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实现医学影像同步会诊的方法及系统与流程

文档序号:12364873阅读:335来源:国知局
一种实现医学影像同步会诊的方法及系统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远程医疗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实现医学影像同步会诊的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现阶段,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存在着医疗资源总量不足、资源配置不均衡等问题。其中,优质的医疗资源相对集中在发达地区和大城市,群众看病难问题较为突出。在医学影像类检查的诊断过程中尤为突出,在基层、偏远地区虽然具备设备条件,可以完成影像检查,但可能不具备写报告和审核报告的能力,远程医疗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其中,同步会诊对讨论病情,实时沟通,及时诊疗具有重要意义。

医院逐步向多院区、多分院、中心托管下级医院、集团化、区域化的方向发展,影像科室的报告医生迫切需要实时同步会诊工具来辅助完成跨地域的医疗协作活动。

现有技术中的远程医院存在如下的几种典型的方案:

一、离线会诊方式:申请方提出会诊申请,由后台系统进行调度后分配给专家,专家在合适的时间完成诊断,书写报告,返回给申请方。该方法能够解决一定的会诊需求,但无法实时沟通,无法满足一些应用场景的要求;

二、视频会议方式:通过视频音频设备和系统开展远程医疗活动,能够满足医生实时讨论的需要,但单纯的视频通路与影像数据无法有效结合,只能提前传输图像数据,并通过语音进行协作,不利于病情的讨论;

三、共享桌面方式:通过共享桌面的方式在双方共享计算机桌面,需要传输桌面像素,对网络带宽要求较高,系统难以保证流畅的效果;

四、企业内通信工具方式:这种方式能够完成实时的文本、视频、音频沟通,但与医学影像系统难以整合,无法完成系统间的深入协作;

综上,急需一种与医学影像检查过程深度协作,且占用网络资源少的同步会诊系统及方法。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实施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实现医学影像同步会诊的方法及系统,可以实现异地多终端医学影像同步阅片和视频、音频、以及检查信息的交互,并对网络带宽依赖小。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实现医学影像同步会诊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会诊管理服务器根据所管理的会诊终端的会诊连接信息,在至少两个所述会诊终端之间建立同步会诊链路,以形成一当前会诊;其中所述会诊连接信息包括各会诊终端的IP地址以及端口信息;

在会诊过程中,参与所述当前会诊的任一会诊终端上对医学影像进行阅片操作所产生的同步信息,通过所述同步会诊链路传送至参与所述当前会诊的的其他会诊终端上,

所述其他会诊终端上接收到所述同步信息后,根据所述同步信息、通过与其连接的诊断终端模拟所述对医学影像进行的阅片操作,以使各会诊终端的医学影像阅片过程同步。

相应地,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一种实现医学影像同步会诊的系统,包括:

会诊管理服务器,用于根据所管理的会诊会议室中所有会诊终端的会诊连接信息,建立所述所有会诊终端之间的同步会诊链路,其中所述会诊连接信息包括各会诊终端的IP地址以及端口信息;

视频/音频服务器,用于实现会诊过程中各会诊终端间音频和视频的交互;

会诊终端,用于将对医学影像进行阅片操作所产生的同步信息,通过所述同步会诊链路传送至所述会诊会议室中的其他会诊终端上,并在接收到来自所述会诊会议室中其他会诊终端所述同步信息后,根据所述同步信息、通过与其连接的诊断终端模拟对医学影像进行的阅片操作,以使各会诊终端的医学影像阅片过程同步,其中,每一会诊终端连接有一诊断终端。

实施本发明实施例,可以使会诊终端与医学影像诊断系统深度协作,实现异地多个会诊终端的同步会诊。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仍属于本发明的范畴。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实现医学影像同步会诊的系统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会诊管理服务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会诊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同步信息获取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实现医学影像同步会诊的方法的一个实施例的主流程示意图;

图6为图5传送同步数据的流程示意图;

图7为图5中共享检查数据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实施本发明实施例,可以使会诊终端与医学影像诊断系统深度协作,异地多个会诊终端的可进行视频/音频、文本、文件、检查信息交互;同时,通过检查数据同步、人机交互事件转发和模拟、语义动作转发和模拟,可以在异地的诊断终端上实现医学影像的同步阅片;

另外,通过该系统,使身处异地的医生能够开展同步会诊。包括进行视频音频/文本/文件的实时交流,能够共享病人检查信息,能够同步医学影像阅片过程,使多个诊断终端的阅片界面保持严格一致,便于医生进行会诊讨论,避免了医生手工同步阅片过程,可以实现很好的同步效果;并且,通过会诊终端之间的沟通,能够在不同终端间实现共享检查,非常方便;同时,由于在同步阅片过程中,大部份时间只需要传送同步信息,无需传送屏幕数据,故同步的数据量小,降低了网络带宽的依赖,可以适应低网络带宽的场景,对于区域医疗、跨院协作,具有重大的作用。

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实现医学影像同步会诊的系统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在该实施例中,该系统包括:

会诊管理服务器1,用于根据所管理的会诊会议室中所有会诊终端的会诊连接信息,建立所有会诊终端之间的同步会诊链路,其中会诊连接信息包括各会诊终端的IP地址以及端口信息;具体地,该会诊管理服务器1可以实现会诊管理,实现不同会诊终端间的文本、文件、检查信息等交互;

视频/音频服务器2,用于实现会诊过程中各会诊终端间音频和视频的交互;

会诊终端3,用于将对医学影像进行阅片操作所产生的同步信息,通过同步会诊链路传送至会诊会议室中的其他会诊终端上,并在接收到来自会诊会议室中其他会诊终端同步信息后,并通过与其连接的诊断终端4模拟对医学影像进行的阅片操作,以使各会诊终端的医学影像阅片过程同步,其中每一会诊终端3连接有一诊断终端4,通过与该诊断终端相协作,获得此次会诊所需要的医学影像资料,该医学影像资料会在会诊开始时,发送给各会诊终端,并同步初始阅片环境。具体地,该会诊终端3可以表现为进行会诊的医生使用的终端软件,可以理解的是,在其他的一些实施例中,该会诊终端3与诊断终端4可以集成在同一终端上,例如可以集成在诸如电脑或其他智能平板等上面。

如图2所示,是图1中的会诊管理服务器1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该会诊管理服务器1进一步包括:

会诊室大厅管理模块10,用于管理当前所有用户以及当前所有会诊会议室,并实现创建或解散会诊会议室;

会议室管理模块11,用于管理当前会议室中用户、管理当前文本讨论记录、管理共享检查信息、实现开始/停止会诊、实现是否共享音频和视频;在会诊终端提交加入会议室请求后,会诊管理服务器会根据会议室ID找到指定的会诊会议室,将该会诊终端用户加入到该会诊会议室中;

文件转发模块12,用于接收来自会诊终端所发送文件并存储,同时转发至会诊会议室中的其他会诊终端;某会诊终端发送文件后,该文件会保存在会诊管理服务器1上,并发送给会诊会议室中的其他会诊终端;

媒体流管理模块13,用于将会诊会议室中的会诊终端所发布的视频流和音频流对应的标识发送给其他会诊终端,供其他会诊终端通过标识从视频/音频服务器中实时获得视频流和音频流数据;处于在同一会诊会议室中的不同会诊终端可选择发布视频和音频流,通过媒体流管理模块13完成视频流标识的交互,其他会诊终端获取该流标识后,通过该标识,从视频/音频服务器中实时获得流数据;

信息管理模块14,用于接收会诊会议室中的会诊终端所发送的文本信息和检查信息,并自动转发文本信息和检查信息给会诊会议室中其他会诊终端;信息管理模块14中会记录每个会诊终端分发信息的进度,保证所有终端都获得所有文本信息及检查信息,并且保证不重复;

同步协商模块15,用于实现同步会诊的协商功能,用于接收会诊会议室中的不同会诊终端的发起会诊、接受会诊、拒绝会诊、结束会诊的请求,并实现不同终端会诊连接信息的交互以建立同步会诊链路,其中该会诊连接信息包括诸如会诊终端的IP和端口等;创建会诊会议室的请求由任一会诊终端发起,当其他会诊终端请求加入该会诊会议室后,会议室管理模块在同一会诊会议室的会议终端之间建立同步会诊链路,可开始会诊。该发起会诊既可是某一会诊终端发起创建会诊会议室的请求,也可是发起加入某一已建立的会诊会议室的请求。

采用上述设计,可将会议室管理逻辑、各种数据交互逻辑进行有效拆分,易于扩展和维护。

如图3所示,是本发明图1中的会诊终端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在该实施例中,该会诊终端3进一步包括:

会诊请求单元11,用于与会诊管理服务器1连接后,向会诊管理服务器1发送诸如建立会诊会议室、加入会诊会议室或退出会诊会议室等请求;可以理解的是,该会诊请求单元11可以在会诊终端3中的一个交互界面上实现,在会诊终端连接会诊管理服务器(即完成系统登录)后,在该交互界面上能够显示会诊管理服务器当前所管理的会诊大厅以及各会诊会议室,当点选需要加入的会诊会议室,则系统后台会获得该会诊会议室的ID号,并向会诊管理服务器1发出加入请求;其他的诸如“建立会诊会议室”、“退出会诊会议室”的请求等均对应有相应的操作菜单/界面,在此不进行赘述;在该交互界面上还可以实现诸如输入文本信息等操作。同步信息获取单元10,用于获取当前会诊的同步信息,同步信息包括:会诊检查标识,语义动作和人机交互事件,其中,人机交互事件为鼠标操作或键盘操作,语义动作是对医学影像执行的阅片操作,包括以下中至少一个:序列绑定、测量、图像翻转、平移、缩放、调窗;

发送单元12,用于将同步信息获取单元10获得的同步信息以的网络协议包的形式通过同步会诊链路发送给会诊会议室中的其他会诊终端;

操作同步单元14,用于接收来自其他会诊终端的会诊检查标识、人机交互事件,以及语义动作,并根据会诊检查标识同步初始阅片环境,根据人机交互事件模拟鼠标位置或键盘事件,并通过诊断终端根据语义动作模拟相应的操作动作对医学影像进行阅片操作,从而使会诊会议室中各会诊终端的阅片过程实现同步。

检查信息发送单元16,用于在需要对检查信息进行共享时,将检查信息的描述信息通过同步会诊链路发送给会诊会议室中的其他会诊终端,该描述信息在其他会诊终端上以超链接的形式进行显示;

检查信息查看单元18,用于通过点击所显示的超链接,解析获得其中的描述信息,并调用诊断终端的逻辑模块,加载所述描述信息对应的检查信息。

如图4所示,是图3中同步信息获取单元10的结构示意图。其中,该同步信息获取单元10进一步包括:

查询单元100,用于通过向与会诊终端连接的诊断终端查询获得当前会诊的会诊检查标识;

捕获单元102,用于通过设置于会诊终端中的钩子进程,捕获会诊终端的操作系统的人机交互事件;

接收单元104,用于接收来自诊断终端的语义动作。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钩子进程与会诊终端之间采用UDP协议(User Datagram Protocol,用户数据报协议)进行通信;而在不同的会诊终端间的同步会诊链路上使用TCP协议(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传输控制协议)进行通信;在会诊终端与会诊管理服务器之间可以HTTP协议(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超文本传输协议)进行通信,可以理解的是,在其他的实施例中,可以采用类似功能的通信协议。

图5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实现医学影像同步会诊的方法的一个实施例的主流程示意图;在该实施例中,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0,在会诊开始前,会诊管理服务器接收会诊终端的请求,建立会诊会议室,并接收其他会诊终端加入会诊会议室;

会诊管理服务器根据一个会诊终端的请求建立会诊会议室,此时会为该会诊会议室分配一个ID号,其他会诊终端根据该ID号向会诊管理服务器发出请求,请求加入该会诊会议室,会诊管理服务器在接收这些会诊终端加入会诊会议室的同时,会获得这些会诊终端的会诊连接信息,该会诊连接信息为各会诊终端的IP地址以及端口信息等信息;具体地,当会诊终端连接会诊管理服务器(即完成系统登录)后,在该会诊终端上显示会诊管理服务器当前所管理的会诊大厅,以及所有的会诊会议室,用户点选需要加入的会诊会议室,则系统后台会获得该会诊会议室的ID号,并向会诊管理服务器发出加入请求;

步骤S11,会诊管理服务器根据所管理的会诊会议室中所有会诊终端的会诊连接信息,建立所有会诊终端之间的同步会诊链路;

步骤S12,在建立了所有会诊终端之间的同步会诊链路之后,各会诊终端需要同步初始阅片环境,具体地,该同步初始阅片环境的步骤包括:

与诊断终端连接的会诊终端,查询获得当前会诊的会诊检查标识;

该会诊终端将会诊检查标识通过同步会诊链路发给会诊会议室中的其他会诊终端,各诊断终端根据该会诊检查标识通过预定策略同步初始阅片环境,例如可以是使用显示协议来同步初始阅片环境,其中显示协议可以约定阅片界面的布局、界面窗口布置等;例如可以通过专门的功能模块来实现初始阅片环境的同步;具体细节可参见图6所示;可以理解的是,在一个实施例中,对于各类检查结果,需要预先定义好在每个诊断终端中的显示策略。例如,对于MR检查结果,可以预先定义其对应的预定显示策略:在每个诊断终端中,其图像布局采用2×2窗口的显示方式,第一个序列显示在第一个窗口中,第二个序列显示在第二个窗口中,依次类推,其中,所有图像均放大一倍;通过类似的这种预定策略,可以使各个诊断终端中的初始阅片环境保持一致;

步骤S13,在会诊过程中,任一会诊终端上对医学影像进行阅片操作所产生的同步信息,通过同步会诊链路传送至会诊会议室中的其他会诊终端上,具体地,在一个实施例中,该步骤S13包括:会诊终端接收来自与其连接的诊断终端的语义动作,并封装成网络协议包,语义动作为对医学影像执行的阅片操作;以及将包含有语义动作的网络协议包通过同步会诊链路发送给参与当前会诊的其他会诊终端。

该步骤S13还可包括:通过每一会诊终端中的钩子进程,捕获会诊终端中当前操作系统的人机交互事件,其中,人机交互事件为鼠标和键盘操作;会诊终端接收上述人机交互事件,并将该人机交互事件增加到网络协议包中,也即将人机交互事件和语义动作共同封装成网络协议包,随后将包含有人机交互事件以及语义动作的网络协议包通过同步会诊链路发送给参与当前会诊的其他会诊终端。语义动作为对医学影像执行的阅片操作,包括下述中至少一种:序列绑定、测量、图像翻转、平移、缩放、调窗。

上述步骤S13中也可仅捕获人机交互事件,将该人机交互事件发送到其他会诊终端来实现同步会诊。但由于不同会诊终端在屏幕分辨率等属性方面具有显著差别,仅传送由人机交互事件构成的同步信息所达到的同步会诊效果远差于如上两种实施方式。

需要理解的是,钩子进程以独立进程方式,捕获操作系统的人机交互事件,包括鼠标、键盘事件,以UDP协议与会诊终端进行交互。在捕获过程中,需要严格区分本机用户实际操作和模拟操作,避免将模拟操作产生的人机交互事件再次转发出去,造成循环转发;。该实际操作指用户实际操作,该模拟操作是指会诊终端在接收到同步信息后,模拟对医学影像进行的 阅片操作。

步骤S14,其他会诊终端上接收到同步信息后,并模拟对医学影像进行的阅片操作,以使各会诊终端的医学影像阅片过程同步;

具体地,在一个实施例中,该步骤S14包括:

会诊会议室中的其他的会诊终端接收网络协议包,获得其所包含的人机交互事件以及语义动作;

其他的会诊终端根据人机交互事件模拟鼠标位置或键盘操作,并通过诊断终端根据语义动作模拟对医学影像进行的阅片操作,从而使各会诊终端的阅片过程同步。

可以理解的是,在步骤S13至步骤S14中的各会诊终端的上述协作过程是双向的,即任一会诊终端中所捕获的人机交互事件以及语义动作,均会发送至其他会诊终端中,在其他会诊终端所连接的诊断终端中进行模拟具体的阅片操作,以保证各会诊终端中的阅片过程同步;

步骤S15,在会诊结束后,会诊管理服务器接收会诊终端的退出请求,并在所有的会诊终端均退出后,解散会诊会议室 。

可以理解的是,在会诊过程中,通过视频/音频服务器,实现会诊过程中各会诊终端间音频和视频的交互。

采用上述同步方法,可以有效同步不同终端上的会诊过程,只需同步少量数据,可以降低对网络带宽的依赖;通过转发人机交互事件,可以同时同步鼠标动作,使用户感觉不到会诊和平时工作的差异;同时通过同步语义动作,能够做到严格的数据一致性,保证会诊效果。

同时,在诊断终端需要共享检查信息时,与诊断终端连接的会诊终端将检查信息的描述信息通过同步会诊链路发送给会诊会议室中的其他会诊终端,该描述信息在其他会诊终端上以超链接的形式进行显示;

其他会诊终端通过点击所显示的超链接,解析获得其中的描述信息,调用诊断终端的逻辑模块,加载所述描述信息对应的检查信息。不需要记录检查ID并作额外的查询加载操作。该进行共享检查信息的详细步骤,可参见图7所示。这样,共享检查实现在不同诊断终端间共享同一个检查数据,避免用户手工查询、转发再查询,最后加载的过程。

终上,实施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法以及系统,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实施本发明实施例,可以使会诊终端与医学影像诊断系统深度协作,实现异地多个会诊终端进行视频/音频、文本、文件、检查信息交互;同时,通过检查数据同步、人机交互事件转发和模拟、语义动作转发和模拟,可以在异地的诊断终端上实现医学影像的同步阅片;

另外,通过该系统,使身处异地的医生能够开展同步会诊。包括进行视频音频/文本/文件的实时交流,能够共享病人检查信息,能够同步医学影像阅片过程,使多个诊断终端的阅片界面保持严格一致,便于医生进行会诊讨论,避免了医生手工同步阅片过程,可以实现很好的同步效果;

并且,通过会诊终端之间的沟通,能够在不同终端间实现共享检查,非常方便;

同时,由于在同步阅片过程中,大部份时间只需要传送同步信息,无需传送屏幕数据,故同步的数据量小,降低了网络带宽的依赖,可以适应低网络带宽的场景,对于诸如区域医疗、跨院协作,具有重大的作用。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是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的存储介质,如ROM/RAM、磁盘、光盘等。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