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信息交互方法及终端设备与流程

文档序号:12462445阅读:186来源:国知局
一种信息交互方法及终端设备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领域的信息处理技术,尤其涉及一种信息交互方法及终端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使用终端设备,尤其是智能手机的用户越来越多,终端设备的使用者更喜欢使用终端设备的即时通信等应用相互交互信息,使用任意一种即时通信进行信息交互的方法,都需要使用者进行复杂的手动操作,比如,打开应用选择使用的插件类型,然后手动的输入信息,或者手动拨号等。而日常生活中,尤其是较为熟悉的两个人,比如情侣或者夫妻之间,常常会相互联系,如果仍采用日常的操作方式无法保证相互之间的便捷交互。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信息交互方法及终端设备,能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信息交互方法,应用于第一终端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检测针对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操作手势及其操作顺序;

判断所述操作手势及其操作顺序是否满足激活条件;

若所述操作手势及其操作顺序满足激活条件,则确定执行激活手势,生成通讯信号;

发送所述通讯信号至第二终端设备,以使得所述第二终端设备能够基于所述通讯信号生成并输出提示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信息交互方法,应用于第二终端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到通讯信号;

判断所述通讯信号是否来自预设标识对应的终端设备;

若是来自预设标识对应的终端设备,则基于所述通讯信号产生并输出提示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终端设备,所述终端设备包括:

检测单元,用于检测针对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操作手势及其操作顺序;

第一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所述操作手势及其操作顺序是否满足激活条件;

处理单元,用于若所述操作手势及其操作顺序满足激活条件,则确定执行激活手势,生成通讯信号;

第一通信单元,用于发送所述通讯信号至第二终端设备。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终端设备,所述终端设备包括:

第二通信单元,用于接收到通讯信号;

第二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所述通讯信号是否来自预设标识对应的终端设备;

输出单元,用于若是来自预设标识对应的终端设备,则基于所述通讯信号产生并输出提示信息。

本发明所提供的信息交互方法及终端设备,检测针对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操作手势及其操作顺序;所述操作手势及其操作顺序满足激活条件,则确定执行激活手势,生成通讯信号;发送所述通讯信号至第二终端设备,以使得所述第二终端设备能够基于所述通讯信号生成并输出提示信息。如此,第一终端设备以及第二终端设备的使用者之间不需要经过多次复杂的手动输入或者通话才能够相互联系,仅需要通过对终端设备进行简单的操作,就能够自动的生成通信信号,使得对方基于通信信号生成并输出提示信息,提升了使用者之间交互的便捷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信息交互方法流程示意图一;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场景示意图一;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场景示意图二;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信息交互方法流程示意图二;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终端设备组成结构示意图一;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终端设备组成结构示意图二。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再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信息交互方法,应用于第一终端设备,如图1所示,包括:

步骤101:检测针对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操作手势及其操作顺序;

步骤102:判断所述操作手势及其操作顺序是否满足激活条件;

步骤103:若所述操作手势及其操作顺序满足激活条件,则确定执行激活手势,生成通讯信号;

步骤104:发送所述通讯信号至第二终端设备,以使得所述第二终端设备能够基于所述通讯信号生成并输出提示信息。

这里,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以及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可以为智能终端设备,比如,可以为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设备。

其中,所述操作手势可以为以下之一:触控操作手势、第一终端设备的姿态信息。

所述检测得到至少一个操作手势可以包括:检测得到至少一个操作手势,并且得到所述至少一个操作手势分别对应的操作时刻。

具体的,所述检测得到至少一个操作手势可以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基于触控单元检测得到至少一个触控操作手势,并获取到所述至少一个 触控操作手势的操作时刻;如图2所示,比如,用户点击到终端设备的触控单元,并且沿着箭头方向做出移动,并且移动的距离不小于预设距离,此时,确定触控单元检测得到触控操作手势;可以理解的是,本示图中仅给出了一种触控操作手势的示例,实际上可以有多个触控操作手势,并且移动的方向并非一定为直线操作,可以为触控操作的操作中包含有预设的多条折线;

基于传感单元检测得到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至少一个姿态信息,并获取到所述至少一个姿态信息的操作时刻;如图3所示,所述姿态信息可以由重力传感单元检测得到,当第一终端设备从位置31在预设时长内移动至位置32处时,确定检测得到一个姿态信息。

所述判断所述操作手势及其操作顺序是否满足激活条件,包括:

判断所述至少一个操作手势是否均为预设操作手势,若所述至少一个操作手势均为预设操作手势,则基于所述至少一个操作手势对应的操作时刻对所述至少一个操作手势进行排序,得到所述至少一个操作手势的操作顺序;

判断所述至少一个操作手势的操作顺序与预设的操作顺序是否一致;

若一致,则确定所述至少一个操作手势满足激活条件,否则,确定所述至少一个操作手势不满足激活条件。

生成通讯信号,包括:

根据所述操作手势及其操作顺序,确定生成通讯信号的类型,基于所述类型生成通讯信号。

其中,所述通讯信号区别与当前通信技术中的基于通信功能的短信息或者基于即时通信软件的信息等,具体的,可以为包含有第一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以及通讯信号的类型以及第二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等。

如此,第一终端设备以及第二终端设备的使用者之间不需要经过多次复杂的手动输入或者通话才能够相互联系,仅需要通过对终端设备进行简单的操作,就能够自动的生成通信信号,使得对方基于通信信号生成并输出提示信息,提升了使用者之间交互的便捷性。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信息交互方法,应用于第二终端设备,如图4所示,包括:

步骤41:接收到通讯信号;

步骤42:判断所述通讯信号是否来自预设标识对应的终端设备;

步骤43:若是来自预设标识对应的终端设备,则基于所述通讯信号产生并输出提示信息。

这里,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以及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可以为智能终端设备,比如,可以为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设备。

其中,所述基于所述通讯信号产生并输出提示信息,为:

基于所述通讯信号的类型,确定产生并输出与所述类型对应的提示信息。

其中,所述提示信息可以为振动信息、音频信息、文字信息中的一种。比如,预设有三个提示信息,第一提示信息为振动提示信息,另外,振动提示信息也可以有多种,比如,其振动样式可以为振动频率由低到高,或者振动频率由高到底,或者振动频率先高后低再高;第二提示信息可以为第一终端设备的使用者设置的语音信息,可以为“你好吗”;第三提示信息可以为预设的文字信息,可以为“hi”。

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中所述提示信息可以有多个,选取方式即根据所述操作手势与提示信息对应列表进行确定,具体可以为:基于所述至少一个操作手势的操作顺序以及所述至少一个操作手势的描述信息,从所述操作手势与提示信息对应列表中选取对应的提示信息。

当通讯信号中,第一个操作手势表征第一终端设备向上移动,第二个操作手势表征第一终端向下移动时,那么对应的提示信息可以为第一提示信息,即输出振动提示。

另外,本实施例中所述预设的第二终端设备可以为根据实际情况有使用者预设在第一终端设备中的一个标识信息对应的第二终端设备。比如,第一 终端设备的使用者以及第二终端设备的使用者为情侣,那么就可以在自己使用的终端设备中设置对方的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为预设的第二终端设备。

下面提供一个使用场景,假设第一终端设备以及第二终端设备均为手机:在情侣的两个手机里相互设定本方案默认的对方的手机号。本方案每个手机支持并仅支持一个情侣号。设置程序支持默认情侣微通讯激活手势,也支持用户自设的情侣微通讯激活手势。设置程序支持默认情侣微通讯收到的震动方式,也支持用户自选的情侣微通讯收到的震动方式。

当情侣一方用他/她设定/默认的手势甩动手机,当手机里的程序根据实时跟踪和识别手势及其时序,判断是否激活情侣微通讯。一旦确定是激活手势,马上给设定的情侣手机发送相应的通讯信号。

当一情侣手机收到一个情侣通讯信号,相应程序先判断是否从自己相应设定的情侣号来的,不是得话不理。是的话激活相应的情侣微通讯震动。用户可以选择是否用自己的手势回应该情侣微通讯。这样,当情侣双方都将手机拿在手里的时候,这种微通讯有如一种有手感的虚拟“牵手”。这种简便有感的微通讯可以促进情侣间的通讯和无声的感情联系频率。

另外,由于本实施例提供了多种提示信息,使得采用本方案能够在两个终端设备的使用者之间表达更多样化的感情。

如此,第一终端设备以及第二终端设备的使用者之间不需要经过多次复杂的手动输入或者通话才能够相互联系,仅需要通过对终端设备进行简单的操作,就能够自动的生成通信信号,使得对方基于通信信号生成并输出提示信息,提升了使用者之间交互的便捷性。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终端设备,如图5所示,所述终端设备包括:

检测单元51,用于检测针对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操作手势及其操作顺序;

第一判断单元52,用于判断所述操作手势及其操作顺序是否满足激活 条件;

处理单元53,用于若所述操作手势及其操作顺序满足激活条件,则确定执行激活手势,生成通讯信号;

第一通信单元54,用于发送所述通讯信号至第二终端设备。

这里,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以及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可以为智能终端设备,比如,可以为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设备。

其中,所述至少一个操作手势可以为一个操作手势也可以为多个操作手势。

所述操作手势可以为以下之一:触控操作手势、第一终端设备的姿态信息。

所述检测单元,具体用于检测得到至少一个操作手势,并且得到所述至少一个操作手势分别对应的操作时刻。

具体的,所述检测单元,具体用于基于触控单元检测得到至少一个触控操作手势,并获取到所述至少一个触控操作手势的操作时刻;如图2所示,比如,用户点击到终端设备的触控单元,并且沿着箭头方向做出移动,并且移动的距离不小于预设距离,此时,确定触控单元检测得到触控操作手势;可以理解的是,本示图中仅给出了一种触控操作手势的示例,实际上可以有多个触控操作手势,并且移动的方向并非一定为直线操作,可以为触控操作的操作中包含有预设的多条折线;

基于传感单元检测得到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至少一个姿态信息,并获取到所述至少一个姿态信息的操作时刻;如图3所示,所述姿态信息可以由重力传感单元检测得到,当第一终端设备从位置31在预设时长内移动至位置32处时,确定检测得到一个姿态信息。

所述判断单元,具体用于判断所述至少一个操作手势是否均为预设操作手势,若所述至少一个操作手势均为预设操作手势,则基于所述至少一个操作手势对应的操作时刻对所述至少一个操作手势进行排序,得到所述至少一个操作手势的操作顺序;判断所述至少一个操作手势的操作顺序与预设的操 作顺序是否一致;若一致,则确定所述至少一个操作手势满足激活条件,否则,确定所述至少一个操作手势不满足激活条件。

所述第一通信单元,具体用于根据所述操作手势及其操作顺序,确定生成通讯信号的类型,基于所述类型生成通讯信号。

如此,第一终端设备以及第二终端设备的使用者之间不需要经过多次复杂的手动输入或者通话才能够相互联系,仅需要通过对终端设备进行简单的操作,就能够自动的生成通信信号,使得对方基于通信信号生成并输出提示信息,提升了使用者之间交互的便捷性。

实施例四、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终端设备,如图6所示,所述终端设备包括:

第二通信单元61,用于接收到通讯信号;

第二判断单元62,用于判断所述通讯信号是否来自预设标识对应的终端设备;

输出单元63,用于若是来自预设标识对应的终端设备,则基于所述通讯信号产生并输出提示信息。

这里,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以及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可以为智能终端设备,比如,可以为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设备。

所述输出单元,具体用于基于所述通讯信号的类型,确定产生并输出与所述类型对应的提示信息。

其中,所述提示信息可以为振动信息、音频信息、文字信息中的一种。比如,预设有三个提示信息,第一提示信息为振动提示信息,另外,振动提示信息也可以有多种,比如,其振动样式可以为振动频率由低到高,或者振动频率由高到底,或者振动频率先高后低再高;第二提示信息可以为第一终端设备的使用者设置的语音信息,可以为“你好吗”;第三提示信息可以为预设的文字信息,可以为“hi”。

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中所述提示信息可以有多个,选取方式即根据 所述操作手势与提示信息对应列表进行确定,具体可以为:基于所述至少一个操作手势的操作顺序以及所述至少一个操作手势的描述信息,从所述操作手势与提示信息对应列表中选取对应的提示信息。

如此,第一终端设备以及第二终端设备的使用者之间不需要经过多次复杂的手动输入或者通话才能够相互联系,仅需要通过对终端设备进行简单的操作,就能够自动的生成通信信号,使得对方基于通信信号生成并输出提示信息,提升了使用者之间交互的便捷性。

本发明实施例所述集成的模块如果以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也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这样,本发明实施例不限制于任何特定的硬件和软件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