN总线低电平端,所述第十四电容另一端还连接CAN总线控制器CAN总线高电平端,所述第十四电阻一端连接CAN总线控制器RS端,所述第十四电阻另一端接地,所述CAN总线控制器R端连接第四发光二极管负极,所述第四发光二极管正极连接第十电阻一端所述第十电阻另一端连接电源和第十三电阻一端,所述第十三电阻另一端连接第五发光二极管正极,所述第五发光二极管负极连接CAN总线控制器D端,所述第十三电容一端连接电源和CAN总线控制器电压端。
[0038]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采用CAN总线芯片,即知道两端的通信方式及协议即可实现一个IC系统适用于不同主控系统;或者也可根据相应楼层的权限使能数据控制继电器干接点通断直接控制主令板呼梯按钮,实现呼梯权限的控制。
[0039]如图3所示,所述的IC卡权限数据协议转换系统,优选的,所述电源包括:降压稳压器、第三电容、第四电容、第四二极管、第一电感、第五电容、第六电容、第七电容、第八电容和低压差线性稳压器;
[0040]第三电容和第四电容并联之后一端连接降压稳压器电压输入端和电源端,所述第三电容和第四电容并联之后另一端接地,所述降压稳压器反馈端连接第一电感一端,所述第一电感另一端连接第四二极管负极,所述第四二极管负极还连接降压稳压器输出端,所述第四二极管正极接地,所述第一电感一端还连接第五电容一端,所述第五电容另一端分别连接第七电容一端和接地,所述第七电容另一端连接5V电源,所述第七电容另一端还连接低压差线性稳压器输入端,所述低压差线性稳压器输出端连接第六电容和第八电容并联后一端,所述第六电容和第八电容并联后另一端接地。
[0041]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通过使用电源模块,提供稳定的输出电压,保证系统的正常工作。
[0042]如图4所示,大电流驱动阵列连接MCU电路和滤波模块,优选采用ULN2003,其连接方式为本领域技术人员都能知晓的,在此不再赘述。
[0043]如图5所示,所述的IC卡权限数据协议转换系统,优选的,RS485通信电路包括:SP3485通信芯片、RS485接口、第三十四电容、第二十九电阻;
[0044]所述SP3485通信芯片电压端连接3.3V电源和第三十四电容一端,所述第三十四电容另一端接地,所述SP3485通信芯片B端连接RS485接口和第二十九电阻一端,所述第二十九电阻另一端连接所述SP3485通信芯片A端,所述SP3485通信芯片RO端、RE端、DI端分别连接MCU。
[0045]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SP3485通信芯片用于实现电路之间的数据通信,保证信息传输畅通。
[0046]如图6所示,所述的IC卡权限数据协议转换系统,优选的,所述MCU包括:第十九电容、第二十电容、第二 i 电容、第二十四电容、第二十五电容、第二十六电容、第二十九电容、第三十电容、第三十三电容、第十八电阻、第十九电阻、第二 ^ 电阻、第二十二电阻、第二十五电阻、第二十六电阻、第三十电阻、第三十一电阻、晶体振荡器;
[0047]所述第十九电容一端接地,所述第十九电容另一端分别连接晶体振荡器一端和第十八电阻一端,所述晶体振荡器一端还连接MCU晶体振荡器输入端,所述第十八电阻另一端分别连接晶体振荡器另一端和第二十一电容一端,所述晶体振荡器另一端还连接MCU晶体振荡器输出端,所述第二十一电容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二十一电阻一端连接3.3V电源端,所述第二 i 电阻另一端连接第二十四电容一端和第二十五电容一端,所述第二十五电容一端还连接MCU的NRST端,所述第二十四电阻另一端和第二十五电阻另一端分别接地,所述第二十五电阻另一端还连接第二十六电阻一端,所述第二十六电阻另一端连接第三十电容一端,所述第三十电容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三十电容一端还连接MCU的VDD电压端,所述第三十电容另一端还连接MCU的VSS电压端,所述第三十三电容一端连接3.3V电源端,所述第三十三电容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三十三电容一端还连接MCU的VDD端,所述第三十三电容另一端还连接MCU的VSS端,所述第二十电容一端连接MCU的VDD端,所述第二十电容另一端连接MCU的VSS端,所述第二十电容另一端还连接第二十二电阻一端,所述第二十二电阻另一端连接MCU的启动端,所述第三十电阻一端连接3.3V电源,所述第三十电阻另一端连接MCU的PCll端,所述第三十一电阻连接3.3V电源,所述第三十一电阻另一端连接MCU的PClO端,所述第二十九电容一端连接MCU的VDD端,所述第二十九电容另一端连接MCU的VSS端,所述第二十五电阻一端连接CAN收发器,所述第二十五电阻另一端连接MCU的CAN总线接口,所述第二十六电阻一端连接CAN收发器,所述第二十六电阻另一端连接MCU的CAN总线接口。
[0048]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所述MCU电路使MCU运行更加稳定。
[0049]本实用新型创造所要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是需要定制或知道IC卡系统发出呼梯权限数据的通信方式及协议,本系统使用RS485相应芯片,即IC卡权限数据协议转换系统按照串口通信协议,接收IC卡系统发送过来的权限数据,权限数据协议内容由接收方定义;本实用新型采用CAN总线芯片,即知道两端的通信方式及协议即可实现一个IC系统适用于不同主控系统;或者也可根据相应楼层的权限使能数据控制继电器干接点通断直接控制主令板呼梯按钮,实现呼梯权限的控制。
[0050]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0051]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权利要求】
1.一种IC卡权限数据协议转换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MCU、大电流驱动阵列、CAN收发器、RS485通信电路、滤波模块; MCU信号输出端连接大电流驱动阵列信号输入端,所述大电流驱动阵列信号输入端还连接滤波模块信号输出端,所述滤波模块连接电源,所述电源输出端连接CAN收发器电源输入端,所述电源输出端还连接RS485通信电路输入端,所述RS485通信电路信号输出端连接MCU信号输入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IC卡权限数据协议转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CAN收发器包括:保险丝、第九电阻、第十电阻、第十三电阻、第十四电阻、第十五电阻、第九二极管、第十二极管、第十四二极管、第三发光二极管、第四发光二极管、第五发光二极管、第二电感、第三电感、CAN总线控制器和控制器; 所述控制器输入端连接第九二极管负极和保险丝一端,所述第九二极管正极接地和连接第三发光二极管负极,所述第三发光二极管正极连接第九电阻一端,所述第九电阻另一端连接保险丝另一端和电源端,所述控制器CAN总线低电平端连接第二电感一端,所述第二电感另一端连接第十五电阻,所述第十五电阻另一端连接开关一端,所述第十五电阻一端还连接第十四电容一端,所述第十四电容另一端连接第十四二极管负极,所述第十四二极管正极接地,所述第十四二极管负极还连接第三电感一端,所述第三电感另一端连接控制器CAN总线高电平端,所述第十四电容一端还连接CAN总线控制器CAN总线低电平端,所述第十四电容另一端还连接CAN总线控制器CAN总线高电平端,所述第十四电阻一端连接CAN总线控制器RS端,所述第十四电阻另一端接地,所述CAN总线控制器R端连接第四发光二极管负极,所述第四发光二极管正极连接第十电阻一端所述第十电阻另一端连接电源和第十三电阻一端,所述第十三电阻另一端连接第五发光二极管正极,所述第五发光二极管负极连接CAN总线控制器D端,所述第十三电容一端连接电源和CAN总线控制器电压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IC卡权限数据协议转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包括:降压稳压器、第三电容、第四电容、第四二极管、第一电感、第五电容、第六电容、第七电容、第八电容和低压差线性稳压器; 第三电容和第四电容并联之后一端连接降压稳压器电压输入端和电源端,所述第三电容和第四电容并联之后另一端接地,所述降压稳压器反馈端连接第一电感一端,所述第一电感另一端连接第四二极管负极,所述第四二极管负极还连接降压稳压器输出端,所述第四二极管正极接地,所述第一电感一端还连接第五电容一端,所述第五电容另一端分别连接第七电容一端和接地,所述第七电容另一端连接5V电源,所述第七电容另一端还连接低压差线性稳压器输入端,所述低压差线性稳压器输出端连接第六电容和第八电容并联后一端,所述第六电容和第八电容并联后另一端接地。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IC卡权限数据协议转换系统,其特征在于,RS485通信电路包括:SP3485通信芯片、RS485接口、第三十四电容、第二十九电阻; 所述SP3485通信芯片电压端连接3.3V电源和第三十四电容一端,所述第三十四电容另一端接地,所述SP3485通信芯片B端连接RS485接口和第二十九电阻一端,所述第二十九电阻另一端连接所述SP3485通信芯片A端,所述SP3485通信芯片RO端、RE端、DI端分别连接MCU。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IC卡权限数据协议转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MCU包括:第十九电容、第二十电容、第二i 电容、第二十四电容、第二十五电容、第二十六电容、第二十九电容、第三十电容、第三十三电容、第十八电阻、第十九电阻、第二十一电阻、第二十二电阻、第二十五电阻、第二十六电阻、第三十电阻、第三十一电阻、晶体振荡器; 所述第十九电容一端接地,所述第十九电容另一端分别连接晶体振荡器一端和第十八电阻一端,所述晶体振荡器一端还连接MCU晶体振荡器输入端,所述第十八电阻另一端分别连接晶体振荡器另一端和第二十一电容一端,所述晶体振荡器另一端还连接MCU晶体振荡器输出端,所述第二十一电容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二十一电阻一端连接3.3V电源端,所述第二 i 电阻另一端连接第二十四电容一端和第二十五电容一端,所述第二十五电容一端还连接MCU的NRST端,所述第二十四电阻另一端和第二十五电阻另一端分别接地,所述第二十五电阻另一端还连接第二十六电阻一端,所述第二十六电阻另一端连接第三十电容一端,所述第三十电容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三十电容一端还连接MCU的VDD电压端,所述第三十电容另一端还连接MCU的VSS电压端,所述第三十三电容一端连接3.3V电源端,所述第三十三电容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三十三电容一端还连接MCU的VDD端,所述第三十三电容另一端还连接MCU的VSS端,所述第二十电容一端连接MCU的VDD端,所述第二十电容另一端连接MCU的VSS端,所述第二十电容另一端还连接第二十二电阻一端,所述第二十二电阻另一端连接MCU的启动端,所述第三十电阻一端连接3.3V电源,所述第三十电阻另一端连接MCU的PCll端,所述第三i^一电阻连接3.3V电源,所述第三i^一电阻另一端连接MCU的PClO端,所述第二十九电容一端连接MCU的VDD端,所述第二十九电容另一端连接MCU的VSS端,所述第二十五电阻一端连接CAN收发器,所述第二十五电阻另一端连接MCU的CAN总线接口,所述第二十六电阻一端连接CAN收发器,所述第二十六电阻另一端连接MCU的CAN总线接口。
【文档编号】G06F13/40GK204155271SQ201420534624
【公开日】2015年2月11日 申请日期:2014年9月17日 优先权日:2014年9月17日
【发明者】杨隆, 沈一明, 赖洪, 陈綦渝 申请人:重庆伊士顿电梯有限责任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