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耳机图标的显示方法及终端与流程

文档序号:12063199阅读:533来源:国知局
一种耳机图标的显示方法及终端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特别是一种耳机图标的显示方法及终端。



背景技术:

目前的手机耳机类型,主要有三类:不带microphone的三段式耳机;带microphone的欧标耳机(也叫国标);带microphone的美标耳机。

而目前市场上的手机,大多只支持欧标或美标耳机中的一种,很少支持两种耳机自动切换的。而支持自动切换的手机中,国标和美标的听觉效果,因为切换电路的问题,也可能存在区别。这样,当用户买耳机时,就有必要知道自己买的是欧标耳机还是美标耳机。而联想的最新几款高端机型,比如K920,已经支持欧标美标的自动切换,如果能够通过图标的方式让用户知道自己的耳机时国标还是美标,无疑使一种很新鲜的功能,也可以帮助用户挑选和鉴别耳机。

目前的Android手机,当耳机插入时,会在状态栏显示耳机图标。如果是三段式耳机,用一种不带microphone的图标显示,如果是带microphone的耳机,则不管欧标还是美标,都是用一种右边带microphone的图标显示。用户不知道自己的耳机到底是欧标还是美标。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耳机图标的显示方法及终端,来实现对插入耳机插口的不同耳机类型尤其是欧标型耳机和美标型耳机进行相应的区别显示。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耳机图标的显示方法,包括:获取插入到终端的耳机插口中的耳机的 类型;从一预设的耳机类型与耳机图标对应表中,获取当前插入耳机插口的耳机的类型对应的耳机图标,并显示所述耳机图标。

可选地,所述耳机类型包括:美标型耳机或者欧标型耳机。

可选地,所述预设的耳机类型与耳机图标对应表中包括:美标型耳机对应的第一耳机图标,欧标型耳机对应的第二耳机图标;其中,所述第一耳机图标与所述第二耳机图标不同。

可选地,显示所述耳机图标的步骤包括:在所述终端的显示界面的顶部状态栏内显示所述耳机图标。

一种终端,包括:第一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插入到终端的耳机插口中的耳机的类型;第二获取模块,用于从一预设的耳机类型与耳机图标对应表中,获取当前插入耳机插口的耳机的类型对应的耳机图标;显示模块,用于显示所述耳机图标。

可选地,所述耳机类型包括:美标型耳机或者欧标型耳机。

可选地,所述预设的耳机类型与耳机图标对应表中包括:美标型耳机对应的第一耳机图标,欧标型耳机对应的第二耳机图标;其中,所述第一耳机图标与第二耳机图标不同。

可选地,所述显示模块具体用于在所述终端的显示界面的顶部状态栏内显示所述耳机图标。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所公开的一种耳机图标的显示方法解决了现实终端应用中会出现的对插入耳机插口的不同耳机类型尤其是欧标型耳机和美标型耳机无法进行相应的区别显示的问题,方便了用户的使用,提高了用户体验度。

附图说明

图1表示本发明中耳机图标的显示方法流程图;

图2表示本发明中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 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公开,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耳机图标的显示方法,其步骤包括:

S100:获取插入到终端的耳机插口中的耳机的类型;

这里在终端上可获取到的耳机类型包括:美标型耳机或者欧标型耳机。

S101:从一预设的耳机类型与耳机图标对应表中,获取当前插入耳机插口的耳机的类型对应的耳机图标,并显示耳机图标。

通过对终端插口中耳机的类型的检测与获取,进而获取预设的对应图标,最终将对应图标进行显示,相应地,预设的耳机类型与耳机图标对应表中包括:与美标型耳机对应的第一耳机图标,与欧标型耳机对应的第二耳机图标;其中,第一耳机图标与第二耳机图标不相同。其中,显示耳机图标的步骤包括:在终端的显示界面的顶部状态栏内显示耳机图标。

如图2所示,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终端,包括:

S200:第一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插入到终端的耳机插口中的耳机的类型;

S201:第二获取模块,用于从一预设的耳机类型与耳机图标对应表中,获取当前插入耳机插口的耳机的类型对应的耳机图标;

S202:显示模块,用于显示该耳机图标。

其中,耳机类型包括:美标型耳机或者欧标型耳机。预设的耳机类型与耳机图标对应表中包括:美标型耳机对应的第一耳机图标,欧标型耳机对应的第二耳机图标;其中,第一耳机图标与第二耳机图标不同。显示模块具体为用于在终端的显示界面的顶部状态栏内显示耳机图标。

以上所述的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所述的原理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