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实验记录本中快速添加不同类型化合物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519595阅读:317来源:国知局
电子实验记录本中快速添加不同类型化合物的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数据添加与识别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子实验记录本中快速添加不同类型化合物的方法。



背景技术:

一般情况下,在记录化学反应时,由于用户不能清楚记得化合物的结构式或者其他相关信息,因此在添加时比较麻烦,需要查阅大量相关资料来确定化学结构式,然后在对书写的化学结构式进行添加,添加时不容易分别其分类;亦或者是由于化学结构式书写麻烦,在添加时不容易书写或造成书写错误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添加的结构式无法判断类型,无法添加搜索不到的化合物这两个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电子实验记录本中快速添加不同类型反应物的方法来实现。

电子实验记录本中添加不同类型化合物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写入区或描绘区输入需要记录的化合物信息,对化合物信息进行识别并且获取化合物相关信息;

对化合物信息进行添加,添加时首先与化合物数据库进行匹配:匹配成功时,将所述化合物信息自动添加到显示单元并在显示区显示;匹配不成功时,响应于选择添加,将所述化合物信息自定义添加到显示单元并在显示区进行显示;

获取添加到显示区中的化合物信息列表,将列表添加到操作单元中。

化合物信息与化合物数据库匹配成功包括两种情况,一种是在化合物数据库中能找到所要添加的化合物信息,其所属化合物类别也正确,另一种是在化合物数据库中能找到所要添加的化合物信息,但是其所属化合物类别不正确;化合物信息与化合物数据库匹配不成功则只有一种情况,则在化合物数据库中找不到所要添加的化合物信息。

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所述化合物相关信息至少包括化学结构式和化学分子式两种信息。化合物信息进行添加完成之后,化学结构式和化学分子式随着添加的化合物信息显示出来。

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化合物信息在进行匹配之前对化合物数据库内的化合物信息进行分类,化合物信息和化合物数据库匹配成功包括:根据化合物信息,对化合物信息所属类别进行识别,当识别出化合物信息所属类别正确时,则将此化合物信息直接添加到显示区并进行显示;当识别出化合物信息所属类别不正确时,则在显示区的所属类别中自定义进行类别调整并进行显示。

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根据化合物信息在化学反应中扮演的类型不同对化合物信息进行分类。

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在化合物信息和化合物数据库匹配之前,将获得的化学结构式根据smiles里面的标记对分离的化合物进行分离,形成单独结构,单独结构进行结构重组,再与数据库进行匹配。smiles英文全称为simplifiedmolecularinputlineentryspecification,其意思为简化分子线性输入规范,是一种用ascii字符串明确描述分子结构的规范。

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化合物信息和化合物数据库匹配不成功时,在显示区中创建化合物信息的类型,将化合物信息添加到创建好的化合物类型中进行显示。

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所述化合物信息包括快捷标签名、化合物的英文名、化合物的ics号和化合物的cas号中的至少一种。

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在写入区可写入快捷标签名、化合物的英文名、化合物的ics号或化合物的cas号中的任意一种;在描绘区描绘出化合物信息的化学结构式。

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还包括对添加到显示单元中化合物信息的类别进行更改:当显示单元中添加的化合物类别出现错误时,可以自定义更改显示单元中此化合物信息的类别。

实现电子实验记录本中添加不同类型化合物的方法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至少包括添加单元和操作单元,所述添加单元包括写入区、描绘区和显示区,所述添加单元对化合物进行添加显示,所述操作单元对添加显示的化合物进行提取和操作。

本发明相比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发明通过提出电子实验记录本中快速添加不同类型反应物的步骤,能快速添加得到支持的化合物;当化合物得不到支持时,可以采用自定义添加方式添加;还能自动获取反应物的类型;并且可以对添加的不同类型的反应物进行种类调整。

本发明克服了由于用户不能够清楚记得化学结构式或者其他化合物信息,那么使用快速添加的功能,对一些常用的物料,赋予一个简单易记的名称,当用户再次使用时,只要输入自定义的别名即可获取对应的信息,而无需去搜索信息库或者其他资料库来确认信息是否正确;对于较复杂的结构,如果提供ics,cas或者是iupac,即可快速的获取到对应的化学信息,对于实验者来说,省去了画图时间,则可利用更多的时间来做更完美的实验。

提供了精确的化学信息库供用户使用,无需用户输入化学信息数据,即可使用较准确的数据进行实验。方便实验者在实验中由于数据输入错误获取其他原因耽搁实验的进度。

用户在实验过程中或者实验结束后,需要对该实验进行描述及分析,当需要描述实验中所用到的一些物料信息时,点击富文本编辑器中的快速添加,即可显示对应的物料数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2-9为按照本发明方法操作显示的界面图;

图10-11为本发明的系统示意图;

图12-14为本发明的界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上述的和另外的技术特征和优点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

实施例1:

电子实验记录本中添加不同类型化合物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结合附图1来说明,在写入区或描绘区内输入需要记录的不同类型的化合物信息,对化合物信息进行识别并且获取化合物相关信息;

对化合物信息进行添加,添加时先与化合物数据库进行匹配:匹配成功,将此化合物自动添加到显示单元并在显示区显示;匹配不成功,可以选择将此化合物自定义添加到显示单元并在显示区进行显示;显示时,还显示获取到的化合物相关信息,化合物相关信息数据至少包括化学结构式和化学分子式两种信息;

获取添加到显示区中的化学式列表,将列表添加到操作单元中。

添加的化合物信息包括快捷标签名、化合物的英文名、化合物的ics号和化合物的cas号中的至少一种,为了简化搜索过程,便于用户使用,在化合物数据库中预先给化合物设置快捷标签名、英文名、ics号以及cas号,用户输入化合物的快捷标签名、英文名、ics号以及cas号都可以对应到相应的化合物进而进行搜索匹配。

在s1中,在写入区或描绘区内输入化合物时,在写入区可以写入化合物的快捷标签名、化合物的英文名、化合物的ics号或化合物的cas号中的任意一种,比如在输入催化剂钯碳时可以直接输入pd/c就可以;在描绘区描绘出化学结构式,比如有机化合物可以直接画出其化学结构式。

即在化合物和化合物数据库匹配之前,要先将输入的化合物的结构根据化学类别将输入化合物进行分离,再根据smiles里面的标记对分离的化合物进行分离,形成单独结构,单独结构进行结构重组,可以组合成若干个化合物信息,此化合物信息再与数据库进行匹配,种类匹配正确就可以直接显示,若匹配不正确,则进行后续工作。

化合物在与化合物数据库进行匹配之前要对化合物数据库内的化合根据化学反应类型物进行分类,分成催化剂、溶剂、反应物、产物(此分类在实际页面中用箭头和点的组合来表示),化学式和化合物数据库匹配成功有两种情况出现:

第一种是和数据库匹配成功并且类别匹配成功:先对化合物所属类别进行识别,当识别出化合物所属类别时,则将此化合物直接添加到显示区并进行显示,结合附图来说明,如图2,将甲苯(toluene)添加到产物,在描绘区中绘制甲苯的结构,在数据库中搜索甲苯(其实就是甲苯与数据库进行匹配),搜索到甲苯后,甲苯所在的类别也正确,则自动完成添加并且显示甲苯的化学结构式和化学分子式。

第二种是和数据库匹配成功但是对此化合物类别不正确,类别要进行自定义选择,确立类别之后添加到显示区的所属类别内并进行显示。如图3、4,将苯(benzene)添加到反应物,在写入区写入苯(benzene)后,苯(benzene)与数据库进行匹配,搜索出苯(benzene)后,但是苯所属的类别不正确,则需要自定义选择:将其选择添加到箭头上方即就是自定义选择苯的类别,让其类型自动成为催化剂,点击按钮完成添加并且显示苯的化学结构式和化学分子式。

化合物和数据库匹配不成功时,在显示区中创建化合物的类型,将化合物自行添加到创建好的化合物类型中进行显示。如图5、6、7,需要将钯碳(pd/c)添加到催化剂,在写入区输入pd/c,经过搜索匹配,没有搜索到匹配的结构式,则点击reactant旁的+,出现类型的选择项,选择催化剂catalyst,在新增的催化剂一行中添加需要的反应物信息即可。

当添加后发现添加的化合物信息所属类别不争取时,则可以对添加的化合物信息所属类别进行更改:当显示单元中添加的化合物信息类别出现错误时,可以手动更改此化合物信息的类别,进而进行添加显示。如图8、9,可以选择更改反应物类型,如将催化剂苯(benzene)改变成溶剂,点击苯会出现多种苯的反应物类型,点击溶剂solvent,则反应物类型会从c1(在此表示催化剂)变成s1(在此表示溶剂)。

实现电子实验记录本中添加不同类型化合物的方法的系统,结合附图10、11、12、13,实现电子实验记录本中添加不同类型化合物的方法的系统实际上为电子实验记录本,在电子实验记录本中至少包括添加单元和操作单元,所述添加单元包括写入区、描绘区和显示区,所述添加单元对化合物进行添加显示,所述操作单元对添加显示的化合物进行提取和操作,图12、13为实现电子实验记录本实际表示页面,添加单元相当于为结构式编辑器,操作单元相当于为富文本编辑器,图14为通过选择不同类型化合物将对应显示区的化合物信息进行快速添加到富文本编辑器中。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应当理解,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特别指出,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