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获取用户信息的方法及智能手环与流程

文档序号:14718777发布日期:2018-06-16 23:42阅读:30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智能终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获取用户信息的方法及智能手环。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外出进行交流活动的机会越来越多。为了便于日后联系,人们经常印制纸质名片,然后互相交换名片。在现有技术中,用户拿到对方的名片后,可通过某些应用软件将名片信息自动录入手机等移动终端,以便日后使用。然而,分别录入名片信息操作仍然繁琐,需要占用用户的时间,且万一用户丢失了名片,还没来得及录入该名片信息,导致失去社交活动的成果,给用户带来一定的损失。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获取用户信息的方法及智能手环,以方便人们进行用户信息的获取,便于人们进行交流。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获取用户信息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第一智能手环检测针对第二智能手环的设定操作;

当检测到所述设定操作时,所述第一智能手环从所述第二智能手环获取所述第二智能手环中存储的用户信息。

在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智能手环与所述第二智能手环建立近场通信连接;

所述第一智能手环检测针对第二智能手环的设定操作,包括:

所述第一智能手环检测针对所述第二智能手环的接触或靠近操作;

当检测到所述设定操作时,所述第一智能手环从所述第二智能手环获取所述第二智能手环中存储的用户信息,包括:

所述第一智能手环读取所述第二智能手环中存储的用户信息。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智能手环与所述第二智能手环建立近距离无线通信连接;

所述第一智能手环检测针对第二智能手环的设定操作,包括:

所述第一智能手环检测针对所述第二智能手环的设定手势操作;

当检测到所述设定操作时,所述第一智能手环从所述第二智能手环获取所述第二智能手环中存储的用户信息,包括:

所述第一智能手环向所述第二智能手环发送用户信息获取请求;

所述第一智能手环接收所述第二智能手环发送的所述第二智能手环中存储的用户信息。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设定手势操作包括:在所述第一智能手环的屏幕上朝向所述第二智能手环进行滑动、或将所述第一智能手环朝向所述第二智能手环进行挥动。

结合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或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或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设置所述用户信息;

存储所述用户信息至所述第一智能手环中。

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智能手环,所述智能手环包括:

检测单元,用于检测第一智能手环针对第二智能手环的设定操作;

获取单元,用于当所述检测单元检测到所述设定操作时,从所述第二智能手环获取所述第二智能手环中存储的用户信息。

在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智能手环还包括:

第一连接单元,用于建立所述第一智能手环与所述第二智能手环的近场通信连接;

所述检测单元具体用于:检测所述第一智能手环针对所述第二智能手环的接触或靠近操作;

所述获取单元具体用于:读取所述第二智能手环中存储的用户信息。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智能手环还包括:

第二连接单元,用于建立所述第一智能手环与所述第二智能手环的近距离无线通信连接;

所述检测单元具体用于:检测所述第一智能手环针对所述第二智能手环的设定手势操作;

所述获取单元包括:

发送单元,用于向所述第二智能手环发送用户信息获取请求;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第二智能手环发送的所述第二智能手环中存储的用户信息。

结合第二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设定手势操作包括:在所述第一智能手环的屏幕上朝向所述第二智能手环进行滑动、或将所述第一智能手环朝向所述第二智能手环进行挥动。

结合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或第二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或第二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智能手环还包括:

设置单元,用于设置所述用户信息;

存储单元,用于存储所述用户信息至所述第一智能手环中。

实施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获取用户信息的方法及智能手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通过检测一个智能手环针对另一个智能手环的设定操作,当检测到该设定操作时,从另一个智能手环自动获取该智能手环中存储的用户信息,无需人们手动录入对方的用户信息,方便了人们进行用户信息的获取,便于人们进行交流。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获取用户信息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获取用户信息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获取用户信息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智能手环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智能手环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智能手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获取用户信息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01、第一智能手环检测针对第二智能手环的设定操作。

如果进行交流的两人都佩戴有智能手环,可由一个智能手环对另一个智能手环进行设定操作,该设定操作具有明显的方向性,是针对另一个智能手环的。该设定操作可包括手势操作、触碰操作等。智能手环检测到操作,并将该操作与设定操作进行比较,如果比较结果一致,则认为检测到设定操作。

S102、当检测到所述设定操作时,所述第一智能手环从所述第二智能手环获取所述第二智能手环中存储的用户信息。

当检测到该设定操作时,该设定操作对应的执行指令为:从该设定操作针对的智能手环获取该智能手环中存储的用户信息,从而可以将对方的用户信息自动获取到本智能手环中。当然,对方的智能手环也可以从本智能手环中获取本用户的用户信息。该用户信息包括:用户名字、联系方式、工作单位、职务等。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获取用户信息的方法,通过检测一个智能手环针对另一个智能手环的设定操作,当检测到该设定操作时,从另一个智能手环自动获取该智能手环中存储的用户信息,无需人们手动录入对方的用户信息,方便了人们进行用户信息的获取,便于人们进行交流。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获取用户信息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201、设置第一智能手环的用户信息。

S202、存储所述用户信息至所述第一智能手环中。

预先在智能手环中设置用户信息并存储在该智能手环的存储器中。可以通过名片扫描类软件,将自己的名片信息扫描到存储器中进行存储。

S203、所述第一智能手环与所述第二智能手环建立近场通信连接。

本实施例中,本智能手环首先与对方的智能手环建立NFC或RFID等近场通信连接,双方打开智能手环的NFC或RFID,自动建立连接。

S204、所述第一智能手环检测针对所述第二智能手环的接触或靠近操作。

对于近场通信,如果需要进行数据交互,将两个智能手环进行接触或靠近操作。

S205、所述第一智能手环读取所述第二智能手环中存储的用户信息。

本智能手环相当于读卡器,可读取对方智能手环中存储的用户信息。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获取用户信息的方法,第一智能手环与第二智能手环建立NFC或RFID通信连接,通过检测第一智能手环针对第二智能手环的接触或靠近操作,当检测到该操作时,读取第二智能手环中存储的用户信息,无需人们手动录入对方的用户信息,方便了人们进行用户信息的获取,便于人们进行交流。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获取用户信息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301、设置第一智能手环的用户信息。

S302、存储所述用户信息至所述第一智能手环中。

预先在智能手环中设置用户信息并存储在该智能手环的存储器中。可以通过名片扫描类软件,将自己的名片信息扫描到存储器中进行存储。

S303、所述第一智能手环与所述第二智能手环建立近距离无线通信连接。

本实施例中,本智能手环与对方智能手环建立近距离无线通信,例如蓝牙、Wi-Fi。

S304、所述第一智能手环检测针对所述第二智能手环的设定手势操作。

该设定手势操作包括:在所述第一智能手环的屏幕上朝向所述第二智能手环进行滑动、或将所述第一智能手环朝向所述第二智能手环进行挥动等。

S305、所述第一智能手环向所述第二智能手环发送用户信息获取请求。

本智能手环解析该设定手势操作对应的执行指令为:向对方智能手环发送用户信息获取请求。

S306、所述第一智能手环接收所述第二智能手环发送的所述第二智能手环中存储的用户信息。

本智能手环接收对方智能手环发送的对方的用户信息。

当然,在接收对方的用户信息后,也可以将本用户的用户信息发送给对方智能手环。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获取用户信息的方法,第一智能手环与第二智能手环建立蓝牙或Wi-Fi通信连接,通过检测第一智能手环针对第二智能手环的设定手势操作,当检测到该设定手势操作时,第一智能手环向第二智能手环发送用户信息获取请求,接收第二智能手环发送的第二智能手环中存储的用户信息,无需人们手动录入对方的用户信息,方便了人们进行用户信息的获取,便于人们进行交流。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智能手环的结构示意图,该智能手环1000包括互相连接的检测单元11和获取单元12。

检测单元11,用于检测第一智能手环针对第二智能手环的设定操作。

如果进行交流的两人都佩戴有智能手环,可由一个智能手环对另一个智能手环进行设定操作,该设定操作具有明显的方向性,是针对另一个智能手环的。该设定操作可包括手势操作、触碰操作等。智能手环检测到操作,并将该操作与设定操作进行比较,如果比较结果一致,则认为检测到设定操作。

获取单元12,用于当所述检测单元检测到所述设定操作时,从所述第二智能手环获取所述第二智能手环中存储的用户信息。

当检测到该设定操作时,该设定操作对应的执行指令为:从该设定操作针对的智能手环获取该智能手环中存储的用户信息,从而可以将对方的用户信息自动获取到本智能手环中。当然,对方的智能手环也可以从本智能手环中获取本用户的用户信息。该用户信息包括:用户名字、联系方式、工作单位、职务等。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智能手环,通过检测一个智能手环针对另一个智能手环的设定操作,当检测到该设定操作时,从另一个智能手环自动获取该智能手环中存储的用户信息,无需人们手动录入对方的用户信息,方便了人们进行用户信息的获取,便于人们进行交流。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智能手环的结构示意图,该智能手环2000包括:依次连接的设置单元21、存储单元22、第一连接单元23、检测单元24和获取单元25。

设置单元21,用于设置第一智能手环的用户信息。

存储单元22,用于存储所述用户信息至所述第一智能手环中。

预先在智能手环中设置用户信息并存储在该智能手环的存储器中。可以通过名片扫描类软件,将自己的名片信息扫描到存储器中进行存储。

第一连接单元23,用于建立所述第一智能手环与所述第二智能手环的近场通信连接。

本实施例中,本智能手环首先与对方的智能手环建立NFC或RFID等近场通信连接,双方打开智能手环的NFC或RFID,自动建立连接。

检测单元24,用于检测所述第一智能手环针对所述第二智能手环的接触或靠近操作。

对于近场通信,如果需要进行数据交互,将两个智能手环进行接触或靠近操作。

获取单元25,用于读取所述第二智能手环中存储的用户信息。

本智能手环相当于读卡器,可读取对方智能手环中存储的用户信息。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智能手环,第一智能手环与第二智能手环建立NFC或RFID通信连接,通过检测第一智能手环针对第二智能手环的接触或靠近操作,当检测到该操作时,读取第二智能手环中存储的用户信息,无需人们手动录入对方的用户信息,方便了人们进行用户信息的获取,便于人们进行交流。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智能手环的结构示意图,该智能手环3000包括依次连接的设置单元31、存储单元32、第二连接单元33、检测单元34和获取单元35。

设置单元31,用于设置第一智能手环的用户信息。

存储单元32,用于存储所述用户信息至所述第一智能手环中。

预先在智能手环中设置用户信息并存储在该智能手环的存储器中。可以通过名片扫描类软件,将自己的名片信息扫描到存储器中进行存储。

第二连接单元33,用于建立所述第一智能手环与所述第二智能手环的近距离无线通信连接。

本实施例中,本智能手环与对方智能手环建立近距离无线通信,例如蓝牙、Wi-Fi。

检测单元34,用于检测所述第一智能手环针对所述第二智能手环的设定手势操作。

该设定手势操作包括:在所述第一智能手环的屏幕上朝向所述第二智能手环进行滑动、或将所述第一智能手环朝向所述第二智能手环进行挥动等。

获取单元35,用于当所述检测单元检测到所述设定操作时,从所述第二智能手环获取所述第二智能手环中存储的用户信息。

在本实施例中,获取单元35包括发送单元351和接收单元352。

发送单元351,用于向所述第二智能手环发送用户信息获取请求。

本智能手环解析该设定手势操作对应的执行指令为:向对方智能手环发送用户信息获取请求。

接收单元352,用于接收所述第二智能手环发送的所述第二智能手环中存储的用户信息。

本智能手环接收对方智能手环发送的对方的用户信息。

当然,在接收对方的用户信息后,也可以将本用户的用户信息发送给对方智能手环。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智能手环,第一智能手环与第二智能手环建立蓝牙或Wi-Fi通信连接,通过检测第一智能手环针对第二智能手环的设定手势操作,当检测到该设定手势操作时,第一智能手环向第二智能手环发送用户信息获取请求,接收第二智能手环发送的第二智能手环中存储的用户信息,无需人们手动录入对方的用户信息,方便了人们进行用户信息的获取,便于人们进行交流。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前述的各方法实施例,为了简单描述,故将其都表述为一系列的动作组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知悉,本发明并不受所描述的动作顺序的限制,因为根据本发明,某些步骤可以采用其他顺序或者同时进行。其次,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应该知悉,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实施例均属于优选实施例,所涉及的动作和模块并不一定是本发明所必须的。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本发明实施例方法中的步骤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顺序调整、合并和删减。

本发明实施例装置中的单元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合并、划分和删减。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以及不同实施例的特征进行结合或组合。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本发明可以用硬件实现,或固件实现,或它们的组合方式来实现。当使用软件实现时,可以将上述功能存储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中或作为计算机可读介质上的一个或多个指令或代码进行传输。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计算机存储介质和通信介质,其中通信介质包括便于从一个地方向另一个地方传送计算机程序的任何介质。存储介质可以是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以此为例但不限于: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包括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AccessMemory,RAM)、只读存储器(Read-OnlyMemory,ROM)、电可擦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ErasableProgrammableRead-OnlyMemory,EEPROM)、只读光盘(CompactDiscRead-OnlyMemory,CD-ROM)或其他光盘存储、磁盘存储介质或者其他磁存储设备、或者能够用于携带或存储具有指令或数据结构形式的期望的程序代码并能够由计算机存取的任何其他介质。此外。任何连接可以适当的成为计算机可读介质。例如,如果软件是使用同轴电缆、光纤光缆、双绞线、数字用户线(DigitalSubscriberLine,DSL)或者诸如红外线、无线电和微波之类的无线技术从网站、服务器或者其他远程源传输的,那么同轴电缆、光纤光缆、双绞线、DSL或者诸如红外线、无线和微波之类的无线技术包括在所属介质的定影中。如本发明所使用的,盘(Disk)和碟(disc)包括压缩光碟(CD)、激光碟、光碟、数字通用光碟(DVD)、软盘和蓝光光碟,其中盘通常磁性的复制数据,而碟则用激光来光学的复制数据。上面的组合也应当包括在计算机可读介质的保护范围之内。

总之,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