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围绕地理信息应用并提供基础服务的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58569阅读:238来源:国知局
一种围绕地理信息应用并提供基础服务的系统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电子信息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通过多种通信、感知协议针对不同虚拟的地理围墙范围内的接入终端执行一些应用。达到各行业级应用能够在地理围墙范围进行动态位置解算和监控、行业多种类信息分类管理以及行业级信息共享方面得到技术和信息支撑并在多系统间实现无缝信息与服务对接的一种围绕地理信息应用并提供基础服务的系统。



背景技术:

智慧城市有狭义和广义两种理解。狭义上的智慧城市指的是以物联网为基础,通过物联化、互联化、智能化方式,让城市中各个功能彼此协调运作,以智慧技术高度集成、智慧产业高端发展、智慧服务高效便民为主要特征的城市发展新模式,其本质是更加透彻的感知、更加广泛的连接、更加集中和更有深度的计算,为城市肌理植入智慧基因。广义上的智慧城市是指以“发展更科学,管理更高效,社会更和谐,生活更美好”为目标,以自上而下、有组织的信息网络体系为基础,整个城市更有较为完善的感知、认知、学习、成长、创新、决策、调控能力和行为意识的一种全新城市形态。

根据目前比较权威的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对“智慧城市”概念的描述是:“智慧城市是目前全球围绕城乡一体化发展、城市可持续化发展、民生核心需求这些发展要素,将先进信息技术与先进的城市经营服务理念进行有效融合,通过对城市的地理、资源、环境、经济、社会等系统进行数字网络化的管理,对城市基础设施、基础环境、生产生活相关产业和设施的多方位数字化、信息化的实时处理与应用,为城市治理与运营提供更简洁、高效、灵活的决策支持与行动工具,为城市公共管理与服务提供更便捷、高效、灵活的创新运营与服务模式”。

而智慧城市既从衡量人们对自身生存和发展状况的感受和体验中相应的社会治安、消费和住房、民生服务、社会保障、医疗卫生和健康、教育和文化、就业和收入等方面的民生角度考虑;又要从城市综合管理、公共安全管理、交通运输管理、应急指挥管理、节能减排管理、基础设施管理、社会管理、社区管理、企业经济转型与服务等方面的智慧城市的管理角度考虑;还要从提高证明文明、传播城市形象以及对权益责任的维护等方面的社会责任角度考虑。

实现智慧城市的构建则需要对以下技术协同作业共同完成,这些技术分别为:位置感知技术、电子信息技术、多软件系统开发与集成技术、移动客户端应用(APP)、位置信息数据与应用数据采集融合技术、云内容后台管理技术。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们对自身周围的信息需求量越来越大,且伴随着智慧地球的概念在全球的发展,很多政府、企业、事业单位、民间组织和个人都会主动的通过电子信息技术、软件系统开发与集成技术将自己的信息利用通讯协议传输技术进行信息推送,达到其业务处理、宣传、推广等目的,同时更多的企事业单位在室外进行外部作业时也会采用电子信息技术进行移动办公。

而现在应用较广泛的是利用移动终端结合基于位置的APP和基于位置的智慧应用手段进行运作。例如:企业移动终端应用是是运用了通信的优势,结合云计算所拥有的强大信息资源,借助广大的终端传递服务,潜在的拥有巨大商机。

移动互联网应用技术原本是对软件进行加速运算或进行大型科学运算的技术,基于PaaS开发平台开发出的APP,直接部署在云环境上,为企业进行集成,形成一种租用云服务的模式。在移动时代的大背景下,个人应用率先走进云时代,基于云平台的企业APP在移动互联网领域迎来了发展良机。

目前,还没有一种围绕地理信息应用并提供基础服务的系统可以有效的支持以地名、地址数据为依据的位置服务模式的通用型信息推送方式,同时支持一对一、一对多、多对一、多对多的位置感知与数据信息间的关联模式,将不同接口,不同类别的接入多软件系统的终端和移动应用软件,在不改变软件系统自身的架构时可对不同结构的软件系统进行统一接口的管理,且在进行相关作业的同时将位置感知技术、位置解算技术、电子信息技术、多软件系统开发与集成技术、移动客户端应用(APP)、位置信息数据与应用数据采集融合技术、云内容后台管理技术融为一体,实现高精度位置定位和相关数据的采集;通过采集的大数据进行挖掘分析并应用于各领域各行业的智慧管理。可将各行业业务地理信息数据转换为统一的空间地理信息数据,可根据不同机构的业务、所在特定地理范围、区域职能灵活定制出地理围墙和分类信息,为息推送服务提供有利依据。可智能分析智能终端及行业业务数据,及业务数据,依据用户所持有的智能终端行为、业务特性实现精确数据推送。在进行数据推送前基于位置的信息加密推送和移动终端数据策略可保证数据安全。实现电网、水利、交通、地下管网、医疗、教育、旅游、餐饮等领域的跨职能部门、跨行业、跨领域的信息共享和协同作业的目的,同时实现政企协作,商企合作,企事业单位与普通受众者之间的智能服务与智能管理。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推动着工业生产以及国防工业的发展,达到真正的电子信息与地理信息技术相互融合,从而实现智慧地球概念的推广与应用。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方案的弊端,实现慧城市应用领域的推广概念的推广与应用,是将计算机软硬件、地理信息技术、集成电路技术、位置解算技术、数据融合技术和移动电子应用技术为一体的复杂技术。该技术可以有效的支持以地名、地址数据为依据的位置服务模式的通用型信息推送方式,同时支持一对一、一对多、多对一、多对多的位置感知与数据信息间的关联模式,将不同接口,不同类别的接入多软件系统的终端和移动应用软件,在不改变软件系统自身的架构时可对不同结构的软件系统进行统一接口的管理,且在进行相关作业的同时将位置感知技术、电子信息技术、多软件系统开发与集成技术、移动客户端应用(APP)、位置信息数据与应用数据采集融合技术、云内容后台管理技术融为一体,实现高精度位置定位和相关数据的采集;通过采集的大数据进行挖掘分析并应用于各领域各行业的智慧管理。可将各行业业务地理信息数据转换为统一的空间地理信息数据,可根据不同机构的业务、所在特定地理范围、区域职能灵活定制出地理围墙和分类信息,为息推送服务提供有利依据。可智能分析智能终端及行业业务数据,及业务数据,依据用户所持有的智能终端行为、业务特性实现精确数据推送。在进行数据推送前基于位置的信息加密推送和移动终端数据策略可保证数据安全。实现电网、水利、交通、地下管网、医疗、教育、旅游、餐饮等领域的跨职能部门、跨行业、跨领域的信息共享和协同作业的目的,同时实现政企协作,商企合作,企事业单位与普通受众者之间的智能服务与智能管理。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推动着工业生产以及国防工业的发展,达到真正的电子信息与地理信息技术相互融合,从而实现智慧地球概念的推广与应用。

一种围绕地理信息应用并提供基础服务的系统,其中,该系统包括空间地理围墙模块、位置解算服务模块和信息管理及共享模块,空间地理围墙模块将圈定的坐标范围进行地理围墙构建;信息管理及共享模块通过通讯协议与服务实体系统和移动终端进行信息交换,对地理围墙内的空间位置与业务关系数据进行融合、转换,结合业务需要进行信息推送服务,位置解算服务模块可对进入地理围墙内的移动终端所发起的位置解算请求进行服务响应。

一种围绕地理信息应用并提供基础服务的系统,其中,所述空间地理围墙模块将圈定的地理范围上区域根据业务需求规则和地理范围几何规则建立地理围墙,并对地理围墙内的现有地理区域特征进行分类;位置解算服务模块对进入地理围墙内的智能终端进行位置解算、确定其所在区域,进行移动终端在地理围墙内的位置判别、定位、监控、导航;信息管理及共享模块用于与服务实体系统进行交互,用于对空间位置与业务关系数据进行融合、转换及根据业务需要进行信息推送服务,与位置服务相关的位置数据及用于多种数据信息交换服务的提取、分类、融合、转化、存储、维护、分析及数据应用与服务。

一种围绕地理信息应用并提供基础服务的系统,其中,本系统还包括信息库,信息库用于存储空间地理围墙模块、位置解算服务模块和信息管理及共享模块中数据分类索引、缓存、数据;其中所述信息库为:地名地址数据、空间信息数据、分类信息数据;水系数据、陆地地形数据、行政区域数据、公共设施数据、其他区域数据、居民点数据、楼宇管理数据、具有地名意义的交通运输设施数据、具有地名意义的水利数据、电力数据、热力数据、燃气数据、电信设施数据、具有地名意义的纪念地数据、旅游胜地数据、具有地名意义的建筑物数据、构筑物数据、文化场馆的室内外数据、展览馆的室内外数据、具有地名意义的单位数据,地名数据、地下管网数据、小品信息数据、其他市政设置数据、井盖管理数据、建设工程数据、执法检查数据;文字信息、声像资料信息、网络信息、位置信息。

一种围绕地理信息应用并提供基础服务的系统,其中,所述空间地理围墙模块:用于把圈定的地理范围上区域根据业务需求规则和地理范围几何规则建立地理围墙,并对地理围墙内的现有地理区域按照区域特征进行分类;空间地理围墙模块包括地理围墙动态配置、管理子模块、地理围墙业务类别管理子模块、地理围墙底图管理子模块、地理围墙图层管理子模块和地理围墙地图数据安全推送子模块;其中:

所述地理围墙动态配置、管理子模块:针对地图中特定区域进行地理坐标范围圈定并将信息保存、更新以及维护;

所述地理围墙业务类别管理子模块:针对地理围墙中所包含的业务数据进行分类及类别信息管理维护,并以具有规则的编码作为类别依据提供相关服务;

所述地理围墙底图管理子模块:管理、维护底图信息,针对底图范围、坐标体系进行属性信息管理;

所述地理围墙图层管理子模块:结合底图数据属性实现相关业务图形数据的存储及管理;

所述地理围墙地图数据安全推送子模块:围绕机密安全策略在数据层面进行合理范围切割,根据信息请求验证合法性并将所请求信息在规定合法数据范围前提下进行推送。

一种围绕地理信息应用并提供基础服务的系统,其中,所述地理围墙地图数据安全推送子模块处理后的安全信息根据需求分别推送至服务实体系统、移动终端中进行应用。

一种围绕地理信息应用并提供基础服务的系统,其中,所述位置解算服务模块判定智能终端与地理围墙的位置关系,当智能终端进入或包含于地理围墙时,结合地理围墙内的通网络通讯协议对智能终端进行位置解算、确定其所在区域,进行移动终端在地理围墙内的位置判别、定位、监控、导航;所述位置解算服务模块包括空间位置信息解算子模块、位置定位子模块、位置导航子模块、路线规划子模块、终端监控子模块,其中:

所述空间位置信息解算子模块:采集移动终端的自身位置信息和设备信息形成位置解算请求,通过通讯协议对当前请求进行位置解算服务,通过反馈到移动终端的位置解算结果,判定移动终端与地理围墙的空间位置关系;

所述位置定位子模块:针对移动智能终端提供的实时位置进行定位服务,针对大地坐标位置及与地理围墙相对位置提供的信息服务;

所述位置导航子模块:根据地理围墙内的移动终端所提出的请求信息,针对地理坐标、业务信息标识点并结合地图实现由路径规划模块生成的规划道路上的实时位置引导;

所述路线规划子模块:检索地理围墙内的移动终端用户兴趣点,通过移动终端在地理围墙内的实时位置信息和用户兴趣点位置信息进行路径规划,根据移动终端的实时行进路径提供实时纠偏与重新规划;

所述终端监控子模块:对地理围墙内的移动终端行为进行实时监控、统筹监控地理围墙范围内移动终端数量、流动方向等状态、为行业监管、应急处理、安全防控提供数据依据。

一种围绕地理信息应用并提供基础服务的系统,其中,所述位置解算服务模块可包括:移动终端群组监控子模块和移动终端群组中单一移动终端监控子模块,其中:

所述移动终端群组监控子模块:对处于地理围墙内的具有同种行为类型的多个移动终端可衍生为移动终端群组进行监控;

移动终端群组中单一移动终端监控子模块:地理围墙针对移动终端群组中单一的移动终端进行位置监控、移动终端群组的群组位置整体变化和属于该移动终端群组中独立的移动终端个体行为进行实施监控。

一种围绕地理信息应用并提供基础服务的系统,其中,所述信息管理及共享模块:用于与服务实体系统进行连接,用于对空间位置与业务关系数据进行融合、转换及信息推送服务,与位置服务相关的位置数据及用于多种数据信息交换服务的提取、分类、融合、转化、存储、维护、分析及数据应用与服务;所述信息管理及共享模块包括数据抽取子模块、数据分类子模块、数据融合子模块、数据转化子模块、数据分析子模块、数据应用子模块和数据服务子模块;其中

所述数据抽取子模块:通过通讯协议与各独立服务实体系统、智能终端进行连接,将各独立服务实体系统、智能终端主动推送或被动抽取的共享数据及服务信息进行接收;

所述数据分类子模块:解析由数据抽取子模块所搜集的多种类数据,根据数据分类子模块所划分的数据类型和已有设定的类别标签进行自主匹配,获得信息绑定匹配的类别身份标识,再通过分类后的信息类别身份标识实现数据快速检索及数据统计;

所述数据融合子模块:解析由数据抽取子模块所抽取并由分类子模块分类后的数据,将具有相同类别或具有较高关联度的数据进行融合,形成数据链、数据列表或数据层;

所述数据转化子模块:将融合后的空间数据和业务数据进行数据匹配、转化,将各单一业务领域内不同存储结构的数据进行多业务领域内异构系统间的数据转化,实现多层面数据融合并将此类数据在不同业务层面间相互转换;

所述数据分析子模块:利用数据类别特性,分析当前类别下的数据共性与特性并将此类结果构建成规则模型,定期利用新数据完成对数据模型的持续更新;

所述数据应用子模块:将数据分析子模块所生成的规则模型和更新、优化后的规则模型进行应用,使利用分析模型预测后的数据具有明确的身份、精确定位,完善规则模型的精准性;

所述数据服务子模块:针对已存储的分类、转化及大数据分析数据完成信息发布服务;利用通讯协议进行同构、异构间的数据转化。

一种围绕地理信息应用并提供基础服务的系统,其中,所述通讯协议为感知设备通讯协议、网络通讯协议、移动互联网通讯协议、通讯基站协议、卫星通讯协议、CORS通讯协议、地磁定位通讯协议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

一种围绕地理信息应用并提供基础服务的系统,其中,所述智能终端包括固定式终端和移动智能终端。

一种围绕地理信息应用并提供基础服务的系统,其中,所述用于对智能终端的通讯协议为:卫星、地面基站通讯协议、感知设备通讯协议、地磁定位通讯协议中的一种或多种技术进行融合。

一种围绕地理信息应用并提供基础服务的系统,其中,所述其业务数据为按业务职能、行业类别、区域特性特征进行分类的业务数据。

一种围绕地理信息应用并提供基础服务的系统,其中,所述其业务数据为按业务职能、行业类别、区域特性特征进行分类的业务数据;所述地理围墙为所涉及到的室内区域、室外区域、地面区域、地下区域、公共区域、商业区域、企事业单位内的区域。

一种围绕地理信息应用并提供基础服务的系统,其中,所述地理围墙包括室内地理围墙、室外地理围墙,室内地理围墙为室外地理围墙的子围墙。

一种围绕地理信息应用并提供基础服务的系统,其中,所述地理围墙中所涉及到的室内区域、室外区域、地面区域、地下区域、公共区域、商业区域、企事业单位内的区域。

一种围绕地理信息应用并提供基础服务的系统,其中,所述处理后的业务数据和空间数据进行信息共享、交互,发布、数据应用、精确信息推送、协同办公、定位、导航中应用。

一种围绕地理信息应用并提供基础服务的系统,其中:所述服务实体系统融合了能够对外提供不同服务的软、硬件系统构成。

一种围绕地理信息应用并提供基础服务的系统,其中在指定地理围墙中所涉及到的室内区域、室外区域、地面区域、地下区域、公共区域、商业区域、企事业单位内的区域中进行信息处理、精确信息推送、协同办公、定位、导航中应用。

由此可见:

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系统可以有效的支持以地名、地址数据为依据的位置服务模式的通用型信息推送方式,同时支持一对一、一对多、多对一、多对多的位置感知与数据信息间的关联模式,将不同接口,不同类别的接入多软件系统终端和移动应用软件,在不改变软件系统自身的架构时可对不同结构的软件系统进行统一接口的管理,且在进行相关作业的同时将位置感知技术、电子信息技术、多软件系统开发与集成技术、移动客户端应用(APP)、位置信息数据与应用数据采集融合技术、云内容后台管理技术融为一体,实现高精度位置定位和相关数据的采集;通过采集的大数据进行挖掘分析并应用于各领域各行业的智慧管理。可将各行业业务地理信息数据转换为统一的空间地理信息数据,可根据不同机构的业务、所在特定地理范围、区域职能灵活定制出地理围墙和分类信息,为息推送服务提供有利依据。可智能分析智能终端及行业业务数据,及业务数据,依据用户所持有的智能终端行为、业务特性实现精确数据推送。在进行数据推送前基于位置的信息加密推送和移动终端数据策略可保证数据安全。实现电网、水利、交通、地下管网、医疗、教育、旅游、餐饮等领域的跨职能部门、跨行业、跨领域的信息共享和协同作业的目的,同时实现政企协作,商企合作,企事业单位与普通受众者之间的智能服务与智能管理。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推动着工业生产以及国防工业的发展,达到真正的电子信息与地理信息技术相互融合,从而实现智慧地球概念的推广与应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围绕地理信息应用并提供基础服务的系统的结构示意图表现之一;

图2为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围绕地理信息应用并提供基础服务的系统的结构示意图表现之一;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空间地理围墙模块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位置解算服务模块结构示意图表现之一;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位置解算服务模块结构示意图表现之一;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信息管理及共享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在此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以及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但并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实施例1:

图1为本实施例提供的围绕地理信息应用并提供基础服务的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系统包括空间地理围墙模块、位置解算服务模块、信息管理及共享模块和信息库。空间地理围墙模块将圈定的坐标范围进行地理围墙构建;信息管理及共享模块通过通讯协议与服务实体系统和移动终端进行信息交换,对地理围墙内的空间位置与业务关系数据进行融合、转换,结合业务需要进行信息推送服务,位置解算服务模块可对进入地理围墙内的移动终端所发起的位置解算请求进行服务响应;信息库用于存储空间地理围墙模块、位置解算服务模块和信息管理及共享模块中数据分类索引、缓存、数据。

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空间地理围墙模块将圈定的地理范围上区域根据业务需求规则和地理范围几何规则建立地理围墙,并对地理围墙内的现有地理区域特征进行分类;位置解算服务模块对进入地理围墙内的智能终端进行位置解算、确定其所在区域,进行移动终端在地理围墙内的位置判别、定位、监控、导航;信息管理及共享模块用于与服务实体系统进行交互,用于对空间位置与业务关系数据进行融合、转换及根据业务需要进行信息推送服务,与位置服务相关的位置数据及用于多种数据信息交换服务的提取、分类、融合、转化、存储、维护、分析及数据应用与服务。

具体实施例中:所述信息库可存储地名地址数据、空间信息数据、分类信息数据;水系数据、陆地地形数据、行政区域数据、公共设施数据、其他区域数据、居民点数据、楼宇管理数据、具有地名意义的交通运输设施数据、具有地名意义的水利数据、电力数据、热力数据、燃气数据、电信设施数据、具有地名意义的纪念地数据、旅游胜地数据、具有地名意义的建筑物数据、构筑物数据、文化场馆的室内外数据、展览馆的室内外数据、具有地名意义的单位数据,地名数据、地下管网数据、小品信息数据、其他市政设置数据、井盖管理数据、建设工程数据、执法检查数据;文字信息、声像资料信息、网络信息、位置信息。

如图3所示的一种围绕地理信息应用并提供基础服务的系统,所述空间地理围墙模块:用于把圈定的地理范围上区域根据业务需求规则和地理范围几何规则建立地理围墙,并对地理围墙内的现有地理区域按照区域特征进行分类;空间地理围墙模块包括地理围墙动态配置、管理子模块、地理围墙业务类别管理子模块、地理围墙底图管理子模块、地理围墙图层管理子模块和地理围墙地图数据安全推送子模块;其中:

所述地理围墙动态配置、管理子模块:针对地图中特定区域进行地理坐标范围圈定并将信息保存、更新以及维护;

所述地理围墙业务类别管理子模块:针对地理围墙中所包含的业务数据进行分类及类别信息管理维护,并以具有规则的编码作为类别依据提供相关服务;

所述地理围墙底图管理子模块:管理、维护底图信息,针对底图范围、坐标体系进行属性信息管理;

所述地理围墙图层管理子模块:结合底图数据属性实现相关业务图形数据的存储及管理;

所述地理围墙地图数据安全推送子模块:围绕机密安全策略在数据层面进行合理范围切割,根据信息请求验证合法性并将所请求信息在规定合法数据范围前提下进行推送。

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地理围墙地图数据安全推送子模块处理后的安全信息根据需求分别推送至服务实体系统、移动终端中进行应用。

如图4所示的一种围绕地理信息应用并提供基础服务的系统,所述位置解算服务模块判定智能终端与地理围墙的位置关系,当智能终端进入或包含于地理围墙时,结合地理围墙内的通网络通讯协议对智能终端进行位置解算、确定其所在区域,进行移动终端在地理围墙内的位置判别、定位、监控、导航;所述位置解算服务模块包括空间位置信息解算子模块、位置定位子模块、位置导航子模块、路线规划子模块、终端监控子模块、移动终端群组监控子模块和移动终端群组中单一移动终端监控子模块,其中:

所述空间位置信息解算子模块:采集移动终端的自身位置信息和设备信息形成位置解算请求,通过通讯协议对当前请求进行位置解算服务,通过反馈到移动终端的位置解算结果,判定移动终端与地理围墙的空间位置关系;

所述位置定位子模块:针对移动智能终端提供的实时位置进行定位服务,针对大地坐标位置及与地理围墙相对位置提供的信息服务;

所述位置导航子模块:根据地理围墙内的移动终端所提出的请求信息,针对地理坐标、业务信息标识点并结合地图实现由路径规划模块生成的规划道路上的实时位置引导;

所述路线规划子模块:检索地理围墙内的移动终端用户兴趣点,通过移动终端在地理围墙内的实时位置信息和用户兴趣点位置信息进行路径规划,根据移动终端的实时行进路径提供实时纠偏与重新规划;

所述终端监控子模块:对地理围墙内的移动终端行为进行实时监控、统筹监控地理围墙范围内移动终端数量、流动方向等状态、为行业监管、应急处理、安全防控提供数据依据;

所述移动终端群组监控子模块:对处于地理围墙内的具有同种行为类型的多个移动终端可衍生为移动终端群组进行监控;

移动终端群组中单一移动终端监控子模块:地理围墙针对移动终端群组中单一的移动终端进行位置监控、移动终端群组的群组位置整体变化和属于该移动终端群组中独立的移动终端个体行为进行实施监控。

如图6所示的一种围绕地理信息应用并提供基础服务的系统,所述信息管理及共享模块:用于与服务实体系统进行连接,用于对空间位置与业务关系数据进行融合、转换及信息推送服务,与位置服务相关的位置数据及用于多种数据信息交换服务的提取、分类、融合、转化、存储、维护、分析及数据应用与服务;所述信息管理及共享模块包括数据抽取子模块、数据分类子模块、数据融合子模块、数据转化子模块、数据分析子模块、数据应用子模块和数据服务子模块;其中

所述数据抽取子模块:通过通讯协议与各独立服务实体系统、智能终端进行连接,将各独立服务实体系统、智能终端主动推送或被动抽取的共享数据及服务信息进行接收;

所述数据分类子模块:解析由数据抽取子模块所搜集的多种类数据,根据数据分类子模块所划分的数据类型和已有设定的类别标签进行自主匹配,获得信息绑定匹配的类别身份标识,再通过分类后的信息类别身份标识实现数据快速检索及数据统计;

所述数据融合子模块:解析由数据抽取子模块所抽取并由分类子模块分类后的数据,将具有相同类别或具有较高关联度的数据进行融合,形成数据链、数据列表或数据层;

所述数据转化子模块:将融合后的空间数据和业务数据进行数据匹配、转化,将各单一业务领域内不同存储结构的数据进行多业务领域内异构系统间的数据转化,实现多层面数据融合并将此类数据在不同业务层面间相互转换;

所述数据分析子模块:利用数据类别特性,分析当前类别下的数据共性与特性并将此类结果构建成规则模型,定期利用新数据完成对数据模型的持续更新;

所述数据应用子模块:将数据分析子模块所生成的规则模型和更新、优化后的规则模型进行应用,使利用分析模型预测后的数据具有明确的身份、精确定位,完善规则模型的精准性;

所述数据服务子模块:针对已存储的分类、转化及大数据分析数据完成信息发布服务;利用通讯协议进行同构、异构间的数据转化。

具体实施例中:所述通讯协议为感知设备通讯协议、网络通讯协议、通讯基站协议、卫星通讯协议、CORS通讯协议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

具体实施例中:所述智能终端为固定式终端和移动智能终端,更进一步移动智能终端为移动计算设备、个人数字助理(PDA)、掌上计算机、具有多媒体互联网能力的蜂窝电话、全球定位系统(GPS)接收机、交通工具内的接收机、笔记本、智能本、上网本、平板电脑、移动电视设备、无线调制解调器软件狗、耦合到无线调制解调器的计算机、耦合到软件狗的计算机、或其它便携的可编程计算设备。

具体实施例中:该围绕地理信息应用并提供基础服务的系统可应用在指定地理围墙中所涉及到的室内区域、室外区域、地面区域、地下区域、公共区域、商业区域、企事业单位内的区域中进行信息处理、精确信息推送、协同办公、定位、导航。

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用于对智能终端的通讯协议可为:卫星、地面基站通讯协议、感知设备通讯协议、地磁定位通讯协议中的一种或多种技术进行融合;所述其区域特征可按业务职能、行业类别、区域特性等特征进行分类。

具体实施例中该围绕地理信息应用并提供基础服务的系统可应用在指定地理围墙中所涉及到的室内区域、室外区域、地面区域、地下区域、公共区域、商业区域、企事业单位内的区域中进行信息处理、精确信息推送、协同办公、定位、导航。

具体实施例中所述智能终端:用于接收,呈现围绕地理信息应用并提供基础服务的系统所推送的业务信息,对智能终端行为信息进行采集、信息呈报,对用户涉密数据进行判定与处理,不同智能终端间通过统一信息服务平台实现数据展现、协同调度、办公。

具体实施例中所述服务实体系统是融合了能够对外提供不同服务的软、硬件系统构成。

下面以一个具体实施例来说明:

本文中所使用的术语“智能终端”、“移动智能终端”和“移动终端”指的是各种计算设备,包括但不限于蜂窝电话、移动计算设备、个人数字助理(PDA)、掌上计算机、具有多媒体互联网能力的蜂窝电话、全球定位系统(GPS)接收机、交通工具内的接收机、笔记本、智能本、上网本、平板电脑、移动电视设备、无线调制解调器软件狗、耦合到无线调制解调器的计算机、耦合到软件狗的计算机、或其它便携的可编程计算设备。

本文中所使用的术语“接入终端”、“服务实体系统”指的是融合了能够对外提供不同服务的软、硬件系统。,包括但不限于企业中的单一办公系统、管理系统或应用程序。每个服务实体系统可以独立应用在单一的企业、事业单位中。在企业、事业单位中可同时应用多个服务实体系统中。同时,也可将不同的服务实体系统交叉应用在多个领域中的企业、事业单位中。

本文中所使用的术语“信息管理及共享模块”解决了各服务实体系统间的集成问题,形成链接枢纽,使集成到一起的系统进行通信,可以消除不同应用系统之间的技术差异,让不同的应用信息管理及共享模块协调运作,实现不同服务之间的通信与整合。信息管理及共享模块通过XML文件,明确写下服务之间的调用关系。通过消息转换器,可以转换消息的格式和规范。使不同系统之间能传递消息。通过传输协议转换器,可以转换消息的传输协议,使不同协议的系统能够通信。通过数据交换,可以转换消息格式、消息的内容。通过消息路由,可以动态寻找目标系统,让消息传递给需要的系统。通过安全处理,可以验证用户身份,确保系统安全。通过系统监控管理,可以记录和监控系统运行情况,方便解决问题。

本文中所使用的术语“地理围墙”指定义位置、区域或边界的地理坐标集合,当其被满足时其发起一些相关联的功能(例如,推送信息、发送指令、发送警报等)。地理围墙可以由坐标之间的复杂多边形或线组成,从而在本说明书中使用的术语“地理围墙”可以是定义参数、中心点加半径、向量空间等的点或坐标的集合,其中上述点是维度和经度、街道地址、十字路口等。地理围墙可以在各种安全设施、广告、资产跟踪以及总量控制应用中实现,且其可以在基于地理的系统和相关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个人的应用系统中实现。

本文中所使用的术语“位置”指用于表示地理位置,例如经度/纬度组合或街道地址。术语“位置”在本说明书中还用于指示与事件相关联的物理位置,例如,假期目的地。

本文中所使用的术语“实时”指当发生事件时或当通过可操作系统接收输入时,在该过程中执行的计算或操作。然而,使用术语“实时”不是要排除在输入和响应之间引起一些等待时间的操作,只要所述等待时间是由于机器的性能特点而引起的无意结果即可。

本文中所使用的术语“智能终端信息”可以包括用户的位置、移动方向、当前活动(例如,工作、驾车、购物等)、当前天气条件、一天中的时间、和一年中的时间(例如,季节)。在特定示例中,可包括智能终端持有者采用本智能终端的历史行为,例如以往事件、购买历史、或者与用户有关的其他历史数据。

本文中所使用的术语“多星服务”可以包括全球定位系统(GPS)北斗定位系统,格鲁纳斯定位系统。

图1根据实施例示出了至少有一个智能终端和至少一个服务实体系统在不改变其自身结构的情况下与信息管理及共享模块之间的系统组件和相互关系。其中所述服务实体系统是融合了能够对外提供不同服务的软、硬件系统。空间地理围墙模块将圈定的地理范围上区域根据业务需求规则和地理范围几何规则建立地理围墙,并对地理围墙内的现有地理区域特征进行分类;信息管理及共享模块对现有地理区域按照业务职能进行分类,对空间位置与业务关系数据进行数据转换,对数据按照类别进行分类处理;位置解算服务模块对进入地理围墙内的智能终端进行位置解算、确定其所在区域,进行移动终端在地理围墙内的位置判别、定位、监控、导航;信息管理及共享模块融合已有异构、同构服务实体系统,与服务实体系统进行信息交换。信息管理及共享模块根据智能终端行为、兴趣点将符合类别的业务信息推送至智能终端。智能终端用于接收、呈现信息管理及共享模块发送的业务信息,对用户行为信息进行采集、信息呈报,对用户涉密数据进行判定与处理,不同智能终端间通过统一信息服务平台实现数据统一展现。信息管理及共享模块可以被配置具有用于经由诸如GPS信号、北斗信号、无线信号或继而连接到互联网的WiFi、3G、4G网络连接之类的一个或多个通信链路向智能终端发送包含可能的行进周界的消息的可执行指令。达到对移动智能终端进行室内外一体化的实时定位,同时向智能终端发送其当前的位置、以及更新的指令信息和推送的服务信息等可执行指令。

具体实施例中:在指定地理范围内的地图区域进行划分建立地理围墙。在构建地理围墙时根据具体业务需要规则和地理范围几何规则在需要构建地理围墙的地理区域上根据实际需求进行地理围墙的构建。在具体构建中可结合业务需求和地理范围的实际情况通过经纬度串和坐标组串表示出该地理范围,构建出室外的电子地理围墙。对于室内地理围墙则是通过位置的相对关系进行地理围墙的构建。当在指定地理范围内含有室外区域、室内区域,且在室外、室内区域内设有多个独立的产品、仪器设备、不同的业务职能行政区域时根据地理范围和业务需求进行多个级别的地理围墙构建。例如当一个室外地理围墙内设有不同的仪器设备位于室外环境下,在该室外地理围墙内设有仪器室和室内办公区域,在室内办公区域内又含有多个业务部门时。此时在先构建的室外地理围墙为级别最高的地理围墙。在构建该最高级别的地理围墙时是根据实际面积向外拓展1平方米的面积构建出该整体地理范围的地理围墙。再将该地理为内分布的室外不同仪器和室内区域分别构建为该地理围墙的子地理围墙。根据设有自动构建电子地理围墙的生成方法来对不同级别的地理围墙进行构建。该方法为根据地理围墙构建的规则设定不同仪器、设备中含有的点的半径、线的外延宽度和面的外延区域,再结合移动终端位置感知精度和需求来设定电子围墙的通讯协议范围进行地理围墙的构建。这些地理围墙之间通过不同的通讯协议编码进行地理围墙范围的区别,在相邻的两个子集地理围墙的边界范围的界定时通过不同编码的通讯协议进行边界划分。在地理围墙的级别关系确定关系上可通过业务的需求规则进行划分并存储至地理围墙管理库中。在该最高级别的地理围墙内的室内地理围墙构建上可根据室内的地理范围和业务职能进行地理围墙的基本构建,再结合室内位置的相对关系进行地理围墙的构建,且在室内地理围墙的构建上可设有多个级别的地理围墙。在不同子集或者更低级别的地理围墙范围设定上根据通讯协议中所设定的编码进行地理围墙的范围设定进行地理围墙的划分,并通过地理围墙管理库进行地理围墙信息的存储。在室内地理围墙内可根据产品信息、仪器设备信息、业务职能的不同进行更为精细的地理围墙构建。且构建的方法也是通过根据地理围墙的建立规则在指定地理范围内根据业务需求规则和地理范围几何规则建立多个级别的地理围墙,构建出多个不同级别的产品展示地理围墙、仪器设备地理围墙、业务职能地理围墙,并根据业务需求的级别进行多个级别的地理围墙关系;地理围墙按照地理范围的区域进行进行划分时通过一组坐标串和串联的经纬度进行地理范围的圈定;室内地理围墙通过位置的相对关系进行地理围墙的构建,所述地理围墙按照地理范围进行划分包括室内地理围墙、室外地理围墙,在同一地理范围内的室内地理围墙为室外地理围墙的子级围墙。同时,静态室内地理围墙和产品业务级别设定的地理围墙的圈定同时在制定地理围墙时,可根据地理位置设定多个地理围墙子集,多个地理围墙子集进行技术整合形成一个大范围内的地理围墙。制定出的地理围墙可以为室内、室外、地上、地下,结合以上技术可以实现地理围墙的室内外无线切换。在地理围墙内根据现有地理区域内的不同道路、公路、水路、建筑物、小品信息、地下管网信息、政府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商家信息等按照业务职能进行分类也可根据实际业务需求将以上分类信息进行地理围墙的构建。

具体实施例中:可以将某一个指定区域进行范围圈定,再根据全球定位系统坐标(例如,纬度和经度)结合以米或公里为单位测量来定义地理围墙。备选地,也可以根据定义边界框的一系列GPS坐标来定义地理围墙。备选地,也可以根据定义边界框的一系列北斗坐标来定义地理围墙。备选地,根据大地经纬度坐标(例如,纬度和经度)结合以米或公里为单位测量来定义地理围墙。备选地,也可以根据具有位置属性的感知设备的坐标来定义地理围墙。在其他示例中,地理围墙可以具有由数学公式定义并且由GPS坐标锚定的任何几何形状的图斑。将地理围墙的坐标体系与行业坐标体系进行转换。将地理围墙范围内的各种行业的数据、服务进行融合。备选地,调取与圈定好的地理围墙内的空间数据与地名、地址数据进行数据转换,形成全方位立体化的数据整合信息。使地理围墙区域内的特定地理方位上表示出例如特定零售商店、医院、宾馆、企政办公楼等。

具体实施例中:地下区域和建构筑物等室内范围区域的物理范围地理围墙包含在制定区域范围内,属于指定范围区域内的地理围墙的子围墙。可通过无线网络、通讯协议和电子感知设备对室内地理子围墙进行圈定,然后再结合GPS、通讯网络的衔接使室内外地理围墙无缝衔接,达到室内外地理围墙的一体化。

具体实施例中:在指定坐标范围内的地图区域进行划分建立地理围墙。其中划分的方式可以为在指定范围区域中通过全球定位系统接收机进行地理围墙的设定。同时,地理围墙的圈定还可以或可供替换地经由其它已知的机制来实现,例如使用传感信号、无线信号、蜂窝信号、WiFi信号或能够被解释成识别的地理位置的任何其它技术。同时在制定地理围墙时,可根据地理位置设定多个地理围墙子集,多个地理围墙子集进行技术整合形成一个大范围内的地理围墙。制定出的地理围墙可以为室内、室外,结合以上技术可以实现地理围墙的室内外无线切换。在地理围墙内根据现有地理区域内的不同道路、公路、水路、建筑物、小品信息、地下管网信息、政府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商家信息等按照业务职能进行分类。

具体实施例中:地下区域和建构筑物等室内范围区域的物理范围地理围墙包含在制定区域范围内,属于指定范围区域内的地理围墙的子围墙。可通过无线网络、通讯协议和电子感知设备对室内地理子围墙进行圈定,然后再结合GPS、通讯网络的衔接使室内外地理围墙无缝衔接,达到室内外地理围墙的一体化。

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地理围墙内可设有数据库,其中:数据库可存储地图信息、用户位置信息和业务信息等相关内容。其中,地图信息指的是地图的绘制数据,空间数据,大地经纬度坐标数据,地名地址信息,地理数据信息、三维地理数据信息,建构筑物信息,道路数据,小品数据等。用户位置信息包括移动终端持有者的历史位置信息、当前位置信息,可根据实际应用进行实时更新。业务信息包括移动终端持有者的个人信息、订阅的服务名称、订阅的服务信息、日常使用服务的信息、日常关注的信息和接收到得业务信息等。业务信息还包括地理围墙内的公共机构和商业机构的公共信息、业务信息、政务信息、商业信息和服务信息等。

具体实施例中:将圈定的地理围墙内的空间坐标信息为基础数据,在空间坐标上加载地址信息,位于该空间坐标上的相关业务信息。例如地名信息、门址信息、道路信息、楼名信息、基础实体信息、道路信息、冠名楼内的公共机构、商业机构和个人的人口信息、商业企业信息、单位信息、保护建筑信息等现有业务信息等。利用编码技术将坐标信息上加载地址信息和相关业务信息,实现空间和非空间信息资源的整合。

具体实施例中:在地址数据获取过程中采用管理业务驱动模式、应用驱动模式、辅助调查模式和自主采集模式这四种模式的有效结合对地址数据进行获取。在地址数据更新时结合日志分析、遥感影像对比和业务流程产生的形式。将原始地址数据存储到地址库中,将更新的数据存储到临时地址库中。

具体实施例中:将获取的业务数据按照一定标准对各种不同格式的数据进行优化的标准化处理,再将统一标准化后的业务数据与空间坐标信息数据进行数据处理、拼装,并通过存储形式将优化标准化处理后的高度融合的关联数据进行存储。同时将存储该数据融合的标准化方法进行存储。

具体实施例中:将识别需要匹配的相关地址数据、与该地址数据相匹配的业务数据和空间坐标数据通过匹配引擎对各种数据进行匹配。在进行数据匹配时,识别需要匹配数据并选择相对应的标准化方法进行数据匹配,形成具有空间数据属性的匹配数据结果。

具体实施例中:通过以人工检测方式为主,机器辅助检测为辅的方式对涉密数据进行处理。将错误的数据进行修订,将敏感数据进行处理,完善数据信息。

具体实施例中:设置有以下数据库或表单。其中:临时地址库:临时存放录入后未经质量检验的地址数据;地址主表:全地址类型统一存储和管理,存储所有标准地名、地址,时间特征与层次关系;地址别名表:纪录与标准地址名称等同的别名、简称等,提高地址匹配引擎的容错能力;地址元素表:自动拆分出的最小地址、地名单元;干扰词:地址要素中影响匹配准确度的非独立语义单元;用户管理表:纪录地理编码用户及其权限。

具体实施例中:在地理围墙内设有信息管理及共享模块、一个或多个服务实体系统、一个或多个智能终端。信息管理及共享模块分别与服务实体系统和智能终端连接,用于进行信息获取、共享、交互、发布、数据应用。

具体实施例中:信息管理及共享模块与各独立服务实体系统、智能终端进行连接,将各独立服务实体系统、智能终端主动推送或被动抽取的共享数据及服务进行接收,将接收到的数据或服务进行过滤,转化非标准化数据,通过标准化规则进行数据清洗并形成符合要求的标准化数据。定义、维护及管理数据加载时所采用的调度策略,为数据加载过程提供自动化处理脚本及任务执行。

具体实施例中:所述数据抽取过程采用手动与定时调度两种方式;其中所述定时调度方式:根据数据抽取模板及数据本身的时效性而定制抽取策略及时间周期,由当前模块的执行单元根据其规则自动执行完成抽取任务;所述数据上传时可通过数据接收标准化接口将服务实体系统和智能终端上传的数据按照预定义的格式进行标准化处理。

具体实施例中:依据数据类别的属性信息及已有数据进行分类统计,从数量、使用率、准确率进行统计;为数据分类的优化、升级提供必要的数据和策略依据。抽象数据的类别名称形成具有实际意义的缩写名称编码,由编码提供高速、精确的查询服务;实现全文检索、数据库检索、多种类信息检索服务。定义、维护数据类别,采用多层级树状结构的类别管理策略,实现数据类别的追踪、数据类别的衍生。

具体实施例中:将获取的业务数据按照一定标准对各种不同格式的数据进行优化的标准化处理,再将统一标准化后的业务数据与空间坐标信息数据进行数据处理、拼装,并通过存储形式将优化标准化处理后的高度融合的关联数据进行存储。同时将存储该数据融合的标准化方法进行存储。

具体实施例中:将识别需要匹配的相关地址数据、与该地址数据相匹配的业务数据和空间坐标数据通过匹配引擎对各种数据进行匹配。在进行数据匹配时,识别需要匹配数据并选择相对应的标准化方法进行数据匹配,形成具有空间数据属性的匹配数据结果。

具体实施例中:通过以人工检测方式为主,机器辅助检测为辅的方式对涉密数据进行处理。将错误的数据进行修订,将敏感数据进行处理,完善数据信息。

具体实施例中:利用空间数据自身特性及唯一偏差计算方法进行空间位置层面数据融合,达到不同坐标系上的地理数据在空间上的一致性。对进行分类处理后的服务实体系统和智能终端数据以同种类、相同属性为依据,对数据进行类别融合,使相同、具有上下承接条件的数据形成数据链条、数据列表。

具体实施例中:将具有同等应用意义的数据在不同格式间进行转化;将同一坐标系下的空间数据与业务数据进行匹配、转化。将不同结构系统之间的数据服务进行服务格式转化,使其能够在多种异构系统之间实现共通。

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地理围墙中设有信息库,可存储地图信息、用户位置信息和业务信息等相关内容。其中,地图信息指的是地图的绘制数据,空间数据,大地经纬度坐标数据,地名地址信息,地理数据信息、三维地理数据信息,建构筑物信息,道路数据,小品数据等。用户位置信息包括移动终端持有者的历史位置信息、当前位置信息,可根据实际应用进行实时更新。业务信息包括移动终端持有者的个人信息、订阅的服务名称、订阅的服务信息、日常使用服务的信息、日常关注的信息和接收到得业务信息等。业务信息还包括空间范围内的公共机构和商业机构的公共信息、业务信息、政务信息、商业信息和服务信息等。

具体实施例中:在地理围墙范围内对移动终端进行位置解算。其中位置解算的方式可以为在指定范围区域中通过全球定位系统接收机结合CORS通讯协议对室外移动终端进行位置解算。同时在室内地理围墙和产品业务级别设定的子集地理围墙内的对移动终端的位置解算还可以或可供替换地经由其它已知的机制来实现,例如使用传感信号、无线信号、地磁信号、蜂窝信号、WiFi信号或能够被解释成识别的地理位置的任何其它技术来实现移动终端在地理围墙内的位置解算。

具体实施例中:在对室外地理围墙内的移动终端进行位置解算时,可对室外地理围墙进行通过使用北斗定位系统接收机结合CORS通讯协议对室外移动终端进行位置解算确定移动终端的位置。但是,位置确定还可以或可供替换地经由其它已知的机制来实现,例如在对室内地理围墙内的对移动终端进行位置解算时,可将传感信号、无线信号、蜂窝信号、WiFi信号或能够被解释成识别移动设备的地理位置的任何其它技术进行单一使用或者进行融合使用通过对应的算法或方法进行精确的位置解算,来达到对移动终端进行定位。

具体实施例中:在对室内智能终端进行位置解算时可利用智能手机内置的磁力检测装置采用地磁定位技术,通过探测到不同室内地理围墙内的地球磁场差异性,在没有其他任何额外基础设施的情况下,进行室内地理围墙的位置解算帮助智能手机的持有者进行室内地理围墙内的实时精确定位。

具体实施例中:在对室内地理围墙内的智能终端进行位置解算时通过对智能终端采用递归、过滤盒“无形的路标”等方式进行位置解算和提供更高准确度的室内地理围墙定位。具体实施例中所述“无形的路标”包括3G和WiFi死角,以及周围电梯或楼梯的运动特征等。具体实施例中该递归、过滤盒“无形的路标”技术为:利用多点计算出目标所在的位置,并通过陀螺仪、加速度传感器等仪器来跟踪移动的位置。当目标到达下一个“地理围墙的地标”时,位置会被即刻校准。

具体实施例中:智能终端接收、呈现来自指定地理围墙发送的业务信息。同时对智能终端用户的智能终端信息进行采集。例如对智能终端用户的日常行为数据信息进行采集,将采集后的数据信息进行判定,对涉密数据进行处理,将非涉密数据传送至指定地理围墙内。地理围墙对接收到的数据信息存贮到信息库中方便对智能终端应用者进行行为分析,构建模型数据时所使用。分别存储在不同智能终端中的应用可通过统一的信息服务平台,实现不同智能终端应用的数据进行统一展现和信息共享。

具体实施例中:将数据进行抽取、转化、加载,清洗不合理数据,并为模型创建提供基础数据;利用采集的历史数据结合模型构建算法创建具有实际意义的规则模型,并定时加载更新后的数据进行预测模型的更新、优化、升级。

具体实施例中:将数据分析子模块所生成的规则模型和更新、优化后的规则模型进行应用,使分析模型预测后的数据具有明确的身份、精确定位,完善规则模型的精准性。

具体实施例中:地理围墙内含有信息库,并将信息库内的数据按照类别进行分类处理,并结合空间范围对信息进行范围圈定,对智能终端用户行为分析结合用户分析结果向智能终端进行指令推送。

具体实施例中:地理围墙根据判断移动终端与地理围墙的相对位置关系结果,获取移动终端所处空间范围内信息推送的规则模型,结合移动终端日常使用习惯获取要推送给移动终端用户的信息内容,将信息内容填充至规则模型,判断移动终端与地理围墙的相对位置关系,当移动终端进入与包含在地理围墙时通过通讯协议推送、更新与当前位置范围相关信息,当移动终端离开地理围墙时通过数据安全策略移除与当前位置范围相关信息。同时,移动终端通过绑定地理围墙位置信息的业务信息、行为信息利用通讯协议推送至服务端应用系统中。

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移动终端接收到地理围墙内所执行的指令可为精确信息推送。所述精确信息可用于广告推送、智能管理、智能监控。所推送的精确信息可以包括显示广告或其它消息、播放声像信息、或以其它方式警告用户对涉密的静态地理墙的接近、对智能移动终端进行指令推送、对智能移动终端进行建设性的意见方案辅助决策、例如精准广告推送、智能终端的定位与导航、对移动办公进行智能管理与智能监控等,或向(例如)商家发送用于向商家通知智能移动终端已经跨越空间范围的SMS或电子邮件消息。

具体实施例中:利用通讯协议对智能移动终端的地理方位进行监测。再以智能移动终端的地理方位为中心点,再设定一个参数为半径向四周扩展进行移动终端移动范围的构建。优选地,利用通讯协议对智能移动终端的地理方位进行监测。再以智能移动终端的地理方位为中心点向不同方向进行扩展形成不规则图形的移动终端移动范围构建。

当移动终端进入地理围墙后,可通过移动终端基于行进的速度和方向、可用的行进方向(例如,可以通过小道、公路、水路、购物中心布局来定义)和当前的行进和天气情况来计算移动终端可能的行进周界,以及基于门限行进时间来下载与移动设备相关的地理围墙信息,能够在移动设备上实现用于缓存地理围墙的相关的信息。可能的行进周界可以定义移动设备在门限行进时间内从当前的位置在任何方向上可能行进的大致距离进行圈定形成为智能移动终端所设定的移动范围构建。各个实施例能够实现对至少部分地在可能的行进周界内的一组地理围墙进行取回和缓存。移动终端移动范围可以被配置为从地理围墙的列表中将相关位置所包含的信息、服务进行缓存。地理围墙内的通讯设施对移动终端进行位置解算,判断移动终端在地理围墙内的判别、定位、监控、导航和信息推送。

具体实施例中:地理围墙通过使用全球定位系统(GPS)接收机来确定智能移动终端的位置。但是,位置确定还可以或可供替换地经由其它已知的机制来实现,例如使用传感信号、无线信号、蜂窝信号、WiFi信号或能够被解释成识别移动设备的地理位置的任何其它技术,来达到对智能移动终端进行定位。

具体实施例中,移动终端与地理围墙存在下述位置关系:

移动终端进入地理围墙:通过移动终端的精确位置范围的坐标与地理围墙范围坐标进行坐标的范围交集判断,与移动终端的方位走向确定移动终端是否进入到地理围墙区域内。

移动终端包含在地理围墙内:验证移动终端的精确位置范围的坐标是否包含于地理围墙坐标范围内,判断移动终端是否处于地理围墙区域内;

移动终端离开地理围墙:通过移动终端的精确位置范围的坐标与地理围墙范围坐标进行坐标的范围交集判断,与移动终端的方位走向确定移动终端是否离开到地理围墙区域内。

具体实施例中:可通过计算其移动终端当前的位置并将其位置与所缓存的地理围墙的列表进行比较,来以正常的方式使用所缓存的移动位置信息的移动终端移动范围。如果智能移动终端当前的位置在一个或多个所缓存的地理围墙内,则与所满足的地理围墙相关联的指令或功能可以在移动设备上执行。

具体实施例中:地理围墙向移动终端推送所执行的指令时,移动终端在执行该指令时可向地理围墙发送路线规划请求。

具体实施例中:移动终端会向地理围墙进行路径规划的请求。

具体实施例中:移动终端向地理围墙发送要到达的目的位置,请求地理围墙为移动终端进行路径规划。地理围墙接受该路径规划请求后,将结合移动终端当前的精确位置解算结果和移动终端发来的请求到达目的位置进行位置解算服务。在地理围墙内的数据库和应用程序会根据移动终端要到达的目的地、移动终端的实时精确位置解算结果结合路网信息为移动终端进行路径分析,再将路径分析结果以相关信息的形式发送至移动终端,并通过地图图形方式进行呈现。

在具体实施例中:诸如智能电话之类的移动计算设备可以被配置具有与从GPS接收机接收的位置信息交互的应用,以当设备移进或移出地理围墙时,信息管理及共享模块将终止对智能终端推送地理围墙内连接到的各种服务、指令信息和地理信息。例如,服务可以包括由服务实体系统发出警报、指令信息、接收和/或显示广告或促销优惠券、或激活设备的某一其它功能。当地理围墙内的信息管理及共享模块内跟踪移动设备的移动终端在进入、到达或离开一位置时进行相应动作的应用。例如,零售商可能想在移动设备进入地理围墙时向它们推送优惠券、推销、指导等。

具体实施例中:地理围墙会根据路径规划结果引导移动终端进行目的地送达的路径引导、监控和错误路径预警。

具体实施例中:地理围墙会对移动终端进行所述监控、预警。

具体实施例中:地理围墙内的位置监控程序可根据地理位置数据库实时监控移动终端的位置,结合移动终端在地理围墙内的位置信息的变化进行警示、监控或指引。地理围墙内的位置监控程序通过移动终端的设备信息判定该移动终端进入或包含地理围墙内是否处于合法状态。当判定移动终端非法的进入或包含在地理围墙时,位置监控程序向后台管理人员和移动终端同时发出警告,并针对移动终端敏感数据进行安全清除。当判定移动终端为合法的进入或包含在地理围墙时,服务器检测到在指定地理围墙内所包含的移动终端的密度、流动量进行数据分析对移动终端用户进行合理引导,对地理围墙内一定指标超过阈值时向管理人员发出预警。

具体实施例中:地理围墙内的位置监控程序也将判定移动终端离开地理围墙的合法性。地理围墙内的位置监控程序通过移动终端的设备信息判定该移动终端离开地理围墙是否处于合法状态;当判定移动终端非法的离开地理围墙时,地理围墙内的位置监控程序向后台管理人员和移动终端同时发出警告,并针对移动终端敏感数据进行安全清除。

具体实施例中:地理围墙通过对移动终端进行位置监控可实现智能移动办公业务。

具体实施例中:地理围墙通过对移动终端进行位置监控可实现对移动终端进行辅助路径规划和路径指引。

具体实施例中:地理围墙通过对移动终端进行位置监控可实现对密集型地理围墙内的安全监控和人员疏散。

在具体实施例中:智能终端所体现的移动智能终端可以向地理围墙发送的位置报告中发送其当前的位置、行进的方向和速度,所述地理围墙可以使用上述信息基于行进的速度和方向来计算更新的周界的大小和形状以及在当地附近的地理围墙的密度。例如,在较为广阔的区域内每平方公里存在较少的位置感知设备的地理围墙的农村地区或者在地面之下,更新的周界可以较大。这是因为地理围墙的低密度意味着基础服务模块缓存的大小是对缓存中存储的地理围墙内地理感知设备的数量限制因素。换句话说,当每平方公里存在较少的地理感知设备时,可以存储包含比可能的行进周界大得多的区域的地理围墙。相比之下,当地理围墙密度较高时,诸如在购物中心、大城市或密集的市区中可能存在的,地理围墙内所设置的地理感知设备的数量可能受到高速缓冲存储器的大小的限制,在该情况下更新的周界在距离上可能比可能的行进周界要近。在一些实例中,更新的周界可能在可能的行进周界之内。在更新的周界和可能的行进周界之间的另一不同在于,更新的参数可能是圆形的,而可能的行进周界可以沿着行进的方向扩展且可能被狭隘地局限在可用的行进路线,例如当移动设备正在汽车中行进时。通过在移动设备跨越更新的周界时开始地理围墙缓存更新过程,可以在移动设备到达可能的行进周界的界限之前完成更新。

具体实施例中:可通过数据安全策略对数据进行传输或清除。具体实施例中的数据安全策略包含网络数据传输安全、智能移动终端数据安全。其中:网络数据安全是将推送数据加密后进行传输。其中:智能移动终端数据安全是根据应用系统的账户切换、超时、及运动轨迹的位置变化因素对已有数据的清除。

具体实施例中,当移动终端离开地理围墙后判断移动终端与新的地理围墙的相对位置关系,并推送移动终端与地理围墙交会范围内所包含的信息。

具体实施例中,可在移动智能设备上使用位置感知设备以检测移动设备的用户何时进入特定位置,例如,特定零售商店。例如,医院,例如行政办公大楼。

具体实施例中,地理围墙可在给定时间仅监视有限数量的移动终端。此外,在移动设备上运行的应用通常仅可以在用户打开应用(或者应用至少在移动设备上的存储器中是活跃的)时才更新监视地理围墙发送的信息或指令。

具体实施例中:处于地理围墙内的具有同种行为类型的多个移动终端可衍生为移动终端群组;移动终端群组、地理围墙可对单一移动终端的行为实施监控。

具体实施例中:移动终端群组可以对属于该动态群组的单一移动终端行径的方向与位置信息,与移动终端群组的位置信息和行径的方向进行比较后对单一移动终端的行为实施监控。

具体实施例中:地理围墙可根据移动终端群组的任意移动终端的行径的方向与位置信息,对移动终端的行为进行实施监控。

具体实施例中:移动终端群组可以对属于该动态群组的单一移动终端行径的方向与位置信息,与移动终端群组的位置信息和行径的方向进行地理方位的判断后再与地理围墙的位置信息相结合实现对属于该群组的单一移动终端的行为实施监控。

具体实施例中:所述涉密数据的处理方式可为:

1、采用专网加密模式:移动执法智能终端巡查过程中根据其所在地理位置,由后台的服务实体系统检索并提供其相关加密后的管线数据和地形数据压缩包,保证在移动稽查智能终端中仅仅包含法律规定范围内的部分的数据。同时,获取数据请求时判断移动终端应用模块的合法性(双方采用公钥、私钥方式),所传输的数据在通过公钥加密后为保证其无法反向解析也会采用系统自身定制的计算算法进行数据位移。只有合法的移动终端应用模块可以通过私钥及所具备的解密算法进行解密。加密、解密算法的制定会参考移动终端位置、巡查人员编号、任务编号等作为混淆的因素。

2、数据安全:移动执法人员所持有的移动终端针对服务实体系统安全方面采用多种策略保证数据安全。首先在用户切换登陆时清除数据。其次在规定时间范围内,如移动终端未出现在稽查地理围栏区域内清除数据。再有数据也会在除巡查期间以外的其他阶段自动清除。

在具体实施例中:可应用在指定地理围墙中所涉及到的公共区域、商业区域、企事业单位中进行信息处理、精确信息推送、协同办公、定位、导航。

在具体实施例中:智能终端可以向信息管理及共享模块发送的位置报告中发送其当前的位置、行进的方向和速度,所述信息管理及共享模块可以使用上述信息基于行进的速度和方向来计算更新的周界的大小和形状以及在当地附近的地理围墙的密度。例如,在较为广阔的区域内每平方公里存在较少的位置感知设备的地理围墙的农村地区或者在地面之下,更新的周界可以较大。这是因为地理围墙的低密度意味着信息管理及共享模块缓存的大小是对缓存中存储的地理围墙内地理感知设备的数量限制因素。换句话说,当每平方公里存在较少的地理感知设备时,信息管理及共享模块可以存储包含比可能的行进周界大得多的区域的地理围墙。相比之下,当地理围墙密度较高时,诸如在购物中心、大城市或密集的市区中可能存在的,地理围墙内所设置的地理感知设备的数量可能受到高速缓冲存储器的大小的限制,在该情况下更新的周界在距离上可能比可能的行进周界要近。在一些实例中,更新的周界可能在可能的行进周界之内。在更新的周界和可能的行进周界之间的另一不同在于,更新的参数可能是圆形的,而可能的行进周界可以沿着行进的方向扩展且可能被狭隘地局限在可用的行进路线,例如当移动设备正在汽车中行进时。通过在移动设备跨越更新的周界时开始地理围墙缓存更新过程,可以在移动设备到达可能的行进周界的界限之前完成更新。

实施例2:

图2为本实施例提供的围绕地理信息应用并提供基础服务的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该系统包括空间地理围墙模块、位置解算服务模块、信息管理及共享模块。空间地理围墙模块将圈定的坐标范围进行地理围墙构建;信息管理及共享模块通过通讯协议与服务实体系统和移动终端进行信息交换,对地理围墙内的空间位置与业务关系数据进行融合、转换,结合业务需要进行信息推送服务,位置解算服务模块可对进入地理围墙内的移动终端所发起的位置解算请求进行服务响应。

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空间地理围墙模块将圈定的地理范围上区域根据业务需求规则和地理范围几何规则建立地理围墙,并对地理围墙内的现有地理区域特征进行分类;位置解算服务模块对进入地理围墙内的智能终端进行位置解算、确定其所在区域,进行移动终端在地理围墙内的位置判别、定位、监控、导航;信息管理及共享模块用于与服务实体系统进行交互,用于对空间位置与业务关系数据进行融合、转换及根据业务需要进行信息推送服务,与位置服务相关的位置数据及用于多种数据信息交换服务的提取、分类、融合、转化、存储、维护、分析及数据应用与服务。

如图3所示的一种围绕地理信息应用并提供基础服务的系统,所述空间地理围墙模块:用于把圈定的地理范围上区域根据业务需求规则和地理范围几何规则建立地理围墙,并对地理围墙内的现有地理区域按照区域特征进行分类;空间地理围墙模块包括地理围墙动态配置、管理子模块、地理围墙业务类别管理子模块、地理围墙底图管理子模块、地理围墙图层管理子模块和地理围墙地图数据安全推送子模块;其中:

所述地理围墙动态配置、管理子模块:针对地图中特定区域进行地理坐标范围圈定并将信息保存、更新以及维护;

所述地理围墙业务类别管理子模块:针对地理围墙中所包含的业务数据进行分类及类别信息管理维护,并以具有规则的编码作为类别依据提供相关服务;

所述地理围墙底图管理子模块:管理、维护底图信息,针对底图范围、坐标体系进行属性信息管理;

所述地理围墙图层管理子模块:结合底图数据属性实现相关业务图形数据的存储及管理;

所述地理围墙地图数据安全推送子模块:围绕机密安全策略在数据层面进行合理范围切割,根据信息请求验证合法性并将所请求信息在规定合法数据范围前提下进行推送。

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地理围墙地图数据安全推送子模块处理后的安全信息根据需求分别推送至服务实体系统、移动终端中进行应用。

如图5所示的一种围绕地理信息应用并提供基础服务的系统,所述位置解算服务模块判定智能终端与地理围墙的位置关系,当智能终端进入或包含于地理围墙时,结合地理围墙内的通网络通讯协议对智能终端进行位置解算、确定其所在区域,进行移动终端在地理围墙内的位置判别、定位、监控、导航;所述位置解算服务模块包括空间位置信息解算子模块、位置定位子模块、位置导航子模块、路线规划子模块、终端监控子模块,其中:

所述空间位置信息解算子模块:采集移动终端的自身位置信息和设备信息形成位置解算请求,通过通讯协议对当前请求进行位置解算服务,通过反馈到移动终端的位置解算结果,判定移动终端与地理围墙的空间位置关系;

所述位置定位子模块:针对移动智能终端提供的实时位置进行定位服务,针对大地坐标位置及与地理围墙相对位置提供的信息服务;

所述位置导航子模块:根据地理围墙内的移动终端所提出的请求信息,针对地理坐标、业务信息标识点并结合地图实现由路径规划模块生成的规划道路上的实时位置引导;

所述路线规划子模块:检索地理围墙内的移动终端用户兴趣点,通过移动终端在地理围墙内的实时位置信息和用户兴趣点位置信息进行路径规划,根据移动终端的实时行进路径提供实时纠偏与重新规划;

所述终端监控子模块:对地理围墙内的移动终端行为进行实时监控、统筹监控地理围墙范围内移动终端数量、流动方向等状态、为行业监管、应急处理、安全防控提供数据依据;

如图6所示的一种围绕地理信息应用并提供基础服务的系统,所述信息管理及共享模块:用于与服务实体系统进行连接,用于对空间位置与业务关系数据进行融合、转换及信息推送服务,与位置服务相关的位置数据及用于多种数据信息交换服务的提取、分类、融合、转化、存储、维护、分析及数据应用与服务;所述信息管理及共享模块包括数据抽取子模块、数据分类子模块、数据融合子模块、数据转化子模块、数据分析子模块、数据应用子模块和数据服务子模块;其中:

所述数据抽取子模块:通过通讯协议与各独立服务实体系统、智能终端进行连接,将各独立服务实体系统、智能终端主动推送或被动抽取的共享数据及服务信息进行接收;

所述数据分类子模块:解析由数据抽取子模块所搜集的多种类数据,根据数据分类子模块所划分的数据类型和已有设定的类别标签进行自主匹配,获得信息绑定匹配的类别身份标识,再通过分类后的信息类别身份标识实现数据快速检索及数据统计;

所述数据融合子模块:解析由数据抽取子模块所抽取并由分类子模块分类后的数据,将具有相同类别或具有较高关联度的数据进行融合,形成数据链、数据列表或数据层;

所述数据转化子模块:将融合后的空间数据和业务数据进行数据匹配、转化,将各单一业务领域内不同存储结构的数据进行多业务领域内异构系统间的数据转化,实现多层面数据融合并将此类数据在不同业务层面间相互转换;

所述数据分析子模块:利用数据类别特性,分析当前类别下的数据共性与特性并将此类结果构建成规则模型,定期利用新数据完成对数据模型的持续更新;

所述数据应用子模块:将数据分析子模块所生成的规则模型和更新、优化后的规则模型进行应用,使利用分析模型预测后的数据具有明确的身份、精确定位,完善规则模型的精准性;

所述数据服务子模块:针对已存储的分类、转化及大数据分析数据完成信息发布服务;利用通讯协议进行同构、异构间的数据转化。

具体实施例中:所述通讯协议为感知设备通讯协议、网络通讯协议、通讯基站协议、卫星通讯协议、CORS通讯协议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

具体实施例中:所述智能终端为固定式终端和移动智能终端,更进一步移动智能终端为移动计算设备、个人数字助理(PDA)、掌上计算机、具有多媒体互联网能力的蜂窝电话、全球定位系统(GPS)接收机、交通工具内的接收机、笔记本、智能本、上网本、平板电脑、移动电视设备、无线调制解调器软件狗、耦合到无线调制解调器的计算机、耦合到软件狗的计算机、或其它便携的可编程计算设备。

具体实施例中:该围绕地理信息应用并提供基础服务的系统可应用在指定地理围墙中所涉及到的室内区域、室外区域、地面区域、地下区域、公共区域、商业区域、企事业单位内的区域中进行信息处理、精确信息推送、协同办公、定位、导航。

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用于对智能终端的通讯协议可为:卫星、地面基站通讯协议、感知设备通讯协议、地磁定位通讯协议中的一种或多种技术进行融合;所述其区域特征可按业务职能、行业类别、区域特性等特征进行分类。

具体实施例中该围绕地理信息应用并提供基础服务的系统可应用在指定地理围墙中所涉及到的室内区域、室外区域、地面区域、地下区域、公共区域、商业区域、企事业单位内的区域中进行信息处理、精确信息推送、协同办公、定位、导航。

具体实施例中所述智能终端:用于接收,呈现围绕地理信息应用并提供基础服务的系统所推送的业务信息,对智能终端行为信息进行采集、信息呈报,对用户涉密数据进行判定与处理,不同智能终端间通过统一信息服务平台实现数据展现、协同调度、办公。

具体实施例中所述服务实体系统是融合了能够对外提供不同服务的软、硬件系统构成。

下面以一个具体实施例来说明:

本实施例的技术构思与技术方案和实施例1的技术构思相同,故在此不再赘述相同技术部分。

具体实施例中:在指定坐标范围内的地图区域进行划分建立地理围墙。其中划分的方式可以为在指定范围区域中通过全球定位系统(GPS)接收机进行地理围墙的设定。同时,地理围墙的圈定还可以或可供替换地经由其它已知的机制来实现,例如使用传感信号、无线信号、蜂窝信号、WiFi信号或能够被解释成识别的地理位置的任何其它技术。同时在制定地理围墙时,可根据地理位置设定多个地理围墙子集,多个地理围墙子集进行技术整合形成一个大范围内的地理围墙。制定出的地理围墙可以为室内、室外,结合以上技术可以实现地理围墙的室内外无线切换。在地理围墙内根据现有地理区域内的不同道路、公路、水路、建筑物、小品信息、地下管网信息、政府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商家信息等按照业务职能进行分类。

具体实施例中:可以将某一个指定区域进行范围圈定,再根据将导航定位系统和传感系统技术进行融合的位置定位模块结合以米或公里为单位测量来定义地理围墙。备选地,也可以根据定义边界框的一系列GPS坐标来定义地理围墙。备选地,也可以根据定义边界框的一系列北斗坐标来定义地理围墙。备选地,根据大地经纬度坐标(例如,纬度和经度)结合以米或公里为单位测量来定义地理围墙。备选地,也可以根据具有位置属性的感知设备的坐标来定义地理围墙。在其他示例中,地理围墙可以具有由数学公式定义并且由GPS坐标锚定的任何几何形状的图斑。将地理围墙的坐标体系与行业坐标体系进行转换。将地理围墙范围内的各种行业的数据、服务进行融合。备选地,调取与圈定好的地理围墙内的空间数据与地名、地址数据进行数据转换,形成全方位立体化的数据整合信息。使地理围墙区域内的特定地理方位上表示出例如特定零售商店、医院、宾馆、企政办公楼等。

具体实施例中:地下区域和建构筑物等室内范围区域的物理范围地理围墙包含在制定区域范围内,属于指定范围区域内的地理围墙的子围墙。可通过无线网络、通讯协议和电子感知设备对室内地理子围墙进行圈定,然后再结合GPS、通讯网络的衔接使室内外地理围墙无缝衔接,达到室内外地理围墙的一体化。

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地理围墙内中的服务实体系统中可设有数据库,其中:数据库可存储地图信息、用户位置信息和业务信息等相关内容。其中,地图信息指的是地图的绘制数据,空间数据,大地经纬度坐标数据,地名地址信息,地理数据信息、三维地理数据信息,建构筑物信息,道路数据,小品数据等。用户位置信息包括移动终端持有者的历史位置信息、当前位置信息,可根据实际应用进行实时更新。业务信息包括移动终端持有者的个人信息、订阅的服务名称、订阅的服务信息、日常使用服务的信息、日常关注的信息和接收到得业务信息等。业务信息还包括地理围墙内的公共机构和商业机构的公共信息、业务信息、政务信息、商业信息和服务信息等。

具体实施例中:将圈定的地理围墙内的空间坐标信息为基础数据,在空间坐标上加载地址信息,位于该空间坐标上的相关业务信息。例如地名信息、门址信息、道路信息、楼名信息、基础实体信息、道路信息、冠名楼内的公共机构、商业机构和个人的人口信息、商业企业信息、单位信息、保护建筑信息等现有业务信息等。利用编码技术将坐标信息上加载地址信息和相关业务信息,实现空间和非空间信息资源的整合。

具体实施例中:在地址数据获取过程中采用管理业务驱动模式、应用驱动模式、辅助调查模式和自主采集模式这四种模式的有效结合对地址数据进行获取。在地址数据更新时结合日志分析、遥感影像对比和业务流程产生的形式。将原始地址数据存储到地址库中,将更新的数据存储到临时地址库中。

具体实施例中:将获取的业务数据按照一定标准对各种不同格式的数据进行优化的标准化处理,再将统一标准化后的业务数据与空间坐标信息数据进行数据处理、拼装,并通过存储形式将优化标准化处理后的高度融合的关联数据进行存储。同时将存储该数据融合的标准化方法进行存储。

具体实施例中:将识别需要匹配的相关地址数据、与该地址数据相匹配的业务数据和空间坐标数据通过匹配引擎对各种数据进行匹配。在进行数据匹配时,识别需要匹配数据并选择相对应的标准化方法进行数据匹配,形成具有空间数据属性的匹配数据结果。

具体实施例中:通过以人工检测方式为主,机器辅助检测为辅的方式对涉密数据进行处理。将错误的数据进行修订,将敏感数据进行处理,完善数据信息。

具体实施例中:设置有以下数据库或表单。其中:临时地址库:临时存放录入后未经质量检验的地址数据;地址主表:全地址类型统一存储和管理,存储所有标准地名、地址,时间特征与层次关系;地址别名表:纪录与标准地址名称等同的别名、简称等,提高地址匹配引擎的容错能力;地址元素表:自动拆分出的最小地址、地名单元;干扰词:地址要素中影响匹配准确度的非独立语义单元;用户管理表:纪录地理编码用户及其权限。

具体实施例中:利用通讯协议对智能移动终端的地理方位进行监测。再以智能移动终端的地理方位为中心点,再设定一个参数为半径向四周扩展进行移动终端移动范围的构建。优选地,利用通讯协议对智能移动终端的地理方位进行监测。再以智能移动终端的地理方位为中心点向不同方向进行扩展形成不规则图形的移动终端移动范围构建。

当移动终端进入地理围墙后,可通过移动终端基于行进的速度和方向、可用的行进方向(例如,可以通过小道、公路、水路、购物中心布局来定义)和当前的行进和天气情况来计算移动终端可能的行进周界,以及基于门限行进时间来下载与移动设备相关的地理围墙信息,能够在移动设备上实现用于缓存地理围墙的相关的信息。可能的行进周界可以定义移动设备在门限行进时间内从当前的位置在任何方向上可能行进的大致距离进行圈定形成为智能移动终端所设定的移动范围构建。各个实施例能够实现对至少部分地在可能的行进周界内的一组地理围墙进行取回和缓存。移动终端移动范围可以被配置为从地理围墙的列表中将相关位置所包含的信息、服务进行缓存。地理围墙内的通讯设施对移动终端进行位置解算,判断移动终端在地理围墙内的判别、定位、监控、导航。

具体实施例中:地理围墙通过使用全球定位系统(GPS)接收机来确定智能移动终端的位置。但是,位置确定还可以或可供替换地经由其它已知的机制来实现,例如使用传感信号、无线信号、蜂窝信号、WiFi信号或能够被解释成识别移动设备的地理位置的任何其它技术,来达到对智能移动终端进行定位。

具体实施例中,移动终端与地理围墙存在下述位置关系:

移动终端进入地理围墙:通过移动终端的精确位置范围的坐标与地理围墙范围坐标进行坐标的范围交集判断,与移动终端的方位走向确定移动终端是否进入到地理围墙区域内。

移动终端包含在地理围墙内:验证移动终端的精确位置范围的坐标是否包含于地理围墙坐标范围内,判断移动终端是否处于地理围墙区域内;

移动终端离开地理围墙:通过移动终端的精确位置范围的坐标与地理围墙范围坐标进行坐标的范围交集判断,与移动终端的方位走向确定移动终端是否离开到地理围墙区域内。

具体实施例中:可通过计算其移动终端当前的位置并将其位置与所缓存的地理围墙的列表进行比较,来以正常的方式使用所缓存的移动位置信息的移动终端移动范围。如果智能移动终端当前的位置在一个或多个所缓存的地理围墙内,则与所满足的地理围墙相关联的指令或功能可以在移动设备上执行。

具体实施例中:地理围墙内含有数据库,并将数据库内的数据按照类别进行分类处理,并结合地理围墙对信息进行范围圈定,对智能终端用户行为分析结合用户分析结果向智能终端进行指令推送。

具体实施例中:在地理围墙根据判断移动终端与地理围墙的相对位置关系结果,获取移动终端所处地理围墙内信息推送的模板,结合移动终端日常使用习惯获取要推送给移动终端用户的信息内容,将信息内容填充至信息模板,判断移动终端与地理围墙的相对位置关系,当移动终端进入与包含在地理围墙时通过通讯协议推送、更新与当前位置范围相关信息,当移动终端离开地理围墙时通过应用模块、数据安全策略移除与当前位置范围相关信息。同时,移动终端通过绑定地理围墙位置信息的业务信息、行为信息利用通讯协议推送至服务实体系统中。

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移动终端接收到地理围墙内所执行的指令可为精确信息推送。所述精确信息可用于广告推送、智能管理、智能监控。所推送的精确信息可以包括显示广告或其它消息、播放声像信息、或以其它方式警告用户对涉密的静态地理墙的接近、对智能移动终端进行指令推送、对智能移动终端进行建设性的意见方案辅助决策、例如精准广告推送、智能终端的定位与导航、对移动办公进行智能管理与智能监控等,或向(例如)商家发送用于向商家通知智能移动终端已经跨越地理围墙的SMS或电子邮件消息。

具体实施例中:智能终端接收、呈现来自地理围墙发送的业务信息。同时对智能终端用户的智能终端信息进行采集。例如对智能终端用户的日常行为数据信息进行采集,将采集后的数据信息进行判定,对涉密数据进行处理,将非涉密数据传送至地理围墙内。地理围墙对接收到的数据信息存贮到信息库中方便对智能终端应用者进行行为分析,构建模型数据时所使用。分别存储在不同智能终端中的应用可通过统一的信息服务平台,实现不同智能终端应用的数据进行统一展现和信息共享。

在具体实施例中:可应用在指定地理围墙中所涉及到的公共区域、商业区域、企事业单位中进行信息处理、精确信息推送、协同办公、定位、导航。

在具体实施例中:诸如智能电话之类的移动计算设备可以被配置具有与从GPS接收机接收的位置信息交互的应用,以当设备移进或移出地理围墙时,地理围墙终止对智能终端推送地理围墙内连接到的各种服务、指令信息和地理信息。例如,服务可以包括由服务实体系统发出警报、指令信息、接收和/或显示广告或促销优惠券、或激活设备的某一其它功能。当地理围墙内的跟踪移动设备的移动终端在进入、到达或离开一位置时进行相应动作的应用。例如,零售商可能想在移动设备进入地理围墙时向它们推送优惠券、推销、指导等。

具体实施例中:地理围墙向移动终端推送所执行的指令时,移动终端在执行该指令时可向地理围墙发送路线规划请求。

具体实施例中:移动终端会向地理围墙进行路径规划的请求。

具体实施例中:移动终端向地理围墙发送要到达的目的位置,请求地理围墙为移动终端进行路径规划。地理围墙接受该路径规划请求后,将结合移动终端当前的精确位置解算结果和移动终端发来的请求到达目的位置进行位置解算服务。在地理围墙内的数据库和应用程序会根据移动终端要到达的目的地、移动终端的实时精确位置解算结果结合路网信息为移动终端进行路径分析,再将路径分析结果以相关信息的形式发送至移动终端,并通过地图图形方式进行呈现。

具体实施例中:地理围墙会根据路径规划结果引导移动终端进行目的地送达的路径引导、监控和错误路径预警。

具体实施例中:地理围墙会对移动终端进行所述监控、预警。

具体实施例中:地理围墙内的位置监控程序可根据地理位置数据库实时监控移动终端的位置,结合移动终端在地理围墙内的位置信息的变化进行警示、监控或指引。地理围墙内的位置监控程序通过移动终端的设备信息判定该移动终端进入或包含地理围墙内是否处于合法状态。当判定移动终端非法的进入或包含在地理围墙时,位置监控程序向后台管理人员和移动终端同时发出警告,并针对移动终端敏感数据进行安全清除。当判定移动终端为合法的进入或包含在地理围墙时,服务器检测到在指定地理围墙内所包含的移动终端的密度、流动量进行数据分析对移动终端用户进行合理引导,对地理围墙内一定指标超过阈值时向管理人员发出预警。

具体实施例中:地理围墙内的位置监控程序也将判定移动终端离开地理围墙的合法性。地理围墙内的位置监控程序通过移动终端的设备信息判定该移动终端离开地理围墙是否处于合法状态;当判定移动终端非法的离开地理围墙时,地理围墙内的位置监控程序向后台管理人员和移动终端同时发出警告,并针对移动终端敏感数据进行安全清除。

具体实施例中:地理围墙通过对移动终端进行位置监控可实现智能移动办公业务。

具体实施例中:地理围墙通过对移动终端进行位置监控可实现对移动终端进行辅助路径规划和路径指引。

具体实施例中:地理围墙通过对移动终端进行位置监控可实现对密集型地理围墙内的安全监控和人员疏散。

在具体实施例中:智能终端所体现的移动智能终端可以向地理围墙发送的位置报告中发送其当前的位置、行进的方向和速度,所述地理围墙可以使用上述信息基于行进的速度和方向来计算更新的周界的大小和形状以及在当地附近的地理围墙的密度。例如,在较为广阔的区域内每平方公里存在较少的位置感知设备的地理围墙的农村地区或者在地面之下,更新的周界可以较大。这是因为地理围墙的低密度意味着信息管理及共享模块缓存的大小是对缓存中存储的地理围墙内地理感知设备的数量限制因素。换句话说,当每平方公里存在较少的地理感知设备时,可以存储包含比可能的行进周界大得多的区域的地理围墙。相比之下,当地理围墙密度较高时,诸如在购物中心、大城市或密集的市区中可能存在的,地理围墙内所设置的地理感知设备的数量可能受到高速缓冲存储器的大小的限制,在该情况下更新的周界在距离上可能比可能的行进周界要近。在一些实例中,更新的周界可能在可能的行进周界之内。在更新的周界和可能的行进周界之间的另一不同在于,更新的参数可能是圆形的,而可能的行进周界可以沿着行进的方向扩展且可能被狭隘地局限在可用的行进路线,例如当移动设备正在汽车中行进时。通过在移动设备跨越更新的周界时开始地理围墙缓存更新过程,可以在移动设备到达可能的行进周界的界限之前完成更新。

具体实施例中:可通过数据安全策略对数据进行传输或清除。具体实施例中的数据安全策略包含网络数据传输安全、智能移动终端数据安全。其中:网络数据安全是将推送数据加密后进行传输。其中:智能移动终端数据安全是根据应用系统的账户切换、超时、及运动轨迹的位置变化因素对已有数据的清除。

具体实施例中,当移动终端离开地理围墙后判断移动终端与新的地理围墙的相对位置关系,并推送移动终端与地理围墙交会范围内所包含的信息。

具体实施例中,可在移动智能设备上使用位置感知设备以检测移动设备的用户何时进入特定位置,例如,特定零售商店。例如,医院,例如行政办公大楼。

具体实施例中:内容管理子模块对信息库中的数据按照类别进行分类处理,并结合地理围墙对信息进行范围圈定,对用户行为分析结合用户分析结果向智能终端进行指令推送。所述所执行的指令可为精确信息推送。所述精确信息可用于广告推送、智能管理、智能监控。例如:所推送的精确信息可以包括显示从多个不同服务实体系统调取的指令信息。智能终端中的智能终端通过信息管理及共享模块接收到来自也不系统单元的指令信息进行相应指令的执行。并将执行后的结果通过信息管理及共享模块与信息管理及共享模块将结果信息推送到对应的月系统单元中。同时,信息管理及共享模块中的信息库对智能终端所处理的信息进行存储。当智能终端退出地理围墙时,智能终端中对应地理围墙所涉及的数据信息将被自动移除,这样做可以有效的防止因智能终端的丢失造成对涉密数据的流失。

前述的方法描述和结构示意图仅被提供作为示例性的示例且其不意在需要或隐含必须以所给出的顺序执行上述操作或各个方面的步骤。如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将明白的,可以以任何顺序来执行在前述方面中的框的顺序。诸如“其后”、“然后”、“接下来”等之类的词并不意在限制操作或步骤的顺序;这些词仅用于引导读者遍历对方法的描述。此外,任何对权利要求元素的单数引用,例如,使用冠词“一”、“一个”或“该”不被解释为将该元素限制为单数。

结合本文中公开的方面描述的各种说明性的逻辑框、模块、电路和算法步骤均可以实现成电子硬件、计算机软件或其组合。为了清楚地表示硬件和软件之间的可交换性,上文对各种说明性的组件、框、模块、电路和步骤均围绕其功能进行了总体描述。至于这种功能是实现成硬件还是实现成软件,取决于特定的应用和对整个系统所施加的设计约束。熟练的技术人员可以针对每个特定的应用,以变通的方式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决策不应被解释为引起脱离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系统可以有效的支持以地名、地址数据为依据的位置服务模式的通用型信息推送方式,同时支持一对一、一对多、多对一、多对多的位置感知与数据信息间的关联模式,将不同接口,不同类别的接入多软件系统的终端和移动应用软件,在不改变软件系统自身的架构时可对不同结构的软件系统进行统一接口的管理,且在进行相关作业的同时将位置感知技术、电子信息技术、多软件系统开发与集成技术、移动客户端应用(APP)、位置信息数据与应用数据采集融合技术、云内容后台管理技术融为一体,实现高精度位置定位和相关数据的采集;通过采集的大数据进行挖掘分析并应用于各领域各行业的智慧管理。可将各行业业务地理信息数据转换为统一的空间地理信息数据,可根据不同机构的业务、所在特定地理范围、区域职能灵活定制出地理围墙和分类信息,为息推送服务提供有利依据。可智能分析智能终端及行业业务数据,及业务数据,依据用户所持有的智能终端行为、业务特性实现精确数据推送。在进行数据推送前基于位置的信息加密推送和移动终端数据策略可保证数据安全。实现电网、水利、交通、地下管网、医疗、教育、旅游、餐饮等领域的跨职能部门、跨行业、跨领域的信息共享和协同作业的目的,同时实现政企协作,商企合作,企事业单位与普通受众者之间的智能服务与智能管理。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推动着工业生产以及国防工业的发展,达到真正的电子信息与地理信息技术相互融合,从而实现智慧地球概念的推广与应用。

提供所公开的方面的前述描述,以使本领域的任何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对这些方面的各种修改将是显而易见的,并且本文定义的总体原理也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保护范围的情况下应用于其它实施例。因此,本发明不旨在受限于本文给出的方面,而是与符合与本文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征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