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安全输血跟踪管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74612阅读:218来源:国知局
一种安全输血跟踪管理系统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属于医疗信息化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安全输血跟踪管理系统。



背景技术:

输血是指将血液通过静脉输注给病人的一种治疗方法,在临床上应用广泛。输血工作是一项高风险的医疗工作,其安全涉及医疗活动的各个层面,由输血引发的医疗纠纷逐年增多。医院管理层存在的输血安全风险包括风险意识和职能意识不强、人员和设备配置不足等。临床科室存在的输血安全风险主要是告知义务不到位、输血申请不规范、适应证把握不严、样本采集不合格、输血前核查不严谨、输血后记录不完整等。输血科则存在在输血相关检验不规范、相容性输血使用不够、“三查七对”不合格、质量控制埋隐患、缺乏安全卫生意识、信息管理水平落后、等等。故各级医务工作者应正确分析输血工作中存在的风险,采取相应的控制和防范措施,提高输血的安全性。

医院用于输血管理的方式通常是采用传统的人工管理模式,即采用手工交接、单据转抄、人工核对的模式,输血管理流程工作效率低、出错率大、安全性不足、资料查找难、统计工作量大、不能实时获取血制品和病人的输血状态,一旦出错难以追溯和定责,特别是综合性医院,病区多、临床用血量大、日常工作繁琐、临床用血成为医疗事 故发生的潜在因素,而除了强调相关人员加强责任心,加强考核外并无其他好的方法,不能从根本上和技术上解决输血安全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此,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现有技术中用于输血管理的传统人工管理方式工作效率低、出错率大、安全性不足、资料查找难、统计工作量大、不能实时获取血制品和病人的输血状态,从而提出一种为医院输血安全而设计的精准采血和精准输注的安全输血跟踪管理系统。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安全输血跟踪管理系统,包括:服务器、与所述服务器连接的至少一部掌上电脑、与所述掌上电脑连接的条形码打印机。

所述服务器上设置有输血管理软件系统,所述输血管理软件系统与所述服务器上的血库管理软件系统、医生工作软件系统、护士工作软件系统连接。

所述掌上电脑设置有条形码扫描模块、无线射频识别模块和多个输血管理应用模块,所述输血管理应用模块包括安全采血模块、安全输注模块、不良反应回报模块、电子配血模块、条形码输入应急模块。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安全采血模块具体包括:

获取采血病人与申请单信息子模块,利用所述条形码扫描模块对申请单上的条形码进行扫描,根据所述申请单上的条形码信息自动从与输血管理软件系统连接的血库管理软件系统中获取采血病人与申请单信息并存储。

采血病人确认子模块,利用所述条形码扫描模块对采血病人的腕带条形码进行扫描获取采血病人信息,将所述采血病人信息与所述获取采血病人与申请单信息子模块中的采血病人信息进行比对,确认该采血病人与所述申请单上的采血病人一致。

打印条形码标签子模块,将采血病人信息、操作者信息、医嘱信息、时间信息进行数据并联,利用所述条形码打印机打印出条形码标签,将所述条形码标签贴在采血管上。

病人采血子模块,用所述采血管对病人进行采血,获取血液样本。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安全输注模块具体包括:

获取输血病人与输注单信息子模块,利用所述条形码扫描模块对输注单上的条形码进行扫描,根据所述输注单上的条形码信息自动从与输血管理软件系统中获取输血病人与输注单信息并存储。

输血病人确认子模块,利用所述条形码扫描模块对输血病人的腕带条形码进行扫描获取输血病人信息,将所述输血病人信息与所述获取输血病人与输注单信息子模块中的输血病人信息进行比对,确认该输血病人与输注单上的输血病人一致。

输注信息核对子模块,操作者对输注单信息、时间信息、操作者信息、医嘱信息、血液制品信息、血型信息、血袋数据信息、进行核对核准。

血液制品输注子模块,操作者利用所述血液制品对病人进行输血。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不良反应回报模块具体包括:

病人体征状况监测子模块,操作者在输注前期、中期、后期加注病人的临床病症,所述临床病症包括体温、血压、心率、尿液情况、痛症。

不良反应回报提醒子模块,若病人体征状况监测子模块中监测到所述临床病症为不良反应时,则通过输血管理软件系统发送到医生工作软件系统或护士工作软件系统。

不良反应处理子模块,医护人员从医生工作软件系统或护士工作软件系统中获得提醒并做出处理。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电子配血模块具体包括:

血液制品提取子模块,操作者从与输血管理软件系统连接的血库管理软件系统中自动获取与病人匹配的血液制品,并确定该血液制品的最近位置进行提取。

输血病人和血液制品核对子模块,利用所述条形码扫描模块对输血病人的腕带条形码进行扫描获取输血病人信息,利用所述条形码扫描模块对血液制品上的条形码进行扫描获取血液制品信息,操作者将所述输血病人信息和血液制品信息进行核对,确定该输血病人为所述血液制品对应的病人。

输注并反馈子模块,操作者利用所述血液制品对病人进行输血,将所述输血病人信息、血液制品信息、操作员信息、时间信息反馈到输血管理软件系统。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医院网络系统故障堵塞时,所述条形码输入应急模块用于掌上电脑和输血管理软件系统经由二维条形码 导入输注信息或采血信息进行脱机服务。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服务器与所述掌上电脑通过无线方式连接,所述掌上电脑与所述条形码打印机通过无线方式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掌上电脑还设置有蓝牙通信模块,所述掌上电脑通过所述蓝牙通信模块与所述服务器进行通信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条形码扫描模块用于扫描一维条形码或二维条形码。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条形码打印机采用手提式条形码打印机,所述手提式条形码打印机打印一维条形码或二维条形码。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系统利用掌上电脑上的输血管理应用模块和服务器上的输血管理软件系统实时传输相关数据,采血和输注过程中到达无缝连接,闭环式安全管理,使医护人员在采血和输注过程中有效监管,从而达到国家和国际上采血和输注零错误的目的。使用本系统可以使医护人员从进行血液测试、输血、医嘱等工作开始,对工作人员、病人、医嘱、时间等进行核对核准,实时进行条形码打印,采血样本确认等在床旁完成,以减少因预制、距离、走动等因素带来安全风险。在输血前,对工作人员、病人、输注单、血型、血袋数据、血制品、时间等进行核对核准,使血制品准确输注于指定病人身上,同时对被输注病人的体征状况惊醒实时观察备注,在输血前期、中期、后期进行监测跟踪,如发现病人有输血反应,医护人员可实时跟进并做出及时汇报、警告等。本系统工作效率高、出错率低、安全 性高、资料查找方便、统计工作量小、能够实时获取血制品和病人的输血状态。

附图说明:

以下附图仅旨在于对本发明做示意性说明和解释,并不限定本发明的范围。其中:

图1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安全输血跟踪管理系统框图;

图2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安全输血跟踪管理系统结构原理图;

图3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安全采血模块框图;

图4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安全输注模块框图;

图5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不良反应回报模块框图;

图6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电子配血模块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本发明的安全输血跟踪管理系统,包括:服务器、与所述服务器连接的至少一部掌上电脑(简称PDA)、与所述掌上电脑连接的条形码打印机。所述掌上电脑可以选取一部或多部,本实施例中选取所述掌上电脑为多部。所述条形码打印机可以选择与所述掌上电脑对应的数量,即一部掌上电脑搭配一部条形码打印机,所述条形码打印机也可以选择一部,该部打印机分别与所述多不掌上电脑连接,本实施例中,选取一部掌上电脑搭配一部条形码打印机的方式。

所述服务器上设置有输血管理软件系统(简称BTS),所述输血管理软件系统与医院管理软件系统连接,即所述输血管理软件系统与 所述服务器上的血库管理软件系统、医生工作软件系统、护士工作软件系统以及其他软件系统连接。所述服务器与所述掌上电脑通过无线方式连接,所述掌上电脑与所述条形码打印机通过无线方式连接。所述掌上电脑还设置有蓝牙通信模块,所述掌上电脑通过所述蓝牙通信模块与所述服务器进行通信连接。

所述条形码打印机采用手提式条形码打印机,所述手提式条形码打印机打印一维条形码或二维条形码。

所述掌上电脑设置有条形码扫描模块、无线射频识别模块(即RFID模块)和多个输血管理应用模块(简称App)。所述条形码扫描模块用于扫描一维条形码或二维条形码。所述输血管理应用模块包括安全采血模块、安全输注模块、不良反应回报模块、电子配血模块、条形码输入应急模块。

所述安全采血模块确保在采血过程中从指定病人身上采集血液样本及贴上相应带有条形码标签,实现精准采血,避免采血时发生差错,实现采集血液样本过程中的无缝监控。利用掌上电脑的便携性和多样功能,操作者可在病人床旁进行针对性的采血。如图3所示,所述安全采血模块具体包括:

获取采血病人与申请单信息子模块,利用所述条形码扫描模块对申请单上的条形码进行扫描,根据所述申请单上的条形码信息自动从与输血管理软件系统连接的血库管理软件系统或其他软件中获取采血病人与申请单信息并存储。

采血病人确认子模块,利用所述条形码扫描模块对采血病人的腕 带条形码进行扫描获取采血病人信息,将所述采血病人信息与所述获取采血病人与申请单信息子模块中的采血病人信息进行比对,确认该采血病人与所述申请单上的采血病人一致。

打印条形码标签子模块,将采血病人信息、操作者信息、医嘱信息、时间信息进行数据并联,利用所述条形码打印机打印出条形码标签,将所述条形码标签贴在采血管上。

病人采血子模块,用所述采血管对病人进行采血,获取血液样本。

所述安全输注模块确保在输注过程中把相应血液制品输注到指定输注者身上,实现精准输注,避免输注时发生差错,血液或血液制品输注过程中的无缝监控。所述安全输注模块与所述安全采血模块相同的数据连接,利用掌上电脑的便携性和多样功能,加上安全输注模块,操作者可在输注者床旁实时对血液制品、输注者、输注单、时间、操作者等有关信息进行核对核准,使血制品准确输注在指定输注者身上,可实现对血液输注过程的无缝监控,即精准输注。如图4所示,所述安全输注模块具体包括:

获取输血病人与输注单信息子模块,利用所述条形码扫描模块对输注单上的条形码进行扫描,根据所述输注单上的条形码信息自动从与输血管理软件系统中获取输血病人与输注单信息并存储。

输血病人确认子模块,利用所述条形码扫描模块对输血病人的腕带条形码进行扫描获取输血病人信息,将所述输血病人信息与所述获取输血病人与输注单信息子模块中的输血病人信息进行比对,确认该输血病人与输注单上的输血病人一致。

输注信息核对子模块,操作者对输注单信息、时间信息、操作者信息、医嘱信息、血液制品信息、血型信息、血袋数据信息、进行核对核准。

血液制品输注子模块,操作者利用所述血液制品对病人进行输血。

所述不良反应回报模块为带提醒功能的简单快速填写输血/输注等不良反应报告,经过网络把相关数据发放到有关医护人员做处理,所述不良反应回报模块采用与所述安全采血模块相同的数据连接,利用掌上电脑的便携性和多样功能,加上不良反应回报模块,操作者可在输注前、中、后期加注病人的体温、血压、心率、尿液情况、痛症等临床病症反馈到相关医护人员做出处理。如图5所示,所述不良反应回报模块具体包括:

病人体征状况监测子模块,操作者在输注前期、中期、后期加注病人的临床病症,所述临床病症包括体温、血压、心率、尿液情况、痛症。

不良反应回报提醒子模块,若病人体征状况监测子模块中监测到所述临床病症为不良反应时,则通过输血管理软件系统发送到医生工作软件系统或护士工作软件系统。

不良反应处理子模块,医护人员从医生工作软件系统或护士工作软件系统中获得提醒并做出处理。

所述电子配血取血模块为已通过电子配血病人需要紧急用血的供血过程进行核对核准,确保输血者得到安全适合的血液血制品输 注。所述电子配血取血模块采用与安全采血模块相同的数据连接,利用掌上电脑的便携性和多样功能,加上电子配血取血模块,操作者可在最近取血点提取需要的血液制品,按电子配血规定下的流程,核对核准病人及血液制品数据,对指定病人进行输注,达到缩短紧急用血的供血时间的目的,所有相关病人、血制品、操作员、时间等信息及时反馈到相关管理系统。如图6所示,所述电子配血模块具体包括:

血液制品提取子模块,操作者从与输血管理软件系统连接的血库管理软件系统中自动获取与病人匹配的血液制品,并确定该血液制品的最近位置进行提取。

输血病人和血液制品核对子模块,利用所述条形码扫描模块对输血病人的腕带条形码进行扫描获取输血病人信息,利用所述条形码扫描模块对血液制品上的条形码进行扫描获取血液制品信息,操作者将所述输血病人信息和血液制品信息进行核对,确定该输血病人为所述血液制品对应的病人。

输注并反馈子模块,操作者利用所述血液制品对病人进行输血,将所述输血病人信息、血液制品信息、操作员信息、时间信息反馈到输血管理软件系统。

医院网络系统故障堵塞时,本系统可用条形码脱机单独操作,保证病人在必需时得到血液供应服务。所述条形码输入应急模块用于掌上电脑和输血管理软件系统经由二维条形码导入输注信息或采血信息进行脱机服务,保证病人在网络故障时得到血液血制品输注,保障病人生命安全。

本实施例所述的安全输血跟踪管理系统,包括服务器、与所述服务器连接的至少一部掌上电脑、与所述掌上电脑连接的条形码打印机。所述掌上电脑设置有条形码扫描模块、无线射频识别模块和多个输血管理应用模块,所述输血管理应用模块包括安全采血模块、安全输注模块、不良反应回报模块、电子配血模块、条形码输入应急模块。本系统利用掌上电脑上的输血管理应用模块和服务器上的输血管理软件系统实时传输相关数据,采血和输注过程中到达无缝连接,闭环式安全管理,使医护人员在采血和输注过程中有效监管。本系统工作效率高、出错率低、安全性高、资料查找方便、统计工作量小、能够实时获取血制品和病人的输血状态。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发明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