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付终端、服务器及支付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053391阅读:458来源:国知局
支付终端、服务器及支付系统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金融设备、信息网络、特别是移动互联网网络交易支付等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支付终端、服务器及支付系统。



背景技术:

生物识别技术(Biometric Identification Technology)是指利用人体生物特征进行身份认证的一种技术。更具体一点,生物特征识别技术就是通过计算机与光学、声学、生物传感器和生物统计学原理等高科技手段密切结合,利用人体固有的生理特性和行为特征来进行个人身份的验证鉴定,人脸识别,是基于人的脸部特征信息进行身份识别的一种生物识别技术;指纹识别,是基于人的指纹特征信息进行身份识别的一种生物识别技术。

然而,现有的支付终端缺乏有效的安全规避机制,当用户使用支付终端往往会出现将电子卡或帐号遗留在支付终端,从而更他人造成了可乘之机,银行卡中的钱容易被他人取走。同时,现有加密设置技术、方式、环节属于较低级的弱口令,存在漏洞隐患,易被人盗用、骗用、冒用、误用,造成严重的资金财产损失。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支付终端、服务器及支付系统,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支付终端因遗忘或被盗、被骗等原因,电子卡或帐号被盗刷的安全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支付终端,包括:输入装置、显示装置、控制器、采集装置和通信模块;所述采集装置,用于采集用户的生物特征信息;所述输入装置用于人机交互时采集用户的卡号与输入密码;所述控制器的输入端分别连接所述采集装置和所述输入装置的输出端用于处理生物特征信息、卡号和密码;所述通信模块设置于所述控制器与服务器之间用于传输生物特征信息、卡号和密码,所述显示装置与所述控制器相连,用于显示人机交互的过程和结果。

优选地,所述采集装置包含人脸采集模块和指纹采集模块,所述人脸采集模块与控制器的输入端相连用于采集用户的人脸特征;所述指纹采集模块与所述控制器的输入端相连用于采集用户的指纹。

优选地,所述输入装置包括卡号识别器和/或输入键盘;所述卡号识别器与所述控制器相连用于采集用户电子卡号或帐号;所述输入键盘与所述控制器相连用于实现人机交互。

优选地,还包括语音模块,所述语音模块与所述控制器的输出端相连,用于当检测用户在使用支付终端时,播放提前录制语音信息,以语音信息提醒用户勿遗忘电子卡或帐号,且提醒被骗。

优选地,还包括红外探测模块和报警模块,所述红外探测模块与所述控制器的输入端相连用于检测在其范围内是否有用户;所述报警模块与所述控制器的输出端相连用于检测用户不在其范围内且帐号或电子卡未退出时响起报警声和语音提示。

优选地,所述支付终端为智能手机、计算机、ATM机、POS机或刷卡器中任意一种。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服务器,所述服务器网联多个支付终端,其中所述服务器包含生物特征识别模块、存储器与处理器,所述处理器分别连接生物特征识别模块和存储器,所述生物特征识别模块用于根据用户的生物特征信息识别用户,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用户信息;所述处理器连接所述通信模块用于验证识别的用户、卡号、密码是否用户信息存储的用户信息完全一致;还用于当接收到关键控制点核心操作指令时,按操作次数验证生物特征信息。

优选地,所述生物特征识别模块为人脸识别模块与指纹识别模块,所述人脸识别模块与指纹识别模块分别连接所述处理器用于根据接收的生物特征信息识别用户。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支付系统包括上述的支付终端和服务器。

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支付终端、服务器及支付系统,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通过在支付终端设置生物特征信息验证,不仅提高了支付终端的安全性,同时,在用户使用支付终端时,涉及交易、取款、支付、转账、结算、更改密码等核心关键控制点操作时,服务器需要重新验证生物特征信息,即使用户将电子卡或帐号遗忘在支付终端他人也无权限进行核心操作;还有通过在支付终端设语音模块时刻提醒用户操作安全、勿忘取走电子卡或帐号;最后,支付终端通过红外探测器与报警模块的配合,更能防患于未然,以警报声提醒用户和管理员,提高了整个支付系统安全性,使用生物特征信息与电子卡或帐号对应绑定,真正实现账户卡号的实名制登记和管理,利于追溯追踪追查,有效预防和阻止各种电信诈骗、洗钱等违法犯罪活动的发生。

附图说明

图1显示为本实用新型的支付终端的结构框图;

图2显示为本使用新型的支付终端的实施例结构框图;

图3显示为本实用新型的服务器的结构框图;

图4显示为本实用新型的支付系统的完整结构框图。

元件标号说明:

1 支付终端

11 控制器

12 采集装置

13 输入装置

14 显示装置

15 通信模块

16 语音模块

17 报警模块

18 红外探测模块

2 服务器

21 处理器

22 生物特征识别模块

23 存储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需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以下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需要说明的是,以下实施例中所提供的图示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构想,遂图式中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中有关的组件而非按照实际实施时的组件数目、形状及尺寸绘制,其实际实施时各组件的型态、数量及比例可为一种随意的改变,且其组件布局型态也可能更为复杂。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支付终端,包括:输入装置13、显示装置14、控制器11、采集装置12和通信模块15;所述采集装置12,用于采集用户的生物特征信息;所述输入装置13用于人机交互时采集用户的卡号与输入密码;所述控制器11的输入端与采集装置12的输出端和输入装置13的输出端均相连用于处理生物特征信息、卡号和密码,并根据接收到服务器的验证结果登录到用户操作界面;所述通信模块15设置于所述控制器11与服务器2之间用于传输生物特征信息、卡号和密码,所述显示装置14与所述控制器11相连,用于显示人机交互的过程和结果。其中,本申请中的生物特征信息优选为人脸识别和指纹识别,还可包括指纹、声音等。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控制器11优选专用的逻辑电路来实现,通过特定设计的专用逻辑电路来实现,无需重新编程;所述通信模块15可为无线通信模块15或/和有线通信模块15,根据需求设定,所述显示装置14一般可为显示器、显示屏等可显示交互过程或结果的设备。

具体地,所述采集装置12包含人脸采集模块和指纹采集模块,所述人脸采集模块与控制器11的输入端相连用于采集用户的人脸特征;所述指纹采集模块与所述控制器11的输入端相连用于采集用户的指纹,其中,在ATM机、POS机等终端上时,指纹采集模块可与输入键盘的确定集成于一键,而人脸采集模块可为摄像头。

具体地,所述输入装置13包括卡号识别器和/或输入键盘;所述卡号识别器与所述控制器11相连用于采集用户电子卡卡号或帐号;所述输入键盘与所述控制器11的相连用于实现人机交互,例如:验证合格登录到用户操作界面,可发送关键控制点核心操作指令指令或其它普通操作指令。

具体地,所述支付终端1为智能手机、计算机、ATM机、POS机或刷卡器中任意一种。

在本实施例中,如果所述支付终端1为智能手机或计算机,则不需要卡号识别器;而在ATM机、POS机或刷卡器时,则需要输入键盘和卡号识别器;另外,当所述计算机和智能手机分别显示装置14为触摸屏时,则不需要输入装置13。

如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支付终端1的实施例结构框图;包括:

在支付终端1上,进一步还可包括语音模块16,所述语音模块16与所述控制器11的输出端相连,用于当检测用户在使用支付终端1时,或者,在检测到用户结束使用支付终端1时,播放提前录制语音信息,以语音信息提醒用户勿遗忘电子卡或帐号,且提醒被骗。

在本实施例中,控制器11在触发语音模块16时,根据输入装置13插入银行卡或输入电子卡或帐号确定在使用支付终端1;根据用户在预设时间内未进行任何操作,判定银行卡遗留在支付终端1。

在支付终端1上,进一步还可包括红外探测模块18和报警模块17,所述红外探测模块18与所述控制器11的输入端相连用于检测在其范围内是否有用户,可为红外探测器;所述报警模块17与所述控制器11的输出端相连用于检测用户不在其范围内且帐号或电子卡未退出取走时响起报警声。

在本实施例中,红外探测器的检测范围有限,当控制器11获取用户不在检测范围内(即走出检测范围)且电子卡或帐号仍保留在支付终端1时,触发报警模块17响起,达到提醒用户和管理员的目的,进一步达到提醒用户电子卡或帐号遗留在支付终端1,报警模块17优选为声光报警。

如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服务器2的结构框图,所述服务器2网联多个支付终端1,所述服务器2用于识别用户卡号、密码以及生物特征信息是否与预设的用户信息一致,在验证合格时,当检测到接收到关键控制点核心操作指令时,按操作次数验证生物特征信息,其中,所述关键控制点核心操作包含交易、取款、支付、转账、结算、更改密码等操作指令。

服务器2包含生物特征识别模块22、存储器23与处理器21,所述处理器21分别连接生物特征识别模块22和存储器23,所述生物特征识别模块22用于根据用户的生物特征信息识别用户,所述存储器23用于存储用户信息;所述处理器21连接所述通信模块15用于验证识别的用户、卡号、密码是否用户信息存储的用户信息完全一致;还用于当接收到关键控制点核心操作指令时,按操作次数验证生物特征信息,其中,具体地,关键控制点核心操作包含交易、取款、支付、转账、结算、更改密码等操作指令,及时用户登录进银行卡的账户,在涉及上述操作指令时,也需要根据用户的使用操作次数验证对应的生物特征信息。

具体地,所述生物特征识别模块22为人脸识别模块与指纹识别模块,所述人脸识别模块与指纹识别模块分别连接所述处理器21用于根据接收的生物特征信息识别用户。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人脸识别模块与指纹识别模块识别用户信息,以及根据采集的卡号和使用密码将上述信息分别与保存在存储器23内的用户信息一一进行核对,验证是否相同或相符;当完全相同时,则可进行任意操作,其中,核心操作包含交易、支付、取款、转账、结算、更改密码结算等操作指令,当用户在确定需要核心操作时,按操作次数通过重新验证指纹信息或/和人脸信息达到提升安全的目的,可防止遗忘的电子卡或帐号被他人操作,为节省操作时间和优化操作程序,在本实施例中,优选为指纹信息确认(即将指纹采集模块与确认键合二为一进行设置)。

如图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支付系统完整结构框图,包括上述的支付终端1与服务器2,所述支付系统包含上述至少一个支付终端1与服务器2结构,其中,同时,支付终端1与服务器2在通电工作下,结合网络进行工作,在此不一一赘述。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支付终端设置生物特征信息验证,不仅提高了支付终端的安全性,同时,在用户使用终端时,涉及交易、支付、转账、更改密码等关键控制点核心操作指令时,服务器需要重新验证生物特征信息,即使用户将电子卡或帐号遗忘在支付终端他人也无权限进行核心操作;还有通过在支付终端设语音模块时刻提醒用户操作安全、勿忘取走银行卡;最后,支付终端通过红外探测器与报警模块的配合,更能防患于未然,以警报声提醒用户和管理员,提高了整个支付系统安全性;使用生物特征信息与电子卡或帐号对应绑定,真正实现账户卡号的实名制登记和管理,利于追溯追踪追查,有效预防和阻止各种电信诈骗、洗钱等违法犯罪活动的发生。所以,本实用新型有效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种种缺点而具高度产业经济价值。

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