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键盘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048978阅读:325来源:国知局
一种键盘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产品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键盘。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键盘多种多样,但通常键盘布局为以QWERTY结构形式排列,多个按键排列为一排,整个键盘上设置多排按键,该种结构按键的优点是能够实现用户的快速打字输入,满足办公使用需要,因此多配合台式电脑使用,固定放置于平面上,稳定后才能够进行操作输入。

然而,随着移动式终端设备如平板电脑、手机在用户使用中的普及,采用键盘配合移动式终端设备进行操作输入,在有些情况时也成为必然,而此时的使用环境可能不存在稳定放置键盘的平面,使得平板电脑及手机该些移动终端的使用存在一定局限性,此外现有上述结构的键盘还存在体积较大,不便于携带的缺点,不能够满足配合平板电脑及手机等移动式终端设备使用的便携性需求。

此外虽然目前市场中有出现应用于便携式输入的小型键盘,但通常只能采用两个拇指操作,存在使用过程中键入速度慢的缺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键盘,解决现有技术的键盘不能够既满足移动式便携需求又能够保证移动输入时键入速度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键盘,包括:

第一键盘面,朝向第一方向,所述第一键盘面上分别设置有可移动地第一左拇指键区和第一右拇指键区;

第二键盘面,朝向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所述第二键盘面上设置有对应左手操作的左手键区和对应右手操作的右手键区;

其中,用户双手握持所述键盘时,所述第一左拇指键区用于左手拇指的输入,且配合左手拇指的移动范围,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移动,所述左手键区用于左手的拇指外其他手指的输入;所述第一右拇指键区用于右手拇指的输入,且配合右手拇指的移动范围,在第三位置与第四位置之间移动,所述右手键区用于右手的拇指外其他手指的输入。

优选地,上述所述的键盘,其中,所述第一左拇指键区和所述第一右拇指键区分别包括至少两列按键,所述第一左拇指键区上的每一列按键分别以第一曲线排列,所述第一右拇指键区上的每一列按键分别以第二曲线排列,且所述第一左拇指键区和所述第一右拇指键区关于第一直线对称;

其中,所述第一左拇指键区和所述第一右拇指键区分别与所述第一键盘面之间滑动配合连接,且所述第一左拇指键区与所述第一键盘面之间设置有用于将所述第一左拇指键区分别固定于一位置的多组第一定位锁紧结构,所述第一右拇指键区与所述第一键盘面之间设置有用于将所述第一右拇指键区分别固定于一位置的多组第二组定位锁紧结构。

优选地,上述所述的键盘,其中,所述第一左拇指键区上设置有功能键“F1”至“F10”、“Back”、“Delete”、“Win”、“Enter”、“Ctrl”、“Shift”、“Alt”、“Tab”、“Esc”、“Caps”、“Ins”中的其中一部分,所述第一右拇指键区上设置有另外一部分。

优选地,上述所述的键盘,其中,所述第一左拇指键区在所述第一位置与所述第二位置之间动作的第一滑动轨迹、所述第一右拇指键区在所述第三位置与所述第四位置之间动作的第二滑动轨迹分别形成为圆弧形状,且所述第一滑动轨迹与所述第二滑动轨迹关于所述第一直线对称。

优选地,上述所述的键盘,其中,所述第一键盘面上还分别设置有第二左拇指键区和第二右拇指键区,其中所述第二左拇指键区设置于所述第一左拇指键区远离所述第一右拇指键区的一侧,所述第二右拇指键区设置于所述第一右拇指键区远离所述第一左拇指键区的一侧。

优选地,上述所述的键盘,其中,所述第二左拇指键区和所述第二右拇指键区上的按键分别关于所述第一直线对称,且所述第二左拇指键区内设置有第一操作滚轮和上、下、左、右方向键;所述第二右拇指键区上设置有第二操作滚轮和“Home”、“End”、“Pg Up”、“Pg Dn”按键。

优选地,上述所述的键盘,其中,所述第一键盘面与所述第二键盘面之间还设置有第一扩展体和第二扩展体,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键盘面相对的第一边缘和第二边缘处,包括容置于所述第一键盘面与所述第二键盘面之间内部空间的状态以及相对于所述内部空间拉出的状态,其中所述第一边缘与所述第二边缘相对于所述第一直线对称,所述第一扩展体与所述第二扩展体分别从所述内部空间内拉出时相对于所述第一直线对称;

其中,所述第一扩展体和所述第二扩展体上还分别设置有第二定位锁紧结构,通过所述第二定位锁紧结构,所述第一扩展体和所述第二扩展体从所述内部空间拉出时,分别相对于所述第一键盘面锁固固定。

优选地,上述所述的键盘,其中,所述左手键区和所述右手键区关于第二直线对称设置,其中所述第二直线为所述第二键盘面上对应左手的握持边缘与对应右手的握持边缘之间的竖直中心线;从所述第二键盘面上对应左手的握持边缘到对应右手的握持边缘的方向,所述左手键区设置有多列按键,每一列按键沿弧形排列,位于中间区域的至少一个按键朝对应右手的握持边缘的方向突出;从所述第二键盘面上对应右手的握持边缘到对应左手的握持边缘的方向,所述右手键区设置有多列按键,每一列按键沿弧形排列,位于中间区域的至少一个按键朝对应左手的握持边缘的方向突出。

优选地,上述所述的键盘,其中,所述左手键区上设置有字母按键A至Z、数字按键“0)”、“1!”、“2@”、“3#”、“4$”、“5%”、“6︿”、“7﹠”、“8*”、“9(”、符号按键“〈,”、“〉.”、“?/”、“:;”、“〝、”、“﹛[”、“﹜]”、“|\”、“—-”、“+=”、“~、”中的其中一部分,所述右手键区上设置有另一部分。

优选地,上述所述的键盘,其中,所述左手键区和所述右手键区中,每一列按键分别包括对应中指按压的按压键,其中每一列对应中指按压的按压键上分别设置有预定形状的突起,且不同列所述按压键中所设置突起的预定形状不相同。

优选地,上述所述的键盘,其中,所述左手键区设置于第一结构体上,所述右手键区设置于第二结构体上,其中所述第一结构体和所述第二结构体与所述第二键盘面分别通过翻转结构连接;通过所述翻转结构,所述左手键区和所述右手键区分别能够翻转至朝向所述第一方向。

优选地,上述所述的键盘,其中,所述左手键区设置于第一结构体上,所述右手键区设置于第二结构体上,其中所述第一结构体和所述第二结构体与所述第二键盘面分别通过翻转结构连接;通过所述翻转结构,所述第一结构体和所述第二结构体相邻近的两个边缘相对于所述第二键盘面升起,并卡接固定在一起,所述左手键区和所述右手键区分别相对于所述第二键盘面具有预定倾斜角度。

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上述技术方案中的至少一个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采用本实用新型所述键盘,通过双手握持操作,十指分别对应第一键盘面和第二键盘面上的键区,即能够进行操作输入,无需借助于平面使用,因此适用于移动终端的手持、移动式便携输入需求目的;此外通过双手十指的同时操作,能够保证移动输入时的键入速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所述键盘的第一键盘面处于第一状态的外观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所述键盘的第一键盘面处于第二状态的外观结构示意图;

图3a为第一左拇指键区或第一右拇指键区与第一键盘面滑动连接的一种结构图;

图3b为第一左拇指键区或第一右拇指键区与第一键盘面滑动连接的另一种结构图;

图3c为用于固定第一左拇键键区和第一右拇指键区的固定结构的剖面示意图;

图4a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所述键盘的第二键盘面的第一种外观结构示意图;

图4b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所述键盘的第二键盘面的第二种外观结构示意图;

图5a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所述键盘一种使用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5b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所述键盘另一种使用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中第二键盘面的外观结构示意图;

图7为采用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所述键盘呈现第二种使用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所述键盘呈现第一种使用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所述键盘从第一种使用状态翻转至第三种使用状态的过程中的一种状态示意图;

图10a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所述键盘呈现第三种使用状态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10b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所述键盘呈现第三种使用状态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11为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所述键盘呈现第一种使用状态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所述键盘从第一种使用状态翻转至第四种使用状态的过程中的一种状态示意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所述键盘呈现第四种使用状态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所述键盘呈现第三种使用状态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示,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为使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及附图进行详细描述。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键盘,包括:

第一键盘面,朝向第一方向,所述第一键盘面上分别设置有可移动地第一左拇指键区和第一右拇指键区;

第二键盘面,朝向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所述第二键盘面上设置有对应左手操作的左手键区和对应右手操作的右手键区;

其中,用户双手握持所述键盘时,所述第一左拇指键区用于左手拇指的输入,且配合左手拇指的移动范围,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移动,所述左手键区用于左手的拇指外其他手指的输入;所述第一右拇指键区用于右手拇指的输入,且配合右手拇指的移动范围,在第三位置与第四位置之间移动,所述右手键区用于右手的拇指外其他手指的输入。

采用本实用新型所述键盘的上述结构,通过双手握持操作,十指分别对应第一键盘面和第二键盘面上的键区,即能够进行操作输入,无需借助于平面使用,因此适用于移动终端的手持、移动式便携输入需求目的;此外通过双手十指的同时操作,能够保证移动输入时的键入速度。

第一实施例

参阅图1所述键盘的第一键盘面的外观结构示意图,第一实施例所述键盘中,第一键盘面10包括第一左拇指键区11和第一右拇指键区12。具体地,第一左拇指键区11和第一右拇指键区12分别包括至少两列按键,其中第一左拇指键区11上的每一列按键分别以第一曲线排列,第一右拇指键区12上的每一列按键分别以第二曲线排列,且第一左拇指键区11和第一右拇指键区12关于第一直线对称。

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第一左拇指键区11上的每一列按键分别以第一圆心绕圆弧排列,第一右拇指键区12上的每一列按键分别以第二圆心绕圆弧排列,且第一左拇指键区11和第一右拇指键区12关于第一直线100对称,其中第一直线100为第一圆心和第二圆心之间连线的垂直中心线。

第一实施例中,当用户的左、右手分别在第一键盘面10的相对两端的第一握持边缘13和第二握持边缘14中抵住整个键盘时,左手拇指对应位于第一左拇指键区11位置处,第一左拇指键区11用于左手拇指的输入,右手拇指对应位于第一右拇指键区12位置处,第一右拇指键区12用于右手拇指的输入。

另外,较佳地,第一左拇指键区11与第一右拇指键区12相对称的第一直线100形成为第一键盘面10在竖直方向的中心线,且第一左拇指键区11与第一右拇指键区12的弯曲弧度适应双手握持键盘,当双手固定,拇指以与手掌相连接的关节转动时拇指指尖的转动弧度范围,从而使得第一左拇指键区11与第一右拇指键区12的设置结构,更符合人体工学,适应于拇指的操作输入,以增强用户使用过程中的舒适度与便利性。

进一步地,第一实施例中,第一左拇指键区11与第一右拇指键区12可移动地设置在第一键盘面10上,用于分别配合左手拇指和右手拇指的移动范围,使两拇指的输入范围扩大。具体地,结合图1和图2,本实施例中,第一左拇指键区11在第一键盘面10上的第一位置111与第二位置112之间动作,形成为第一滑动轨迹;第一右拇指键区12在第一键盘面10上的第三位置113与第四位置114之间动作,形成为第二滑动轨迹;其中,第一滑动轨迹和第二滑动轨迹分别形成为圆弧形状,且关于第一直线100对称。

当第一左拇指键区11处于第一位置111、第一右拇指键区12处于第三位置113时,第一键盘面10呈现为如图1所示的状态,第一左拇指键区11和第一右拇指键区12的其中一部分突出于第一键盘面10;当第一左拇指键区11处于第二位置112、第一右拇指键区12处于第四位置114时,第一键盘面10呈现为如图2所示的状态,第一左拇指键区11和第一右拇指键区12完全与第一键盘面10相重叠。当处于图2所示状态时,一方面第一左拇指键区11和第一右拇指键区12所处位置能够适应当双手握持键盘时,拇指对应位于该位置处的操作输入,另一方面当第一左拇指键区11和第一右拇指键区12的突出部分被收回时,减小了键盘的占用空间,从而方便键盘的收纳保存。

如图3a所示为第一左拇指键区11或第一右拇指键区12与第一键盘面10相连接的一种结构的剖面图。第一实施例中,第一左拇指键区11或第一右拇指键区12以滑动地方式在第一键盘面10上移动,其中第一键盘面10对应安装第一左拇指键区11或第一右拇指键区12的位置处分别设置有滑槽,第一左拇指键区11或第一右拇指键区12分别设置为与该滑槽配合的结构形式,包括与滑槽配合的导轨,当导轨嵌入于滑槽内时,第一左拇指键区11或第一右拇指键区12安装于第一键盘面10上,能够相对滑动,形成为如图1所示的滑动轨迹。

当然,第一左拇指键区11和第一右拇指键区12相对于第一键盘面10滑动的滑动并不仅限于为从图1所示状态至图2所示状态,如也可以增大滑动范围,相对于图2所示状态,进一步地向下滑动至其中一位置。

如图3b所示为第一左拇指键区11或第一右拇指键区12与第一键盘面10相连接的另一种结构的剖面图。采用图3b所示连接方式时,第一键盘面10上设置有突出的导轨,第一左拇指键区11或第一右拇指键区12形成为与该导轨配合的结构形式,包括与导轨配合的导槽,当导槽安装于导轨上时,第一左拇指键区11或第一右拇指键区12安装于第一键盘面10上,能够相对滑动,形成为如图1所示的滑动轨迹。

在图3a与图3b所示结构形式的连接方式中,较佳地,第一左拇指键区11与第一右拇指键区12与第一键盘面10的连接方式相同。

当然,为实现第一左拇指键区11和第一右拇指键区12在第一键盘面10上的相对滑动,第一左拇指键区11、第一右拇指键区12分别与第一键盘面10配合连接的结构形式并不限于仅包括图3a和图3b所示的两种,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合理地作出改进,采用其中连接方式实现上述滑动过程,在此不再一一详细描述。

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一左拇指键区11和第一右拇指键区12分别与第一键盘面10之间滑动配合连接时,第一左拇指键区11与第一键盘面10之间设置有用于将第一左拇指键区11固定于第一位置111或第二位置112的第一组定位锁紧结构,第一右拇指键区12与第一键盘面10之间设置有用于将第一右拇指键区12固定于第三位置113或第四位置114的第二组定位锁紧结构。

具体地,参阅图3c所示,第一组定位锁紧结构与第二组定位锁紧结构可以分别形成为位于第一键盘面10与第一左拇指键区11或第一右拇指键区12之间突出设置的卡设弹簧200,当第一左拇指键区11或第一右拇指键区12滑动至卡设弹簧200的对应位置处时,利用卡设弹簧200的弹性力使第一左拇指键区11或第一右拇指键区12相地第一键盘面10为固定,以稳固于该位置。具体地,为保证第一左拇指键区11能够固定于第一位置111和第二位置112处,在第一键盘面10上,第一位置111和第二位置112处分别对应设置卡设弹簧200;为保证第一右拇指键区12能够固定于第三位置113和第四位置114处,在第一键盘面10上,第三位置113和第四位置114处也分别对应设置卡设弹簧200。

较佳地,第一左拇指键区11和第一右拇指键区12分别沿滑动轨迹滑动时,不限于仅能够固定于滑动轨迹的两端位置处,也可以固定于滑动轨迹的中间一位置处,只要在该中间位置对应设置卡设弹簧200即可。当然,用于使第一左拇指键区11和第一右拇指键区12能够相对于第一键盘面10固定的固定结构,并不仅限于为图3c所示结构形式,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所了解的专业技术知识,采用其他结构对第一左拇指键区11和第一右拇指键区12进行固定,该部分并非为本实用新型的研究重点,在此不详细描述。

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中,第一左拇指键区11和第一右拇指键区12分别形成为具有一定弯曲弧度的长条形状,且分别设置有两列按键110,第一左拇指键区11和第一右拇指键区12所设置的各个按键110,依据第一左拇指键区11和第一右拇指键区12的形状排列分布,形成为第一左拇指键区11上的每一列按键110分别以第一圆心绕圆弧排列,第一右拇指键区12上的每一列按键分别以第二圆心绕圆弧排列的结构形式。

另外,第一左拇指键区11上设置有功能键“F1”至“F10”、“Back”、“Delete”、“Win”、“Enter”、“Ctrl”、“Shift”、“Alt”、“Tab”、“Esc”、“Caps”、“Ins”中的其中一部分,第一右拇指键区12上设置有另外一部分。具体地第一左拇指键区11和第一右拇指键区12所设置按键110的功能为如图1和图2所示,第一左拇指键区11上设置有功能键“F1”至“F6”、“Back”、“Delete”、“Win”、“Enter”、“Ctrl”、“Shift”,第一右拇指键区12上设置有功能键“F7”至“F12”、“Tab”、“Esc”、“Caps”、“Ins”、“Ctrl”、“Shift”、“Alt”,当然第一左拇指键区11和第一右拇指键区12上所设置的各个功能键并不仅限于为上述,且各个功能键在第一左拇指键区11和第一右拇指键区12上的排列并不仅限于形成为图1和图2所示形式。

进一步地,结合图1与图2,在第一实施例中,第一键盘面10上还分别设置有第二左拇指键区和第二右拇指键区。其中,第二左拇指键区设置于第一左拇指键区11远离第一右拇指键区12的一侧,第二右拇指键区设置于第一右拇指键区12远离第一左拇指键区11的一侧。也即第一左拇指键区11与第一握持边缘13所设置控制键形成为第二左拇指键区,通过左手拇指可以按动该区域的控制键完成输入;第一右拇指键区12与第二握持边缘14所设置控制键形成为第二右拇指键区,通过右手拇指可以按动该区域的控制键完成输入。

具体地,第二左拇指键区和第二右拇指键区上两部分所设置的控制键关于第一直线100对称,且如图1和图2所示,第二左拇指键区内设置有第一操作滚轮210和上、下、左、右方向键;第二右拇指键区上设置有第二操作滚轮220和“Home”、“End”、“Pg Up”、“Pg Dn”按键。利用第一操作滚轮和第二操作滚轮,可以代替鼠标的功能,进行滚动式操作输入;利用上、下、左、右方向键和“Home”、“End”、“Pg Up”、“Pg Dn”按键可以实现光标在多种操作方向上的准确输入。

采用上述设置结构形式的第二左拇指键区和第二右拇指键区,实现了游戏手柄的操作功能,将物理键盘与游戏手柄结合为一体,能够一机两用,解决现有技术的游戏手柄不易携带的问题,而且采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键盘,使用用户可以一边进行文字输入,如进行聊天,一边游戏,为新的手机游戏设计模式提供可能。

图4a和图4b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所述键盘的第二键盘面20的外观结构示意图,其中第二键盘面20为第一键盘面10的相反面,分别朝向不同的方向。第二键盘面20上设置有左手键区21和右手键区22,结合图1与图4a和图4b,当用户的左、右手分别在第一键盘面10的相对两端的第一握持边缘13和第二握持边缘14中抵住整个键盘,左手拇指对应位于第一左拇指键区11,右手拇指对应位于第一右拇指键区12时,对于第二键盘面20来说,左手抵住第二键盘面20的第三握持边缘23,右手抵住第二键盘面20的第四握持边缘24,也即第三握持边缘23与第一握持边缘13相对应、第四握持边缘24与第二握持边缘14相对应,此时左手除拇指外的四个手指对应位于左手键区21,右手除拇指外的四个手指对应位于右手键区22。

因此,基于键盘上朝向不同方向的第一键盘面和第二键盘面,通过双手握持操作,十指分别对应第一键盘面和第二键盘面上的键区,即能够进行操作输入,无需借助于平面使用,因此适用于移动终端的手持、移动式便携输入需求目的。

具体地,参阅图4a,第二键盘面20上设置的左手键区21和右手键区22,其中左手键区21和右手键区22上所设置按键的排列形成为关于第二直线300相对称的结构形式,较佳地,第二直线300为第二键盘面20上对应左手的握持边缘与对应右手的握持边缘之间的竖直中心线。此外,当第一键盘面10与第二键盘面20的尺寸一致时,第一键盘面10上、使第一左拇指键区11与第一右拇指键区12相对称的第一直线100,与该第二直线300相重叠。

继续结合图4a,第二键盘面20上对应左手的握持边缘(第三握持边缘23)到对应右手的握持边缘(第四握持边缘24)的方向,左手键区21设置有多列按键,每一列按键沿弧形排列,位于中间区域的至少一个按键朝对应右手的握持边缘的方向突出;从第二键盘面20上对应右手的握持边缘(第四握持边缘24)到对应左手的握持边缘(第三握持边缘23)的方向,右手键区22设置有多列按键,每一列按键沿弧形排列,位于中间区域的至少一个按键朝对应左手的握持边缘的方向突出。

上述左手键区21和右手键区22上按键的排列形式,依据用户的手指长短不一的特点,将对应中指按设的按键设置为更加远离第二键盘面20的边缘,对应其他手指按设的按键设置为较靠近第二键盘面20的边缘,以符合人体工学,增加手指操作时的便利性。

进一步地,参阅图4b所示,左手键区21和右手键区22中,每一列按键分别包括对应中指按压的按压键,其中每一列对应中指按压的按压键上分别设置有预定形状的突起600,且不同按压键中所设置突起的预定形状不相同。如图4b所示,在左手键区21和右手键区22中,对应中指的按压键中所设置突起600的形状分别为具有开口的“∪”形,其中不同列的按压键中,“∪”形的朝向方向不相同,但左手键区21和右手键区22中,从左至右,相对应按压键所设置突起的形状相同。通过在按压键上设置突起600,使得用户无需看到第二键盘面20上的按键,即能够完成手指在左手键区21和右手键区22中的定位按压。

另外,第一实施例中,沿竖直方向,左手键区21和右手键区22分别设置有四列的按键,每一列设置6个按键;沿水平方向,左手键区21和右手键区22分别设置有6行按键,且每一行设置4个按键。此外左手键区21与右手键区22上各按键的组合包括了通常QWERT键盘中用于文本编辑部分的所有按键,也即当左手键区21上设置有字母按键A至Z、数字按键“0)”、“1!”、“2@”、“3#”、“4$”、“5%”、“6︿”、“7﹠”、“8*”、“9(”、符号按键“〈,”、“〉.”、“?/”、“:;”、“〝、”、“﹛[”、“﹜]”、“|\”、“—-”、“+=”、“~、”中的其中一部分时,右手键区22上设置有另一部分。

具体地,如图4a和图4b所示,在左手键区21,由上至下6行的按键分别为﹛N、H、Y、“6︿”﹜、﹛“M、J、U、“7﹠”﹜、﹛“〈,”、K、I、“8*”﹜、﹛“〉.”、L、O、“9(”﹜、﹛“?/”、“:;”、P、“0)”﹜、﹛“|\”、“﹛[”、“—-”、空﹜;在右手键区22,由上至下6行的按键分别为﹛“5%”、T、G、B﹜、﹛“4$”、R、F、V﹜、﹛“3#”、E、D、C﹜、﹛“2@”、W、S、X﹜、﹛“1!”、Q、A、Z﹜、﹛“+=”、“﹜]”、“~、”空﹜。该种按键排列的设置方式是依据普通QWERT键盘上按键的排列,使熟悉QWERT键盘的用户能够很快熟悉本实用新型所述键盘的按键排列,进行方便、快捷地输入。

在上述结构的键盘中,根据图1和图2,第一键盘面10和第二键盘面20的尺寸相同,分别形成为长方形,为了适应双手握持操作,拇指能够对应位于第一键盘面10上的拇键键区位置,除拇指外的其他手指能够对应位于第二键盘面20的左手键区或右手键区位置,且能够使键盘便于携带,第一键盘面10和第二键盘面20长度方向的尺寸不大于140mm,宽度方向的尺寸不大于80mm。

较佳地,如图5a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键盘中,在第一键盘面10与第二键盘面20之间设置有内部空间,在内部空间中设置有第一扩展体30和第二扩展体40。该第一扩展体30和第二扩展体40包括容置于第一键盘面10与第二键盘面20之间内部空间的状态(如图1所示),以及相对于内部空间拉出的状态(如图5a所示)。具体地,对于第一键盘面10来说,第一扩展体30设置于第一键盘面10的第一边缘(第一握持边缘13)处,第二扩展体40设置于第一键盘面10的第二边缘(第二握持边缘14)处,且当第一扩展体30和第二扩展体40分别从内部空间中拉出时,关于第一键盘面10上的第一直线100相对称;对于第二键盘面20来说,第一扩展体30设置于第二键盘面20的第一边缘(第三握持边缘23)处,第二扩展体40设置于第二键盘面20的第二边缘(第四握持边缘24)处。

具体地,如图5a,当第一扩展体30和第二扩展体40从内部空间中拉出时,第一扩展体30和第二扩展体40分别呈扇形打开状态,上部拉出的宽度大于下部拉出的宽度,且边缘相对于竖直线的角度ɑ小于90度大于0度,用以适应双手握持操作时的手形;另外通过第一扩展体30和第二扩展体40,使键盘的宽度尺寸增加,相较于图1所示使用状态的键盘,能够适应手指较长用户的输入操作。因此,本实用新型上述增加第一扩展体30和第二扩展体的键盘,能够适应不同用户的不同手型的输入操作,以满足不同用户使用的操作舒适度。

当然,第一扩展体30和第二扩展体40从内部空间中拉出的结构形式并不限于为如图5a所示呈扇形,也可以采用分别从内部空间中水平拉出的方式,形成为图5b结构。

具体地,实现上述第一扩展体30和第二扩展体40能够在第一键盘面10与第二键盘面20之间滑动,呈现图1所示状态或者图5a(也可以为图5b)所示状态的具体结构可以为:

在第一键盘面10与第二键盘面20之间的内部空间内,沿垂直于第一边缘和第二边缘的方向,设置有滑轨;通过滑轨,第一扩展体30和第二扩展体40能够相对移动,收容于第一键盘面10与第二键盘面20之间的内部空间以及从内部空间拉出。此外,第一扩展体30和第二扩展体40上还分别设置有锁紧结构,通过锁紧结构,第一扩展体30和第二扩展体40从内部空间拉出时,分别相对于第一键盘面锁固固定。具体地,该锁紧结构可以为设置于第一扩展体30和第二扩展体40上突出的弹性件,当第一扩展体30和第二扩展体40从内部空间拉出时,通过弹性件卡设于第一键盘面或第二键盘面的边缘,实现第一扩展体30和第二扩展体40的固定。

进一步,较佳地,如图1、图2和图5a和图5b,在第一键盘面10的第一握持边缘13和第二键盘面20的第三握持边缘23的相对位置,设置有第一开口120,通过第一开口120使得当第一扩展体30收容于内部空间时能够部分露出;在第一键盘面10的第二握持边缘14和第二键盘面20的第四握持边缘24的相对位置,设置有第二开口130,通过第二开口130使得当第二扩展体40收容于内部空间时能够部分露出。这样,通过开设的第一开口120和第二开口130,当第一扩展体30和第二扩展体40收容于内部空间时能够用手捏住,以方便拉出。

当然,可以理解的是,能够实现第一扩展体30和第二扩展体40相对于键盘移动的结构和能够使第一扩展体30和第二扩展体40相对固定的具体方式并不限于仅能够采用上述的结构实现,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了解第一扩展体30和第二扩展体40在本实用新型所述键盘中的功能前提下,当可以采用其他结构和方式实现。然而对于第一扩展体30和第二扩展体40的移动和相对固定的实现方式,并非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研究重点,在此不详细描述。

第二实施例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第二实施例所述键盘,包括第一键盘面和第二键盘面,其中第一键盘面的设置结构与第一实施例相同。结合图1与图2,在第二实施例中,第一键盘面10包括第一左拇指键区11、第一右拇指键区12、设置于第一左拇指键区11远离第一右拇指键区12的一侧的第二左拇指键区、以及设置于第一右拇指键区12远离第一左拇指键区11的一侧的第二右拇指键区。而且,第一左拇指键区11和第一右拇指键区12分别形成为具有一定弯曲弧度的长条形状,且分别设置有两列按键110,第一左拇指键区11和第一右拇指键区12所设置的各个按键110,依据第一左拇指键区11和第一右拇指键区12的形状排列分布,形成为第一左拇指键区11上的每一列按键110分别以第一圆心绕圆弧排列,第一右拇指键区12上的每一列按键分别以第二圆心绕圆弧排列的结构形式。

进一步地,第一左拇指键区11与第一右拇指键区12可移动地设置在第一键盘面10上,用于分别配合左手拇指和右手拇指的移动范围,使两拇指的输入范围扩大。

具体地,第二实施例中,第一键盘面上各键区的设置以及按键在键区中的排列方式与第一实施例相同,关于第一键盘面的具体结构可以结合图1、图2 及图5a和图5b参阅以上的具体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中第二键盘面20的外观结构示意图。参阅图6,第二实施例中,与第一实施例相同,第二键盘面20上设置有左手键区21和右手键区22。

在该实施例中,左手键区21与右手键区22上各按键的设置与排列方式与第一实施例相同,在此不详细描述。

其中,第二实施例所述键盘,当键盘呈现图6所示状态时,所述键盘的使用状态(第一种使用状态)与第一实施例相同。结合图1与图6,当用户的左、右手分别在第一键盘面10的相对两端的第一握持边缘13和第二握持边缘14中抵住整个键盘,左手拇指对应位于第一左拇指键区11,右手拇指对应位于第一右拇指键区12时,左手除拇指外的其他手指正好对应位于左手键区21,右手除拇指外的其他手指正好对应位于右手键区22处,这样通过双手握持操作,十指分别对应第一键盘面10和第二键盘面20上的键区,即能够进行操作输入,且同时实现了物理键盘与游戏手柄相结合。

进一步地,除上述使用状态之外,第二实施例所述键盘还包括第二种使用状态。

结合图6,第二实施所述键盘中,左手键区21位于第一结构体400上,右手键区22位于第二结构体500上,其中第一结构体400和第二结构体500分别与第二键盘面20通过翻转结构相连接,通过该翻转结构,左手键区21和右手键区22分别能够翻转至朝向与第一键盘面10相同的第一方向,也即翻转至与第一键盘面位于同一面,形成为如图7所示的第二种使用状态。

较佳地,在第二种使用状态中,左手键区21和右手键区22分别位于第一键盘面10的左右相对的两侧。采用第二种使用状态的键盘,用户可以将键盘平放于一平面上,像使用普通QWERT键盘一样,双手的十指在第一键盘面10所在平面进行敲击输入,双手的拇指分别对应位于中间部分的第一键盘面10的左手拇指键区和右手键指键区,左手和右手除拇指外的四个手指分别对应位于翻转过来的左手键区21和右手键区22,这样用户可以直接观看到每一按键进行操作输入,方便用户将键盘放置平面上时的输入。

在该实施例中,参阅图6,第一结构体400通过一第一翻转轴410与第二键盘面20相连接,第二结构体500通过一第二翻转轴510与第二键盘面20相连接。其中,第一翻转轴410与第二翻转轴510分别沿第二键盘面20的第三握持边缘23和第四握持边缘24设置。利用该第一翻转轴410和第二翻转轴510,当分别将第一结构体400和第二结构体500转动180度时,即能够使第一结构体400和第二结构体500分别翻转至呈现为如图7所示状态。

另外,采用上述结构的翻转结构,还可以进一步使键盘从第二种使用状态翻转回第一使用状态,方便用户在两种使用状态之间进行转换。

当然,用于实现将第一结构体400和第二结构体500从图6所示状态到图7所示状态的翻转结构并不仅限于为上述结构,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可以采用其他方式实现。

第三实施例

第三实施例所述键盘,所设置第一键盘面中各键区的设置方式与第一实施例相同,具体第一键盘面上各按键的结构可以结合图1和图2并参阅以上第一实施例的描述。

参阅图8,并对比图4a,第三实施例中,第二键盘面上左手键区21和右手键区22上每一按键的功能与第一实施例相同,但每一按键所显示的字符相对于第一实施例具有90度旋转。

此外,与第二实施例相同,如图8所示,第二键盘面20上的左手键区21位于第一结构体400上,右手键区22位于第二结构体500上,其中第一结构体400和第二结构体500分别与第二键盘面20通过翻转结构相连接,通过该翻转结构,左手键区21和右手键区22分别能够翻转至朝向与第一键盘面10相同的第一方向,也即翻转至与第一键盘面位于同一面,形成为图10a和图10b所示状态(第三种使用状态)。

相较于第二实施例的第二种状态不同,在第三种状态,利用第一实施例所述键盘的第二键盘面20上按键的排列方式,左手键区21和右手键区22不但位于第一键盘面10的左右相对的两侧,且左手键区21和右手键区22上的各按键依据通常QWERT键盘上按键的排列规律,也即数字键1至9、0位于同一行,且从左至右依次排列,字母QWERT位于同一行,且从左至右依次排列,其他行上字母排列规律也是依据QWERT键盘上的按键规律排列。此外,更佳地,由于本实施例中,在第一种使用状态时,左手键区21和右手键区22上各按键所显示字母形成为如图8所示状态,当翻转为第三种使用状态时,使得各按键上字符的显示状态与通常QWERT键盘上字符的显示形式相同,不会呈颠倒状态,以使用户更方便的观看。

采用该种方式,当键盘从第一种使用状态变形至第三种使用状态时,用户可以将键盘平放于一平面上,像使用普通QWERT键盘一样,双手的十指在第一键盘面10所在平面进行敲击输入,且键盘上按键的排列规律符合用户通常的使用习惯,更加方便用户进行盲打输入。

此外,参阅图10a和图10b,第三实施例相较于第一实施例,第一左拇指键区11和第一右拇指键区12在第一键盘面10上可以相较于图2所示位置更进一步地下滑,从而使得第一左拇指键区11和第一右拇指键区12的操作区域下移,以适应采用第三使用状态进行操作输入时,左手除拇指外的四个手指对应位于左手键区时,左手拇指恰好与第一左拇指键区对应,右手除拇指外的四个手指对应位于右手键区时,右手拇指恰好与第一右拇指键区对应,因此设置方式更符合人体工学,增加用户的使用舒适度。

结合图8、图9、图10a和图10b,第三实施例中,用于将键盘从第一种使用状态翻转至第三种使用状态的翻转结构,具体包括:旋转轴1、推拉杆2和转动轴3。

其中,第一结构体400和第二结构体500分别通过一组翻转结构与第二键盘面20相连接,两组翻转结构相同,现以第一结构体400与第二键盘面20之间所设置翻转结构为例,对翻转结构的具体构成进行描述。

具体地,推拉杆2形成为可伸缩杆,长度可以调节。推拉杆2的第一端在插伸进入第一结构体400的内部后,在第一结构体400的中央部位,旋转轴1与第一结构体400相连接,通过旋转轴1,第一结构体400能够相对于推拉杆2转动90度方向;推拉杆2的第二端通过转动轴3与第二键盘面20相连接,通过转动轴3,推拉杆2能够带动第一结构体400进行180度方向转动。

采用上述方式,当键盘处于图8所示第一种使用状态时,首先沿水平方向向外拔动第一结构体400,使推拉杆2收缩,第一结构体400与第二结构体500相远离,两者之间的距离能够保证第一结构体400和第二结构体500分别朝相反方向转动90度时,能够容纳第一结构体400和第二结构体500,转动后呈现为图9所示状态;在此基础上,使第一结构体400固定,数字以行排列为水平,之后使推拉杆2绕转动轴3转动180,第一结构体400上的左手键区21翻转至与第一键盘面10朝向同一方向,呈现为图10a或图10b所示状态,也即第三种使用状态。

具体地,当使键盘从第一种使用状态翻转至第三种使用状态时,第一结构体400和第二结构体500的翻转过程同时进行。当然,利用上述的翻转结构,键盘同样能够从第三种使用状态重新翻回为第一种使用状态。

上述翻转结构的实现简单、方便,而且翻转后的第三种使用状态,能够将键盘放置于平面上使用,方便用户进行盲打输入,满足键盘在不同使用环境的不同需求,增加使用灵活性。

第四实施例

第四实施例所述键盘,所设置第一键盘面和第二键盘面中各键区的设置方式与第一实施例相同,具体第一键盘面上各按键的结构可以结合以上第一实施例的描述,参阅图1和图2所示,第二键盘面上各按键的结构可以参阅图4a和图4b所示,在此不再赘述。

此外,与第三实施例相同,如图8所示,第二键盘面20上的左手键区21位于第一结构体400上,右手键区22位于第二结构体500上,其中第一结构体400和第二结构体500分别与第二键盘面20通过翻转结构相连接,通过该翻转结构,左手键区21和右手键区22分别能够从图4a所示的第一种使用状态,翻转至朝向与第一键盘面10相同的第一方向,也即翻转至与第一键盘面位于同一面,形成为图9所示状态(第三种使用状态)。

在第四实施例中,通过翻转结构,键盘除可以从第一种使用状态翻转至第三种使用状态外,还可以从第一种使用状态翻转至第四种使用状态。在第四种使用状态,第一结构体400和第二结构体500位于第二键盘面20的上方,且第一结构体400和第二结构体500相靠近的两个侧边边缘升起至距离第二键盘面20预定高度,且相靠近的两个侧边边缘相抵接在一起,这样左手键区21与右手键区22分别相对于第二键盘面20相倾斜,通过该种方式,使左手键区21和右手键区22具有一定升起高度,对应的手指稍微弯曲即能够触碰至左手键区21和右手键区22上的按键,相较于第一种使用状态,第四种使用状态也能够使用户双手握持键盘完成第一键盘面和第二键盘面上各按键的输入,但能够保证操作输入过程更加省力、方便。

以下结合图11至图14对第四实施例所述能够实现上述使用状态的翻转结构进行详细描述。

图11为所述键盘处于第一种使用状态时的侧面结构示意图。参阅图11,键盘包括第一键盘面10与第二键盘面20,第二键盘面20的上方设置有第一结构体400和第二结构体500。其中本实施例中,第一键盘面10与第二键盘面20位于同一构件的不同面。具体地,第一键盘面10用于双手握持时,左手拇指与右手拇指的输入,具体按键设置结构可以参阅图1与图2所示;第一结构体400对应设置左手键区21,第二结构体500对应设置右手键区22,左手键区21和右手键区22所设置按键可以参阅图4a和图4b所示。

其中,在第一种使用状态时,左手键区21与右手键区22分别与第二键盘面20相平行,用于用户双手握持操作时,分别对应左手除拇指外的手指输入,以及对应右手除拇指外的手指输入,该使用状态与第一实施例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此外,第一结构体400和第二结构体500分别通过一组翻转结构与第二键盘面20相连接,两组翻转结构相同,现以第一结构体400与第二键盘面20之间所设置翻转结构为例,对翻转结构的具体构成进行描述。

具体地,结合图11至图14,所述翻转结构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杆4和第二杆5,其中第二杆5远离第一杆4的一端与第一结构体400固定连接,第一杆4远离第二杆5的一端与第二键盘面20通过第一旋转轴6连接,且第一杆4相对于第二杆5包括收缩进入第二杆5内部的状态,以及包括相对于第二杆5拉出的状态,且当第一杆4完全从第二杆5中拉出时,利用第二杆5与第一杆4相连接位置设置的卡设轴7,两者能够相对转动。

采用上述结构的翻转结构,当键盘处于图11所示第一种状态时,向上抬起第一结构体400,通过第一旋转轴6,使第一结构体400相对于第二键盘面20转动,未与第二键盘面20相连接的侧边边缘升起至预定高度,同时向上拉动第一结构体400使第一杆4从第二杆5中拉出,处于图12所示状态;接下来,当使第一杆4通过卡设轴7相对于第二杆5转动,同时第二杆5通过第一旋转轴6又相对于第二键盘面20转动时,第二杆5处于与第二键盘面20相平行的状态,而第一结构体400和第二结构体500相靠近的两个侧边边缘抵接在一起,当在该相靠近的两个侧边边缘设置分别卡设对位结构时,能够保证第一结构体400和第二结构体500对位抵靠在一起,形成为竖直支撑的三角形形式,如图13所示,左手键区21和右手键区22具有一定升起高度,方便用户的手指输入。

进一步地,所述翻转结构还进一步包括旋转转盘8,通过旋转转盘8,第一结构体400和第二结构体500分别能够相对于第二杆5转动。这样利用第一旋转轴6和旋转转盘8实现键盘从第一种使用状态翻转至第三使用状态。

结合图11与图14,当键盘处于图11所示第一种状态时,通过第一旋转轴6使第二杆5带动第一结构体400翻转,,呈现为图12所示状态,在此基础上,使第二杆5相对固定,使第一结构体400通过旋转转盘8相对于第二杆5转动90度,之后再次使第一结构体400通过第一旋转轴6翻转,则可以形成为图10a和图10b所示和图14的第三种状态,上述的翻转原理与第三实施例相同,在此不再详细描述。

第四实施例中,键盘从第一种使用状态至第四种使用状态的翻转过程,以及从第一种使用状态至第三种使用状态的翻转过程,第一结构体400与第二结构体500为同步翻转。此外,采用上述的翻转结构,同样可以从第四种使用状态重新翻转回第一种使用状态,以及从第三种作用状态翻转回第一种使用状态。

本实用新型上述第一实施例至第四实施例所述键盘,第一键盘面10和第二键盘面20长度方向的尺寸不大于140mm,宽度方向的尺寸不大于80mm,体积小便于携带,且采用双手十指能够操作,在使用环境中没有平台支撑时也能够使用;键盘面上按键的布置按照QWERT键盘规律,使用户熟悉本实用新型所述键盘的过程更快,使用习惯之后不会影响打字速度;此外,键盘的设置结构以及按键的排布方式,符合人体工学,能够保证用户使用过程的舒适度。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所述键盘将手机物理键盘与游戏手柄合为一体,一机两用,满足多种操作输入需求。

另一方面,较佳地,所述键盘通过结构设计,具有多种使用状态,除可以双手握持操作之外,也可以将位于不同平面的键盘面翻转至同一平面,或者将其中一键盘面升起预定倾斜角度,以满足用户在不同使用环境中的操作需求。

本实用新型另一方面还提供一种用于上述实施例一至实施例四中其中一种键盘的键盘界面显示方法,应用于一移动终端,其中,所述方法包括:当检测到所述键盘与所述移动终端相连接时,在当前显示界面显示所述第二键盘面上的左手键区和右手键区的按键排列布局;

接收用户在所述左手键区和所述右手键区上的按压操作,在当前显示界面所显示的按键排列布局上显示所述按压操作所对应按压的按键。

较佳地,所述方法还可以包括:

显示一选择界面,使用户选择在当前显示界面上所显示的所述键盘上的键区,具体地,选择界面包括:显示第一左拇指键区和第一右拇指键区、显示左手键区和右手键区、同时显示第一左拇指键区、第一右拇指键区、左手键区和右手键区;

接收用户在选择界面上输入的选择指令,根据用户的选择显示对应的键盘的键区。

其中当显示第一左拇指键区、第一右拇指键区、左手键区和右手键区时,可以采用使第一左拇指键区、第一右拇指键区与左手键区、右手键区相叠加,且第一左拇指键区、第一右拇指键区为透明地叠加在左手键区、右手键区上的方式进行显示。

采用上述键盘界面显示方法,用户在移动终端上进行打字输入时,可以通过移动终端的显示界面显示第二键盘面上的按键排布,使用户能够根据显示界面上显示的按键排布进行操作输入,以避免盲打输入时的输入错误问题,并提高用户打字输入的速度。

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尽管已描述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做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终端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终端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终端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