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纹操作方法及系统与流程

文档序号:12551274阅读:364来源:国知局
指纹操作方法及系统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指纹操作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手机、平板、智能手表等终端装置被广泛的使用。目前可通过指纹识别来验证用户为合法用户,并在指纹识别成功后对所述终端装置进行操作。但是目前指纹识别和对所述终端装置进行操作需要用户双手操作。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指纹操作方法及系统,可方便用户操作。

本申请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指纹操作方法,应用于终端装置中,所述指纹操作方法包括:

获取指纹感应器采集到的感应物的指纹信息;

在所述指纹信息与预设指纹信息匹配时,判断距离传感器检测到的感应物与所述终端装置之间的距离参数是否满足预设条件;

若所述距离参数满足预设条件,则控制所述终端装置执行预设操作。

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距离参数满足预设条件包括:

感应物与所述终端装置之间的距离值为预设距离阈值;

或者感应物与所述终端装置之间的距离值增大或减小。

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控制所述终端装置执行预设操作包括:

选中所述终端装置的预定可操作对象;或者

突出显示所述终端装置的预定可操作对象;或者

控制所述终端装置的预定可操作对象执行对应功能。

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若所述距离参数满足预设条件,则控制所述终端装置执行预设操作包括:

若感应物与所述终端装置之间的距离值增大,则将所述终端装置的当前显示界面进行放大显示;或者

若感应物与所述终端装置之间的距离值减小,则将所述终端装置的当前显示界面进行缩小显示。

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控制所述终端装置执行预设操作包括:

显示预定可操作对象被触发后的预览界面;或者

轮流显示不同预定可操作对象被触发后的预览界面;

所述指纹操作方法还包括:

检测作用于所述终端设备的用户操作;

在所述用户操作满足预定条件时,进入所述预览界面。

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预定可操作对象包括预定文字、预定图片、预定音视频、预定控件或者预定操作按钮。

本申请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指纹操作系统,应用于终端装置中,所述系统包括:

指纹信息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指纹感应器采集到的感应物的指纹信息;

判断模块,用于在所述指纹信息与预设指纹信息匹配时,判断距离传感器检测到的感应物与所述终端装置之间的距离参数是否满足预设条件;

执行模块,用于若所述距离参数满足预设条件,则控制所述终端装置执行预设操作。

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控制所述终端装置执行预设操作包括:

选中所述终端装置的预定可操作对象;或者

突出显示所述终端装置的预定可操作对象;或者

控制所述终端装置的预定可操作对象执行对应功能。

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执行模块具体用于:

若感应物与所述终端装置之间的距离值增大,则将所述终端装置的当前显示界面进行放大显示;或者

若感应物与所述终端装置之间的距离值减小,则将所述终端装置的当前显示界面进行缩小显示。

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控制所述终端装置执行预设操作包括:

显示预定可操作对象被触发后的预览界面;

轮流显示不同预定可操作对象被触发后的预览界面;

所述指纹操作系统还包括检测模块及进入模块:

所述检测模块,用于检测作用于所述终端设备的用户操作;

所述进入模块,用于在所述用户操作满足预定条件时,进入所述预览界面。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在验证指纹成功后,判断距离传感器检测到的感应物与终端装置之间的距离参数是否满足预设条件,并若所述距离参数满足预设条件,则控制所述终端装置执行预设操作,从而可通过单手来完成指纹识别和对所述终端装置的操作,方便用户单手操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指纹操作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实现指纹操作方法的终端装置的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指纹操作系统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

实施例一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指纹操作方法的示意流程图。所述方法应用于终端装置中,所述终端装置可以为手机、平板等装置。如图1所示,所述指纹操作方法可包括以下步骤:

S101:获取指纹感应器采集到的感应物的指纹信息。

所述指纹感应器可为光学指纹传感器、半导体电容传感器、半导体热敏传感器、半导体压感传感器、超声波传感器或射频传感器。所述指纹感应器可为所述终端装置的设备或者为所述终端装置外部的设备。所述感应物可为手指或者戴着指纹信息的物体。所述感应物的指纹信息可为通过指纹感应器悬空采集或者还可为通过按压指纹感应器来采集。所述采集到的感应物的指纹信息可为指纹感应器所能识别的指纹信息或者为某一部分指定区域的指纹信息。

S102:在所述指纹信息与预设指纹信息匹配时,判断距离传感器检测到的感应物与所述终端装置之间的距离参数是否满足预设条件。

所述预设指纹信息为预先存储在所述终端装置中的指纹信息。所述预设指纹信息可为通过多次录入指纹,并将所述多次录入的指纹进行合成形成。所述预设的指纹可被分为多个区域,每个区域可相互独立或者部分重叠。所述指纹信息与预设的指纹信息匹配可为在所述指纹信息与所述合成的指纹进行匹配时所述指纹信息与所述合成的指纹中的一部分匹配,或者还可为在所述指纹信息与所述多个区域进行匹配时所述指纹信息与某一区域匹配。所述指纹信息与预设指纹信息匹配即代表所述使用者为合法用户。所述距离传感器可为超声波传感器,与所述采集感应物的指纹信息的指纹感应器为同一感应器,所述超声波传感器可同时采集所述感应物的指纹信息及检测感应物与所述终端装置之间的距离参数。所述距离传感器还可为红外线距离传感器或者激光传感器等等,所述红外线距离传感器或者激光传感器可设置在所述指纹感应器附近,从而在指纹进行匹配前或者进行指纹匹配时或者指纹匹配后,所述距离传感器能检测感应物与所述终端装置之间的距离参数。所述距离传感器可为所述终端装置的设备或者可为所述终端装置外部的设备。所述距离参数可为距离值或为距离值的变化。所述终端装置还可包括第一显示设备及第二显示设备。所述第一显示设备为所述终端装置的主显示设备。所述第二显示设备为所述终端装置的次显示设备。所述检测到的感应物与所述终端装置之间的距离参数还可为检测到的感应物与所述另一显示设备之间的距离参数。

S103:若所述距离参数满足预设条件,则控制所述终端装置执行预设操作。

所述距离参数满足预设条件为所述距离值满足预设条件或所述距离值的变化满足预设条件。所述距离参数满足预设条件具体包括:

方案一:感应物与所述终端装置之间的距离值为预设距离阈值;具体地:

所述预设距离阈值预先存储在所述终端装置中。所述预设距离阈值可为0.5厘米、1厘米、1.5厘米、2厘米等等。其中,所述感应物与所述终端装置之间的距离值在预设距离值内,如所述感应物与所述终端装置之间的距离值在10厘米内。当所述感应物与所述终端装置之间的距离值不在预设距离值内时,所述距离传感器检测到的感应物与所述终端装置之间的距离参数不被本申请考虑,从而防止误操作。

方案二:感应物与所述终端装置之间的距离值增大或减小;具体地:

所述感应物与所述终端装置之间的距离值增大或减小可为在所述感应物的行程中所述感应物与所述终端装置之间的距离增大或减小,如在所述指纹信息与预设指纹信息匹配时,所述距离传感器感测到的距离参数中,所述距离参数一直增大。

或者所述感应物与所述终端装置之间的距离值增大或减小还可为在所述距离值所位于的距离区间范围,所述感应物与所述终端装置之间的距离增大或减小,如所述感应物与所述终端装置之间的距离值位于距离区间范围0厘米-0.5厘米,且所述感应物与所述终端装置之间的距离在距离区间范围0厘米-0.5厘米内减小。

其中,所述感应物与所述终端装置之间的距离值在预设距离值内,如所述感应物与所述终端装置之间的距离值在10厘米内。当所述感应物与所述终端装置之间的距离值不在预设距离值内时,所述距离传感器检测到的感应物与所述终端装置之间的距离参数不被本申请考虑,从而防止误操作。

所述控制所述终端装置执行预设操作具体包括:

方案三:选中所述终端装置的预定可操作对象;或者突出显示所述终端装置的预定可操作对象;或者控制所述终端装置的预定可操作对象执行对应功能。具体地:

所述选中所述终端装置的预定可操作对象为确定所述终端装置的预定可操作对象,从而后续可根据所述确定的预定可操作对象来执行对应的功能。所述突出显示可为高亮显示或放大显示等。所述控制所述终端装置的预定可操作对象执行对应功能为例如:通过控制图片而进入下一张图片或者控制音视频开始播放等。

方案四:显示预定可操作对象被触发后的预览界面;或者轮流显示不同预定可操作对象被触发后的预览界面。具体地:

当所述预定可操作对象为一个时,显示预定可操作对象被触发后的预览界面。当所述预定可操作对象为多个时,轮流显示不同预定可操作对象被触发后的预览界面。例如,所述预定可操作对象为三个不同链接,分别为链接A、链接B及链接C。所述轮流显示不同预定可操作对象被触发后的预览界面为依照次序一个接一个的显示不同预定可操作对象被触发后的预览界面,例如,依照预设顺序:链接A被触发后的预览界面、链接B被触发后的预览界面及链接C被触发后的预览界面循环显示。所述预定可操作对象被触发后的预览界面为在预定可操作对象被实际触发前预先查看预定可操作对象被实际触发后的效果,从而不会出现触发预定可操作对象后发现不是所需内容而需要返回的情况。

进一步地,对于方案四的显示预览界面,为了方便用户的操作,本实施例还提供方法使得用户可以进入预览界面。具体地:

D1,检测作用于所述终端装置的用户操作。

具体地:作用于所述终端装置的用户操作可为触摸操作或者悬浮操作。当所述用户操作为触摸操作时,所述用户操作可为点击终端装置的显示设备、敲击终端装置或者手势等。

D2,在所述用户操作满足预定条件时,进入所述预览界面。

具体地:所述预定条件为预先设置的条件,所述预定条件预存在所述终端装置中。所述预定条件可为点击终端装置的显示设备、敲击终端装置或者向上滑动手势等。所述进入所述预览界面为实际触发了所述预定可操作对象,并执行所述预定可操作对象的功能。当所述预定可操作对象为一个,且所述用户操作满足预定条件时,直接进入所述预定可操作对象被触发后的预览界面。当所述预定可操作对象为多个,且为显示一预定可操作对象被触发后的预览界面(如显示链接A被触发后的预览界面)时,如果此时所述用户操作满足预定条件,则进入当前显示的预定可操作对象被触发后的预览界面(如进入链接A被触发后的预览界面)。

进一步地,所述方案三及方案四中的所述预定可操作对象包括预定文字、预定图片、预定音视频、预定控件或者预定操作按钮。

进一步地,若所述距离参数满足预设条件为方案一,所述控制所述终端装置执行预设操作可为方案三或者方案四,若所述距离参数满足预设条件为方案二,所述控制所述终端装置执行预设操作可为方案三或者方案四。例如,若感应物与所述终端装置之间的距离值为0.5厘米,选中暂停控件;或者若感应物与所述终端装置之间的距离值为1厘米,放大显示收藏按钮;或者若感应物与所述终端装置之间的距离值增大,播放下一首歌曲;或者若感应物与所述终端装置之间的距离值减小,轮流显示收藏按钮被触发后的预览界面及播放按钮被触发后的预览界面。从而用户可仅通过感应物与所述终端装置之间的距离参数来选中预定可操作对象、或者突出显示所述预定可操作对象来供用户单手操作、或者控制所述预定可操作对象执行对应功能、或者显示所述预定可操作对象被触发后的预览界面来供用户单手操作而执行所述预定可操作对象的功能,从而用户可单手操作所述终端装置。

进一步地,所述若所述距离参数满足预设条件,则控制所述终端装置执行预设操作还包括:

方案五:若感应物与所述终端装置之间的距离值增大,则将所述终端装置的当前显示界面进行放大显示;或者若感应物与所述终端装置之间的距离值减小,则将所述终端装置的当前显示界面进行缩小显示。具体地:

所述感应物与所述终端装置之间的距离值增大或减小可为在所述感应物的行程中所述感应物与所述终端装置之间的距离增大或减小,如在所述指纹信息与预设指纹信息匹配时,所述距离传感器感测到的距离参数中,所述距离参数一直增大。

或者所述感应物与所述终端装置之间的距离值增大或减小还可为在所述距离值所位于的距离区间范围,所述感应物与所述终端装置之间的距离增大或减小,如所述感应物与所述终端装置之间的距离值位于距离区间范围0厘米-0.5厘米,且所述感应物与所述终端装置之间的距离在距离区间范围0厘米-0.5厘米内减小。

其中,所述感应物与所述终端装置之间的距离值在预设距离值内,如所述感应物与所述终端装置之间的距离值在10厘米内。当所述感应物与所述终端装置之间的距离值不在预设距离值内时,所述距离传感器检测到的感应物与所述终端装置之间的距离参数不被本申请考虑,从而防止误操作。

所述终端装置的当前显示界面为所述终端装置的第一显示设备上所显示的显示界面。所述将所述终端装置的当前显示界面进行放大显示为将显示在所述终端装置的第一显示设备的显示界面整体放大,所述将所述终端装置的当前显示界面进行缩小显示为将显示在所述终端装置的第一显示设备的显示界面整体缩小。

从而,用户可通过移动感应物来使得所述感应物与所述终端装置之间的距离值增大或减小,从而放大显示或缩小显示所述终端装置的当前显示界面,使得用户方便单手操作所述终端装置的当前显示界面的可操作对象。

进一步地,所述若所述距离参数满足预设条件,则控制所述终端装置执行预设操作还包括:

方案六:若感应物与所述终端装置之间的距离值增大,则将所述终端装置的当前显示界面进行缩小显示;或者若感应物与所述终端装置之间的距离值减小,则将所述终端装置的当前显示界面进行放大显示。

本发明实施例一通过获取指纹感应器采集到的感应物的指纹信息;在所述指纹信息与预设指纹信息匹配时,获取距离传感器检测到的感应物与所述终端装置之间的距离参数;在所述距离参数满足预设条件时,控制所述终端装置执行预设操作。由于在本发明实施例一中如果距离参数满足预设条件,控制所述终端装置执行预设操作,从而操作所述终端装置只需单手,方便用户操作。同时,在指纹匹配后,如果距离参数满足预设条件,控制所述终端装置执行预设操作,则指纹匹配和操作所述终端装置只需单手,从而方便用户操作。

实施例二

如图2所示,本发明实现指纹操作方法的较佳实施例的终端装置的结构示意图。所述指纹操作系统应用于终端装置中,所述终端装置可以为手机、平板等终端装置。所述终端装置10包括指纹操作系统20。所述终端装置10还包括存储设备30、处理设备40及显示设备50。

优选地,本发明的指纹操作方法通过所述终端装置10中的指纹操作系统20来实现。

所述终端装置10是一种能够按照事先设定或存储的指令,自动进行数值计算和/或信息处理的设备,其硬件包括但不限于微处理器、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数字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嵌入式设备等。

所述终端装置10可以是,但不限于任何一种可与用户通过键盘、鼠标、遥控器、触摸板或声控设备等方式进行人机交互的电子产品,例如,平板电脑、智能手机、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游戏机、智能式穿戴式设备等。

所述终端装置10所处的网络包括,但不限于互联网、广域网、城域网、局域网、虚拟专用网络(Virtual Private Network,VPN)等。

所述指纹操作系统20能获取指纹感应器采集到的感应物的指纹信息;在所述指纹信息与预设指纹信息匹配时,判断距离传感器检测到的感应物与所述终端装置之间的距离参数是否满足预设条件;若所述距离参数满足预设条件,则控制所述终端装置执行预设操作,从而方便用户操作。

所述存储设备30用于存储所述指纹操作系统20中各个程序段的程序代码。所述存储设备30可以为智能媒体卡(smart media card)、安全数字卡(secure digital card)、快闪存储器卡(flash card)等储存设备。

所述处理设备40可以包括一个或者多个微处理器、数字处理器。

所述显示设备50可以是触摸屏等其他用于显示画面的设备。

实施例三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指纹操作系统的示意图。所述指纹操作系统应用于终端装置中,所述终端装置可以为手机、平板等可以熄屏的终端装置。如图3所示,指纹操作系统可包括指纹信息获取模块310、距离参数获取模块320及执行模块330。本发明所称的模块是指一种能够被处理设备所执行并且能够完成固定功能的一系列计算机程序段,其存储在存储设备中。

所述指纹信息获取模块310,用于获取指纹感应器采集到的感应物的指纹信息。

所述指纹感应器可为光学指纹传感器、半导体电容传感器、半导体热敏传感器、半导体压感传感器、超声波传感器或射频传感器。所述指纹感应器可为所述终端装置的设备或者为所述终端装置外部的设备。所述感应物可为手指或者戴着指纹信息的物体。所述感应物的指纹信息可为通过指纹感应器悬空采集或者还可为通过按压指纹感应器来采集。所述采集到的感应物的指纹信息可为指纹感应器所能识别的指纹信息或者为某一部分指定区域的指纹信息。

所述判断模块320,用于在所述指纹信息与预设指纹信息匹配时,判断距离传感器检测到的感应物与所述终端装置之间的距离参数是否满足预设条件。

所述预设指纹信息为预先存储在所述终端装置中的指纹信息。所述预设指纹信息可为通过多次录入指纹,并将所述多次录入的指纹进行合成形成。所述预设的指纹可被分为多个区域,每个区域可相互独立或者部分重叠。所述指纹信息与预设的指纹信息匹配可为在所述指纹信息与所述合成的指纹进行匹配时所述指纹信息与所述合成的指纹中的一部分匹配,或者还可为在所述指纹信息与所述多个区域进行匹配时所述指纹信息与某一区域匹配。所述指纹信息与预设指纹信息匹配即代表所述使用者为合法用户。所述距离传感器可为超声波传感器,与所述采集感应物的指纹信息的指纹感应器为同一感应器,所述超声波传感器可同时采集所述感应物的指纹信息及检测感应物与所述终端装置之间的距离参数。所述距离传感器还可为红外线距离传感器或者激光传感器等等,所述红外线距离传感器或者激光传感器可设置在所述指纹感应器附近,从而在指纹进行匹配前或者进行指纹匹配时或者指纹匹配后,所述距离传感器能检测感应物与所述终端装置之间的距离参数。所述距离传感器可为所述终端装置的设备或者可为所述终端装置外部的设备。所述距离参数可为距离值或为距离值的变化。所述终端装置还可包括另一显示设备。所述显示设备50为所述终端装置的主显示设备。所述另一显示设备为所述终端装置的次显示设备。所述检测到的感应物与所述终端装置之间的距离参数可为检测到的感应物与所述另一显示设备之间的距离参数。

所述执行模块330,用于若所述距离参数满足预设条件,则控制所述终端装置执行预设操作。

所述距离参数满足预设条件为所述距离值满足预设条件或所述距离值的变化满足预设条件。所述距离参数满足预设条件具体包括:

方案一:感应物与所述终端装置之间的距离值为预设距离阈值;具体地:

所述预设距离阈值预先存储在所述终端装置中。所述预设距离阈值可为0.5厘米、1厘米、1.5厘米、2厘米等等。其中,所述感应物与所述终端装置之间的距离值在预设距离值内,如所述感应物与所述终端装置之间的距离值在10厘米内。当所述感应物与所述终端装置之间的距离值不在预设距离值内时,所述距离传感器检测到的感应物与所述终端装置之间的距离参数不被本申请考虑,从而防止误操作。

方案二:感应物与所述终端装置之间的距离值增大或减小;具体地:

所述感应物与所述终端装置之间的距离值增大或减小可为在所述感应物的行程中所述感应物与所述终端装置之间的距离增大或减小,如在所述指纹信息与预设指纹信息匹配时,所述距离传感器感测到的距离参数中,所述距离参数一直增大。

或者所述感应物与所述终端装置之间的距离值增大或减小还可为在所述距离值所位于的距离区间范围,所述感应物与所述终端装置之间的距离增大或减小,如所述感应物与所述终端装置之间的距离值位于距离区间范围0厘米-0.5厘米,且所述感应物与所述终端装置之间的距离在距离区间范围0厘米-0.5厘米内减小。

其中,所述感应物与所述终端装置之间的距离值在预设距离值内,如所述感应物与所述终端装置之间的距离值在10厘米内。当所述感应物与所述终端装置之间的距离值不在预设距离值内时,所述距离传感器检测到的感应物与所述终端装置之间的距离参数不被本申请考虑,从而防止误操作。

所述控制所述终端装置执行预设操作具体包括:

方案三:选中所述终端装置的预定可操作对象;或者突出显示所述终端装置的预定可操作对象;或者控制所述终端装置的预定可操作对象执行对应功能。具体地:

所述选中所述终端装置的预定可操作对象为确定所述终端装置的预定可操作对象,从而后续可根据所述确定的预定可操作对象来执行对应的功能。所述突出显示可为高亮显示或放大显示等。所述控制所述终端装置的预定可操作对象执行对应功能为例如:通过控制图片而进入下一张图片或者控制音视频开始播放等。

方案四:显示预定可操作对象被触发后的预览界面;或者轮流显示不同预定可操作对象被触发后的预览界面。具体地:

当所述预定可操作对象为一个时,显示预定可操作对象被触发后的预览界面。当所述预定可操作对象为多个时,轮流显示不同预定可操作对象被触发后的预览界面。例如,所述预定可操作对象为三个不同链接,分别为链接A、链接B及链接C。所述轮流显示不同预定可操作对象被触发后的预览界面为依照次序一个接一个的显示不同预定可操作对象被触发后的预览界面,例如,依照预设顺序:链接A被触发后的预览界面、链接B被触发后的预览界面及链接C被触发后的预览界面循环显示。所述预定可操作对象被触发后的预览界面为在预定可操作对象被实际触发前预先查看预定可操作对象被实际触发后的效果,从而不会出现触发预定可操作对象后发现不是所需内容而需要返回的情况。

进一步地,对于方案四,本实施例还包括检测模块340及进入模块350。具体地:

所述检测模块340,用于检测作用于所述终端装置的用户操作。

具体地:作用于所述终端装置的用户操作可为触摸操作或者悬浮操作。当所述用户操作为触摸操作时,所述用户操作可为点击终端装置的显示设备、敲击终端装置或者手势等。

所述进入模块350,用于在所述用户操作满足预定条件时,进入所述预览界面。

具体地:所述预定条件为预先设置的条件,所述预定条件预存在所述终端装置中。所述预定条件可为点击终端装置的显示设备、敲击终端装置或者向上滑动手势等。所述进入所述预览界面为实际触发了所述预定可操作对象,并执行所述预定可操作对象的功能。当所述预定可操作对象为一个,且所述用户操作满足预定条件时,直接进入所述预定可操作对象被触发后的预览界面。当所述预定可操作对象为多个,且为显示一预定可操作对象被触发后的预览界面(如显示链接A被触发后的预览界面)时,如果此时所述用户操作满足预定条件,则进入当前显示的预定可操作对象被触发后的预览界面(如进入链接A被触发后的预览界面)。

进一步地,所述方案三及方案四中的所述预定可操作对象包括预定文字、预定图片、预定音视频、预定控件或者预定操作按钮。

进一步地,若所述距离参数满足预设条件为方案一,所述控制所述终端装置执行预设操作可为方案三或者方案四,若所述距离参数满足预设条件为方案二,所述控制所述终端装置执行预设操作可为方案三或者方案四。例如,若感应物与所述终端装置之间的距离值为0.5厘米,选中暂停控件;或者若感应物与所述终端装置之间的距离值为1厘米,放大显示收藏按钮;或者若感应物与所述终端装置之间的距离值增大,播放下一首歌曲;或者若感应物与所述终端装置之间的距离值减小,轮流显示收藏按钮被触发后的预览界面及播放按钮被触发后的预览界面。从而用户可仅通过感应物与所述终端装置之间的距离参数来选中预定可操作对象、或者突出显示所述预定可操作对象来供用户单手操作、或者控制所述预定可操作对象执行对应功能、或者显示所述预定可操作对象被触发后的预览界面来供用户单手操作而执行所述预定可操作对象的功能,从而用户可单手操作所述终端装置。

进一步地,所述执行模块330具体地:

方案五:若感应物与所述终端装置之间的距离值增大,则将所述终端装置的当前显示界面进行放大显示;或者若感应物与所述终端装置之间的距离值减小,则将所述终端装置的当前显示界面进行缩小显示。

所述感应物与所述终端装置之间的距离值增大或减小可为在所述感应物的行程中所述感应物与所述终端装置之间的距离增大或减小,如在所述指纹信息与预设指纹信息匹配时,所述距离传感器感测到的距离参数中,所述距离参数一直增大。

或者所述感应物与所述终端装置之间的距离值增大或减小还可为在所述距离值所位于的距离区间范围,所述感应物与所述终端装置之间的距离增大或减小,如所述感应物与所述终端装置之间的距离值位于距离区间范围0厘米-0.5厘米,且所述感应物与所述终端装置之间的距离在距离区间范围0厘米-0.5厘米内减小。

其中,所述感应物与所述终端装置之间的距离值在预设距离值内,如所述感应物与所述终端装置之间的距离值在10厘米内。当所述感应物与所述终端装置之间的距离值不在预设距离值内时,所述距离传感器检测到的感应物与所述终端装置之间的距离参数不被本申请考虑,从而防止误操作。

所述终端装置的当前显示界面为所述终端装置的第一显示设备上所显示的显示界面。所述将所述终端装置的当前显示界面进行放大显示为将显示在所述终端装置的第一显示设备的显示界面整体放大,所述将所述终端装置的当前显示界面进行缩小显示为将显示在所述终端装置的第一显示设备的显示界面整体缩小。

从而,用户可通过移动感应物来使得所述感应物与所述终端装置之间的距离值增大或减小,从而放大显示或缩小显示所述终端装置的当前显示界面,使得用户方便单手操作所述终端装置的当前显示界面的可操作对象。

进一步地,所述执行模块330具体地:

方案六:若感应物与所述终端装置之间的距离值增大,则将所述终端装置的当前显示界面进行缩小显示;或者若感应物与所述终端装置之间的距离值减小,则将所述终端装置的当前显示界面进行放大显示。

本发明实施例三通过获取指纹感应器采集到的感应物的指纹信息;在所述指纹信息与预设指纹信息匹配时,获取距离传感器检测到的感应物与所述终端装置之间的距离参数;在所述距离参数满足预设条件时,控制所述终端装置执行预设操作。由于在本发明实施例三中如果距离参数满足预设条件,控制所述终端装置执行预设操作,从而操作所述终端装置只需单手,方便用户操作。同时,在指纹匹配后,如果距离参数满足预设条件,控制所述终端装置执行预设操作,则指纹匹配和操作所述终端装置只需单手,从而方便用户操作。

在本发明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指纹操作方法和系统,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指纹操作系统的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模块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

另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模块可以集成在相同处理模块中,也可以是各个模块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模块集成在相同模块中。上述集成的模块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硬件加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涵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此外,显然“包括”一词不排除其他单元或步骤,单数不排除复数。系统权利要求中陈述的多个单元或系统也可以由同一个单元或系统通过软件或者硬件来实现。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