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参考文献审校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597335阅读:1233来源:国知局
一种参考文献审校的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审校方法,具体是一种参考文献审校的方法。



背景技术:

国内参考文献审校技术方面的产品比较少。比较有知名度的产品是NoteFirst期刊论文辅助编校系统(以下叙述引自NoteFirst期刊论文辅助编校系统的官方网站:http://proofread.notefirst.com/product/productour.aspx)。该系统的主要功能分为引文初审和引文复审。引文初审的主要目的是指出问题,引文复审的主要目的是对参考文献进行修改。

(1)引文初审

编辑部收到稿件并且审稿通过后,大多后会经过一次作者修改过程。在这个阶段,NoteFirst论文辅助编校系统主要作用是告知论文参考文献是否存在问题、错在哪里、修改的标准,以便作者参照编校报告进行相关修改。“引文初审”的结果就是形成一个word格式的初审报告,而不进行数据缺项的自动补充、数据错误的修改。图1是一个论文的引文初审报告的片段。在初审阶段,考虑到元数据补充、数据检查花费的时间较长,在初审阶段只进行错误告知。

(2)引文复审

作者修改稿返回后,在编辑加工阶段,编辑需要对包括参考文献在内的文字进行加工。在这个阶段,NoteFirst论文辅助编校系统可以辅助编辑对参考文献进行自动修改,包括缺失数据补充、符号大小写等格式修改、错误数据自动修正等。

但是NoteFirst论文辅助编校系统的参考文献审校结果在展示原文献和修改文献差别时,采用修订批注方式,需要耐心仔细看批注,费力费神。如果每条参考文献都有批注的话,那么基于word版面,一是显得特别拥挤;二是批注信息是没办法显示完全的,必须点击后在左侧查看;三是内容太多而无法对应题录和批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简洁、实用、提高效率的参考文献审校的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参考文献审校的方法,题录抽取服务器从数据库中的稿件中抽取了参考文献,作为题录数据传递给参考文献检索服务器;参考文献检索服务器对这些题录数据进行库数据检索,记录相似文献数据以及文献链接的信息;参考文献检索服务器处理后的数据又提供给审校报告word下载服务器、审校报告web结果展示服务器;这两个服务器按上层的业务要求提供word版、web版的审校报告;其中审校报告word下载服务器还向审改稿服务器提供数据,审改稿服务器把参考文献作为稿件审改的一部分来展示给用户;参考文献实时检索web结果展示服务器的数据源是题录而不是稿件,输入题录后,马上进行参考文献的检索,之后生成web页面展示的报告;上述服务器将处理后的数据推送到采编平台;采编平台展示参考文献审校结果。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稿件来自于作者投稿,编辑部登记稿件或编辑部上传的稿件整期压缩包。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参考文献检索服务器对不同分类的题录,做检索条件优化和排序;按条件集合进行多次检索;此时数据流会有两种流向:无结果与一定量结果集;无结果时,检索结束,说明按目前的处理情况,在库中找不到该文献;有一定量结果集时,结合相似度模型,对一定量结果集进行筛选;如果对一定量结果集的评价均不合格,则无能用结果,检索结束;如果有能用结果集,则按相似度从高到低排序,相似度最高者为推荐参考文献,其余的为其他推荐参考文献。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参考文献检索服务器对题录数据进行内容上和格式上的处理,得到的数据又提供给审校报告word下载服务器,在审校报告word下载服务器上得到三类载体为word文档的数据:word版稿件全文参考文献审校报告、word版信息统计参考文献审校报告与参考文献审校报告部分数据。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审改稿服务器是在原始稿件的基础之上添加审校数据,审 校数据为:学术不端检测结果、第一作者发文检测结果、创新性检测结果、稿件研究内容被引趋势分析与参考文献审校结果;其中,参考文献审校结果由审校报告word下载服务器提供;这些审校数据加在原始稿件之上,形成了审改稿。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采编平台包括三个功能区:投稿功能区、审稿功能区与参考文献审校栏目功能区。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参考文献审校结果的报告的载体为:web网页、word文档、txt文档,其中,web网页、word文档中的原始题录与推荐题录之间的信息比对,采用差异颜色标注法。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有效简化人工参考文献审校工作

一篇稿件文后的参考文献少则几条多则几十条,因此编审一篇稿件就需要对参考文献做几次甚至几十次的查询、信息对照、修改等工作。这使得稿件编审工作变得十分繁琐而且效率低下。

本发明利用计算机的高效性,通过良好的功能设计,一次性完成参考文献的查询、信息对照、修改等工作。并提供实用的审校报告供编辑部工作人员查询或复审。这就大大提高了稿件的编审效率,缩短编审时间。

2.本发明很好地整合到编辑部工作流程中

参考文献作为稿件的一部分,如果单独拿出来编审实际并不符合编辑部的业务。在稿件编审工作中,参考文献的审校只是一部分,因此,本发明能有机地整合到编辑部工作流程中,才能发挥更大的作用。

3.海量中英文资源为本发明提供数据资源支持

本发明的数据资源来源于知网海量的中英文资源。知网的中文资源丰富,而且种类多样。近年来,知网与海外资源的合作更是扩大了资源存储量。这使得本发明能够覆盖非常多的文献,是非常坚实的基础。

4.良好的数据检索模式有利于提高容错率以及扩大检索面

待编审的稿件是作者提交的,作者并不一定都能按照编辑部的要求来编辑参考文献,因此跟最终出版的稿件在格式上可能相差甚远。另外,不同编辑部对参考文献的格式要求也是不尽相同。再者,参考文献书写有误的情况也是常有的。这就使得,本发明的数据源非常多变,且无规律。面对这种情况,需要良好的数据检索模式来提供容错率、扩大检索面。

5.良好的相似数据匹配模式给参考文献审校提供多选择

待编审的稿件中的参考文献内容不一定正确、不一定完整,使得文献检索时会出现多个相似的文献。这些文献都有一定的相似度。在这种情况下,把这些文献展现给编审工作者,就为他们提供了审校的依据。

6.辅助字典提高数据可用性

库数据一般都是忠于出版物,即原文收录出版物当时刊出的文献信息。而这些出版信息不一定在内容和格式上统一。而在参考文献内容书写和格式要求上,这些原始数据往往不能满足要求。举个简单的例子,很多编辑部都要求参考文献中使用英文刊名的缩写。但是并不是所有刊物中刊出文献时都使用英文刊名的缩写。因此,提供诸如英文刊名等字典就提高了数据的可用性。

7.简明的数据比对方式有利于提高编审效率

当发现原参考文献与审校后的参考文献有出入时,以差异颜色标注法标注不同处,给编审工作者更直观、简明的印象,能够更快地找到差别之处,有利于提高编审效率。

8.个性化定制参考文献书写内容和格式满足编辑部各种需求

尽管参考文献的书写内容和格式是有国标规定的,但国标在不少方面的规定是范围性的。编辑部在参考文献书写内容和格式上的要求不尽相同。因此个性化定制才能真正做到编辑部实际的业务中去。

9.中英文对照题录满足更多需求

在编辑部的实际业务需求中,有些是需要在罗列中文题录的同时罗列英文题录的。

10.多种审校报告满足各种需求

在内容上,参考文献报告可以以审改稿的方式出审校报告。还可以以单篇稿件审校参考文献的方式出审校报告、按整期上传压缩包的方式批量出审校报告。在展现载体上,可以以word文档作为载体,也可以以web网页作为载体。在业务功能上,可以实时地检索一定量参考文献给出报告,也可以进入流程在后台制作审校报告。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各服务器的数据流向图;

图2是题录抽取服务器数据处理流程图;

图3是参考文献检索服务器数据处理流程图;

图4是审校报告word下载服务器数据处理流程图;

图5是审改稿服务器添加数据处理流程图;

图6是审校报告web结果展示服务器数据处理流程图;

图7是本发明涉及的采编平台的结构框图;

图8是跟参考文献相关的投稿功能区的处理流程图;

图9是跟参考文献相关的审稿功能区的处理流程图;

图10是参考文献审校栏目功能区的处理流程图;

图11是web网页版的参考文献审校报告内容安排图;

图12是web网页版的原始题录与推荐题录之间的信息比对图;

图13是word文档版的参考文献审校报告部分内容安排图;

图14是word文档版的原始题录与推荐题录之间的信息比对图;

图15是本发明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5,本发明由多个服务器支撑,这些服务器直接访问数据库,对数据进行处理之后推送到采编平台。这些服务器的集合相当于参考文献审校功能的数据处理层。采编平台是一个网站,为用户提供友好的操作界面,它把参考文献审校功能通过三个功能区展现给用户:投稿功能区、审稿功能区、参考文献审校栏目功能区。这些是直接和编辑部工作流程相关的,相当于参考文献审校功能的业务处理层。这三个功能区展示参考文献审校结果的载体有三种:web网页、word文档、txt文档。展示参考文献审校报告的内容和格式是多样的。

1 参考文献审校功能详述

1.1 参考文献审校功能的数据处理层

如图1所示,题录抽取服务器从稿件中抽取了参考文献,作为数据传递给参考文献检索服务器。

参考文献检索服务器对这些题录数据进行库数据检索,记录相似文献数据以及文献链接等信息。

参考文献检索服务器处理后的数据又提供给审校报告word下载服务器、审校报告web结果展示服务器。这两个服务器按上层的业务要求提供word版、web版的审校报告。其中审校报告word下载服务器还向审改稿服务器提供数据,审改稿服务器把参考文献作为稿件审改的一部分来展示给用户。

参考文献实时检索web结果展示服务器的数据源是题录而不是稿件,因此不需要题录抽取服务器提供数据,因为是实时查询,就不需要参考文献检索服务器提供数据。这个服务器独立地使用检索、匹配、格式定制等接口来直接展示审校结果报告。

按数据的流向,从下往上,参考文献功能技术方案如下:

1.1.1 题录抽取服务器

如图2所示,稿件数据可以来自于作者投稿,即单篇稿件,也可以来自于编辑部登记稿件或上传的稿件整期压缩包。稿件整期压缩包先解压成为单篇稿件之后,作为稿件数据进入抽取功能,抽取功能抽取稿件里的题录数据。

1.1.2 参考文献检索服务器

如图3所示,作者投稿时写的参考文献从内容和格式上都是多变的。假定,这些参考文献基本符合国标对参考文献的要求。以该要求为模型,对题录进行切割,对切割后的字段进行识别。从字段识别中可以得到字段数据集合以及该题录所属文献分类。结合资源库的情况,生成检索条件。对不同分类的题录,做检索条件优化和排序。按条件集合进行多次检索。此时数据流会有两种流向:无结果;一定量结果集。无结果时,检索结束,说明按目前的处理情况,在库中找不到该文献。有一定量结果集时,结合相似度模型,对结果集进行筛选。如果对结果集的评价均不合格,则无可用结果,检索结束。说明按目前的处理情况,在库中找不到该文献。如果有可用结果集,则按相似度从高到低排序,相似度最高者为推荐参考文献,其余的为其他推荐参考文献。

1.1.3 审校报告word下载服务器

如图4所示,根据编辑部个性化定制参考文献样式模型对题录数据进行内容上和格式上的处理。结合各类字典库,对原始数据进行处理。得到三类载体为word文档的数据:

1.word版稿件全文参考文献审校报告:参考文献审校结果位于稿件中,文档里保留稿件的所有内容。其中,如果业务中是以整期稿件形式提交的,那么审校之后,会把审校后的稿件打包成压缩包。

2.word版信息统计参考文献审校报告:文档中只有参考文献审校结果,除去了稿件的其他内容。对参考文献的年份、文献类型等做统计。

3.参考文献审校报告部分数据:参考文献审校结果集合,不能独立展示给用户,而是作为审改稿的部分数据存在。

1.1.4 审改稿服务器

如图5所示,在原始稿件的基础之上,添加了如下5部分的数据:1.学术不端检测结果;2.第一作者发文检测结果;3.创新性检测结果;4.稿件研究内容被引趋势分析;5.参考文献审校结果。其中,参考文献审校结果由审校报告word下载服务器提供。这些审校数据加在原始稿件之上,形成了审改稿。

1.1.5 审校报告web结果展示服务器

如图6所示,根据编辑部个性化定制参考文献样式模型对题录数据进行内容上和格式上的处理。结合各类字典库,对原始数据进行处理。生成适合web网页展示的报告。

1.1.6 参考文献实时检索web结果展示服务器

参考文献实时检索web结果展示服务器实际是参考文献检索服务器->审校报告web结果展示服务器的实时版。即输入题录后,马上进行参考文献的检索,之后生成web页面可展示的报告。

1.2 参考文献审校功能的业务层

如图7所示,参考文献审校功能的业务层体现在采编平台上的三个功能区。

1.2.1 投稿功能区

如图8所示,投稿功能区的主要用户是作者,因此参考文献审校功能的主要目的是快速展示参考文献审校结果,以帮助作者快速了解参考文献的可用性以便修改。因此,功能处理上并没有参考文献检索服务器中的系统、复杂的过程,而是简洁地使用题录中的标题来检索。因此题录的覆盖率要小一些,而且不提供其他推荐参考文献。审校结果的展示上也以简洁为要,提供推荐题录以及推荐题录的文献链接。

1.2.2 审稿功能区

如图9所示,审稿功能区的主要用户是编辑部,参考文献审校功能体现的非常充分。用户进入到审稿页面后,可以下载审改稿。审改稿包含了审稿需要的多种信息,而参考文献审校结果作为审改稿的一部分来展示。审改稿是由审改稿服务器推送的,并不是实时生成。因此审改稿里的参考文献审校结果也是由审改稿服务器推送的。

1.2.3 参考文献审校栏目功能区

如图10所示,参考文献审校栏目功能区将参考文献审校功能独立出来,提供各种载体及内容形式的审校报告以满足编辑部的业务要求。

1.快速手工比对

快速手工比对由参考文献实时检索web结果展示服务器提供数据。直接展示当前要审 校的参考文献审校结果。

2.单篇手工上传审校

单篇手工上传审校由审校报告word下载服务器提供数据。用户提交单篇word版稿件后,进入后台排队审校。其报告形式为在word版稿件全文参考文献审校报告。

3.整期手工上传审校

整期手工上传审校由审校报告word下载服务器提供数据。用户将一期中的所有稿件打包后手工上传,稿件在后台被解压、题录抽取后,进入审校队列。其报告形式为word版稿件全文参考文献审校报告。这些报告再打包成压缩包供用户下载查看。

4.原稿全文自动审校

原稿全文自动审校由审校报告word下载服务器提供数据。待审稿件来源于投稿,稿件的题录被抽取后,进入后台排队等待审校,审校结束后,审校结果被推送到网页供用户下载。其报告形式为word版信息统计参考文献审校报告。

5.修改稿全文自动审校

修改稿全文自动审校由审校报告word下载服务器提供数据。待审稿件来源于审稿业务流程中产生的修改稿,稿件的题录被抽取后,进入后台排队等待审校,审校结束后,审校结果被推送到网页供用户下载。其报告形式为word版信息统计参考文献审校报告。

1.3 参考文献审校功能的报告

参考文献审校功能的报告的载体:web网页、word文档、txt文档。

1.3.1 web网页

web版参考文献审校报告的内容安排如图11所示,如果用户在参考文献审校栏目功能区直接上传文档(非稿件),则报告中可以没有“稿件标题”。web版参考文献审校报告提供两个功能:导出报告、导出系统推荐的题录。

参考文献数据统计有四种种统计方式:按文献类型统计、按中文外文统计、按年份统计、自引统计。这些统计方式分别统计文献总数量以及各分类的总数量。其中,“按年份统计”统计的是“3年以上文献,近3年文献,近1年文献”的数量。“自引统计”与“按 年份统计”放到一个区域。除了以数字显示统计数据,还以柱状图的方式显示统计。

文末参考文献一致性审查:审查题录序号是否连续、是否有缺失。

参考文献编校详情有两部分:概述、详细信息。概述分别罗列修改过的题录总数以及有哪些没有修改过的题录总数以及有哪些。详细信息分别罗列每条题录的审校情况。每条题录都包含几个部分的审校:原始题录、推荐题录以及文献链接(如果编辑部个性定制参考文献样式中要求中文参考文献附加英文参考文献时,在推荐题录下附加英文参考文献)、其他推荐题录。

原始题录与推荐题录之间的信息比对,采用差异颜色标注法。除了比对文字内容,还比对标点符号。比对方式如下:

差异颜色标注法下,原始题录在上,字符为黑色。推荐题录在下,颜色为蓝色。遇到不一致的地方,标注为黄色块。

假定:

1.如图12所示,图12的字母字符串为题录字段。省略号表示还有多个字段及标点符号。

2.图12中原始题录的第一个字段与推荐题录的第一个字段内容相同,但大小写有不同,原始题录的第二个字段与推荐题录的第二个字段完全不同,原始题录的第三个字段与推荐题录的第三个字段有部分不同,原始题录的第二个标点符号与推荐题录的第二个标点符号不同。其余部分,原始题录和推荐题录均相同。则差异颜色标注法的做法是在推荐题录上给有差异的部分标注黄色块。如图12的差异,将会在推荐题录的第一个字段的“de”、第二个字段、第三个字段的“GH”、第二个标点处标注颜色。

1.3.2 word文档

word文档版的参考文献审校报告有以下几种:word版稿件全文参考文献审校报告、word版信息统计参考文献审校报告、审改稿、原稿参考文献审校报告、修改稿参考文献审校报告、整期参考文献审校报告。其中,原稿参考文献审校报告、修改稿参考文献审校报告是基于word版信息统计参考文献审校报告的,整期参考文献审校报告是基于word版稿 件全文参考文献审校报告的。这些文档里都包含了参考文献审校部分。不同的是,“审改稿”将参考文献审校作为其一部分与其他审校信息一并存在。“word版稿件全文参考文献审校报告”是在稿件原文上添加审校信息形成审校报告。而“word版信息统计参考文献审校报告”中没有稿件信息,包含统计信息和审校信息形成审校报告。以下讲述这几种审校报告的共同部分:参考文献审校报告部分。

参考文献审校报告部分内容安排如图13所示,标题编校包括内容和格式的编校。比如,有些编辑部要求题录段落前书写的标题是“参考文献:”。那么如果原始文档中,只有“参考文献”则会从内容上编校为“参考文献:”。格式上的编校包括:字体、字号、段落行距等。该部分的编校用word批注方式展示。

题录段落内容编校是对题录段落的整体格式编校,包括:字体、字号、段落行距、缩进等。

审校信息是对多条题录的编校,每条题录的编校都包含内容:原始题录、推荐题录(如果编辑部个性定制参考文献样式中要求中文参考文献附加英文参考文献时,在推荐题录下附加英文参考文献)。

对于每条题录的格式,编辑部可以定制区别于整个题录段落内容的格式。比如可以定义期刊名称斜体等。

对每条题录有几种编校结果,分别有不用的颜色标注:

1没有检索到库文献:题录文字为灰色。

2检索到库文献,但原始题录与推荐题录有出入:题录文字为蓝色,并采用差异颜色标注法进行标注。推荐题录上带有文献链接(按住键盘的ctrl键再左键单击推荐题录即可访问文献的网络链接)。

3检索到库文献,原始题录与推荐题录完全一致:不再写推荐题录,而是写上“完全正确。文献连接”。其中,按住键盘的ctrl键再左键单击“文献链接”可访问文献的网络链接。

原始题录与推荐题录之间的信息比对,采用差异颜色标注法。除了比对文字内容,还 比对标点符号。比对方式如下:

差异颜色标注法下,原始题录在上,字符为黑色。推荐题录在下,颜色为蓝色。遇到不一致的地方,字体为红色。

假定:

1.如图14所示,图中的字母字符串为题录字段。省略号表示还有多个字段及标点符号。

2.图14中原始题录的第一个字段与推荐题录的第一个字段内容相同,但大小写有不同,原始题录的第二个字段与推荐题录的第二个字段完全不同,原始题录的第三个字段与推荐题录的第三个字段有部分不同,原始题录的第二个标点符号与推荐题录的第二个标点符号不同。其余部分,原始题录和推荐题录均相同。则差异颜色标注法的做法是在推荐题录上给有差异的部分标注红色。如图14的差异,将会在推荐题录的第一个字段的“de”、第二个字段、第三个字段的“GH”、第二个标点处标注颜色。

“word版信息统计参考文献审校报告”除了以上的共用内容外,还有统计内容。统计内容在共用内容之上。

1.3.3 txt文档

即txt版参考文献审校报告,文档内容为推荐题录,即编校后的题录。不包含原始题录和编校信息。

本发明在实际应用中是web架构的。使用桌面软件架构也是可以的。

1本发明很好地整合到编辑部业务中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能很好地整合到了编辑部业务中。这更符合编辑部业务工作的实际需要,也保证工作的连续性。另外,参考文献审校功能还把参考文献从业务里独立出来作为一种后备方式供编辑部使用。这种方式主要为了处理批量的针对性的业务。因此,可以说,本发明的参考文献功能在系统设计上,既抓住了重点又考虑次要部分。

2本发明检索能力更强、容错能力更强

本发明依托于kbase的检索能力同时具有良好的检索模式,因此有更强的检索能力。 比如,以NoteFirst论文辅助编校系统为例,对同一条参考文献(比如:原题录:“薛治浦,李欣,朱文学.响应面法优化丹参叶总酚酸超声波辅助提取工艺[J].食品科学,2011,32(12):34-8”;修改后题录:“薛治蒲,李欣,朱文学.响应面法优化丹超声波辅助提取工艺[J].食品科学,2011,32(12):34-38”)的检索,如果修改了标题,本发明的参考文献审校功能的检索能力表现得比NoteFirst论文辅助编校系统更好一些。如上例,本发明的参考文献审校功能识别到修改后题录的真实文献,而NoteFirst论文辅助编校系统不能。

3本发明的报告更直观、简洁、内容丰富,报告载体更多样,报告形式更多样

直观性:以NoteFirst论文辅助编校系统为例,NoteFirst论文辅助编校系统的参考文献审校结果在展示原文献和修改文献差别时,采用修订批注方式。而本发明的参考文献审校功能采用差异颜色标注法。比修订批注方式更直观,能对差别处一目了然。而不必耐心仔细看批注来,用肉眼对比两条参考文献之间的差别的。

简洁性:以NoteFirst论文辅助编校系统为例,如果每条参考文献都有批注的话,那么基于word版面,一是显得特别拥挤;二是批注信息是没办法显示完全的,必须点击后在左侧查看;三是内容太多而无法对应题录和批注。本发明的参考文献审校功能使用差异颜色标注法,在版面上十分简洁。

内容丰富性:以NoteFirst论文辅助编校系统为例,NoteFirst论文辅助编校系统没有对参考文献段落标题以及段落做审校。而本发明的参考文献审校功能对参考文献段落标题以及段落做了审校。

报告载体更多样:以NoteFirst论文辅助编校系统为例,NoteFirst论文辅助编校系统的审校报告的载体只有word。本发明的参考文献审校功能的审校报告的载体有word、web、txt形式。这样编辑部既可以从web上直接查看审校结果也可以下载word、txt文档。

报告形式更多样:NoteFirst论文辅助编校系统的给编辑部用户的审校报告只有复审报告一种形式。本发明的参考文献审校功能对编辑部用户提供了多种审校报告形式,其中以word为载体的有:word版稿件全文参考文献审校报告、word版信息统计参考文献审校 报告、审改稿、原稿参考文献审校报告、修改稿参考文献审校报告、整期参考文献审校报告。以web为载体的有web版参考文献审校报告。以txt为载体的有txt版参考文献审校报告。

4.本发明能提供其他推荐题录

本发明有良好的相似数据匹配模式,按相似度不仅可以提供推荐题录,还可以提供其他推荐题录,给编辑部编审参考文献提供更多的选择。

5.本发明的参考文献审校功能是基于网站的

本发明使用web网页方式。这就避免了桌面工具中的各种弊端,比如要考虑客户端环境、软件更新等。

6.本发明的文献资源更丰富。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