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显示装置及显示控制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828481阅读:242来源:国知局
图像显示装置及显示控制方法与流程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备具有触摸面板的触摸输入部与显示图像的显示部的图像显示装置及显示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在这种图像显示装置中,例如在摄影图像正被显示于显示部的状态下,通过在被层叠于该显示部的触摸面板上进行轻拂操作,从而根据轻拂方向,从按摄影日期时间的顺序排列着的多个图像(保存图像组)之中按其正向或反向的顺序切换显示成下一图像,这种图像传送操作(每1张的逐次传送操作)为容易明白的操作,另一方面,在摄影图像被大量地存储的情况下,在1张1张地传送图像的同时搜索用户所期望的图像既花费时间又花费劳力,成为麻烦的作业。

可是,JP特开2010-244414号公报的图像显示装置公开了以下技术:如果图像内的人物的脸部的排列方向与滑动方向一致,那么将存在于滑动方向相反的一侧的全部人物作为检索用人物来进行检测,如果不一致,那么将存在于触摸位置的人物以外的全部人物作为检索用人物来进行检测。该专利文献的技术中,根据滑动操作来检测检索用人物,并检索拍摄到该检测出的检索用人物的其他图像,因此即便在大量地存储有保存图像的情况下也能简单地检索所期望的图像,能够期待操作性的改善。

然而,在上述的专利文献的技术中,虽然根据滑动操作来检测检索用人物并检索图像,但通过上述的轻拂操作有可能与每1张的逐次传送操作(通常的图像传送操作)混淆,并且需要根据保存图像数来区分使用上述 的滑动操作与通常的轻拂操作,并不能说搜索用户所期望的图像时的操作性就一定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在指示所期望的图像的显示之际使其操作性大幅地提高。

本发明的一形态为一种图像显示装置,具备:触摸输入部,其具有触摸面板;和显示部,其显示图像,所述图像显示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

位置获取单元,其获取在所述触摸面板上进行了触摸操作时的触摸位置;

确定单元,其从所述显示部所显示的显示数据之中将与由所述位置获取单元获取到的触摸位置相应的显示部分确定为检索对象;

判别单元,其在给定的图像传送操作开始时,判别是否由所述确定单元确定出检索对象;和

显示控制单元,其根据所述给定的图像传送操作,在由所述判别单元判别为未确定出检索对象的情况下,进行使从以给定的基准排列的多个图像之中按其正向或反向的顺序逐次选择出的图像显示于所述显示部的显示控制,且在判别为确定出所述检索对象的情况下,进行基于由所述确定单元确定出的显示部分而从所述多个图像之中检索除了被显示的所述图像之外的其他图像并显示于所述显示部的显示控制。

再有,本发明的另一形态为一种图像显示装置,具备:触摸输入部,其具有触摸面板;和显示部,其显示图像,所述图像显示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

位置获取单元,其获取在所述触摸面板上进行了轻拂操作时的触摸开始位置;

识别显示单元,其能识别地显示所述显示部所显示的显示数据之中成为检索对象的候选的显示部分;和

检索单元,其在由所述位置获取单元获取到的所述轻拂操作的触摸开始位置为由所述识别显示单元识别显示的显示部分的情况下,将该被识别显示的显示部分作为检索对象,从以给定的基准排列的多个图像之中,沿 基于所述轻拂操作的轻拂方向的检索方向进行检索。

另外,本发明的又一形态为一种显示控制方法,是图像显示装置中的显示控制方法,该图像显示装置具备:触摸输入部,其具有触摸面板;和显示部,其显示图像,所述显示控制方法的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在所述触摸面板上进行了触摸操作时的触摸位置的处理;

从所述显示部所显示的显示数据之中将与获取到的所述触摸位置相应的显示部分确定为检索对象的处理;

在给定的图像传送操作开始时,判别是否确定出所述检索对象的处理;和

根据所述给定的图像传送操作,在判别为未确定出所述检索对象的情况下,进行使从以给定的基准排列的多个图像之中按其正向或反向的顺序逐次选择出的图像显示于所述显示部的显示控制,且在判别为确定出所述检索对象的情况下,进行基于确定出的所述显示部分而从所述多个图像之中检索除了被显示的所述图像之外的其他图像并显示于所述显示部的显示控制的处理。

此外,本发明的再一形态为一种显示控制方法,是图像显示装置中的显示控制方法,该图像显示装置具备:触摸输入部,其具有触摸面板;和显示部,其显示图像,所述显示控制方法的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在所述触摸面板上进行了轻拂操作时的触摸开始位置的处理;

能识别地显示所述显示部所显示的显示数据之中成为检索对象的候选的显示部分的处理;和

在所述获取到的所述轻拂操作的触摸开始位置为被识别显示的所述显示部分的情况下,将该被识别显示的显示部分作为检索对象,从以给定的基准排列的多个图像之中,沿基于所述轻拂操作的轻拂方向的检索方向进行检索的处理。

根据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以及对应的附图,本发明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和新颖的特征会变得更加清楚。但应清楚认识到,附图仅仅用于例示,并不旨在定义本发明的限制。

附图说明

若将以下的详细描述与以下的附图结合进行考虑,则能获得本申请的更深刻的理解。

图1是示出作为图像显示装置来应用的摄像装置(数码相机)的基本构成要素的框图。

图2是用于说明在再生模式中根据图像传送操作(轻拂操作)来切换显示图像的样态的图。

(注:(1)~(5)并不是各自独立的附图,而应该综合起来作为1个附图来对待)

图3A~图3C是用于说明在显示着任意图像的再生画面(触摸面板)上所进行的特殊的图像传送操作(检索传送操作)的图。

图4A~图4D是用于说明特殊的图像传送操作(检索传送操作)的其他例的图。

图5是用于说明检索条件表3c的图。

图6是示出在被切换为再生模式之际开始执行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7是用于详述触摸检测处理(图6的步骤A3)的流程图。

图8是继图7的动作之后的流程图。

图9是用于详述检索传送用图像的检索获取处理(图6的步骤A5)的流程图。

图10是作为第1实施方式的变形例而示出将颜色指定为检索对象的情况下的触摸操作的图。

图11是作为第1实施方式的其他变形例而示出名字表的图。

图12是在第2实施方式中用于说明检索传送模式下的动作概要的图。

(注:(1)~(4)并不是各自独立的附图,而应该综合起来作为1个附图来对待)

图13是示出第2实施方式中的再生模式下的特征性动作的流程图。

图14是用于说明第1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图。

(注:(1)~(8)并不是各自独立的附图,而应该综合起来作为1个附图来对待)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来详细地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第1实施方式)

首先,参照图1~图9来说明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

图1是示出作为图像显示装置来应用的摄像装置(数码相机)的基本构成要素的框图。

该摄像装置(数码相机)具备:能高清晰地拍摄被摄体的摄像功能、对当前日期时间、定时器时间进行计时的计时功能、任意地读出并再生所记录保存着的摄影完毕图像(保存图像)的图像再生功能等。控制部1通过来自电源部(二次电池)2的供电而动作,根据存储部3内所保存的各种程序对该摄像装置的整体动作进行控制,在该控制部1中设置有未图示的CPU(中央运算处理装置)、存储器等。

存储部3例如是具有ROM、闪存等的构成,具有保存了用于根据后述的图6~图9示出的动作次序来实现本实施方式的程序、各种应用程序等的程序存储器3a、暂时存储标记等的数据的工作存储器3b、及后述的检索条件表3c等。另外,存储部3例如既可以是包含能存储多张摄影完毕图像(保存图像组)的SD卡、IC卡等自由装卸的可移动型存储器(记录介质)的构成,也可以是虽然未图示但在经由通信功能而被连接于网络的状态下包含给定的服务器装置侧的存储区域的构成。此外,SD卡等图像存储器能存储多张高画质的摄影完毕图像(保存图像:静止图像),对于这些保存图像的每一张而附加有成为进行图像传送时的排列的基准的、例如摄影日期时间等信息。

操作部4虽然省略了图示,但作为各种硬件按键而具备了进行电源接通/关断的电源按键、切换能拍摄的模式和再生摄影完毕图像(保存图像)的模式等的模式变更按键、指示拍摄的释放按键、十字按键等各种硬件按键,控制部1根据该硬件按键的操作,例如进行模式变更处理、摄影处理等。虽然未图示,但摄像部5能够通过使来自光学镜头的被摄体图像在摄像元件(CCD、CMOS等)成像而高清晰地对被摄体进行摄像,具有摄影镜头、摄像元件、各种传感器、模拟处理部、数字处理部。由该摄像部5拍摄到的图像通过控制部1实施了对该图像进行压缩并进行文件化的图像压缩处理后,记录保存于存储部3的记录介质内。

触摸显示部6具备:显示图像的高清液晶、有机EL(Electro Luminescence;电致发光)等的显示部6a;以及具有透明触摸面板的触摸输入部6b,构成了在显示部6a上层叠配置有触摸面板的触摸屏幕,分配配置各种软件按键(图标、触摸按键)来显示其功能名,或感知基于手指等的触摸操作来输入与该触摸操作相应的操作信号。触摸显示部6的显示画面成为实时地显示所摄像的图像(实时取景图像)的监视器画面(实时取景画面),或成为再生摄影完毕图像的再生画面。

触摸输入部6b例如采用静电电容方式或电阻覆膜方式,控制部1基于来自触摸输入部6b的有无接触信号(触摸接通信号/触摸关断信号)来检测触摸面板上的坐标位置(接触位置)、接触方向、接触距离、接触时间,以判别触摸操作的有无、触摸操作的种类、操作内容。在此,作为触摸操作的种类,有:接触任意的位置后立刻离开的操作的单点触摸(Single-touch)、持续接触并向任意的方向移动后立刻离开的操作(拂掸的操作)的轻拂、多个手指同时接触后立刻离开的操作的多点触摸(Multi-touch)、使多个手指接触的同时将其间隔缩窄的向内收缩(Pinch-in)、使多个手指接触的同时将其间隔扩大的向外收缩(Pinch-out)等。

另外,上述的触摸操作未限于在触摸输入部6b上以手指或笔直接触摸的接触操作,作为与该接触操作近似的操作,例如意味着包含根据手指或笔的接近或接近移动引起的静电电容变化等对手指或笔的位置进行检测的接近操作。也就是说,未限于检测接触操作的接触型触摸面板,也可以是接近型触摸面板或设备,但在本实施方式中表示作为触摸操作而例示出接触型触摸面板上的接触操作的情况。

图2是用于说明在再生模式中根据给定的图像传送操作(轻拂操作)来切换显示图像的样态的图。

图2的(1)表示以给定的基准来排列的多个摄影完毕图像(保存图像组),作为给定的基准,例如以摄影日期时间的顺序来排列管理该保存图像组。另外,对于各保存图像,作为其关联信息(Exif信息)而附加有摄影日期时间、摄影场所等的信息。在图中,“A”、“B”、“AB”、“ABCD”等例如表示拍摄到人物A、B、C、D的1人或多人的图像。 在拍摄到人物A、B、C、D这4人的“ABCD”的图像(合照)显示于显示部6a的状态下,例如若以该正被显示的“ABCD”的图像的摄影日期时间为基准,则在图中沿其左方向(后方向)排列着的各保存图像成为沿着其摄影日期时间旧的反向排列的图像组,沿其右方向(前方向)排列着的各保存图像成为沿其摄影日期时间新的正向排列的图像组。

图2的(2)表示在显示有“ABCD”图像的再生画面(触摸面板)上进行了向右方向(前方向)的轻拂操作(通常的图像传送操作)的情况、或进行了向左方向(后方向)的轻拂操作(通常的图像传送操作)的情况。即,在进行了从保存图像组之中按其正向或反向的顺序每次一张来切换显示下一图像的轻拂操作的情况下,表示基于该轻拂操作的通常的图像传送的样态。在图中,各箭头的位置表示每次轻拂而逐次选择并显示的图像的位置。例如,表示:每次进行向左方向(后方向)的轻拂操作时逐次选择并切换显示“E”图像、“CD”图像、“ABCD”图像、…,每次进行向右方向(前方向)的轻拂操作时逐次选择并切换显示“K”图像、“A”图像、“AB”图像、…。

图2的(3)~(5)是用于说明在进行了检索并再生(切换显示)用户所期望的图像的特殊的图像传送操作(检索传送操作)而非图2的(2)示出的通常的图像传送操作(每1张的逐次传送操作)的情况下,检索并显示怎样的图像的图像传送样态的图,通常的逐次传送操作仅仅是“轻拂操作”,而检索传送操作是“指定检索对象的触摸操作(指定触摸操作)+“轻拂操作”。图2的(3)表示:为了将拍摄到人物A的图像指定为接下来应再生的图像,而在显示有“ABCD”图像的再生画面(触摸面板)上通过指定触摸操作将人物A指定为检索对象的情况。

这样,若在人物A已被指定的状态下进行给定的图像传送操作(轻拂),则控制部1从保存图像组之中检索包含检索对象(人物A)的图像,但此时根据轻拂操作的方向(轻拂方向)将保存图像组的排列方向(正向、反向)的任一者确定为检索方向,从其中检索包含人物A的图像并切换显示。该情况下,各箭头的位置也表示接下来显示的图像的位置,在图示的例子中表示:若进行向左方向(后方向)的轻拂操作,则切换显示为“ABCD”图像、…;每次进行向右方向(前方向)的轻拂操作时,切换 显示为“A”图像、“AB”图像、…。

图2的(4)、(5)表示在显示有“ABCD”图像的再生画面(触摸面板)上通过指定触摸操作而指定了多个人物A、B、C、D的情况。进而,图2的(4)表示:作为接下来应再生的图像而将包含多个人物A、B、C、D的全员的图像设为检索条件(逻辑与:AND条件)的情况,在图示的例子中,表示:每次向左方向(后方向)进行图像传送操作(轻拂操作)时切换显示为“ABCD”图像、…;每次向右方向(前方向)进行图像传送操作(轻拂操作)时切换显示为“ABCDE”图像、…。

图2的(5)表示将包含多个人物A、B、C、D的任1人的图像设为检索条件(逻辑或:OR条件)的情况,在图示的例子中,每次向左方向(后方向)进行图像传送操作(轻拂操作)时切换显示为“CD”图像、“ABCD”图像、“B”图像、…,每次向右方向(前方向)进行图像传送操作(轻拂操作)时切换显示为“A”图像、“AB”图像、…。其中,在指定了多个检索对象的情况下,能预先通过用户操作任意地设定使上述的AND条件、OR条件的哪一个条件有效。

图3及图4是用于说明在显示有任意图像(拍摄了男女2人的图像)的再生画面(触摸面板)上进行的特殊的图像传送操作(检索传送操作)的图。

图3A表示在再生画面上显示有任意图像的状态下通过单点触摸重点指定用户所期望的检索对象(男性的脸部部分)而将该人物指定为检索对象后,在再生画面上的任意位置向任意方向(例如左方向)进行了图像传送操作(轻拂操作)的情况。若进行这种检索传送操作(指定检索对象的触摸操作+轻拂操作),则控制部1如图2的(3)中示出的那样从排列在与轻拂操作的方向相同的方向上的保存图像组之中检索包含检索对象(同一人物)的图像并进行切换显示。

图3B表示将再生画面上所显示的OSD(屏幕上显示器)的字符串指定为检索对象而进行了图像传送操作(轻拂操作)的情况。图示的例子是作为用户所期望的OSD对摄影日期时间的字符串部分进行单点触摸而重点指定了检索对象后在再生画面上的任意位置向任意方向(例如左方向)进行了轻拂操作的情况。若进行这种检索传送操作,则控制部1如图2 的(3)中示出的那样,作为包含检索对象的图像而检索同一日的其他月所拍摄到的图像并进行切换显示。其中,未限于摄影日期时间,即便在通过单点触摸而将其他OSD(例如○○纪念公园这样的摄影场所)的字符串部分指定为检索对象的情况下也是同样的,控制部1检索在相同的场所拍摄到的图像并进行切换显示。

图3C表示在通过将用户所期望的多个人物(男性及女性)的脸部部分分开进行单点触摸而重点指定了该多个检索对象后,在再生画面上的任意位置向任意方向(例如左方向)进行了轻拂操作的情况。进行了这种检索传送操作的情况下,如果设定有上述的AND条件,那么控制部1如图2的(4)示出的那样检索包含多个检索对象(人物)全员的图像并切换显示,如果设定有OR条件,那么如图2的(5)示出的那样检索包含检索对象的多个人物之中的任1人的图像并切换显示。其中,图3C未限于将多个人物(男性及女性)的脸部部分分开进行单点触摸的情况,也可以是用多个手指同时对多个人物的脸部部分进行多点触摸的情况。

图4A、图4B是作为更详细地指定检索对象的触摸操作,取代单点触摸而进行了轻拂操作的情况,图4A表示上方向轻拂操作,图4B表示下方向轻拂操作。即,图4A是在轻拂操作的触摸开始位置处重点指定用户所期望的人物(男性)的脸部部分,从该指定位置起进行向上方向的轻拂操作,由此在指定了增加“笑脸”这一追加检索条件的检索对象后,在再生画面上的任意位置向任意方向(例如左方向)进行了轻拂操作的情况。

图4B是在轻拂操作的触摸开始位置处重点指定用户所期望的人物(男性)的脸部部分,从该指定位置起进行向下方向的轻拂操作,由此在指定了增加“不闭眼”这一追加检索条件的检索对象后,在再生画面上的任意位置向任意方向(例如左方向)进行了轻拂操作的情况。这样在指定检索对象之际取代单点触摸而采取轻拂操作,由此通过对所期望的人物进一步增加“笑脸”或“不闭眼”等追加检索条件,从而能够更详细地指定检索对象。即,能够通过轻拂操作的触摸开始位置来指定检索对象,通过轻拂操作的方向(例如右方向或左方向)来进一步指定缩减该检索对象的追加检索条件。其中,与轻拂方向建立对应的追加检索条件可以由用户任意地设定,未限于上下方向,也可以是左右方向或倾斜方向等。

图4C、图4D是在作为更详细地指定检索对象的触摸操作而进行了向内收缩操作或向外收缩操作的情况,图4C表示向内收缩,图4D表示向外收缩。即,图4C是通过用2根手指重点指定多个人物(男性及女性)的脸部部分,从该指定位置起进行将2根手指的间隔缩窄的向内收缩,由此增加较近地拍摄所期望的人物这一追加检索条件而更详细地指定了检索对象后,在再生画面上的任意位置向任意方向(例如左方向)进行了轻拂操作的情况。

图4D是通过用2根手指重点指定多个人物(男性及女性)的脸部部分,从该指定位置起进行将2根手指的间隔扩大的向外收缩,由此增加远离所期望的人物进行拍摄这一追加检索条件而更详细地指定了检索对象后,在再生画面上的任意位置向任意方向(例如左方向)进行了轻拂操作的情况。这样在指定检索对象之际能够通过向内收缩或向外收缩来更详细地指定检索对象。即,可以通过向内收缩或向外收缩的触摸开始位置来指定多个检索对象,通过向内收缩或向外收缩的方向来进一步指定缩减该检索对象的追加检索条件。其中,在用2根手指重点指定后立刻离开的多点触摸操作的情况下,视为在不增加追加检索条件的情况下重点指定了多个检索对象。

另外,在图4A、图4B的例子中,虽然例示出将人物指定为检索对象并根据轻拂方向增加追加检索条件的情况,但检索对象也可以是摄影日期时间或摄影场所等,该情况下也可以适当设定与轻拂方向建立对应的追加检索条件。此外,在图4C、图4D的例子中,虽然例示出将多个人物指定为检索对象的情况,但在指定多个检索对象的情况下,未限于多个人物的组合,也可以将人物的脸部与摄影场所的组合、人物的脸部与摄影日期时间的组合、摄影日期时间与摄影场所的组合设为检索条件,该情况下也可以适当设定与向内收缩、向外收缩建立对应的追加检索条件。

图5是用于说明检索条件表3c的图。

检索条件表3c存储在再生模式中用于检索并再生用户所期望的图像的检索条件,具有“指定触摸操作的种类”、“检索对象的种类”的项目。“指定触摸操作的种类”是存储指定检索对象时的触摸操作的种类的项目,存储有图3A~图3C的1个或多个“触摸”、图4A的“上方向轻拂”、 图4B的“下方向轻拂”、图4C的“向内收缩”、图4D的“向外收缩”。

“检索对象的种类”是作为能指定为检索对象的种类而存储“人物的脸部”、“摄影日期时间”、“摄影场所”的项目,按每个“指定触摸操作的种类”,在“人物的脸部”、“摄影日期时间”、“摄影场所”所对应的各区域中,存储有按指定触摸操作分类及按检索对象分类的检索条件。在图示的例子中,在“检索对象的种类”为“人物的脸部”的情况下,作为“触摸”所对应的检索条件而存储有“检索包含同一人物的图像”,作为“上方向轻拂”所对应的检索条件而存储有“检索包含同一人物且为笑脸的图像”。进而,作为“下方向轻拂”所对应的检索条件而存储有“检索包含同一人物且不闭眼的图像”,作为“向内收缩”所对应的检索条件而存储有“检索包含同样的多个人物且这多个脸部的距离为显示画面尺寸的1/2以内的图像”,作为“向外收缩”所对应的检索条件而存储有“检索包含同样的多个人物且这多个脸部的距离大于显示画面尺寸的1/2的图像”。

再有,在“检索对象的种类”为“摄影日期时间”的情况下,作为“触摸”所对应的检索条件而存储有“检索同一日的其他月拍摄到的图像”,作为“上方向轻拂”所对应的检索条件而存储有“检索同一时间段的其他日拍摄到的图像”,作为“下方向轻拂”所对应的检索条件而存储有“检索同一月日的其他年拍摄到的图像”。进而,作为“向内收缩”所对应的检索条件而存储有“检索多个日期时间之间的期间内拍摄到的图像”,作为“向外收缩”所对应的检索条件而存储有“检索除了多个日期时间之间的期间内拍摄到的图像”。

进而,在“检索对象的种类”为“摄影场所”的情况下,作为“触摸”所对应的检索条件而存储有“检索在同一场所拍摄到的图像”,作为“上方向轻拂”所对应的检索条件而存储体有“检索在同一场所且包含人物的图像”,作为“下方向轻拂”所对应的检索条件而存储有“检索在同一场所但不包含人物的图像”。另外,在图示的例子中,虽然表示未与“向内收缩”及“向外收缩”对应地设定其检索条件的情况,但也可以设定其检索条件。

在本实施方式中,若在再生模式中进行给定的图像传送操作(轻拂操 作),则控制是进行以1张为单位逐次传送图像并切换显示的通常的逐次传送处理还是进行检索用户所期望的图像并切换显示的检索传送处理。而且,在进行该图像传送操作(轻拂操作)之前,从触摸显示部6所显示的显示数据(再生图像或OSD显示)之中对任意的显示部分进行了指定触摸操作的情况下,如果该显示部分是给定的数据(人物的脸部、摄影日期时间、摄影场所),那么将该显示部分确定为检索对象,判别检索对象是否被确定,并基于该判别结果来控制是进行通常的逐次传送处理还是进行检索传送处理。

即,控制部1在进行了给定的图像传送操作(轻拂操作)之际,如果检索对象未被确定,那么进行使从以给定基准排列着的保存图像组之中按其正向或反向的顺序逐次选择出的图像显示于显示部6a的显示控制(通常的逐次传送处理),如果检索对象被确定,那么进行基于该检索对象并参照检索条件表3c来获取相应的检索条件,基于该检索条件从保存图像组之中检索除了显示中的图像外的其他图像并使之显示于显示部6a的显示控制(检索传送处理)。

接下来,参照图6~图9所示的流程图来说明第1实施方式中的摄像装置(数码相机)的动作概念。在此,这些流程图所描述的各功能以能读取的程序代码的形态被保存,逐次执行依据于该程序代码的动作。再有,也能够逐次执行依据于经由网络等传输介质而传输来的上述程序代码的动作。这在后述的其他实施方式中也是同样的,除了记录介质之外,还能够利用经由传输介质而由外部供给的程序/数据来执行本实施方式特有的动作。其中,图6是示出摄像装置(数码相机)的整体动作之中本实施方式的特征部分的动作概要的流程图,从该图6的流程退出之际返回至整体动作的主流程(省略图示)。

图6是示出被切换为再生模式之际开始执行的特征性的动作的流程图。

首先,如果以给定的基准排列着的保存图像组之中存在上次显示过的图像,则控制部1将该图像读出并显示于再生画面,否则,将排头图像读出并显示于再生画面(步骤A1),然后,核对触摸操作的有无(步骤A2),如果触摸操作未被进行(步骤A2中否),那么调查是否进行了解除再生 模式的操作(步骤A8),如果解除再生模式的操作未被进行(步骤A8中否),那么返回至上述的步骤A2来核对触摸操作的有无,以下反复上述的动作,成为等待触摸操作的状态。在此,若检测出触摸操作(步骤A2中是),则转移至触摸检测处理(步骤A3)。

图7及图8是用于详述触摸检测处理(图6的步骤A3)的流程图。

现在,如图3A~图3C所示,如果触摸操作是单点触摸(图7的步骤B1中是),那么视作指定触摸操作,对该触摸位置进行检测(步骤B2),确定与该检测位置相应的显示部分(步骤B3)。例如,在图3A的情况下作为与触摸位置相应的显示部分而确定人物(男性)的脸部部分,在图3B的情况下确定摄影日期时间的字符串。

然后,基于与该触摸位置相应的显示部分并参照检索条件表3c,基于该显示部分是否为给定的数据(人物的脸部、摄影日期时间、摄影场所)来判别显示部分是否为检索对象(步骤B4)。结果,如果不是检索对象(人物的脸部、摄影日期时间、摄影场所)(步骤B4中否),那么为了将本次的单点触摸设为无效而返回至上述的步骤B1,如果是检索对象(步骤B4中是),那么调查是否为暂时存储的确定完的检索对象被再次指定的情况(步骤B5)。

现在,因为在刚切换为再生模式之后的最初时间点没有暂时存储的检索对象(步骤B5中否),所以将该检索对象(显示数据及其种类)和指定触摸操作的种类(触摸)建立对应后暂时存储于工作存储器3b(步骤B7),并且对该检索对象的显示部分附加颜色或粗线等,由此可识别显示该检索对象(步骤B8)。之后,返回至上述的步骤B1。在此,若再次检测出单点触摸(步骤B1中是),则执行上述的步骤B2~B4。此时,即便与触摸位置相应的显示部分被确定为检索对象(步骤B4中是),只要该显示部分是作为检索对象被暂时存储的确定完的显示部分(步骤B5中是),那么为了取消该检索对象而进行将其识别显示擦除并且将工作存储器3b暂时存储着的检索对象擦除的处理(步骤B6)后,返回至上述的步骤B1。

再有,如图3C所示,若为了新追加指定其他检索对象而再次进行单点触摸(步骤B1中是),则控制部1以与该触摸位置相应的显示部分为 检索对象(步骤B4中是)、不是作为检索对象被暂时存储的确定完的显示部分(步骤B5中否)为条件,将该新指定的检索对象(显示数据及其种类)与指定触摸操作的种类(触摸)建立对应后追加存储到工作存储器3b(步骤B7),并且使该检索对象的显示部分识别显示(步骤B8)。

如果触摸操作是轻拂操作(步骤B9中是),那么调查该轻拂操作是上方向轻拂还是下方向轻拂,也就是说是否如图4A、图4B示出的那样作为指定检索对象的指定触摸操作而进行了轻拂操作(步骤B10)。现在,如图3A~图3C示出的那样,在轻拂方向不是上方向或下方向的情况下(步骤B9中是、步骤B10中否),移至下一步骤B11,调查该轻拂操作是左方向轻拂还是右方向轻拂,也就是说是否进行了通常的逐次传送操作。如果是左方向或右方向轻拂(步骤B11中是),那么使该轻拂方向暂时存储于工作存储器3b(步骤B12)。之后,从图7及图8的流程中退出。

另一方面,如果图4A、图4B示出的那样轻拂方向是上方向或下方向(步骤B10中是),那么移至图8的步骤B13,检测其触摸开始位置,确定与该检测位置相应的显示部分(步骤B14)。例如,如图4A、图4B示出的那样,确定人物(男性)的脸部部分。然后,参照检索条件表3c来判别该显示部分是否为检索对象(步骤B15),如果不是检索对象(人物的脸部、摄影日期时间、摄影场所)(步骤B15中否),那么为了将本次的轻拂设为无效而返回至图7的步骤B1。

如果是检索对象(步骤B15中是),那么将该检索对象(显示数据及其种类)与指定触摸操作的种类(上方向轻拂或下方向轻拂)建立对应后暂时存储于工作存储器3b(步骤B16),然后移至图7的步骤B8,使该检索对象的显示部分识别显示。另外,在该情况下作为检索对象被暂时存储的确定完的显示部分被再次指定时,也可以进行取消该检索对象的指定的处理。再有,在暂时存储的确定完的显示部分虽然被再次指定但指定触摸操作的种类不同的情况下,也可以更新为新的指定触摸操作的种类。

进而,如果指定检索对象的触摸操作是多点触摸操作(图8的步骤B17中是),那么视作指定触摸操作,分别检测多点触摸的触摸位置(步骤B18),确定与每个检测位置相应的显示部分(步骤B19),判别各显 示部分是否为检索对象(步骤B20)。在此,如果哪怕有一个不是检索对象(步骤B20中否),那么为了将本次的多点触摸设为无效而返回至图7的步骤B1,但如果全部的显示部分都是检索对象(步骤B20中是),那么将各检索对象(显示数据及其种类)与指定触摸操作的种类(触摸)建立对应后暂时存储于工作存储器3b(步骤B21),然后移至图7的步骤B8,使该检索对象的显示部分识别显示。

另外,在该情况下作为检索对象而被暂时存储的确定完的显示部分被再次指定时,也可以进行将该检索对象的指定取消的处理。

进而,如果指定检索对象的触摸操作是图4C、图4D示出的向内收缩或向外收缩(图8的步骤B22中是),那么视作指定触摸操作,分别检测多点触摸的开始位置(步骤B23),确定与每个检测位置相应的显示部分(步骤B24),判别各显示部分是否为检索对象(步骤B25)。在此,如果哪怕有一个不是检索对象(步骤B25中否),那么为了将本次的多点触摸设为无效而返回至图7的步骤B1,但如果全部的显示部分都是检索对象(步骤B25中是),那么将各检索对象(显示数据及其种类)与指定触摸操作的种类(向内收缩或向外收缩)建立对应后暂时存储于工作存储器3b(步骤B26),然后移至图7的步骤B8,使该检索对象的显示部分识别显示。

此外,该情况下作为检索对象而被暂时存储的确定完的显示部分被再次指定时,也可以进行将该检索对象的指定取消的处理。再有,在暂时存储的确定完的显示部分虽然被再次指定但指定触摸操作的种类不同的情况下,也可以更新为新的指定触摸操作的种类。

这样一来若触摸检测处理(图6的步骤A3)结束,则移至图6的步骤A4,判别工作存储器3b内是否存储有检索对象哪怕为一个,也就是说判别与触摸位置相应的显示部分是否被确定为检索对象作。换言之,判别是进行了按每1张逐次传送并再生图像的通常的逐次传送操作、还是进行了检索并再生用户所期望的图像的特殊的图像传送操作(检索传送操作)。

在此,如果检索对象未被暂时存储(步骤A4中否),也就是说如果检索对象未被确定,那么判断为是进行了通常的逐次传送操作的情况,移至下一步骤A6,执行获取逐次传送用图像的处理。该处理是从工作存储 器3b内获取轻拂方向,从图2的(2)所示的保存图像组之中每次1张地将与轻拂方向相同的方向上排列着的下一图像读出的处理。再有,如果工作存储器3b内暂时存储有检索对象(步骤A4中是),也就是说如果检索对象被确定,那么判断为是进行了特殊的图像传送操作(检索传送操作)的情况,移至后述的检索获取检索传送用图像的处理(步骤A5)的执行。

另外,如上述因为基于工作存储器3b内是否暂时存储有检索对象哪怕为一个来判别是进行了通常的逐次传送操作还是进行了检索传送操作,所以例如即便进行指定多个检索对象的操作且工作存储器3b内存储有多个检索对象,在通过之后的取消操作(向确定完检索对象的重新指定操作)将全部的检索对象取消并使其数量变为零的情况下,也判断为进行了通常的逐次传送操作,移至获取逐次传送用图像的处理(步骤A6)。

图9是用于详述检索传送用图像的检索获取处理(图6的步骤A5)的流程图。

首先,控制部1从工作存储器3b内获取暂时存储着的检索对象的种类(步骤C1),并且获取指定触摸操作的种类(步骤C2),基于该检索对象的种类与指定触摸操作的种类来对检索条件表3c进行检索(步骤C3),由此获取与“检索对象的种类”及“指定触摸操作的种类”建立对应的检索条件(步骤C4)。例如,在“检索对象的种类”为“人物的脸部”的情况下,如果“指定触摸操作的种类”是“触摸”,那么获取“检索包含排列在轻拂方向上的同一人物的图像”,如果是“上方向轻拂”,那么获取“检索包含排列在轻拂方向上的同一人物且为笑脸的图像”,如果是“下方向轻拂”,那么获取“检索包含排列在轻拂方向上的同一人物且未闭眼的图像”。

接下来,从工作存储器3b内获取检索对象(显示数据)(步骤C5),并且获取图像传送操作(轻拂操作)的方向(步骤C6)。然后,调查检索对象是否为多个(步骤C7),如果为多个(步骤C7中是),那么获取预先设定的信息(AND条件或OR条件)(步骤C8)。然后,在下一步骤C9中,基于如上述那样获取到的检索对象(显示数据)、检索条件、轻拂操作的方向、设定信息(AND条件或OR条件)来对保存图像组进行检索,由此读出相应的图像。另外,在该检索时检索对象为人物的脸部 的情况下,在解析保存图像的同时判断是否为相应的图像(包含同一人物的图像),但在为摄影日期时间、摄影场所的情况下,参照被附加于保存图像的Exif信息,来判断是否为包含例如摄影日期时间、摄影场所的图像等。

这样一来,若获取传送用的图像的处理(步骤A5、A6)结束,则使获取到的图像切换显示到显示部6a,识别显示成为检索对象的人物的脸部、摄影日期时间、或摄影场所(步骤A7)。通过以上的处理进行1次检索处理,直到再生模式被解除(步骤A8中否)为止,返回至上述的步骤A2,每次继续进行左方向轻拂操作或右方向轻拂操作时,如图2的(3)、(4)、(5)那样进行下一检索处理。而且,若再生模式被解除(步骤A8中是),则从图6的流程中退出。另外,即便在正显示通过检索获取处理获取到的图像的状态下,也能够通过单点触摸操作、上方向或下方向轻拂操作、多点触摸操作、向内收缩操作或向外收缩操作来变更检索对象或指定触摸操作的种类,或者取消检索对象。

如以上,在第1实施方式中,控制部1在进行了给定的图像传送操作之际,参照通过触摸操作预先任意地指定的显示部分是否被确定为检索对象的判别结果,如果未确定检索对象,那么进行使从以给定的基准排列着的保存图像组之中按其正向或反向的顺序逐次选择出的图像显示于显示部6a的显示控制(通常的逐次传送处理),如果确定出检索对象,那么基于该检索对象并参照检索条件表3c来获取相应的检索条件,进行基于该检索条件从保存图像组之中检索除了显示中的图像之外的其他图像并使之显示于显示部6a的显示控制(检索传送处理),因此即便是相同的图像传送操作,也能将通常的逐次传送处理与检索传送处理区别开来执行,可以提高通常的逐次传送操作(轻拂操作)与检索传送操作(在触摸开始位置指定检索对象的轻拂操作)的亲和性,能够使指示所期望的图像的显示时的操作性大幅地提高。

如果与触摸位置相应的显示部分是给定的数据,那么控制部1将该显示部分确定为检索对象,因此能够基于通过触摸操作被任意指定的显示部分是否为给定的数据,来区别通常的逐次传送操作与检索传送操作。

控制部1基于已确定为检索对象的显示部分而从保存图像组之中检 索包含该显示部分的其他图像,因此可以将通过触摸操作被任意指定的图像内的一部分作为共同的被摄体来检索其他图像,能够容易地检索包含共同的被摄体的其他图像。

在进行图像检索之际,如果给定的图像传送操作是指示朝正向的图像传送的操作,那么控制部1检索沿正向排列的图像,如果是指示朝反向的图像传送的操作,那么检索沿反向排列的图像,因此除了可以根据用户的意向来选择检索范围之外,有效的检索也成为可能。

控制部1将与多个触摸位置的每一个相应的显示部分分别确定为检索对象,并且从保存图像组之中检索包含这多个显示部分的图像,因此例如可以仅检索包含共同的多个被摄体的图像。该情况下,也可以检索种类不同的多个检索对象的组合。

控制部1在对人物的脸部部分执行了触摸操作之际,将与该触摸位置相应的脸部部分确定为检索对象,检索包含该脸部部分的其他图像,因此例如可以仅检索拍摄到儿童或朋友等的图像。该情况下,如果检索对象为多个人物的脸部部分,那么可以仅检索拍摄到团体或家族等的图像。

控制部1基于触摸操作的种类,从检索条件表3c获取检索条件,并基于该检索条件来检索保存图像组,因此仅改变触摸操作的种类就能实现各种各样的检索。

控制部1在对与已被确定为检索对象的显示部分相应的位置执行了触摸操作之际,解除该检索对象的确定,因此即便弄错检索对象的指定,仅通过再次触摸该显示部分也能改正该错误,可以容易地进行修正。

控制部1在从保存图像组之中检索包含检索对象的显示部分的图像并使之显示的情况下,能识别地显示该显示部分,因此对于用户来说能够一边目视确认对图像内的哪个显示部分进行了触摸操作一边进行触摸操作,能够有效地抑制误操作。

触摸操作是轻拂操作,控制部1将与轻拂操作的触摸开始位置相应的显示部分确定为检索对象,并且将轻拂操作的方向作为检索条件的一部分,因此能够更详细地指定检索条件。

另外,在上述的第1实施方式中,例示出将检索对象设为“人物的脸部”、“摄影日期时间”、“摄影场所”的情况,但除此之外也可以将汽 车、宠物、花等指定为检索对象。进而,也可以将颜色指定为检索对象。

图10表示将颜色指定为检索对象的情况下的指定触摸操作,图示的例子表示为了指定草坪的颜色而在该部分进行了区域指定(颜色指定)的情况。该区域指定(颜色指定)只要能如图示的那样描绘圆弧、或描绘矩形区域那样进行触摸操作(滑动操作)即可。此外,在基于被区域指定的颜色来检索图像的情况下,也可以不将压缩图像解压缩而是检索附加信息内的缩略图图像。再有,区域指定也可以是指定风景、背景等的情况。

在上述的第1实施方式中,虽然根据人物的脸部来检索同一人物,但为了能进一步辨认究竟是谁,也可以设置图11所示的名字表。该名字表将人物的“名字”与表示脸部图像或脸部的特征的“特征信息”建立对应并加以存储,控制部1在人物的脸部为检索对象的情况下,也可以参照图11的名字表,如果存储有与“特征信息”一致的“名字”,那么读出该“名字”并附加显示在检索图像的再生画面上。

在上述的第1实施方式中,在根据人物的脸部来检索同一人物的情况下,通过对保存图像进行图像解析,由此来检索包含同一人物的图像,但为了实现图像检索的高速化,也可以预先将各人物的特征信息作为附加信息(Exif信息)存储于保存图像中,或将人物的特征信息存储于检索用表(省略图示)中。

在上述的第1实施方式中,虽然将摄影日期时间、摄影场所的信息作为保存图像的附加信息(Exif信息),但也可以在检索用表(省略图示)等中存储摄影日期时间、摄影场所的信息。

在上述的第1实施方式中,作为给定的图像传送操作,虽然例示出轻拂操作,但并未限于此,例如也可以通过对十字按键等硬件按键进行操作来指示图像传送。

在上述的第1实施方式中,虽然通过上方向或左方向轻拂操作来追加缩减检索对象的追加检索条件,但并未限于此,也可以将意味着除该检索对象之外的NOT(否)设为检索条件。

在上述的第1实施方式中,在多个检索对象的情况下,虽然将AND条件或OR条件设为检索条件,但并未限于此,也可以将意味着除一部分的检索对象之外的XOR(异或)设为检索条件。

(第2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图12及图13来说明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

另外,在上述的第1实施方式中,虽然在进行了指定检索对象的指定触摸操作后进行给定的图像传送操作,但在该第2实施方式中,能通过1次轻拂操作来实现指定检索对象的操作和图像传送操作,并且可以根据用户的意向来选择在保存图像组之中的哪个范围内进行检索。在此,赋予同一符号来表示两个实施方式中基本上或名称上相同的部分,并省略其说明,并且以下以第2实施方式的特征部分为中心来进行说明。

图12是用于说明第2实施方式中检索传送模式下的动作概要的图。

在第2实施方式中,通过操作模式切换按键能任意地切换以下两种模式,即:使从以给定的基准排列着的保存图像组之中按其正向或反向的顺序逐次选择出的图像显示于显示部6a的通常的逐次传送模式;从保存图像组之中检索除了显示中的图像之外的其他图像并使之显示于显示部6a的检索传送模式。

图12的(1)表示再生画面上显示有包含人物A、B、C、D的图像的状态。图12的(2)表示从逐次传送模式切换为检索传送模式的情况下的显示状态,在再生画面的给定位置(图示的例子中为右下角部)追加显示了表示已被切换为检索传送模式的标志S。图12的(3)表示为了指定检索对象而将用户所期望的人物的脸部部分作为触摸开始位置进行了图像传送操作(轻拂操作)的状态,在图示的例子中表示从人物A的脸部部分起向右方向进行了轻拂操作的情况。图12的(4)表示根据该轻拂操作而被显示出的其他图像,表示控制部1从保存图像组之中检索包含人物A的其他图像(图示的例子为包含人物A、B的图像)并使之显示于再生画面,并且使被触摸到的人物A的脸部部分识别显示的状态。

图13是示出第2实施方式中的再生模式下的特征性动作的流程图。

首先,如果以给定的基准排列着的保存图像组之中存在上次显示过的图像,那么控制部1将该图像读出并显示于再生画面,否则,将排头图像读出并显示于再生画面(步骤D1),然后,核对轻拂操作的有无(步骤D2),如果轻拂操作未被进行(步骤D2中否),那么调查是否进行了切换传送模式的操作(步骤D7),或者调查是否进行了解除再生模式的操 作(步骤D9)。在此,在进行了切换传送模式的操作的情况下(步骤D7中是),进行切换逐次传送模式与检索传送模式的处理(步骤D8)之后返回至上述的步骤D2。

在进行了轻拂操作之际(步骤D2中是),如果是逐次传送模式(步骤D3中是),那么检测轻拂操作的方向(步骤D4),检索在该轻拂方向排列着的保存图像组,将正显示的图像的下一图像作为逐次传送用的图像读出并获取(步骤D5),并切换显示到再生画面(步骤D6)后,返回至上述的步骤D2。另一方面,在进行了轻拂操作之际(步骤D2中是),如果是检索传送模式(步骤D3中否),那么检测轻拂操作的触摸开始位置(步骤D10),确定与该触摸开始位置相应的显示部分(步骤D11),基于该显示部分并参照检索条件表3c,基于已确定的显示部分是否为给定的数据(人物的脸部、摄影日期时间、摄影场所)来调查显示部分是否为检索对象(步骤D12)。

在此,如果不是检索对象(人物的脸部、摄影日期时间、摄影场所)(步骤D12中否),那么为了将本次的轻拂操作设为无效而进行错误显示(显示“无法检测检索对象”的消息)(步骤D17),返回至上述的步骤D2。再有,如果是检索对象(步骤D12中是),那么检测轻拂操作的方向(步骤D13),检索排列在该轻拂方向上的保存图像组,将除了正显示的图像之外的其他图像(包含检索对象的图像)作为检索传送用的图像读出并获取(步骤D14),使之切换显示于再生画面(步骤D15)。之后,使检索对象识别显示(步骤D16)后返回至上述的步骤D2。

这样,虽然在被切换为逐次传送模式的状态下进行了轻拂操作时进行逐次传送处理,而在被切换为检索传送模式的状态下进行了轻拂操作时进行检索传送处理。

如上,在第2实施方式中,控制部1在触摸面板上进行了轻拂操作之际从显示部6a所显示的显示数据之中将与轻拂操作的触摸开始位置相应的显示部分确定为检索对象,并且基于轻拂操作的方向而将以给定的基准排列着的多个图像的正向或反向确定为检索方向,基于该显示部分从沿该检索方向排列着的图像之中检索除了正显示的图像之外的其他图像并使之显示,因此通过1次轻拂操作就能实现指定检索对象的操作和图像传送 操作,并且可以根据用户的意向来选择在保存图像组之中的哪个范围内进行检索,仅通过进行轻拂操作就能检索所期望的图像,能够使指示所期望的图像的显示时的操作性大幅地提高,除此之外,还能高效检索所期望的图像。

控制部1在基于检索对象对保存图像组进行检索的情况下,对包含该检索对象的显示部分的图像进行检索,因此可以将与触摸开始位置相应的显示部分作为共同的被摄体来检索其他图像,能够容易地检索包含共同的被摄体的其他图像。

控制部1在满足给定条件的情况下(被切换为检索传送模式的情况下),进行从轻拂操作的方向上排列着的图像之中检索其他图像并加以显示的显示控制(检索传送处理),在未满足给定条件的情况下(被切换为逐次传送模式的情况下),进行使从以给定的基准排列着的多个图像之中按其正向或反向的顺序选择出的图像显示的显示控制(通常的逐次传送处理),因此即便是相同的轻拂操作,也能将通常的逐次传送处理与检索传送处理区别开来执行。

另外,在上述的第2实施方式中,在满足给定条件的情况下(被切换为检索传送模式的情况下)进行检索传送处理,在未满足给定条件的情况下(被切换为逐次传送模式的情况下)进行通常的逐次传送处理,但给定条件未限于传送模式,也可以是图14所示的条件。

图14是用于说明第2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图,是例示出虽然在通过1次轻拂操作就能实现指定检索对象的操作和图像传送操作这一点上与第2实施方式相同但给定条件分别不同的情况的图。

图14的(1)与图12的(1)同样地表示包含人物A、B、C、D的图像的显示状态。图14的(2)表示在轻拂操作的开始位置处用户所期望的人物A的脸部部分被触摸的状态。图14的(3)表示在图14的(2)的状态(轻拂开始位置)下停止了给定时间(例如1秒)以上的情况,表示如果与该开始位置相应的显示部分为检索对象那么识别显示(例如粗框显示)该检索对象。

图14的(4)表示从轻拂开始位置停止了给定时间以上之后进行了轻拂操作的状态,在图示的例子中表示向右方向的轻拂操作。这样,若进行 轻拂操作,则控制部1在轻拂操作开始时参照对从该触摸开始起的停止时间进行测定的定时器(省略图示),判别在轻拂操作开始时在该位置处是否停止了给定时间以上,如果停止了给定时间以上,那么判断为满足给定条件,进行检索传送处理,但如果未停止给定时间以上,那么判断为不满足给定条件,进行通常的逐次传送处理。

图14的(5)表示通过检索传送处理的执行来检索并显示包含检索对象的图像的状态,在轻拂开始时被指定的检索对象(人物A的脸部部分)继续被识别显示(粗框显示)。其中,在即便检测到停止了给定时间以上也无法确定检索对象的情况下,与第2实施方式同样,为了将本次的轻拂操作设为无效而进行错误显示(显示“无法检测检索对象”的消息)。这样,在轻拂开始时将在此位置处停止了给定时间以上作为给定条件,由此无需进行切换传送模式的操作而仅进行轻拂操作就可以检索所期望的图像,能够使指示所期望的图像的显示时的操作性大幅地提高。

图14的(6)表示:在再生画面上显示图像之际,检测图像内所包含的给定数据(人物的脸部、摄影日期时间、摄影场所)、即能成为检索对象的数据,并对该数据进行了识别显示(例如粗框显示)的状态。这样,在预先识别显示能成为检索对象的数据的状态下,用户将为了指定所期望的检索对象而被识别显示的任一个数据作为轻拂操作的开始位置来执行轻拂操作。图14的(7)表示作为轻拂操作的开始位置而触摸了用户所期望的检索对象(人物A的脸部部分)的状态,在图示的例子中表示向右方向的轻拂操作。

这样,若进行轻拂操作,则控制部1在该轻拂开始时判别是否从正被识别显示的检索对象的位置起进行了轻拂操作,如果是从正被识别显示的检索对象的位置起开始轻拂,那么判断为满足给定条件,并进行检索传送处理,如果不是从正被识别显示的检索对象的位置起开始轻拂,那么判断为不满足给定条件,进行通常的逐次传送处理。

图14的(8)表示通过检索传送处理的执行来检索并显示了包含检索对象的图像的状态,在轻拂开始时已被指定的检索对象(人物A的脸部部分)继续被识别显示(粗框显示)。其中,在再生中的图像内连1个检索对象也不包含的情况下,只要进行通常的逐次传送处理即可。这样,通 过在轻拂操作开始时将从检索对象的位置起进行了轻拂操作作为给定条件,从而仅通过进行轻拂操作就能检索所期望的图像,能够使指示所期望的图像的显示时的操作性大幅地提高。

再有,在上述的第2实施方式及图14示出的其变形例中,虽然例示出在轻拂开始时指定1个检索对象的情况,但也可以通过基于多点触摸的轻拂操作来指定多个检索对象。

还有,在上述的各实施方式中,虽然示出作为图像显示装置而适用于摄像装置(数码相机)的情况,但未限于此,例如也可以是个人计算机、PDA(面向个人的便携型信息通信设备)、平板型终端装置、智能手机等移动电话机、电子游戏机、音乐播放器等。

此外,上述各实施方式中示出的“装置”或“部”可以按功能分类而被分离到多个框体,但未限于单个的框体。另外,上述流程图所描述的各步骤未限于时序性的处理,也可以并列地处理多个步骤、或分开独立地处理多个步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