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度处理方法及装置与流程

文档序号:19042631发布日期:2019-11-05 23:18阅读:261来源:国知局
温度处理方法及装置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电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温度处理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具备温度设定功能的嵌入式产品,既可以显示摄氏温度又可以显示华氏温度。但在华氏温度显示界面下,按上调/下调按键进行加/减设定温度,会出现华氏温度变化不连续的情况。例如,多次按上调键,设定温度依次变化为61℉->63℉->64℉->66℉->68℉->70℉。可见,其温度变化不连续,且不规律(有时增加1℉,有时加2℉),不利于用户体验。

有些产品为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方案为,为华氏温度和摄氏温度各定义一个变量TF、TC,在摄氏温度显示界面下,定时通过TC计算出TF;在华氏温度显示界面下,定时通过TF计算出TC。该处理方式存在转换的实时性差、转换关系混乱等问题,且若系统中存在多个温度,容易遗漏转换。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温度处理方法及装置,能够避免设定温度时华氏温度温度不连续的问题,改善了用户体验。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温度处理方法,包括:生成步骤,根据摄氏温度和华氏温度的转换关系,生成指示摄氏温度和华氏温度之间的对应关系的温度信息;以及获得步骤,根据该温度信息获得连续的华氏温度。

进一步地,所述温度信息为包括摄氏温度和华氏温度标志位的组合,利用该摄氏温度和所述华氏温度标志位获得所述连续的华氏温度。

进一步地,所述温度信息满足:当摄氏温度的值为5的倍数时,摄氏温度对应两个相同的华氏温度,但所述华氏温度标志位不同;以及

当摄氏温度的值不是5的倍数时,摄氏温度对应两个不同的华氏温度,且所述华氏温度标志位不同。

进一步地,当执行所述华氏温度加1℉或减1℉操作时,所述获得步骤中,根据所述摄氏温度是否为5的倍数以及华氏温度标志位的异同来获得连续的华氏温度。

进一步地,执行所述华氏温度加1℉操作时,判断摄氏温度是否为5的倍数,是的话,则摄氏温度加1;和/或

执行所述华氏温度加1℉操作时,若摄氏温度不是5的倍数,则进一步根据所述华氏温度标志位,将摄氏温度保持不变或加1。

进一步地,当执行华氏温度减1℉操作时,判断摄氏温度是否为5的倍数,是的话,则摄氏温度也减1;和/或

若摄氏温度不是5的倍数,则进一步根据所述华氏温度标志位,将摄氏温度保持不变或减1。

进一步地,所述生成步骤,进一步生成由所述温度信息构成的温度信息表;以及

所述获得步骤,根据该温度信息表通过查表获得所述华氏温度。

进一步地,所述获得步骤,利用温度信息表,以所述摄氏温度为索引,并结合所述华氏温度标志位进行查表,以获得所述华氏温度的值。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温度处理装置,包括:生成模块,根据摄氏温度和华氏温度的转换关系,生成指示摄氏温度和华氏温度之间的对应关系的温度信息;以及获得模块,根据该温度信息获得连续的华氏温度。

进一步地,所述温度信息为包括摄氏温度和华氏温度标志位的组合,利用该摄氏温度和所述华氏温度标志位获得所述连续的华氏温度。

进一步地,所述温度信息满足:

当摄氏温度的值为5的倍数时,摄氏温度对应两个相同的华氏温度,但所述华氏温度标志位不同;以及

当摄氏温度的值不是5的倍数时,摄氏温度对应两个不同的华氏温度,且所述华氏温度标志位不同。

进一步地,当执行所述华氏温度加1℉或减1℉操作时,所述获得模块根据所述摄氏温度是否为5的倍数以及华氏温度标志位的异同来获得连续的华氏温度。

进一步地,执行所述华氏温度加1℉操作时,判断摄氏温度是否为5的倍数,是的话,则摄氏温度加1;和/或

执行所述华氏温度加1℉操作时,若摄氏温度不是5的倍数,则进一步根据所述华氏温度标志位,将摄氏温度保持不变或加1。

进一步地,当执行华氏温度减1℉操作时,判断摄氏温度是否为5的倍数,是的话,则摄氏温度也减1;和/或

若摄氏温度不是5的倍数,则进一步根据所述华氏温度标志位,将摄氏温度保持不变或减1。

进一步地,所述生成模块进一步生成由所述温度信息构成的温度信息表;以及所述获得模块根据该温度信息表通过查表获得所述华氏温度。

进一步地,所述获得模块利用温度信息表,以所述摄氏温度为索引,并结合所述华氏温度标志位进行查表,以获得所述华氏温度的值。

本发明通过上述方案,通过生成包括摄氏温度和华氏温度对应关系的所述温度信息,从而不需要分开存储摄氏温度和华氏温度,节省了存储空间,在解决了设定温度时华氏温度不连续的问题,而不需要定时转换摄氏温度和华氏温度,且算法简单,运算速度快,保证了数据的实时性和准确性。此外,在利用软件实现本发明的所述方案时,可以在使用时才调用,从而便于程序的通用及移植。

上述说明仅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发明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

附图说明

构成本发明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优选实施例的所述方法的流程图。

图2(a)、2(b)示出了根据本发明获得步骤的一优选具体实施例的流程图;图2(a)示出了当执行华氏温度加1℉操作时的流程图;以及图2(b)示出了当执行华氏温度减1℉操作时的流程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优选实施例的温度处理装置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具体实施例及相应的附图对本发明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首先结合图1描述根据本发明所述的温度处理方法,该方法可以用于任何具有温度设定和显示功能的电器产品,例如冰箱、空调以及洗衣机等电器。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优选实施例的所述方法的流程图。如图1所示,所述方法包括:生成步骤S1,根据摄氏温度和华氏温度的转换关系,生成指示摄氏温度和华氏温度之间的对应关系的温度信息;以及获得步骤S2,根据该温度信息获得连续的华氏温度。

本发明通过上述方案,通过生成包括摄氏温度和华氏温度对应关系的所述温度信息,从而不需要分开存储摄氏温度和华氏温度,节省了存储空间,在解决了设定温度时华氏温度不连续的问题,而不需要定时转换摄氏温度和华氏温度,且算法简单,运算速度快,保证了数据的实时性和准确性。

其中,所述温度信息为包括摄氏温度和华氏温度标志位的组合,利用该摄氏温度和所述华氏温度标志位获得所述连续的华氏温度。具体地,根据摄氏温度与华氏温度的转换关系:摄氏温度=(华氏温度-32)/1.8,制作如下表1所示的包括摄氏温度和华氏温度标志位的组合的、用以指示摄氏温度和华氏温度之间的对应关系的温度信息表。从该表1可以发现:

1.当摄氏温度的值为5的倍数时,摄氏温度对应两个相同的华氏温度,但所述华氏温度标志位不同。

2.当摄氏温度的值不是5的倍数时,摄氏温度对应两个不同的华氏温度,且所述华氏温度标志位不同。

表1

由此可知,通过将摄氏温度和华氏温度标志位的组合定义为温度信息,则可以利用摄氏温度和所述华氏温度标志位的组合获得连续的华氏温度,即所以温度信息中实际上隐含了华氏温度值。

需要指出是,以上仅仅给出华氏温度与摄氏温度的一段数值的温度信息的列表,但可以理解的是,所述温度信息适用于在全部数值范围内指示两者之间的关系。同时,所述华氏温度标志位分别以0和1标识两种不同状态,然而,本发明也可不限使用0和1作为标志位,只要能实现对两种不同情况的标识即可。

在一个实施例中,当执行所述华氏温度加1℉或减1℉操作时,所述获得步骤S2中,根据所述摄氏温度是否为5的倍数以及华氏温度标志位的异同来获得连续的华氏温度。

具体地,执行所述华氏温度加1℉操作时,判断摄氏温度是否为5的倍数,是的话,则摄氏温度加1。若摄氏温度不是5的倍数,则进一步根据所述华氏温度标志位,将摄氏温度保持不变或加1。具体地,若华氏温度标志位为1,则摄氏温度加1,并同时将其对应的华氏温度标志位清零;若华氏温度标志位为0,则摄氏温度不变,并同时将其对应的华氏温度标志位置为1。

类似的,当执行华氏温度减1℉操作时,判断摄氏温度是否为5的倍数,是的话,则摄氏温度也减1。若摄氏温度不是5的倍数,则进一步根据所述华氏温度标志位,将摄氏温度保持不变或减1。具体地,若华氏温度标志位为0,则摄氏温度减1,并同时将其对应的华氏温度标志位置为1;若华氏温度标志位为1,则摄氏温度不变,并同时将其对应的华氏温度标志位置为0。

则通过以上的描述可知,本发明的方案能够实现华氏温度和摄氏温度的连续增加或减少,提升了用户体验。此外,若要执行2度、3度……的操作,则通过执行上述操作两次、三次……来实现即可。

以下结合图2(a)、2(b)说明上述获得步骤的一优选的具体实施例。图2(a)、2(b)示出了根据本发明所述获得步骤的一优选具体实施例的流程图。首先,如图2(a)所示,当执行华氏温度加1℉操作时,判断摄氏温度的值是否为5的倍数,若摄氏温度的值不是5的倍数,根据表1可知,该摄氏温度的值对应两个不同的华氏温度,需进一步判断华氏温度标志位。若华氏温度标志位为1,则摄氏温度的值加1,同时华氏温度标志位清零。如华氏温度标志位为0,则摄氏温度的值不变,华氏温度标志位加1。另一方面,若摄氏温度的值是5的倍数,根据表1,说明该摄氏温度的值对应两个相同的华氏温度,摄氏温度的值加1即可。

类似的,如图2(b)所示,当执行华氏温度减1℉操作时,判断摄氏温度的值是否为5的倍数,是的话,则摄氏温度得值也减1。若摄氏温度得值不是5的倍数,则进一步判断所述华氏温度标志位。具体地,若华氏温度标志位为0,则摄氏温度的值减1,并同时将其对应的华氏温度标志位置为1;若华氏温度标志位为1,则摄氏温度不变,并同时将其对应的华氏温度标志位置为0。

进一步地,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生成步骤中,进一步生成由所述温度信息构成的温度信息表,所述获得步骤中可以根据该温度信息表通过查表获得所述华氏温度。具体地,在如表1所示的温度信息表中,以所述摄氏温度为索引,并结合所述华氏温度标志位进行查表,即可获得所述华氏温度的值。

在一具体实施例中,例如,利用程序实现上述方法,首先,利用表1的温度信息为华氏温度按升序在程序中建立一个表:

TblCel2Fac[]={32,32,33,34,35,36,37,38,39,40,41,41,42,43,44,45,46,47,48,49,50,50,51,52,53,54,55,56,57,58,59,59,60,61,62,63,64,65,66,67……}。

以图表形式表示,则为:

进一步地,通过摄氏温度(标记为CelTemp)作为索引,结合所述华氏温度标志位(标记为FlgAddOne)进行查表,即可查出该温度信息对应的华氏温度:

华氏温度=TblCel2Fac[CelTemp*2+FlgAddOne]。

举例来说,当CelTemp=2℃,FlgAddOne=1时,则

华氏温度=TblCel2Fac[CelTemp*2+FlgAddOne]

=TblCel2Fac[2*2+1]

=TblCel2Fac[5]

则从上述图表可以得出,此时:

华氏温度=TblCel2Fac[5]=36℉

由此,根据本发明的上述方案,在保证华氏温度和摄氏温度可连续获得的同时,还可转换摄氏温度和华氏温度,且算法简单,运算速度快,保证了数据的实时性和准确性。

以下结合图3描述根据本发明的温度处理装置。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优选实施例的温度处理装置的结构框图。如图3所示,所述装置包括:生成模块1,根据摄氏温度和华氏温度的转换关系,生成指示摄氏温度和华氏温度之间的对应关系的温度信息;以及获得模块2,根据该温度信息获得连续的华氏温度。

其中,所述温度信息为包括摄氏温度和华氏温度标志位的组合,利用该摄氏温度和所述华氏温度标志位获得所述连续的华氏温度。具体地,根据摄氏温度与华氏温度的转换关系:摄氏温度=(华氏温度-32)/1.8,制作如表1所示的包括摄氏温度和华氏温度标志位的组合的、用以指示摄氏温度和华氏温度之间的对应关系的温度信息表。从表1可以发现:

1.当摄氏温度的值为5的倍数时,摄氏温度对应两个相同的华氏温度,但所述华氏温度标志位不同。

2.当摄氏温度的值不是5的倍数时,摄氏温度对应两个不同的华氏温度,且所述华氏温度标志位不同。

由此可知,通过将摄氏温度和华氏温度标志位的组合定义为温度信息,则可以利用摄氏温度和所述华氏温度标志位的组合获得连续的华氏温度,即所以温度信息中实际上隐含了华氏温度值。

在一个实施例中,当执行所述华氏温度加1℉或减1℉操作时,所述获得模块2中,根据所述摄氏温度是否为5的倍数以及华氏温度标志位的异同来获得连续的华氏温度。

具体地,执行所述华氏温度加1℉操作时,判断摄氏温度是否为5的倍数,是的话,则摄氏温度加1。若摄氏温度不是5的倍数,则进一步根据所述华氏温度标志位,将摄氏温度保持不变或加1。具体地,若华氏温度标志位为1,则摄氏温度加1,并同时将其对应的华氏温度标志位清零;若华氏温度标志位为0,则摄氏温度不变,并同时将其对应的华氏温度标志位置为1。

类似的,当执行华氏温度减1℉操作时,判断摄氏温度是否为5的倍数,是的话,则摄氏温度也减1。若摄氏温度不是5的倍数,则进一步根据所述华氏温度标志位,将摄氏温度保持不变或减1。具体地,若华氏温度标志位为0,则摄氏温度减1,并同时将其对应的华氏温度标志位置为1;若华氏温度标志位为1,则摄氏温度不变,并同时将其对应的华氏温度标志位置为0。

进一步地,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生成模块,进一步生成由所述温度信息构成的温度信息表,所述获得模块可以根据该温度信息表通过查表获得所述华氏温度。具体地,在如表1所示的温度信息表中,以所述摄氏温度为索引,并结合所述华氏温度标志位进行查表,即可获得所述华氏温度的值。

以上对本发明的所述温度处理方法和装置进行了描述。本发明通过上述方案,通过生成包括摄氏温度和华氏温度对应关系的所述温度信息,从而不需要分开存储摄氏温度和华氏温度,节省了存储空间,在解决了设定温度时华氏温度不连续的问题,而不需要定时转换摄氏温度和华氏温度,且算法简单,运算速度快,保证了数据的实时性和准确性。此外,在利用软件实现本发明的所述方案时,可以在使用时才调用,从而便于程序的通用及移植。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