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体信息识别装置及所述生物体信息识别装置的扫描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262136阅读:179来源:国知局
生物体信息识别装置及所述生物体信息识别装置的扫描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生物体信息识别装置及所述装置按多样的图案使由多个压电元件构成的识别行及识别列激活的方法。具体而言,本发明涉及一种能够用于识别手指的指纹、血管、骨骼等生物体信息而识别出使用者个人的生物体信息识别装置及其驱动方式,特别是涉及一种方法论,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体信息识别装置内形成的多个识别行及识别列能够按特定图案激活,进一步地,当各识别行或识别列激活时,选择性地使构成各识别行或识别列的压电元件激活,以多样的图案扫描使用者的手指指纹、血管、骨骼等生物体信息。



背景技术:

使用者认证在进行所有金融交易方面堪称必不可少的步骤,特别是最近,由于网络及便携用终端的发达,随着对移动金融的关心提高,对迅速而准确的使用者认证装置、认证方式的需求正在增加。

另一方面,使用者的手指指纹作为能够满足如上所述需要的认证媒介之一,许多运营商及开发者正在不断发展能够利用使用者的指纹进行认证的装置及方式。

最近,与指纹识别装置相关,摆脱以往曾以光学方式捕获指纹图像的方式,对发生超声波并掌握指纹形态的所谓超声波方式的研究如火如荼。

为了利用超声波信号掌握使用者的生物体信息,要求多样的技术思想,但在其中,本发明涉及以何种图案扫描使用者的生物体信息,更准确而言,扫描诸如手指的指纹、血管、骨骼形状的个人固有信息,特别是本发明选择性地使在基板上形成的多个识别行及识别列,以及构成所述识别行及识别列的多个压电元件激活,使得能够体现高效的扫描图案。

本发明以这种技术背景为基础进行发明,为了不仅满足以上考查的技术要求,而且提供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无法容易地发明的追加性技术要素而发明。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韩国公开专利10-2005-0047921(2005.05.23.公开)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使得生物体信息识别装置选择性地使多个识别行及识别列激活,扫描使用者的生物体信息,更具体而言,扫描使用者的手指指纹、血管、骨骼的形状等。

特别是此时,其目的在于,所述生物体信息识别装置把基板上形成的多个压电元件设置为多个行(识别行)或多个列(识别列),按特定图案使各识别行及识别列激活,以多样的方式扫描生物体信息。

另外,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在使各识别行及识别列激活时,发生用于获得手指指纹图像(二维图像)的第1超声波信号、用于获得手指内血管、骨骼图像(三维图像)的第2超声波信号,使得通过一次扫描便能够同时获得二维图像和三维图像。

解决问题的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如上所述的问题,本发明的生物体信息识别装置扫描使用者的生物体信息的方法的特征在于,生物体信息识别装置包括由多个压电元件构成的n个识别行及m个识别列,生物体信息识别装置包括:(a)使得按从第一识别行至第n识别行的顺序激活的步骤;(b)使得按从第一识别列至第m识别列的顺序激活的步骤。

另外,在所述生物体信息识别装置的扫描方法中,其特征在于,所述(a)步骤使第奇数识别行依次激活,之后,使第偶数识别行依次激活;所述(b)步骤使第奇数识别列依次激活,之后,使第偶数识别列依次激活。

另外,在所述生物体信息识别装置的扫描方法中,其特征可以还在于,所述(a)步骤把所述n个识别行分开设置为2个以上的识别行组,按所述识别行组进行激活;所述(b)步骤把所述m个识别行分开设置为2个以上的识别列组,按所述识别列组进行激活。

另一方面,在所述生物体信息识别装置的扫描方法中,其特征可以在于,所述识别行或识别列包括多个压电元件,且所述多个压电元件在各个识别行上排列成1行,在识别列上排列成1列。

此时,其特征可以在于,所述识别行或识别列激活时,在所述各识别行或识别列上排列的压电元件同时激活。

另外,其特征在于,所述识别行或识别列激活时,在所述各识别行或识别列上排列的压电元件中的一个以上压电元件选择性地激活。

另一方面,在所述生物体信息识别装置的扫描方法中,其特征可以在于,所述识别行或识别列包括多个压电元件,且所述多个压电元件在各个识别行上排列成多个行,在识别列上排列成多个列。

此时,其特征可以在于,所述识别行或识别列激活时,在所述各识别行或识别列上排列的压电元件同时激活。

另外,其特征可以还在于,所述识别行或识别列激活时,在所述各识别行或识别列上排列的压电元件中的一个以上压电元件选择性地激活。

另一方面,在所述生物体信息识别装置的扫描方法中,使各识别行或识别列激活的步骤可以包括:发生用于获得二维图像的第1超声波信号的第1激活步骤;发生用于获得三维图像的第2超声波信号的第2激活步骤。

此时,其特征可以在于,二维图像为所述使用者的指纹图像,三维图像为所述使用者的血管或骨骼图像。

本发明另一方面的生物体信息识别装置的特征可以在于,包括:基板;在所述基板上构成n个识别行及m个识别列进行排列的多个压电元件;选择性地使所述多个压电元件激活的控制部;所述控制部使得按从第一识别行至第n识别行的顺序激活后,使得按从第一识别列至第m识别列的顺序激活。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可以把在基板上形成的多个压电元件设置为使用者确定的任意的行(识别行)及列(识别列),可以按多种图案使各识别行及识别列激活,具有能够以多样的方式扫描生物体信息的效果。

另外,根据本发明,在使用者的生物体信息扫描时,依次发生互不相同波长及大小的超声波信号,同时获得二维图像和三维图像,从而具有能够更准确地进行使用者认证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显示了本发明的生物体信息扫描方法的第1实施例。

图2显示了本发明的生物体信息扫描方法的第2实施例。

图3显示了本发明的生物体信息扫描方法的第3实施例。

图4显示了基板上以行列形状形成的压电元件形成1行而构成一个识别行、形成1列而构成一个识别列的状态。

图5显示了基板上前后行错开地形成的压电元件形成1行而构成一个识别行、形成1列而构成一个识别列的状态。

图6显示了基板上以行列形状形成的压电元件形成多个行而构成一个识别行、形成多个列而构成一个识别列的状态。

图7显示了在如所述图6所示设置了识别行、识别列的状态下,个别压电元件选择性地激活并扫描的状态。

图8显示了基板上前后行错开地形成的压电元件形成多个行而构成一个识别行、形成多个列而构成一个识别列的状态。

图9显示了在如所述图8所示设置了识别行、识别列的状态下,个别压电元件选择性地激活并扫描的状态。

图10显示了使第1超声波信号及第2超声波信号依次发生而获得二维图像及三维图像的状态。

图11依次显示了在一次扫描中获得二维图像及三维图像的过程。

【符号说明】

100:基板

110:识别行130:识别列

300:压电元件311:信号生成元件313:信号接收元件

500:覆盖基板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本发明的说明书中依据附图的以下详细说明,本发明的目的和技术构成及其作用效果相关详细事项将会更明确理解。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

本说明书中公开的实施例不应解释为或用于限定本发明的范围。对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包括本说明书的实施例在内的说明,当然具有多样的应用。因此,本发明的详细说明中记载的任意实施例,只是用于更好地说明本发明的示例,并非有意将本发明的范围限定于实施例。

附图中标识并在以下说明的功能模块,只是可能的体现示例。在其它体现中,在不超出详细说明的思想及范围的范围内,可以使用其它功能模块。另外,本发明的一个以上功能模块显示为个别模块,但本发明的功能模块中的一个以上可以是执行相同功能的多种硬件及软件构成的组合。

另外,所谓包括某种构成要素的表现,作为开放型的表现,只是单纯指称相应构成要素存在,不得理解为排除追加的构成要素。

进而,当言及某种构成要素连接于或接续于另一构成要素时,应理解为既可以直接连接或接续于另一构成要素,也可以在中间存在其它构成要素。

另外,诸如“第1、第2”等的表现,作为只用于区分多个构成的用途的表现,不限定构成之间的顺序或其它特征。

当说某部分与另一部分“连接”时,这不仅是“直接连接”的情形,还包括在其中间设置其它构件并“间接连接”的情形。另外,当说某部分“包括”某构成要素时,只要没有特别反对的记载,则不限定其它构成要素,意味着可以还具备其它构成要素。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生物体信息识别装置的扫描方法进行考查。

在对扫描方法正式进行说明之前,对成为扫描的主体的生物体信息识别装置的基本结构进行考查。

本发明的生物体信息识别装置作为必需的构成要素,包括:基板、在所述基板上形成的多个压电元件,以及用于把所述压电元件设置为识别行、识别列并选择性地使其激活的控制部。

首先,基板作为形成有多个压电元件的板,意味着可以在绝缘基板表面形成导体图案的绝缘材料。所述基板其本身可以具有刚性或柔软性,作为所述基板的制造原料,可以包括钠钙玻璃或铝硅酸盐玻璃等化学强化/半强化玻璃、聚酰亚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丙二醇、聚碳酸酯等强化或柔性塑料、蓝宝石等。

所述基板可以为具有柔软特性的柔性(flexible)基板、曲面基板、弯曲基板,包括这种基板的生物体信息识别装置也可以根据配备相应生物体信息识别装置的终端的用途及功能而具有柔性、曲面、弯曲特性。

另一方面,作为优选实施例,所述基板可以由pcb(印刷电路板)构成。pcb基板根据电路设计,把连接电路部件的电气配线表现为配线图形,既可以在绝缘物上再现电气导体,也可以搭载电气部件并形成使其电路连接的配线,除部件的电气连接功能之外,还能够使部件坚固地固定。

另一方面,本发明的生物体信息识别装置也可以还具备覆盖基板。覆盖基板形成于在基板上形成的多个压电元件的上侧,其意味着供使用者的手指直接触碰的基板。所述覆盖基板也可以利用与前面言及的基板相同的制造原料,但优选地,可以以玻璃体现。在图5及图8中,提示了覆盖基板的形成例。

接下来,在所述基板上形成的多个压电元件,发挥发生超声波信号或从外部接收所述超声波信号反射的功能。所述压电元件可以在基板上图案化形成设计者需要的形态的电极后,在图案化的电极上涂布由铅、锆、钛混合的物质而形成。

在以往指纹识别装置中,把陶瓷结构体在基板或导电性电极上一个个地个别配置,不同于此,本发明中的压电元件可以在一个平面基板上,按任意形状对电极进行图案化,在所述任意形状的电极上,使pzt成分的涂布层层叠而形成压电元件群,从这点而言,两者存在工序上的差异。此时,在所述电极上层叠pzt成分涂布层的方法,可以存在把完成了电极图案化的基板放入包含pzt成分的溶液的方法或在完成电极图案化的基板上转写pzt成分的涂布膜的方法等多样方法。

另一方面,本发明的生物体信息识别装置以按后述图4或图5中所示形态形成压电元件为前提。即,当根据前述方式形成压电元件时,根据设计者在基板上以何种形状进行电极图案化,压电元件的排列可以多种多样,但在本详细说明中,以如图4或图5中所示排列者为前提进行说明。

另外,所谓识别行或识别列,意味着所述包括多个压电元件的基板上假想的行、列,此时,所述识别行或识别列由控制部所设置。

控制部如前所述,发挥使多个压电元件设置为任意的识别行或识别列并选择性地使其激活的功能。此时,所谓选择性地激活,意味着使各压电元件个别地区分并激活。

具体而言,所述控制部发挥控制作用,把基板上存在的多个压电元件中的一部分设置为识别行或识别列,使构成各识别行或识别列的压电元件激活,从而使激活的元件发生超声波信号,接收反射波,使得能够掌握使用者的生物体信息。

所述控制部可以包括至少一个的演算手段和存储手段,此时,演算手段既可以是通用的中央演算装置(cpu),也可以是适合特定目的而体现的可编程设备元件(cpld,fpga)、定制型半导体演算装置(asic)或微控制器芯片。另外,作为存储手段,可以使用易失性存储器元件、非易失性存储器元件或非易失性电磁存储元件。

另一方面,本发明中的压电元件分别可以个别地激活,所述控制部也可以利用独立的识别符区分各个压电元件并进行控制,因此,可以以完全不同于以往指纹识别装置的方式,体现使用者生物体信息识别过程,即扫描过程。

下面参照附图,对识别行或识别列借助于所述控制部而以何种图案激活并扫描进行考查。

图1图示了本发明的使用者生物体信息扫描方法的第1实施例。

当假定在基板100上设置有n个识别行110及m个识别列130时,生物体信息识别装置首先使得按从第一识别行110至第n识别行110的顺序激活,从而执行纵向的扫描。此时,所述多个识别行110依次被激活,且在第一识别行110被激活之后,在相应识别行110保持激活的状态下,下一行的识别行110依次被激活,最终所有识别行110被激活,可以以这方式实现纵向扫描,或者,在第一识别行110被激活之后,在相应识别行110解除激活的状态下,下一行的识别行110被激活,以这种方式依次进行激活,最终只有个别识别行110被激活,可以以这种方式实现扫描。

另一方面,在所有识别行110的激活完成之后,可以以相同方式实现对识别列130的激活并进行扫描。

即,根据图1的实施例,当使用者使手指位于生物体信息识别装置上时,进行所有识别行110的激活及进行所有识别列130的激活,实现纵向->横向的扫描。

图2图示了本发明的使用者生物体信息扫描方法的第2实施例。

因此,生物体信息识别装置首先使第奇数识别行110依次激活,之后使第偶数识别行110依次激活。此时,所述多个第奇数或第偶数识别行110依次被激活,第一奇数行或偶数行识别行110被激活后,在相应识别行110保持激活的状态下,下一奇数行或偶数行依次被激活,最终所有识别行110被激活,可以以这种方式实现纵向扫描。或者,在第一奇数行或偶数行识别行110被激活之后,在相应识别行110的激活被解除的状态下,下一奇数行或偶数行被激活,以这种方式依次进行激活,最终可以以只有个别奇数行或偶数行被激活的方式实现扫描。

另一方面,虽然附图中未图示,在奇数行及偶数行的识别行110全部实现激活之后,识别列130也以相同方式实现激活。

当以图2所示的方式实现扫描时,具有能够使因接近的识别行110或识别列130同时激活导致的信号干扰实现最小化的效果。即,当如图1所示接近的识别行110或识别列130以极小的差异激活时,发生的超声波信号及接收的反射波引起相互间干扰,会导致识别率低下,但当如图2所示使识别行110或识别列130激活时,借助于各行或列之间的距离,信号干扰现象会减小,因此,具有能够减小识别率低下的效果。

图3图示了本发明的使用者生物体信息扫描方法的第3实施例。

据此,生物体信息识别装置可以把n个识别行110分开设置为2个以上的识别行组,使所述识别行组依次激活,进行纵向的扫描。例如,当参照图3时,生物体信息识别装置把2个识别行110设置为一个识别行组,在第1回次,使第1识别行组同时激活,在第2回次,使第2识别行组同时激活,可以以这种方式使全部识别行110激活。

另一方面,此时,象前面的图1及图2中一样,多个识别行组被依次激活,在第一识别行组被激活之后,在相应识别行组保持激活的状态下,第二识别行组被依次激活,最终所有识别行组被激活,可以以这种方式实现纵向扫描。或者,第一识别行组被激活之后,在相应识别行组的激活解除的状态下,下个识别行组被激活,以这种方式依次进行激活,最终只有个别识别行组被激活,可以以这种方式实现纵向扫描。

另一方面,虽然图中未图示,在识别行组全部实现激活之后,以相同方式,针对识别列130也设置识别列组并实现激活。

当以如图3所示的方式实现扫描时,具有可以比图1中的实施例更快地进行扫描的效果。即,根据图3的实施例,多个识别行110或识别列130可以设置为各个组并同时激活,因而与象图1一样个别识别行110或识别列130激活的情形相比,更快实现扫描。

以上参照图1至图3,对生物体信息识别装置使多个识别行110或识别列130按特定图案激活的过程,即,对进行扫描的过程进行了考查。

下面参照图4至图9,对各识别行110或识别列130如何构成、构成各识别行110或识别列130的压电元件300如何激活进行考查。

图4图示了在生物体信息识别装置的基板100上,压电元件300以行列形状排列的状态。当参照图4时,多个压电元件300可以有多个沿横向排列而构成一行,其它的多个压电元件300沿纵向排列,构成一列。另外,此时,各行优选地可以按相同的间隔形成,这对于列也可以相同地应用。当从某一个特定压电元件300的观点重新考查这种排列形态时,某特定压电元件300的上/下、左/右存在其它压电元件300,优选地,至上/下/左/右其它压电元件300的距离可以既定。

在压电元件300如图4所示排列的状态下,生物体信息识别装置可以把在一行上排列的压电元件300设置为一个识别行110,可以把在一列上排列的压电元件300设置为一个识别列130。

例如,在使识别行110激活的步骤中,可以把构成1行的压电元件300设置为第1识别行110,把构成2行的压电元件300设置为第2识别行110等,使它们依次激活,在使识别列130激活的步骤中,也应用相同的方式。

另一方面,此时,所述构成各个识别行110或识别列130的压电元件300被激活,这意味着构成所述识别行110或识别列130的压电元件300中一部分作为信号生成元件311被激活,此外的压电元件300作为信号接收元件313被激活,使得信号生成元件311发生超声波信号,信号接收元件313接收反射波信号。此时,所谓反射波信号,意味着所述发生的超声波信号被使用者的手指(指纹、血管、骨骼)反射。

此时,生物体信息识别装置可以以两种方式,使所述各识别行110或识别列130激活。

第一,生物体信息识别装置可以把各识别行110或识别列130的第奇数压电元件300设置为信号生成元件311,把第偶数压电元件300设置为信号接收元件313,使相应压电元件300同时激活,使得分别执行超声波发生、反射波接收的功能。

第二,生物体信息识别装置可以把各识别行110或识别列130的特定压电元件300设置为信号生成元件311,把与所述信号生成元件311接近的压电元件300设置为信号接收元件313,使得第1次激活后,把接近前面曾设置的信号生成元件311的压电元件300设置为新信号生成元件311,而且把与相应信号生成元件311接近的压电元件300设置为新信号接收元件313,使得第2次激活,如此把各压电元件300依次设置为信号生成元件311,而且,每当新设置信号生成元件311时,可以把与之接近的压电元件300设置为信号接收元件313,使各识别行110或识别列130激活。例如,当参照图4时,生物体信息识别装置可以在把第1识别行110的第二压电元件300设置为信号生成元件311、把第一及第三压电元件300设置为信号接收元件313后,使得第1次激活,以便各压电元件300能够发生超声波及接收反射波,然后,把第1识别行110的第三压电元件300设置为信号生成元件311,把第二及第四压电元件300设置为信号接收元件313,使得第2次激活,可以把这种过程针对相应第1识别行110的所有压电元件300反复实施,使得实现第1识别行110的激活。这种过程针对识别列130也可以同样应用。

图5显示了在生物体信息识别装置的基板100上,压电元件300构成多行进行排列,且构成某任意行的压电元件300与构成紧上方的行(以下称为前序行)或紧下方的行(以下称为后序行)的压电元件300错开地排列的状态。

所谓与前序行的压电元件300或后序行的压电元件300错开地排列,意味着当在基板100上排列前序行的压电元件300、相应行的压电元件300、后序行的压电元件300时,不构成纵轴方向的列。不过,此时需要注意的是,当存在于前序行压电元件300与两行间隔的行的压电元件300在基板100上排列时,构成沿纵轴方向的列。即,在垂直连接第一行与第三行的压电元件300的情况下,如图5所示,构成一列。

更优选地,意味着当以构成特定行的多个压电元件300中的任意压电元件300为基准观察时,构成得排列于,从构成所述特定行的前序行的压电元件300中存在于与所述任意压电元件300最接近距离的两个压电元件300的连接线段中心点,沿垂直方向延长的轴上。

如果参照图5考查可知,第二行的压电元件1的位置,配置于从连接第一行的压电元件2及3的线段中心点垂直延长的轴上。压电元件1的位置不仅是第一行的压电元件300,即使以第三行的压电元件300为基准,也可以以相同的方式确定。

当通过这种方式使压电元件形成于基板100上时,完成状态的生物体信息识别装置具有如图5所示的行列扭转形态的压电元件300配置。

另一方面,在压电元件300如图5所示排列的状态下,生物体信息识别装置可以把在一行上排列的压电元件300设置为一个识别行110,把在一列上排列的压电元件300设置为一个识别列130。此时,识别列130由位于第奇数行上的压电元件300的集合或位于第偶数行上的压电元件300的集合构成。

另外,此时,如图4中的实施例一样,生物体信息识别装置可以以两种方式,使所述各识别行110或识别列130激活。即,生物体信息识别装置可以把各识别行110或识别列130的第奇数压电元件300设置为信号生成元件311,把第偶数压电元件300设置为信号接收元件313(或与此相反,第奇数压电元件300设置为信号接收元件313,第偶数压电元件300设置为信号生成元件311),使相应压电元件300同时激活,使得分别执行超声波发生、反射波接收功能,或者,把各识别行110或识别列130的特定压电元件300设置为信号生成元件311,把与所述信号生成元件311接近的压电元件300设置为信号接收元件313,使得第1次激活后,把接近前面曾设置的信号生成元件311的压电元件300设置为信号生成元件311,而且,把与相应信号生成元件311接近的压电元件300设置为信号接收元件313,使得第2次激活,把各压电元件300依次设置为信号生成元件311,而且,每当新设置信号生成元件311时,可以把与之接近的压电元件300设置为信号接收元件313,同时使各识别行110或识别列130激活。

图6显示了在基板100上,在压电元件300以如前面考查的图4所示的行列形状排列的状态下,生物体信息识别装置把在“多个”行上排列的压电元件300设置为了一个识别行110,把在“多个”列上排列的压电元件300设置为一个识别列130的实施例。

图6作为一个示例,显示了基板100上3个行的压电元件300被识别为一个识别行110,3个列的压电元件300被识别为一个识别列130的情形。此时,生物体信息识别装置选择性地使所述识别行110上的压电元件300激活,进行基于识别行110的生物体信息扫描,其过程如下。

首先作为1步骤,生物体信息识别装置确定多个压电元件300中一个或其以上的压电元件300,将其设置为信号生成元件311(1步骤)。此时,所谓信号生成元件311,意味着发生超声波信号的压电元件300,所述控制部向某个特定压电元件300施加电气信号、脉冲信号,从而使所述压电元件300引起振动,使得可以发生超声波信号。此时,超声波信号的大小会因施加于所述信号生成元件311的电气信号的大小而异。另外,所述控制部对内可以存储有针对在基板100上存在的压电元件300的个别识别符,当要把某特定位置的压电元件300设置为信号生成元件311时,以相应压电元件300的识别符为基准施加电气信号,从而能够设置及激活。

作为2步骤,生物体信息识别装置把前面设置的信号生成元件311之外的压电元件300中一个或两个以上压电元件300,设置为信号接收元件313(2步骤)。所谓信号接收元件313,发挥接收借助于所述信号生成元件311而发生的超声波信号被使用者生物体组织反射回来的反射波的功能。此时,生物体信息识别装置优选地可以把最接近所述信号生成元件311的压电元件300设置为信号接收元件313,这是为了使超声波信号因在空气中行进而导致的能量缺失实现最小化,从而更清晰地接收反射波信号。当信号生成元件311为特定的某一个压电元件300时,作为信号接收元件313,可以设置在所述信号生成元件311的上/下、左/右存在的压电元件300。不过,这种图案方式只不过是一个实施例,应理解为所述控制部可以与信号生成元件311的接近程度无关,把在任意位置存在的压电元件300设置为信号接收元件313。如果以图7为例,以信号生成元件311为中心,周边9个压电元件300可以设置为信号接收元件313。

3步骤及4步骤是使前面设置的信号生成元件311及信号接收元件313分别激活,并使得根据各个的功能而驱动的步骤。具体而言,生物体信息识别装置使信号生成元件311激活,发生超声波信号,使信号接收元件313激活,使得接收反射波信号。

4步骤之后,生物体信息识别装置把接近所述信号生成元件311的多个压电元件300中某一个设置为新信号生成元件311(5步骤)。此时,新信号生成元件311在接近前面1步骤中曾设置的信号生成元件311而存在的压电元件300中选定。例如,5步骤中设置的新信号生成元件311,可以设置在1步骤中曾设置的信号生成元件311的左侧或右侧存在的压电元件300中某一个。

5步骤中新设置的信号生成元件311的方向性,与扫描方向也存在关联性。即,当新设置的信号生成元件311设置为位于以往信号生成元件311的右侧的压电元件300时,扫描方向为右侧方向,当新设置的信号生成元件311设置为位于以往信号生成元件311的左侧的压电元件300时,扫描方向为左侧方向。

6步骤是生物体信息识别装置根据5步骤中设置的新信号生成元件311,也新设置信号接收元件313的步骤。6步骤以与2步骤中设置信号接收元件313类似的方式进行。

另一方面,作为在6步骤中需要特殊指出的事项,本步骤中设置的信号接收元件313可以与2步骤中曾设置的信号接收元件313重复。如图7所示,当信号生成元件311向右侧移动一个并设置时,与此相应,成为信号接收元件313也随着所述信号生成元件311而向右侧移动的相同形态,此时,会存在重复的一部分压电元件300,即,信号接收元件313。

最后,7步骤及8步骤是使新设置的信号生成元件311及信号接收元件313激活,使得分别发挥超声波发生及反射波接收功能的步骤。

本发明的压电元件300激活方法反复执行1步骤至8步骤的过程,优选地,从某识别行110或识别列130的一端直至末端,反复执行信号生成元件311设置及激活的过程。因此,当使用者使手指位于生物体信息识别装置上时,生物体信息识别装置可以通过一行或多行中的信号生成元件311设置、信号接收元件313设置及激活,使压电元件300反复超声波发生及反射波接收过程,利用接收的反射波信号,获得所述使用者的指纹、血管、骨骼形状等生物体信息。

图8显示了在基板100上,在压电元件300以如前面考查的图5所示形状排列的状态下,生物体信息识别装置把在“多个”行上排列的压电元件300设置为了一个识别行110,把在“多个”列上排列的压电元件300设置为一个识别列130的实施例。

图8作为一个示例,显示了基板100上3个行的压电元件300被识别为一个识别行110,3个列的压电元件300识别为一个识别列130的情形。生物体信息识别装置选择性地使所述识别行110上的压电元件300激活,进行基于识别行110的生物体信息扫描,其过程如下。

首先作为1步骤,生物体信息识别装置确定多个压电元件300中一个或其以上的压电元件300,将其设置为信号生成元件311(1步骤)。

作为2步骤,生物体信息识别装置把前面设置的信号生成元件311之外的压电元件300中一个或两个以上压电元件300设置为信号接收元件313(2步骤)。当信号生成元件311为特定的某一个压电元件300时,作为信号接收元件313,可以设置在所述信号生成元件311的周边存在的压电元件300。当参照图8时,例如在一个识别行110上,以信号生成元件311为中心,周边6个压电元件300可以设置为信号接收元件313。

3步骤及4步骤是使前面设置的信号生成元件311及信号接收元件313分别激活,并使得根据各个的功能而驱动的步骤。具体而言,生物体信息识别装置使信号生成元件311激活,发生超声波信号,使信号接收元件313激活,使得接收反射波信号。

4步骤之后,生物体信息识别装置把接近所述信号生成元件311的多个压电元件300中某一个设置为新信号生成元件311(5步骤)。此时,新信号生成元件311在接近前面1步骤中曾设置的信号生成元件311而存在的压电元件300中选定。例如,5步骤中设置的新信号生成元件311,可以设置在1步骤中曾设置的信号生成元件311的左侧、右侧或对角线方向存在的压电元件300中某一个。

另一方面,5步骤中新设置的信号生成元件311的方向性,与扫描方向也存在关联性。即,当新设置的信号生成元件311设置为位于以往信号生成元件311的右侧的压电元件300时,扫描方向为右侧方向,当新设置的信号生成元件311设置为位于以往信号生成元件311的对角线方向的压电元件300时,扫描方向为对角线方向。

6步骤是生物体信息识别装置根据5步骤中设置的新信号生成元件311,也新设置信号接收元件313的步骤。6步骤以与2步骤中设置信号接收元件313类似的方式进行。

最后,7步骤及8步骤是使新设置的信号生成元件311及信号接收元件313激活,使得分别发挥超声波发生及接收反射波接收功能的步骤。

图9图示了根据前面考查的1步骤至8步骤的过程,识别行110上的压电元件300选择性地激活的状态。本发明的压电元件300激活方法如上所述,反复执行1步骤至8步骤的过程,优选地,从某特定行或特定列的一端直至末端,反复执行信号生成元件311设置及激活的过程。因此,当使用者使手指位于生物体信息识别装置上时,生物体信息识别装置可以通过一行或多行中的信号生成元件311设置、信号接收元件313设置及激活,使压电元件300反复超声波发生及反射波接收过程,利用接收的反射波信号,获得所述使用者的指纹、血管、骨骼形状等生物体信息。

以上对本发明的生物体信息识别装置把多个压电元件300设置为识别行110或识别列130,使这些识别行110或识别列130按照何种图案激活,进而在各识别行110或识别列130内如何把压电元件300区分为信号生成元件311及信号接收元件313并使得激活进行了考查。

下面参照图10及图11,对生物体信息识别装置同时获得使用者生物体信息的二维图像及三维图像的过程进行考查。

本发明的生物体信息识别装置在使各识别行110或识别列130激活时,更准确而言,在选择性地使各识别行110或识别列130内的压电元件300激活方面,可以控制使得信号生成元件311生成频率不同的超声波信号。

频率不同的超声波信号根据能够透过使用者生物体组织的程度,可以在用户的手指指纹表面反射或可以在使用者的手指内部血管或骨骼表面反射。本发明的生物体信息识别装置的目的在于,利用超声波信号的这种性质,如图10所示,可以在一次扫描中全部获得二维图像(手指指纹)及三维图像(手指血管、骨骼)。

图11按顺序显示了图10的扫描过程。

如果根据图11,生物体信息识别装置首先为了获得二维图像而第1次使识别行110激活,即,发生第1超声波信号,然后,为了获得三维图像而第2次使识别行110激活,即,发生第2超声波信号。另外,在进行了旨在获得二维图像及三维图像的识别行110的激活之后,还以相同的方式对识别列130进行激活。

当以使识别行110激活的过程为基准观察时,旨在获得所述二维图像及三维图像的激活,可以以如下两种方式实现。

第一,生物体信息识别装置可以针对所有识别行110,首先进行旨在获得二维图像的识别行110激活,然后,再次进行旨在获得三维图像的识别行110激活。此时,当使用者的手指位于生物体信息识别装置上时,进行第二次的识别行110激活,在各个激活过程中,如前面说明所示,发生第1超声波信号、第2超声波信号。

第二,生物体信息识别装置在使一个个的识别行110激活时,可以继发生第1超声波信号之后,立即发生第2超声波信号。例如,当假定对第1识别行110的激活实现时,控制使得最初发生第1超声波信号,然后立即发生第2超声波信号,从而可以使得能够从第1识别行110全部获得部分的二维图像及三维图像。

以上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生物体信息识别装置的构成及利用相应装置扫描使用者的生物体信息的方法,即,使多个识别行及识别列以多样的图案激活的多样方法进行了考查。

以上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及应用例进行了图示和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所述特定的实施例及应用例,在不超出权利要求书请求的本发明要旨的范围内,当然可以由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多样地变更实施,这种变形实施不得区别于本发明的技术思想或展望进行理解。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