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三高人群自助检测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19889阅读:28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医疗检测设备领域,具体是一种三高人群自助检测系统。



背景技术:

高血脂、高血压、高血糖统称三高症,是目前医学界的世界性难题,没有任何根治药物和确切的康复治疗方法,是现代社会食物过剩、营养过剩的必然产物,俗称“富贵病”。由于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三高人群不断升高,三高如果不进行及时治疗,很容易造成心血管疾病或脑出血的情况发生。现有的三高人群的检测,大多是待检测者定期到医院,护士或医生进行检测,检测后拿着检测结果给医生看,医生告知检测结果并给出初步治疗方案。这种方式检测效率慢,不适于多人群的快速检测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三高人群自助检测系统,待检测者自助进行操作检测,然后将采集数据发送给监控主机,监控主机分析数据后给出检测报告,告知待检测者检测结果,检测速度快,检测结果准确。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三高人群自助检测系统,包括有监控主机,以及多个与监控主机连接的采样机;所述的采样机包括有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分别与可编程逻辑控制器连接的数据采集模块、触摸显示屏和无线通信分机模块,以及与数据采集模块连接的血压检测仪、红外血糖仪和血脂检测仪;所述的监控主机包括有中央处理器,分别与中央处理器连接的无线通信主机模块、数据分析模块和报告生成模块;所述的多个采样机的无线通信分机模块均与无线通信主机模块无线通信连接。

所述的采样机还包括有与可编程逻辑控制器连接的语音播放模块。

所述的采样机还包括有与可编程逻辑控制器连接的打印机。

所述的数据分析模块内设置有血压分级数据、饭前正常血糖设定值、饭后正常血糖设定值和血总胆固醇设定值。

所述的报告生成模块内设置有血压分析报告、血糖分析报告和血脂分析报告;所述的血压分析报告包括有正常血压分析报告和高血压分级报告;所述的血糖分析报告包括有正常血糖分析报告和高血糖分析报告;所述的血脂分析报告包括有正常血脂分析报告和高血脂分析报告。

本发明的优点:

本发明采用血压检测仪、红外血糖仪和血脂检测仪对三高指数进行分别检测,检测范围广;本发明多个采样机可同时进行采样,然后发送给监控主机进行分析处理,满足多人进行同时检测的需求;本发明采用触摸显示屏显示操作流程和检测数据,指导待检测者的操作,简单方便,且数据输出快速;本发明的监控主机对检测结果进行集中的分析和处理,分析结果发送给采样机,使待检测者快速知道检测结果,且生成的报告直观明了,便于理解。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原理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一种三高人群自助检测系统,包括有监控主机,以及多个与监控主机连接的采样机;采样机包括有可编程逻辑控制器21,分别与可编程逻辑控制器21连接的数据采集模块22、语音播放模块23、触摸显示屏24、无线通信分机模块25和打印机26,以及与数据采集模块22连接的血压检测仪27、红外血糖仪28和血脂检测仪29;监控主机包括有中央处理器11,分别与中央处理器11连接的无线通信主机模块12、数据分析模块13和报告生成模块14;多个采样机的无线通信分机模块25均与无线通信主机模块12无线通信连接。

其中,数据分析模块内设置有血压分级数据、饭前正常血糖设定值、饭后正常血糖设定值和血总胆固醇设定值;报告生成模块内设置有血压分析报告、血糖分析报告和血脂分析报告;血压分析报告包括有正常血压分析报告和高血压分级报告;血糖分析报告包括有正常血糖分析报告和高血糖分析报告;血脂分析报告包括有正常血脂分析报告和高血脂分析报告。

本发明的工作流程,具体如下:

首先待检测者在触摸显示屏24选择需要检测的项目,然后触摸显示屏24出现检测操作的步骤,同时语音播放模块23播放指导操作的语音信息,待检测者按照指导要求进行操作,当操作完成后,数据采集模块22接受到采集的数据,然后通过无线通信分机模块25、无线通信主机模块12发送给中央处理器11,中央处理器11先将数据发送给数据分析模块13,在数据分析模块13内对采集数据进行分析,确认血压、血糖和血脂是否在正常的范围内,然后将分析后的结果发送中央处理器11,中央处理器11再将分析的结果发送给报告生成模块14,报告生成模块14根据分析结果选择对应的报告进行整合处理得到检测分析报告,然后检测分析报告通过无线通信主机模块12、无线通信分机模块25发送给可编程逻辑控制器21,可编程逻辑控制器21将检测分析报告发送给打印机26进行打印输出。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