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与流程

文档序号:12158878阅读:311来源:国知局
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与流程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互联网通信是指以依托于支付、云计算、社交网络以及搜索引擎等互联网工具,实现数据交互处理的过程。随着人们对数据处理的需求越来越丰富,涉及到的数据处理系统越来越多,处理过程也越来越复杂,一个完整的数据处理过程往往需要涉及多个独立的数据处理系统。

举例说明如下:例如一个用户由系统A授权的数据只能在系统A内部进行数据处理,由系统B授权的数据信息只能在系统B内部进行数据处理,用户无法对系统A和系统B中的数据信息进行统筹处理。

由此可见,随着用户的数据处理需求的增加,涉及到系统数量的不断增加,用户在每个系统中独立拥有的数据信息无法进行共享交互,需要分别处理,导致处理过程复杂,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申请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数据处理方法,该方法使得用户通过主信息库就可以实时获取全面的数据信息,并通过数据关系表和系统之间的数据交互通道直接对多个分数据信息的统筹和调度,提高了数据处理的效率和灵活性。

本申请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数据处理装置。

为达上述目的,本申请第一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包括:

接收用户发送的数据处理请求,所述数据处理请求包括用户的第一标识、待处理数据,以及用户请求数据交互的用户的第二标识;

采用所述第一标识对应的第一系统与第二标识对应的第二系统之间建立的数据交互通道,对所述待处理数据进行处理;

获取处理结果,更新所述第一标识在第一系统的数据库中记录的对应的总数据信息,以及第二标识对应的分数据信息。

本申请实施例的数据处理方法,首先接收用户发送的数据处理请求,所述数据处理请求包括用户的第一标识、待处理数据,以及用户请求数据交互的用户的第二标识;然后采用所述第一标识对应的第一系统与第二标识对应的第二系统之间建立的数据交互通道,对所述待处理数据进行处理;最后获取处理结果,更新所述第一标识在第一系统的数据库中记录的对应的总数据信息,以及第二标识对应的分数据信息。由此,使得同一用户可在第一系统上实现对其它系统进行数据处理,并可在第一系统上对其它系统上的数据处理结果进行更新管理,提高了系统之间的协同效率,提高了数据处理的效率和灵活性。

为达上述目的,本申请第二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数据处理装置,包括:第一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用户发送的数据处理请求,所述数据处理请求包括用户的第一标识、待处理数据,以及用户请求数据交互的用户的第二标识;

第一处理模块,用于采用所述第一标识对应的第一系统与第二标识对应的第二系统之间建立的数据交互通道,对所述待处理数据进行处理;

更新模块,用于获取处理结果,更新所述第一标识在第一系统的数据库中记录的对应的总数据信息,以及第二标识对应的分数据信息;

其中,第一标识为用户在第一系统建立的标识,第二标识为用户在第二系统建立的标识,在第一系统的数据库中记录有第一标识对应的总数据信息,以及第二标识对应的分数据信息,所述第一标识对应总数据信息等于用户在其它系统建立的所有标识对应的分数据信息之和。

本申请实施例的数据处理装置,通过第一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用户发送的数据处理请求,所述数据处理请求包括用户的第一标识、待处理数据,以及用户请求数据交互的用户的第二标识;通过第一处理模块,用于采用所述第一标识对应的第一系统与第二标识对应的第二系统之间建立的数据交互通道,对所述待处理数据进行处理;通过更新模块,用于获取处理结果,更新所述第一标识在第一系统的数据库中记录的对应的总数据信息,以及第二标识对应的分数据信息;其中,第一标识为用户在第一系统建立的标识,第二标识为用户在第二系统建立的标识,在第一系统的数据库中记录有第一标识对应的总数据信息,以及第二标识对应的分数据信息,所述第一标识对应总数据信息等于用户在其它系统建立的所有标识对应的分数据信息之和。由此,使得同一用户可在第一系统上实现对其它系统进行数据处理,并可在第一系统上对其它系统上的数据处理结果进行更新管理,提高了系统之间的协同效率,提高了数据处理的效率和灵活性。

本申请的第三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数据处理方法,该方法使用户通过主账户就可以实时获取全面的金融业务信息,实现了对多个分销账户中金融业务的统筹和调度,提高了电子金融业务的处理效率和灵活性。

本申请的第四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数据处理装置。

为达上述目的,本申请第三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包括:接收用户通过与主账户预先关联的分销账户发送的业务处理请求,所述业务处理请求包括:用户标识和待交易的金融产品所属的机构标识;根据所述用户标识和所述机构标识查询预设的签约信息,对所述用户进行合法性鉴权;若鉴权通过,则进行相应的业务操作,并根据操作结果同步更新所述主账户和所述分销账户中与所述金融产品相关的交易信息。

本申请实施例的数据处理方法,首先接收用户通过与主账户预先关联的分销账户发送的业务处理请求,所述业务处理请求包括:用户标识和待交易的金融产品所属的机构标识;然后根据所述用户标识和所述机构标识查询预设的签约信息,对所述用户进行合法性鉴权;如果鉴权通过,进行相应的业务操作,并根据操作结果同步更新所述主账户和所述分销账户中与所述金融产品相关的交易信息。由此,使用户通过主账户就可以实时获取全面的金融业务信息,实现了对多个分销账户中金融业务的统筹和调度,提高了金融系统之间的协同效率,提高了电子金融业务的处理效率和灵活性。

为达上述目的,本申请第四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数据处理装置,包括:第三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用户通过与主账户预先关联的分销账户发送的业务处理请求,所述业务处理请求包括:用户标识和待交易的金融产品所属的机构标识;鉴权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用户标识和所述机构标识查询预设的签约信息,对所述用户进行合法性鉴权;第二处理模块,用于若鉴权通过,则进行相应的业务操作,并根据操作结果同步更新所述主账户和所述分销账户中与所述金融产品相关的交易信息。

本申请实施例的数据处理装置,通过第三接收模块接收用户通过与主账户预先关联的分销账户发送的业务处理请求,所述业务处理请求包括:用户标识和待交易的金融产品所属的机构标识;通过鉴权模块根据所述用户标识和所述机构标识查询预设的签约信息,对所述用户进行合法性鉴权;通过第二处理模块若鉴权通过,则进行相应的业务操作,并根据操作结果同步更新所述主账户和所述分销账户中与所述金融产品相关的交易信息。由此,使用户通过主账户就可以实时获取全面的金融业务信息,实现了对多个分销账户中金融业务的统筹和调度,提高了金融系统之间的协同效率,提高了电子金融业务的处理效率和灵活性。

附图说明

本发明上述的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下面结合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数据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本申请另一个实施例的数据处理方法的流程;

图3为数据关系表建立的一个流程图;

图4为数据关系表建立的另一个流程图;

图5是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数据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另一个实施例的数据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数据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8是本申请另一个实施例的数据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9是本申请另一个实施例的数据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10是本申请另一个实施例的数据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11是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数据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申请另一个实施例的数据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申请另一个实施例的数据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4是本申请另一个实施例的数据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5是本申请另一个实施例的数据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申请,而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本申请实施例的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

图1是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数据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如图1所示,该数据处理方法包括:

步骤101,接收用户发送的数据处理请求,所述数据处理请求包括用户的第一标识、待处理数据,以及用户请求数据交互的用户的第二标识;

步骤102,采用所述第一标识对应的第一系统与第二标识对应的第二系统之间建立的数据交互通道,对所述待处理数据进行处理;

步骤103,获取处理结果,更新所述第一标识在第一系统的数据库中记录的对应的总 数据信息,以及第二标识对应的分数据信息;

其中,第一标识为用户在第一系统建立的标识,第二标识为用户在第二系统建立的标识,在第一系统的数据库中记录有第一标识对应的总数据信息,以及第二标识对应的分数据信息,所述第一标识对应总数据信息等于用户在其它系统建立的所有标识对应的分数据信息之和。

具体地,用户可预先在第一系统中建立的主信息库及对应的第一标识,以及在至少一个第二系统中建立分信息库及对应的第二标识,其中,与所有分信息库对应的分数据信息的总和等于与主信息库对应的总数据信息,

当用户需要对至少一个分信息库的数据进行处理时,发送数据处理请求,该数据处理请求包括:用户的第一标识、待处理数据,以及用户请求数据交互的用户的第二标识。

首先,对接收到的数据处理请求进行解析,获取用户的第一标识、待处理数据,以及用户请求数据交互的用户的第二标识。

然后,采用第一标识对应的第一系统与第二标识对应的第二系统之间建立的数据通道,对待处理数据进行处理,具体包括:

从第一系统的数据库中,获取与第一标识对应的数据关系表,所述数据关系表包括第一标识对应的包括第二标识的标识组,标识组中的每个标识均为用户在其他系统建立,且该数据关系表中还包括标识组中的每个标识对应的系统;

基于所述数据关系表获取第二标识对应的第二系统,获取所述第一标识对应的第一系统与第二标识对应的第二系统之间建立的数据交互通道;其中,在第一系统上为所述用户在第二系统上建立第二标识,并通知第二系统。

利用所述数据交互通道对所述待处理数据进行处理。

最后,获取处理结果,更新所述第一标识在第一系统的数据库中记录的对应的总数据信息,以及第二标识对应的分数据信息。

举例说明,用户在系统A建立的主信息库a中的数据信息为M1,在系统B建立的分信息库b中的数据信息为M2,在系统C建立的分信息库c中的数据信息为M3,则M1=M2+M3。

举例说明,用户在系统A建立的主信息库a中的数据信息为M1,在系统B建立的分信息库b中的数据信息为M2,在系统C建立的分信息库c中的数据信息为M3,则M1=M2+M3。当用户需要对分信息库b中的数据信息M2进行处理,则根据主信息库a中的数据信息M1,并且采用系统A和系统B之间的数据交互通道对待处理的数据进行处理。

最后根据处理结果同时更新主信息库中的总数据信息,以及处理过程中相关的分数据库中的分数据信息。

之所以要根据主信息库a中的数据信息M1,是由于主信息库a中的数据信息M1是在系统B建立的分信息库b中的数据信息M2,与在系统C建立的分信息库c中的数据信息M3的总和。用户通过直接查询M1,就能直接判断是否可以对待处理的数据进行处理。也就是说,上述利用所述数据交互通道对所述待处理数据进行处理时,可根据用户在其它系统建立的所有标识对应的分数据信息,以及用户在第一系统建立的第一标识对应的总数据信息,来利用数据交互通道对待处理数据进行处理。

举例说明如下:

示例一:如果用户要对系统B建立的分信息库b中的数据信息M2进行增加P,就看M1是否已经到达预设的最高阈值,如果到达则不能对分信息库b中的数据信息M2进行增加P,如果没有达到,就可以直接对分信息库b中的数据信息M2进行增加P;最后更新分信息库b中的数据信息为M2+P,以及主信息库a中的数据信息为M1+P。

示例二:如果用户要对系统B建立的分信息库b中的数据信息M2减少W,就看M1是否大于等于W,如果M1小于W,则不能对分信息库b中的数据信息M2进行减少W,提示用户重新输入;如果M1大于等于W,则对分信息库b中的数据信息M2进行减少W,需要说明的是,对分信息库b中的数据信息M2进行减少W的具体过程,还要看W和M2的大小,如果W大于M2,则需要从分信息库b中的数据信息M2中扣除P1,从分信息库c中的数据信息M3中扣除P2,P1+P2=P,最后更新分信息库b中的数据信息为M2-P1,更新分信息库c中的数据信息为M3-P2,以及主信息库a中的数据信息为M1-P。

如果W小于等于M2,则直接从分信息库b中的数据信息M2中扣除。最后更新分信息库b中的数据信息为M2-P,以及主信息库a中的数据信息为M1-P。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标识对应的总数据与用户在其它系统建立的所有标识对应的分数据之和相等,因此,在进行数据处理时,例如资金处理时,也可利用第一标识对应的总数据中的部分数据转移至其它系统中建立的标识,例如上述的第二标识对应的分数据中,这样,可以理解为首先第一标识对应的总数据中会减少部分数据,而第二标识对应的分数据会增加上述的部分数据,同时最后,第一标识对应的总数据又会在减去该部分数据后又加上该部分数据,则总数据不会改变。

本申请实施例的数据处理方法,首先接收用户发送的数据处理请求,所述数据处理请求包括用户的第一标识、待处理数据,以及用户请求数据交互的用户的第二标识;采用所述第一标识对应的第一系统与第二标识对应的第二系统之间建立的数据交互通道,对所述待处理数据进行处理;获取处理结果,更新所述第一标识在第一系统的数据库中记录的对应的总数据信息,以及第二标识对应的分数据信息。由此,使得同一用户可在第一系统上 实现对其它系统进行数据处理,并可在第一系统上对其它系统上的数据处理结果进行更新管理,提高了系统之间的协同效率,提高了数据处理的效率和灵活性。

图2是本申请另一个实施例的数据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如图2所示,该数据处理方法包括:

步骤201,建立通道交互信息并存储在所述第一系统中,所述通道交互信息包括:第一系统的第一标识与已经与所述第一系统之间建立数据交互通道的第二系统的第二标识组的对应关系。

建立通道交互信息并存储在第一系统中,该通道交互信息包括:第一系统的第四标识与已经与所述第一系统之间建立数据交互通道的第二系统的第二标识组的对应关系。举例说明:

系统A为第一系统,系统B、系统C、系统D为第二系统,当系统A与系统B和系统C之间建立数据交互通道后,则在系统A中存储通道交互信息,该通道交互信息包括:系统A分别与系统B和系统C的对应关系。

步骤202,接收用户发送的用于建立主信息库的第一请求,所述第一请求中包括:用户标识;

步骤203,在所述第一系统中建立与所述用户标识对应的主信息库,并在注册信息中存储用户标识与主信息库的第一标识的对应关系。

当用户需要在第一系统中建立主信息库时,向第一系统发送用于建立主信息库的第一请求,所述第一请求中包括:用户标识。

对接收到的第一请求进行解析获取用户标识,并在第一系统中建立与用户标识对应的主信息库,并在注册信息中存储用户标识与主信息库的第一标识的对应关系。

步骤204,建立与所述用户标识对应的数据关系表。

用户在第一系统中建立完主信息库之后,就要建立与所述用户标识对应的数据关系表。具体实施方式有很多,可以根据具体的应用需要进行选择,分别通过图3和图4所示实施例为例具体说明,具体如下:

图3为数据关系表建立的一个流程图,如图3所示,具体包括:

步骤301,接收用户发送的用于建立数据关系表的第二请求,所述第二请求中包括:用户标识;

步骤302,查询所述注册信息获取与所述用户标识对应的第一标识;

步骤303,向所述用户发送通道交互信息,所述通道交互信息包括:与所述第一系统已经建立数据交互通道的第二系统的第二标识组;

步骤304,接收所述用户根据所述通道交互信息发送的已建立的分信息库的第二标识,所述已建立的分信息库的第二标识属于所述第二标识组;

步骤305,建立数据关系表,所述数据关系表包含所述第一标识和所述已建立的分信息库的第二标识的对应关系。

具体地,第一系统向用户发送通道交互信息,用户可以根据通道交互信息中与第一系统已经建立数据交互通道的第二系统的第二标识组,来判断自己是否在与第二标识组对应的第二系统中建立分信息库。

举例说明,该通道交互信息包括:系统A分别与系统B和系统C的对应关系,若用户只在系统B中建立分信息库,则将预先在系统B中建立分信息库的第二标识b发送给第一系统。

第一系统建立数据关系表,所述数据关系表包含用户在系统A建立的主信息库的第一标识a和在系统B中建立分信息库的第二标识b的对应关系。

图4为数据关系表建立的另一个流程图,如图4所示,具体包括:

步骤401,接收用户发送的用于数据关系表建立的第二请求,所述第二请求中包括:用户标识,以及已建立的至少一个分信息库的第二标识;

步骤402,查询所述注册信息获取与所述用户标识对应的第一标识;

步骤403,查询预存的通道交互信息,所述通道交互信息包括:与所述第一系统已经建立数据交互通道的第二系统的第二标识组;

步骤404,判断所述第二标识组是否包含至少一个第二标识;若是,则建立数据关系表,所述数据关系表包含所述第一标识和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标识的对应关系。

具体地,用户向第一系统发送自身在所有第二系统中建立的分信息库的第二标识,第一系统根据通道交互信息中与第一系统已经建立数据交互通道的第二系统的第二标识组,来判断第二标识组是否包含用户发送的第二标识,并将所包含的第二标识存储在数据关系中。

举例说明,用户预先在系统B和系统D中建立分信息库,则将预先在系统B和系统D中建立分信息库的第二标识b和d发送给第一系统。该通道交互信息包括:系统A分别与系统B和系统C的对应关系。根据通道交互信息获知包含第二标识b。第一系统建立数据关系表,所述数据关系表包含用户在系统A建立的主信息库的第一标识a和在系统B中建立分信息库的第二标识b的对应关系。

步骤205,根据所述数据关系表中的对应关系向与所述第二标识对应的第二系统发送第一标识。

第一系统根据数据关系表中的对应关系向与第二标识对应的第二系统发送第一标识,从而第二系统能够获知主信息库的标识进行数据交互。

步骤206,接收用户发送的数据处理请求,所述数据处理请求包括用户的第一标识、待处理数据,以及用户请求数据交互的用户的第二标识;

步骤207,采用所述第一标识对应的第一系统与第二标识对应的第二系统之间建立的数据交互通道,对所述待处理数据进行处理;

步骤208,获取处理结果,更新所述第一标识在第一系统的数据库中记录的对应的总数据信息,以及第二标识对应的分数据信息。

步骤206至步骤208的具体实施过程可以参见上述步骤101-步骤103,此处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的数据处理方法,首先接收用户发送的数据处理请求,所述数据处理请求包括用户的第一标识、待处理数据,以及用户请求数据交互的用户的第二标识;然后采用所述第一标识对应的第一系统与第二标识对应的第二系统之间建立的数据交互通道,对所述待处理数据进行处理;最后获取处理结果,更新所述第一标识在第一系统的数据库中记录的对应的总数据信息,以及第二标识对应的分数据信息。

由此,使得同一用户可在第一系统上实现对其它系统进行数据处理,并可在第一系统上对其它系统上的数据处理结果进行更新管理,提高了系统之间的协同效率,提高了数据处理的效率和灵活性。

图5是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数据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5所示,该数据处理装置包括:

第一接收模块11,用于接收用户发送的数据处理请求,所述数据处理请求包括用户的第一标识、待处理数据,以及用户请求数据交互的用户的第二标识;

第一处理模块12,用于采用所述第一标识对应的第一系统与第二标识对应的第二系统之间建立的数据交互通道,对所述待处理数据进行处理;

更新模块13,用于获取处理结果,更新所述第一标识在第一系统的数据库中记录的对应的总数据信息,以及第二标识对应的分数据信息;

其中,第一标识为用户在第一系统建立的标识,第二标识为用户在第二系统建立的标识,在第一系统的数据库中记录有第一标识对应的总数据信息,以及第二标识对应的分数据信息,所述第一标识对应总数据信息等于用户在其它系统建立的所有标识对应的分数据信息之和。

需要说明的是,前述对数据处理方法实施例的解释说明和技术效果也适用于该实施例的数据处理装置,此处不再赘述。

图6是本申请另一个实施例的数据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6所示,基于图5所示实施例,

所述第一处理模块12,具体包括:

第一获取单元121,用于从第一系统的数据库中,获取与第一标识对应的数据关系表,所述数据关系表包括第一标识对应的包括第二标识的标识组,标识组中的每个标识均为用户在其他系统建立,且该数据关系表中还包括标识组中的每个标识对应的系统;

第二获取单元122,用于基于所述数据关系表获取第二标识对应的第二系统,获取所述第一标识对应的第一系统与第二标识对应的第二系统之间建立的数据交互通道;

处理单元123,用于利用所述数据交互通道对所述待处理数据进行处理。

还包括:

发送模块14,用于在所述第一系统上为所述用户在第二系统上建立第二标识,并通知第二系统。

需要说明的是,前述对数据处理方法实施例的解释说明和技术效果也适用于该实施例的数据处理装置,此处不再赘述。

将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处理方法应用于金融产品电子交易处理的场景中进行说明,以下实施例中涉及到的主账户相当于上述实施例中的用户的第一标识,分销账户相当于上述实施例中的用户的第一标识,第一金融机构相当于第一系统,第二金融机构相当于第二系统,电子金融交互通道相当于数据交互通道,交易信息相当于数据信息,具体过程如下:

图7是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数据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如图7所示,该数据处理方法包括:

步骤501,接收用户通过与主账户预先关联的分销账户发送的业务处理请求,所述业务处理请求包括:用户标识和待交易的金融产品所属的机构标识。

用户预先建立了与自身对应的账户体系,其中,该账户体系包括:与用户对应的主账户、以及与主账户关联的至少一个分销账户。其中,分销账户包括:至少一个代销账户,和/或,至少一个直销账户。

可将主账户、分销账户、代销账户、直销账户等看做一个账户体系,该账户体系可包括一个主账户和与该主账户关联的四个分销账户,其中,在本例中主账户可为一第三方账户,例如余额宝广义账户,四个分销账户中有三个代销账户和一个直销账户,三个代销账户具体可包括:券商代销账户,银行代销账户,独立第三方代销账户;一个直销账户可为:第三方账户的狭义账户,例如余额宝狭义账户。其中,需要说明的是,直销账户是金融产品的直销机构;代销账户是指有金融产品代销牌照的机构(券商、银行或者独立第三方机 构)。需要强调的是,本实施例对账户体系的中分销账户的数量和类型不作具体限制。

当用户需要进行金融业务处理时,通过与主账户预先关联的分销账户发送业务处理请求,其中,该业务处理请求包括:用户标识和待交易的金融产品所属的机构标识。

步骤502,根据所述用户标识和所述机构标识查询预设的签约信息,对所述用户进行合法性鉴权。

对接收到的业务处理请求进行解析获取用户标识和待交易的金融产品所属的机构标识。

查询预设的签约信息,若能够获取与该用户标识和机构标识对应的签约号,则确定该用户身份合法,可以进行后续业务操作;若不能够获取与该用户标识和机构标识对应的签约号,则确定该用户身份不合法,不能进行后续业务操作。

步骤503,若鉴权通过,则进行相应的业务操作,并根据操作结果同步更新所述主账户和所述分销账户中与所述金融产品相关的交易信息。

当该用户鉴权通过后,进行相应的业务操作,具体的业务操作过程视业务请求内容而定,比如金融产品转入业务、金融产品转出业务。

业务操作完成后,根据操作结果同步更新账户体系中的主账户和分销账户中与该金融产品相关的交易信息。当用户通过券商代销账户发送金融产品的转入业务请求时,根据该券商代销账户的转入业务请求进行相应的金融产品转入操作,转入完成后,在余额宝广义账户(即主账户)中和券商代销账户(分销账户)中增加金融产品的转入额度。

本申请实施例的数据处理方法,首先接收用户通过与主账户预先关联的分销账户发送的业务处理请求,所述业务处理请求包括:用户标识和待交易的金融产品所属的机构标识;然后根据所述用户标识和所述机构标识查询预设的签约信息,对所述用户进行合法性鉴权;如果鉴权通过,进行相应的业务操作,并根据操作结果同步更新所述主账户和所述分销账户中与所述金融产品相关的交易信息。由此,使用户通过主账户就可以实时获取全面的金融业务信息,实现了对多个分销账户中金融业务的统筹和调度,提高了电子金融业务的处理效率和灵活性。

进一步地,基于上述实施例,在所述接收用户通过与主账户预先关联的分销账户发送的业务处理请求之前,还包括:

建立主账户所属的第一金融机构与分销账户所属的第二金融机构之间的电子金融交互通道;

接收用户发送的开户请求;

建立与所述用户对应的账户体系,所述账户体系包括:与所述用户对应的主账户、以 及与所述主账户关联的至少一个分销账户。

具体地,根据实际应用需要建立主账户所属的第一金融机构与分销账户所属的第二金融机构之间的电子金融交互通道,具体包括系统接口的对接,协议的绑定等,通过建立第一金融机构与第二金融机构之间的电子金融交互通道,从而当接收到用户的开户请求之后,为用户建立对应的账户体系,具体来说,为用户建立一个主账户、以及与主账户关联的至少一个分销账户。

举例说明:预先建立余额宝广义账户所属的第三方支付平台与券商机构,银行机构,独立第三方机构,以及直销账户所属的第三方支付机构之间额电子金融通道,从而根据用户的开户请求建立余额宝广义账户与券商代销账户,银行代销账户,独立第三方代销账户,以及余额宝狭义账户的关联绑定。以便使用户通过主账户就可以实时获取全面的金融业务信息,实现了对多个分销账户中金融业务的统筹和调度,提高了电子金融业务的处理效率和灵活性。

其中,余额宝广义账户所属的第三方支付平台相当于图1所示实施例中的第一系统,余额宝广义账户相当于主信息库对应的第一标识,券商机构,银行机构,独立第三方机构,以及直销账户所属的第三方支付机构相当于第二系统,券商代销账户,银行代销账户,独立第三方代销账户,以及余额宝狭义账户相当于分信息库对应的标识。

针对图7所示实施例中若对用户鉴权通过,则进行相应的业务操作,并根据操作结果同步更新主账户和分销账户中与所述金融产品相关的交易信息。不同的业务类型导致具体的操作过程,以及根据操作结果对主账户和分销账户的同步更新过程不一样,因此,为了更加清楚的说明上述处理过程,通过图8和图9所示实施例来具体说明:

图8是本申请另一个实施例的数据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如图8所示,本实施例是针对当所述业务处理请求为转入业务请求时,图7所示的步骤503具体包括:

步骤601,创建与所述金融产品对应的转入业务单;

步骤602,进行转入支付操作;

步骤603,在所述主账户和所述分销账户中增加所述金融产品的转入额度。

具体地,用户通过与主账户绑定的分销账户发送转入业务请求,解析该转入业务请求获取用户标识和待交易的金融产品所属的机构标识。

对该用户鉴权通过后,创建与该金融产品对应的转入业务单,转入业务单中包括转入业务的相关信息,比如转入额度,用户信息等。

根据转入业务单调用预设的支付模块进行转入支付操作,并且在确认转入额度后,在 主账户和分销账户中增加该金融产品的转入额度。

本申请实施例的数据处理方法,首先创建与所述金融产品对应的转入业务单,然后进行转入支付操作,并在所述主账户和所述分销账户中增加所述金融产品的转入额度。由此,使用户通过主账户就可以实时获取全面的金融业务信息,实现了对多个分销账户中金融业务的统筹,提高了不同金融系统之间的协同效率,提高了电子金融业务的灵活性。

图9是本申请另一个实施例的数据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如图9所示,本实施例是针对当所述业务处理请求为转出业务请求时,图7所示的步骤503具体包括:

步骤701,创建与所述金融产品对应的转出业务单;

步骤702,进行转托管处理;

步骤703,进行转出支付操作;

步骤704,在所述主账户和所述分销账户中扣减所述金融产品的转出额度。

具体地,用户通过与主账户绑定的分销账户发送转出业务请求,解析该转出业务请求获取用户标识和待交易的金融产品所属的机构标识。

对该用户鉴权通过后,创建与该金融产品对应的转出业务单,转出业务单中包括转出业务的相关信息,比如转出额度,用户信息等。

根据转出业务单调用预设的支付模块进行转托管处理和转出支付操作,并且在确认转出额度后,在主账户和分销账户中扣减该金融产品的转出额度。

本申请实施例的数据处理方法,首先创建与所述金融产品对应的转出业务单,然后进行转托管处理,进行转出支付操作,从而在所述主账户和所述分销账户中扣减所述金融产品的转出额度。由此,使用户通过主账户就可以实时获取全面的金融业务信息,实现了对多个分销账户中金融业务的统筹和调度,提高了电子金融业务的处理效率和灵活性。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金融产品的类型较多,对应的金融产品转入业务和转出业务的具体过程也不同,为了更加清楚的说明上述实施过程,以基金产品的申购业务和赎回业务为例,具体说明如下:

申购业务操作具体可包括:前置校验、幂控制校验、创建转入业务单、调用payment支付模块进行申购支付、调用financecore理财支付核心模块作份额确认,并同时更新主账户、对应分销账户的交易信息。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只要同时更新主账户、对应分销账户的交易信息即可,包括:先更新主账户后更新分销账户,或者,先更新分销账户后更新主账户。

赎回业务操作具体包括:前置校验、幂控制校验、创建转出业务单、调用payment支 付模块进行赎回支付、计算转托管相关数据、调用financecore理财支付核心模块确认份额扣减,并进行机构间转托管操作、以及提交转托管数据,并同时更新主账户、对应分销账户的交易信息。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只要同时更新主账户、对应分销账户的交易信息即可,包括:先更新主账户后更新分销账户,或者,先更新分销账户后更新主账户。

针对图9所示的转出业务的转托管处理具体来说是指:针对同一款金融产品,直销账户和代销账户的金融产品份额都是单独计算的,为了给用户统一的体验,通过主账户支持不同分销账户的份额对用户共用。具体通过图10所示实施例说明:

图10是本申请另一个实施例的数据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如图10所示,本实施例中当与所述主账户关联的所有分销账户包括:直销账户和多个代销账户,并且发送所述转出业务请求的分销账户为第一代销账户时,针对步骤702的转托管处理流程具体包括:

步骤801,判断所述金融产品的转出额度是否大于所述主账户中所述金融产品的总保有额度,其中,所述总保有额度等于所述所有分销账户中所述金融产品的保有额度总和;

步骤802,若判断获知所述转出额度大于所述总保有额度,则进行转出超额提示;

步骤803,若判断获知所述转出额度小于等于所述总保有额度,则判断所述转出额度是否大于所述第一代销账户中所述金融产品的保有额度;

步骤804,若判断获知所述转出额度小于等于所述第一代销账户中所述金融产品的保有额度,则直接从所述第一代销账户中扣减;

步骤805,若判断获知所述转出额度大于所述第一代销账户中所述金融产品的保有额度,则按照预设的策略进行转托管处理。

需要说明的是,步骤805中预设的策略可以根据实际的应用需要进行调整,作为一个示例,按照预设的策略进行转托管处理包括:

扣减所述第一代销账户中所述金融产品的保有额度;

判断剩余的转出额度是否大于所述直销账户中所述金融产品的保有额度;

若判断获知所述剩余的转出额度小于等于所述直销账户中所述金融产品的保有额度,则从所述直销账户中扣减所述剩余的转出额度;

若判断获知所述剩余的转出额度大于所述直销账户中所述金融产品的保有额度,则扣减所述直销账户中所述金融产品的保有额度,并按保有量比例扣减其余代销账户中所述金融产品的保有额度。

为了更加清楚的说明上述实施过程,以图10所示实施例中的基金产品赎回业务中的转托管处理流程为例进行举例具体说明:

用户的主账户明细如下:与主账户关联的直销账户里份额为10000、代销机构A的份额为5000、代销机构B的份额为3000、代销机构C的份额为2000;

场景1:用户通过机构A购买5000份额的话,因为机构A的份额是够的,这是只扣减自己的5000份额,没有产生转托管;

场景2:用户通过机构A购买8000份额的话,因为机构A的份额是不够的,这时先扣减自己的5000份额,还差3000,这个优先从直销的份额里面去扣3000,这样就产生了直销到机构A的3000份额转托管;

场景3:用户通过机构A购买17000份额的话,因为机构A的份额是不够的,这是扣减自己的5000份额,还差12000,然后从直销的份额里面去扣10000,还是差2000,这时需要从其他机构按照等比例扣减,

机构B扣减的份额为:3000/(3000+2000)*2000=1200,机构C扣减的份额为:2000/(3000+2000)*2000=800,这样产生了三笔转托管记录:

一个是直销到机构A的10000份额;

一个是机构B到机构A的1200份额;

一个是机构C到机构A的800份额;

需要说明的是,在等比例在实际计算时,不可能都是整除的,根据需要进行容差处理。

本申请实施例的数据处理方法,按照预设的策略由主账户实现转托管业务,各个分销账户不是割裂进行业务操作。由此,使用户通过主账户就可以实时获取全面的金融业务信息,实现了对多个分销账户中金融业务的统筹和调度,提高了电子金融业务的处理效率和灵活性。

在一个实施例方式中,当主账户为基金账户或其它理财账户时,需要通过该主账户发起其它金融购买行为,例如购买股票时,系统可对主账户进行自动赎回操作。具体地,通过第三方用户,例如余额宝账户(一种基金理财账户)买股票场景下,该余额宝账户可通过券商系统提供商为券商提供一个前置系统,该前置系统在收到股票委托单的时候会咨询保证金是否足够,若不够会自动发起余额宝账户份额的赎回,由余额宝账户所在的金融交易系统进行实时的赎回确认,赎回成功后记增保证金的资金后,再次进行委托下单,这样可保证通过余额宝账户来优先购买其他理财产品,如股票。可以看出,在金融理财交易场景下,主账户可以自动对自己的账户理财产品进行自动的赎回操作,从而可将主账户作为一个通用的理财账户来进行操作。

为了实现上述实施例,本申请还提出一种数据处理装置。

图11是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数据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11所示,该数据处理装置包括:

第三接收模块21,用于接收用户通过与主账户预先关联的分销账户发送的业务处理请求,所述业务处理请求包括:用户标识和待交易的金融产品所属的机构标识;

鉴权模块22,用于根据所述用户标识和所述机构标识查询预设的签约信息,对所述用户进行合法性鉴权;

第二处理模块23,用于若鉴权通过,则进行相应的业务操作,并根据操作结果同步更新所述主账户和所述分销账户中与所述金融产品相关的交易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前述对数据处理方法实施例的解释说明也适用于该实施例的数据处理装置,此处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的数据处理装置,通过第一接收模块接收用户通过与主账户预先关联的分销账户发送的业务处理请求,所述业务处理请求包括:用户标识和待交易的金融产品所属的机构标识,通过鉴权模块根据所述用户标识和所述机构标识查询预设的签约信息,对所述用户进行合法性鉴权,若鉴权通过,通过处理模块进行相应的业务操作,并根据操作结果同步更新所述主账户和所述分销账户中与所述金融产品相关的交易信息。由此,使用户通过主账户就可以实时获取全面的金融业务信息,实现了对多个分销账户中金融业务的统筹和调度,提高了电子金融业务的处理效率和灵活性。

图12是本申请另一个实施例的数据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2所示,基于图11所示实施例,当所述业务处理请求为转入业务请求时,第二处理模块23,具体包括:

转入单元231,用于创建与所述金融产品对应的转入业务单;

第一支付单元232,用于进行转入支付操作;

第一记录单元233,用于在所述主账户和所述分销账户中增加所述金融产品的转入额度。

需要说明的是,前述对数据处理方法实施例的解释说明也适用于该实施例的数据处理装置,此处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的数据处理装置,通过转入单元创建与所述金融产品对应的转入业务单,通过第一支付单元进行转入支付操作,通过第一记录单元在所述主账户和所述分销账户中增加所述金融产品的转入额度。由此,使用户通过主账户就可以实时获取全面的金融业务信息,实现了对多个分销账户中金融业务的统筹,提高了电子金融业务的灵活性。

图13是本申请另一个实施例的数据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3所示,基于图11所示实施例,当所述业务处理请求为转出业务请求时,第二处理模块23,具体包括:

转出单元234,用于创建与所述金融产品对应的转出业务单;

调度单元235,用于进行转托管处理;

第二支付单元236,用于进行转出支付操作;

第二记录单元237,用于在所述主账户和所述分销账户中扣减所述金融产品的转出额度。

需要说明的是,前述对数据处理方法实施例的解释说明也适用于该实施例的数据处理装置,此处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的数据处理装置,通过转出单元创建与所述金融产品对应的转出业务单;通过调度单元进行转托管处理;通过第二支付单元进行转出支付操作;通过第二记录单元在所述主账户和所述分销账户中扣减所述金融产品的转出额度。由此,使用户通过主账户就可以实时获取全面的金融业务信息,实现了对多个分销账户中金融业务的统筹和调度,提高了电子金融业务的处理效率和灵活性。

图14是本申请另一个实施例的数据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4所示,基于图13所示实施例,当所述业务处理请求为转出业务请求时,当与所述主账户关联的所有分销账户包括:直销账户和多个代销账户,并且发送所述转出业务请求的分销账户为第一代销账户时,所述调度单元235,具体包括:

第一判断子单元2351,用于判断所述金融产品的转出额度是否大于所述主账户中所述金融产品的总保有额度,其中,所述总保有额度等于所述所有分销账户中所述金融产品的保有额度总和;

提示子单元2352,用于若判断获知所述转出额度大于所述总保有额度,则进行转出超额提示;

第二判断子单元2353,用于若判断获知所述转出额度小于等于所述总保有额度,则判断所述转出额度是否大于所述第一代销账户中所述金融产品的保有额度;

第一处理单元2354,用于若判断获知所述转出额度小于等于所述第一代销账户中所述金融产品的保有额度,则直接从所述第一代销账户中扣减;

第二处理单元2355,用于若判断获知所述转出额度大于所述第一代销账户中所述金融产品的保有额度,则按照预设的策略进行转托管处理。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处理单元2355,具体用于:

扣减所述第一代销账户中所述金融产品的保有额度;

判断剩余的转出额度是否大于所述直销账户中所述金融产品的保有额度;

若判断获知所述剩余的转出额度小于等于所述直销账户中所述金融产品的保有额度,则从所述直销账户中扣减所述剩余的转出额度;

若判断获知所述剩余的转出额度大于所述直销账户中所述金融产品的保有额度,则扣减所述直销账户中所述金融产品的保有额度,并按保有量比例扣减其余代销账户中所述金融产品的保有额度。

需要说明的是,前述对数据处理方法实施例的解释说明也适用于该实施例的数据处理装置,此处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的数据处理装置,按照预设的策略由主账户实现转托管业务,各个分销账户不是割裂进行业务操作。由此,使用户通过主账户就可以实时获取全面的金融业务信息,实现了对多个分销账户中金融业务的统筹和调度,提高了电子金融业务的处理效率和灵活性。

图15是本申请另一个实施例的数据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5所示,基于图11所示实施例,数据处理装置还包括:

第四接收模块24,用于接收用户发送的开户请求;

开户模块25,用于建立与所述用户对应的账户体系,所述账户体系包括:与所述用户对应的主账户、以及与所述主账户关联的至少一个分销账户。

第四建立模块26,用于在所述建立与所述用户对应的账户体系之前,建立所述主账户所属的第一金融机构与所述分销账户所属的第二金融机构之间的电子金融交互通道。

需要说明的是,前述对数据处理方法实施例的解释说明也适用于该实施例的数据处理装置,此处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的数据处理装置,通过第二接收模块接收用户发送的开户请求;通过开户模块建立与所述用户对应的账户体系,所述账户体系包括:与所述用户对应的主账户、以及与所述主账户关联的至少一个分销账户。通过建立模块在所述建立与所述用户对应的账户体系之前,建立所述主账户所属的第一金融机构与所述分销账户所属的第二金融机构之间的电子金融交互通道。以便使用户通过主账户就可以实时获取全面的金融业务信息,实现了对多个分销账户中金融业务的统筹和调度,提高了电子金融业务的处理效率和灵活性。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 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流程图中或在此以其他方式描述的任何过程或方法描述可以被理解为,表示包括一个或更多个用于实现特定逻辑功能或过程的步骤的可执行指令的代码的模块、片段或部分,并且本申请的优选实施方式的范围包括另外的实现,其中可以不按所示出或讨论的顺序,包括根据所涉及的功能按基本同时的方式或按相反的顺序,来执行功能,这应被本申请的实施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在流程图中表示或在此以其他方式描述的逻辑和/或步骤,例如,可以被认为是用于实现逻辑功能的可执行指令的定序列表,可以具体实现在任何计算机可读介质中,以供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如基于计算机的系统、包括处理器的系统或其他可以从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取指令并执行指令的系统)使用,或结合这些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而使用。就本说明书而言,"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是任何可以包含、存储、通信、传播或传输程序以供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或结合这些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而使用的装置。计算机可读介质的更具体的示例(非穷尽性列表)包括以下:具有一个或多个布线的电连接部(电子装置),便携式计算机盘盒(磁装置),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除可编辑只读存储器(EPROM或闪速存储器),光纤装置,以及便携式光盘只读存储器(CDROM)。另外,计算机可读介质甚至可以是可在其上打印所述程序的纸或其他合适的介质,因为可以例如通过对纸或其他介质进行光学扫描,接着进行编辑、解译或必要时以其他合适方式进行处理来以电子方式获得所述程序,然后将其存储在计算机存储器中。

应当理解,本申请的各部分可以用硬件、软件、固件或它们的组合来实现。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多个步骤或方法可以用存储在存储器中且由合适的指令执行系统执行的软件或固件来实现。例如,如果用硬件来实现,和在另一实施方式中一样,可用本领域公知的下列技术中的任一项或他们的组合来实现:具有用于对数据信号实现逻辑功能的逻辑门电路的离散逻辑电路,具有合适的组合逻辑门电路的专用集成电路,可编程门阵列(PGA),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等。

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携带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是可 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完成,所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包括方法实施例的步骤之一或其组合。

此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模块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模块中。上述集成的模块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所述集成的模块如果以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也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

上述提到的存储介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磁盘或光盘等。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申请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申请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