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新型用户认证和设备与信息管理方法的健康管理系统与流程

文档序号:11830830阅读:157来源:国知局
基于新型用户认证和设备与信息管理方法的健康管理系统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医疗健康服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新型用户认证和设备与信息管理方法的健康管理系统。



背景技术:

由于工作压力大、饮食习惯不良、缺乏运动及人口老龄化等多种原因,大部分人的健康状况并不理想。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更加关注身体健康问题。在卫生部门主导下,多地开始建设社区健康小屋,倡导现代自助式健康管理模式,以提高慢性病管理和居民健康水平。健康小屋将医疗服务融入社区,通过在社区布点,为患者及社区居民提供系统、专业的医疗检测和医疗咨询服务。健康小屋提供心电、血压、血糖、排尿、睡眠、体脂、精神压力等多种自助式监测设备,社区居民可在现场医务人员指导下自行采集相关健康指标,实现健康管理和健康干预。

近年来也出现了较多与自助式健康管理系统相关的专利成果,比较典型的有:

《个性化远程健康交互与监测服务系统及方法》公开了一种个性化远程健康交互与监测服务平台系统,包括家庭健康监测终端、健康管理方案编辑工具平台和服务业务支持后台,和一种个性化远程健康交互与监测服务方法,能根据每个人的疾病健康数据编辑适合的个性化健康管理信息,远程实时进行疾病和健康指导。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老年健康监测和管理系统》公开了一种基于移动互联网的老年健康监测和管理系统,包括智能移动端,通过蓝牙与智能移动端连接的医疗诊断设备、生物特征读取器、腕表,以及通过无线网络与智能移动端连接的老人健康状态监测云平台。智能移动端设置二维码验证系统实现身份认证,并将收集到的健康信息实时整合到移动电子健康档案系统。

《基于RFID 和云计算的健康体检信息管理系统》提供了一种基于RFID和云计算的健康体检信息管理系统,通过为每个待检人员配置一个RFID 标签,在每个体检仪器配置一个RFID读写器实现待检人员的身份识别和检测数据的关联存储与共享。

经过多年的发展,现有健康管理系统的功能已比较成熟,大都支持登录平台的用户认证、测量数据实时传送、健康档案管理及个性化信息推送等功能;但仍存在一些不足,主要表现在:

(1)健康检测设备与移动终端或电脑等管理设备分别设置,不便于统一管理,需要专门的场地布设;

(2)用户认证与检测设备操作方法繁琐,需要专人提供现场咨询和指导,无法实现完全自助式服务;

(3)健康服务平台应用功能不够丰富。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以上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新型用户认证和设备管理方法的一体式健康管理系统。

本发明技术方案为:集多种常用的健康设备为一体,通过集成的管理终端实现统一管理,并与用户的智能移动终端协同,利用移动互联网和二维码技术构建用户认证简单,设备与信息管理方便的一体式健康检测及管理系统。

所述健康管理系统由集成多种健康检测设备和管理终端的健康管理一体机、智能移动终端、健康管理云平台及健康服务团队组成。所述健康检测设备包括固定于设备壳体的健康检测设备和可移动的健身监测设备。健康检测设备包括:血压计、血氧仪、血糖仪、骨密度仪、心电图仪、肺功能仪、睡眠分析仪、动脉硬化检测仪等。健身监测设备可应用于体能参数测量,通过NFC与移动端直接绑定测量数据,包括计步器、身体成分分析仪、身高体重检测仪、体脂分析仪等。所述管理终端安装有客户端软件,用于实现设备管理和检测数据的接收、显示、上传等信息管理功能。所述智能移动终端与一体机管理终端协同,实现用户认证、设备绑定,及测量数据显示和健康信息管理功能。所述健康管理云平台实现用户健康数据的存储、处理和健康档案管理。所述健康服务团队由医院资深医生组成,健康服务团队通过管理界面可查看存储在健康管理云平台的用户健康档案,为用户提供健康状况分析和健康咨询服务。

进一步地,所述设备管理方法包含设备接入、二维码生成、设备绑定和使用、设备解绑四个过程:

设备接入:用户在获得系统支持的健康检测设备后,在管理终端上添加该设备:设备通过蓝牙与管理终端连接并通信,用户根据提示输入设备类型、型号等信息,管理终端完成设备信息登记,并为每一个设备生成唯一的设备编码。

二维码生成:管理终端根据该设备编码生成一个设备二维码,并在管理终端用户界面生成该设备的介绍页面,包含设备的功能介绍、使用说明和二维码信息。

设备绑定和使用:为实现自助检测,引入设备绑定机制,用户在选定检测项目后首先将用户ID与相关设备进行绑定。绑定期间设备处于占用状态,测量结果与用户ID关联。当前用户绑定期间其他用户不能与该设备进行绑定和测量,从而避免混淆,而不需人为干预。

所述智能移动终端和所述一体机管理终端可通过所述健康管理平台实时通信,用户利用智能移动终端扫描管理终端设备页面的二维码以识别该设备编码,此时,移动终端向管理终端发送用户ID和设备编码的绑定请求,管理终端接收到请求后,如无其他用户占用或异常情况则将该设备与用户设为关联锁定状态,显示设备占用信息,提示用户开始检测,并监听该检测设备,同时向移动终端返回绑定成功信息。除二维码扫描方式外,用户也可直接在管理终端设备页面点击,并输入用户ID+密码,来实现用户ID和该设备的绑定。

设备解绑:用户检测完成后,在管理终端和智能终端界面显示提示信息“重新测量”和“结束测量”,用户可在任一终端界面点击选项进行相应操作,如用户点击“结束测量”则结束测量过程,解除用户ID与设备的绑定;为了防止用户在绑定设备之后,由于网络或人为原因,长时间占用设备,而使其他人无法绑定和使用该设备,如管理终端在5分钟内没有接收到测量数据或结束测量指令,则强制解除用户与设备的绑定;

进一步地,所述健康管理系统的用户认证与检测过程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A:新用户使用智能移动终端扫描管理终端上的“移动客户端安装二维码”;

步骤B:引入“安装即用户”的概念,移动客户端成功安装之后,用户第一次打开客户端,健康服务平台自动为该用户生成一个唯一的用户ID,并进入登录状态,同时提示用户设置用户名和密码,并补充填写个人资料;

步骤C:用户利用智能移动终端扫描管理终端上设备页面的设备二维码,或在管理终端设备页面中输入用户ID+密码或者用户名+密码,实现用户ID与设备的绑定;用户ID与设备绑定成功后,一体机管理终端界面和用户智能终端界面同时显示测量提示信息,提示信息包括设备在一体机上的位置、简易操作方法。用户可以开始测量。

步骤D:一体机管理终端监听已通过蓝牙连接的医疗检测设备,接收到测量数据后,自动将测量数据与用户ID关联上传至健康云平台服务器,并实时在一体机管理终端和用户智能终端显示测量结果;用户完成测量后,通过一体机管理终端或智能移动终端解除用户ID与设备的绑定。若超时未响应,系统强制解除用户与设备的绑定。

步骤E:解除绑定后,用户如需再次测量,重复以上步骤C到D。

进一步地,所述管理终端内置了多种常见的检测项目,如心血管系统检测、糖尿病监测、血压监测等,在检测项目页面显示各项目的介绍和二维码。用户可通过移动终端扫描检测项目页面的二维码,或直接在检测项目页面点击并输入用户名或用户ID+密码,选择特定的测量项目与多个测量设备绑定。此时,智能终端通过健康管理平台与设备管理终端通信,管理终端判断设备的使用状态,当设备均为空闲时,绑定用户ID和相关设备,同时向管理终端和用户移动终端发送绑定指令,在管理终端和用户移动终端显示设备占用信息,提示用户开始检测。

进一步地,所述用户智能终端包含以下健康信息管理功能:

用户在所述智能终端登录所述健康管理云平台,可对健康数据及相关信息进行查看和管理。同时,考虑到用户家庭成员健康信息统一管理的需要,可将通过后台认证的多个家庭成员设置为家庭组,组内用户互相开放个人健康信息,方便了解家人健康状况。

所述健康数据和信息管理功能包括“健康检测”、“健身指导”、“健康报告”、“健康应用”、“资料修改”、“家人健康”、“报警设置”等多个应用模块。各模块的具体功能参见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综合利用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技术,构建应用丰富、功能完善的健康管理系统。前端一体机集成多种检测设备和管理终端,可在社区、公司、家庭等多种场所灵活设置。基于移动互联网和二维码技术的智能化用户认证和设备管理方法,实现了完全的自助式健康检测和健康管理。丰富的健康管理应用模块提供了全面、便捷的健康信息化服务。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健康管理系统总流程图

图2健康管理系统用户认证流程图

图3移动客户端安装流程图

图4用户ID与设备绑定流程图

图5 用户测量与数据上传流程图

图6用户ID与设备解绑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为健康管理系统总的流程图。如图所示,管理终端与健康检测设备集中固定在一体机设备壳体上。图中1~4代表部分健康检测设备,通过蓝牙与管理终端连接并通信,用于对用户特定健康参数进行测量;图中可穿戴设备通过蓝牙连接到用户移动终端,主要用于用户健身、体能数据的测量,数据通过移动终端传送至健康平台服务器。

健康管理系统的具体实施方式包括六个方面:设备接入、移动客户端安装与用户注册、用户与设备绑定、用户测量与数据上传、用户解绑与切换、用户平台使用。

一、设备接入

如图1中步骤1所示,新的健康检测设备需接入系统并在管理终端上注册。首先将设备与管理终端通过配对连接,在管理终端设备接入页面填写设备类型(比如血压计、血氧仪)、型号、功能介绍和使用说明;管理终端检测到设备的接入状态,为该设备会生成一个唯一的设备编码和相应的设备二维码,生成设备介绍页面,包含设备介绍、使用说明和设备二维码。

二、移动客户端软件安装与用户注册

图3为移动客户端软件下载安装流程示意图,如图所示,从管理终端主界面可进入移动客户端安装页面,所述安装页面显示移动客户端简介和安装二维码。新用户通过智能移动终端扫描所述安装二维码,完成移动客户端软件的下载和安装。用户安装完成打开客户端时,系统后台会自动为该用户生成用户ID,并进入登录状态,同时提醒用户设置用户名、密码并完善个人信息(如姓名、性别、年龄、身高、体重、手机号码等)。用户设置完成后,即可使用健康检测设备和移动客户端软件的健康管理功能。老用户可通过用户ID+密码或者用户名+密码方式登录系统。

三、用户与设备的绑定

图4为用户与设备绑定的流程图,如图所示,由于每台设备同一时间只能实现一个用户的测量,为便于实现自助服务,避免不同用户数据混淆,用户在使用设备前需首先进行用户ID和设备的绑定。

用户可绑定单个设备进行检测,也可选择一体机内置的测量项目与一组设备绑定进行检测。用户在一体机管理终端设备介绍页面选择需要使用的设备,或在检测项目页面选择需要检测的项目,利用移动终端客户端软件的二维码扫描器,扫描页面上的二维码,即可完成用户ID和检测设备的绑定。作为可选择的方式,还可支持用户在管理终端界面输入用户名和密码进行用户与设备的绑定。

用户利用移动终端扫描设备二维码即可识别该设备,并向管理终端发送用户ID和设备编码的绑定请求,一体机管理终端接收到请求后,如无其他用户占用或异常情况则向用户移动终端发送绑定成功信息,从而完成用户ID和设备绑定。绑定成功后,一体机管理终端显示绑定成功信息,同时显示一体机画面提示测量设备所在的位置,移动终端显示绑定成功信息和测量提示。

四、用户测量与数据上传

图5为用户测量与数据上传的流程图,如图,用户完成绑定之后,在用户智能移动终端显示用户已绑定成功,并提示用户及时完成检测。

在管理终端界面,设备界面的设备二维码会隐藏,并显示“某某,请检测!”的字样,同时显示一体机画面并提示测量设备所在的位置。用户在绑定时间内可以使用该设备进行测量,其他用户在当前用户绑定时间内无法再与该设备进行绑定。

测量完成后,医疗设备测量出的健康数据通过蓝牙传输到管理终端,管理终端自动把用户健康检查数据同步上传到健康管理云平台,上传的数据包括:测量时间、测量项目、用户ID、设备编码、上传方式和测量结果数据;管理云平台根据测量数据建立用户健康档案,并对本次检测数据进行简单分析,将结果反馈到管理终端和用户终端进行显示。

为增强系统的容错性,用户移动终端同时支持健康数据的手动填写与上传功能,在一体机出现通信故障时保证检测过程顺利完成。

五、用户解绑与切换

图6为设备解绑流程图,如图,健康管理平台服务器接收到管理终端上传的测量数据后,同时向管理终端和用户移动终端返回一个解绑的询问请求,用户在任一终端点击确定之后,管理平台解除用户与设备的绑定关系,同时向管理终端和用户智能终端发送解绑指令,管理终端恢复等候状态,下一个用户可以继续使用一体机进行设备的绑定和测量。用户移动终端同时提示用户已解除绑定,完成检测。

为了防止用户在绑定设备之后,由于网络或人为原因长时间占用设备,而使其他人无法绑定和使用该设备。用户与设备绑定之后,如管理平台服务器在5分钟之内没有收到该用户测量的数据(或发送解绑请求5分钟之内没有接收到用户的解绑确认),则直接返回一个解绑指令到管理终端和用户的移动终端,强制进行解绑。

六、健康信息管理

用户利用智能终端与一体机管理终端协同,可实现自助式健康检测功能。此外,用户通过智能移动终端的客户端软件可登录健康管理平台,对个人和家庭成员的健康信息进行查询和管理。健康信息管理功能包括“健康检测”、“健身指导”、“健康报告”、“健康应用”、“修改资料”、 “报警设置”等应用模块。

“健康检测”模块具有二维码扫描功能,通过扫描所述健康管理一体机管理终端设备页面或检测项目页面的二维码,与一个或多个设备进行绑定和检测。检测完成后,健康数据在智能终端实时显示。此外,健康检测模块还提供历史数据查询功能,可查看历史数据曲线图,图上提示正常数值参考区间,让用户直观了解健康状况和变化情况。

“健身指导”模块记录用户运动情况,包括运动种类、时间、距离、消耗卡路里等信息。根据使用的健身监测设备可提供BMI、身体脂肪率、肌肉量、推定骨量、内脏脂肪等级、基础代谢量等体能参数的测量。此外,提供目标设定功能,根据输入目标值提示运动计划、当前运动距目标值差距等信息,帮助用户实现健身目标。

“健康报告”模块可查看用户的健康档案和所述健康服务团队针对用户健康数据给出的分析报告和医疗建议。

“健康应用”模块可根据用户具体需求,个性化的添加用户关心的健康管理选项,如“高血压健康管理”、“糖尿病健康管理”等。健康管理云平台将根据用户的个性化选项提供针对性的健康档案和分析报告。此外,提供“在线医生”栏目,用户可以在线与健康服务团队医生联系,获得健康咨询服务。

“资料修改”应用于修改个人基本信息,可手动上传至管理云平台。

“报警设置”用于监控用户本人或需关注的某些家庭成员的健康状况,如对老人或小孩进行健康监控。当被监控的健康测量数据超标次数超过限定次数值时,将以语音的形式提醒监控方;严重超标时,平台自动语音报警。

以上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非用于限定本发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对上述实施例进行的等同变形、替换都在权利要求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