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ERP术语机器翻译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121030阅读:622来源:国知局
一种ERP术语机器翻译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加密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ERP术语机器翻译方法。



背景技术:

虽然自动化翻译已经广泛应用,但由于其词库的局限性,并不是适用于专业性很强的翻译。尤其对于ERP(EnterpriseResourcePlanning,企业资源计划)领域来说,诸如财务、供应链、生产制造、人力资源等领域,都有其特殊的术语。普通的自动化翻译,其译文通常会出现不准确、不专业的情况,从而导致用户困惑、误解。例如,例如:“作业成本法”,直译是JobCostMethod,但正确的行业术语是ABCCosting。

例如用友公司的软件,即属于ERP管理软件范畴。普通的机器翻译,无法满足其软件界面翻译的特殊需求。

因此,需要一种新的机器翻译方法来避免上述缺陷的产生。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ERP术语机器翻译方法,不但使工作效率大大提高,同时,增加了ERP术语翻译的准确性和专业性。

一种ERP术语机器翻译方法,所述机器翻译方法包括以下过程:ERP术语机器开始以后,发送数据到机器翻译端,机器翻译端进行源语言术语调序、候选译文选优以及整句翻译后将数据发回到机器翻译端,然后进行人工审校至结束,所述ERP术语机器翻译的翻译工具中包括ERP术语库。

优选地,所述ERP术语库用于存放专业术语的翻译。

优选地,所述ERP术语机器翻译方法在进行软件界面词条的自动化翻译时,优先使用ERP术语库进行翻译,然后再使用普通的词库进行翻译。

优选地,所述ERP术语库可导入现有术语翻译,也可增加、修改和删除术语翻译。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ERP术语机器翻译方法,通过将ERP术语库(其功能界面参见图2)和机器自动翻译(参见图3)相集成,结合使用,形成了独特的ERP机器(自动化)翻译技术,不但使工作效率大大提高,同时,增加了ERP术语翻译的准确性和专业性。

附图说明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图1为本发明一种ERP术语机器翻译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ERP术语机器翻译方法的ERP术语库的功能界面;

图3为本发明一种ERP术语机器翻译方法的机器自动翻译界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清楚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将在下面的描述中提出其详细的结构。显然,本发明实施例的具体施行并不足限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熟习的特殊细节。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详细描述如下,除详细描述的这些实施例外,还可以具有其他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结合图1,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ERP术语机器翻译方法,所述机器翻译方法包括以下过程:ERP术语机器开始以后,发送数据到机器翻译端,机器翻译端进行源语言术语调序、候选译文选优以及整句翻译后将数据发回到机器翻译端,然后进行人工审校至结束,所述ERP术语机器翻译的翻译工具中包括ERP术语库,用于存放专业术语的翻译,增加了自动化翻译的专业性和准确性,该术语库存储了常见的ERP术语翻译,同时,还可以不断增加新的术语翻译,尤其是用友软件的特定术语,这样,在进行软件界面词条的自动化翻译时,会优先使用这个ERP术语库进行翻译,然后再使用普通的词库进行翻译。

ERP术语机器(自动化)翻译有两大关键技术:ERP 术语库和机器翻译逻辑。

ERP 术语库,在自动化翻译工具的数据库中,建立了一个术语库,可导入现有术语翻译,还可以增加、修改和删除术语翻译,该术语库收录了常见的ERP术语,以及用友自身多年的产品翻译中积累下来的专有术语;同时,鉴于一些术语在不同的产品中有不同的译法,还为不同的产品线建立了不同的术语库,以便在翻译不同产品时选择使用;其数据库表结构如表1:

表1 术语数据库表

该表中为每条术语记录设置了若干信息,以方便备注和通过各种关键字进行查询。

机器翻译逻辑,一般来说,机器翻译有两种方法:基于规则,和基于语料库。本文介绍的ERP术语表,主要是基于第二种方法;由于中英文语序不同,在机器翻译过程中,翻译工具先将源语言进行语序调整;然后,先应用 ERP 术语表,然后应用普通词库。这样,只要机器翻译中读取到ERP 术语表中包含的词条,将应用术语表中的正确翻译。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ERP术语机器翻译方法,通过将ERP术语库(其功能界面参见图2)和机器自动翻译(参见图3)相集成,结合使用,形成了独特的ERP机器(自动化)翻译技术。这种技术不但使工作效率大大提高,同时,增加了ERP术语翻译的准确性和专业性。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上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依然可以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这些未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任何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均在申请待批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