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终端的解锁方法及装置与流程

文档序号:12272039阅读:192来源:国知局
移动终端的解锁方法及装置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移动终端的解锁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的屏幕解锁方法呈现出越来越多样化的趋势:最初的按键机是通过按键组合来进行解锁,目前多数触屏手机采用的是滑动解锁、密码键盘解锁或者指纹识别等方式进行解锁。

现有技术中,通过指纹识别解锁的方式,存在如下缺点:如果用户的指纹纹理较浅,或者指纹在使用中出现了局部受损,粘上油污水迹等情况,指纹的识别率将会大大降低,主要是在上述情况下,指纹的特征点因为外力或外界脏污的影响,变得比设置的解锁要求的特征点数量阈值少。因此,在上述情况下即使是移动终端的主人也无法实现指纹解锁,造成较差的用户体验。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的解锁方法及装置,通过指纹结合其他的人体体征克服现有技术中当用户的指纹由于特征点减少而出现无法识别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移动终端的解锁方法,包括:

获取用户的指纹,确定所述指纹中与预存指纹特征点匹配的指纹特征点的数量;

判断所述指纹特征点的数量是否小于预设的第一数量阈值,若小于预设的第一数量阈值,则进一步判断所述指纹特征点的数量是否大于预设的第二数量阈值,若大于预设的第二数量阈值,则获取所述用户除指纹之外的其他的人体体征的特征点,其中,所述第二数量阈值大于所述第一数量阈值的二分之一;

判断所述其他的人体体征的特征点是否满足预设条件;

若满足所述预设条件,则判断所述其他的人体体征的特征点的数量是否大于或等于第三数量阈值;所述第三数量阈值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数量阈值减去所述指纹特征点的数量;

若所述其他的人体体征的特征点的数量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三数量阈值时,将所述移动终端进行解锁。

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移动终端的解锁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用户的指纹,确定所述指纹中与预存指纹特征点匹配的指纹特征点的数量,并判断所述指纹特征点的数量是否小于预设的第一数量阈值,在小于预设的第一数量阈值时,进一步判断所述指纹特征点的数量是否大于预设的第二数量阈值,在大于预设的第二数量阈值时,获取所述用户除指纹之外的其他的人体体征的特征点,其中,所述第二数量阈值大于所述第一数量阈值的二分之一;

处理模块,用于:判断所述其他的人体体征的特征点是否满足预设条件,在满足所述预设条件时,进一步判断所述其他的人体体征的特征点的数量是否大于或等于第三数量阈值,其中,所述第三数量阈值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数量阈值减去所述指纹特征点的数量,在所述其他的人体体征的特征点的数量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三数量阈值时,将所述移动终端进行解锁。

本发明移动终端的解锁方法及装置,获取用户的指纹,确定所述指纹中与预存指纹特征点匹配的指纹特征点的数量;判断所述指纹特征点的数量是否小于预设的第一数量阈值,若小于预设的第一数量阈值,则进一步判断所述指纹特征点的数量是否大于预设的第二数量阈值,若大于预设的第二数量阈值,则获取所述用户除指纹之外的其他的人体体征的特征点,其中,第二数量阈值大于第一数量阈值的二分之一;进一步的,判断其他的人体体征的特征点是否满足预设条件;若满足,则进一步判断其他的人体体征的特征点的数量是否大于或等于第三数量阈值,若是则将所述移动终端进行解锁,第三数量阈值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数量阈值减去所述指纹特征点的数量,在无法完全通过用户指纹解锁的情况下,通过其他的人体体征的特征点进行弥补,实现移动终端的解锁,在保证安全性的基础上,扩展了指纹解锁应用的场景。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移动终端的解锁方法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移动终端的解锁装置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移动终端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实施例所涉及的移动终端,具有指纹解锁模块,可以包括但不限于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通讯设备,还可以包括既具有触摸屏也具有物理按键的移动终端,本发明实施例并不限定。

下面以具体地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下面这几个具体的实施例可以相互结合,对于相同或相似的概念或过程可能在某些实施例不再赘述。

图1为本发明移动终端的解锁方法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方法,包括:

步骤101、获取用户的指纹,确定指纹中与预存指纹特征点匹配的指纹特征点的数量;

步骤102、判断指纹特征点的数量是否小于预设的第一数量阈值,若小于预设的第一数量阈值,则进一步判断指纹特征点的数量是否大于预设的第二数量阈值,若大于预设的第二数量阈值,则获取用户除指纹之外的其他的人体体征的特征点;

其中,第二数量阈值大于第一数量阈值的二分之一;

具体的,目前的指纹解锁算法原理如下:

1)预先在移动终端中录入希望使用的解锁指纹。这些指纹被系统识别并提取出特征点后,以特定的代码保存成独立的比对模板。

2)人手按压移动终端的指纹识别模块,该指纹识别模块提取人手的指纹,并将指纹图片转换为特征点。

3)将这些提取出的特征点与已经录入的指纹比对模板进行一一比对,如果提取出的特征点中与预存的指纹特征点匹配的指纹特征点的数量高于设定的可以解锁的特征点数量阈值,则认为指纹匹配,允许进行指纹解锁,反之,如果提取出的特征点中与预存的指纹特征点匹配的指纹特征点的数量低于设定的可以解锁的特征点数量阈值,则认为指纹不匹配,不允许进行指纹解锁。

通常,根据算法和安全等级不同,上述特征点数量阈值会在5-15之间进行设置,阈值太低,则指纹误识别率会增高,阈值太高,则指纹的拒绝识别率会降低。

如果用户的指纹纹理较浅,或者指纹在使用中出现了局部受损,粘上油污水迹、或出现季节性蜕皮等情况,指纹的识别率将会大大降低,此时获取的用户指纹的匹配的指纹特征点的数量会减少,变得比设置的解锁要求的特征点数量阈值少。在上述情况下即使是移动终端的主人也无法实现指纹解锁,因此会造成较差的用户体验。

为了克服上述问题,本发明实施例中,在匹配的指纹特征点的数量小于预设的第一数量阈值,且大于预设的第二数量阈值时,获取用户除指纹之外的其他人体体征的特征点,可以通过人体的其它人体体征特征的识别,来弥补匹配的指纹特征点数量少的问题。

需要说明的是,为了避免降低解锁的安全特性,防止移动终端丢失后被第三者进行非法解锁。同时,其他人体体征特征的特征点的提取识别,只是作为指纹解锁方式的弥补,指纹解锁方式必须达到一定条件后,才能启动弥补措施,对于指纹解锁匹配度较低的解锁动作,则应该作为有效地无法识别的动作来看待,而不是一味的通过其他人体体征特征的特征点来弥补。即匹配的指纹特征点的数量必须大于预设的第二数量阈值,即,第二数量阈值/第一数量阈值大于0.5,其中,/为算数相除。

在日常生活中,很多用户佩戴随身传感器设备,比如眼镜、手环、脚环、蓝牙耳机等设备,这些设备往往通过蓝牙等无线方式,与移动终端互联。那么,这些设备可以作为人体特征的采集设备,将特定的人体体征特征采集出来,并通过蓝牙等无线方式传递给移动终端,并作为指纹特征点的弥补特征点,从而达到提高指纹识别率的目的。

步骤103、判断其他人体体征的特征点是否满足预设条件;

步骤104、若满足预设条件,则判断其他的人体体征的特征点的数量是否大于或等于第三数量阈值,其中,第三数量阈值大于或等于,第一数量阈值减去指纹特征点的数量的个数;

步骤105、若其他的人体体征的特征点的数量大于或等于第三数量阈值时,将移动终端进行解锁。

具体的,在获取到其他人体体征的特征点后,判断是否为有效特征点,即是否满足预设条件,若满足,且其他的人体体征的特征点的数量大于第三数量阈值时,进行解锁;其中,在实际应用中,第三特征点数量阈值大于或等于,第一数量阈值减去指纹特征点的数量的个数。

具体的,若人体体征为声纹特征,则由于每个人声音的音调、响度和音色都有自己的特性,因此可以预先在移动终端中存储该移动终端的用户的声音,作为声纹模板,根据声纹特征是否与预先存储的声纹模板的声纹特征匹配来推测是否为该移动终端的用户。

若人体体征为静脉特征,基于可穿戴设备对手指或胳膊等人体部位的静脉分布图的分析来获取静脉特征,根据静脉特征是否与预先存储的静脉特征匹配来推测是否为该移动终端的用户。

若人体体征为掌纹特征,基于摄像头等图像识别模块采集人体掌纹的纹线特征、点特征、纹理特征、几何特征来作为掌纹特征,根据掌纹特征是否预先存储的掌纹特征匹配来推测是否为该移动终端的用户。

若人体体征为虹膜特征,可以通过摄像头等图像识别模块采集虹膜特征,根据虹膜特征是否预先存储的虹膜特征匹配来推测是否为该移动终端的用户。虹膜特征比指纹特征的安全性级别更高。

若人体体征为心率特征,因为不同人的心率在一段时间内,可能产生频率上的重叠,因此需要基于一段时间(即预设时长)采集的心率特征来判断才能有效,根据心率特征是否预先存储的心率特征匹配来推测是否为该移动终端的用户。

若人体体征为人脸特征,可以通过摄像头等图像识别模块采人脸特征集,根据人脸特征是否预先存储的人脸特征匹配来推测是否为该移动终端的用户。人脸特征比指纹特征的安全性级别更高。

若人体体征为体味特征,每个人的体味收到皮肤分泌的物质的组成而产生不同的区别,通过体味传感器采集人体皮肤表面体味获取体味特征,根据体味特征是否预先存储的体味特征匹配来推测是否为该移动终端的用户。

即上述预设条件为人体体征的特征点与预先存储的人体体征的特征点匹配。

例如,获取的待匹配的指纹特征点的数量为8个,第一数量阈值为10,第二数量阈值为7,第三数量阈值为2。

获取的其他的人体体征例如包括声纹特征,若该声纹特征满足预设条件,则声纹特征的特征点的数量为1;获取的其他人体体征例如还包括心率特征,若该心率特征满足预设条件,则将心率特征的特征点的数量为1,此时其他的人体体征的特征点的数量总共为2,等于第三数量阈值,则将移动终端进行解锁。

判断人体体征的特征点是否满足预设条件,例如,人体体征为声纹特征时,提前在移动终端中录入该移动终端用户的声音,作为声纹识别模板。用户解锁时,可以通过移动终端自身的麦克,或者蓝牙耳机,录制用户的声音,如果声音的频率等声纹特征符合录入的声纹识别模板的声纹特征,则声纹特征比对成功,满足预设条件。

例如,人体体征为心率特征时,对于佩戴心率手环的用户来说,可以通过一边读取手环的心率值,一边打开移动终端的心率提取模块,比如摄像头等,来同步比对手环的心率值和移动终端检测的心率值,如果两者在心率特征上完全吻合,则可以推测此时操作的用户,与带着手环的用户为同一个人,因为使用该移动终端的用户在佩戴手环时,一般会提前将手环与移动终端进行匹配,所以可以认为此时是用户自己在进行解锁操作,则此次获取的心率特征的特征点满足预设条件。

当然,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在辅助的人体体征的特征点匹配成功的情况下,将指纹解锁特征点的数量降低,从10个降低为8个,此时也可以满足成功识别的条件。

其中,在实际应用中,可选地,其他的人体体征包括以下任意一种或者多种人体体征的组合:声纹特征、静脉特征、掌纹特征、虹膜特征、心率特征、人脸特征或体味特征。在本发明其他实施例中其他人体体征还可以包括其它可以对人体进行识别的、不同人之间很少会有相同参数的人体特征。

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采用更多额外人体体征的特征点,提高指纹解锁的安全等级,进一步加强移动终端的安全私密性。

本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的解锁方法,通过获取用户的指纹,确定所述指纹中与预存指纹特征点匹配的指纹特征点的数量;判断所述指纹特征点的数量是否小于预设的第一数量阈值,若小于预设的第一数量阈值,则进一步判断所述指纹特征点的数量是否大于预设的第二数量阈值,若大于预设的第二数量阈值,则获取所述用户除指纹之外的其他的人体体征的特征点,其中,第二数量阈值大于第一数量阈值的二分之一;进一步的,判断其他的人体体征的特征点是否满足预设条件;若满足,则进一步判断其他的人体体征的特征点的数量是否大于或等于第三数量阈值,若是则将所述移动终端进行解锁,第三数量阈值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数量阈值减去所述指纹特征点的数量的个数,实现了在无法完全通过用户指纹解锁的情况下,通过其他的人体体征的特征点进行弥补,实现移动终端的解锁,在保证安全性的基础上,扩展了指纹解锁应用的场景。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施例中,进一步的,为了实现多种解锁难度和解锁方式,在步骤102之前,还可以进行如下操作:

设置其他的人体体征的权重等级;

相应的,判断人体体征的特征点是否为有效特征点之后,还可以进行如下操作:

根据其他的人体体征的权重等级,确定其他的人体体征的特征点的数量。

具体的,例如,虹膜特征和人脸特征的安全性较高,因此可以设置较高的权重等级,例如虹膜特征的权重等级设置为2,获取到虹膜特征的特征点后,可以将虹膜特征的特征点的数量乘以2,作为最终的虹膜特征的特征点的数量。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施例中,进一步的,为了实现多种解锁难度和解锁方式,在步骤102之前,还可以进行如下操作:

设置其他的人体体征的特征点的提取顺序;

相应的,步骤102具体可以通过如下方式实现:

根据提取顺序,获取其他的人体体征的特征点。

具体的,为了使得解锁的安全性较高,因此可以将安全性较高的其他的人体体征特征的提取顺序排在前面,即首先提取安全性较高的其他的人体体征的特征点,例如首先提取人脸特征或虹膜特征的特征点。

图2为本发明移动终端的解锁装置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移动终端的解锁装置,设置在移动终端中,用于对移动终端进行解锁,该移动终端的解锁装置20包括:

获取模块201和处理模块202;

其中,获取模块201,用于:获取用户的指纹,确定所述指纹中与预存指纹特征点匹配的指纹特征点的数量,并判断所述指纹特征点的数量是否小于预设的第一数量阈值,在小于预设的第一数量阈值时,进一步判断所述指纹特征点的数量是否大于预设的第二数量阈值,在大于预设的第二数量阈值时,获取所述用户除指纹之外的其他的人体体征的特征点,其中,所述第二数量阈值大于所述第一数量阈值的二分之一;

处理模块202,用于:判断所述其他的人体体征的特征点是否满足预设条件,在满足所述预设条件时,进一步判断所述其他的人体体征的特征点的数量是否大于或等于第三数量阈值,其中,所述第三数量阈值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数量阈值减去所述指纹特征点的数量的个数,在所述其他的人体体征的特征点的数量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三数量阈值时,将所述移动终端进行解锁。

可选地,所述其他的人体体征包括以下任意一种或者多种人体体征的组合:声纹特征、静脉特征、掌纹特征、虹膜特征、心率特征、人脸特征或体味特征。

可选地,还包括:

设置模块,用于设置所述其他的人体体征的权重等级;

相应的,所述处理模块202,还用于:

根据所述人体体征的权重等级,确定所述其他的人体体征的特征点的数量。

可选地,还包括:

设置模块,用于设置所述其他的人体体征的特征点的提取顺序;

相应的,所述获取模块201所述获取模块获取所述用户除指纹之外的其他的人体体征的特征点,包括:

根据所述提取顺序,获取所述其他的人体体征的特征点。

可选地,所述获取模块201所述获取模块获取所述其他的人体体征的特征点,包括:通过所述移动终端或与所述移动终端匹配的可穿戴设备获取所述其他的人体体征的特征点。

本实施例的装置,可以用于执行如图1所示方法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图3为本发明移动终端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移动终端30,可以包括:存储器301、处理器302、通信接口303;其中,存储器301,用于存储程序;具体地,程序可以包括程序代码,所述程序代码包括计算机操作指令。存储器301可能包含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简称RAM),也可能还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non-volatile memory),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

处理器302,用于执行存储器301存储的程序,用于执行本发明法实施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可参考图1所示的方法实施例,此处不再赘述。

通信接口303,用于获取人体体征的特征点;通信接口303例如可以包括摄像头、传感器等。

上述装置中处理模块的功能可以通过处理器302实现。

上述部件通过一条或多条总线进行通信。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3中示出的设备的结构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定,它既可以是总线形结构,也可以是星型结构,还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移动终端实施例而言,由于其基本相应于方法实施例,所以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程序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前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执行包括上述方法实施例的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ROM、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