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装置及转动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65354阅读:195来源:国知局
扫描装置及转动组件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扫描装置及转动组件,特别是一种旋转角度和为360度的扫描装置及转动组件。



背景技术:

条形码扫描仪广泛应用在便利商店、大卖场,以及书店等。条形码扫描仪插接于计算机,当条形码扫描仪扫描商品的条形码时,计算机便可显示商品信息,以便于商品管理与结账。传统的条形码扫描仪的扫描角度为固定式,但因每个使用者的使用习惯未必相同与受到条形码扫描仪的操作场合的限制,故角度固定式的条形码扫描仪未必能够让每个使用者皆能快速且顺畅地进行商品扫描操作。

为了提升商品扫描操作的顺畅度,厂商进一步将角度固定式条形码扫描仪改为旋转式条形码扫描仪。因此,使用者能够依据操作场合的条件与使用者的习惯来调整条形码扫描仪的扫描角度,以利使用者能够更快速且顺畅地进行商品扫描。

然而,由于传统的旋转式条形码扫描仪在旋转角度调整上仍有限制,使得旋转式条形码扫描仪仍存在扫描死角,故传统的旋转式条形码扫描仪仍有改良的空间。因此,如何突破原有条形码扫描仪的旋转角度的限制,进而减少旋转式条形码扫描仪的扫描死角,则为厂商应解决的问题之一。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在于提供一种扫描装置及转动组件,藉以突破原有条形码扫描仪的旋转角度的限制,进而减少旋转式条形码扫描仪的扫描死角。

本发明所公开的转动组件,包括:一转动衬套、一活动止挡件以及一固定止挡件;该转动衬套具有一第一滑道;该活动止挡件包括相对的一第一滑块及一第二滑块,该第一滑块可滑移地位于该第一滑道,以使该转动衬套可相对该活动止挡件旋转一第一旋转角度;该固定止挡件具有一第二滑道,该第二滑块可滑移地位于该第二滑道,以使该活动止挡件可相对该固定止挡件旋转一第二旋转角度,且该第一旋转角度与该第二旋转角度的角度和等于360度。

本发明所公开的扫描装置,包括一转动组件以及一光学扫描组件;该转动组件包括: 一转动衬套、一活动止挡件以及一固定止挡件;该转动衬套具有一第一滑道;该活动止挡件包括相对的一第一滑块及一第二滑块,该第一滑块可滑移地位于该第一滑道,以使该转动衬套可相对该活动止挡件旋转一第一旋转角度;该固定止挡件具有一第二滑道,该第二滑块可滑移地位于该第二滑道,以使该活动止挡件可相对该固定止挡件旋转一第二旋转角度,且该第一旋转角度与该第二旋转角度的角度和等于360度;该光学扫描组件连接于该转动衬套。

根据上述实施例所公开的扫描装置及转动组件,通过转动衬套的第一滑道、活动止挡件的第一滑块与第二滑块及固定止挡件的第二滑道的搭配,使得装设于转动衬套的壳件能够向左旋转180度与向右旋转180度而让装设于壳件的光学扫描组件具有360度的扫描范围。藉此能够更进一步突破原有条形码扫描仪的旋转角度的限制,以利使用者能够更快速且顺畅地利用扫描装置进行商品扫描。

以上关于本发明内容的说明及以下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以示范与解释本发明的原理,并且提供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更进一步的解释。

附图说明

图1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所述的扫描装置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分解示意图。

图3至图5为图1的扫描装置的壳件沿箭头a所指示的方向旋转的动作示意图。

图7至图10为图1的扫描装置的壳件沿箭头b所指示的方向旋转的动作示意图。

图11至图13为图1的扫描装置的壳件沿箭头c所指示的方向旋转的动作示意图。

主要组件符号说明:

1 扫描装置 330 第二滑块

10 转动组件 400 固定止挡件

20 光学扫描组件 410 第三基部

100 固定件 420 第二凸出部

110 本体部 430 第二滑道

120 轴部 500 锁固件

200 转动衬套 600 壳件

210 第一基部 610 上壳体

220 第一凸出部 620 下壳体

230 第一滑道 621 透光部

300 活动止挡件 630 调整槽

310 第二基部 700 弹性件

320 第一滑块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与图2。图1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所述的扫描装置的立体示意图。图2为图1的分解示意图。

本实施例的扫描装置1,包含一转动组件10及一光学扫描组件20。

转动组件10包含一固定件100、一转动衬套200、一活动止挡件300、一固定止挡件400、一锁固件500及一壳件600。

固定件100包含一本体部110及一轴部120。轴部120凸出于本体部110。此外,轴部120具有一理线穿槽121,且理线穿槽121的延伸方向平行于轴部120的轴向,以供线缆(未绘示)穿设轴部120。

转动衬套200包含一第一基部210及一第一凸出部220。第一基部210可转动地设于固定件100的轴部120。第一凸出部220凸出于第一基部210背向固定件100的本体部110的一侧而在第一基部210背向固定件100的本体部110的一侧形成一第一滑道230。换言之,第一凸出部220凸出于第一基部210并连接于第一滑道230的相对两端。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滑道230是由第一凸出部220凸出于第一基部210所形成,但并不以此为限,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滑道230也可以不是由第一凸出部220形成,而是直接在第一基部210向内凹陷形成第一滑道230。

此外,本实施例的第一凸出部220的数量为一个,且第一凸出部220为弯曲状,使得第一凸出部220的相对两端分别直接连接第一滑道230的相对两端,以用来限制第一滑道230所提供的旋转角度。但并不以此为限,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凸出部的数量也可以为两个,且二第一凸出部为柱状而分别直接连接第一滑道的相对两端,以用来限制第一滑道所提供的旋转角度。

活动止挡件300包含一第二基部310及相对的一第一滑块320与一第二滑块330。活动止挡件300的第二基部310可转动地设于固定件100的轴部120。第一滑块320与第二滑块330彼此相对地连接于第二基部310。详细来说,第一滑块320自第二基部310朝向固定件100的本体部110的方向凸出,第二滑块330自第二基部310朝远离固定件100的本体部110的方向凸出。此外,第一滑块320可滑移地位于第一滑道230内,使得转动衬套200可相对活动止挡件300旋转而具有一第一旋转角度θ1。其中,请暂参阅图3,第一旋转角度θ1为第一滑道230提供的旋转角度θp1减去第一滑块320占据第一滑道230的角度θm1。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滑道230提供的旋转角度θp1为60度,且第一滑块320占据第一滑道230的角度θm1为20度。即第一旋转角度θ1为40度。换言之,转动衬套200可相对活动止挡件300向左旋转20度或向右旋转20度。

固定止挡件400包含一第三基部410及一第二凸出部420。固定止挡件400的第三基部410例如以相匹配的卡块与卡槽的方式固定于固定件100的轴部120。第二凸出部420凸出于第三基部410靠近固定件100的本体部110的一侧,以在第三基部410靠近固定件100的本体部110的一侧形成一第二滑道430。详细来说,第二凸出部420与第二滑道430位于第三基部410的同一侧,且第二凸出部420连接于第二滑道430的相对两端。并且,第二滑块330可滑移地位于第二滑道430,以使活动止挡件300可相对固定止挡件400旋转一第二旋转角度θ2(请暂参阅图4)。其中,请暂参阅图5,第二旋转角度θ2为第二滑道430提供的旋转角度θp2减去第二滑块330占据第二滑道430的角度θm2。在本实施例中,第二滑道430提供的旋转角度θp2设计为340度,且第二滑块330占据第二滑道430的角度θm2为20度。即第二旋转角度θ2为320度。换言之,活动止挡件300可相对固定止挡件400向左旋转160度或向右旋转160度。如此一来,第一旋转角度θ1(40度)与第二旋转角度θ2(320度)的角度和(θ1+θ2)等于360度。即,转动衬套可向左旋转180度与可向右旋转180度。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旋转角度θ1的设计值为40度,而第二旋转角度θ2的设计值为320度,但并不以此为限,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第一旋转角度θ1的设计值为60度,而第二旋转角度θ2的设计值为300度,只要满足第一旋转角度θ1与第二旋转角度θ2的角度和(θ1+θ2)等于360度即可。

此外,在本实施例中,第三基部410还具有一理线缺口411,理线缺口411对应理线穿槽121,以显露理线穿槽121而让线缆能够自理线缺口411穿出。

锁固件500穿设固定止挡件400的第三基部410并锁附于固定件100的轴部120,以将固定止挡件400锁固于固定件100的轴部120。

壳件600可活动地装设于转动衬套200,且壳件600将部分转动衬套200、活动止挡件300、固定止挡件400、锁固件500及部分轴部120包覆于内。详细来说,壳件600具有一调整槽630。转动衬套200可滑移地位于调整槽630而使壳件600可相对转动衬套200旋转,且壳件600的旋转轴线L2正交于转动衬套200的旋转轴线L1。壳件600可相对转动衬套200旋转一第三旋转角度θ3,且第三旋转角度θ3至少为90度。在本实施例中,第三旋转角度θ3为95度,即壳件600可相对转动衬套200向上旋转90度与向下旋转5度。

更详细来说,本实施例的壳件600包含一上壳体610及一下壳体620。下壳体620例如通过螺丝锁附于上壳体610。调整槽630的一端位于上壳体610,且另一端位于下壳体620。

此外,壳件600沿旋转轴线L1相对轴部120旋转时,壳件600会带动转动衬套200一并转动而让壳件600能够随着转动衬套200向左旋转180度或向右旋转180度。

弹性件700例如为弹片或压缩弹簧。弹性件700套设于固定件100的轴部120,并抵压于转动衬套200的第一基部210与活动止挡件300的第二基部310之间。弹性件700的弹性力让转动衬套200与活动止挡件300紧密抵靠,以及让活动止挡件300与固定止挡件400紧密抵靠,以藉由摩擦阻力的原理来使壳件600定位于所期望的旋转角度。

光学扫描组件20用来读取数字条形码。光学扫描组件20位于装设于壳件600,以通过壳件600连接于转动衬套200。此外,壳件600的下壳体620具有一透光部621。透光部621对应于光学扫描组件20的出光面,以使光学扫描组件20能够扫描条形码。

请参阅图3至图6。图3至图5为图1的扫描装置的壳件沿箭头a所指示的方向旋转的动作示意图。为了清楚显示转动组件10的动作关系,在图3与图4中仅显示第一滑道230与第一滑块320的结构(以虚线表示),而在图5与图6中仅显示第二滑道430与第二滑块330的结构(以虚线表示)。

如图3所示,当壳件600位于初始位置时,壳件600的透光部621朝下,以使光学扫描组件20(如图1所示)能够扫描壳件600下方区域的商品。

接着,如图4所示,沿箭头a所指示的方向让壳件600向左旋转,使壳件600带动转动衬套200独自转动。约旋转20度时,活动止挡件300的第一滑块320变成位于转动衬套200的第一滑道230的其中一端缘处而和转动衬套200的第一凸出部220相抵。

接着再看图5,图5的壳件600的位置相同于图4的壳件600的位置。壳件600在此位置时,活动止挡件300的第二滑块330位于固定止挡件400的第二滑道430的中央处,即位于固定止挡件400的第二凸出部420的相对一侧。

接着,如图6所示,继续沿箭头a所指示的方向让壳件600向左旋转,使壳件600带动转动衬套200继续转动。此时由于活动止挡件300的第一滑块320已和转动衬套200的第一凸出部220相抵(如图4所示),故转动衬套200继续转动时会带动活动止挡件300一并转动。约一并旋转160度时,活动止挡件300的第二滑块330会受固定止挡件400的第二凸出部420止挡而停止转动。在此位置时,壳件600的透光部621朝上,以使光学扫描组件20(如图1所示)能够扫描壳件600上方区域的商品。

从上述图3至图6的动作可知,扫描装置1的壳件600能够自初始位置向左旋转180度(沿箭头a所指示的方向),以便于让光学扫描组件20(如图1所示)能够扫描壳件600下、右及上方区域的商品。

接着,请参阅图7至图10。图7至图10为图1的扫描装置的壳件沿箭头b所指示的方向旋转的动作示意图。为了清楚显示转动组件10的动作关系,在图7与图8中仅显示第一滑道230与第一滑块320的结构(以虚线表示),而在图9与图10中仅显示第二滑 道430与第二滑块330的结构(以虚线表示)。

如图7所示,当壳件600位于初始位置时,壳件600的透光部621朝下,以使光学扫描组件20(如图1所示)能够扫描壳件600下方区域的商品。

接着,如图8所示,沿箭头b所指示的方向让壳件600向右旋转,使壳件600带动转动衬套200独自转动。约旋转20度时,活动止挡件300的第一滑块320变成位于转动衬套200的第一滑道230的另一端缘处而和转动衬套200的第一凸出部220相抵。

接着再看图9,图9的壳件600的位置相同于图8的壳件600的位置。壳件600在此位置时,活动止挡件300的第二滑块330位于固定止挡件400的第二滑道430的中央处,即位于固定止挡件400的第二凸出部420的相对一侧。

接着,如图10所示,继续沿箭头b所指示的方向让壳件600向右旋转,使壳件600带动转动衬套200继续转动。此时由于活动止挡件300的第一滑块320已和转动衬套200的第一凸出部220相抵(如图8所示),故转动衬套200继续转动时会带动活动止挡件300一并转动。约一并旋转160度时,活动止挡件300的第二滑块330会受固定止挡件400的第二凸出部420止挡而停止转动。在此位置时,壳件600的透光部621朝上,以使光学扫描组件20(如图1所示)能够扫描壳件600上方区域的商品。

从上述图7至图10的动作可知,扫描装置1的壳件600能够自初始位置向右旋转180度(沿箭头b所指示的方向),以便于让光学扫描组件20(如图1所示)能够扫描壳件600下、左及上方区域的商品。

综上图3至图10的动作可知,通过能够向左旋转180度与向右旋转180度的转动组件10,使得装载于壳件600的光学扫描组件20具有360度的扫描角度,进而突破原有条形码扫描仪的旋转角度的限制,以利使用者能够更快速且顺畅地利用扫描装置1进行商品扫描。

此外,本实施例的转动组件10设计成旋转角度和为360度以及单向旋转角度各180度的目的在于进一步避免绞线的状况发生,但并不以此为限,在其他实例中,转动组件也可以设计成单向旋转360度。

壳件600除了像上述能够左右旋转外,还能够前后旋转。详细来说,请继续参阅图11至图13。图11至图13为图1的扫描装置的壳件沿箭头c所指示的方向旋转的动作示意图。

如图11与图12所示,壳件600位于初始位置时,壳件600约向后倾斜5度,以便于让光学扫描组件20(如图1所示)能够扫描壳件600斜后方区域的商品。

接着,如图13所示,通过壳件600的调整槽630的导引,使用者可沿箭头c所指示的方向让旋转壳件600向前旋转。由于调整槽630所提供的第三旋转角度约为95度,故使用者可让壳件600的透光部621正向前方,以便于让光学扫描组件20(如图1所示)能够扫描壳件600前方区域的商品。

通过上述左右旋转与前后旋转的设计,可让扫描装置1具有半球面的扫描区域,藉此能够更进一步突破原有条形码扫描仪的旋转角度的限制,以利使用者能够更快速且顺畅地利用扫描装置1进行商品扫描。

根据上述实施例所公开的扫描装置及转动组件,通过转动衬套的第一滑道、活动止挡件的第一滑块与第二滑块及固定止挡件的第二滑道的搭配,使得装设于转动衬套的壳件能够向左旋转180度与向右旋转180度而让装设于壳件的光学扫描组件具有360度的扫描范围。藉此能够更进一步突破原有条形码扫描仪的旋转角度的限制,以利使用者能够更快速且顺畅地利用扫描装置进行商品扫描。

此外,还通过壳件的调整槽与转动衬套的搭配,使得装设于转动衬套的壳件能够向前旋转90度与向后旋转5度而让装设于壳件的光学扫描组件具有半球面的扫描范围。

虽然本发明的实施例公开如上所述,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凡是根据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所述的形状、构造、特征及数量应当可做些许的变更,因此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须视本说明书所附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所界定者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