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控笔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063137阅读:653来源:国知局
触控笔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提供一种触控笔,尤指导电材质的笔杆与非导电材质的笔盖结合,其笔盖外环面且相邻于笔杆连接处设有至少一个剖槽,且笔盖表面设有导电层,当笔杆与笔盖经多次锁合后,即可通过剖槽底面处导电层来避免因磨损而无法形成电性连接,进而达到电磁遮蔽的功效。



背景技术:

按,现今科技快速发展,各式电子装置如手机、电脑或电视等无不朝向能让大众以更简易操作的方向发展,而相较于过去以按键输入操作指令的方式:如电脑通过外接键盘供使用者按压以输入指令;亦或是旧式手机通过按压按键拨打电话等,现今是以触控方式为主流,如笔记型电脑、智慧型手机或平板电脑等各式电子装置皆是以触控方式供使用者操作,其是通过于电子装置的荧幕成像有指令或软体图示,而使用者再以手指或触控笔靠近或者按压荧幕来启动功能操作,故使用者不需输入复杂的文字指令即可直接完成电子装置的操作。

再者,现今使用者在操作时多是以手指直接在触控荧幕上进行点击、滑动等操作,而以手指操作固然直觉且方便,但不见得适合所有的使用场合,以书写时为例,当操作者利用手指在触控面板上进行滑动时,其可能因手指与触控面板间的摩擦力太大,导致不适合大量或快速输入,且在点击应用程式或者虚拟按键组时,也可能因为手指粗细问题,导致在触碰的过程中,时常发生误触或是按压超过二个以上的虚拟按键,并在考量一般人使用习惯之后,有一种触控笔问世,其造型为一般大众最习惯使用的笔,让使用可以准确地点选或写字于触控荧幕上,增进输入的便利性。

而一般而言,目前触控笔有二种作用方式,一种是被动式触控笔,藉由导体的原理,将人体微弱的漏电流流经触控笔,以改变触控面板表面电容的电位,或是改变投射式电容的电场;另一种则是主动式触控笔,本身设计有可以感应的电场,可以改变投射式电容的电场,或是本身有内建电容和放电回路,以改变表面电容的电位。

再请参阅图6、7所示,分别为现有触控笔的立体外观图及侧视剖面图,其中该现有的主动式触控笔为包括有一导电材质制的笔杆A、非导电材质制的笔盖B及笔芯C,其笔杆A内部形成有容置空间A1,并于容置空间A1一端设有结合部A2,而笔杆A相邻于结合部A2一端面设有抵靠面A3,且该笔盖B具有圆锥状的基部B1,并于基部B1一侧具有接触面B11,且接触面B11设有连接部B2,再于基部B1及连接部B2中央处贯穿有一穿置通道B3,而笔盖B表面设有导电层B4,当笔芯C装设于笔杆A的容置空间A1内后,便可将笔盖B的连接部B2结合于笔杆A的结合部A2,使笔芯C穿入穿置通道B3,其笔盖B的导电层B4便会与笔杆A形成电性连接,当使用于感测面板上时,即可防止外界杂讯、电磁波及静电影响内部的电子元件,来使电子产品稳定使用及不易毁损。

然而,当笔杆A与笔盖B经过多次的锁合后,其笔盖B的接触面B11处的导电层B4会受到笔杆A1的抵靠面A3磨损,而导致无法与导电材质制的笔杆A形成电性连接,便无法防止外界杂讯、电磁波及静电来影响内部的电子元件,以使内部电子元件无法稳定传输电子讯号,且容易产生电子讯号传输中断情况,进而导致触控笔使用于感测面板上时,因受到外界杂讯、电磁波及静电的干扰,而使感测面板所侦测到的电子讯号产生误差,以影响操作者的使用。

是以,要如何解决上述现有的问题与缺失,即为从事此行业的相关厂商所亟欲研究改善的方向所在。



技术实现要素:

故,发明人有鉴于上述的问题与缺失,乃搜集相关资料,经由多方评估及考量,并以从事于此行业累积的多年经验,经由不断试作及修改,始设计出此种触控笔的发明诞生。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乃在于该导电材质所制成的笔杆内部形成有容置空间,并于容置空间一端设有结合部,且笔杆相邻于结合部一端面设有抵靠面,而笔杆结合有非导电材质制成的笔盖,其具有圆锥状的基部,并于一侧具有接触于抵靠面上的接触面,且接触面凸设有结合于结合部内的连接部,再于基部及连接部中央处贯穿有一穿置通道,而基部外环面且相邻于接触面周缘处设有至少一个剖槽,再于笔盖表面设有与笔杆形成电性连接的导电层,且该笔杆的容置空间及笔盖的穿置通道内装设有笔芯,当笔杆与笔盖经过多次的锁合,其接触面处的导电层受到抵靠面磨损,此时,即可通过 剖槽底面处的导电层来与笔杆形成电性连接来防止外界杂讯、电磁波及静电影响内部的电子元件,以使内部电子元件稳定传输电子讯号及电子讯号不易产生传输中断情况,进而达到增加使用上的稳定性及使用寿命的目的。

本发明的次要目的乃在于该笔杆为金属材质所制成,而笔盖为塑胶材质所制成,其因塑胶材质制的笔盖拥有较佳可塑性,所以当笔盖结合于笔杆内时,其笔杆与笔盖彼此间的结合会更加地紧密,进而减少接触不良的情况,以达到防止屏蔽失效的现象发生的目的。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乃在于该笔盖外环面设有环状排列的多个剖槽,当其中的一剖槽经长期使用而导致接触不良情况发生,便可通过其余的多个剖槽来避免屏蔽失效的现象发生,进而更进一步增加产品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立体外观图;

图2为本发明的立体分解图;

图3为本发明的侧视剖面图;

图4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立体外观图;

图5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侧视剖面图;

图6为现有触控笔的立体外观图;

图7为现有触控笔的侧视剖面图。

附图标记说明:1、笔杆;10、容置空间;11、结合部;111、内螺纹;12、抵靠面;13、外盖;2、笔盖;21、基部;211、接触面;22、连接部;221、螺纹;23、穿置通道;24、剖槽;25、导电层;3、笔芯;31、笔尖;A、笔杆;A1、容置空间;A2、结合部;A3、抵靠面;B、笔盖;B1、基部;B11、接触面;B2、连接部;B3、穿置通道;B4、导电层;C、笔芯。

具体实施方式

为达成上述目的及功效,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手段及其构造,兹绘图就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详加说明其特征与功能如下,以利完全了解。

请参阅图1、2、3所示,分别为本发明的立体外观图、立体分解图及侧视剖面图,由图中所示可清楚看出,本发明包括有笔杆1、笔盖2及笔芯3,其中:

该笔杆1为导电材质(如金属)所制成的中空管体,其内部形成有容置空间10,并于容置空间10一端设有结合部11,且结合部11内壁面处设有内螺纹111,而笔杆1相邻于结合部11一端面设有抵靠面12,再于笔杆1另一端设有外盖13。

该笔盖2为非导电材质(如塑胶)所制成,其具有圆锥状的基部21,并于基部21一侧具有接触面211,且接触面211凸设有连接部22,再于连接部22表面设有螺纹221,且基部21及连接部22中央处贯穿有一穿置通道23,而基部21外环面且相邻于接触面211周缘处设有至少一个剖槽24,再于笔盖2表面设有导电层25。

笔芯3一端具有笔尖31。

本发明于组装时,先将笔芯3的笔尖31另一端从笔杆1相对于外盖13另一端插入于笔杆1的容置空间10内,当笔芯3插入至底时,其笔芯3的笔尖31端为裸露于笔杆1外部,再将笔盖2的连接部22往笔杆1的结合部11方向移动,其将连接部22对位于结合部11,且待笔芯3的笔尖31穿入于穿置通道23内,便可旋动笔盖2使连接部22的螺纹221螺合于结合部11的内螺纹111,且将笔盖2持续旋入直至旋紧于笔杆1,其笔盖2的接触面211便会抵靠于笔杆1的抵靠面12,且笔芯3的笔尖31裸露于笔盖2外部,即可完成本发明的组装。

本发明的笔盖2外环面上设有至少一个剖槽24,当笔杆1与笔盖2经过多次的锁合后,虽然笔盖2的接触面211上的导电层25会受到笔杆1的抵靠面12磨损,而导致无法与导电材质制的笔杆1形成电性连接,但本发明亦可藉由至少一个剖槽24来形成电性连接,其因剖槽24底面处的导电层25不会接触于笔杆1的抵靠面12,所以就算笔杆1与笔盖2经过多次的锁合,其抵靠面12不会磨损到剖槽24底面处的导电层25,而剖槽24底面处的导电层25便可持续与连接部22上的导电层25连接,再利用连接部22上的导电层25与导电材质制的笔杆1形成电性连接来防止外界杂讯、电磁波及静电影响内部的电子元件(图中未示出),以使内部电子元件稳定传输电子讯号,不易产生电子讯号传输中断情况,所以当用于感测面板(图中未示出)上时,不会产生侦测上的误差,来稳定电子讯号传输品质及不易毁损,进而增加使用上的稳定性及使用寿命。

再者,若本发明的笔杆1为金属材质制成,而笔盖2为塑胶材质所制成,其因塑胶材质制的笔盖2拥有较佳可塑性,所以当笔盖2结合于笔杆1内时,其笔杆1与笔盖2彼此间的材质特性,可达到使结合会更加地紧密,进而减少金属制的笔杆1与笔盖2的导电层25接触不良的情况产生,以防止屏蔽失效的现象发生。

请参阅图4、5所示,分别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立体外观图及另一实施例的侧视剖面图,由图中所示可清楚看出,本发明的笔盖2外环面设有环状排列的多个剖槽24,其可避免若笔盖2只设有一个剖槽24时,该笔盖2经由长期使用而产生与笔杆1接触不良的情况,以更进一步避免屏蔽失效的现象发生,进而更进一步增加产品的使用寿命。

是以,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非因此局限本发明的专利范围,本发明为主要针对触控笔,其导电材质所制成的笔杆1内部形成有容置空间10,并于容置空间10一端设有结合部11,而笔杆1结合有非导电材质制成的笔盖2,其具有圆锥状的基部21,且基部21一侧设有连接部22,以供结合于笔杆1的结合部11,再于基部21及连接部22中央处贯穿有穿置通道23,而基部21外环面上且相邻于笔盖2与笔杆1结合周缘处设有至少一个剖槽,再于笔盖2表面设有与笔杆1形成电性连接的导电层25,当笔杆1与笔盖2经过多次的锁合,其笔杆1与笔盖2结合处的导电层25受到笔杆1磨损,此时,即可利用剖槽24底面处的导电层25来与笔杆1形成电性连接以防止外界杂讯、电磁波及静电影响内部的电子元件,来形成电性遮蔽的功效,故举凡可达成前述效果的结构、装置皆应受本发明所涵盖,此种简易修饰及等效结构变化,均应同理包括于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内,合予陈明。

综上所述,本发明上述触控笔于使用时,为确实能达到其功效及目的,故本发明诚为一实用性优异的创作,为符合发明专利的申请要件,爰依法提出申请,盼审委早日赐准本案,以保障发明人的辛苦创作,倘若钧局审委有任何稽疑,请不吝来函指示,发明人定当竭力配合,实感德便。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